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深度工作知識大全集
擴展閱讀
宇航員知識科普大全 2024-12-12 07:58:19
我欲成仙是什麼歌詞 2024-12-12 07:55:51

深度工作知識大全集

發布時間: 2024-12-11 15:14:24

1. 《深度工作》

這是一本對我啟發很大的書,很多點子對生活有直接的啟示意義,非常不錯的一本書。

我會按照書的結構順序進行摘抄,

理論

第一章: 深度工作是有價值的

1 深度工作: 在無干擾狀態下 專注 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 認知能力達到極限 ,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 難以復制 。

2 浮淺工作: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不會創造太多新價值,容易復制

3 三種人獲得重大優勢:

高級技術工人:能夠使用復雜極其創造出有價值成果將會成功

  超級明星:一旦人才市場可以全球共享,那麼在市場頂端的人將會取得成功。

才能並非一種商品, 只有成為最優秀的人才會有額外獎勵。

所有者: 有資本可以投入新科技, 促成大重組的人

[if !supportLists]l  [endif]兩種人才:一 能利用智能機器進行創造性工作的 二 是自己所在領域的個中翹楚

[if !supportLists]l  [endif]兩種核心能力: 一 迅速掌握復雜工具的能力 二 在工作質量和工作速度都達到精英層次的能力

[if !supportLists]l  [endif]如果你不產出,就不會成功,不管你的技藝多麼純熟,天資多麼聰穎

[if !supportLists]l  [endif]讓你的頭腦成為透鏡,匯聚專注之光,讓你的靈魂完全投入到頭腦的主導之物中,盡情吸收思想

[if !supportLists]l  [endif]專家與普通人的距離: 為提升某一特定領域的表現窮其一生的刻意努力/

[if !supportLists]l  [endif]刻意練習的生理解釋:髓磷脂使在神經元周圍生長的一層脂肪組織,起到絕緣保護的作用,可以保持神經元干凈和正常運轉。專注於某一項特定技能,就會迫使某一特定大腦迴路在隔離的區域不斷地燃燒,反復利用同一大腦迴路,就能促使少突細胞在這個迴路的神經元包裹髓磷脂,從而有效的固化這種技能。充分隔離相關神經迴路,使促進它形成的唯一途徑。

[if !supportLists]l  [endif] 為了實現精英級的產出,他們將產出看作一種科學問題,需要系統化解決

[if !supportLists]l  [endif] 高質量工作產出=時間×專注度

[if !supportLists]l  [endif] 注意力殘留: 在進行多任務工作時,很難迅速切換到下一任務,即便在轉移之前已經完成了任務,但是注意力還是會有一段分散的時間,轉換任務之後處於注意力殘留狀態的人,在下一項任務中的表現通常很差,且殘留量大,表現糟糕。

第二章:深度工作是少見的

[if !supportLists]l  [endif]消息提示音,一些效地信號干擾,盡管當時沒有感覺到,但是大腦也會做出反應

[if !supportLists]l  [endif]最小阻力原則: 在工作環境下,若各種行為對於底線的影響沒有得到明確的反饋意見,我們傾向於採用當下最簡單易行的行為

[if !supportLists]l  [endif]他們不願自己去管理時間和工作任務,而是讓每周迫近的禮會迫使他們在給定項目上採取意析行動,或者提供一種取得進展的可視幻想

[if !supportLists]l  [endif]拒絕認為忙碌代表生產力:在工作中,對於生產能力和價值沒有明確的指標時,很多知識工作者會以可視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知識工作並非生產線,並非靠忙碌支撐, 拒絕刻意忙碌。

[if !supportLists]l  [endif] 當工作中沒有明確目標時,圍繞浮淺工作的表面忙碌會成為一種本能。

第三章: 深度工作是有意義的

[if !supportLists]l  [endif]手藝人是很好的深度工作的例子,在工匠的世界裡,深度工作與美好生活之間的聯系很慣常,依靠手工能力在世界中切實地展現自己, 由此得來的滿足感可以使人變得恬靜平和。

[if !supportLists]l  [endif]從神經學角度論證:注意力與幸福之間的關系: 刻意專注於生活中好的方面——電影散步和傍晚的一杯馬提尼。 (和我小學期做飯是一樣的,越艱苦的時候,越需要幸福的信念) 我們選擇去關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對於我們生活質量起到的關鍵作用。

[if !supportLists]l  [endif] 熟練管理注意力是優質生活的重要因素。我們的大腦是依據我們關注的事物來構建世界觀的,你的為人、你的思考、你的感受和所做之事,以及你的喜好,恰是你所關注事物的概括。(我們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在正確的事務上)

[if !supportLists]l  [endif]年長的人更幸福的原因是,前額皮質在面對負面刺激時會一直杏仁核的活動,他們重置了自己的大腦,忽略負面的信息,盡情享受積極的信息,通過熟練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在沒有做出任何實際改變的情況下,改善了自己的世界。

[if !supportLists]l  [endif]在深度工作中感受引力和重力,如果在這種狀態下度過足夠長的時間,大腦就會認為你的世界是具有豐富意義和重要性的。

[if !supportLists]l  [endif]同時,全神貫注的狀態占據了我們的感官器官,使我們避免了很多充斥在我們生活中難以迴避的、細小不快的事情和雜念, 如果給他們足夠多的注意力,這些分心之事會從我們大腦構建世界中榨取意義和重要價值 。

[if !supportLists]l  [endif]神經學陷阱:當你失去關注點時,頭腦不會想著生活中的好事,而會糾纏於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if !supportLists]l  [endif]我將精心選擇目標,然後全情投入,活出專注的人生,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if !supportLists]l  [endif]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深度工作實際上是一種 「心流」 狀態,即一個人動用自己的身體頭腦在自覺完成某項艱難而又有價值的過程中,往往是最優體驗發生的時候。

這也論證了: 工作比休閑時光更容易帶來享受, 休閑時光組織鬆散,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創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現代人的休閑不過是對大腦的另一種折磨。

從哲學角度論述

1 啟蒙運動之形而上學所宣揚的個體獨立不僅僅會帶來無聊的生活,而且恐怕會引向難以忍受的生活。

2 摒棄上帝存在的思想剝奪了世界的秩序和神聖感,恰恰是創造生命意義所必須的。

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在職業中找到一種神聖的意義,而工匠工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因此可以受到啟示: 將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門手藝,如果我們可以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領,心懷敬意,就可以像一個手藝人一樣收獲意義

第二部分准則:

1 准則一: 工作需要深入

主要障礙:將注意力轉移到浮淺事物上的沖動,我們低估了它出現的頻率及力量

方法: 在工作中加入一些特別設計的慣例和固定程序, 使得進入並保持高度專注狀態消耗的意志力最小

選定深度哲學:

[if !supportLists]l  [endif]禁慾主義

[if !supportLists]l  [endif]雙峰主義

[if !supportLists]l  [endif]節奏哲學:鏈條法: 每天完成後做標記 ,創造一種工作節奏,使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決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時進入深度狀態。通過雷打不動的慣例支持深度工作,確保能夠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在一年的時間里能夠積累更多的工作時長

[if !supportLists]l  [endif]新聞記者哲學:隨時隨地有空就工作,(我覺得shu 適用於這個方法)

2 習慣化:

偉大的創造性的頭腦如藝術家般思考,如會計般工作。

任何偉大的工作都基於大量的工作,而絕非只有靈感。

要想使深度工作效果最大化,就要樣成 嚴格內化 的習慣,盡可能考慮到並降到最低將阻力

大手筆:

3 對周圍環境做出重大改變,輔以客觀的精力或金錢投入,降低大腦繼續拖延的本能,並獲得激勵和能量

在哪兩個半月的時間力,我感覺自己似乎恢復了生命中一些沉靜的東西

4 4DX基本准則

[if !supportLists]l  [endif] 關注點放到極端重要的事情上

要求在深度工作時間里追求幾個雄心勃勃的成果(顯然不是我的項目),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帶來更穩定的熱情,讓哪些能激發無限渴望的事情擠掉其他的干擾。

[if !supportLists]l  [endif] 抓住引領性指標

引領性指標:衡量了實現滯後性指標的新行為,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短期內做什麼可以直接控制的行為,可以立刻對長期的指標產生及時的可觀改變

(不要一直想著未來,著眼於當下)

[if !supportLists]l  [endif] 准備一個醒目的計分板

在一個公開的地方記錄、跟蹤引領性指標很重要。記錄下每周的深度工作時間,從本能層面將累積的深度工作時長與實在的結果相關聯,校準個人對於完成每項成果所需時長的期望,激勵我每周擠出更多的工作時間

閑散並不一定要在假期里,也不一定就是放縱或是一種惡行。

安逸時光背後的科學原理:

1 安逸時光有助於提升洞察力

有些問題可以留由無意識心理去解決。

無意識思維:對於大腦這些區域更多的神經頻寬,可以處理更多的信息,比有意識思考重心能夠曬去更多的潛在解決方法。有意識思維就像事先編好的程序,得出有限數量問題的正確答案。

給 有意識地頭腦休息地時間可以激活無意識頭腦 ,從而理清最復雜地職業挑戰。

2 有利於補充深度工作所需地能量

[if !supportLists]l  [endif]注意力復原理論:在自然中度過時光可以提升個人的注意力,注意力疲勞,保持專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適當地補充

[if !supportLists]l  [endif]晚間擠出一點時間工作可能會降低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3 晚間安逸時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沒有那麼重要

每個工作日要有一個明確的終結點

任何在夜裡做的工作不會是高價值產出的活動。(重視自己夜裡的時間,不要輕易去做工作,要重視重視)

要意識道短暫的工作侵擾也會形成一種自我強化的侵擾流。

每個工作日要有一個明確的終結點,由一套嚴格完整的流程,使成功結束一天工作的概率最大化,一 確保每一項沒完成的任務目標項目都得到回顧,每一項都確認過。

整個過程應該如演算法一樣嚴謹,一步接一步,要說出一個預設的短語,表明完成。

為某一項目標制定一個特定的計劃或許不僅有助於實現某個目標,而且還可以解放認知資源,用於其他的追求上。

准則2 擁抱無聊

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一種需要訓練的技能。如果在自己的其餘的時間里有一點,你就打發時間,那麼很難實現自己的專注。

如果你生活中潛在的每一刻無聊時光都用手機來打發,那麼你的大腦就可能被重新編排。

高強度提高集中注意力和克服分心的慾望。

不要不斷分心,而不要不斷專注

一旦你適應了分心,你就會迷戀於此,策略是,預先計劃好你使用網路的時間,然後在這些時間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網路。稍有無聊或遭遇一點點認知上的挑戰,就從低刺激、高價值的活動轉向高刺激、低價值的活動,使得你的大腦不能容忍沒有新奇性的東西

靜靜地等待並忍受無聊,憑借大腦的思考度過一段時間,就重新編排自己的大腦,使它可以從容地抵擋令人分心的刺激。

沖鋒工作:

找出優先的任務,留出的時間遠遠少於估算時間,高強度工作,利用每一束空閑的神經元來處理任務,直到你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決了任務。

有成果的冥想:

注意力可能會渙散或停止,必須不斷地把它重新集中到當前的問題上。

建議1 :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轉

面對一個難題時,你的大腦會盡可能地避免浪費過多能量,演化的結果,節省能量的一種方法時避免思考難題。

建議2 : 組織你的深度思考

仔細考察解決這個問題的相關變數

准則3 : 遠離社交媒體:

降低選擇對個人真正重要工具的復雜程度。

關鍵少數法則:

80%的效果來自20%的努力

我們做一件事時,為目標列出10-15個不同都有益的活動,選擇最重要的2-3個進行

戒掉社交媒體:

打破了努力創作實際有價值的產品和吸引到人們注意力之間的正相關的關系

用淺薄的集體主義式交換取代了永恆的資本主義交換

要記住那些產品,不過是由公司開發,投資巨大,營銷精心,就是為了虜獲你的個人信息和注意力,然後賣給廣告商,不要被他們欺騙

不要用網路來消遣:

在你的娛樂時間做更多的思考,不要被任一隨意的事物所吸引,相反應該主動思考如何度過「一天中的一天」

每個晚上都有序地閱讀自己挑選好的一系列書,鍛煉,與益友面對面交流

要相信,人的智力系統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高強度活動,他不像人的手腳一樣會疲倦,除睡覺以外,它只需要變化,而不是停止 。

如果你在全部清醒的時候,都能給自己的大腦找有意義的事情去做 ,而不是放任自己,那麼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會覺得更加充實,第二天開始時會更加輕松

准則4: 摒棄浮淺

通過縮短我們任務執行的時間,強迫自己更加專注高效地工作

一天的每一分鍾都要做好計劃:

在時間的推進中掌握工作的主動權,真正做到尊重時間,提前決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鍾要做什麼工作,思考, 在今天剩下的時間里,我做什麼最有意義?

5點半之前結束工作:

固定日程生產力: 刻意做一些能夠保持幸福感的事情

設定工作時間上限,思考哪些規則和習慣能夠幫助達成目標,將浮淺工作設限,生活工作組織嚴謹

變得不容易聯繫到 :

培養允許壞的小事發生的習慣,否則,你將永遠發現不了改變命運的大事

結論:

艾倫的頭腦中滿滿的都是點子與激情,則蓋茨 痴迷專注於一件又一件事

對自'r己大學畢業十年e後要達到的成就做出受益人規劃

其實整本書,兩個方向,一個是避免干擾,一部分是保持專注

原理社交媒體,忍受無聊,通過習慣工具保持專注,調控精神和注意力

2. 樊登聽書:《深度工作》要點整理及心得踐行

一、認識深度工作(什麼是深度工作?)

1.深度工作&浮淺工作

(1)深度工作:無干擾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

(2)浮淺工作:受干擾情況下開展

2.新經濟中取得成功的三類人

(1)高級技術工人:善用智能機器,且具有創造性的人

(2)超級明星:行業尖子e.g. 程序員

(3)所有者:擁有資產  e.g.合夥投資人

3.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1)迅速掌握復雜工具的能力

(2)工作質量和效率達到精英水平的能力

生產力規律:高質量工作產出=時間*專注度

4.降低深度工作的思維定勢和偏見

(1)最小阻力原則:傾向於做簡單的事

(2)忙碌代表生產力:圍繞浮淺工作表面忙碌

(3)對互聯網頂禮膜拜:受控於互聯網

二、踐行深度工作的四個准則(怎樣進行深度工作?)

1.工作要深入:6個策略。

(1)選定適合你的深度哲學

①禁慾主義哲學:e.g.屏蔽郵箱、手機靜音等方式實現無人干擾的高度專注。

②雙峰哲學:深度工作和其他事務

e.g.卡爾榮格隱居樹林里的小木屋,一部分時間用於不受干擾地寫作,其他時間在診所看病、大學講課

③節奏哲學:轉化為常規習慣,每天堅持,自動化運行

④新聞記者哲學:利用碎片化時間,有空閑時間立即轉化為深度思考工作

習慣化:嚴格按時、按程序工作

養成高效習慣的普遍問題

確定深度工作場所及工作時長

確定工作時的規則和程序

做好精力管理,確保大腦能保持深度工作水平

(2)習慣化

嚴格按照固定時間和程序進行

(2)要有大手筆

投入大量金錢逼迫自己更有激情和能量投入深入工作

(4)不要獨自工作

將獨自工作和開放交流結合

(5)像經商一樣執行4個原則

第一,明確最高目標

第二,在最高目標上投入的深度工作時間

第三,記錄深度工作時間

第四,每周反思回顧上周深度工作情況,制定好下一周的工作計劃。

(6)定期放鬆大腦有助於深度工作

2.擁抱無聊,克服分心:4個策略

(1)不斷專註:減少使用網路時間,設置每天斷網時間

(2)像羅斯福一樣工作

e.g.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4點半,預留出背誦上課鍛煉和吃午飯的時間,其他時間專注學習。

(3)有成果的冥想:利用走路、睡前時間集中思考某個問題

(4)記住一副牌:記住場景

3.遠離社交媒體,慎重選擇網路工具:3個策略

(1)採用關鍵少數法則(二八法則)

①明確工作和生活高層次目標

②以實現高層次目標為准繩,思考目前的網路工具使用是否有阻礙目標的實現(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是否需要作出調整?

(2)戒掉社交媒體:嘗試30天不使用

(3)不要用網路來消遣:空閑時把玩手機改換成運動、與益友有面對面交流。

4.砍掉浮淺工作:5個策略

(1)做好一天的計劃:提前規劃好每個工作日的工作安排,允許日程中有突發改變。

(2)定量分析每項活動的深度:需要大量專業技能的工作更需要深度工作。

(3)向老闆申請浮淺工作預算:浮淺工作預算通常在工作時間的30%~50%之間

(4)5點半之前結束工作:

有助於嚴格縮減浮淺工作,慎重思考個人組織習慣。

1.對微信朋友進行分類,設置標簽,不認識或沒有過交流的直接刪除

2.每天至少6個番茄鍾專注時間

3.適合我的深度哲學:

(1)禁慾主義:番茄鍾時間內退出微信,手機靜音。

(2)雙峰哲學:工作日每天留出兩小時用於體育鍛煉和提升自我,周末留出一天時間放鬆自我、陪伴家人

(3)節奏哲學:每晚十點半睡覺,每日睡前反思,每周一早上制定a4紙工作法,每周五晚上定期進行周檢視。

(4)新聞記者哲學:每天隨時用滴答清單收集、記錄和查看收件箱

4.每月留出1000投資自我提升(內外兼修)

5.不光埋頭苦幹,每周組織開展一次1-2次小組或一對一交流。

3. 精讀《深度工作》

一、認識深度工作

1.相關概念

深度工作: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此類工作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且難以復制。

浮淺工作: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復制。

2.新經濟中取得成功的3類人

(1)高級技術工人。經濟學家布林約爾松和麥卡菲強調,善用智能機器且具有創造性的人,其工作價值將會越來越高。比如:數據奇才內特·西爾弗,曾在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預測了50個州的選舉結果,並創辦了一個用數據來分析所有現象的新聞網站。

(2)超級明星:行業尖子。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才市場全球共享的趨勢越來越流行,這意味著行業中的超級明星將會取得成功,而餘下的人則會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比如:王牌程序員大衛·海涅邁爾·漢森是開發公司Basecamp的合夥人,也是一名電腦程序明星,他創造了ruby on rails網站開發框架,為當前網路上最流行的網站提供了基礎。如果聘用漢森這樣的程序員,不僅能高效完成任務,還可以節省提供辦公室、聘用全職員工的成本,達到支付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結果的目的。

(3)所有者:擁有資本。新經濟形勢下,有資本投入新科技、促成大重組的人,將具備巨大的成功優勢。比如:經濟生活贏家約翰·杜爾,他是矽谷風投公司凱鵬華盈的普通合夥人。杜爾成功投資了多家引領科技變革的企業,包括推特、谷歌、亞馬遜、網景公司和太陽微系統公司等。在作者寫作本書時,他的個人凈資產超過30億美元。

3.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新經濟形勢下,贏家需要具備以下兩種核心能力:迅速掌握復雜工具的能力;工作質量和效率都達到精英水平的能力。而這兩種核心能力依賴於深度工作的能力。深度工作將助你迅速掌握困難事物和實現精英級產出。比如: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在受聘成為正教授時,就已經發表了60多篇同行評審論著和一本暢銷書。其高產出的核心原因是:充分利用了生產力規律(高質量工作產出=時間*專注度),在長時間無干擾的狀態下,實現深度工作。

4.降低深度工作的思維定式和偏見

(1)最小阻力原則。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明確的反饋和標准,我們傾向於採取最簡易的行為,即浮淺工作更簡單。比如:頻繁召開項目例會。這些會議往往使人無法持續專注,導致日程工作無法及時完成。而人們仍舊堅持開的原因,是因為這樣更簡單。並且多數人不願自己去管理時間和工作任務,而是讓每周例會迫使他們採取一些行動,或者提供一種取得進展的可視幻象。

(2)忙碌代表生產力。當工作的生產能力和價值沒有明確的指標時,多數知識工作者都會採用以可視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即圍繞浮淺工作表面忙碌。如2013年雅虎新任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爾認為:如果你看起來不忙碌,我就認為你的產出不高。

(3)對互聯網頂禮膜拜。在以網路為中心的技術壟斷時代,深度工作讓位於分散精力的互聯網行為。正如尼爾·波茲曼所說,我們不再權衡新科技的利弊,開始自以為是地認定,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

二、踐行深度工作的4個准則

1.工作要深入:5個策略

(1)選定適合你的深度哲學。a.禁慾主義哲學,指摒棄或最小化浮淺職責,實現深度工作最大化。如計算機科學家唐納德·克努特通過屏蔽個人郵箱,實現無人干擾的高度專注。b.雙峰哲學,指將時間分成兩塊,分別用於深度工作和其他事務。如卡爾·榮格隱居樹林里的小石屋,將一部分時間用於不受干擾地寫作;其它時間則用於在診所看病、在大學講課等。c.節奏哲學,指將深度工作轉化成常規習慣。例如鏈條法:每天堅持某個習慣,並且在每天完成後,在日歷上劃一個大大的紅×,過幾天就能連成一條鏈子。繼續保持下去,這條鏈子會越來越長。d.新聞記者哲學,指隨時可插入深度工作。如記者沃爾特·艾薩克森因為工作的訓練,讓他養成了特別的工作習慣——只要有空閑時間,他就能立刻轉入深度工作模式。e.習慣化。通過養成嚴格內化的習慣,實現最大化的深度工作效果。如查爾斯·達爾文在雕琢《物種起源》期間,每天按照嚴格的時間,有條不紊地進行拆閱信件、思考、工作等。

(2)養成高效習慣應注意的普遍問題:第一,確定適合進行深度工作的場所,並設定工作時長。第二,設置工作時的規則和程序,確保努力具有結構性。比如規定不能使用網路,或者設定每隔20分鍾產出的文字數量。第三,做些事支持自己的工作,確保大腦保持高深度水平。比如提供足夠的食物,或通過散步等方式幫助大腦保持清醒。

(3)要有大手筆。通過對周圍慣常環境做出巨大的改變,輔以投入可觀的精力或金錢,由此提升任務的外現重要性。這種重要性的提升,將降低大腦繼續拖延的本能,讓人更有激情和能量投入深度工作。比如:J.K.羅琳寫作《死亡聖器》期間,入住愛丁堡中心的五星級酒店,由此完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本書。

(4)不要獨自工作。在恰當時機採用協作方式,可以推動深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但不能過分追求交流,以免破壞專注的狀態。比如:貝爾實驗室的開放空間將固態物理學家、量子論學家和世界一流的實驗物理學者匯聚一堂。這樣的協同交流成為發明晶體管的前提。

2.像經商一樣執行——4個原則

第一,明確最高目標。這樣有助於集中精力達成目標。

第二,抓住引領性指標,即專注於在最高目標上投入的深度工作時間。

第三,准備醒目計分板。將深度工作時間記錄在計分板上,一方面營造競爭氛圍,驅使人專注,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動機。

第四,定期問責。比如在每周工作回顧中,反省自己的表現以不斷調整,並利用它制定下一周的工作計劃。

3.圖安逸:定期放鬆大腦有助於深度工作

定期放鬆大腦的三個原因:

第一,安逸時光利於提升洞察力。給有意識的頭腦休息的時間,可以激活無意識頭腦,從而理清復雜的工作挑戰。

第二,安逸時光利於補充深度工作能量。保持專注需要自主性注意力,但它是有限的,而無干擾的休息可讓自主性注意力復原。

第三,晚間安逸時光中放下的工作一般沒那麼重要。如果日程安排合理,白天的工作時間就已經達到每日深度工作的極限了,那麼在夜裡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做到深度工作。

4..擁抱無聊,克服分心:4個策略

(1)忌不斷分心,要不斷專注。預先計劃好使用網路的時間,並嚴格執行,通過減少自己向分心屈服的次數,提升專注力。這一策略強調三個重點:

一是即使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網路和快速回復電子郵件,這個策略也適用。

二是不論怎麼計劃使用網路的時段,都必須保證在這些時段外徹底屏蔽網路。

三是在工作外也按計劃使用網路,可以進一步提升專注訓練的效果。

(2)像羅斯福一樣工作。西奧多·羅斯福就讀哈佛期間,興趣廣泛,同時研究自然學,而且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秀,大一時就出版了第一本書,被稱為「美國最博學的青年自然學者之一」。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於他處理學業的獨特方式: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4點半這段時間,他預留出時間背誦、上課、鍛煉和吃午飯,餘下的時間則全部用於專注其它學習。這一策略啟發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時地像羅斯福一樣發起沖鋒,以高強度工作,高效利用時間,實現專注力的高度集中。

(3)有成果的冥想。利用本可能被浪費的時間,如在走路、慢跑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難題上,實現有成果的冥想。有效執行這一策略,有兩個建議:

一是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轉。它們會阻礙冥想成果,所以必須警惕和提醒自己。

二是組織你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需要一定的架構。作者建議首先仔細考察解決這個問題的相關變數。比如你在試圖解決一個數學證明,它的相關變數可能是假設或前提。通過考慮相關變數,明確下一步問題,為自己的注意力指明方向。

(4)記住一副牌。人的大腦不適合記憶抽象信息,而擅長記住場景。美國記憶力冠軍羅恩·懷特的記牌竅門,就是基於這一見解而獲得。這一竅門包括三個步驟:

步驟一:穿行家裡的5個房間,記住每個房間看到的10件物品,再加上院子里的2件,湊齊52個。

步驟二:將52張牌中的每一張與一個難忘的人或東西相對應。為方便起先,給每一張安排一個有邏輯聯想的形象。

步驟三:在腦海中穿行每個房間,把遇到的每一件物品與難忘的人或東西,以及某張牌對應起來。連續多走幾次,以便銘記腦中。

作者強調這一策略的關鍵是:只要你願意付出努力,就可以提高專注力。

5.遠離社交媒體,謹慎選擇網路工具

(1)採用關鍵少數法則。關鍵少數法則,是指在許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這提醒我們最重要的20%的活動做出了大部分的貢獻。也就是說,將時間花在高影響力的活動上,才能最大限度達成目標。這一策略包括兩步:

第一步:明確職業和私人生活中的高層次目標。

第二步:以高層次目標為准繩,思考當前使用的網路工具,評估它對達成該目標是積極影響、消極影響,還是無影響。

而決斷標準是:只有你認為一種工具會帶來積極影響,並且這些積極影響大於消積影響時,才繼續使用這種工具。

(2)戒掉社交媒體。嘗試30天不使用社交媒體服務,不用主動告訴他人這個消息,也不用刪除這些服務。經過30天的網路孤立,針對當前戒掉的每一個服務,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如果一直用這種服務,過去30天會過得更好嗎?第二,人們是否關心我有沒有在用這種服務?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否」,那麼永久戒掉這項服務,如果答案是「是」,則重新啟用。如果答案不肯定或模糊,則自行決定是否重新使用。

需要強調的是:多數人在社交媒體中刷存在感的做法,讓他們草率地將時間和精力碎片化。社交媒體只是產品,它們可能會有趣,但對我們的人生目標無足輕重,而且它們是我們完成深度工作的巨大阻礙。

(3)不要用網路來消遣。在生活中,如果我們把每個無聊的時刻(如排隊5分鍾,餐廳等朋友)都用來瀏覽智能手機,那麼大腦可能已經被重新編排,這將導致我們不能勝任深度工作。

在空閑時,如果沒有給自己安排特定的任務,網路是一種極具誘惑的選擇。如果你想抵禦誘惑,就得給大腦找些高質量的活動代替,如讀書、運動、與益友面對面交流等等。這樣能避免分心,保持專注的能力,也讓我們活得更充實。

6.砍掉浮淺工作:5個策略

(1)做好一天的計劃。這一策略重在使人們認識到,深度工作要求我們尊重自己的時間。作者建議:為本策略准備一本筆記本,提前規劃好每個工作日的工作安排。但需要注意:允許日程中有突發改變,甚至可以主動尋求改變。

具有綜合計劃能力和願意修改自己計劃的人,相比沒有任何規劃的人,將享有更多的創造性洞見。

(2)定量分析每項活動的深度。這一策略,要求我們明確每個工作任務的深淺度,以便將更多的精力傾注於深度工作。

評估工作深淺度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需要大量專業技能的工作,極有可能是深度工作。它既有更多的價值回報,又可以鍛煉能力。二是,比如讓大學生能夠很快上手、不會提高專業技能的工作,大多是浮淺工作。

(3)向老闆申請浮淺工作預算。設置浮淺工作時間,並將它控制在這個預算范圍內。對於大多數非入門級知識工作崗位,浮淺工作預算通常在工作時間的30%~50%之間。

如果自己是老闆,應該問自己這個問題。因為你「繁忙」的日程中,只有少部分時間真正產出價值。

如果自己是員工,應該和老闆談論這個問題。這樣做是為了,使你在特定情況下,能夠更合理地拒絕某項任務或減少浮淺工作量。

(5)五點半之前結束工作。除極個別例外,作者不在五點半後發電子郵件。一般來說,電子郵件和我們的工作緊密相連,也就是說作者不在五點半後工作。他把這種堅持叫做固定日程生產力,即確定一個工作目標,並設置工作時間上限,達到時間上限時則停止工作,而在工作時則專注於有生產效率的深度工作。固定日程生產力能獲得成果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採用固定日程生產力的方法,讓人在做選擇時有所側重。這樣能促使我們嚴格縮減浮淺工作,保持深度,在解放了時間的同時,保證創造的價值也不會減少。

二是,因為時間有限,才能更謹慎地思考個人的組織習慣。這使得我們產出的價值,高於花費長時間但日程安排混亂的人。

(6)變得不容易聯繫到。掌握電子通訊中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的控制權,有三個技巧:

第一,讓發電子郵件的人做更多工作。如作者使用「發件人過濾器」的方法:如果有人要聯系他,可以在網站上找到一個特殊情況專用電子郵件地址,同時會附帶「不要對收到回復報太大期望」的信息。

第二,自己在收發電子郵件時做更多工作。如作者運用「流程導向」的方法,即梳理收到郵件的信息指向哪一個項目,成功完成項目接下來要做什麼?

在回復郵件前,多花些時間理清當前處於哪個步驟,然後強調接下來的步驟。這樣可以減少收到的郵件數量和漫無目的的思維混亂。

第三,不要回復。在你職業環境允許的情況下,這一技巧可參考以下三條規則,區分哪些信息不需要回復:其一,郵件內容含混或者存在其他問題,很難給一個合理的回復。其二,你對這個問題或者提議不感興趣。其三,如果回復,不會有好結果;如果不回復,也不會有好結果。

結束 語——

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爾說:「我將活出專注的人生,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深度的生活並非你必須要這么做,而是如果你想擁有更富效率和更有意義的人生,你就得跨過舒適區和恐懼,將自己的頭腦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