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數學教學
讓幼兒在游戲場景學數學,最貼合幼兒學習習慣,更生活化,趣味化、兒童化,最大的好處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更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1、不要僅僅讓孩子停留在數數,計算刷題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僅僅是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孩子數學學習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理解數、數量,將抽象的數學具象化,對照到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記住3+2=5,反過來2+3卻不知道, 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游戲的方式做比較,如3塊糖和2塊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塊糖,那麼2塊糖和3塊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只是一種學習,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觀察孩子愛玩什麼,將數學知識結合進去,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好動,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內外都行,做好安全防護就行。認識數字的同時,也能學到加減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競爭意識。
3、家長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要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會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的 。
2. 如何啟發幼兒的數學認知
啟發幼兒的數學認知有以下方式:
1、穿衣穿鞋:幫助孩子感知、理解和區分「上下前後左右」等方位。
衣服:把衣服攤在孩子面前,告訴孩子找找衣服上的一個「大洞」(下擺)和一個「小洞」(領口),然後把頭從「大洞」套進去,從「小洞」伸出來,慢慢地再教孩子如何區分衣服的前後等。
鞋子:讓孩子試著自己來區分左右鞋子,從鞋子的外形、鞋面上的圖案、或者兩邊的鞋扣等來判斷鞋子的左和右。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用自己的身體來感知和體驗不同的方位,積累空間感,學著區分「大小」「里外」「前後」「旁邊」等,不僅幫助孩子學習了數學,更培養了孩子獨立自主、堅持到底的品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整理物品:幫助孩子感知和積累比較、分類、集合、數量、空間等的好選擇。
引導孩子將自己認為是「同樣的」玩具物品放到一起,在孩子整理時可以與孩子討論什麼是「同樣的」玩具,幫助孩子尋找玩具物品相同的屬性特徵。盡量把整理物品的過程變成游戲的延續,讓孩子始終保有整理玩具物品的興趣和習慣。
3、超市購物:引導孩子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好機會。
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孩子可以很直觀地觀察、理解數字概念。比如:引導6歲左右孩子關注一些常見食品、用品的簡單價格(最好是10以內整數)。
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孩子多角度地考慮綜合因素,如:給誰買,她有什麼需要和喜好;買的物品品種如何搭配;然後可以讓孩子試著藉助手指來湊數,大概了解買這幾樣物品需要多少錢等等。
4、藏於生活,用於生活。
可以引導孩子關注馬路上的各種數字,提高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幫助孩子理解數字的不同含義;引導孩子關注乘坐公交的花費、地鐵換乘與所花費的時間之間的關系等等;開啟導航時,也可以引導孩子將導航地圖上的位置、路線,與眼前的立體世界建立聯系,幫助孩子空間感的發展。
5、手指游戲系列
手是最直接、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工具,讓孩子理解數量及其變化關系。
各種手指謠:一邊念兒歌,一邊用相應數量的手指演繹兒歌中的各種事物,幫助孩子理解數量。
3. 我的孩子很笨,讀幼兒園中班連123都學不會 還有,容易被其它的孩子孤立,整天喜歡玩刀啊一些比較尖的東西
笨鳥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