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道關於宇宙中的地球的地理題。我需要詳細過程噢
這是有關地球運動的題型。
解這類題的關鍵是讀懂圖。
(1)圖1:南半球極圈(66度34分S)以南有極晝,北半球極圈(66度34分N)以北有極夜,這說明此日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所以圖1所示季節為冬季。
(2)圖2:黃河站在北極圈以北,北極點以南。黃河站位於極夜點,(根據太陽直射點運動規律,極夜點可能由極圈向北極點移動,也可能由極點向極圈移動)所以根據黃河站緯度位置可以知道該日約在5月上旬或7月下旬(春季或夏季)。
(3)圖3:由圖中東半球位置可知,接近180度的東西半球分界線為東經160度,所以圖示為南半球。晨昏線平分南半球,所以該日為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秋分日)前後(春季或秋季)。
(4)圖4:圖中經度與緯度最小夾角應為23度26分(用手機看不清楚,猜的,不過多數是這個度數)。將極點度數減去夾角度(90-23.26=66.34)得出極晝極夜圈為南北極圈(也可以將局部圖展開成全球圖,就可以得到),其中北極圈及以北地區有極晝南極圈及以南地區有極夜,所以該日為6月22日(夏至日)前後(夏季)。
讀懂圖後就可以很輕松地答題啦。你提的問題都答出來啦。(提示:上海在中國(北半球),所以當冬至日時上海晝最短夜最長,日出最遲日落最早)。
❷ 高中地理知識框架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復習知識點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 宇宙:時間上的無始無終,空間上的無邊無際。
2. 天體:
- 概念:物質存在的形式,包括星雲、行星、流星體、彗星以及一些星際物質(如氣體、塵埃)。
- 天體系統:各天體相互吸引、繞轉才形成天體系統。
- 天體系統的層次:
二、太陽系及其成員
1.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2. 它們的公轉運動共同特點: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3. 又可以分為三類:
- 類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 巨行星:木、土星
- 遠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4.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三、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 日地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
2. 質量體積適宜——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3. 地球內部物質運動、——水
四、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 提供能量:
- 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 太陽輻射是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來源:內部的核聚變。
- 緯度差異熱量差異:緯度低,太陽輻射強,生物量多;反之。
2. 太陽活動:
- 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分為:日冕(最外層)、色球、光球(太陽表面、最亮)。
- 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太陽黑子(周期11年)。
- 耀斑也是重要標志,它是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
- 太陽風在日冕層;太陽風暴發生於太陽表面。
- 太陽活動的三大影響:
- (1)太陽電磁波擾動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 (2)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電磁場產生磁暴
- (3)帶電粒子流進入大氣層產生極光。
- 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有一定相關系:(P12)1、3圖是正相關,2圖是負相關。
五、地球運動
1. 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2. 地球自轉:
- 繞轉中心:地軸(它的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 地球真正的自轉周期:恆星日(23時56分4秒),360°
- 另一周期是:太陽日(24小時),360°59』
- 自轉方向:
- 從北極上看地球自轉是逆時針,南極上看是順時針。
- 角速度:除南北兩極點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為15°/h。
- 線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兩極逐漸減小,兩極線速度為0。
3. 地球公轉:
- 繞轉中心:太陽
- 周期:
- 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真正周期)
- 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太陽周期)
- 公轉軌道:橢圓形
- 近日點(1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大),遠日點(7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小)。
- 注意:夏至日點在遠日點附近,冬至日點在近日點附近。
- 黃赤交角(23°26』):黃道面+赤道面
4. 地球運動的意義:
- 自轉:產生晝夜更替、地方時、地轉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
- 公轉: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五帶的形成。
- 地球公轉和自轉產生:黃赤交角(23°26』)。
5. 地球運動的計算:
- 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其太陽高度為0。
- 晨線:由夜變為晝。
- 昏線:由晝變為夜。
- 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相鄰兩個時區相差1小時。
- 解題的三個方法:
- (1)求時區:時區序號=已知經度/15°,余數7.5則整數+1為時區序號
- (2)兩個時區之差:同區相減,異區相加
- (3)「東加西減」:所求點在已知點以東用「+」,以西用「-」
- 日界線:原則以180°經線作為日界線,不過有些曲折。
- 從東十二區進入西十二區減一天;從西十二區進入東十二區加一天。
-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圖:
- 解晝夜長短的三個方法:
- (1)求某地晝夜長短:過該點作緯線或緯線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晝長夜短,反之。
- (2)某地晝長2x,則日出為12:00—x,日落為:12:+x。
- (3)仿哪渣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全球各地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 注意:解題突破點:赤道終年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 正午太陽高度:H=90—∣(φ±λ)∣ 說明:φ為所求地緯度,λ為太陽直射點緯度。當太陽直射點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時用φ-λ;當太陽直射點和所求地分別在南,北半球時用φ+λ:
- 太陽直射點所在經度的地方時為:12:00。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一、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 地質作用包括: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內力作用是主導
2. 內力作用:
- 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熱能
- 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
-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地、盆地
- 地殼運動:
- 水平運動:擠壓形成褶皺山脈,拉伸形成斷裂帶。
- 垂直運動: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勢和海陸變遷。
- 外力作用:
- 能量來源:地球外部的太陽能
- 表現形式:
- 風化作用(風化產物留在原地)
- 侵蝕作用(產物離開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蝕地貌。如冰斗、角峰、風蝕柱)
- 搬運作用
- 堆積作用
-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趨於平坦
二、山嶽的形成
1. 褶皺山:
- 褶皺:岩層由於地殼運動的強大擠壓作用發生變形產生一系列的彎曲就是褶皺。其基本單位是褶曲。
- 褶曲
- 背斜:岩層向上,中心岩層較老兩翼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儲存地。
- 向斜:岩層向下,中心岩層較新兩翼較老。可修水庫。
- 注意:有時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被侵蝕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向斜山嶺。
2. 斷塊山:
- 斷層:斷裂面兩側的岩體沿斷面發生明顯的位移
- 成因:
- 岩體上升形成山嶺或高地:如華山、廬山、泰山。
- 岩體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 火山:
- 構造:由火山錐和火山口組成。
- 在火山口積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國長白山天池(也叫白頭山天池)。
4. 山嶽對交通的影響:
- 影響交通運輸方式:在山嶽地區一般先修公路再修鐵路,主要考慮到對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問題。
- 影響線路的分:布山嶽地區的交通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