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基礎知識大全及原理
擴展閱讀
送同學小禮物送什麼 2025-02-02 09:53:46
k線基礎知識什麼是k線 2025-02-02 09:48:57

基礎知識大全及原理

發布時間: 2024-12-02 14:11:41

Ⅰ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大全_高中化學基礎知識

很多學生提起化學就頭疼,感覺無從下手,其實學好化學並不難,重要的是在於個人是否用心去掌握 學習 方法 了。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基礎 知識大全 ,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大全一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大全二

一、基本概念

1.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有固定組成的物質是純凈物;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純凈物

2.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鹼反應的物質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

4.鹽和鹼反應一定生成新鹽和新鹼;酸和鹼反應一定只生成鹽和水

5.得電子能力強的物質失電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屬元素原子氧化性較弱,其陰離子的還原性則較強

7.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都能從酸溶液中置換出氫

8.標准狀況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與CO2中所含碳原子總數約為NA

9.碳-12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碳-12的摩爾質量為12g/mol

10.將NA個NO2氣體分子處於標准狀況下,其體積約為22.4L

11.25℃時,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目為0.2NA

12.常溫常壓下,32g氧氣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溫同壓,同質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於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14.反應熱ΔH的大小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反應的快慢有關

15.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

16.膠體能產生電泳現象,說明膠體帶有電荷

17.向一定溫度下足量飽和硫酸銅溶液中加入wg硫酸銅粉末,攪拌後靜置,溶液的濃度和質量分數不變,硫酸銅變為CuSO4·5H2O,其質量大於W×250/160g

二、基本理論

1.原子量是原子質量的簡稱

2.由同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陽離子半徑<原子半徑、陰離子半徑>原子半徑

3.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大半徑越大

4.在HF、PCl3、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e-結構

5.同一主族元素的單質的熔沸點從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氫化物的熔沸點一定升高

6.核電荷總數相同、核外電子總數也相同的兩種粒子可以是:

(1)原子和原子;

(2)原子和分子;

(3)分子和分子;

(4)原子和離子;

(5)分子和離子;

(6)陰離子和陽離子;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大全三

1.由於發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澱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發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鹼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鹼性的介質中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鹼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於發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Fe3+與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鹼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後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

(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鹼(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鹼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大全四

(一)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10個)

①阿伏加德羅常數及氣體摩爾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計算。

②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方向、數目及運用)。

③化學用語:化學式書寫、化學方程式書寫、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

④溶液、離子共存、非水解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及其轉變(守恆原理的運用),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構—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結構和性質。

⑥化學鍵、電子式。

⑦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平衡移動(重點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幾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決。

⑧鹽類水解——離子濃度關系(包括大小比較,溶液PH值及酸鹼性)

⑨電化學、原電池和電解池(現象、電極反應式,總反應式等)

⑩質量守恆定律的涵義和應用

(二)常見元素的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以考查出現的概率大小為序)

①金屬元素:鐵、鋁、鈉、鎂、銅。

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Al(OH)3Fe(OH)3、Fe(OH)2、Mg(OH)2、NaOH、Cu(OH)2、Na2O2、Na2O、Al2O3、Fe2O3、CuO、NaHCO3、Na2CO3

③非金屬元素:氯、氮、硫、碳、氧

④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NO、NO2、SO2、CO2、HNO3、H2SO4、H2SO3、H2S、HCl、NaCl、Na2SO4、Na2SO3、Na2S2O3

⑤結構與元素性質之間的關系

(三)有機化學基礎(6個)

①官能團的性質和轉化(主線)

②同分異構體

③化學式、電子[轉載]2014年高考化學復習指導:高考經常考查的知識點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化學反應方方程式

④幾個典型反應(特徵反應)

⑤有機反應類型

⑥信息遷移

(四)化學實驗(7個)

①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

②實驗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

③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收集方法)

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安全意識培養)

⑤常見的物質(包括氣體物質、無機離子)進行分離、提純和鑒別

⑥運用化學知識設計一些基本實驗或評價實驗方案。(這一類型題遲早會考)

⑦根據實驗現象、觀察、記錄、分析或處理數據,得出正確結論。(分析處理數據這幾年沒考,但要關注這個問題)

(五)化學計算(7個)

①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

②有關溶液濃度的計算

③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④利用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⑤確定分子式的計算

⑥有關溶液pH與氫離子濃度、氫氧根離子濃度的計算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大全_高中化學基礎知識相關 文章 :

1.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歸納

2.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

3. 高中化學基本知識

4. 高三化學基礎知識匯總

5. 高中化學常見知識大全,答題知識匯總

6. 高一化學基礎知識學習方法

7. 高中化學物質基本知識總結

8. 高中化學實驗基本知識點

9. 高中化學基本知識點復習

10.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歸納總結

Ⅱ 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大全詳解

對於電子行業的工程師來說,電子元件,就像人們入口的大米,每天都需要接觸和使用。但事實上,許多工程師可能都不完全理解裡面的門道。以下是工程師常用的十種電子元件以及相關的基本概念和知識。讓我們一起學習了解一下。

一:電阻

人們說「電阻是所有電子電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電阻,因為材料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在這個作用下稱為電阻材料。電阻會導致電子通量的變化。電阻越小,電子的通量越大,反之亦然。沒有電阻或電阻很小的物質稱為導體,簡稱導體。不能形成電流傳輸的物質稱為電絕緣體,簡稱絕緣體。

在物理學中,電阻是用來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導體對電流的阻礙就越大。不同導體的電阻通常是不同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特性。阻力單元是一種阻礙水流運動的耗能單元。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一般與溫度有關。測量溫度影響的物理量是溫度系數,它被定義為電阻值隨溫度升高1℃而變化的百分比。

電阻器由「R」加上電路中的數字表示。例如,R1表示編號為1的電阻。電路中電阻的主要作用是分流,電流限制,分壓,偏移等。

二:電容

電容是指在給定的電位差下存儲的電荷量;國際單位是Farah(F)。一般來說,電荷在電場中在力的作用下移動。當導體之間存在介質時,它會阻礙電荷的移動並導致電荷在導體上積累;電荷累積存儲的最常見的例子是兩個平行的金屬板,這也是眾所周知的電容器。

電容通常由電路中的「C」加數字表示。電容是由兩個相互接近的金屬薄膜組成的元件,由絕緣材料隔開。電容的主要特點是與直流和交流相分離。電容容量是能夠存儲電能的大小。電容對交流信號的阻礙稱為電容電抗,它與交流信號的頻率和電容有關。電話中常用的電容器類型有電解電容器、陶瓷電容器、貼片電容器、單片電容器、鉭電容器和聚酯電容器。

三:晶體二極體

固態電子裝置中的半導體端子裝置。這些器件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非線性電流電壓特性。此後,隨著半導體材料和工藝技術的發展,利用不同的半導體材料、摻雜分布和幾何結構,開發了多種結構多樣、功能用途不同的晶體二極體。製造材料包括鍺、硅和化合物半導體。晶體二極體可用於產生、控制、接收、變換、放大信號和進行能量轉換。

二極體的主要特性是單向導電,即在正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很小,而在反向電壓作用下導通電阻是最大或無限大的。由於上述特性,二極體常用於無繩電話的整流、隔離、穩壓、極性保護、編碼控制、調頻降噪等電路中。用數字萬用表測量二極體時,紅色表筆連接二極體的正極和黑色表筆連接二極體的負極是二極體的正極導通電阻,與指針萬用表的表筆連接方法正好相反。

四:穩壓二極體

齊納二極體,這種二極體是一種半導體器件,具有高電阻,直到臨界反向擊穿電壓。

齊納二極體的特點是擊穿後,齊納二極體兩端的電壓基本不變。當穩壓器連接到電路時,如果電源的電壓發生波動,或者其他原因導致電路中各點的電壓發生變化,則負載兩端的電壓將基本保持不變。

五:電感

當線圈通過電流時,在線圈中感應磁場,感應磁場產生感應電流以抵抗通過線圈的電流。我們稱電流和線圈之間的相互作用為電感,或電感,單位為亨利(h)。它也可以用來製作電感元件。

電感在電路中經常用「l「加上數字來表示。感應線圈是通過將絕緣導線繞在絕緣骨架上製成的。直流能通過線圈,直流電阻是導線本身的電阻,壓降很小;當交流信號通過線圈時,線圈兩端會產生自感應電動勢。自感應電動勢的方向與施加電壓的方向相反,阻礙了交換的通過。因此,電感的特徵是直流阻抗。頻率越高,線圈阻抗越大。

六:變容二極體

變容二極體,也稱為「可變電抗二極體」。它是一種由PN結電容器(勢壘電容器)及其反向偏壓Vr構成的二極體。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管變容二極體是一種特殊的二極體,是根據普通二極體內部「PN結」的結電容隨施加的反向電壓的變化而變化的原理而設計的。變容二極體主要用於行動電話的高頻調制電路或無繩電話中的固定電話,低頻信號被調制到高頻信號上傳輸。在工作狀態下,變容二極體調制電壓通常施加到負電極,使得變容二極體的內部結電容隨調制電壓而變化。變容二極體發生故障,主要表現為漏電或性能不佳:(1)發生漏電時,高頻調制電路不工作或調制性能惡化。 (2)當變容二極體性能惡化時,高頻調制電路的操作不穩定,並且調制的高頻信號被發送到另一方並被另一方接收以產生失真。當出現上述情況之一時,應更換相同類型的變容二極體。

七:晶體三極體

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的基本元件之一。它具有電流放大功能,是電子電路的核心部件。三極體是由兩個彼此非常接近的PN結在半導體基片上製成的。兩個PN結將大塊半導體分為三部分,中間部分為基極區,兩側為發射極區和集電極區,排列為PNP和NPN。

晶體管在電路中經常用「q「加上數字來表示。晶體管是一種特殊的器件,它含有兩個PN結,具有放大能力。

八:場效應管

場效應晶體管縮寫為FET。導體涉及多數傳導,也稱為單極晶體管。它屬於壓控半導體器件。它具有高輸入電阻(108~109Ω),低雜訊,低功耗,動態范圍大,易於集成,無二次擊穿,寬安全工作區等。它已成為功能強大的雙極晶體管和功率晶體管。競爭者。

場效應管具有輸入阻抗高、雜訊小等優點,在各種電子器件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當場效應晶體管作為整個電子設備的輸入級時,一般晶體管很難達到的性能。

場效應管分為結型和絕緣門型兩大類,其控制原理相同。

九、感測器

感測器是一種物理裝置或生物器官,它能檢測和感知外部信號、物理條件(如光、熱、濕度)或化學成分,並將檢測到的信息傳遞給其他裝置或器官。

國家標准gb 7665-87中感測器的定義是:「能夠感應到指定測量到的部件並根據一定規則將其轉換為可用信號的裝置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滿足信息傳遞、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的要求。這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第一步。

在新的韋式大字典中,「感測器」被定義為「從一個系統接收電源並通常以另一種形式向第二個系統中的設備發送電源的設備」。根據這一定義,感測器的功能是將一種能量轉化為另一種能量形式,因此許多學者也將感測器稱為感測器。

十:變壓器

變壓器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部件有一級線圈、二級線圈和鐵芯。在電氣設備和無線電路中,常用於提升電壓、匹配阻抗和安全隔離。

在發電機中,無論線圈是通過磁場還是通過磁場移動通過固定線圈,都可以在線圈中感應出電位。在這兩種情況下,磁通量的值是恆定的,但是與線圈相交的磁通量的數量是變化的,這是互感的原理。變壓器是一種使用電磁互感來轉換電壓,電流和阻抗的設備。變壓器的功能主要包括:電壓轉換;電流轉換,阻抗變換;隔離;電壓調節。

Ⅲ 電工基礎知識都有哪些

很多想要當電工的同學,還不是很清楚電工基礎知識都有哪些。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一下電工的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工基礎知識

1、電流所經過的路徑叫電路。電路的組成一般由電源,負載和連接部分(導線,開關,熔斷器)等組成。

2、電源是一種將非電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

3、負載是取用電能的裝置,也就是用譽啟電設備。

4、電荷有規則的定向流動,就形成電流,習慣上規定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實際方向。電流方向不變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

5、同一兆掘台變壓器供電的系統中,不宜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混用。

6、變壓器在運行中,變壓器各相電流不應超過額定電流;最大不平衡電流不得超過額定電流的25%。變壓器投入運行後應定期進行檢修。

7、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在工作時不得短路。因短路時將產生很大的慶猜如短路電流,有可能燒壞互感器,為此電壓互感器的一次,二次側都裝設熔斷器進行保護。

8、電壓互感器的二次側有一端必須接地。這是為了防止一,二次線圈絕緣擊穿時,一次高壓竄入二次側,危及人身及設備的安全。

9、安裝時一定要注意接線正確可靠,並且二次側不允許接熔斷器或開關。即使因為某種原因要拆除二次側的儀表或其他裝置時,也必須先將二次側短路,然後再進行拆除。

10、低壓配電裝置與自備發電機設備的聯鎖裝置應動作可靠。嚴禁自備發電設備與電網私自並聯運行。

電工常識有哪些

1、裝飾前一定要有(強電,弱電)施工圖,竣工時提供電氣工程竣工圖。

2、電氣安裝施工人員應持證上崗。

3、配線應分色,相線(L)顏色應統一,零線(N)宜用黑色,保護線(PE)必須用黃綠雙色。

4、塑料電線保護管及接線盒外觀不應有破損及變形。

5、配管一般為4分管(DN15)、6分管(DN20),輕型管壁厚2 .0±0.3mm,穿線不多於4根。

6、普通用電器配2.5mm2 銅導線。空調等大功率用電器需配4mm2 或6mm2銅導線。

7、強電路和弱電路禁止穿在同一套管內。

8、同一室內的電源、電話、電視等插座應在同一水平標高上,高差應小於5mm。

9、在燈具安裝時,必須將燈具設計安裝固定點全數固定。

10、吊頂內分線盒的設置:凡出現需要引線,接線的部位,均需設置分線盒。且不得固定於木龍骨上,應固定於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