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年級的數學要背什麼知識點啊
二年級數學必背知識點有如下:
1、加法公式。
加數+加數=和。
和=加數+加數。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另一個加數=和-加數。
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減法公式。
被減數-減數=差
差+減數=被減局李數
被減數-差=減數
3、長方形
C周長S面積a邊長
周長=(長桐昌遲+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長方體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三角形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2÷底
三角形底=面積×2÷高迅和
❷ 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數學給予人們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觀察實驗、收集信息、歸納類比、直覺判斷、邏輯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確計算。這些能力和培養,將使人終身受益。以下是我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 下冊知識點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1、用畫「正」字的 方法 收集數據。
2、用統計圖表來表示數據的情況。
3、根據統計圖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斷。
4、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後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於,其他讀法不變。新課標第一網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叫被除數,除號後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等於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數除=被除數÷商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一)
1、軸對稱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對折後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對稱軸。
成軸對稱圖形的漢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豐,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畫,傘,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畝,目,山,單,殺,美,品,工,天,網,回,喜,莫,罪,夫,黑,里,亞。
2、平移:當物體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運動,並且物體的方向不發生改變,這種運動是平移。只有形狀、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圖形通過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轉:物體繞著某一點或軸進行圓周運動的現象就是旋轉。
二年級 數學 學習方法
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數孩子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所以需要家長們平時多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培養他們良好的作業習慣,寫字姿勢。
家長督促他們寫作業,及時檢查他們的作業,發現沒學會的知識要及時給他們講解,每天的作業認真完成是學習的基本保障。對於學習相對落後的同學,我總是利用課外時間給他補,但是,課外時間有限,需要補課的學生較多,老師的精力也有限,這就需要家長們的積極配合。
有時候,一個孩子忽然學習進步很大,老師就感到很欣慰,一旦孩子學習退步了,一問原因,一般就是家長最近很忙,沒時間管他。學生學習退步老師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補課。老師不希望有一個學生掉隊。
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孩子每個星期回家做作業時要採取這樣的方法:先復習這一星期所學的知識,理通脈絡;然後再把這周的作業做出來,並進行檢查;最後把下周要學的知識進行預習。如果採用這樣的方法並堅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的學習一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
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但是家長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
我發現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賴性比較強,不願獨立思考,課堂上要麼等著老師講解,要麼轉來轉去指望其他同學。這些同學在家裡做作業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二年級學生已入學一年,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但由於年齡特點,在數學學習上容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學生年齡小,有意識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長,一節課40分鍾,很難堅持到底,往往聽了一半就思想就開起了小差,或東張西望,隨意說話,或小動作不停。
二、聽講方面:
不能傾聽是許多低年級學生的通病。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較強,往往一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聽完整,一知半解時便搶著回答,聽不進老師的建議和其他同學的發言。
三、看和寫的方面:
粗心馬虎,經常把題看不完整、把數左右看顛倒或上下看錯行、把運算符號看錯,或把圖看不全面。寫的時候精力不夠集中,算對的卻抄錯,書寫不認真,書面不整潔,寫完不檢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級學生思維發展還不全面,沒有系統性,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遇到需要 邏輯思維 或考察空間想像能力的問題,思維跟不上,腦子里轉不過來彎,便會不知所措,應付塞責。
五、語言方面:
由於生活 經驗 和積累的詞彙少,語言單調、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頭表達時也常常說不清、道不明。
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知識歸納(2)
★ 二年級下冊數學復習要點整合
★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上的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下冊復習資料(2)
★ 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知識歸納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復習提綱
★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資料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重點
★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❸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數學被應用在很多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1、同級運算:(連加,連減,連乘,連除,加減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2、不同級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 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弧的先算括弧內的。
3、從總數中連續減去兩部分(連減算式),也可以寫成從總數中減去兩部分的和,同時需要用小括弧把兩部分的和括起來,計算時要先算小括弧裡面的。
4、把分步算式合並成一個綜合算式時: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個數和第二個數哪個數是前一步算式的結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換掉那個數,其他的照寫。當需要替換的是第二個數,必要時還需要加上小括弧。
二、表內除法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總數÷份數=每份數。 把一個數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幾份;用除法計算,總數÷每份數=份數。
3、除法算式的讀法:從左到右的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於,其他數字不變。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被除數÷除數=商。
5、用乘法口訣求商,想:除數×商=被除數。
6、「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也就是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都用除法計算,用「一個數÷另一個數」。
7、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時,所求問題是總數,用乘法計算;所求問題是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8、在需要提出問題並解決時,可以提:
①加法的問題:求總數,「誰和誰一共是多少?」。
②減法的問題:進行比較。「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
③除法的問題:有倍數關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誰是誰的幾倍?」,「是」字前寫較大數,「是」字後寫較小數。
9、 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三、圖形與變換
1、角:銳角、直角、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2、平移:當物體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運動時,是直線運動。自身方向不發生改變。如:推拉窗。
3、旋轉:當物體圍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做圓周運動時,自身方向會發生改變。如:方向盤。
4、平移的方法:①先確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數。②找到原圖形的各個頂點。③把各個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數。④把新頂點按原圖形的順序連接。
四、萬以內數的認識
1、「一、十、百、千、萬」是我們學過的五個計數單位,分別在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上表示。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數位順序表裡: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萬以內數的讀法:讀數時,要從高位讀起,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中間有一個「0」或者連續兩個「0」就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3、萬以內數的寫法:寫數時,也要從高位寫起,幾個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個百就在百位上寫幾, 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數字也沒有就寫「0」佔位。
4、數的組成:就是看每個數位上是幾,就有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組成。
5、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①位數多的大於位數少的'數;②位數相同時,就比較最高位上的數字,數字大的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數字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上的數,依次類推。
6、最大的一位數:9,最小的一位數:1 最大的兩位數:99, 最小的兩位數:10 。 最大的三位數:999,最小的三位數:100 。
7、近似數:與准確數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大約」「可能」「大概」出現就是近似數。
五、克和千克
1、質量的單位:克和千克。
2、稱較輕的物品的質量時,用「克」作單位;稱較重的物品的質量時,用「千克」作單位。
3、一個兩分的硬幣約是1克。
4、1千克=1000克=1公斤。進率是1000
5、計算或者比較大小時,如果單位不同,就需要把單位統一。
6、在解決問題時,如果單位不統一,要先統一單位再立式計算,一般是把"千克"換成"克".
六、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可以口算也可以筆算。注意在筆算加法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減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如果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作10再減.
2、估算方法:估算是整百數:看十位
七、統計
1、復式統計表:就是把幾個有聯系的單式統計表合編成一個統計表,便於更好、更清晰地觀察、比較和分析數據。
2、條形統計圖:一格可以根據數量的多少來確定一格代表多少。
八、找規律
1、一組圖形的循環排列規律
2、數列的變化規律
;❹ 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篇一】
第一單元:除法
分蘋果(豎式除法)
知識點:
1、掌握表內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2、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分橘子(有餘數的除法(一))
知識點:
1、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會用豎式表示有餘數的除法,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分草莓(有餘數的除法(二))
知識點:
1、掌握正確的試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而又比被除數小。
2、能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租船(有餘數除法的應用(一))
知識點:
靈活運用有餘數的除法的檔穗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派車(有餘數除法的應用(二))
知識點:
靈活運用有餘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第二單元:混合運算
小熊購物(混合運算(一))
知識點:
1、正確掌握「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後算加減法」的運算順序。
2、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
買鮮花(混合運算(二))
知識點:
正確掌握「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後算加減法」的運算順序,並能熟練計算。
過河(混合運算(三))
知識點:
1、體會小括弧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是改變運算順序。
2、掌握帶小括弧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先算小括弧裡面的,後算小括弧外面的。
3、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弧的運算。
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
辨認方向
知識點:
1、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行巧卜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地圖中的其他七個方向。
認識路線
知識點:
1、學會使用八個方向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2、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離和經過的地方。
【篇二】
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
數一數(認識新的計數單位)
知識點:
1、認識計數單位「千」「萬」。
2、了解萬以內計數單位間的關系: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3、掌握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從右起第一位開始依次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4、結合具體情景,對「一千」和「一萬」有具體的感受。
5、初步感受「滿十進一」的十進制計數法。
撥一撥(萬以內數的讀寫)
知識點:
1、會數數:一個一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一百一百地數等。
2、會讀萬以內的數:從高位起,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末尾有零都不讀,中間有一個或兩個零隻讀一個零。
3、會寫萬以內的數:從高位起,依次寫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哪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位上寫零。
4、初步感受「滿十進一」的十進制計數法。
比一比(萬以內數比較大小)
知識點:
1、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方法:先比較數位的多少,數位多的數比較大,如果數位相同,先比位,位上的數相同,就寬氏比較下一位……
2、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3、能結合實際進行萬以內數的估計。
第五單元:測量
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知識點:
1、通過實際測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實際長度。
3.能利用長度單位之間關系進行單位換算
1千米有多長(千米的認識)
知識點:
1.體驗1千米有多長。
2.了解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3、能正確使用長度單位。
第六單元:加減法(一)
買電器(口算加減法)
知識點:
1、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口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回收廢電池(三位數筆算加法)
知識點:
1、掌握三位數加法(不進位、進位、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計算過程中相同數位要對齊。
2、能運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檢驗計算結果的對錯。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小圖書館(三位數筆算減法)
知識點:
1、掌握三位數減法(不退位、退位、連續退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計算過程中相同的計數單位相減,哪一位不夠減,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數相加再減。
2、能運用估算的方法初步檢驗計算結果的對錯。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❺ 灝忓︿簩騫寸駭鏁板﹂噸瑕佺煡璇嗙偣褰掔撼
浜屽勾綰ф暟瀛﹀繀鑰冪煡璇嗙偣1. 鍔犳硶鍜屽噺娉曪細鍔犳硶鍜屽噺娉曠殑鍩烘湰姒傚康鍜岃繍綆楄勫垯錛屼緥濡傛暟鐨勫姞鍑忔硶浜ゆ崲寰嬪拰緇撳悎寰嬬瓑銆
2. 涔樻硶鍜岄櫎娉曪細涔樻硶鍜岄櫎娉曠殑鍩烘湰姒傚康鍜岃繍綆楄勫垯錛屼緥濡傛暟鐨勪箻闄ゆ硶浜ゆ崲寰嬪拰緇撳悎寰嬬瓑銆
3. 鏁扮殑澶у皬姣旇緝錛氭帉鎻′嬌鐢ㄥぇ浜庛佸皬浜庡拰絳変簬絎﹀彿榪涜屾暟鐨勫ぇ灝忔瘮杈冦
4. 鏁扮殑欏哄簭錛氭帉鎻℃暟鐨勯『搴忔帓鍒楋紝渚嬪備粠灝忓埌澶ф垨浠庡ぇ鍒板皬鎺掑垪涓緇勬暟銆
5. 鏁扮殑鐩哥瓑鍜屼笉絳夛細鎺屾彙浣跨敤絳変簬鍜屼笉絳変簬絎﹀彿榪涜屾暟鐨勭浉絳夊拰涓嶇瓑姣旇緝銆
6. 鏁扮殑榪涗綅鍜岄浣嶏細浜嗚В鍗佽繘鍒剁殑姒傚康錛岃兘澶熻繘琛屽嶮榪涘埗鏁扮殑榪涗綅鍜岄浣嶆搷浣溿
7. 鏁扮殑鍒嗚В錛氳兘澶熷皢涓涓鏁板垎瑙f垚鍑犱釜鏁扮殑鍜屾垨縐錛屼緥濡傚皢8鍒嗚В涓5+3鎴2脳4銆
8. 鏁扮殑緇勬垚錛氭帉鎻′竴涓鏁扮殑浣嶆暟鍜屽悇浣嶆暟鐨勬剰涔夛紝渚嬪傚嶮浣嶃佷釜浣嶇瓑銆
9. 鏁扮殑璇誨啓錛氳兘澶熸g『璇誨啓涓涓鏁幫紝鍖呮嫭鏁存暟鍜屽皬鏁般
❻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期末知識點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多功能的學科,其邏輯性、系統性都很強。所以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應該有比較科學的 學習 方法 。尤其是 高一數學 ,它既不同於初中數學的學法,又是整個高中階段數學學習的基礎。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數學,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人教版 二年級數學 期末知識點
1.表內除法的知識點:
(1)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根據表內乘法,計算簡單的除法。
(2)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3)根據乘除法的意義 解決一些簡單的乘除法應用題。
(4)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商=被除數
2.除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幾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那幾個數的乘積,就是除法的性質。有時可以根據除法的性質來進行簡便運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數÷除數=商
(2)被除數÷商=除數
(3)除數×商=被除數
5.被除數
除法運算中被另一個數所除的數,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數
6.除數: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後面的數叫做除數。
例:8÷2=4則2為除數。8為被除數。除數不能為0,否則沒有意義。
7.商:在一個除法算式里,被除數÷除數=商+余數,進而推導得出: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8.完全商
當數a除以數b(非0)能除得盡時,這時的商叫完全商。如:9÷3=3,3就是完全商。
9.不完全商
如果數a除以數b(非零)除不盡,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如:10÷3=3......1,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10.被除數和商的關系
被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也相應的擴大(縮小)n倍。
除數擴大(縮小)n倍,商相應的縮小(擴大)n倍)。
11.2—6的乘法口訣
2×2=4
2×3=63×3=9
2×4=83×4=124×4=16
2×5=103×5=154×5=205×5=25
2×6=123×6=184×6=245×6=306×6=36
12.直角:幾何原本中的定義:當一條直線和另一條橫的直線交成的鄰角彼此相等時,這些角的每一個被叫做直角,而且稱這一條直線垂直於另一條直線。
一個直角等於90度,符號:Rt∠
13.幾何中的銳角:大於0°小於90°(直角)的角。
兩個銳角相加不一定大於直角,但一定小於平角。
14.鈍角:鈍角大於直角(90°)小於平角(180°)的角叫做鈍角。
15.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方向作相同距離的移動,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圖形的平移運動,簡稱平移。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平移可以不是水平的。
16.旋轉: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繞點O旋轉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點O叫做旋轉中心,旋轉的角叫做旋轉角,如果圖形上的點P經過旋轉變為點Pˊ,那麼這兩個點叫做這個旋轉的對應點。
17.旋轉的性質
(1)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2)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3)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相等。
18.旋轉的三要素
(1)旋轉中心;
(2)旋轉方向;
(3)旋轉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變一個,圖形就會不一樣。
旋轉變換是由一個圖形改變為另一個圖形,在改變過程中,原圖上所有的點都繞一個固定的點換同一方向,轉動同一個角度。
19.表內除法的知識點:
(1)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會根據表內乘法,計算簡單的除法。
(2)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3)根據乘除法的意義 解決一些簡單的乘除法應用題。
(4)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商=被除數
20.7、8、9的乘法口訣
7×7=49
7×8=568×8=64
7×9=638×9=729×9=81
21.萬以內的數的認識
100=10個10(10個10相加的結果等於100)
1000=10個100(10個100相加的結果等於1000)
22.克
克為質量單位,符號 g,相等於千分之一千克。一克的重量大約相於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溫的質量,大約有一個萬字夾的質量。
1 噸 = 1,000,000 克 (一百萬克)
1 公斤(1千克) = 1,000 克 (一千克)
1 市斤 = 500克 (1 克 = 0.002市斤)
1 毫克 = 0.001 克 (1克=1000毫克)
1 微克 = 0.000 001 克 (1克=1000000微克)
1 納克 = 0.000 000 001 克(1克=1000000000納克)
23.千克
千克:(符號kg或㎏)為國際單位制中量度質量的基本單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單位之一。
人教二年級 數學學習方法
一、 數學學習的基本環節與原則
在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課堂學習一般由四個環節組成:首先要聽老師的課,這就是聽課的一環;為了消化和掌握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需要做練習,這就是作業的一環,為了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鞏固起來,並了解其內在聯系,需要記憶和歸納整理,這就是復習的一環;為了使下一節課學得更主動,事先需要閱讀新課,這就是預習的一環。這四個環節的每一部分都有它的獨立意義和獨立作用,而各部分之間又相互銜接,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這四個環節組成一個小循環,也就是一個學習周期。學習的周期就是學習的車輪運轉一周的軌跡,善於學習的人應該從車輪運轉一周的撤印中找到它的起止點和中間環節,把四個環節組成定型的學習周期,組成一個學習系統,使每個環節都能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這樣就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數學學習的基本過程
學生學習獨立新知時,一般要經歷以下五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對所學知識事物或數的變化發展過程進
行初步感知。
如考察事、物的存在、演變的條件與過程;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演示、操作與實物及再現事物的存在、變化和發展過程,進而獲得對所學知識的初步感受。
按觸和初步認識新知--建立感性認識
開展聯想 ---形成新知表象
探究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第二次感知
抽象概括新知本質特徵---向理性知識轉化
記憶新知--- 鞏 固
應用新知 ---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重視學生學數學的基本過程的研究,對改進 教學方法 、加強學法指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數學課業學習的原則與基本方法
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和數學的特點,分析數學學習應遵遁以下原則:動力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獨立思考原則,及時反饋原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並由此提出了以下的數學學習方法:
1.求教與自學相結合
在學習過程中,既要爭取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但是又不能處處依靠教師,必須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去獲取,應該在自己認真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去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
人教二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包括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二、重點是聽課要有效率。
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著我們學習的基本狀況。而且上課效率提高,意味著可以節省課後補習的時間。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准備
預習即是對舊知識的復習,特別是預習中遇到的自己沒有掌握好的舊知識,可先進行復習補上;在我們現在復習時,同學們一定先把基礎知識看一遍,把老師發的題即使不會做也要深刻理解一下題意,以保證在聽講時深刻領會老師的思路。預習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詳,什麼地方可略,因為預習中發現的新知識難點,也就是聽課時的重點.;預習後把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同時預習可以培養學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
2、聽講
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
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 老師講課開頭,一般是概括前節課知識要點,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的環節。結尾通常是對本節課所講知識的歸納 總結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復習時的綱要
要認真把握好講例題的求解過程,理解老師分析例題的思路和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並能結合課堂練習,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課堂聽講掌握知識的重點,解決知識的疑點,提高數學能力。在聽講的同時把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典型的例題與習題、擴充的知識記錄下來,以備課後復習時用。
三、課後復習和總結
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復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採取回憶式的復習:
可以先回憶上課老師講過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盡量想得完整些。然後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把它補起來,最後問自己:我今天學習了什麼數學內容?它的思想方法是怎麼樣的?相關的例題習題的解題方法步驟怎樣?
這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四、課後練習
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鑽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方法因人而異,但學習的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是少不了的.
而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鞏固所學知識,以及解題方法。如果漫無目的得做題,其實跟沒有練習的區別不大。重要的不在做題的數目多少,而在於做題的效益要高。[來源:學科網]
正確的練習方法要在復習把握了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選擇必要的全面的基礎知識練習。
所以做題練習應該是重「質」而非重「量」,沒有效率的「題海」只能是浪費時間。
五、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採取一些具體的 措施
(1) 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教師在課堂中拓展的課外知識。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2) 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到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葯;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 一定要熟記一些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例長方體的對角線公式等。使自己平時的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4) 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結構,實行「整體集裝」,如表格化,使知識結構一目瞭然;經常對習題進行類化,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一;使幾類問題歸納於同一知識方法。
(5) 及時復習,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進行適當的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後忘。
(6) 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准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考前應試指導
考試考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四個字,三基五能。所謂的三基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五種能力就是空問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辦、推理證明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考試就是考這樣三基五能。其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重點,推理證明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是關鍵.最後的沖刺階段的復習一定要講究策略,要克服盲目做題。你不妨嘗試以下的做法,或許你的成績會有提高。
一、顆粒歸倉 如何做到顆粒歸倉,把會做的題都做對.在訓練的時候應該做到;1.速度寧願慢一點,確認對了再做下一題。2.解題方法好一點,審清題意。仔細研究。選擇最佳方法解題。3.計算步驟規范一點,錯誤常常出在「算錯了」,計算的時候我們的草稿也要寫好步驟,確認了再往下走. 4.考慮問題全面一點,提防陷阱。注意疏漏,多從概念、公式、法則、圖形中去考察,尤其是考察是否有特例,考慮結論是否符合題意。如果我們把會做得題都做對了,成績就不會差了,也就沒有遺憾了。
二、糾錯到底 查漏補缺僅僅停留在訂正錯題上是遠遠不夠的。錯誤往往帶有反復性、頑固性,下次遇到同樣的題仍然可能出錯,正是因為錯題反映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知識的薄弱或是思想方法的缺陷,所以我們才要緊緊抓住錯題不放過,糾錯到底。要糾正錯誤,還要找出錯誤的根源,更要深入地分析,再做幾個同樣類型的題加以鞏固,這樣做比做新題會更有效。
三、回歸課本 在沖刺階段,我並不主張把課本通讀一遍,而是在糾錯的前提下,對照自己的不足之處再回到課本,弄清自己原本比較模糊的概念,理解記憶相關公式和法則,做一做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高考題有些就是來源於課本或是課本題的變式,回歸課本,還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系統的掌握好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四、精練巧練 做練習,求對而不求快,求精而不求多,求懂而不求完成作業。我們已經練了很多,也考了很多,再做很多的新題,不如重新有選擇地做一些做過的舊題,比如把多次模擬考試中,自己沒有多大把握的題再做一遍,並按照規范的書寫格式做好,例如立體幾何題還不能過關,可以選擇十個題對照來做,我們會發現這類題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分析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總結規律,達到舉一返三的目的。
五、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同學們,滕州一中有優美的學習環境,有一群樂於事業的熱心教師,全體教師 經驗 豐富,他們甘願為你們做鋪路石直至你們走進高等學校大門。我們數學組的全體教師一定會使你們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
下載本文列印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期末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二年級數學期末復習知識點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重難點總復習資料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重點知識整理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二年級數學考試知識點整理匯總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總復習資料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復習重點
❼ 二年級數學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二年級數學必背知識點有如下:
1、加法公式。
加數+加數=和。
和=加數+加數。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另一個加數=和-加數。
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減法公式。
被減數-減數=差。
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差+減數=被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3、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表示幾個ー,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幾個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幾個百。
20裡面有2個十,也可以說20裡面有20個一。
0裡面有1個十,也可以說10裡面有10個一。
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讀作是寫語文字,寫作是寫數學字。
個的前面寫數學字,個的後面寫語文字。
4、時針短,分針長。1時=60分。60分=1時。1刻=15分。
分針指著12是整時,時針指著數字幾就是幾時。
分針指著6是半時,時針過數字幾就是幾時半。
鍾面數字有十二個。兩數之間有五小格,一共有六十小格。
時針轉一個數字是一時,分針轉格是一分。
時針剛過數字幾,就是表示幾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