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詳解大全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詳解大全

發布時間: 2024-12-10 13:54:23

㈠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物理是中考一門重要學科,下面是八年級下冊物理重點知識點的整理,希望能夠給大家物理的學習帶來幫助。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註: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指物體的運動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變或二者同時改變,或者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形變是指形狀發生改變。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切物體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須是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才能產生,比如物體間的推、拉、提、壓等力,但有的力物體不接觸也能產生,比如重力、磁極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二、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4)探究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①揭示運動和力的關系。②證實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③認識到慣性也是物體的一種特性。

2.慣性

(1)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對「慣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體」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

②慣性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不是一種力,所以說「物體受到慣性」或「物體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

三、滑動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四、摩擦力

1.摩擦力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

(1)兩物接觸並擠壓。

(2)接觸面粗糙。

(3)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3.摩擦力的分類

(1)靜摩擦力:將要發生相對運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相對運動屬於滑動,則產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

(3)滾動摩擦力:相對運動屬於滾動,則產生的摩擦力叫滾動摩擦力。

4.滑動摩擦力

(1)決定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粗糙程度。

(2)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五、功

1.功: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 。

2.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3.沒做功的三種情形:1)有力而沒有距離(勞而無功)2)靠慣性運動沒有力 3)力和距離垂直。

4.功的計算:功(W)等於 (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 (s)的乘積。(功=力×距離)

5.功的公式:W= ;單位:W→J;F→N;S→m。(1J=1N·m).

六、機械能

1.機械能:能和能的統稱為機械能。(機械能=動能+勢能)

2.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方式有:動能 重力勢能;動能 彈性勢能。

在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中,沒有摩擦等阻力(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機械能的總量保持 .或者說,機械能是 的;若有摩擦等阻力,機械能會不斷減少。

3.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從能量是角度來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風都具有大量的能.

水能的利用有:水能發電、水能磨粉等

風能的利用有:風能發電、風力推動帆船航行等.

4.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 轉化 。乒乓球下落過程中, 能減小, 能增大, 能轉化為 能;人造地球衛星

在運行過程中可以認為機械能守恆。在運行到近地點時衛星的勢能最 ,動能 最 ;運行到遠地點時,勢能 最 ,動能 最 。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 能轉化為 能。攔河大壩提高水位是為了增大水的能,水流下來轉化為水的 能,沖動水能機,最後帶動發電機發電轉化為電能.勻速上升的物體動能 ,勢能變 。在平衡力作用下, 能一定不變,機械能可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