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預防新冠肺炎的健康教育
預防
1. 保持好個人衛生,勤洗手,進出家門進行鞋底消毒等,進門換洗衣物,房屋勤消毒、勤通風。
2. 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出入公共場合佩戴口罩(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等)。
3. 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及睡眠質量。
4. 進行適當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強身健體,減少病毒感染的風險。
5. 與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者,應及時去定點醫院就診及進行自我主動隔離,以防止傳染周圍人員。
2. 疫情期間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 導語】在這個非常時期,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樂觀心態。科學的面對疫情,積極應對困難,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獲得成長和進步。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 教育頻道!1.疫情期間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兆悉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個人的清潔衛生。
在疫情期間,遵照「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則,主動隔離,保持個人和居家的清潔衛生。要保持作息規律,保證睡眠時間,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我們不論是在校學習還是可能出現的線上學習,都完全按照學校的作息規律來的。尤其在上網課這樣的環境下,更加考驗我們的自製力和毅力,所以希望我們同學們能夠做到自律。
二、坦然面對情緒變化,理解和接納負面情緒。
在疫情壓力下,同學們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慌、憤怒、煩躁等各種不良情緒。這是人的正常心理反應,是機體自我保護的體現。越是壓抑和否認,就越是容易被情緒支配,面對負面情緒,同學們不必去過於敏感和緊張,也無需否定自己的感受,而去積極的理解和接納負面情緒的存在,才能更好的進行調節。
三、開展室內鍛煉活動,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態。
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生活條件,自主選擇活動方式,每天開展一個小時左右的室內運動。如進行墊子上面的俯卧撐、仰卧起坐、平板支撐,還可以跳健身操、呼啦圈兒、踢毽子等,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消除疲勞,提高大腦中的血氧含量,並且能夠促進大腦活動,既健身又悅心。
四、建議密切親友互族中乎動交流,做到隔離不「隔心」。
在家裡可以利用電話、簡訊、微信等線上溝通平台,與同學交流,與親友保持聯系,相互鼓勵與支持,不僅能夠減輕孤獨感,也能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並增進彼此的情誼。
五、在家長的陪同下,同學們可以適當的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進行網上的學習。但不可時間過長,也不能影響正常的作息,可以跟家長確定好,我們使用手機和網路的時段時長,共同遵守制定的規則,從每一天做起。
六、積極與父母溝通交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同學們可在這一特殊培兆時期,多與父母溝通交流,在充分表達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時,也積極理解、支持父母。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等,不僅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技能,而且又幫助家長減輕了負擔。
七、聽從學校和老師安排。適應居家學習環境,在延遲開學期間,同學們可以根據學校安排,通過網路線上學習的方式居家學習,並藉此機會提高自我學習管理的能力。可以通過自己設定上課鈴、下課鈴等方式找到課堂上課的感覺。還可以和同學約定時間,共同進步,互相督促,一起進步。
2.疫情期間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面對疫情,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
(一)因害怕疫情可能產生的身心反應。
1.認知上:害怕自己或家人、朋友被感染;擔心疫情難以控制;擔心就醫困難、防疫物資短缺等。
2.身體上:頭暈、胸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食慾不振、睡眠不好、不舒服等。
3.情緒上:恐慌、害怕、擔心、焦慮、壓抑、情緒波動較大等。
4.行為上:頻繁刷屏查閱疫情的相關信息,反復過度清洗消毒、測量體溫等,注意力無法集中、坐立不安等。
(二)因久居家中可能產生的身心反應。
1.認知上:由於外出活動減少、無法和平常一樣與人交往,顯得很無聊;在家待著無事可做,想著不如睡懶覺、打游戲等。
2.身體上:頭暈、疲乏、無力、食慾不振、不舒服、身體素質減弱等。
3.情緒上:無聊、枯燥、壓抑、孤獨、郁悶、情緒波動較大等。
4.行為上:晝夜顛倒,生活無規律,日常作息被打亂;沉迷於看電視、打游戲、看小說,生活較懶散;不是坐這就是躺著,機體活動大量減少等。
二、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整身體和心理上的反應呢?
(一)積極參與到抗擊疫情中去。
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情緒能給人帶來更大的力量。積極投入的人,即使身體上再苦再累,也只是疲勞而已,但是精神上,充滿信仰和力量,因此,積極投入防疫、主動做事的人會更積極樂觀更鬥志昂揚。
(二)學會過濾信息,做好個人自我防護。
當我們獲得的信息不充分不完整的時候,或者獲得一些誤信謠傳的信息時,我們的緊張和焦慮就會變成恐慌、害怕。因此我們要關注像人民日報、央視網等權威發布的信息,了解新冠肺炎的科學知識,學會正確的自我防護方法,做好個人衛生和家居衛生的清潔消毒,同時,減少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減少不科學信息對自己的誤導,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三)合理安排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宅在家裡的時間那麼多,我感覺很無聊,無所事事,可以怎麼辦呢?
(1)制定實施計劃表,列一個清單。
你是你自己生活的主人,掌握「計劃四步法」,讓有計劃的生活幫助自己獲得生活的掌控感吧。
第一步:和爸爸媽媽一起合作討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愛好,製作一張每日計劃表。
第二步:安排好每日做計劃的時間和時長,並固定下來。
第三步:每天至少兩次查看計劃,並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堅持給自己的實施情況進行打卡記錄,做的好,可以送自己一朵小花或者小星星哦。
第四步:關注計劃的開始時間而不是截止日期。只要我們開始了行動,你會發現,無聊感、焦慮感有效降低了,你的生活更充實愉悅了。
還有一個小訣竅:不要因為擔心沒有完成完美的計劃而放棄制定計劃或者繼續實施計劃,計劃的持之以恆很重要。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計劃實行了多少,並准備接受我們的不完美。
(2)保持每天正常的生活作息,健康的生活很容易。
盡量保持正常的睡眠、進食、學習、運動、娛樂、勞動的作息規律,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健康膳食、合理作息,豐富且有規律的作息習慣能增強人的免疫力。你還可以每天在家抽出30分鍾左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坐位體前屈、1分鍾跳繩、1分鍾仰卧起坐、立定跳遠、踢毽子等。也要注意保護視力,注意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當你的身體因為健康的生活變得舒服的時候,你的心情也會變得愉悅不少。
(3)和家人做個游戲,能更加快樂。
3.疫情期間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做到勞逸結合,合理安排時間。有些同學現在已經離開學校開始了居家學習和生活,這就意味著自己有了更多自我支配的時間,我們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彎道超車」。所以,同學們在家要做好詳細規劃,劃分好學習時間、休息時間、娛樂時間,屏蔽電子產品的干擾,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學習,給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同時,同學們也可以在家裡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例如跳繩、仰卧起坐、健身操等,增強自身免疫力。
其次,調整心態,做情緒的主人。疫情當前,健康的心態是自我保護的強大力量。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幫助我們消除負面情緒,走出困境,讓生活更加自信與陽光。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可能會焦慮緊張或者覺得空洞無聊,我們要及時覺察自己的心情,通過寫日記、與他人傾訴等方式抒發,或者通過聽音樂、做運動等方式緩解,允許自己存在負面情緒,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進行自我貶低。
第三,積極參與線上教學,制定居家生活學習計劃。現在正處於新學期初期,此時的線上教學內容多以答疑為主。各位同學要根據老師的要求梳理出自己的問題,及時提問,向老師尋求幫助,同時保持與學習夥伴的聯系。另外,制定的生活和學習計劃一定不能趨於形式,而是實打實行動起來。建議同學們以天為單位,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制定每天的學習生活計劃書,避免制定時限過長,中途出現突發事件,不能很好地落實計劃。同時,計劃書一定要寫在紙上而非心裡,要讓身邊人監督自己落實行動。計劃落實了,要記得給自己一個小獎勵!沒有按時完成的時候,要及時找時間補救。
4.疫情期間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疫情突發,不僅威脅著公眾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心理健康。及時加強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一環。
面對疫情,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也是一種強大的免疫力。疫情是大的形勢,居家是迫不得已,這是個人不能左右的時局。在這種情況下,要主動調整自己對待疫情和居家的心態,減少無意義的指責、抱怨。
心理學研究指出,情緒具有功能性,情緒是滿足人的需要的一種主觀體驗或反映,情緒本身通常會攜帶著一些信息,比如當我們感到無聊時,「無聊」是來提醒我們去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當感到不開心的時候,「不開心」是來提醒我們需要去尋找或培養一些興趣,做一些開心的事情。所以情緒本身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在於我們是否能正確理解情緒所傳遞的信息。
學校推遲開學,孩子在家如何作息:
家長和孩子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礎上,一起討論制定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學習計劃。
第一,家長和孩子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礎上,一起討論制定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學習計劃。
第二,生活計劃中要包括娛樂和做家務的內容,是能夠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特別是如果家長延期上班,或者在家時間比較長,有時間陪孩子,這是難得的增進親子之間相互了解的機會。
第三,學習計劃要按照學校的要求,通過空中課堂等在線教育進行學習。要像平時上學一樣,認真聽課和做作業。
第四,家長的情緒很重要,盡量不要太焦慮,不要太著急,保持情緒穩定。對於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孩子來說,父母情緒的穩定性非常重要,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對青春期以及剛成年的孩子,應當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多商量,少管制。
疫情的肆虐,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災難與痛苦,也讓我們在「珍愛生命,關注健康;學會獨處,增進親情;安全意識,責任擔當;和諧生態,敬畏自然」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認識,我們要堅信「不幸只是暫時的,一切總會好起來」,在危機中成長,更加強大內心,愈發熱愛生活。讓我們一起努力,用科學的防疫方式、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共克時艱。
3. 幼兒園健康講座內容
健康知識一:愛護我們的牙齒
牙齒對一個人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對幼兒來說,有一口好牙才能吃得好,吃好了才能吸收足夠的營養來幫助孩子成長。但是,幼兒時期也是最容易出現蛀牙的時候,所以這個時期保護牙齒非常重要。
健康知識三:我會戴口罩
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猛銀棚染病的重要防護措施,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口罩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含有病毒的飛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為提高幼兒的防護意識,增強防護能力,市立醫院的醫生為幼兒做了正確佩戴口罩的專業指導。
幼兒枝則階段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奠基時期,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標。本次講座增強了幼兒的健康意識,為幼兒成長增搏賣加了一道有力屏障。今後,我們將繼續通過多種教育途徑,提升幼兒對健康的認知水平,促使幼兒全面健康地成長。
4. 小學生防疫知識宣傳內容
小學生防疫知識宣傳內容如下:
1、經量減少外出。
無特殊情況,盡是不要外出:確需外出時,請務必正確佩戴口罩,不聚餐,不串門:勤洗手、多 又,做好防投活海工作, 多喝水、多運動,謹防傳染病。同時,積極配合所在地做好疫情的聯防聯控工作,
2、防湖水安全教育。
教育和要求孩子,不到有危險水域邊緣嬉戲,要求孩子謹記放假前防湖水書內容和寒假數學生家長-封信,做到堅決不下水,玩水。
3、交通安全教育。
遵守交通規則,規范交通行為,保證孩子們的交通安全。出行盡量避開國道、省道;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靠右行走;穿越馬路須做到」停二看三通過」遵守信號燈信號規定,
禁止乘坐無牌,無證車及農用三輪車, 禁止乘坐破損車、 超軟車,確保乘車安全,
4、消防安全教育。
陪孩子學習些滿防知識並進行家庭消防安全排查。 由於疫情的存在,要正確使用酒精和84消毒液等消毒物品,杜絕混用,存放位置要避免高溫,嚴禁接觸火源。
要重點做好「三清三關」清陽台、清走道、清廚房可燃物和居家生活要注意關火、關電、關氣源。教育孩子不玩火,不隨意擺弄電器設備;配合學校教育孩子進行防火安全宣傳,在全社會營造種重視火災預防工作的良好氛圍。
5、防疫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盡量少吃或不吃零食.不要購買過期變質、劣質和三無食品,不在沒 有衛生保障的攤點購買食物,防止病從口入或食物中毒: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孩子加強個人衛生教育,勤洗勤換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保持居室清潔,經常開窗通風。
要求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等衛生環境不良場所 :在家務必請您多關注孩子的健康,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孩 子的健康日報工作:如有疫情列舉現象症狀,及時如實向學校匯報 ,不得隱報,瞞報。
6、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受此次疫情影響,中小學生居家時間較長,容易出現焦慮, 壓扣。頻股等心理健康問題,家長及同學 配合學校,主動關注關愛性格內向孤假、家庭環境特殊學生,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有效給於心理咨問和幫助:嚴防因心理健康問題引發極端事件。
5. 幼兒園新冠肺炎防疫小常識
一、日常預防
1. 如果不必要,盡量不帶孩子出門,尤其是公共場所或密閉空間,如商場、餐館等;外出時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盡可能遠離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2. 疫情期間建議推遲或取消常規的兒童保健健康檢查,盡量避免去醫院。兒童疫苗預防接種的建議見《公眾預防接種臨時指南》。
3. 不要帶孩子走親訪友、聚會、聚餐。謝絕熟人觸摸幼兒或近距離對兒童說話。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以及兩周內去過疫情高發地區的人群接觸。
4. 居室保持清潔,空氣清新,溫度適宜。每日定時通風,通風時,可以將孩子轉移到另一個房間以免受涼感冒。
5. 家長或照護者應勤洗手,兒童也應勤洗手。(建議使用七步洗手法,可有效清除手部污物和細菌,預防接觸感染,減少傳染病的傳播。)
二、外出預防措施
1. 若需就醫,應給孩子佩戴口罩,但家長需隨時注意兒童有無呼吸困難等不適情況。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若孩子必須出門,建議盡量與無防護的人保持距離。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場所,一定要佩戴口罩。
2. 外出時建議隨身攜帶紙巾和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用來捂住口鼻或擦鼻涕的紙巾應包好並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 外出中不方便用流動水洗手時,咳嗽、打噴嚏、給孩子擦鼻涕後,家長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
3. 外出時可戴上手套,任何日用手套都可以,但不要戴潮濕的手套;盡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教育孩子外出時不要到處亂摸,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4. 外出回家後,應先脫衣服換鞋,然後認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
5.外出時穿戴的衣物、手套和攜帶的物品,如懷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如發熱門診就診),應及時清潔消毒。
三、當孩子的照護者出現可疑症狀時的建議
1.若兒童的家長或其他照護者出現發熱、乾咳、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在家中也應佩戴口罩,並及時隔離。
2.建議與兒童脫離接觸直至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狀消失。期間兒童應暫時由其他可靠照護者照顧。
3.若與兒童由密切接觸的家長或照護者診斷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兒童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無法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可集中隔離觀察。
四、當孩子生病時的建議
1.若兒童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但確定無外出、沒有接觸過感染病人,可先檢測兒童體溫,居家治療普通的呼吸道感染。
2.如果體溫持續不降,或咳嗽加重、出現呼吸困難、精神狀態不佳等,建議就近到開設兒科門診的醫院,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前往就醫時的個人防護注意事項請參照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公眾就醫臨時指南》。
理性面對,積極防護,保護自己,保護家人。這是一場阻擊非常疫情的非常戰役,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戰役,這是唯有信心加持才能打贏的人心之戰。
6.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樣子、危害和傳播途徑。
2.掌握預防冠狀病毒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感受病毒傳播的強大力度,激發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冠狀病毒等圖片、金粉、噴壺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冠狀病毒」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假期人們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假期都是怎麼過的,有沒有經常出玩耍呢?(幼:沒有)是呆在家裡的間多一點,還是出去玩的間多呢?(幼:呆在家裡的間更多一點)
師:你出去的候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們有什麼變化呢?(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來提醒幼兒)
師總結:小朋友們發現,人們出去的候都帶上了五顏六色口罩;進入超市的候有穿著白色衣服,戴著眼睛的阿姨量體溫;公園里出來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導幼兒思考: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為什麼不能經常出門玩耍,為什麼出去了還要戴口罩,量體溫;引出「冠狀病毒 」。
師: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群壞傢伙。這群壞傢伙來自一個叫病毒的大家庭,有候小朋友們身體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們的體內里搗亂。(教師可出示病毒圖片)
3.教師出示「冠狀病毒 」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冠狀病毒。
師:(1)這次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們。你們看它們有幾只手?(幼:兩只)它們手裡拿的是什麼啊?(幼:皇冠)它們有幾只腳呢?(幼:八隻)
(2)這些病毒竟然有八隻腳,小朋友們覺得這些病毒的腳像什麼呢?(幼:像花瓣)
(3)大人們把這花瓣叫「花冠」,所以這些病毒就叫「長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狀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危害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的方法
1.教師講述冠狀病毒的危害。
師:冠狀病毒是一群壞傢伙,它們會悄悄溜進不注意衛生的小朋友的身體里,讓小朋友咳嗽、發燒,感覺到不舒服,然後……這個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過游戲,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游戲1:噴嚏雨
玩法:(1)師:有,病毒也會藏在小朋友們的口水裡,我們打噴嚏或咳嗽,嘴巴里的口水就會噴出來。
(2)教師面對幼兒,用噴壺模仿打噴嚏或咳嗽的狀態(注意避免唾沫飛出,僅僅口腔送氣即可)。感受到水霧噴灑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避免別人打噴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們的身上?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應該怎麼做?
師總結:我們在出門帶上口罩(教師可示範講解口罩的正確帶法),這樣噴嚏或咳嗽噴出的口水就會落到口罩上,就不會落在我們的皮膚上了;而我們在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衛生紙要丟入垃圾桶。
游戲2:「病毒」傳傳看
玩法:(1)教師將金粉塗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塗一點,效果更直觀),揉搓一下,然後讓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師: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帶到的哪裡?(幼:桌子和椅子上)
(2)請小朋友B將小朋友A摸過的位置再摸一遍。
師:現在「病毒」被帶到的哪裡?(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讓小朋友B與小朋友C握握手。
師:這次「病毒」去了哪裡?(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讓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臉蛋和鼻子。
師:現在,哪裡又產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臉蛋和鼻子上)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情況如何避免。
師總結:「病毒」的傳播能力真是太厲害了,所以小朋友們要勤洗手。飯前便後,打噴嚏或咳嗽後,都要洗,還要按照正確的洗手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過判斷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哪個小朋友的做法正確,哪個是錯誤的。
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如果我們不注意個人衛生。這群壞傢伙很可能悄悄溜進我們的身體里,使小朋友們生病呢。所以啊,我們出門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口鼻,然後將衛生紙扔進垃圾桶;還要經常按照正確的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們的小手洗干凈,這樣,病毒大軍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啦~
活動延伸:
1.開展美術活動《畫一畫我們這次的冠狀病毒》。
2.開展科學活動《認識口罩》。
3.開展語言活動《洗手歌》。
4.日常練習:如廁提醒並監督幼兒按照正確步驟洗手。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藉助視頻清晰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
2.通過小組討論,老師的講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預防知識,注重個人衛生。
3.提高幼兒的防範意識、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孩子們,過去的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了整個中國。因為它的易傳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們直到今天才能順利返回校園。那麼,這個搶占「春節」風頭,在各種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強勢「霸屏」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
二、學習新型冠狀病毒的有關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
(1)幼兒看視頻《病毒的前世今生》
(2)聽老師介紹。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可引起各種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先前在人類中尚未發現的新菌株。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它雖然傳染速度快,潛伏期可達14天,但致死率低,還未表現出SARS那麼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為此感到恐慌。
2.感染後的症狀
(1)發熱
(2)乏力
(3)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
3.新冠狀病毒傳播的3個主要途徑
(1)直接傳播:病人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讓另外一個人吸入,導致感染。
(2)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感染。
(3)接觸性傳播:飛沫沉積在物體表面,接觸後感染。
三、預防病毒,我們這樣做
1.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不要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確地洗手,注意手衛生
吃東西前,玩玩具後,咳嗽或打噴嚏後,擤鼻涕之後,上廁所後,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後,外出回來等都要洗手。
(1)洗手步驟: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與手背沿指縫相互槎擦,交互進行。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擦。
第四步:雙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六步:將五個手指尖並攏在另一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進行。
(2)播放《洗手歌》,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
3.正確佩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應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見的口罩有三類: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紗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細菌,N95口罩可以阻擋95%的細菌,而棉紗口罩只能阻擋36%的細菌,因此我們應該選擇前兩種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1)播放視頻,學習正確戴口罩的方法。
A.醫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雙耳後(深色朝外,有金屬條的一邊朝上);
b.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並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樑形狀塑造鼻夾;
c.調整系帶的松緊度。
B.醫用防護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外,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
b.用另一隻手將下方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後雙耳下;
c.再將上方系帶拉至頭頂中部;
d.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並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樑的形狀塑造鼻夾。
注意:戴口罩前應洗手,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濕了要及時更換,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2)脫卸口罩的正確流程
脫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前面(污染面,即非臉部接觸面);
雙手同時捏住左邊和右邊的耳帶,同時摘下;也可先摘下一邊,再摘下另一邊;
用手捏住口罩耳帶,疊好,放入收納袋;一次性口罩可直接丟棄至垃圾箱。
(3)比一比,誰口罩戴得又快又正確。
4.避免食物傳播
(1)保持清潔,熟食品交替處理的過程中注意洗手。
(2)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砧板要分開
(3)生鮮、禽類、肉類、蛋類徹底燒熟煮透。
(4)不吃過期變質食品
三、總結
1.防疫兒歌讀一讀
小寶貝,要聽好
冠狀病毒很糟糕
潛伏久,傳播快
人人叫它小妖怪
多在家,少出門
不湊熱鬧不串門
戴口罩,不亂跑
安心在家乖寶寶
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強免疫身體好
勤洗手,親消毒
我們一起抗病毒
2.新冠肺炎病毒雖然傳染速度快,但我們也不要害怕。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加強身體鍛煉,充足休息,消除恐懼心理,祝孩子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
一、 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我園預防和控制突發傳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教職員工以及幼兒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本園實際,貫徹落實防治傳染病,本著"科學預防、依法管理、分級負責、快速反應"的工作原則,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實現對傳染病的控制,特製定本應急預案。
二、可能引發的幼兒傳染病
突發傳染病事件可分為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非典、禽流感、麻疹、流行性乙型腦炎、傷寒和副傷寒等)、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手足口病等)
三、預防措施
1、幼兒園建立各項衛生工作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
2、衛生保健老師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檢工作,保健老師在晨檢中應做到一摸、二問、三看、四查,並認真填寫幼兒全日觀察登記表,保證幼兒園預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3、幼兒園所有工作人員上崗前需進行體檢,持健康證方可上崗;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經檢查合格方可入園。
4、幼兒園開展預防宣傳教育工作,定期進行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保證每周的健康教育,教會師生一般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5、幼兒園學習場所、生活場所要通風換氣和定期消毒。
6、班主任應加強對幼兒的巡視,發現傳染病病例或凝視病例,班主任應在第一時間向分管保健老師或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報告,不得隱瞞實情,分管保健老師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發病班,及時採取隔離措施,同時根據幼兒入園報名表上提供的緊急聯絡人信息與之聯絡醫院診治。其原則是: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7、按疾控制定的《各類物品消毒方法》做好各項預防性消毒工作。
四、處理程序
1、在確診傳染病後,根據傳染病上報制度,幼兒園應在第一時間內電話向有關部門,詳細填寫病例基本情況傳報單。
2、對疫情班要保健老師應做到單獨進行晨檢,不可與正常班並在一起晨檢。在晨檢中應特別注意疫情班傳染病的發病特徵。
3、患者必須及時隔離,並及時了解換情況;嚴格掌握患者病癒返校的隔離期限,病癒者返校須持醫院醫生出具的返園證明方可入園;
4、對疫情班分管衛生保健老師在控制疫情期間應與班主任密切配合,每天做好家訪工作,對幼兒進行健康監測,及時掌握疾病發生情況,落實各項應急預防和控制措施並對傳染病疑似幼兒做好觀察記錄;
5、分管衛生保健老師應開展疫情班消毒隔離指導工作,並負責指導和督促落實各項預防控制措施;
6、開展相關疾病的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如出專欄、上課、發放宣傳資料等;
7、在疫情期間有病例發生的班級停止使用幼兒園公用教室等;疫情班暫停師生集體性活動,疫情班的所有用具、餐具都必須單獨消毒,不可與正常班相混,消毒劑量和時間嚴格按各傳染病的規定要求進行消毒,防止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8、疫情班班級做到該班幼兒不插到正常班去、也無新進幼兒插入此班、也不和其他正常班並班進行教學活動。
9、疫情班隔離期應自最後一例病例發病後最長潛伏期內無新發病例可結案,方可結案小結。
10、加強全園的消毒工作:按疾控制定的《各類物品消毒方法》做好各項預防性消毒工作。
11、疫情班的幼兒出入園舍有專用通道,不得走其他班幼兒所用的通道。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4
一、防控工作目標
1、普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防控意識。
2、完善疫情信息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防控疫情的發生和蔓延。
二、組織機構與分工
1、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明確職責,落實任務。
成員名單及職責如下:
組長:xxx,全面負責防控與應急工作。
副組長:xxx協助組長,主管幼教中心防控與應急工作。
成員:xxx防控與應急工作。
三、各幼兒園日常防控工作
1、做好每日疫情(教工、幼兒人員)統計工作,嚴格執行疫情日報制度,不得漏報、遲報、瞞報、錯報,數據及時上報聯盟組組長,配合區教委做好聯防聯控工作。
2、各班主任每天上午十一點前在班長群里上報班級幼兒有無發熱情況。
3、完成每日兩次體溫檢測:入園時、下午午睡後各一次。
4、完成每日消殺工作。
四、預防辦法和措施
1、利用多種媒介,幼兒監護人每天上報幼兒及家人情況。
2、加強對個人健康生活習慣、防護措施等宣傳,如:外出戴口罩、加強消毒、打噴嚏捂住口鼻、盡量不外出、經常洗手等。
3、注意增減衣物和均衡營養,加強鍛煉,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
五、如果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立即啟動分級響應機制
1、藍色預警:幼兒園單個班出現2名(含)發燒兒童時,立即請幼兒家長接回並上報。
2、藍色預警:幼兒園單個班出現3名以上(含)、5名(含)以內發燒兒童時,立即請幼兒家長接回並上報,建議關閉該班。
3、橙色預警:幼兒園單個班出現5名(含)發燒兒童時,立即請幼兒家長接回並上報。關閉該班。
4、紅色預警:幼兒或教職工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疾病疑似或者確診病例,建議關閉幼兒園。
六、防控工作信息報告機制
1、幼兒、工作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並向班主任匯報;幼兒園及時向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匯報,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病後才能回校上課、上班。
2、啟動日報告制度,對發病幼兒及早隔離,學校各班級、各部門應嚴格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3、幼兒園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校內幼兒的疫情通報工作。
4、加強對發熱病人的追蹤管理。疫情流行期間,教室、專用教室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並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防控信息報告程序:首先向幼兒園負責人報告,然後向分管處長及教育局、疾控部門報告,明確疫情報告的范圍和內容,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5
一、設計意圖
近期冠狀病毒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我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戰斗,小朋友雖然都知道冠狀是什麼嗎?但對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病菌是從哪裡傳播的,還了解甚少。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在社會人人都關心,連幼兒園孩子都關心的熱點,預設一節這樣的課,讓幼兒進一步知道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冠狀的傳播途徑等基本情況,知道相關的預防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2.通過看看、講講、編兒歌、等各種有趣的形式,讓幼兒知道預防冠狀的重要性。
三、活動准備
環境創設:
1.老師和幼兒共同收集預防非典的圖片,布置成版面。
2.洗手歌的視頻、圖片、今天誰會贏的記分表、獎品若干、電子版獎狀。
3.幼兒已學會兒歌拍手歌,游戲洗手歌,認識過一些漢字。
四、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看看收集的圖片,自由討論。
(老師讓家長觀察幼兒討論的情況,並對幼兒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歸類)
1.人們為什麼要在冠狀期間,人多擁擠的地方戴口罩?
2.老師指著冠狀病毒的圖片問:你們知道那是什麼?這些病毒是從哪裡來的?人怎麼會感染這些病毒的?動物身的病毒怎麼會傳到人身的?
3.醫生和護士為什麼要穿厚厚的隔離服?
4.那冠狀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呢?
(二)教師小結:
冠狀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飛沫及接觸病人傳播,傳播的速度非常快。
1.在抗擊冠狀的過程中,人們是怎麼做的?
2.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預防冠狀,保護自己呢?
(三)幼兒學習預防冠狀的兒歌。
附參考兒歌:
預防冠狀病毒
預防千萬條,口罩第一條。
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不往人群擠,病毒不纏你。
洗手很重要,勝過吃補葯。
通風也要緊,疾病無蹤影。
病毒病毒趕快跑
大公雞,喔喔叫,小動物們醒來早;
舉行動物運動會,安排龜兔比賽跑。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
教學目標:
1. 通過互動交流對疫情的感受、看法、建議等緩解幼兒的心理壓力,釋放幼兒的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
2. 說一說心中的抗疫英雄人物是誰?演一演他們的事跡。
3. 想一想:如何從點滴小事做起做到自我防護?
教學重點:
1.如何做到自我防護。
2.釋放壓力積極面對疫情。
教學難點:
演一演英雄事跡,想一想小朋友的責任是什麼?
課前准備:
幼兒:做拍手游戲。
教師:關注幼兒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面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你害怕嗎?
指名回答。
教師總結:新型冠狀肺炎主演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人人戴口罩 不串門 不聚會等。
二、互動交流:
同桌交流:寒假期間面對疫情自己的感受、看法、建議。
教師指名上台講一講。
小朋友們,大家通過互相交流、訴說,現在你的心情有沒有變化呢?
指名大聲回答。
教師小結:只要我們做好自我防護,比如:勤洗手 戴口罩 不聚會 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聽家長的話就一定能做好自我防護,遠離疫情。
三、展開交流:
在防疫期間你最佩服的抗疫一線英雄是誰?說一說他的事跡。
指名說。
誰願意來演一演英雄人物的某個動作、表情、或者某個感人的瞬間?
指名上台演一演。
幼兒評價
提問:作為小朋友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呢?
指名說。
幼兒記筆記。
齊讀記錄內容。
四、教師總結:
五、幼兒反思:作為小朋友心中的責任是學習。
六、拓展。
幼兒園大班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7
一、班會主題
抗擊新冠肺炎,我們共同努力
二、班會背景
由於突發的疫情,使得過年期間正應該是走親訪友,與小夥伴玩耍的機會沒有了,幼兒被要求進行自我保護,不能與外人進行接觸,長時間的封閉生活使得幼兒出現了浮躁、懶散、害怕、焦慮的情況,影響身體健康。
三、班會目的
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學會正確認識病毒。
2.做好疫情期間的預防,學會基本預防常識。
3.了解焦慮與突發狀況的關系。
四、班會准備
1.將自疫情以來的相關事件進行搜集。
2.分享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
五、班會過程
老師以直播的方式
1.介紹此次班會的流程,介紹了班會召開的背景。
2.將重點部分進行詳細講解,結合實例,做正向分析。
(1)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形態在顯微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柱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已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
(2)臨床表現有哪些?
一般症狀包括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多數患者症狀為輕、中度,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發的焦慮情緒與突發狀況的關系進行明確。
(3)什麼是焦慮?
心理焦慮:是由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為什麼會產生焦慮?
(2)怎樣緩解焦慮情緒?
①認知療法:改變不良認知或進行認知重建。
正確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對它有一個深入的認識,了解自己身邊的具體疫情,做好適當的防範,不要過度害怕和緊張,按照要求正常應對即可。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殺、測溫、配合管控、盡量不出門、多關注時事……
②行為療法:呼吸訓練、鬆弛訓練。
做深深呼吸、眺望遠方等放鬆訓練,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鬆下來的事情,比如瑜伽、看書、做手工、畫畫、彈奏樂器、唱歌等,並且適當進行身體鍛煉,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4.就自我防護過程中的細節部分進行講解。
5.幼兒連麥,提出自己的疑問,老師對大會內容進行總結:
(1)正確認識新冠形病毒,從自己身邊做起,做好自我防範,不為醫療人員麻煩;
(2)正確看待新冠病毒,樹立正確的心態,積極應對,積極配合。
六、班會教學設想
安排這節《抗擊新冠肺炎,我們共同努力――疫情期間緩解心理情緒》主題班會的目的就是讓幼兒真正了解新冠肺炎,調節心理情緒,學會自我防護。
7. 小學生新冠肺炎防疫小常識
疫情還未結束,切勿掉以輕心,兒童新冠肺炎防控指南!
疫情面前,兒童由於年齡較小,抵抗力弱,是傳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需要格外用心的呵護。家長朋友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兒童的防護意識,下面讓我們共同學習一下兒童新冠肺炎的防控要點吧。
編輯於 03-12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申請轉載
分享到
流行病
傳染病
肺炎
評論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217例,絕不是戴口罩那麼簡單
人民焦點...的文章 · 122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正確處理焦慮情緒
愛尼可的...的文章 · 29 贊同
寫給孩子的「新冠肺炎」繪本,和孩子解釋正在發生的大事
大白熊媽...的文章 · 27 贊同
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如果還出現這種症狀,一定要去醫院
維港健康的文章 · 165 贊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析(1月27日)
1.疫情的起始經過2020年1月3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發布消息,截至2020年1月3日8時,共發現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斷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到1月5日8時,共報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
馬恩祥的文章 · 22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終結,要看天氣?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暴發到現在,雖然社會、政府和醫療機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防控疫情,大多數人民群眾也自覺留在家裡,減少傳染機會,但確診病例仍在持續增加。 戴口罩、洗手、消…
金選醫課的文章 · 31 贊同
防疫健康手抄報插畫素材|肺炎疫情防禦少不了宣傳教育青少年群體
Away...的文章 · 18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標語傳播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為提高群眾對肺炎疫情的防控意識,街頭巷尾…
我是一隻...的文章 · 106 贊同
新冠肺炎疫情中默默奉獻的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