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直角坐標系是初一數學下學期學習的第三章內容,平面直角坐標系是數軸由一維到二維的過渡,同時它又是學習函數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以下是我帶來的初一(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平面直角坐標系,歡迎閱讀。
一、目標與要求
1.解有序數對的應用意義,了解平面上確定點的常用方法。
2.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掌握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能利用點的平移規律將平面圖形進行平移;會根據圖形上點的坐標的變化,來判定圖形的移動過程。
4.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數形結合的意識。
5.坐標表示平移體現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在數學中的應用。
二、重點
掌握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
有序數對及平面內確定點的方法。
三、難點
利用坐標變化與圖形平移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利用有序數對表示平面內的點。
四、知識框架
五、知識點、概念總結
1.有序數對:用含有兩個數的詞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各個數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其中a表示橫軸,b表示縱軸。
2.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同一個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兩條數軸構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為直角坐標系。通常,兩條數軸分別置於水平位置與垂直位置,取向右與向上的方向分別為兩條數軸的正方向。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X軸或Y軸統稱為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 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3.橫軸、縱軸、原點: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4.坐標:對於平面內任一點P,過P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在x軸,y軸上,對應的數a,b分別叫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5.象限:兩條坐標軸把平面分成四個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時針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在任何一個象限內。
6.特殊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點
(1)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零;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3)在任意的兩點中,如果兩點的橫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縱軸;如果兩點的縱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橫軸。
(4)點到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到x軸的距離為|y|;點到y軸的距離為|x|;點到原點的距離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開根號;
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稱點的特點
(1)關於x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相同,縱坐標互為相反數。(橫同縱反)
(2)關於y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縱坐標相同,橫坐標互為相反數。(橫反縱同)
(3)關於原點成中心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與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橫縱皆反)
8.各象限內和坐標軸上的點和坐標的規律
第一象限:(+,+)正正
第二象限:(-,+)負正
第三象限:(-,-)負負
第四象限:(+,-)正負
x軸正方向:(+,0)
x軸負方向:(-,0)
y軸正方向:(0,+)
y軸負方向:(0,-)
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0,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0.
原點:(0,0)
註:以數對形式(x,y)表示的坐標系中的點(如2,-4),"2"是x軸坐標,"-4"是y軸坐標。
9.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標表示平移
10.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他公式
(1)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一一對應。
(2) 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
(3)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4)一點上下平移,橫坐標不變,即平行於y軸的直線上的點橫坐標相同。
(5)y軸上的點,橫坐標為0.
(6)x軸上的點,縱坐標為0.
(7)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六、經典例題
例1一個機器人從O點出發,向正東方向走3米到達A1點,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達A2點,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達A3點,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達A4點,再向正東方向走15米到達A5點,如果A1求坐標為(3,0),求點 A5的坐標。
例2如圖是在方格紙上畫出的小旗圖案,若用(0,0)表示A點,(0,4)表示B點,那麼C點的位置可表示為( )
A、(0,3) B、(2,3) C、(3,2) D、(3,0)
例3如圖2,根據坐標平面內點的位置,寫出以下各點的坐標:
A( ),B( ),C( )。
例4如圖,面積為12cm2的△ABC向x軸正方向平移至△DEF的位置,相應的坐標如圖所示(a,b為常數),
(1)、求點D、E的坐標
(2)、求四邊形ACED的面積。
例5過兩點A(3,4),B(-2,4)作直線AB,則直線AB( )
A、經過原點 B、平行於y軸
C、平行於x軸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 初一數學三角形知識點及例題詳解
這篇關於初一數學三角形知識點及例題詳解,是 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類
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快速判定方法:1)不等邊三角形:最小兩個邊之和大於第三個邊,就能組成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兩腰之和大於底,就能組成三角形。3)等邊三角形:肯定能組成。
4.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6.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7.高線、中線、角平分線的畫法
8.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9.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條邊與另一條邊延長線的夾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六選三原則)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1)頂點是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另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的延長線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一內角;(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一、基礎選擇題
1.一個三角形的兩邊長為2和6,第三邊為偶數.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為 ()
A.10 B.12 C.14 D.16
2.在△ABC中,AB=4a,BC=14,AC=3a.則a的取值范圍是 ()
A.a>2 B.2<a<14 C.7<a<14 D.a<14
3.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中,銳角的個數最少為 ()
A.0 B.1 C.2 D.3
4.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於一點 B.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於一點
C.三角形的三條高交於一點 D.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的直線交於一點
5.能將一個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個三角形的一條線段是 ()
A.中線 B.角平分線 C.高線 D.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6.如圖5-12,已知∠ACB=90°,CD⊥AB,垂足是D,則圖中與∠A相等的角是 ()
A.∠1 B.∠2 C.∠B D.∠1、∠2和∠B
7.點P是△ABC內任意一點,則∠APC與∠B的大小關系是 () A.∠APC>∠B B.∠APC=∠B C.∠APC<∠B D.不能確定
8.已知:a、b、c是△ABC三邊長,且M=(a+b+c)(a+b-c)(a-b-c),那麼 ()
A.M>0 B.M=0 C.M<0 D.不能確定
二、填空題
1.五條線段的長分別為1,2,3,4,5,以其中任意三條線段為邊長可以________個三角形.
2.在△ABC中,AB=6,AC=10,那麼BC邊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周長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
3.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的比是2:2:1,這個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4.一個等腰三角形兩邊的長分別是15cm和7cm則它的周長是__________.
6.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的差為40°,則這兩個銳角的度數分別為_________.
7.在△ABC中,∠A-∠B=30°、∠C=4∠B,則∠C=________.
8.如圖5-13,在△ABC中,AD⊥BC,GC⊥BC,CF⊥AB,BE⊥AC,垂足分別為D、C、F、E,則_______是△ABC中BC邊上的高,_________是△ABC中AB邊上的高,_________是 △ABC中AC邊上的高,CF是△ABC的高,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
9.如圖5-14,△ABC的兩個外角的平分線相交於點D,如果∠A=50°,那麼∠D=_____.
10.如圖5-15,△ABC中,∠A=60°,∠ABC、∠ACB的平分線BD、CD交於點D,則∠BDC=_____.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24cm,腰長為xcm,則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三、拓展選擇題
1.一定在△ABC內部的線段是()
A.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三條角平分線、三條中線
B.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三條中線、一條角平分線
C.任意三角形的一條中線、二條角平分線、三條高
D.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高、三條角平分線、三條中線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個鈍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邊三角形
B.一個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邊三角形
D.一個等邊三角形一定不是鈍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3.如圖,在△ABC中,D、E分別為BC上兩點,且BD=DE=EC,則圖中面積相等的三角形有() A.4對 B.5對 C.6對 D.7對
4.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高的交點恰是三角形的一個頂點,那麼這個三角形是()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無法確定
5.下列各題中給出的三條線段不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A.a+1,a+2,a+3(a>0)B.三條線段的比為4∶6∶10
C.3cm,8cm,10cm D.3a,5a,2a+1(a>0)
6.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是7,另一邊是4,則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
A.18 B.15 C.18或15 D.無法確定
7.兩根木棒分別為5cm和7cm,要選擇第三根木棒,將它們釘成一個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長為偶數,那麼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況有()種
A.3 B.4 C.5 D.6
10.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是()A.180° B.360° C.720° D.540°
11.銳角三角形中,角α的取值范圍是()
A.0°<α<90°; B.60°<α<180°; C.60°<α<90°; D.60°≤α<90°
12.如果三角形的一個外角不大於和它相鄰的內角,那麼這個三角形為()
A.銳角或直角三角形; B.鈍角或銳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鈍角或直角三角形
13.已知△ABC中,∠ABC與∠ACB的平分線交於點O,則∠BOC一定()
A.小於直角; B.等於直角; C.大於直角; D.大於或等於直角
一、1.C 2.B 3.C 4.C 5.A 6.B 7.A 8.C
二、1.3;2. ;3.銳角;4. ; 6. 和 ; 7. ; 8. ;9. ; 10. ;12. .
三1.A; 2.D; 3.A; 4.C;5.B; 6.C; 7.B; 10.C; 11.D; 12.D; 13.C;
3. 人教版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考 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2 有理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4. 初一上學期數學各章知識點及經典例題
第一冊
第一章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於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⑴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⑵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⑴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⑵絕對值不相等的餓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⑶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
1.3.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c=a(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書寫規范:
⑴數字與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或用「」
⑵數字與字母相乘,當系數是1或-1時,1要省略不寫。
⑶帶分數與字母相乘,帶分數應當化成假分數。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2與x的乘積記為2x,3與x的乘積記為3x,則式子2x+3x是2x與3x的和,2x與3x叫做這個式子的項,2和3分別是著兩項的系數。
一般地,合並含有相同字母因數的式子時,只需將它們的系數合並,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再乘字母因數,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數,a與b分別是ax與bx這兩項的系數。
去括弧法則: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反。
1.4.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a÷b=a·(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成乘法,然後確定積的符號,最後求出結果。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⑵同極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⑶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1.5.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1.5.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於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圖形認識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稜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稜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直線桑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
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記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3.4角的比較與運算
3.4.1角的比較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類似的,還有叫的三等分線。
3.4.2餘角和補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等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的餘角相等。
第四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
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屬於全面調查。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
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進行調查,根據樣本來估計總體的一種調查。
統計調查是收集數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實際中常常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時,可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數據。除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外,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數據的分布規律。利用統計圖表示經過整理的數據,能更直觀地反映數據規律。
4.3課題學習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調查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步驟:
一、設計調查問卷
⑴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
①確定調查目的;
②選擇調查對象;
③設計調查問題
⑵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
①提問不能涉及提問者的個人觀點;
②不要提問人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③提供的選擇答案要盡可能全面;
④問題應簡明;
⑤問卷應簡短。
二、實施調查
將調查問卷復制足夠的份數,發給被調查對象。
實施調查時要注意:
⑴向被調查者講明哪些人是被調查的對象,以及他為什麼成為被調查者;
⑵告訴被調查者你收集數據的目的。
三、處理數據
根據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四、交流
根據調查結果,討論你們小組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五、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第二冊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1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5.1.2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線是一條直線。
⑵具有垂直關系的兩條直線所成的4個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⑷垂直的記法:a⊥b,AB⊥CD。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有無數條。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2平行線
5.2.1平行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2.2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的同一方,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方法1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2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3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著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5.4平移
⑴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1.1有序數對
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6.1.2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2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6.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⑴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⑵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⑶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6.2.2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第七章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1三角形的邊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1三角形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3.1多邊形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7.3.2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
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7.4課題學習鑲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數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消元
由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有以下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2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3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不等式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對於具有多種不等關系的問題,可通過不等式組解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9.4課題學習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
第十章實數
10.1平方根
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麼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a的算術平方根記為,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
10.2立方根
如果一個數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
10.3實數
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做無理數。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
一個正實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實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