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函數及其表示重要知識點大全
擴展閱讀
有什麼動漫是覺醒東西的 2024-11-22 08:19:34
動漫柱體壓強怎麼求 2024-11-22 08:18:12
等同學英文怎麼寫 2024-11-22 08:18:00

函數及其表示重要知識點大全

發布時間: 2024-11-22 02:36:14

Ⅰ 初中數學系列知識點

初中代數的教學要求①是:
1.使學生了解有理數、實數的有關概念,熟練掌握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靈活運用運算律簡
化運算;會查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或用計算器代替算表。
2.使學生了解有關代數式、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它們的性質和運演算法則,
能夠熟練地進行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運算以及多項式的因式分解。
3.使學生了解有關方程、方程組的概念;靈活運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元
二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和方程組,掌握分式方程和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組的解法,理解一元
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能夠分析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組解應用題。
使學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
等式組,並把它們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4.使學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了解函數的意義,理解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
一次函數的概念和性質,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會根據性質畫出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圖
象,會用描點法畫出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的圖象。
5.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思想,掌握一些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能夠用統計的初步知識解決一
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使學生掌握消元、降次、配方、換元等常用的數學方法,解決某些數學問題,理解「特殊
——一般——特殊」、「未知——已知」、用字母表示數、數形結合和把復雜問題轉化成簡單問
題等基本的思想方法。
7.使學生通過各種運算和對代數式、方程、不等式的變形以及重要公式的推導,通過用概
念、法則、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8.使學生了解已知與未知、特殊與一般、正與負、等與不等、常量與變數等辯證關系,以
及反映在函數概念中的運動變化觀點。了解反映在數與式的運算和求方程解的過程中的矛盾
轉化的觀點。同時,利用有關的代數史料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內容①和具體要求如下。
(一)有理數
l·有理數的概念
有理數。數軸。相反數。數的絕對值。有理數大小的比較。
具體要求:
(1)了解有理數的意義,會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以及按要求把給出的有理數
歸類。
(2)了解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等概念和數軸的畫法,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整數或分數(以
刻度尺為工具),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
(3)掌握有理數大小比較的法則,會用不等號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有理數。
2。有理數的運算
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代數和。加法運算律。有理數的乘法與除法。倒數。乘法運算律。有
理數的乘方。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科學記數法。近似數與有效數字。平方表與立方表。
具體要求:
(1)理解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意義,熟練掌握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運算律、
運算順序以及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靈活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2)了解倒數概念,會求有理數的倒數。
(3)掌握大於10的有理數的科學記數法。
(4)了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會根據指定的精確度或有效數字的個數,用四舍五人
法求有理數的近似數;會查平方表與立方表。
(5)了解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可以相互轉化。
(二)整式的加減
代數式。代數式的值。整式。
單項式。多項式。合並同類項。
去括弧與添括弧。數與整式相乘。整式的加減法。
具體要求:
(1)掌握用字母表示有理數,了解用字母表示數是數學的一大進步。
(2)了解代數式、代數式的值的概念,會列出代數式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求代數式的
值。
(3)了解整式、單項式及其系數與次數、多項式次數、項與項數的概念,會把一個多項式
接某個字母降冪排列或升冪排列。
(4)掌握合並同類項的方法,去括弧、添括弧的法則,熟練掌握數與整式相乘的運算以及
整式的加減運算。
(5)通過用字母表示數、列代數式和求代數式的值、整式的加減,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維方
法和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系。
(三)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質。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具體要求:
(1)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有關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質,會檢驗一個數是不是某個一元方
程的解。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靈活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和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程,會
對方程的解進行檢驗。
(3)能夠找出簡單應用題中的未知量和已知量,分析各量之間的關系,並能夠尋找等量關
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會根據應用題的實際意義,檢查求得的結果是否合理。
(4)通過解方程的教學,了解「未知」可以轉化為「已知」的思想方法。
(四)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集。方程組和它的解。解方程組。
用代人(消元)法、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三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舉例。
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具體要求: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
未知數的形式,會檢查一對數值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2)了解方程組和它的解、解方程組等概念;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的一個解。
(3)靈活運用代人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並會解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4)能夠列出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題。
(5)通過解方程組,了解把「三元」轉化為「二元」,把「二元」轉化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
從而初步理解把「未知」轉化為「已知」和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思想方法。
(五)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I·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具體要求:
(l)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理解它們與等式基本
性質的異同。
(2)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概念,理解它們與方程的解的區別,會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
解集。
(3)會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法。
具體要求: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集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區別和聯系。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會用數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六)整式的乘除
l·整式的乘法
同底數冪的乘法。單項式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多項式的乘
法。乘法公式:
(a十b)(a一b)=a2-b2
(a±b)2=a2±2ab+b2
(a±b)(a2±ab+ b2)=a3±b3
具體要求:
(1)掌握正整數冪的運算性質(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會用它們熟練地
進行運算。
(2)掌握單項式與單項式、單項式與多項式、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會用它們進行
運算。
(3)靈活運用五個乘法公式進行運算(直接用公式不超過三次)。
(4)通過從冪運算到多項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教學,初步理解「特殊———一般——
一特殊」的認識規律。
2·整式的除法
同底數冪的除法。單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
具體要求:
(1)掌握同底數冪的除法運算性質,會用它熟練地進行運算。
(2)掌握單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會用它們進行運算。
(3)會進行整式的加、減、乘、除、乘方的較簡單的混合運算,靈活運用運算律與乘法公
式使運算簡便。
(七)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運用(乘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多項式因式分解
的一般步驟。
具體要求:
(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義及其與整式乘法的區別和聯系,了
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
(2)掌握提公因式法(字母的指數是數字)、運用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過兩次)、分
組分解法(分組後能直接提公因式或運用公式的多項式,無需拆項或添項)和十字相乘法(二
次項系數與常數項的積為絕對值不大於60 的整系數二次三項式)這四種分解因式的基本方
法,會用這些方法進行團式分解。
(八)分式
1.分式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分。最簡分式。
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方。
同分母的分式加減法。通分。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
具體要求:
(l)了解分式、有理式、最簡分式、最簡公分母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會熟練地
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分式的加、減與乘、除、乘方的運演算法則,會進行簡單的分式運算。
2.零指數與負整數指數
零指數。負整數指數。整數指數冪的運算。
具體要求:
(l)了解零指數和負整數指數冪的意義;了解正整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可以推廣到整數指
數冪,掌握整數指數冪的運算。
(2)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數。
(九)可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公式方程
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公式變形。
分式方程。增根。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與應用。
具體要求:
(1)掌握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簡單的公式變形。
(2)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用兩邊同乘最簡公分母的方法解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
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三個);了解增根的概念,會檢驗一個數是不是分式方程的增
根。
(3)能夠列出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十)數的開方
1.平方根與立方根
平方根。算術平方根。平方根表。
立方根。立方根表。
具體要求:
(1)了解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以及用根號表示數的平方根、算術平方根
和立方根。
(2)了解開方與乘方互為逆運算,會用平方運算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用
立方運算求某些數的立方根。
(3)會查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計算器)。
2.實數
無理數。實數。
具體要求:
( 1)了解無理數與實數的概念,會把給出的實數按要求進行歸類;了解實數的相反數、
絕對值的意義,以及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對應。
(2)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在實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會按結果所要求的精確度用近似的有限
小數代替無理數進行實數的四則運算。
(3)結合我國古代數學家對。的研究,激勵學生科學探求的精神和愛國主義的精神。
(十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積與商的方根的運算性質。
二次根式的性質。
最簡二次根式。同類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減。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除法。分母
有理化。
具體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最簡二次根式、同類二次根式的概念,會辨別最簡二次根式和同類二
次根式。
(2)掌握積與商的方根的運算性質
會根據這兩個性質熟練地化簡二次根式(如無特別說明,根號內所有的字母都表示正數,並
且不需要討論).
(3)掌握二次根式(不含雙重根號)的加、減、乘、除的運演算法則,會用它們進行運算。
(4)會將分母中含有一個或兩個二次根式的式於進行分母有理化。
*(5)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
會利用它化簡二次根式
(十二)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開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
*①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
具體要求: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會用直接開平方法解形如
(x-a)2=b(b≥0)的方程,用配方法解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
公式的推導,會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會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靈活運用一
元二次方程的四種解法求方程的根。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會根據根的判別式判斷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的
根的情況。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式,會用它們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
一個根與未知系數,會求一元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倒數和與平方和。
(4)了解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與解方程的關系,會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實數
范圍內將二次三項式分解因式。
(5)能夠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
(6)結合教學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2.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 可化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的無理方程。
具體要求:
(1)掌握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三個)的解法,會用去分
母或換元法求分式方程的解,並會驗根。
(2)能夠列出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3)了解無理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為一元一次、一元一二次方程的無理方程(方程中含
有未知數的二次根式不超過兩個)的解法,會用兩邊平方或換元法求無理方程的解,並會驗
根。
(4)通過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無理方程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事物可
以轉化的認識。
3.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組
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組。
由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個二元二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
* 由一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個可以分解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
的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
具體要求:
(l)了解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組的概念,掌握由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個二元二
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會用代人法求方程組的解。
*(2)掌握由一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個可以分解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
解法。
(3)通過解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組,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消元」、「降次」的數學方法,獲得
對事物可以轉化的進一步認識。
(十三)函數及其圖象
1·函數
平面直角坐標系。常量。變數。函數及其表示法。
具體要求:
(l)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概念,並會正確地畫出直角坐標系;理解平面內點的坐標
的意義,會根據坐標確定點和由點求得坐標。了解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之間—一對應。
(2)了解常量、變數、函數的意義,會舉出函數的實例,以及分辨常量與變數、自變數與
函數。
(3)理解自變數的取值范圍和函數值的意義,對解析式為只含有一個自變數的簡單的整式、
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數,會確定它們的自變數的取值范圍和求它們的函數值。
(4)了解函數的三種表示法,會用描點法畫出函數的圖象。
(5)通過函數的教學,使學生體會事物是互相聯系和有規律地變化著的,並向學生滲透數
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2·正比例函數和反比例函數
正比例函數及其圖象。反比例函數及其圖象。
具體要求:
(1)理解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的概念,能夠根據問題中的條件確定正比例函數和反比
例函數的解析式。
(2)理解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的性質,會畫出它們的圖象,以及根據圖象指出函數值
隨自變數的增加或減小而變化的情況。
(3)理解待定系數法。會用待定系數法求正、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3.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一次函數。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①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
具體要求:
(1)理解一次函數的概念,能夠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條件,確定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2)理解一次函數的性質,會畫出它的圖象。
△(3)會用圖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4)會用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4·二次函數的圖象
二次函數。拋物線的頂點、對稱軸和開口方向。
西一元二次方程的圖象解法。
具體要求:
(l)理解二次函數和拋物線的有關概念,會用描點法畫出二
次函數的圖象,會用公式(。配方法)確定拋物線的頂點和對稱軸。
△(2)會用圖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會用待定系數法由已知圖象上三個點的坐標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十四)統計初步
總體和樣本。眾數。中位數。平均數。方差與標准差。方差的簡化計算。頻率分布。
實習作業。
具體要求:
(1)了解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等概念,能夠指出研究對象的總體、個體和樣本。
(2)理解眾數、中位數的意義,掌握它們的求法。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了解總體平均數和樣本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公式;
理解加權平均數的概念,掌握它的計算公式;會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
(4)了解樣本方差、總體方差、樣本標准差的意義,會計算(可使用計算器)樣本方差和
樣本標准差,會根據同類問題的兩組樣本數據的方差或樣本標准差比較這兩組樣本數據的波
動情況。
(5)理解頻數、頻率的概念,了解頻率分布的意義和作用,掌握整理數據的步驟和方法,
會對數據進行合理的分組,列出樣本頻率分布表,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
△(6)會用科學計算器求樣本平均數與標准差。
(7)通過實習作業,使學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方法,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
(8)通過統計初步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數理統計的基本思想,並培養學
生用數學的意識,踏實細致的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初中幾何是在小學數學中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基本的平面幾何圖形
知識,向他們直觀地介紹一些空間幾何圖形知識。初中幾何將邏輯性與直觀性相結合,通
過各種圖形的概念、性質、作(畫)圖及運算等方面的教學,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
間觀念和運算能力,並使他們初步獲得研究幾何圖形的基本方法。
幾 何
初中幾何的教學要求是:
1.使學生理解有關相交線、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圓,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
的概念和性質,掌握用這些概念和性質對簡單圖形進行論證和計算的方法。了解關於軸對稱、
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理解銳角三角函數的意義,會用銳角三角函數和勾股定理解直角三
角形。
2.使學生會用直尺、圓規、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和畫幾何圖形。
3.使學生通過具體模型,了解空間的直線、平面的平行與垂直關系,並會用展開圖和面積
公式計算圓柱和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
4·逐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使學生掌握簡單的推理
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辨認圖形、畫圖和論證的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6.通過揭示幾何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關系,以及幾何概念、性質之間的聯系和
圖形的運動、變化,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利用有關的幾何史料和社會主義建設
成就,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論證與畫圖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並使
他們獲得美的感受。
教學內容和具體要求如下:
(一)線段、角
1·幾何圖形
幾何體。幾何圖形。點。直線。平面。
具體要求:
(1)通過具體模型(如長方體)了解從物體外形抽象出來的幾何體、平面、直線和點等。
(2)了解幾何圖形的有關概念。了解幾何的研究對象。
(3)通過幾何史料的介紹,對學生進行幾何知識來源於實踐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
生了解學習幾何的必要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幾何的熱情。
2.線段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相交線。
線段。射線。線段大小的比較。線段的和與差。線段的中點。
具體要求:
(1)掌握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性質。了解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交點。
(2)了解直線、線段和射線等概念的區別。
(3)理解線段的和與差及線段的中點等概念,會比較線段的大小。
(4)理解兩點間的距離的概念,會度量兩點間的距離。
3.角
角。角的度量。角的平分線。小於平角的角的分類。
具體要求:
(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概念,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畫一個角等於
已知角。
(2)掌握度、分、秒的換算。會計算角度的和、差、倍、分。
(3)理解周角、平角、直角、銳角、鈍角的概念,並會進行有關的計算。
(4)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概念。會畫角的平分線。
(5)掌握幾何圖形的符號表示法。會根據幾何語句准確、整潔地畫出相應的圖形,會用幾
何語句描述簡單的幾何圖形。
(二)相交、平行
l·相交線
對頂角。鄰角、補角。
垂線。點到直線的距離。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具體要求:
(1)理解對頂角的概念。理解對頂角的性質和它的推證過程,會用它進行推理和計算。
(2)理解補角、鄰補角的概念,理解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的性質和它的推證過程,會用
它進行推理和計算。
(3)掌握垂線、垂線段等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了解斜線、
斜線段等概念,了解垂線段最短的性質。
(4)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並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5)會識別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
2.平行線平行線。
平行線的性質及判定。
具體要求:
(1)了解平行線的概念及平行線的基本性質。會用平行的傳遞性進行推理。
(2)會用一直線截兩平行直線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等性質進行
推理和計算;會用同位角相等,或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判定兩條直線平行。
(3)會用三角尺和直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4)理解學過的描述圖形形狀和位置關系的語句,並會用這些語句描述簡單的圖形和根據
語句畫圖。
3.空間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
具體要求:
通過長方體的棱、對角線和各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了解直線與直線的平行、相交、異面的關
系,以及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垂直關系。
4.命題、定義、公理、定理
命題。定義。公理。定理。
定理的證明。
具體要求:
(1)了解命題的概念,會區分命題的條件(題設)和結論(題斷),會把命題改寫成「如果…』··,
那麼」』…」的形式。
(2)了解定義、公理、定理的概念。
(3)了解證明的必要性和推理過程中要步步有據,了解綜合法證明的格式。(三)三角

1.三角形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三角形三邊間的不等關系。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
形的分類。
具體要求: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頂點、邊、內角、外角、角平分線、中線和高等概念,會畫出
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
(2)理解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會根據三條線段的長度判斷它們能否
構成三角形。
(3)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於不相鄰的兩內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
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的性質。
(4)會按角的大小和邊長的關系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2.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具體要求:
(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質,能夠辨認全等形中的對應元素。
(2)能夠靈活運用「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邊、邊、邊」等來判定三
角形全等;會證明「角、角、邊」定理。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3)會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來證明簡單的有關問題,並會進行有關的計算。

Ⅱ 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整理

《高中數學必修1》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題材料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該書是高中數學學習階段順序必修的第一本教學輔助資料。

高中數學必修1目錄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1.1集合

閱讀與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個數

1.2函數及其表示

閱讀與思考 函數概念的發展歷程

1.3函數的基本性質

信息技術應用 用計算機繪制函數圖象

實習作業

小結

復習參考題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Ⅰ)

2.1指數函數

信息技術應用 藉助信息技術探究指數函數的性質

2.2對數函數

閱讀與思考 對數的發明

探究與發現 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圖象之間的關系

2.3冪函數

小結

復習參考題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3.1函數與方程

閱讀與思考 中外歷史上的方程求解

信息技術應用 藉助信息技術求方程的近似解

3.2函數模型及其應用

信息技術應用 收集數據並建立函數模型

實習作業

小結

復習參考題

高中數學必修1知識歸納

Ⅲ 中考數學知識點歸納

代數

初中代數是使學生在小學數學的基礎上,把數的范圍從非負有理數擴充到有理數、實數;通過用字母表示數,學習代數式、方程和不等式、函數等,學習一些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算表或計算器的使用方法;發展對於數量關系的認識和抽象概括的思維,提高運算能力。

初中代數的教學要求①是:

1.使學生了解有理數、實數的有關概念,熟練掌握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靈活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會查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或用計算器代替算表。

2.使學生了解有關代數式、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它們的性質和運演算法則,能夠熟練地進行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運算以及多項式的因式分解。

3.使學生了解有關方程、方程組的概念;靈活運用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和方程組,掌握分式方程和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組的解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能夠分析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組解應用題。

使學生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並把它們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4.使學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概念,了解函數的意義,理解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概念和性質,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會根據性質畫出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圖象,會用描點法畫出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的圖象。

5.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思想,掌握一些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能夠用統計的初步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使學生掌握消元、降次、配方、換元等常用的數學方法,解決某些數學問題,理解「特殊——一般——特殊」、「未知——已知」、用字母表示數、數形結合和把復雜問題轉化成簡單問題等基本的思想方法。

7.使學生通過各種運算和對代數式、方程、不等式的變形以及重要公式的推導,通過用概念、法則、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8.使學生了解已知與未知、特殊與一般、正與負、等與不等、常量與變數等辯證關系,以及反映在函數概念中的運動變化觀點。了解反映在數與式的運算和求方程解的過程中的矛盾轉化的觀點。同時,利用有關的代數史料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對學生進

行思想教育。

教學內容①和具體要求如下。

(一)有理數

l·有理數的概念

有理數。數軸。相反數。數的絕對值。有理數大小的比較。

具體要求:

(1)了解有理數的意義,會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以及按要求把給出的有理數歸類。

(2)了解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等概念和數軸的畫法,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整數或分數(以刻度尺為工具),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

(3)掌握有理數大小比較的法則,會用不等號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有理數。

2。有理數的運算

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代數和。加法運算律。有理數的乘法與除法。倒數。乘法運算律。有理數的乘方。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科學記數法。近似數與有效數字。平方表與立方表。

具體要求:

(1)理解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意義,熟練掌握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運算律、運算順序以及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靈活運用運算律簡化運算。

(2)了解倒數概念,會求有理數的倒數。

(3)掌握大於10的有理數的科學記數法。

(4)了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會根據指定的精確度或有效數字的個數,用四舍五人法求有理數的近似數;會查平方表與立方表。

(5)了解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可以相互轉化。

(二)整式的加減

代數式。代數式的值。整式。

單項式。多項式。合並同類項。

去括弧與添括弧。數與整式相乘。整式的加減法。

具體要求:

(1)掌握用字母表示有理數,了解用字母表示數是數學的一

大進步。

(2)了解代數式、代數式的值的概念,會列出代數式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會求代數式的值。

(3)了解整式、單項式及其系數與次數、多項式次數、項與項數的概念,會把一個多項式接某個字母降冪排列或升冪排列。

(4)掌握合並同類項的方法,去括弧、添括弧的法則,熟練掌握數與整式相乘的運算以及整式的加減運算。

(5)通過用字母表示數、列代數式和求代數式的值、整式的加減,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和特殊與一般的辯證關系。

(三)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質。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

具體要求:

(1)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有關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質,會檢驗一個數是不是某個一元方程的解。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靈活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和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程,會對方程的解進行檢驗。

(3)能夠找出簡單應用題中的未知量和已知量,分析各量之間的關系,並能夠尋找等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會根據應用題的實際意義,檢查求得的結果是否合理。

(4)通過解方程的教學,了解「未知」可以轉化為「已知」的思想方法。

(四)二元一次方程組

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集。方程組和它的解。解方程組。

用代人(消元)法、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三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舉例。

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具體要求: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會檢查一對數值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2)了解方程組和它的解、解方程組等概念;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個解。

(3)靈活運用代人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並會解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4)能夠列出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題。

(5)通過解方程組,了解把「三元」轉化為「二元」,把「二元」轉化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從而初步理解把「未知」轉化為「已知」和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思想方法。

(五)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I·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具體要求:

(l)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理解它們與等式基本性質的異同。

(2)了解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概念,理解它們與方程的解的區別,會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會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法。

具體要求: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集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區別和聯系。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會用數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六)整式的乘除

l·整式的乘法

同底數冪的乘法。單項式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多項式的乘法。乘法公式:

(a十b)(a一b)=a2-b2

(a±b)2=a2±2ab+b2

(a±b)(a2±ab+ b2)=a3±b3

具體要求:

(1)掌握正整數冪的運算性質(同底數冪的乘法,冪的乘方,積的乘方),會用它們熟練地進行運算。

(2)掌握單項式與單項式、單項式與多項式、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會用它們進行運算。

(3)靈活運用五個乘法公式進行運算(直接用公式不超過三次)。

(4)通過從冪運算到多項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教學,初步理解「特殊———一般——一特殊」的認識規律。

2·整式的除法

同底數冪的除法。單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

具體要求:

(1)掌握同底數冪的除法運算性質,會用它熟練地進行運算。

(2)掌握單項式除以單項式、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會用它們進行運算。

(3)會進行整式的加、減、乘、除、乘方的較簡單的混合運算,靈活運用運算律與乘法公式使運算簡便。

(七)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運用(乘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多項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

具體要求:

(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義及其與整式乘法的區別和聯系,了

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

(2)掌握提公因式法(字母的指數是數字)、運用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過兩次)、分組分解法(分組後能直接提公因式或運用公式的多項式,無需拆項或添項)和十字相乘法(二次項系數與常數項的積為絕對值不大於60的整系數二次三項式)這四種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會用這些方法進行團式分解。

(八)分式

1.分式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分。最簡分式。

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方。

同分母的分式加減法。通分。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

具體要求:

(l)了解分式、有理式、最簡分式、最簡公分母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分式的加、減與乘、除、乘方的運演算法則,會進行簡單的分式運算。

2.零指數與負整數指數

零指數。負整數指數。整數指數冪的運算。

具體要求:

(l)了解零指數和負整數指數冪的意義;了解正整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可以推廣到整數指數冪,掌握整數指數冪的運算。

(2)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數。

(九)可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公式方程

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公式變形。

分式方程。增根。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與

應用。

具體要求:

(1)掌握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簡單的公式變形。

(2)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用兩邊同乘最簡公分母的方法解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三個);了解增根的概念,會檢驗一個數是不是分式方程的增根。

(3)能夠列出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十)數的開方

1.平方根與立方根

平方根。算術平方根。平方根表。

立方根。立方根表。

具體要求:

(1)了解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以及用根號表示數的平方根、算術平方根和立方根。

(2)了解開方與乘方互為逆運算,會用平方運算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用立方運算求某些數的立方根。

(3)會查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計算器)。

2.實數

無理數。實數。

具體要求:

( 1)了解無理數與實數的概念,會把給出的實數按要求進行歸類;了解實數的相反數、絕對值的意義,以及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對應。

(2)了解有理數的運算律在實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會按結果所要求的精確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數代替無理數進行實數的四則運算。

(3)結合我國古代數學家對。的研究,激勵學生科學探求的精神和愛國主義的精神。

(十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積與商的方根的運算性質。

二次根式的性質。

最簡二次根式。同類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減。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除法。分母有理化。

具體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最簡二次根式、同類二次根式的概念,會辨別最簡二次根式和同類二次根式。

(2)掌握積與商的方根的運算性質

會根據這兩個性質熟練地化簡二次根式(如無特別說明,根號內所有的字母都表示正數,並且不需要討論).

(3)掌握二次根式(不含雙重根號)的加、減、乘、除的運演算法則,會用它們進行運算。

(4)會將分母中含有一個或兩個二次根式的式於進行分母有理化。

*(5)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

會利用它化簡二次根式

(十二)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開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

*①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

具體要求: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會用直接開平方法解形如

(x-a)2=b(b≥0)的方程,用配方法解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會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會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靈活運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種解法求方程的根。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會根據根的判別式判斷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式,會用它們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未知系數,會求一元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倒數和與平方和。

(4)了解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與解方程的關系,會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實數范圍內將二次三項式分解因式。

(5)能夠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應用題。

(6)結合教學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2.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 可化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的無理方程。

具體要求:

(1)掌握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三個)的解法,會用去分母或換元法求分式方程的解,並會驗根。

(2)能夠列出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應用題。

*(3)了解無理方程的概念,掌握可化為一元一次、一元一二次方程的無理方程(方程中含有未知數的二次根式不超過兩個)的解法,會用兩邊平方或換元法求無理方程的解,並會驗根。

(4)通過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無理方程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事物可以轉化的認識。

3.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組

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組。

由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個二元二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

* 由一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個可以分解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

的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

具體要求:

(l)了解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組的概念,掌握由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個二元二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會用代人法求方程組的解。

*(2)掌握由一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個可以分解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法。

(3)通過解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組,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消元」、「降次」的數學方法,獲得對事物可以轉化的進一步認識。

(十三)函數及其圖象

1·函數

平面直角坐標系。常量。變數。函數及其表示法。

具體要求:

(l)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有關概念,並會正確地畫出直角坐標系;理解平面內點的坐標的意義,會根據坐標確定點和由點求得坐標。了解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之間—一對應。

(2)了解常量、變數、函數的意義,會舉出函數的實例,以及分辨常量與變數、自變數與函數。

(3)理解自變數的取值范圍和函數值的意義,對解析式為只含有一個自變數的簡單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數,會確定它們的自變數的取值范圍和求它們的函數值。

(4)了解函數的三種表示法,會用描點法畫出函數的圖象。

(5)通過函數的教學,使學生體會事物是互相聯系和有規律地變化著的,並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2·正比例函數和反比例函數

正比例函數及其圖象。反比例函數及其圖象。

具體要求:

(1)理解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的概念,能夠根據問題中的條件確定正比例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2)理解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的性質,會畫出它們的圖象,以及根據圖象指出函數值隨自變數的增加或減小而變化的情況。

(3)理解待定系數法。會用待定系數法求正、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

3.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一次函數。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①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

具體要求:

(1)理解一次函數的概念,能夠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條件,確

定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2)理解一次函數的性質,會畫出它的圖象。

△(3)會用圖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4)會用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的解析式。

4·二次函數的圖象

二次函數。拋物線的頂點、對稱軸和開口方向。

西一元二次方程的圖象解法。

具體要求:

(l)理解二次函數和拋物線的有關概念,會用描點法畫出二

次函數的圖象,會用公式(。配方法)確定拋物線的頂點和對稱

軸。

△(2)會用圖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會用待定系數法由已知圖象上三個點的坐標求二次函

數的解析式。

(十四)統計初步

總體和樣本。眾數。中位數。平均數。方差與標准差。方差的簡化計算。頻率分布。

實習作業。

具體要求:

(1)了解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等概念,能夠指出研究對象的總體、個體和樣本。

(2)理解眾數、中位數的意義,掌握它們的求法。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了解總體平均數和樣本平均數的意義,掌握平均數的計算公式;理解加權平均數的概念,掌握它的計算公式;會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

(4)了解樣本方差、總體方差、樣本標准差的意義,會計算(可使用計算器)樣本方差和樣本標准差,會根據同類問題的兩組樣本數據的方差或樣本標准差比較這兩組樣本數據的波動情況。

(5)理解頻數、頻率的概念,了解頻率分布的意義和作用,掌握整理數據的步驟和方法,會對數據進行合理的分組,列出樣本頻率分布表,畫出頻率分布直方圖。

△(6)會用科學計算器求樣本平均數與標准差。

(7)通過實習作業,使學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方法,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8)通過統計初步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數理統計的基本思想,並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踏實細致的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初中幾何是在小學數學中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進

一步學習基本的平面幾何圖形知識,向他們直觀地介紹一些空間

幾何圖形知識。初中幾何將邏輯性與直觀性相結合,通過各種圖

形的概念、性質、作(畫)圖及運算等方面的教學,發展學生的

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和運算能力,並使他們初步獲得研究幾

何圖形的基本方法。

幾 何

初中幾何的教學要求是:

1.使學生理解有關相交線、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圓,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質,掌握用這些概念和性質對簡單圖形進行論證和計算的方法。了解關於軸對稱、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理解銳角三角函數的意義,會用銳角三角函數和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2.使學生會用直尺、圓規、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作和畫幾何圖形。

3.使學生通過具體模型,了解空間的直線、平面的平行與垂直關系,並會用展開圖和面積公式計算圓柱和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

4·逐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逐步使學生掌握簡單的推理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辨認圖形、畫圖和論證的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6.通過揭示幾何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關系,以及幾何概念、性質之間的聯系和圖形的運動、變化,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利用有關的幾何史料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論證與畫圖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並使他們獲得美的感受。

教學內容和具體要求如下:

(一)線段、角

1·幾何圖形

幾何體。幾何圖形。點。直線。平面。

具體要求:

(1)通過具體模型(如長方體)了解從物體外形抽象出來的幾何體、平面、直線和點等。

(2)了解幾何圖形的有關概念。了解幾何的研究對象。

(3)通過幾何史料的介紹,對學生進行幾何知識來源於實踐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了解學習幾何的必要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幾何的熱情。

2.線段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相交線。

線段。射線。線段大小的比較。線段的和與差。線段的中點。

具體要求:

(1)掌握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性質。了解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交點。

(2)了解直線、線段和射線等概念的區別。

(3)理解線段的和與差及線段的中點等概念,會比較線段的大小。

(4)理解兩點間的距離的概念,會度量兩點間的距離。

3.角

角。角的度量。角的平分線。 小於平角的角的分類。

具體要求:

(1)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概念,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畫一個角等於已知角。

(2)掌握度、分、秒的換算。會計算角度的和、差、倍、分。

(3)理解周角、平角、直角、銳角、鈍角的概念,並會進行有關的計算。

(4)掌握角的平分線的概念。會畫角的平分線。

(5)掌握幾何圖形的符號表示法。會根據幾何語句准確、整潔地畫出相應的圖形,會用幾何語句描述簡單的幾何圖形。

(二)相交、平行

l·相交線

對頂角。鄰角、補角。

垂線。點到直線的距離。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具體要求:

(1)理解對頂角的概念。理解對頂角的性質和它的推證過程,會用它進行推理和計算。

(2)理解補角、鄰補角的概念,理解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的性質和它的推證過程,會用它進行推理和計算。

(3)掌握垂線、垂線段等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了解斜線、斜線段等概念,了解垂線段最短的性質。

(4)掌握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並會度量點到直線的距離。

(5)會識別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

2.平行線 平行線。

平行線的性質及判定。

具體要求:

(1)了解平行線的概念及平行線的基本性質。會用平行的傳遞性進行推理。

(2)會用一直線截兩平行直線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等性質進行推理和計算;會用同位角相等,或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判定兩條直線平行。

(3)會用三角尺和直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4)理解學過的描述圖形形狀和位置關系的語句,並會用這些語句描述簡單的圖形和根據語句畫圖。

3.空間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

具體要求:

通過長方體的棱、對角線和各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了解直線與直線的平行、相交、異面的關系,以及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垂直關系。

4.命題、定義、公理、定理

命題。定義。公理。定理。

定理的證明。

具體要求:

(1)了解命題的概念,會區分命題的條件(題設)和結論(題斷),會把命題改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

(2)了解定義、公理、定理的概念。

(3)了解證明的必要性和推理過程中要步步有據,了解綜合法證明的格式。 (三)三角形

1.三角形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三角形三邊間的不等關系。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分類。

具體要求: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頂點、邊、內角、外角、角平分線、中線和高等概念,會畫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

(2)理解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性質。會根據三條線段的長度判斷它們能否構成三角形。

(3)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於不相鄰的兩內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的性質。

(4)會按角的大小和邊長的關系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2.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具體要求:

(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質,能夠辨認全等

形中的對應元素。

(2)能夠靈活運用「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邊、邊、邊」等來判定三角形全等;會證明「角、角、邊」定理。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3)會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來證明簡單的有關問題,並會進行有關的計算。

3

Ⅳ 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初入高中,數學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而學習是需要一個系統的框架的。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高一數學必修1 知識點歸納(一)

一: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1、集合的含義:集合為一些確定的、不同的東西的全體,人們能意識到這些東西,並且能判斷一個給定的東西是否屬於這個整體。

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集合,簡稱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集合確定,則一元素是否屬於這個集合是確定的:屬於或不屬於。

鉛鎮(2)元素的互異性:一個給定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不可重復的。

(3)元素的無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變的,並且改變位置不影響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寫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a、列舉法:將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a,b,c……}

b、描述法:

①區間法:將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表示集合。

{xR|x-3>2},{x|x-3>2}

②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圖:畫出一條封槐首粗閉的曲線,曲線裡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類:

(1)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1)元素在集合里,則元素屬於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則元素不屬於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

正整數集N*或N+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高一數學必修1知識點歸納(二)

1、柱、錐、台、球的結構特徵

(1)稜柱:

幾何特徵: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於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幾何特徵: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於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於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稜台:

幾何特徵: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棱交於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餘三邊旋轉所成

幾何特徵: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

幾何特徵: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於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台:定義:以直角梯形的垂直與底邊的腰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

幾何特徵: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於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徵: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於半徑.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x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x平行且長度不變;

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4、柱體、錐體、台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1)幾何體的表面積為幾何體各個面的面積的和.

(2)特殊幾何體表面積公式(c為底面周長,h為高,為斜高,l為母線)

(3)柱體、錐體、台體的體積公式

高一數學必修1知識點歸納(三)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芹握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

當時,;當時,;當時,不存在.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點:(1)當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3)以後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3)直線方程

①點斜式:直線斜率k,且過點

注意:當直線的斜率為0°時,k=0,直線的方程是y=y1.

當直線的斜率為90°時,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點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點的橫坐標都等於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線斜率為k,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b

③兩點式:()直線兩點,

④截矩式:

其中直線與軸交於點,與軸交於點,即與軸、軸的截距分別為.

⑤一般式:(A,B不全為0)

注意:各式的適用范圍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於x軸的直線:(b為常數);平行於y軸的直線:(a為常數);

(5)直線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質的直線

(一)平行直線系

平行於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C為常數)

(二)垂直直線系

垂直於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C為常數)

(三)過定點的直線系

(ⅰ)斜率為k的直線系:,直線過定點;

(ⅱ)過兩條直線,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

(為參數),其中直線不在直線系中.

(6)兩直線平行與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斷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時,要注意斜率的存在與否.

(7)兩條直線的交點

相交

交點坐標即方程組的一組解.

方程組無解;方程組有無數解與重合

(8)兩點間距離公式:設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個點

(9)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一點到直線的距離

(10)兩平行直線距離公式

在任一直線上任取一點,再轉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進行求解.

拓展閱讀:高一數學必修一目錄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1.1集合

閱讀與思考集合中元素的個數

1.2函數及其表示

閱讀與思考函數概念的發展歷程

1.3函數的基本性質

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繪制函數圖象

實習作業

小結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Ⅰ)

2.1指數函數

信息技術應用藉助信息技術探究指數函數的性質

2.2對數函數

閱讀與思考對數的發明

探究也發現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圖象之間的關系

2.3冪函數

小結

復習參考題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3.1函數與方程

閱讀與思考中外歷史上的方程求解

信息技術應用藉助信息技術方程的近似解

3.2函數模型及其應用

信息技術應用收集數據並建立函數模型

實習作業

小結

復習參考題

Ⅳ 楂樹竴鏁板 楂樹腑鏁板

楂樹竴鏄鎴戜滑榪涘叆楂樹腑鏃舵湡鐨勭涓闃舵碉紝鎴戜滑搴旇ュ畬鍠勫繁韜錛屽ソ濂藉︿範銆傝屾暟瀛︿篃鏄鎴戜滑蹇呴』瀛︿範鐨勯噸瑕佽劇▼涔嬩竴錛屾垜涓哄悇浣嶅悓瀛︽暣鐞嗕簡楂 涓騫寸駭鏁板 蹇呬慨浜旂煡璇嗙偣 鎬葷粨 錛屽笇鏈涘逛綘鏈夋墍甯鍔! 楂樹竴鏁板 蹇呬慨浜旂煡璇嗙偣鎬葷粨1 銆愬樊鏁板垪鐨勫熀鏈鎬ц川銆 鈶村叕宸涓篸鐨勭瓑宸鏁板垪,鍚勯」鍚屽姞涓鏁版墍寰楁暟鍒椾粛鏄絳夊樊鏁板垪,鍏跺叕宸浠嶄負d. 鈶靛叕宸涓篸鐨勭瓑宸鏁板垪,鍚勯」鍚屼箻浠ュ父鏁発鎵寰楁暟鍒椾粛鏄絳夊樊鏁板垪,鍏跺叕宸涓簁d. 鈶惰嫢{a}銆亄b}涓虹瓑宸鏁板垪,鍒檣a鹵b}涓巤ka+b}(k銆乥涓洪潪闆跺父鏁)涔熸槸絳夊樊鏁板垪. 鈶峰逛換浣昺銆乶,鍦ㄧ瓑宸鏁板垪{a}涓鏈夛細a=a+(n-m)d,鐗瑰埆鍦,褰搈=1鏃,渚垮緱絳夊樊鏁板垪鐨勯氶」鍏寮,姝ゅ紡杈冪瓑宸鏁板垪鐨勯氶」鍏寮忔洿鍏鋒湁涓鑸鎬. 鈶搞佷竴鑸鍦,濡傛灉l,k,p,鈥,m,n,r,鈥︾殕涓鴻嚜鐒舵暟,涓攍+k+p+鈥=m+n+r+鈥(涓よ竟鐨勮嚜鐒舵暟涓鏁扮浉絳),閭d箞褰搟a}涓虹瓑宸鏁板垪鏃,鏈夛細a+a+a+鈥=a+a+a+鈥. 鈶瑰叕宸涓篸鐨勭瓑宸鏁板垪,浠庝腑鍙栧嚭絳夎窛紱葷殑欏,鏋勬垚涓涓鏂版暟鍒,姝ゆ暟鍒椾粛鏄絳夊樊鏁板垪,鍏跺叕宸涓簁d(k涓哄彇鍑洪」鏁頒箣宸). 鈶哄傛灉{a}鏄絳夊樊鏁板垪,鍏宸涓篸,閭d箞,a,a,鈥,a銆乤涔熸槸絳夊樊鏁板垪,鍏跺叕宸涓-d;鍦ㄧ瓑宸鏁板垪{a}涓,a-a=a-a=md.(鍏朵腑m銆乲銆) 鈶誨湪絳夊樊鏁板垪涓,浠庣涓欏硅搗,姣忎竴欏(鏈夌┓鏁板垪鏈欏歸櫎澶)閮芥槸瀹冨墠鍚庝袱欏圭殑絳夊樊涓欏. 鈶煎綋鍏宸甦>0鏃,絳夊樊鏁板垪涓鐨勬暟闅忛」鏁扮殑澧炲ぇ鑰屽炲ぇ;褰揹<0鏃,絳夊樊鏁板垪涓鐨勬暟闅忛」鏁扮殑鍑忓皯鑰屽噺灝;d=0鏃,絳夊樊鏁板垪涓鐨勬暟絳変簬涓涓甯告暟. 鈶借綼,a,a涓虹瓑宸鏁板垪涓鐨勪笁欏,涓攁涓巃,a涓巃鐨勯」璺濆樊涔嬫瘮=(鈮-1),鍒檃=. 鈶存暟鍒梴a}涓虹瓑宸鏁板垪鐨勫厖瑕佹潯浠舵槸錛氭暟鍒梴a}鐨勫墠n欏瑰拰S鍙浠ュ啓鎴怱=an+bn鐨勫艦寮(鍏朵腑a銆乥涓哄父鏁). 鈶靛湪絳夊樊鏁板垪{a}涓,褰撻」鏁頒負2n(nN)鏃,S-S=nd,=;褰撻」鏁頒負(2n-1)(n)鏃,S-S=a,=. 鈶惰嫢鏁板垪{a}涓虹瓑宸鏁板垪,鍒橲,S-S,S-S,鈥︿粛鐒舵垚絳夊樊鏁板垪,鍏宸涓. 鈶瘋嫢涓や釜絳夊樊鏁板垪{a}銆亄b}鐨勫墠n欏瑰拰鍒嗗埆鏄瘲銆乀(n涓哄囨暟),鍒=. 鈶稿湪絳夊樊鏁板垪{a}涓,S=a,S=b(n>m),鍒橲=(a-b). 鈶圭瓑宸鏁板垪{a}涓,鏄痭鐨勪竴嬈″嚱鏁,涓旂偣(n,)鍧囧湪鐩寸嚎y=x+(a-)涓. 鈶鴻扮瓑宸鏁板垪{a}鐨勫墠n欏瑰拰涓篠.鈶犺嫢a>0,鍏宸甦<0,鍒欏綋a鈮0涓攁鈮0鏃,S;鈶¤嫢a<0,鍏宸甦>0,鍒欏綋a鈮0涓攁鈮0鏃,S鏈灝. 銆愮瓑姣旀暟鍒楃殑鍩烘湰鎬ц川銆 鈶村叕姣斾負q鐨勭瓑姣旀暟鍒,浠庝腑鍙栧嚭絳夎窛紱葷殑欏,鏋勬垚涓涓鏂版暟鍒,姝ゆ暟鍒椾粛鏄絳夋瘮鏁板垪,鍏跺叕姣斾負q(m涓虹瓑璺濈葷殑欏規暟涔嬪樊). 鈶靛逛換浣昺銆乶,鍦ㄧ瓑姣旀暟鍒梴a}涓鏈夛細a=a路q,鐗瑰埆鍦,褰搈=1鏃,渚垮緱絳夋瘮鏁板垪鐨勯氶」鍏寮,姝ゅ紡杈冪瓑姣旀暟鍒楃殑閫氶」鍏寮忔洿鍏鋒湁鏅閬嶆. 鈶朵竴鑸鍦,濡傛灉t,k,p,鈥,m,n,r,鈥︾殕涓鴻嚜鐒舵暟,涓攖+k,p,鈥,m+鈥=m+n+r+鈥(涓よ竟鐨勮嚜鐒舵暟涓鏁扮浉絳),閭d箞褰搟a}涓虹瓑姣旀暟鍒楁椂,鏈夛細a.a.a.鈥=a.a.a.鈥.. 鈶瘋嫢{a}鏄鍏姣斾負q鐨勭瓑姣旀暟鍒,鍒檣|a|}銆亄a}銆亄ka}銆亄}涔熸槸絳夋瘮鏁板垪,鍏跺叕姣斿垎鍒涓簗q|}銆亄q}銆亄q}銆亄}. 鈶稿傛灉{a}鏄絳夋瘮鏁板垪,鍏姣斾負q,閭d箞,a,a,a,鈥,a,鈥︽槸浠q涓哄叕姣旂殑絳夋瘮鏁板垪. 鈶瑰傛灉{a}鏄絳夋瘮鏁板垪,閭d箞瀵逛換鎰忓湪n,閮芥湁a路a=a路q>0. 鈶轟袱涓絳夋瘮鏁板垪鍚勫瑰簲欏圭殑縐緇勬垚鐨勬暟鍒椾粛鏄絳夋瘮鏁板垪,涓斿叕姣旂瓑浜庤繖涓や釜鏁板垪鐨勫叕姣旂殑縐. 鈶誨綋q>1涓攁>0鎴00涓01鏃,絳夋瘮鏁板垪涓洪掑噺鏁板垪;褰搎=1鏃,絳夋瘮鏁板垪涓哄父鏁板垪;褰搎<0鏃,絳夋瘮鏁板垪涓烘憜鍔ㄦ暟鍒. 楂樹腑鏁板﹀繀淇浜旓細絳夋瘮鏁板垪鍓峮欏瑰拰鍏寮廠鐨勫熀鏈鎬ц川 鈶村傛灉鏁板垪{a}鏄鍏姣斾負q鐨勭瓑姣旀暟鍒,閭d箞,瀹冪殑鍓峮欏瑰拰鍏寮忔槸S= 涔熷氨鏄璇,鍏姣斾負q鐨勭瓑姣旀暟鍒楃殑鍓峮欏瑰拰鍏寮忔槸q鐨勫垎孌靛嚱鏁扮殑涓緋誨垪鍑芥暟鍊,鍒嗘電殑鐣岄檺鏄鍦╭=1澶.鍥犳,浣跨敤絳夋瘮鏁板垪鐨勫墠n欏瑰拰鍏寮,蹇呴』瑕佸紕娓呭叕姣攓鏄鍙鑳界瓑浜1榪樻槸蹇呬笉絳変簬1,濡傛灉q鍙鑳界瓑浜1,鍒欓渶鍒唓=1鍜宷鈮1榪涜岃ㄨ. 鈶靛綋宸茬煡a,q,n鏃,鐢ㄥ叕寮廠=;褰撳凡鐭a,q,a鏃,鐢ㄥ叕寮廠=. 鈶惰嫢S鏄浠q涓哄叕姣旂殑絳夋瘮鏁板垪,鍒欐湁S=S+qS.鈶 鈶瘋嫢鏁板垪{a}涓虹瓑姣旀暟鍒,鍒橲,S-S,S-S,鈥︿粛鐒舵垚絳夋瘮鏁板垪. 鈶歌嫢欏規暟涓3n鐨勭瓑姣旀暟鍒(q鈮-1)鍓峮欏瑰拰涓庡墠n欏圭Н鍒嗗埆涓篠涓嶵,嬈n欏瑰拰涓庢n欏圭Н鍒嗗埆涓篠涓嶵,鏈鍚巒欏瑰拰涓巒欏圭Н鍒嗗埆涓篠涓嶵,鍒橲,S,S鎴愮瓑姣旀暟鍒,T,T,T浜︽垚絳夋瘮鏁板垪 涓囪兘鍏寮忥細sin2偽=2tan偽/(1+tan^2偽)(娉錛歵an^2偽鏄鎸噒an騫蟲柟偽) cos2偽=(1-tan^2偽)/(1+tan^2偽)tan2偽=2tan偽/(1-tan^2偽) 鍗囧籙鍏寮忥細1+cos偽=2cos^2(偽/2)1-cos偽=2sin^2(偽/2)1鹵sin偽=(sin(偽/2)鹵cos(偽/2))^2 闄嶅籙鍏寮忥細cos^2偽=(1+cos2偽)/2sin^2偽=(1-cos2偽)/21)sin(2k蟺+偽)=sin偽,cos(2k蟺+偽)=cos偽,tan(2k蟺+偽)=tan偽,cot(2k蟺+偽)=cot偽,鍏朵腑k鈭圸; (2)sin(-偽)=-sin偽,cos(-偽)=cos偽,tan(-偽)=-tan偽,cot(-偽)=-cot偽 (3)sin(蟺+偽)=-sin偽,cos(蟺+偽)=-cos偽,tan(蟺+偽)=tan偽,cot(蟺+偽)=cot偽 (4)sin(蟺-偽)=sin偽,cos(蟺-偽)=-cos偽,tan(蟺-偽)=-tan偽,cot(蟺-偽)=-cot偽 (5)sin(蟺/2-偽)=cos偽,cos(蟺/2-偽)=sin偽,tan(蟺/2-偽)=cot偽,cot(蟺/2-偽)=tan偽 (6)sin(蟺/2+偽)=cos偽,cos(蟺/2+偽)=-sin偽, tan(蟺/2+偽)=-cot偽,cot(蟺/2+偽)=-tan偽 (7)sin(3蟺/2+偽)=-cos偽,cos(3蟺/2+偽)=sin偽, tan(3蟺/2+偽)=-cot偽,cot(3蟺/2+偽)=-tan偽 (8)sin(3蟺/2-偽)=-cos偽,cos(3蟺/2-偽)=-sin偽, tan(3蟺/2-偽)=cot偽,cot(3蟺/2-偽)=tan偽(k路蟺/2鹵偽),鍏朵腑k鈭圸 娉ㄦ剰錛氫負鏂逛究鍋氶,涔犳儻鎴戜滑鎶娢辯湅鎴愭槸涓涓浣嶄簬絎涓璞¢檺涓斿皬浜90擄鐨勮; 褰搆鏄濂囨暟鐨勬椂鍊,絳夊紡鍙寵竟鐨勪笁瑙掑嚱鏁板彂鐢熷彉鍖,濡俿in鍙樻垚cos.鍋舵暟鍒欎笉鍙; 鐢ㄨ(k路蟺/2鹵偽)鎵鍦ㄧ殑璞¢檺紜瀹氱瓑寮忓彸杈逛笁瑙掑嚱鏁扮殑姝h礋.渚嬶細tan(3蟺/2+偽)=-cot偽 鈭靛湪榪欎釜寮忓瓙涓璳=3,鏄濂囨暟,鍥犳ょ瓑寮忓彸杈瑰簲鍙樹負cot 鍙,鈭佃(3蟺/2+偽)鍦ㄧ鍥涜薄闄,tan鍦ㄧ鍥涜薄闄愪負璐熷,鍥犳や負浣跨瓑寮忔垚絝,絳夊紡鍙寵竟搴斾負-cot偽.涓夎掑嚱鏁板湪鍚勮薄闄愪腑鐨勬h礋鍒嗗竷 sin錛氱涓絎浜岃薄闄愪腑涓烘;絎涓夌鍥涜薄闄愪腑涓鴻礋cos錛氱涓絎鍥涜薄闄愪腑涓烘;絎浜岀涓夎薄闄愪腑涓鴻礋cot銆乼an:絎涓絎涓夎薄闄愪腑涓烘;絎浜岀鍥涜薄闄愪腑涓鴻礋銆 楂樹竴鏁板﹀繀淇浜旂煡璇嗙偣鎬葷粨2 (涓)銆佹槧灝勩佸嚱鏁般佸弽鍑芥暟 1銆佸瑰簲銆佹槧灝勩佸嚱鏁頒笁涓姒傚康鏃㈡湁鍏辨у張鏈夊尯鍒錛屾槧灝勬槸涓縐嶇壒孌婄殑瀵瑰簲錛岃屽嚱鏁板張鏄涓縐嶇壒孌婄殑鏄犲皠. 2銆佸逛簬鍑芥暟鐨勬傚康錛屽簲娉ㄦ剰濡備笅鍑犵偣錛 (1)鎺屾彙鏋勬垚鍑芥暟鐨勪笁瑕佺礌錛屼細鍒ゆ柇涓や釜鍑芥暟鏄鍚︿負鍚屼竴鍑芥暟. (2)鎺屾彙涓夌嶈〃紺烘硶鈥斺斿垪琛ㄦ硶銆佽В鏋愭硶銆佸浘璞℃硶錛岃兘鏍瑰疄闄呴棶棰樺繪眰鍙橀噺闂寸殑鍑芥暟鍏崇郴寮忥紝鐗瑰埆鏄浼氭眰鍒嗘靛嚱鏁扮殑瑙f瀽寮. (3)濡傛灉y=f(u)錛寀=g(x)錛岄偅涔坹=f[g(x)]鍙鍋歠鍜実鐨勫嶅悎鍑芥暟錛屽叾涓璯(x)涓哄唴鍑芥暟錛宖(u)涓哄栧嚱鏁. 3銆佹眰鍑芥暟y=f(x)鐨勫弽鍑芥暟鐨勪竴鑸姝ラわ細 (1)紜瀹氬師鍑芥暟鐨勫煎煙錛屼篃灝辨槸鍙嶅嚱鏁扮殑瀹氫箟鍩; (2)鐢眣=f(x)鐨勮В鏋愬紡奼傚嚭x=f-1(y); (3)灝唜錛寉瀵規崲錛屽緱鍙嶅嚱鏁扮殑涔犳儻琛ㄨ揪寮弝=f-1(x)錛屽苟娉ㄦ槑瀹氫箟鍩. 娉ㄦ剰鈶狅細瀵逛簬鍒嗘靛嚱鏁扮殑鍙嶅嚱鏁幫紝鍏堝垎鍒奼傚嚭鍦ㄥ悇孌典笂鐨勫弽鍑芥暟錛岀劧鍚庡啀鍚堝苟鍒頒竴璧. 鈶$啛鎮夌殑搴旂敤錛屾眰f-1(x0)鐨勫礆紝鍚堢悊鍒╃敤榪欎釜緇撹猴紝鍙浠ラ伩鍏嶆眰鍙嶅嚱鏁扮殑榪囩▼錛屼粠鑰岀畝鍖栬繍綆. (浜)銆佸嚱鏁扮殑瑙f瀽寮忎笌瀹氫箟鍩 1銆佸嚱鏁板強鍏跺畾涔夊煙鏄涓嶅彲鍒嗗壊鐨勬暣浣擄紝娌℃湁瀹氫箟鍩熺殑鍑芥暟鏄涓嶅瓨鍦ㄧ殑錛屽洜姝わ紝瑕佹g『鍦板啓鍑哄嚱鏁扮殑瑙f瀽寮忥紝蹇呴』鏄鍦ㄦ眰鍑哄彉閲忛棿鐨勫瑰簲娉曞垯鐨勫悓鏃訛紝奼傚嚭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奼傚嚱鏁扮殑瀹氫箟鍩熶竴鑸鏈変笁縐嶇被鍨嬶細 (1)鏈夋椂涓涓鍑芥暟鏉ヨ嚜浜庝竴涓瀹為檯闂棰橈紝榪欐椂鑷鍙橀噺x鏈夊疄闄呮剰涔夛紝奼傚畾涔夊煙瑕佺粨鍚堝疄闄呮剰涔夎冭檻; (2)宸茬煡涓涓鍑芥暟鐨勮В鏋愬紡奼傚叾瀹氫箟鍩燂紝鍙瑕佷嬌瑙f瀽寮忔湁鎰忎箟鍗沖彲.濡傦細 鈶犲垎寮忕殑鍒嗘瘝涓嶅緱涓洪浂; 鈶″伓嬈℃柟鏍圭殑琚寮鏂規暟涓嶅皬浜庨浂; 鈶㈠規暟鍑芥暟鐨勭湡鏁板繀欏誨ぇ浜庨浂; 鈶f寚鏁板嚱鏁板拰瀵規暟鍑芥暟鐨勫簳鏁板繀欏誨ぇ浜庨浂涓斾笉絳変簬1; 鈶や笁瑙掑嚱鏁頒腑鐨勬e垏鍑芥暟y=tanx(x鈭圧錛屼笖k鈭圸)錛屼綑鍒囧嚱鏁皔=cotx(x鈭圧錛寈鈮爇蟺錛宬鈭圸)絳. 搴旀敞鎰忥紝涓涓鍑芥暟鐨勮В鏋愬紡鐢卞嚑閮ㄥ垎緇勬垚鏃訛紝瀹氫箟鍩熶負鍚勯儴鍒嗘湁鎰忎箟鐨勮嚜鍙橀噺鍙栧肩殑鍏鍏遍儴鍒(鍗充氦闆). (3)宸茬煡涓涓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錛屾眰鍙︿竴涓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錛屼富瑕佽冭檻瀹氫箟鍩熺殑娣卞埢鍚涔夊嵆鍙. 宸茬煡f(x)鐨勫畾涔夊煙鏄痆a錛宐]錛屾眰f[g(x)]鐨勫畾涔夊煙鏄鎸囨弧瓚砤鈮g(x)鈮b鐨剎鐨勫彇鍊艱寖鍥達紝鑰屽凡鐭f[g(x)]鐨勫畾涔夊煙[a錛宐]鎸囩殑鏄痻鈭圼a錛宐]錛屾ゆ椂f(x)鐨勫畾涔夊煙錛屽嵆g(x)鐨勫煎煙. 2銆佹眰鍑芥暟鐨勮В鏋愬紡涓鑸鏈夊洓縐嶆儏鍐 (1)鏍規嵁鏌愬疄闄呴棶棰橀渶寤虹珛涓縐嶅嚱鏁板叧緋繪椂錛屽繀欏誨紩鍏ュ悎閫傜殑鍙橀噺錛屾牴鎹鏁板︾殑鏈夊叧鐭ヨ瘑瀵繪眰鍑芥暟鐨勮В鏋愬紡. (2)鏈夋椂棰樿劇粰鍑哄嚱鏁扮壒寰侊紝奼傚嚱鏁扮殑瑙f瀽寮忥紝鍙閲囩敤寰呭畾緋繪暟娉.姣斿傚嚱鏁版槸涓嬈″嚱鏁幫紝鍙璁緁(x)=ax+b(a鈮0)錛屽叾涓璦錛宐涓哄緟瀹氱郴鏁幫紝鏍規嵁棰樿炬潯浠訛紝鍒楀嚭鏂圭▼緇勶紝奼傚嚭a錛宐鍗沖彲. (3)鑻ラ樿劇粰鍑哄嶅悎鍑芥暟f[g(x)]鐨勮〃杈懼紡鏃訛紝鍙鐢ㄦ崲鍏冩硶奼傚嚱鏁癴(x)鐨勮〃杈懼紡錛岃繖鏃跺繀欏繪眰鍑篻(x)鐨勫煎煙錛岃繖鐩稿綋浜庢眰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 (4)鑻ュ凡鐭f(x)婊¤凍鏌愪釜絳夊紡錛岃繖涓絳夊紡闄f(x)鏄鏈鐭ラ噺澶栵紝榪樺嚭鐜板叾浠栨湭鐭ラ噺(濡俧(-x)錛岀瓑)錛屽繀欏繪牴鎹宸茬煡絳夊紡錛屽啀鏋勯犲叾浠栫瓑寮忕粍鎴愭柟紼嬬粍錛屽埄鐢ㄨВ鏂圭▼緇勬硶奼傚嚭f(x)鐨勮〃杈懼紡. (涓)銆佸嚱鏁扮殑鍊煎煙涓庢渶鍊 1銆佸嚱鏁扮殑鍊煎煙鍙栧喅浜庡畾涔夊煙鍜屽瑰簲娉曞垯錛屼笉璁洪噰鐢ㄤ綍縐 鏂規硶 奼傚嚱鏁板煎煙閮藉簲鍏堣冭檻鍏跺畾涔夊煙錛屾眰鍑芥暟鍊煎煙甯哥敤鏂規硶濡備笅錛 (1)鐩存帴娉曪細浜︾О瑙傚療娉曪紝瀵逛簬緇撴瀯杈冧負綆鍗曠殑鍑芥暟錛屽彲鐢卞嚱鏁扮殑瑙f瀽寮忓簲鐢ㄤ笉絳夊紡鐨勬ц川錛岀洿鎺ヨ傚療寰楀嚭鍑芥暟鐨勫煎煙. (2)鎹㈠厓娉曪細榪愮敤浠f暟寮忔垨涓夎掓崲鍏冨皢鎵緇欑殑澶嶆潅鍑芥暟杞鍖栨垚鍙︿竴縐嶇畝鍗曞嚱鏁板啀奼傚煎煙錛岃嫢鍑芥暟瑙f瀽寮忎腑鍚鏈夋牴寮忥紝褰撴牴寮忛噷涓嬈″紡鏃剁敤浠f暟鎹㈠厓錛屽綋鏍瑰紡閲屾槸浜屾″紡鏃訛紝鐢ㄤ笁瑙掓崲鍏. (3)鍙嶅嚱鏁版硶錛氬埄鐢ㄥ嚱鏁癴(x)涓庡叾鍙嶅嚱鏁癴-1(x)鐨勫畾涔夊煙鍜屽煎煙闂寸殑鍏崇郴錛岄氳繃奼傚弽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鑰屽緱鍒板師鍑芥暟鐨勫煎煙錛屽艦濡(a鈮0)鐨勫嚱鏁板煎煙鍙閲囩敤姝ゆ硶奼傚緱. (4)閰嶆柟娉曪細瀵逛簬浜屾″嚱鏁版垨浜屾″嚱鏁版湁鍏崇殑鍑芥暟鐨勫煎煙闂棰樺彲鑰冭檻鐢ㄩ厤鏂規硶. (5)涓嶇瓑寮忔硶奼傚煎煙錛氬埄鐢ㄥ熀鏈涓嶇瓑寮廰+b鈮[a錛宐鈭(0錛+鈭)]鍙浠ユ眰鏌愪簺鍑芥暟鐨勫煎煙錛屼笉榪囧簲娉ㄦ剰鏉′歡鈥滀竴姝d簩瀹氫笁鐩哥瓑鈥濇湁鏃墮渶鐢ㄥ埌騫蟲柟絳夋妧宸. (6)鍒ゅ埆寮忔硶錛氭妸y=f(x)鍙樺艦涓哄叧浜巟鐨勪竴鍏冧簩嬈℃柟紼嬶紝鍒╃敤鈥溾柍鈮0鈥濇眰鍊煎煙.鍏墮樺瀷鐗瑰緛鏄瑙f瀽寮忎腑鍚鏈夋牴寮忔垨鍒嗗紡. (7)鍒╃敤鍑芥暟鐨勫崟璋冩ф眰鍊煎煙錛氬綋鑳界『瀹氬嚱鏁板湪鍏跺畾涔夊煙涓(鎴栨煇涓瀹氫箟鍩熺殑瀛愰泦涓)鐨勫崟璋冩э紝鍙閲囩敤鍗曡皟鎬ф硶奼傚嚭鍑芥暟鐨勫煎煙. (8)鏁板艦緇撳悎娉曟眰鍑芥暟鐨勫煎煙錛氬埄鐢ㄥ嚱鏁版墍琛ㄧず鐨勫嚑浣曟剰涔夛紝鍊熷姪浜庡嚑浣曟柟娉曟垨鍥捐薄錛屾眰鍑哄嚱鏁扮殑鍊煎煙錛屽嵆浠ユ暟褰㈢粨鍚堟眰鍑芥暟鐨勫煎煙. 2銆佹眰鍑芥暟鐨勬渶鍊間笌鍊煎煙鐨勫尯鍒鍜岃仈緋 奼傚嚱鏁版渶鍊肩殑甯哥敤鏂規硶鍜屾眰鍑芥暟鍊煎煙鐨勬柟娉曞熀鏈涓婃槸鐩稿悓鐨勶紝浜嬪疄涓婏紝濡傛灉鍦ㄥ嚱鏁扮殑鍊煎煙涓瀛樺湪涓涓鏈灝(澶)鏁幫紝榪欎釜鏁板氨鏄鍑芥暟鐨勬渶灝(澶)鍊.鍥犳ゆ眰鍑芥暟鐨勬渶鍊間笌鍊煎煙錛屽叾瀹炶川鏄鐩稿悓鐨勶紝鍙鏄鎻愰棶鐨勮掑害涓嶅悓錛屽洜鑰岀瓟棰樼殑鏂瑰紡灝辨湁鎵鐩稿紓. 濡傚嚱鏁扮殑鍊煎煙鏄(0錛16]錛屽兼槸16錛屾棤鏈灝忓.鍐嶅傚嚱鏁扮殑鍊煎煙鏄(-鈭烇紝-2]鈭猍2錛+鈭)錛屼絾姝ゅ嚱鏁版棤鍊煎拰鏈灝忓礆紝鍙鏈夊湪鏀瑰彉鍑芥暟瀹氫箟鍩熷悗錛屽倄>0鏃訛紝鍑芥暟鐨勬渶灝忓間負2.鍙瑙佸畾涔夊煙瀵瑰嚱鏁扮殑鍊煎煙鎴栨渶鍊肩殑褰卞搷. 3銆佸嚱鏁扮殑鏈鍊煎湪瀹為檯闂棰樹腑鐨勫簲鐢 鍑芥暟鐨勬渶鍊肩殑搴旂敤涓昏佷綋鐜板湪鐢ㄥ嚱鏁扮煡璇嗘眰瑙e疄闄呴棶棰樹笂錛屼粠鏂囧瓧琛ㄨ堪涓婂父甯歌〃鐜頒負鈥滃伐紼嬮犱環鏈浣庘濓紝鈥滃埄娑︹濇垨鈥滈潰縐(浣撶Н)(鏈灝)鈥濈瓑璇稿氱幇瀹為棶棰樹笂錛屾眰瑙f椂瑕佺壒鍒鍏蟲敞瀹為檯鎰忎箟瀵硅嚜鍙橀噺鐨勫埗綰︼紝浠ヤ究鑳芥g『奼傚緱鏈鍊. (鍥)銆佸嚱鏁扮殑濂囧伓鎬 1銆佸嚱鏁扮殑濂囧伓鎬х殑瀹氫箟錛氬逛簬鍑芥暟f(x)錛屽傛灉瀵逛簬鍑芥暟瀹氫箟鍩熷唴鐨勪換鎰忎竴涓獂錛岄兘鏈塮(-x)=-f(x)(鎴杅(-x)=f(x))錛岄偅涔堝嚱鏁癴(x)灝卞彨鍋氬囧嚱鏁(鎴栧伓鍑芥暟). 姝g『鐞嗚В濂囧嚱鏁板拰鍋跺嚱鏁扮殑瀹氫箟錛岃佹敞鎰忎袱鐐癸細(1)瀹氫箟鍩熷湪鏁拌醬涓婂叧浜庡師鐐瑰圭О鏄鍑芥暟f(x)涓哄囧嚱鏁版垨鍋跺嚱鏁扮殑蹇呰佷笉鍏呭垎鏉′歡;(2)f(x)=-f(x)鎴杅(-x)=f(x)鏄瀹氫箟鍩熶笂鐨勬亽絳夊紡.(濂囧伓鎬ф槸鍑芥暟瀹氫箟鍩熶笂鐨勬暣浣撴ц川). 2銆佸囧伓鍑芥暟鐨勫畾涔夋槸鍒ゆ柇鍑芥暟濂囧伓鎬х殑涓昏佷緷鎹銆備負浜嗕究浜庡垽鏂鍑芥暟鐨勫囧伓鎬э紝鏈夋椂闇瑕佸皢鍑芥暟鍖栫畝鎴栧簲鐢ㄥ畾涔夌殑絳変環褰㈠紡錛 娉ㄦ剰濡備笅緇撹虹殑榪愮敤錛 (1)涓嶈篺(x)鏄濂囧嚱鏁拌繕鏄鍋跺嚱鏁幫紝f(|x|)鎬繪槸鍋跺嚱鏁; (2)f(x)銆乬(x)鍒嗗埆鏄瀹氫箟鍩烡1銆丏2涓婄殑濂囧嚱鏁幫紝閭d箞鍦―1鈭〥2涓婏紝f(x)+g(x)鏄濂囧嚱鏁幫紝f(x)路g(x)鏄鍋跺嚱鏁幫紝綾諱技鍦版湁鈥滃嚶卞=濂団濃滃嚸楀=鍋垛濓紝鈥滃伓鹵鍋=鍋垛濃滃伓脳鍋=鍋垛濃滃嚸楀伓=濂団; (3)濂囧伓鍑芥暟鐨勫嶅悎鍑芥暟鐨勫囧伓鎬ч氬父鏄鍋跺嚱鏁; (4)濂囧嚱鏁扮殑瀵煎嚱鏁版槸鍋跺嚱鏁幫紝鍋跺嚱鏁扮殑瀵煎嚱鏁版槸濂囧嚱鏁般 3銆佹湁鍏沖囧伓鎬х殑鍑犱釜鎬ц川鍙婄粨璁 (1)涓涓鍑芥暟涓哄囧嚱鏁扮殑鍏呰佹潯浠舵槸瀹冪殑鍥捐薄鍏充簬鍘熺偣瀵圭О;涓涓鍑芥暟涓哄伓鍑芥暟鐨勫厖瑕佹潯浠舵槸瀹冪殑鍥捐薄鍏充簬y杞村圭О. (2)濡傝佸嚱鏁扮殑瀹氫箟鍩熷叧浜庡師鐐瑰圭О涓斿嚱鏁板兼亽涓洪浂錛岄偅涔堝畠鏃㈡槸濂囧嚱鏁板張鏄鍋跺嚱鏁. (3)鑻ュ囧嚱鏁癴(x)鍦▁=0澶勬湁鎰忎箟錛屽垯f(0)=0鎴愮珛. (4)鑻f(x)鏄鍏鋒湁濂囧伓鎬х殑鍖洪棿鍗曡皟鍑芥暟錛屽垯濂(鍋)鍑芥暟鍦ㄦh礋瀵圭О鍖洪棿涓婄殑鍗曡皟鎬ф槸鐩稿悓(鍙)鐨勩 (5)鑻f(x)鐨勫畾涔夊煙鍏充簬鍘熺偣瀵圭О錛屽垯F(x)=f(x)+f(-x)鏄鍋跺嚱鏁幫紝G(x)=f(x)-f(-x)鏄濂囧嚱鏁. (6)濂囧伓鎬х殑鎺ㄥ箍 鍑芥暟y=f(x)瀵瑰畾涔夊煙鍐呯殑浠諱竴x閮芥湁f(a+x)=f(a-x)錛屽垯y=f(x)鐨勫浘璞″叧浜庣洿綰縳=a瀵圭О錛屽嵆y=f(a+x)涓哄伓鍑芥暟.鍑芥暟y=f(x)瀵瑰畾涔夊煙鍐呯殑浠-x閮芥湁f(a+x)=-f(a-x)錛屽垯y=f(x)鐨勫浘璞″叧浜庣偣(a錛0)鎴愪腑蹇冨圭О鍥懼艦錛屽嵆y=f(a+x)涓哄囧嚱鏁般 楂樹竴鏁板﹀繀淇浜旂煡璇嗙偣鎬葷粨3 1.鍑芥暟鐨勬傚康錛氳続銆丅鏄闈炵┖鐨勬暟闆嗭紝濡傛灉鎸夌収鏌愪釜紜瀹氱殑瀵瑰簲鍏崇郴f錛屼嬌瀵逛簬闆嗗悎A涓鐨勪換鎰忎竴涓鏁皒錛屽湪闆嗗悎B涓閮芥湁紜瀹氱殑鏁癴(x)鍜屽畠瀵瑰簲錛岄偅涔堝氨縐癴錛欰鈫払涓轟粠闆嗗悎A鍒伴泦鍚圔鐨勪竴涓鍑芥暟.璁頒綔錛歽=f(x)錛寈鈭圓.鍏朵腑錛寈鍙鍋氳嚜鍙橀噺錛寈鐨勫彇鍊艱寖鍥碅鍙鍋氬嚱鏁扮殑瀹氫箟鍩;涓巟鐨勫肩浉瀵瑰簲鐨剏鍊煎彨鍋氬嚱鏁板礆紝鍑芥暟鍊肩殑闆嗗悎{f(x)|x鈭圓}鍙鍋氬嚱鏁扮殑鍊煎煙. 娉ㄦ剰錛氬傛灉鍙緇欏嚭瑙f瀽寮弝=f(x)錛岃屾病鏈夋寚鏄庡畠鐨勫畾涔夊煙錛屽垯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鍗蟲槸鎸囪兘浣胯繖涓寮忓瓙鏈夋剰涔夌殑瀹炴暟鐨勯泦鍚;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銆佸煎煙瑕佸啓鎴愰泦鍚堟垨鍖洪棿鐨勫艦寮. 瀹氫箟鍩熻ˉ鍏 鑳戒嬌鍑芥暟寮忔湁鎰忎箟鐨勫疄鏁皒鐨勯泦鍚堢О涓哄嚱鏁扮殑瀹氫箟鍩燂紝奼傚嚱鏁扮殑瀹氫箟鍩熸椂鍒椾笉絳夊紡緇勭殑涓昏佷緷鎹鏄錛 (1)鍒嗗紡鐨勫垎姣嶄笉絳変簬闆; (2)鍋舵℃柟鏍圭殑琚寮鏂規暟涓嶅皬浜庨浂; (3)瀵規暟寮忕殑鐪熸暟蹇呴』澶т簬闆; (4)鎸囨暟銆佸規暟寮忕殑搴曞繀欏誨ぇ浜庨浂涓斾笉絳変簬1. (5)濡傛灉鍑芥暟鏄鐢變竴浜涘熀鏈鍑芥暟閫氳繃鍥涘垯榪愮畻緇撳悎鑰屾垚鐨.閭d箞錛屽畠鐨勫畾涔夊煙鏄浣垮悇閮ㄥ垎閮芥湁鎰忎箟鐨剎鐨勫肩粍鎴愮殑闆嗗悎. (6)鎸囨暟涓洪浂搴曚笉鍙浠ョ瓑浜庨浂 2.鏋勬垚鍑芥暟鐨勪笁瑕佺礌錛氬畾涔夊煙銆佸瑰簲鍏崇郴鍜屽煎煙 鍐嶆敞鎰忥細 (1)鏋勬垚鍑芥暟涓変釜瑕佺礌鏄瀹氫箟鍩熴佸瑰簲鍏崇郴鍜屽煎煙.鐢變簬鍊煎煙鏄鐢卞畾涔夊煙鍜屽瑰簲鍏崇郴鍐沖畾鐨勶紝鎵浠ワ紝濡傛灉涓や釜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鍜屽瑰簲鍏崇郴瀹屽叏涓鑷達紝鍗崇О榪欎袱涓鍑芥暟鐩哥瓑(鎴栦負鍚屼竴鍑芥暟) (2)涓や釜鍑芥暟鐩哥瓑褰撲笖浠呭綋瀹冧滑鐨勫畾涔夊煙鍜屽瑰簲鍏崇郴瀹屽叏涓鑷達紝鑰屼笌琛ㄧず鑷鍙橀噺鍜屽嚱鏁板肩殑瀛楁瘝鏃犲叧銆傜浉鍚屽嚱鏁扮殑鍒ゆ柇鏂規硶錛氣憼琛ㄨ揪寮忕浉鍚;鈶″畾涔夊煙涓鑷(涓ょ偣蹇呴』鍚屾椂鍏峰) 鍊煎煙琛ュ厖 (1)銆佸嚱鏁扮殑鍊煎煙鍙栧喅浜庡畾涔夊煙鍜屽瑰簲娉曞垯錛屼笉璁洪噰鍙栦粈涔堟柟娉曟眰鍑芥暟鐨勫煎煙閮藉簲鍏堣冭檻鍏跺畾涔夊煙.(2).搴旂啛鎮夋帉鎻′竴嬈″嚱鏁般佷簩嬈″嚱鏁般佹寚鏁般佸規暟鍑芥暟鍙婂悇涓夎掑嚱鏁扮殑鍊煎煙錛屽畠鏄奼傝В澶嶆潅鍑芥暟鍊煎煙鐨勫熀紜.(3).奼傚嚱鏁板煎煙鐨勫父鐢ㄦ柟娉曟湁錛氱洿鎺ユ硶銆佸弽鍑芥暟娉曘佹崲鍏冩硶銆侀厤鏂規硶銆佸潎鍊間笉絳夊紡娉曘佸垽鍒寮忔硶銆佸崟璋冩ф硶絳. 3.鍑芥暟鍥捐薄鐭ヨ瘑褰掔撼 (1)瀹氫箟錛氬湪騫抽潰鐩磋掑潗鏍囩郴涓錛屼互鍑芥暟y=f(x),(x鈭圓)涓鐨剎涓烘í鍧愭爣錛屽嚱鏁板紋涓虹旱鍧愭爣鐨勭偣P(x錛寉)鐨勯泦鍚圕錛屽彨鍋氬嚱鏁皔=f(x),(x鈭圓)鐨勫浘璞. C涓婃瘡涓鐐圭殑鍧愭爣(x錛寉)鍧囨弧瓚沖嚱鏁板叧緋粂=f(x)錛屽弽榪囨潵錛屼互婊¤凍y=f(x)鐨勬瘡涓緇勬湁搴忓疄鏁板箈銆亂涓哄潗鏍囩殑鐐(x錛寉)錛屽潎鍦–涓.鍗寵頒負C={P(x,y)|y=f(x),x鈭圓} 鍥捐薄C涓鑸鐨勬槸涓鏉″厜婊戠殑榪炵畫鏇茬嚎(鎴栫洿綰),涔熷彲鑳芥槸鐢變笌浠繪剰騫寵屼笌Y杞寸殑鐩寸嚎鏈澶氬彧鏈変竴涓浜ょ偣鐨勮嫢騫叉潯鏇茬嚎鎴栫繪暎鐐圭粍鎴. (2)鐢繪硶 A銆佹弿鐐規硶錛氭牴鎹鍑芥暟瑙f瀽寮忓拰瀹氫箟鍩燂紝奼傚嚭x,y鐨勪竴浜涘瑰簲鍊煎苟鍒楄〃錛屼互(x,y)涓哄潗鏍囧湪鍧愭爣緋誨唴鎻忓嚭鐩稿簲鐨勭偣P(x,y)錛屾渶鍚庣敤騫蟲粦鐨勬洸綰垮皢榪欎簺鐐硅繛鎺ヨ搗鏉. B銆佸浘璞″彉鎹㈡硶(璇峰弬鑰冨繀淇4涓夎掑嚱鏁) 甯哥敤鍙樻崲鏂規硶鏈変笁縐嶏紝鍗沖鉤縐誨彉鎹銆佷幾緙╁彉鎹㈠拰瀵圭О鍙樻崲 (3)浣滅敤錛 1銆佺洿瑙傜殑鐪嬪嚭鍑芥暟鐨勬ц川;2銆佸埄鐢ㄦ暟褰㈢粨鍚堢殑鏂規硶鍒嗘瀽瑙i樼殑鎬濊礬銆傛彁楂樿В棰樼殑閫熷害銆 鍙戠幇瑙i樹腑鐨勯敊璇銆 4.蹇鍘諱簡瑙e尯闂寸殑姒傚康 (1)鍖洪棿鐨勫垎綾伙細寮鍖洪棿銆侀棴鍖洪棿銆佸崐寮鍗婇棴鍖洪棿;(2)鏃犵┓鍖洪棿;(3)鍖洪棿鐨勬暟杞磋〃紺. 5.浠涔堝彨鍋氭槧灝 涓鑸鍦幫紝璁続銆丅鏄涓や釜闈炵┖鐨勯泦鍚堬紝濡傛灉鎸夋煇涓涓紜瀹氱殑瀵瑰簲娉曞垯f錛屼嬌瀵逛簬闆嗗悎A涓鐨勪換鎰忎竴涓鍏冪礌x錛屽湪闆嗗悎B涓閮芥湁紜瀹氱殑鍏冪礌y涓庝箣瀵瑰簲錛岄偅涔堝氨縐板瑰簲f錛欰B涓轟粠闆嗗悎A鍒伴泦鍚圔鐨勪竴涓鏄犲皠銆傝頒綔鈥渇錛欰B鈥 緇欏畾涓涓闆嗗悎A鍒癇鐨勬槧灝勶紝濡傛灉a鈭圓,b鈭圔.涓斿厓緔燼鍜屽厓緔燽瀵瑰簲錛岄偅涔堬紝鎴戜滑鎶婂厓緔燽鍙鍋氬厓緔燼鐨勮薄錛屽厓緔燼鍙鍋氬厓緔燽鐨勫師璞 璇存槑錛氬嚱鏁版槸涓縐嶇壒孌婄殑鏄犲皠錛屾槧灝勬槸涓縐嶇壒孌婄殑瀵瑰簲錛屸憼闆嗗悎A銆丅鍙婂瑰簲娉曞垯f鏄紜瀹氱殑;鈶″瑰簲娉曞垯鏈夆滄柟鍚戞р濓紝鍗沖己璋冧粠闆嗗悎A鍒伴泦鍚圔鐨勫瑰簲錛屽畠涓庝粠B鍒癆鐨勫瑰簲鍏崇郴涓鑸鏄涓嶅悓鐨;鈶㈠逛簬鏄犲皠f錛欰鈫払鏉ヨ達紝鍒欏簲婊¤凍錛(鈪)闆嗗悎A涓鐨勬瘡涓涓鍏冪礌錛屽湪闆嗗悎B涓閮芥湁璞★紝騫朵笖璞℃槸鐨;(鈪)闆嗗悎A涓涓嶅悓鐨勫厓緔狅紝鍦ㄩ泦鍚圔涓瀵瑰簲鐨勮薄鍙浠ユ槸鍚屼竴涓;(鈪)涓嶈佹眰闆嗗悎B涓鐨勬瘡涓涓鍏冪礌鍦ㄩ泦鍚圓涓閮芥湁鍘熻薄銆 甯哥敤鐨勫嚱鏁拌〃紺烘硶鍙婂悇鑷鐨勪紭鐐癸細 鍑芥暟鍥捐薄鏃㈠彲浠ユ槸榪炵畫鐨勬洸綰匡紝涔熷彲浠ユ槸鐩寸嚎銆佹姌綰褲佺繪暎鐨勭偣絳夌瓑錛屾敞鎰忓垽鏂涓涓鍥懼艦鏄鍚︽槸鍑芥暟鍥捐薄鐨勪緷鎹;瑙f瀽娉曪細蹇呴』娉ㄦ槑鍑芥暟鐨勫畾涔夊煙;鍥捐薄娉曪細鎻忕偣娉曚綔鍥捐佹敞鎰忥細紜瀹氬嚱鏁扮殑瀹氫箟鍩;鍖栫畝鍑芥暟鐨勮В鏋愬紡;瑙傚療鍑芥暟鐨勭壒寰;鍒楄〃娉曪細閫夊彇鐨勮嚜鍙橀噺瑕佹湁浠h〃鎬э紝搴旇兘鍙嶆槧瀹氫箟鍩熺殑鐗瑰緛. 娉ㄦ剰鍟婏細瑙f瀽娉曪細渚誇簬綆楀嚭鍑芥暟鍊箋傚垪琛ㄦ硶錛氫究浜庢煡鍑哄嚱鏁板箋傚浘璞℃硶錛氫究浜庨噺鍑哄嚱鏁板 琛ュ厖涓錛氬垎孌靛嚱鏁(鍙傝佽炬湰P24-25) 鍦ㄥ畾涔夊煙鐨勪笉鍚岄儴鍒嗕笂鏈変笉鍚岀殑瑙f瀽琛ㄨ揪寮忕殑鍑芥暟銆傚湪涓嶅悓鐨勮寖鍥撮噷奼傚嚱鏁板兼椂蹇呴』鎶婅嚜鍙橀噺浠e叆鐩稿簲鐨勮〃杈懼紡銆傚垎孌靛嚱鏁扮殑瑙f瀽寮忎笉鑳藉啓鎴愬嚑涓涓嶅悓鐨勬柟紼嬶紝鑰屽氨鍐欏嚱鏁板煎嚑縐嶄笉鍚岀殑琛ㄨ揪寮忓苟鐢ㄤ竴涓宸﹀ぇ鎷鍙鋒嫭璧鋒潵錛屽苟鍒嗗埆娉ㄦ槑鍚勯儴鍒嗙殑鑷鍙橀噺鐨勫彇鍊兼儏鍐.(1)鍒嗘靛嚱鏁版槸涓涓鍑芥暟錛屼笉瑕佹妸瀹冭璁や負鏄鍑犱釜鍑芥暟;(2)鍒嗘靛嚱鏁扮殑瀹氫箟鍩熸槸鍚勬靛畾涔夊煙鐨勫苟闆嗭紝鍊煎煙鏄鍚勬靛煎煙鐨勫苟闆. 琛ュ厖浜岋細澶嶅悎鍑芥暟 濡傛灉y=f(u),(u鈭圡),u=g(x),(x鈭圓),鍒檡=f[g(x)]=F(x)錛(x鈭圓)縐頒負f銆乬鐨勫嶅悎鍑芥暟銆
楂樹竴鏁板﹀繀淇浜旂煡璇嗙偣鎬葷粨鐩稿叧 鏂囩珷 錛 鈽 楂樹腑鏁板﹀﹂湼鎻愬垎縐樼睄:蹇呬慨浜旂煡璇嗙偣鎬葷粨 鈽 楂樹腑鏁板﹀繀淇5鏁板垪鐭ヨ瘑鐐規葷粨 鈽 楂樹竴鏁板﹀繀淇浜旀暟鍒楃煡璇嗙偣 鈽 楂樹腑鏁板﹀繀淇5鍏寮忔葷粨 鈽 楂樹腑鏁板﹀繀淇5鍏ㄩ儴鍏寮 鈽 楂樹竴鏁板︾瓑姣旀暟鍒楃煡璇嗙偣鎬葷粨 鈽 楂樹竴鏁板﹀繀淇浜旂瓑姣斾腑欏瑰繀鑰冪煡璇嗙偣 鈽 楂樹竴鏁板﹀繀淇涓鐭ヨ瘑鐐規葷粨 鈽 楂樹腑鏁板﹀繀鑰冪煡璇嗙偣褰掔撼鏁寸悊 鈽 楂樹腑鏁板︽帹鐞嗙煡璇嗙偣鎬葷粨

Ⅵ 高一數學必修一函數及其表示知識點

高一數學必修一函數及其表示知識點 篇1

高一數學必修一函數及其表示:

函數及其表示

知識點詳解文檔包含函數的概念、映射、函數關系的判斷原則、函數區間、函數的三要素、函數的定義域、求具體或抽象數值的函數值、求函數值域、函數的表示方法等

文檔首頁截圖如下:

1。函數與映射的區別:

2。求函數定義域

常見的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數f(x)的定義域可以歸納如下:

①當f(x)為整式時,函數的定義域為R。

②當f(x)為分式時,函數的定義域為使分式分母不為零的實數集合。

③當f(x)為偶次根式時,函數的定義域是使被開方數不小於0的實數集合。

④當f(x)為對數式時,函數的定義域是使真數為正、底數為正且不為1的實數集合。

⑤如果f(x)是由幾個部分的數學式子構成的,那麼函數定義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義的實數集合,即求各部分有意義的實數集合的交集。

⑥復合函數的定義域是復合的各基本的函數定義域的交集。

⑦對於由實際問題的背景確定的函數,其定義域除上述外,還要受實際問題的制約。

3。求函數值域

(1)、觀察法:通過對函數定義域、性質的觀察,結合函數的解析式,求得函數的值域;

(2)、配方法;如果一個函數是二次函數或者經過換元可以寫成二次函數的形式,那麼將這個函數的右邊配方,通過自變數的范圍可以求出該函數的值域;

(3)、判別式法:

(4)、數形結合法;通過觀察函數的圖象,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得到函數的值域;

(5)、換元法;以新變數代替函數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數轉化為以新變數為自變數的函數形式,進而求出值域;

(6)、利用函數的單調性;如果函數在給出的定義域區間上是嚴格單調的,那麼就可以利用端點的函數值來求出值域;

(7)、利用基本不等式:對於一些特殊的分式函數、高於二次的函數可以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出函數的值域;

(8)、最值法:對於閉區間[a,b]上的連續函數y=f(x),可求出y=f(x)在區間[a,b]內的極值,並與邊界值f(a)。f(b)作比較,求出函數的最值,可得到函數y的值域;

(9)、反函數法:如果函數在其定義域內存在反函數,那麼求函數的值域可以轉化為求反函數的定義域。

高一數學必修一函數及其表示知識點 篇2

知識點總結

本節知識包括函數的單調性、函數的奇偶性、函數的周期性、函數的最值、函數的對稱性和函數的'圖象等知識點。函數的單調性、函數的奇偶性、函數的周期性、函數的最值、函數的對稱性是學習函數的圖象的基礎,函數的圖象是它們的綜合。所以理解了前面的幾個知識點,函數的圖象就迎刃而解了。

一、函數的單調性

1、函數單調性的定義

2、函數單調性的判斷和證明:

(1)定義法

(2)復合函數分析法

(3)導數證明法

(4)圖象法

二、函數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1、函數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定義

2、函數的奇偶性的判定和證明方法

3、函數的周期性的判定方法

三、函數的圖象

1、函數圖象的作法

(1)描點法

(2)圖象變換法

2、圖象變換包括圖象:平移變換、伸縮變換、對稱變換、翻折變換。

常見考法

本節是段考和高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內容,是段考和高考考查的重點和難點。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都有,並且題目難度較大。在解答題中,它可以和高中數學的每一章聯合考查,多屬於拔高題。多考查函數的單調性、最值和圖象等。

誤區提醒

1、求函數的單調區間,必須先求函數的定義域,即遵循「函數問題定義域優先的原則」。

2、單調區間必須用區間來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單調區間一般寫成開區間,不必考慮端點問題。

3、在多個單調區間之間不能用「或」和「 」連接,只能用逗號隔開。

4、判斷函數的奇偶性,首先必須考慮函數的定義域,如果函數的定義域不關於原點對稱,則函數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數。

5、作函數的圖象,一般是首先化簡解析式,然後確定用描點法或圖象變換法作函數的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