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地理月相的變化知識點
高中地理月相的變化知識點介紹如下:
3、上弦月
約在農歷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度。地球上的觀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呈半圓形叫上弦月。假設觀察者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則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它出現在正南天空,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PS:上弦月圓面朝向西邊)
4、凸月
約在農歷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即為凸月。凸月正午後月出,黃昏時在東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後繼續西行,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上,大半晚可見。
5、滿月
農歷每月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於地球的兩側。由於白道面與黃道有一夾角,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稱為滿月或望。
6、下弦月
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位置再次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度。這時我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
它在子夜時升起在東方地平線上,黎明日出時高懸於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
(1)月亮的變化小知識擴展閱讀
月相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陽照明部分的稱呼。根據光學知識,月球不是光源,自身不發光,人看見的月球可見的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形成的,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
月球會繞地球公轉,地球會繞太陽公轉,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我們看到的月球發光部分的形狀也是不斷變化的,這就是月相。
月球繞地球的公轉周期是27.32天,這個時間被稱為恆星月,而月相變化需要的時間卻是29.53天,這個時間被稱為朔望月,朔望月是歷法中歷月和星期的來源。
Ⅱ 月亮的知識有哪些
一、月球的軌道運動
月球以橢園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園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於天赤道,也不平行於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周期173日。
二、月球的自轉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恆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這種現象我們稱「同步自轉」,幾乎是衛星世界的普遍規律。一般認為是行星對衛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
三、月球的亮度
月球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12.7等。它給大地的照度平均為0.22勒克斯,相當於100瓦電燈在距離21米處的照度。
月面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光體,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餘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約為7%。月面高地和環形山的反照率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四、月球的大氣環境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其表面溫度可降低到-183℃。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於月面物質導熱率低造成的。
五、地月關系
地球與月球互相繞著對方轉,兩個天體繞著地表以下1600千米處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轉。月球的誕生,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著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汐。潮汐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陸地,幫了很大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