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地理歷史英語知識點總結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地理歷史英語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 2024-12-08 16:49:06

Ⅰ 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要想學好初中地理,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系統的歸納知識框架,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供參考!

地理必考知識點

1.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各大洲的分界線:①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4.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

5.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6.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7.世界人口集中分布於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區:乾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

8.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9.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10.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地球和地圖

1.地球

(1)地球是一個兩級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

(2)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3)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2.經線和緯線

(1)經線

①經線也稱為「子午線」,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並且垂直於赤道的弧線。

②經度:定義為地球面上一點與兩極的連線與0度經線所在平面的夾角。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2)緯線

①緯線是地球表面某點隨地球自轉所形成的軌跡。所有的緯線都相互平行,並與經線垂直,緯線指向東西方向。緯線形狀為圈。

②緯度:緯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鉛垂線與赤道平面的夾角。人們把緯度分為低、中、高緯度。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3.地球的運動

(1)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

(2)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地球的公轉遵從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面、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周期、地球公轉速度和地球公轉的效應等規律。

(3)地球表面的五帶劃分

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

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4.地圖

(1)地圖的三要素指的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2)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3)比例尺公式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4)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內容也越詳細,精度越高。

亞洲氣候特點

①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②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於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Ⅱ 七年級上冊期中地理和英語的重要概念和知識點(高分懸賞)

七年級地理中必記的知識;1.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 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km。
2.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圖上如果比例尺大,則表示的范圍小,但內容詳細。比例尺的三種形式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世界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5. 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地殼變動和海平面升降。五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
6. 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 地球表面上,謹沖陸地總面積占總表面積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吵鍵海、土耳其海峽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裏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升晌巧的大洲是南極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10.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亞馬孫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陸地從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兩半球的劃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劃分的,東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劃分的。
12.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來表示,如果該數值小(大、小),則對人體健康有利。
13.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是經線(又叫子午線),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長度相等。緯線是半徑不等的圓,指示的方向是東西,長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零度經線叫本初子午線,零度緯線是赤道。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赤道穿過的大陸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總數達到60億。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用出生率減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數量/單位面積。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海區叫大陸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屬於黃色人種。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歐洲。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從高處向低處凸,此處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線從低處向高處凸,此處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線重疊的地方是懸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東部,從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萬人。人口數量過多、人口數量過快對環境、經濟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公轉的周期是一年,自轉的周期是一天。是繞太陽公轉的。
19.為了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條件相協調。
20.世界上三個主要的人種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世界上的三大人種都是平等的,沒有優劣之分。黑種人的故鄉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聯合國的工作語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22.人口稀疏區主要分布在: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23.亞洲東部的主要人種是黃色人種,歐洲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種是黑色人種。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褶皺、斷層、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有陽光、海浪、風蝕、流水等。
24.聚落發展的標志主要有佔地面積越來越大、建築物的數量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完善。縱貫南美洲西部的山脈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資源豐富等。地圖上的比例尺小,則表示的范圍大,但內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降水的三種類型是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27.從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看,最炎熱的大陸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陸是南極洲。寒冷區域最大的洲是亞洲。世界年平均氣溫較高的地區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28.一般而言,高緯度地區氣溫低,抵緯度地區氣溫高;山地的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氣溫下降0.6℃。這是「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國、美國東南部等地區,分布著一種氣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常說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這種氣候的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30.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等地。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全世界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大。
31.世界的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熱帶沙漠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內陸地區以及大陸的西岸地區,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區最為廣大。
32.在南北緯300~400的大陸東西兩岸,形成了兩種氣候類型。東岸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岸是地中海氣候。太陽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陽高度高。
33.在北極地區可見極晝現象,太陽在地平線以上終日不落,則太陽在天空中做順時針環形運動。居民樓上的熱水器裝置冬夏季節相比,夏季應平(平、豎)一些。
34.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來向)。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和大陸西岸相比較,是大陸東岸降水多。表示大氣冷熱狀況的物理量是氣溫。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做氣溫的年變化。
36.在3月和 9月,陽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平分。號稱「世界雨極」的地方是乞拉朋齊,氣候的兩個重要指標是氣溫和降水。
37.地球是繞地軸自轉的,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的結果是是地球表面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公轉的結果是地球表面產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現象。
38.當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移動到赤道時,這一天的節氣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後。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加拿大兩個國家。
39.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傾角。這是一年內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陽高度也隨之發生有規律地變化。
40.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在溫帶地區,沿海和內陸相比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兩極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兩極少。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是: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於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陸差異,使亞歐大陸溫帶地區的東部形成著名的溫帶季風氣候。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通用的語言是西班牙語;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語。
42.寫出幾種常見的天氣符號:揚沙_____、強沙塵暴_____、冰雹_____、霜凍_____、大雪_____、中雨_____、晴轉多雲_________、小雨轉大雨_________、雷陣雨_____、暖鋒_____。
43.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是在地中海氣候條件下形成的,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們的季節相反。
44. 從全球的氣溫分布來看,同緯度地區的陸地和海洋相比較:夏季陸地的氣溫高。 在氣溫的日變化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最高氣溫出現在正午過後兩點。
45.人們經常用晴、雨、氣溫高低、陰、風力大小等來描述天氣,天氣現象的突出特點是時間短,變化快。而氣候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時間長,變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基督教。麥哲倫船隊作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氣預報是發布的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主要包括氣溫、陰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強度、風力大小和空氣能見度等。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區,氣候都有終年高溫多雨的特點。這種氣候的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緯度因素)、地球的運動、海陸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氣溫的年較差就是最高月氣溫減去最低月氣溫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氣溫是32℃,最低月氣溫是-12℃,則該地的氣溫年較差是44℃。全球四季變化最明顯的地區是溫帶。
49.世界上廣泛分布的兩種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極洲屬於典型的冰原氣候。我國降水類型主要是鋒面雨。
50.中緯度地區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為重要特色。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風的影響,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
51.根據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為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兩類國家。如我國就屬於社會主義國家。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板塊。
52.國境線以內的陸地、領水、領海和領空,總稱領土。 在衛星雲圖上,藍色表示的是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雨區 。
53.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人口增長的特點看,是發達國家國家增長慢。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
54.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成立於1945.10.24,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目前已有188個成員國。聯合國的主要行政負責人是秘書長,現任秘書長的是韓國人潘基文,任期5年。
5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其國土面積是1707萬km2。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56.聯合國的組織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託管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秘書處、國際法院。其中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57.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是英國、法國、中國、美國、俄羅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發達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是:歐洲。
58.聯合國的主要職責是①防止戰爭,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②發展國際間的友好關系;③開展國際合作,解決國際的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性質的問題;④聯合國是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四面朝北,應在南極極點。
59.我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南北關系有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60.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委會,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國際體育組織,其總部設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誼、進步。奧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2008年夏季奧運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行。
61 .2001年中國加入「WTO」,該組織的全稱是世界貿易組織,總部所在地為瑞士日內瓦。從內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內力,「雕刻師」是外力。內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趨於平坦。
62.溫帶和熱帶的界限是南、北回歸線。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 英語tell sb. (not) to do sth.告訴某人(不要)做某事
want sb. 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
try to do sth.試圖做某事
help sb. (to) do sth.幫某人做某事
be busy with sth.忙於某事
spend money/time on(doing) sth.花費金錢/時間去做某事
hope to do sth./hope(that)…希望……
wish sb. to do sth.希望某人做某事
find sb. doing sth.發現某人正在做某事
remember to do sth.記得要去做某事
remember doing sth.記得曾經做過某事
forget to do sth.忘記要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忘記曾經做過某事
plan to do sth.計劃做某事
take sb. some time/money to do sth.做某事花費某人時間/金錢
sb. pay(s) money for sth.某人在某物上花費金錢
sth. cost(s) sb. some money某人在某物上花費金錢
like to do/doing sth.喜歡做某事
see/hear sb. do/doing sth.看見/聽到某人干過/在干某事
decide to do sth.決定做某事
get sth. for sb.為某人弄到某物
would like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enjoy doing sth 享受做某事
practice doing sth 練習做某事
try to do sth 盡力做某事
try doing sth 嘗試做某事
ask sb to do sth 要求某人做某事
make sb do sth 使得某人做某事
let sb do sth 讓某人做某事
help sb (to)do sth 幫助某人做某事
love/like doing sth 喜歡做某事
dislike doing sth 不喜歡做某事
hate doing/to do sth 討厭做某事
keep doing sth 保持一直做某事
be busy doing sth 忙於做某事
spend(time)doing sth 花時間做某事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 我(I)用am, 你(you)用are,is跟著他(he),她(she),它(it)。單數名詞用is,復數名詞全用are。變否定,更容易,be後not加上去。變疑問,往前提,句末問號莫丟棄。還有一條須注意,句首大寫莫忘記。this,that和it用法(1)this和that是指示代詞,it是人稱代詞。(2)距離說話人近的人或物用this, 距離說話人遠的人或物用that。如:This is a flower. 這是一朵花。(近處)That is a tree. 那是一棵樹。(遠處)(3)放在一起的兩樣東西,先說this, 後說that。如: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 這是一支鋼筆。那是一支鉛筆。(4)向別人介紹某人時說This is…, 不說That is…。如:This is Helen. Helen, this is Tom. 這是海倫,海倫,這是湯姆。(5)This is 不能縮寫, 而That is可以縮寫。如:This is a bike. That』s a car. 這是一輛自行車。那是一輛轎車。(6)打電話時,介紹自己用this, 詢問對方用that。如:—Hello! Is that Miss Green? 喂,是格林小姐嗎?—Yes, this is. Who』s that? 是的,我是,你是誰?注意:雖然漢語中使用「我」和「你」,但英語中打電話時絕不可以說:I am…, Are you…?/Who are you?(7)在回答this或that作主語的疑問句時, 要用it代替this或that。如:①—Is this a notebook? 這是筆記本嗎?—Yes, it is. 是的,它是。②—What』s that? 那是什麼?—It』s a kite. 是只風箏。 this, that, these和those是指示代詞,these是this的復數形式,指時間,距離較近的或下面要提到的人或事;those是that的復數形式,指時間、距離較遠或前面已經提到過的人或事物。①This is my bed. That is Lily』s bed. 這是我的床。那是莉莉的床。②These pictures are good. 那些畫很好。③ Are those apple trees? 那些是蘋果樹嗎?在回答主語是these或those的疑問句時,通常用they代替these或those以避免重復。如:④Are these/those your apples? 這些(那些)是你的蘋果嗎?Yes, they are. 是的,他們是。四.不定冠詞a和ana和an都是不定冠詞,表示一(個,支,本,塊……)的意思,但不強調數量概念,而是強調類別,用來限定名詞。a用在輔音素開頭的單數名詞前,如:a pencil(一支鉛筆),a book(一本書);an用在母音音素開頭的名詞前,如an eraser(一塊橡皮)。如果名詞前有修飾語,用a還是用an,則以該修飾語的第一音素決定用a還是用an。如:a clock 一座鍾 an old clock 一座舊鍾 a book 一本書 an English book 一本英語書a nice apple 一個可愛的蘋果 an apple 一個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