A. 生物動物知識小百科
生物動物知識小網路1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陸地生活動物、水中生活動物和空中生活動物。
2、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①腔腸動物,如海葵、珊瑚蟲;②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③甲殼動物,如蝦、蟹;④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
3、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魚是:青魚、鰱魚、草魚和鱅魚。
5、魚是較低等的脊椎動物。
6、魚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減少游泳阻力,適於游泳。魚體分三大部分:頭部、軀幹部和尾部。
8、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_軀幹部_和尾鰭_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背鰭、胸鰭、和腹鰭都有維持平衡的作用,尾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9、魚的感覺器官是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10、魚鰓為鮮紅色,因為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鰓絲既多又細,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觸面積,促進血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12、水由魚口流入鰓,然後由鰓蓋後緣(鰓孔)流出。在水流經鰓絲時,水中溶解的_氧氣_進入鰓絲的毛細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鰓絲排放到水中;所以經鰓流出的水流與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3、魚類的主要特徵有:適於_水_中生活;體表被_鱗片_;用_鰓_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_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4、海馬是魚類,鯨、海豚、海豹是哺乳動物,龜、海龜是爬行動物。
生物動物知識小網路2
一、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動物與人類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動物,考試技巧。
二、我國的動物種類和珍稀動物
1、動物種類:據統計,我國的`脊椎動物有6300多種,佔世界動物種類總數的14%,其中哺乳有450多種,鳥類有1200多種,爬行類有300多種,兩棲類200多種,魚類有3000多種。
2、珍稀動物:我國有許多聞名世界的特產珍稀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白鰭豚、褐馬雞、黑頸鶴、揚子鱷、大鯢、白鱘、中華鱘等。
三、我國動物資源面臨的威脅
1、人類活動對動物資源的影響: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生態破壞,使動物物種的滅絕速度逐漸加快。據估計,鳥類和哺乳類在1600~1700年期間,大約每100年滅絕一種;在1850!1950年期間,大約每10年滅絕一種;20世紀後期以來,每3年就有兩種鳥類滅絕。
2、我國動物資源面臨的威脅:新疆虎、野馬在我國境內已經絕跡,大熊貓、金絲猴、野駱駝等野生動物的分布區域明顯減小,個體數量驟減或處於瀕臨滅絕狀態。長江中特有的白鰭豚已經成為我國最稀少的瀕危動物之一。
生物動物知識小網路3
1、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在發育過程中,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新產生新細胞。這些細胞起初在結夠、形態方面都很相似,並且都具有分裂能力能力。後來,除了一小部分細胞仍然保持著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並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們在形態、結構上也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的分化。細胞的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結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器官。
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個體。其中,動物體的四大組織分別為: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分泌等功能。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神經組織: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能夠產生和傳導興奮。結締組織:種類很多,具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
3、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
生物動物知識小網路4
一、 先天性行為
1)概念:是動物生來就有的,不依賴於個體生活的經驗,通過遺傳、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行為,又叫本能行為。
2)特點:1所有動物都具有先天性行為,2是動物出生後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應。
3)舉例: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哺乳動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 動物的後天學習行為:
1)概念:動物在後天生活過程中,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後天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2)意義:使動物對環境的改變作出有利於生存的反應。
3)特點:
1、大多數動物都具有學習行為,不同動物的學習行為有較大的差異。
2、最簡單的學習行為是一種習慣化,當同一刺激重復發生和連續多次作用於一隻動物時,該動物對這一刺激的反應就逐漸減弱直到消失。
B. 有關動物的百科知識
1. 吸血蝠
吸血蝠是唯一以血液為食的哺乳動物,主要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這種蝙蝠體型較小,最大重量不超過30-40克。它們的頭骨和牙齒高度特化,頰齒數量和大小均減少,上門齒特大,上犬齒成刀狀,異常銳利。吸血蝠的拇指特長而強,後肢亦強大,能在地上迅速跑動,甚至能短距離跳躍。它們的飛行能力很強,無尾,具鼻葉,曾隸屬於葉鼻蝠科。吸血蝠在天黑後開始活動,每晚定時覓食。它們降落於牛、馬、鹿等宿主附近地面,然後爬上前肢到肩部或頸部,利用上門齒和犬齒,能切開幾毫米厚的皮膚,用舌舔食流出的血液。偶爾也在家畜腳上吸血,能迅速跳動,以避免寄主腳的防禦動作造成傷害。由於吸血蝠唾液中的抗凝血劑,能使血液減速凝固而吸血相當順利。每頭蝙蝠每晚吸血量超過其體重的50%,一隻34克的吸血蝠,每晚大概吸血18克。吸血蝙蝠大量吸血,在一些地區妨礙家畜生長,也由於它傳播狂犬病和其他疾病,因此它們是些令人討厭的動物。吸血蝠偶爾也吸人血。吸血蝠腎臟的機能極為有趣,它有顯著濃縮廢物的能力。吸血蝠在取食後不久便排尿,迅速喪失所吸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這樣,蝙蝠在吸血後能輕裝飛回棲息地,既可減少能量消耗,也可減少危險。回到棲息地後,繼續消化這些脫水的血液,直到形成糞塊,不再喪失水分。
2. 揚子鱷
揚子鱷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爬行動物,主要分布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區。它是古老的,同時也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中生代,爬行動物曾稱霸地球,後來由於環境變化,許多爬行動物不能適應而絕滅了;而揚子鱷等爬行動物卻一直延續到今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因此,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揚子鱷生活在水邊的蘆葦或竹林地帶,以魚、蛙、田螺和河蚌等作為食物。但有時會襲擊家禽和壓壞莊稼,加上它長相「醜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害動物而被捕殺,所以數量稀少。揚子鱷長約2米,背部暗褐色,腹部灰色,皮膚上覆蓋著大的角質鱗片。每年10月就鑽進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來活動。它以卵繁殖,一般6月份交配,七八月產卵,幼鱷9月出殼。揚子鱷為我國特產動物。現在,人們研究恐龍時,除了根據恐龍化石以外,也常常以揚子鱷等爬行動物去推斷恐龍的生活習性。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
3. 指猴
指猴是原猴亞目指猴科指猴屬的一種,因指和趾長(中指特長)而得名。體型像大老鼠,體長36~44厘米,尾長50~60厘米,體重2千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鬆,形似掃帚,毛長達10厘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結構像鼠,只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指猴分布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產仔,每胎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蟲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一小洞,再用中指將蟲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一個洞,從中挖出果肉。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式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松鼠或跳鼠一類,甚至另立一目。
4. 鴕鳥
鴕鳥亦稱「非洲鴕鳥」,屬鴕形目,鴕科。這種鳥類主要產於非洲北部的沙漠草原。國內主要飼養在各大動物園內,作為著名的觀賞鳥類。鴕鳥是當今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3-4米,身高一般2.4-2.8米,體重130-150千克。雌雄鳥外部形態各異。雄性翼尖和尾端為白色羽毛,其餘的羽毛均為黑色;雌鳥的羽毛灰褐色。鴕鳥有兩個趾,一大一小,趾下有角質肉墊。鴕鳥生活在沙漠草原上,叫聲很大,似獅吼。聽覺、視覺靈敏,常集小群活動。善奔跑,時速50-70千米,一躍可達3.5米,可以持續跑5分鍾。喜歡飲水和沐浴,也很耐飢渴。食物主要以植物為主,也兼食昆蟲及小爬行類動物和小鳥等。鴕鳥以雄鳥營巢為主,每窩產卵3枚左右,年可產卵10-13枚,卵重1500克左右。雌雄鳥共同營巢,孵化期42天左右。鴕鳥3年性成熟,壽命可達60年。
C. 動物百科知識
地球上滅絕的11種典型動物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動物網路全書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一、動物網路全書滅絕的11種典型動物
1、金蟾蜍
金蟾蜍是過去40年中消失的物種中最美的一種。金蟾蜍因全身呈金黃色和皮膚光澤明亮而聞名,這種會發光的兩棲類動物最早是在哥斯大黎加的高海拔地區發現的,曾大量存在於哥斯大黎加蒙特維多雲霧森林。金蟾蜍由被人類發現至滅絕僅數十年時間,1989年以後,金蟾蜍再沒有被發現。據說,金蟾蜍為哥斯大黎加第一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物種。
滅絕原因:環境污染、全球變暖以及細菌感染。
2、桑給巴爾豹
桑給巴爾豹是豹的亞種,僅分布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群島的主島溫古賈島上。到目前為止,人們還無法確定這種ldquo;大貓rdquo;是否完全滅絕,由於它們偶爾還會出沒,但未被科學證實。
當地人認為這種豹是被巫術控制了,所以大肆獵捕它們。這種動物被視為邪惡的掠奪者,所以必須被捕殺。甚至連政府都參與到這場捕殺行動中來。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有過短暫保護措施,但是那時已經為時過晚了,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斷定桑給巴爾豹的長期生存前景十分渺茫,對其進行保護的工作也因此擱淺。
滅絕原因:桑給巴爾豹被妖魔化;人類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劇增,不得不侵佔桑給巴爾豹的棲息地,還捕殺了作為桑給巴爾豹食物來源的其它動物。
3、Po#39;ouli鳥
po#39;ouli鳥又被稱為夏威夷蜜旋木雀,棲息在美國夏威夷群島上,並以它那獨特的黑臉頰而著稱,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是獨一無二的。到上世紀70年代才發現這種木雀的存在,它們居住在哈雷阿卡拉火山西南部的峭壁上。動物網路知識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以及一些食肉性動物的引入等原因,其數量不斷地減少。據野生動物專家統計,2003年這種鳥類的數量僅剩下3隻。人們試圖讓餘下的木雀交配,最終還是不能阻止這個物種的滅絕。
滅絕原因:棲息地減少,並伴隨著瘟疫,食肉動物的出現及食物缺少,當地樹蝸牛數量減少。
4、馬德拉大白鳳蝶
葡萄牙馬德拉群島的溫帶雨林中的大峽谷中發現了馬德拉大白蝴蝶,這個發現令世人震驚。與這種蝴蝶物種最為相近的是大白蝶,它們遍布於歐洲、非洲和亞洲。2007年,專家宣布馬德拉大白鳳蝶已經滅絕。
滅絕原因:因建築用地引起棲息地的減少和農業灌溉引起的污染是導致這個物種滅絕的兩大主因。
5、提可巴鱂
提可巴鱂是在1973年瀕危物種法案頒布後宣布消失的第一個物種,但正式宣布滅絕是在1981年。這種魚第一次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提可巴溫泉被發現,不久它們的數量迅速下降,這是因為溫泉被改造成了運河,被浴場所取代。而致命的打擊則是,為了給旅遊者提供一個更舒適的娛樂場所,附近建了旅館和公園。提可巴鱂的自然棲息地不斷被開發商侵佔,導致了這個物種急劇減少直至滅絕。
滅絕原因:自然棲息地遭到破壞。
6、比利牛斯山羊
在所有滅絕的動物中,比利牛斯山羊的絕跡可謂是最特別的了,因為它是第一個通過克隆又復活的物種。最後一隻自然生育的比利牛斯山羊死於2000年1月6日。生物學家利用它的皮膚細胞克隆了一隻新山羊,但是因為肺功能衰弱而僅存活了7分鍾。
滅絕的原因:過度狩獵造成比利牛斯山羊的數量急劇減少,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責怪西班牙政府未能及時採取行動來挽救它們。
7、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亞種,曾廣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動物網路知識西非黑犀牛被宣告滅絕於2006年,當時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未能在喀麥隆最後的棲息地找到它們。
滅絕的原因:偷獵者為獲得西非黑犀牛頭上的尖角大量獵殺它們,因為有些人認為尖角有壯陽的作用。
8、爪哇虎
爪哇虎屬於虎的亞種,其視覺、聽覺和嗅覺都很棒,它們分布在爪哇島的南部山地叢林中,,在外表上類似於蘇門答臘虎。在19世紀,爪哇虎的數量十分驚人,因此它們被當地人認為是島嶼禍害。但隨著爪哇島上的人口猛增,需要很大活動范圍的爪哇虎無處生息,數量隨之一天天地減少。到了20世紀50年代,只剩下20隻爪哇虎了。
滅絕的原因:人類的農業生產對爪哇虎居住地的侵佔,導致爪哇虎數量急劇減少。
9、斯皮克斯金剛鸚鵡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也稱為小藍金剛鸚鵡,是鸚鵡科中唯一被編入藍金剛鸚鵡屬的品種,因其美麗的藍色羽毛而聞名。雖然還存在一些人工飼養,這些小巧的藍色鳥在野外已經滅絕。
滅絕的原因:非法捕捉和貿易導致金剛鸚鵡的數量減少,人類居地侵佔了其生存環境。
10、模里西斯蚺蛇
模里西斯蚺蛇原產於模里西斯海岸的圓島,它們喜歡住在火山斜坡土層的頂層。生物學家在模里西斯周圍的其他幾個島嶼也發現了它們的蹤跡,但20世紀40年代後數量漸漸變少,1949年以後就只有圓島還有模里西斯蚺蛇,它們最後一次露面是在1975年。
滅絕的原因:兔子和山羊的的引進破壞了本地物種和植被,破壞了模里西斯蚺蛇的棲息地。
11、荷蘭阿爾康藍蝶
阿爾康藍蝶主要生活在荷蘭的大草原。據說,最後一次見到荷蘭阿爾康藍蝶是在1979年。
滅絕的原因:農業和建築用地的增加對阿爾康藍蝶的棲息地有負面影響,導致它失去主要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