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有趣的數學科普知識
擴展閱讀
平澤唯是哪個動漫的 2024-12-24 20:38:55

有趣的數學科普知識

發布時間: 2024-12-24 08:48:31

❶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常識有哪些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如下:

一、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伏昌神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缺虧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元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二、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迅掘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三、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它只有一個面和一個邊界。可以用一根紙條扭轉成180度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就形成了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沿著中線剪開,第一次,可以得到一個更大的環;第二次及以後,每次都會得到兩個互相嵌套的環。中間永遠不會斷開,這也是莫比烏斯環的神奇之處。

四、克萊因瓶

在1882年,著名數學家菲利克斯·克萊因發現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克萊因瓶。克萊因瓶就像是一個瓶子,但是它沒有瓶底,它的瓶頸被拉長,然後似乎是穿過了瓶壁,最後瓶頸和瓶底圈連在了一起。有趣的是,如果把克萊因瓶沿著它的對稱線切下去,竟會得到兩個莫比烏斯環。

五、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提出者是畢達哥拉斯。

有一次,畢達哥拉斯路過鐵匠作坊,被叮叮當當的打鐵聲迷住了。為了揭開這些聲音的秘密,他測量了鐵錘和鐵砧的尺寸,發現它們存在著十分和諧的比例關系。回家後,他取出一根線,分為兩段,反復比較,最後認定1:0.618的比例最為優美。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

❷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有哪些

(1)骰子兩邊的數字加起來總是7。

(2)零是一個偶數。

(3)百分比的一個有用的技巧。

你知道y的x%=x的y%嗎?

這可以使計算百分比變得容易得多。例如,試著在你的腦海中計算50的8%。不太容易吧。現在把它倒過來,改為計算8的50%,很明顯哪個更容易。

同樣,75的32%可能看起來很難計算,但32的75%似乎是一個更容易地計算。

(4)每一個奇數,當用英語書寫時,都包含一個"e"。

(5)"4 "是唯一的數字,當用英語書寫時,其拼寫包含的字母數量與數字本身相同。

(6)如果你把13張不同的撲克牌(A(ace),2(two),3(three),4(four),5(five),6(six),7(seven),8(eight),9(nine),10(ten),J(jack),Q(queen),K(king))中的字母數算出來,你會發現有52個字母,正好是一副撲克牌的數量(不包括大小王)。

(7)用英語書寫時,唯一按字母順序拼出的數字是"40(forty)"。唯一一個按反字母順序拼寫的數字是「1(one)」。

(8)你可以只用三刀就把一個蛋糕切成8塊。

以前許多公司都把這個問題作為面試題來測試"發散性思維",現在已經被用濫了,大家都知道。

❸ 二年級數學購物手抄報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
一、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再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因此將它們稱為「阿拉伯數字」。這一名稱沿用至今,盡管這些數字元號實際上是古印度人的發明。
二、九九歌
九九歌即現在的乘法口訣,在春秋戰國時代(約公元前)就已經在中國廣泛使用。當時的許多著作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包括從「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如四」,共36句。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擴展到「一一如一」,而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其順序才變為現在所用的形式,從「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目前,中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有45句的「小九九」,另一種是81句的「大九九」。
趣味數學知識
1、兩個男孩各自騎自行車,從相距20英里(1英里約合1.6093千米)的兩個點出發,沿直線相向而行。在他們開始騎行的那一刻,一輛自行車車把上的一隻蒼蠅開始飛向另一輛自行車。蒼蠅一旦到達並落在另一輛自行車的車把上,立即掉頭返回。蒼蠅這樣往返飛行,直到兩輛自行車相遇。如果每輛自行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0英里,而蒼蠅的速度是每小時15英里,那麼蒼蠅總共飛行了多少英里?答案是:蒼蠅總共飛行了15英里。因為兩輛自行車會在1小時後相遇於20英里距離的中點,蒼蠅以每小時15英里的速度飛行了1小時,所以它飛行了15英里。許多人試圖通過復雜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計算蒼蠅在兩輛自行車之間的每次飛行路程,然後加總。但這將涉及所謂的無窮級數求和,是非常復雜的高等數學。據說,在一次雞尾酒會上,有人向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年,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提出這個問題,他稍作思考後給出了正確答案。提問者顯得有些沮喪,解釋說大多數數學家忽略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簡單方法,而選擇了無窮級數求和的復雜方法。馮·諾伊曼露出驚訝的表情,解釋說:「可是,我用的也是無窮級數求和的方法。」

❹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有哪些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有:

1、"+"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2、代數給了一種嶄新的解決間題的方式,一種「迴旋」的演年方法。這種「迴旋」是「反向思維」的。讓我們考慮一下這個問題,當給數字25加上17時,結果將是42。這是正向思維。這些數,需要做的只是把它們加起來。

3、在很早的時候,以為「1」是「數字字元表」的開始,並且它進一步引出了2,3,4,5等其他數字。這些數字的作用是,對那些真實存在的物體,如蘋果、香蕉、梨等進行計數。直到後來,才學會,當盒子里邊已經沒有蘋果時,如何計數里邊的蘋果數。

4、數字系統是一種處理「多少」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採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從基本的「1,2,3,很多」延伸到今天所使用的高度復雜的十進製表示方法。

5、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❺ 數學小知識簡短有哪些

數學小知識簡短:

1、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製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這種儀器就是司南。

2、最早使用小圓點作為小數點的是德國的數學家,叫克拉維斯。

4、「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由七塊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薄板組成,拼出來的圖案變化萬千,後來傳到國外叫做唐圖。

5、傳說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刻漏來計時。

6、中國是最早使用四捨五入法進行計算的國家。

7、歐幾里得最著名的著作《幾何原本》是歐洲數學的基礎,提出五大公設,發展為歐幾里得幾何,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

8、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祖沖之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了第7位數。

9、荷蘭數學家盧道夫把圓周率推算到了第35位。

10、有「力學之父」美稱的阿基米德流傳於世的數學著作有10餘種,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有勇氣去尋找這個支點,要用於尋找真理。

11、零。在很早的時候,以為「1」是「數字字元表」的開始,並且它進一步引出了2,3,4,5等其他數字。這些數字的作用是,對那些真實存在的物體,如蘋果、香蕉、梨等進行計數。直到後來,才學會,當盒子里邊已經沒有蘋果時,如何計數里邊的蘋果數。

12、數字系統。數字系統是一種處理「多少」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採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從基本的「1,2,3,很多」延伸到今天所使用的高度復雜的十進製表示方法。

❻ 有趣的數學科普小知識有哪些

1、假如「一拃」的長度為8厘米,量一下課桌的長為7拃,則可知課桌長為56厘米。如果每步長65厘米,上學時,數一數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從家到學校有多遠。

2、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如果身高是150厘米,那麼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合攏,這棵樹的一周的長度大約是150厘米。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

3、要是想量樹的高,影子也可以幫助。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

4、若去遊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遠,可以請聲音幫量一量。聲音每秒能走331米,那麼對著山喊一聲,再看幾秒可聽到回聲,用331乘聽到回聲的時間,再除以2就能算出來了。

5、「天象記錄員」珊瑚蟲科學家們發現,珊瑚蟲會在自己身上記錄時間:它們在體壁上每天「刻畫」一條環紋,一年「刻畫」365條,既不多也不少。因此想知道它們的年齡,只要數數它們體壁上的環紋即知。科學家們還發現,3.5億年前的珊瑚蟲,每年「刻畫」在身上的環紋不是365條,而是400條。原因是,那時地球自轉一天僅為21.9小時,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