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數學課教學案例
《乘法的初步認識》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1、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活:你們喜歡擺圖嗎?你最喜歡擺什麼?(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
生1:我最喜歡擺房子。
生2:我最喜歡擺汽車。
……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動手操作
①在規定的時間內,擺出相同的圖形,看誰擺得多又快。
②說一說,你擺的是什麼?給你擺得圖形取一個名字。
A、指名說(我擺的叫房子圖,我擺的叫電視機,我擺的叫「×」圖……)
B、同桌互說
③數一數,你擺一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那擺這么多圖形,一共用了幾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樣列出算式?
學生1:7+7+7+7+7
學生2:4+4+4+4+4+4
學生3:3+3+3+3+3+3+3+3+3+3+3+3+3+3+3(師寫時說:我都聽糊塗了。生答:有15個3。師及時說:這樣說我就清楚了。老師寫並請下面的同學幫著數,有些學生就嘰里咕嚕地說:太長了,真麻煩!)
⑤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後都爭著回答)
生1:加數都一樣。(分別請學生說出這條算式的加數)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幾個加號。
⑥談話:這么長,還有比這條3+3……算式更長的算式嗎?(有一位學生說出了30個2相加,這時,老師用很驚訝的神態望著他,使他感到很滿足、很自豪)如果有100個3相加,你感覺怎麼樣?(太長了,太麻煩了,一個黑板都寫不下)誰有好辦法,使這么長的算式變得簡短些?
3、自主探究
(1)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頓時學生摩拳擦掌,踴躍參與,有的沉思,有的討論,經過多次探索,熱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興奮的歡呼聲中,學生開始匯報)
(2)匯報:
小組1:用合並加數3+3=6、6+6+6+6+6+6+6+3(下面學生說:還是太長了)
小組2:3+3+3=9,9+9+9+9+9
小組3:15個3相加
小組4:用乘法15×3
師說: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覺合並加數的方法還是太麻煩,而且我們以前學過加法,你們想知道數學家想出了個更簡便的表示法?(學生齊聲說:想)
(3)師出示:15×3並說:看到這算式,你想說什麼?
學生1:真的很簡便!
學生2:這個「×」是什麼?
學生3:15哪裡來,3哪裡來?
學生4:這個算式怎麼讀?
(根據學生的提問,請學生幫忙,逐一回答)
(4)從學生的提問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讀法、表示意思、乘號和乘法。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種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寫法——乘法。
4、體驗運用
(1)找:師:接下來,老師帶你們去游樂園一趟,那裡就有用乘法來解決的問題,看誰找得多?
(2)寫:針對問題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說: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5、談收獲:……
6、生活拓展: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大家課後去找找,看誰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合理地組織、運用教材
在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擺小棒」的活動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舊知識的聯系更加地緊密,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地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最後把課前插圖當作給學生體驗用知識的資源,學生會覺得輕松又興趣盎然。
(二)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整節課的教學,都能緊緊圍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藉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學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學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我帶學生到公園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才能用乘法,並從中獲知: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產生對數學的親切之感。。
(三)注重學生的個人體悟,自主產生求知慾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數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當他們知道自己的辦法還是不大完美時,就有了知道數學家的辦法的強烈慾望。而且會不知不覺產生對數學家、對數學知識的強烈求知。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並帶他們到生活中去用乘法,從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並體悟學習乘法的意義。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創造性地設計學習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基於學生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究活動的預設生成中,讓學習主體的認知結構、自主探究、創新能力與個性發展等方面持續地、動態地生成於開放合作,積極互動的課堂學習環境中,如葉瀾教授所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這節課接近尾聲時,讓孩子們說一說公園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計算?孩子們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這樣孩子們的思維又得到了發展。整個過程,學生親身感受到的並不是老師在傳授知識,而是他們自己體驗、探討出來的。
㈡ 日常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例子
....數學與生活搜一下了.
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我們到底要培養孩子什麼?我認為,歸根結底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而數學能力的核心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想讓學生獲得這種能力,關鍵要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他們的應用意識和慾望。因此,數學學習要回歸於兒童的生活,要在學習中時時關注兒童關心什麼?對什麼感興趣?經歷了什麼?在生活中發現了什麼?創造性地挖掘課程資源,讓數學學習與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將數學學習納入他們的生活背景之中,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數學的存在,抽象出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實例。例如,我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課始導入中,是這樣設計的:
師:同學們,老師非常想和大家交個朋友,願意嗎?
生:(非常高興地齊答):願意。
師:是朋友就應該相互了解,老師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嗎?
生:(興奮地齊答):可以。
師:我在家裡,我的女兒特別喜歡穿我的鞋子和衣服,你們在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生:是的。
師: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麼感覺?
生a:很大。
生b:非常肥大。
生c:像裙子一樣。
......
師: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嗎?(學生感到很好笑。)
師:你們笑什麼?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
生2:爸爸會把我的衣服撐破的。
......
師:你的衣服,你爸爸為什麼穿不上?像這樣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包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每個同學都應該善於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今天我們一起研究「體積和體積單位」,相信通過學習,你們會更深入地知道爸爸為什麼不穿你的衣服。
「穿不穿爸爸的衣服?」這一學生都體驗過的,頗具人情味的問題讓兒童深切感受到數學實際就在我們身邊,「一不小心」就會用到它。
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兒童數學經驗的積累。例如,在質量單位的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我們先讓學生購買不同質量的物品,再用手掂這些物品,多次感受後嘗試估計一些物品的質量。學生對"質量"的概念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之後,很容易地解決"千克"有多重的問題。再如,二年級的學生認識了簡單幾何圖形後,我們讓學生採用歸類整理的方法,盡可能多地從生活實例中找出圖形,註上名稱,然後測量出這些圖形每條邊的長度,算出每個圖形所有邊長的和,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邊長"的概念,為以後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作有力鋪墊。
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結合生活實際,培養數學意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學數學和生活體驗結合起來,不僅生動、深刻,而且進行了人文教育。學習了長度單位,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長度單位;學習了圓的知識後,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麼車輪的形狀是圓的,方的和三角形的行不行?為什麼?還可以讓學生想辦法找圓形物體的圓心。在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讓他們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電都要進行計算。這樣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2、把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例如,教學「平均數」一課時,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計算每個小組的平均身高,此時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求出結果後,讓學生進一步比較:「哪一組的同學最高?哪一組的同學最矮?」 「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況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結論?」這種活動與學生自身生活相結合,可以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再如,春遊之前,讓學生解決問題:學校組織五年級師生去恩龍山莊春遊,教師30人,學生300人。門票價格:成人每位30元,學生每位10元;團體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12元。按照這種價格,我們怎樣購票最省錢?請大家設計一種你認為最好的購票方案。學生設計完後,教師和同學們一起將不同方案公布於眾,進行比較選優;最後選出一種都認為最好、最省錢的方案。這種數學能力考查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科學理財的意識,又拓寬了知識面。
3、加強實際操作,培養動手能力。
理論與實際往往有很大差距,要想使所學的知識能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必須加強實際操作,培養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的能力。
案例1:教了「比和比例」之後,我有意把學生帶到籃球場上,要學生測量計算籃球架的高度。如何測量?多數同學搖頭,少數幾個竊竊私語:
生a:爬上去量!
生b:爬上去也夠不著頂端啊。好危險的!
生c:……
正當同學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我適時取來了一根長1.5米的竹竿,筆直插在球場邊。這時陽光燦爛,馬上出現了竹竿的影子,量得這影子長1米。
我啟發學生思考:從竿長是影子的1.5倍,你能想出測籃球架高度的辦法嗎?
生d:球架高也是它的影長的1.5倍。
生e補充:必須要在同一時間內。
這個想法得到肯定後,學生們很快從測量籃球架影子的長,算出了籃球架的高。回到教室後,我又說:「你們能用比例寫出一個求籃球架高的公式嗎?」學生小組合作,議論紛紛,不一會就得出:竿長:竿影長=籃球架高:籃球架影長 或 竿長: 籃球架高=竿影長:籃球架影長……
此時,學生意猶未盡,完全沉醉於探討活動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
案例2:教學比例尺知識時,教師首先從生活入手進行導課激趣:"老師暑假要去北京旅遊,你能幫助我測算一下寧國到北京的路程嗎?"學生興趣盎然,各自在備好的"中國地圖"上認真地測算。為測兩地的圖上距離,有的同學用直線折測的方法沿公路線重疊或沿鐵路線重疊,再將重疊過的線拉直,求出了圖上距離;有的用直尺直接量兩地的直線距離。如何用圖上距離求實際路程呢?同學們邊看圖例,邊討論,邊試做。有的用線段比例尺上每厘米代表的實際距離乘圖上距離,有的用圖上距離乘分數比例尺的分母,也有的用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討論交流時,許多同學對直尺直接測量兩地直線距離的方法提出疑問。最後,大家一致認為:確定旅遊路線應該按圖上兩地鐵路或公路的長度作為圖上距離,然後求出兩地的實際路程。用線段比例尺可以這樣求: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數×圖上距離=實際路程;用分數比例尺可以這樣求:圖上距離÷比例尺=兩地路程。之後,老師讓同學們設計一種最佳進京旅遊方案。同學們樂此不疲,整個學習過程一直處於輕松愉悅、興致盎然的氣氛中。使學生既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又發現了新知識,更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使學生認識到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又要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66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