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營養周知識講座內容
擴展閱讀
同學組織聚會怎麼寫 2024-11-23 08:36:36

營養周知識講座內容

發布時間: 2024-11-04 16:13:40

『壹』 關於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內容有哪些

舉辦健康 教育 知識講座目的是讓人們了解一些關於健康的知識,有哪些內容呢?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篇1
一、教學目的

通過講解讓居民們了解健康的概念,什麼是健康的人。影響健康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生活方式

3、影響健康的因素

4、健康促進

三、教學過程

導入:健康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正常狀態,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興旺的保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幫助人民獲得健康是我們每一個衛生工作者的職責,更是每一個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一) 什麼是健康

由於人們所處的時代、環境和條件不同,對健康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過去,人們一般認為身體沒病、無傷、無殘就是“健康”。隨著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在深化。 現代的人們認識到:除了生物性因素外,心理、社會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行為都是許多疾病發生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在關注人的健康時,單從“生物人”的角度看問題就明顯的不夠全面,必須考慮到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對人健康的影響。隨著這種認識的加深,過去的“生物醫學模式”則轉化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1948年在其《組織法》中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這就是說,人的健康不僅是在生理上沒有疾病、軀體健全和不虛弱,而且還應該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狀態,並且還包括人與社會的良好適應,達到與社會和諧相處。人不僅有肉體還有精神;人不僅是一個自然人、生物人,還是一個社會人。這一健康的新概念就是把人的軀體與精神結合,並把個體與社會結合所提出的,是對健康的一個全面定義。

一個完全健康的人不僅是自身客觀上擁有健康,而且應該懂得基本的 健康知識 ,具有追求健康的信念和意識,具備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對他人和社會承擔健康責任。

還有一種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我們稱為亞健康。多指無臨床症狀和體征,或者有病症感覺而無臨床檢查證據,但已有潛在的發病傾向的信息,處於機體結構退化和生理功能減退的低質與心理失衡狀態。

(二)影響健康的因素

人類的健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除遺傳、心理和行為(生活方式)等內在因素外,生物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外在因素都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

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社會穩定狀況(戰爭或和平)、經濟狀況、醫療衛生服務、食品和飲水供應、社區服務、人際關系、 文化 風俗等等,其中無一不與健康關系密切。

自然環境:它包括氣候情況、地理條件、水質和土壤情況(包括所含礦物質)、磁場與射線等等,也都直接與人的生存和健康密切相關。如某些地區由於水土中微量元素的多或少可以造成氟中毒、碘缺乏病、大骨節病、克山病等地方病。

生物環境:主要指人們生存的環境中的生物狀態,特別是致病和傳播疾病的生物的濃度、活躍情況和致病性等。如病毒、細菌等微生物和蚊子、蒼蠅、蟑螂等蟲媒以及老鼠等動物。當人生存的環境中這些生物濃度較高或致病性強時就必然對人的健康產生威脅。

遺傳因素:人的身體素質特點會遺傳給後代,某些疾病也具有遺傳性,如血友病、白化病、糖尿病等。

心理因素: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健康,例如長期的心理緊張可以導致高血壓,突然的情緒激動可以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行為(生活方式)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危害健康,如長期大量吸煙可以導致氣管炎、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甚至會增加患肺癌和其他癌症的機會。長期過量飲酒可能損害肝臟並引發其他消化系統疾病。高脂高膽固醇飲食可以導致動脈血管硬化和冠心病。高糖飲食、缺少運動可能引起糖尿病。

科學研究表明,在上述影響健康的諸因素中,人類所患疾病中有45%與生活方式有關,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有關。在美國,不健康生活方式占總死因中的48.9%,在我國佔37.3%。這說明人類的行為因素對自身健康的影響極大。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早期受家庭的影響較多,如飲食習慣、衛生習慣(如刷牙習慣)、起居習慣等。但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逐漸調整自己的行為,在進入青年和成年以後就會形成比較固定的行為習慣。如是否講究衛生、是否喜歡運動、是否喜歡與人交流、是否吸煙飲酒等等。這些行為習慣也就是生活方式將對他們的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不良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生活方式“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全球人口的期望壽命可以延長10年以上。

1、合理膳食。即營養要全面均衡。每餐以八分飽為宜,主食由細糧、雜糧搭配,減少動物性脂肪和甜食的攝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豆製品和牛奶,限制鹽的用量,每人每天攝入鹽的不超過6克。

2、適量運動。運動貴在堅持,重在適度。項目應因人而異,每周可做輕中度運動5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中青年可打球、 長跑 。中老年可快步行走、慢跑、騎自行車。適量運動是預防和消除疲勞、保證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

3、戒煙限酒。吸煙酗酒是健康的大敵。吸煙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肺癌、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任何年齡的人戒煙都可獲得健康上的真正收益。據科學家們多年的實驗後發現,吸煙者在戒煙後其體內器官會發生一系列有益的變化: 20分鍾內:血壓降到標准水平;脈搏降到標准速度;手、腳的溫度升到標准體溫。

8小時內: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血液中氧的含量增至正常水平。24小時內:心肌梗塞危險性降低。48小時內:神經末梢的功能逐漸開始恢復;嗅覺和味覺對外界物質敏感性增強。72小時內:支氣管不再痙攣,呼吸大為舒暢,肺活量增加。2星期至一個月:血液循環穩定;走路穩而輕;肺功能改善30%。1至9個月:咳嗽、鼻竇充血、疲勞、氣短等症狀減輕;氣管和支氣管的粘膜上出現新的纖毛,處理粘液的功能增強;痰減少,肺部較干凈,感染機會減少;身體的能量儲備提高;體重可增加2_3公斤。1年內:冠狀動脈硬化危險減至吸煙者的一半。

4、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最重要。保持心理平衡要做到以下幾點:三個快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三個正確: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對待社會。三個既要:既要盡心盡力奉獻社會,又要盡情品味美好人生、既要在事業上有顆進取心,又要在生活中有顆平常心;既要精益求精於本職工作,又要有多姿多彩的業餘生活。

(三)、健康教育的概念

自20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健康教育被正式引入我國以後,健康教育已經為許多人所熟悉。健康教育是以傳播、教育、干預為手段,以幫助個體和群體改變不健康行為和建立健康行為為目標,以促進健康為目的所進行的活動及其過程。

健康教育就是以預防控制疾病,促進健康作為主要出發點,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願採用有利於人健康的行為,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降低發病率,傷殘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改變人們的行為與生活方式以及影響行為與生活方式改變的環境條件。健康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教育活動,而不僅僅是廣播電視、宣傳畫、 標語 等,它強調的是健康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間的相互合作,通過兩者共同努力,達到健康的目的。

即是使教育對象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關於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篇2
腦梗塞是由於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損傷使腦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因多種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

腦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許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見於45~70歲中老年人。

腦梗塞病人一般會經過急性發作期、恢復期及後遺症期三個階段,多數病人在恢復期及後遺症期的綜合性防治都是在家中進行,如果能夠堅持有效的葯物治療、堅持飲食調節、堅持肢體功能等康復訓練,控制好血壓血脂等危險因素,是能夠達到有效改善症狀並不再復發的康復治療目的的。

腦梗塞病人有效的康復保健治療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飲食: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各種蔬菜、水果、糙米、全谷類及豆類,可幫助排便、預防便秘、穩定血糖及降低血膽固醇。

選用植物性油脂,多採用水煮、清蒸、涼拌、燒、烤、鹵、燉等方式烹調;禁食肥肉、內臟、魚卵、奶油等膽固醇高的食物;可多選擇脂肪含量較少的魚肉、去皮雞肉等;全蛋每周可吃 1—2 個。奶類及其製品、五穀根莖類、肉魚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等六大類食物,宜多樣攝取,才能充分的獲得各種營養素。

鍛煉: 應進行適當適量的體育鍛煉及體力活動,不宜做劇烈運動,跑步、登山均不可取,可進行散步、柔軟 體操 、打 太極拳 等有氧運動。但應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不可過量以不過度疲勞為度。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加脂肪消耗、減少體內膽固醇沉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預防肥胖、控制體重、增加循環功能、調整血脂和降低血壓、減少血栓均有益處,是防治腦梗塞、腦栓塞、腦梗塞的積極 措施 。

用葯: 腦梗塞的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在血栓消退後腦動脈硬化並未消退,腦梗塞仍然可能重新形成,因此不能中斷具有 “ 溶栓化瘀、降脂抗凝 ” 功效的腦梗塞治療葯物。

中醫葯:

中葯預防心腦血管病有確切的臨床效果,包括具有傳統醫葯特色的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類中葯,具有降血壓、降血黏度、改善微循環、抗氧化、抗血栓、消除血瘀等作用,適用於腦梗塞患者症狀恢復防止復發的治療。

拜阿司匹林: 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釋放,改善前列腺素與血栓素 A2 的平衡,預防血栓形成。缺點是有 47% 的患者會產生耐葯性。

危險因素控制:

高血壓: 可加快加重動脈硬化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壓越高發生腦梗塞或復發腦梗塞的機會越大。

高血脂: 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緩慢,供應腦的血液量減少;另一方損傷血管內皮,沉積在血管壁形成粥樣硬化斑塊,直接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糖尿病: 糖尿病 80% 以上導致脂質代謝異常,常伴動脈硬化、高血脂並發心腦血管病;而且血內葡萄糖含量增多也會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有利於腦梗塞形成。

心臟病: 腦的血液來源於心臟。當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時,腦的供血量不足,會引起腦梗塞;當風濕性心臟病合並有心房纖顫等心律失常發作時,心房內的栓子脫落進入腦血管,可引起腦栓塞

症狀體征 :

1、 起病極急,常在數秒鍾或很短時間症狀達高峰,少數呈階梯式進行性惡化。

2、部分病人有短暫意識模糊、頭痛、抽搐,較大動脈閉塞後數日內發生的繼發性腦水腫可使症狀惡化並導致意識障礙,嚴重腦水腫還可引起致命性的顱內結構移位元(腦疝)的危險。

3、神經系統局源症狀和體征發生突然。

4、頸內動脈:可引起同側眼失明,其他症狀常常與大腦中動脈及其深穿支閉塞後出現的症狀體征難於鑒別。

5、大腦前動脈:不常見,一側可引起對側偏癱,(下肢重上肢輕)、強握反射及尿失禁。雙側受累時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識模糊,偶可出現緘默狀態及痙攣性截癱。

6、大腦後動脈:可有同側偏盲、對側偏身感覺喪失、自發的丘腦性疼痛、或突然發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優勢半球受累時可見失讀症。

7、椎-基底動脈:眩暈、復視、眼球運動麻痹、共濟失調、交叉癱、瞳孔異常、四肢癱瘓、進食吞咽困難、意識障礙甚至死亡。

8、大腦中動脈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現對側偏癱(程度嚴重)、偏側麻木(感覺喪失)、同向偏盲,主側半球(通常為左側)受累時可表現失語,非優勢半球受累時則發生失用症。

發病先兆 :

1、頭暈、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一般認為頭痛、頭暈多為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而劇烈頭痛伴惡心、嘔吐則多為出血性腦梗塞的先兆。

2、短暫性視力障礙,表現為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看東西不完整,這種現象多在一小時內自行恢復,是較早的腦梗塞預報信號。

3、語言與精神改變,指發音困難、失語,寫字困難;個性突然改變,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語、煩躁不安,或出現短暫的判斷或智力障礙,嗜睡。

4、其他先兆表現,如惡心嘔吐或扼逆,或血壓波動並伴有頭暈眼花或耳鳴,不明原因的反復鼻拙血,常為高血庇腦拙血的近期先兆。

5、睏倦與嗜睡,表現為哈欠連連,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的反應。隨著腦動脈硬化加重,動脈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嚴重惡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腦梗塞發作5至10天前,頻頻打哈欠,所以,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一重要的報警信號。

6、軀體感覺與運動異常,如發作性單側肢體麻木或無力、手握物體失落,原因不明的暈倒或跌倒,單側面癱,持續時間花24小時以內。追訪觀察,此類現象發生後3~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腦梗塞。

7、一過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物體,數秒或數分鍾即恢復常態,既沒有惡心、頭暈,也無任何意識障礙。這是因視網膜短暫性缺血所致,提示顱內血液動力學改變或微小血栓暫時性堵塞視網膜動脈,為腦血管病的最早報警信號。

怎樣預防腦梗塞:

1、不要過於勞累,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壓波動,引起腦血栓的形成。

2、飲食清淡,以素食為主,少吃高脂肪食物。每天要吃500克蔬菜、250克水果、250毫升牛奶。

3、戒煙限酒,煙酒可損害血管內膜,並能引起小血管收縮,管腔變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4、情緒平穩。暴怒或長期憂郁、焦慮,可引起血管神經調節失常,是誘發腦梗塞的重要誘因。

5、糖尿病血黏度增高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降低血黏度。

6、對曾患腦梗塞患者,在監測血黏度及腦血管情況下主張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防止復發。

7、要控制血壓。高血壓病人一定要長期服用降壓葯,並經常監測血壓,不能根據是否頭昏頭痛服葯。

腦梗塞患者的飲食調理:

1、控制總熱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總脂肪的攝入,血脂是會下降的。

2、限制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包括點心、糖果和飲料的攝入。

3、腦梗塞的病人有食鹽的用量要小,要採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3克 ,可在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

4、腦梗塞的病人要經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這樣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5、注意烹調用料。為了增加食慾,可以在 炒菜 時加一些醋、番茄醬、芝麻醬。食醋可以調味外,還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進消化和吸收,芝麻醬含鈣量高,經常食用可補充鈣,對防止腦出血有一定好處。
關於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篇3
為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意識,讓農村居民了解健康的概念、影響健康的因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決定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現通知如下:

時間:20XX年5月6日8:30-10:30

地點:鄭集鄉衛生院健康教育室

講座內容:樹立健康的理念

授課人:王丙軍

參加人員:公共衛生科人員及全體鄉醫

鄭集鄉衛生院

20XX年5月4日

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

主講人:王丙軍

1.膳食應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注意葷素搭配。

谷類食物是我國居民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類最好的基礎食物,也是最經濟的能量來源。以谷類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50克~400克的谷類食物。

蔬菜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的重要來源,薯類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蔬菜、水果和薯類對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克~500克,水果200克~400克。

食物可以分為谷類(米、面、雜糧等)和薯類,動物性食物(肉、禽、魚、奶、蛋等),豆類和堅果(大豆、其他干豆類、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純能量食物(動植物油、澱粉、糖、酒等)等五類。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種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種營養物質,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多種食物組成的膳食,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

2.經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奶類食品營養成分齊全,營養組成比例適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鈣質的極好來源。 兒童 青少年飲奶有利於其生長發育和骨骼健康,從而推遲其成年後發生骨質疏鬆的年齡;中老年人飲奶可以減少其骨質丟失,有利於骨健康。建議每人每天飲奶300克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對於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減脂、低脂、脫脂奶及其製品。

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必需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異黃酮、植物固醇等多種人體需要的植物化學物質。適當多吃大豆及其製品可以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也可防止過多消費肉類帶來的不利影響。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當量的豆製品。

3.膳食要清淡少鹽。

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問題。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但是脂肪攝入過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應養成吃清淡少鹽膳食的習慣,即膳食不要太油膩,不要太咸,不要攝食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腌制食物。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25克;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包括醬油、醬菜、醬中的含鹽量)。

4.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體重是否正常可用體質指數(BMI)來判斷。成人的正常體重是指體質指數在18.5 kg/m2~23.9 kg/m2之間。 計算公式為: BMI= 體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腫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進食量和運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運動消耗能量。如果進食量過大而運動量不足,多餘的能量就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積存下來,增加體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於能量不足引起體重過低或消瘦。體重過高和過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易患多種疾病,縮短壽命。所以,應保持進食量和運動量的平衡,使攝入的各種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滿足機體需要,而又不造成體內能量過剩,使體重維持在適宜范圍。

5.生病後要及時就診,配合醫生治療,按照醫囑用葯。

生病後要及時就診,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這樣既可以減少疾病危害,還可以節約看病的花費。

在疾病治療、康復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要遵從醫囑按時按量用葯,按照醫生的要求調配飲食、確定活動量、改善自己的行為。不要亂求醫使用幾個方案同時治療,更不能憑一知半解、道聽途說自行買葯治療。

6.不濫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指不規范地使用、不必要的情況下使用、超時超量使用或用量不足或療程不足等。濫用抗生素容易引發致病微生物的耐葯性,導致抗生素逐漸失去原有的功效,起不到治療疾病的作用。濫用某些抗生素還可能導致耳聾(特別是兒童)和人體內菌群失調等,嚴重時還可能威脅生命。

抗生素是處方葯,只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42.飯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凈。

飯菜要燒熟煮透再吃。吃冰箱里的剩飯菜,應重新徹底加熱再吃。碗筷等餐具應經常煮沸消毒。

生的蔬菜、水果可能沾染致病菌、寄生蟲卵、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生吃前,應浸泡10分鍾,再用干凈的水徹底洗凈。

7.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和加工。

在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把生、熟食品分開,例如用切過生食品的刀再切熟食品,用盛過生食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品,熟食品就可能被生食品上的細菌、寄生蟲卵等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因此,生熟食品要分開放置和加工,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間接接觸。

8.不吃變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食品保質期,指在食品標簽上標注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質量(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食品質量符合標簽上或產品標准中的規定。

任何食品都有儲藏期限。儲存時間過長或者儲存不當就會受污染或者變質。受污染或者變質的食品不能食用。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會變質;用冰箱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熟食品要加蓋儲存。

不要吃過期食物。不要吃標識上沒有確切生產廠家名稱、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食品。

『貳』 營養基礎知識

營養基礎知識

營養基礎知識,每個人的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而吃東西也是健康至關重要之一。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健康飲食的知識,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准備的營養基礎知識,快來一起看看吧

營養基礎知識1

1、"營養"一詞確切而比較完整的定義應當是:機體通過攝取食物,經過體內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食物中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作為構建機體組織器官、滿足生理功能和體力活動需要的過程。

2、人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攝取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在營養學上被稱為"營養素"。

3、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有: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共5大類。其中,不能在體內合成,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營養素,被稱為"必需營養素"。必需營養素共40餘種,包括:9種氨基酸、2種脂肪酸、7種常量元素、8種微量元素、14種維生素、和水等。

4、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因為人體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佔的比重大,被稱為"宏量營養素";礦物質和維生素因需要的相對較少,在膳食中所佔的比重也較小,被稱為"微量營養素"。

5、營養素在人體內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供給生活、勞動和組織細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提供人體的"建築材料",用以構成和修補身體組織;三、提供調節物質,用以調節機體的生理功能。可見營養素是健康的物質基礎,是健康之本。

6、在分子水平上,人體是由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水及礦物質等構成的。以一名體重為65kg的男性為例:

水約為40kg,占體重的60%多;

脂類約為9kg,占體重的14%,其中估計有1kg為生命活動所必需,其餘為能量貯備,可以根據人體的活動狀況而改變;

蛋白質約為11kg,占體重的17%,大部分蛋白質在身體內作為基本構成成分而存在,損失超過2kg,就會導致嚴重的生理功能失調;

碳水化合物不超過200g,在體內主要是以糖原形式存在,可以用於消耗的貯備。

7、在細胞水平上,人體是由細胞、細胞外液及細胞外固體組成的。細胞是身體行使功能的主要組分。按照細胞所處的組織部位,通常將其分為肌肉細胞、脂肪細胞、上皮細胞、神經細胞等。

8、在組織水平上,人體是由組織、器官和系統構成的,這樣,體重就等於脂肪組織、骨骼肌、骨、血及其他如內臟器官等的總和。脂肪組織包括脂肪細胞、血管及一些支撐性結構充分是貯存脂肪的主要地方。

9、人體攝入的食物必須在消化道內被加工處理成小分子物質後才能進入體內,這個過程被稱為"消化"。食物經過消化後,其中所含的營養素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質通過消化道進入血液或淋巴液的過程,被稱為"吸收"。

10、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腸上端的十二指腸和空腸。回腸主要是吸收功能的儲備,是吸收功能的代償部位,而大腸主要是吸收水分和鹽類。

營養基礎知識2

營養素和熱量

基本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能產生能量。計算單位以「千卡」表示(1公斤純水升高1攝氏度所需熱量),1克蛋白質或1克碳水化合物產熱4千卡,1克脂肪產熱9千卡,其它物質不產生熱量。對肌肉起修補作用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

水是人體必不可缺的營養素。水占人體總重量的40%-60%,肌肉中的水占其重量的72%,脂肪中的水只佔其重量的20%-25%。一個活動不多的成年人約需2.5升,運動和炎熱季節可增加5-6倍。

人體內共有約占體重4%的22種金屬元素,稱礦物質或無機鹽。礦物質對人體的代謝功能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在合成糖原、脂肪和蛋白質時礦物質也有重要的`作用。

維生素是既不供能也不是身體組織的組成材料,但它是保持人體機能正常不可缺少的有機物。運動員多吃維生素E、C、B有助於消除疲勞。

體重增加和減少

如果從食物中攝入的能量與支出的能量相等,體重就維持不變。如果攝取過多而支出少,體重就會增加,反之,體重就會減少。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

人在完全休息時,一晝夜消耗能量約1300-1800千卡,一般生活消耗約2600-3000千卡,體力勞動或運動的人消耗約3500-5000千卡,重體力或劇烈運動者消耗更多。能量的消耗多少與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工作類別、生活方式、勞動強度、氣候等都有關系。

營養物質的攝取

以增大肌肉體積為目的者所進行的大重量、大強度的訓練對肌肉組織的破壞較大,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修補和擴建肌肉組織。一般強度的鍛煉每天需1-1.5克/公斤體重,大強度需1.5-2克/公斤體重,休息日需1克/公斤體重。由此可見,為配合大強度鍛煉,需要多吃高蛋白的食品,各種禽畜的瘦肉、魚、蛋、乳、豆製品,各種籽、仁等。

但是蛋白質不是吃得愈多愈好,滿足修補和擴建之後,多餘的蛋白質將通過尿排出體外,增加腎臟的負擔,或轉化為脂肪積儲在體內減低肌肉線條的明顯性。另外,如果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應不足,蛋白質將首先用來供能,故以增大肌肉為目的鍛煉者既要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也要吃足以供應其能量消耗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當然也要注意攝入維生素和礦物質。

鈣與健美

鈣實際上不僅有助於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率,而且與人體的健美有關。年輕女性在塑造健美的形體時,更要充分了解鈣對健美的重要作用。

長期缺鈣時,眼球的彈性下降,眼肌的收縮功能不良,使有些人出現眼大無神的現象,或過早出現眼角皺紋,還容易發生近視。據調查,近年來女青年近視發病率的上升與缺鈣有密切關系。

缺鈣會影響神經肌肉的協調。當神經周圍體液中的鈣離子濃度下降時,神經興奮性會顯著增加, 可出現煩躁、多動、失眠、手足發麻、肌肉痙攣、腰腿酸痛等症狀。

缺鈣可使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鈣離子對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低鈣狀態可使皮膚和粘膜對水的滲透性增加,使皮膚彈性降低,出現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水腫和皮膚蕁麻疹。

人體要有足夠的鈣攝入,才會有足夠的鈣鹽沉積在骨骼中。據研究,骨骼的強度主要是在12至18歲時形成的,即人的骨密度峰值與年輕時鈣的攝取關系密切。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未發育成較強壯的骨骼,不僅影響身高,還將增加其晚年發生骨質疏鬆症的危險。矮小、佝僂的身軀自然是與健美格格不入的。

青年女性在妊娠全過程中,需要付出20至30克的鈣,平均每天約付出100毫克以上。妊娠期缺鈣,血管平滑肌張力增加,是妊娠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會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現時年輕女性缺鈣現象日益增多,原因有下述幾個方面:其一是喝咖啡成為時尚,而咖啡會刺激腎上腺皮質,使尿量增加。咖啡中的腺苷還可加速鈣從尿中排泄。其二是年輕姑娘愛「美」怕胖,不少人不吃牛奶、豬肝、豆製品,而愛吃消閑的零食,鈣的攝入不足。其三是怕曬太陽,造成體內維生素D合成不足。目前認為,年輕女性補鈣的基本措施應是重視食物攝取,其中應以牛奶為人體鈣的最好來源。研究表明,女青年喝牛奶的比不喝牛奶的身高增加5厘米,骨密度高出6%,貧血率從28%降至0。

營養基礎知識3

1、常吃宵夜對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胃一整天都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吃較好。

4、人們常認為飯後吃水果好,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在飯前吃水果是好的。

5、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銀,晚上吃水果是銅。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8、每天早晨醒後,可以先喝一杯白開水,這樣可以預防膽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番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空腹不要喝牛奶

『叄』 健康知識講座演講稿

關於健康知識講座喚戚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准備好的文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健康知識講座演講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健康知識講座演講稿範文1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健康長壽是人類追求的生活目標,而值得重視的是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達1.6億,糖尿病患者達4000萬人,血脂異常者1.6億,超重及肥胖人群達2億多人,這是導致心腦血管病高發的主要原因。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其中不可控因素遺傳基因約佔25%,社會和環境因素及醫療條件佔15%,而可控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佔60%。所以,許多人不是死亡於疾病,而是死亡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鑰匙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要求我們要做到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科學養生。從而提高人們的生命質量,達到延長生命、健康長壽的目的。

一、順應自然,合理膳食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要順其自然,粗細葷素都要吃,提倡每日飲食種類多樣化,營養要全面、均衡。限制食鹽攝入量,增加蔬菜、水果、乳製品、豆製品。每天吃較多水果和蔬菜的人心腦血管病相對危險度減低,而脂肪和膽固醇的過多攝入可加速動脈硬化,易導致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食鹽量過多可使血壓升高並促進動脈硬化形成。《黃帝內經》里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穀指五穀雜糧是養命的,五果指水果是幫助消化的,五畜指肉類是起補益作用的,五菜指的是各式各樣的蔬菜是起補充作用的。這是我們祖先總結的飲食結構經驗。每個人可根據自己不同的體質來調節。隨著年齡的增大過了中年以後,在飲食結構上更要注意,是好吃八分飽。

二、適當運動,動靜結合,控制體重

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可降低升高的血壓,控制血糖水平、血脂和降低體重,從而起到防治心腦血管病的作用。建議每周至少進行3—4次的有氧運動,每次活動時間不少於30分鍾,根據每人具體情況來選擇如快走、慢跑、太極拳、游泳、健身操等有氧運動,運動時間最好在上午太陽出來後或下午為好,因為清晨時段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慎重對待晨練。運動固然重要,不過一旦出現下述情況,如出現嚴重呼吸費力,前胸壓迫感,有明顯心慌、頭昏眼花、面色蒼白等現象,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應盡快就醫。理想體重約為身高(厘米)減去105,體重波動范圍在理想體重的正負10%以內。

生命在於運動,長壽在於寧靜,寧靜是指心平氣和、內心寧靜,保持體內環境的協調平衡。通過寧靜降低人體生命活動能量消耗,使生命進入一個最佳的運轉狀態,動靜結合,從而達到延長生命,健康長壽。銷鏈培

三、戒煙限酒,注意飲酒與葯物作用反應

吸煙是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吸煙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管痙攣,加速動脈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促進血栓形成及心律失常等。因此,要鼓勵吸煙都戒煙。長期大量酗酒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病率增加,包括升高血壓,導致高凝狀態,心律失常,降低腦血流量等。所以建議飲酒都一定要適度,每日飲白酒不超過50毫升(即一兩,乙醇含量小於30克),啤酒不超過640毫升,葡萄酒不超過200毫升,女性減半。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在注射或口服頭孢類抗生素,降壓降糖類葯,治療心血管的硝酸酯類葯(如硝酸甘油、消心痛、欣康等),甲硝坐、氯黴素、痢特靈等葯物期間應禁止飲酒。避免由酒精影響肝臟對葯物的代謝,從而防止出現惡心嘔吐,心率加快,面部潮紅,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

四、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態

自覺保持永遠快樂的心境,是一門健康的科學,又是一門生活藝術。世衛組織對心理健康提出的建議是:「了解自已,悅納自己;接受他人,善待他人;正視現實,接受現實;熱愛生活,樂於生活。」喜怒憂思悲恐驚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一定要記住不可過度,過度就會傷害身體。一個人的心態一旦失去平衡,勢必引發神經體液系統功能發生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從而為疾病的`發生帶來可乘之機,甚至引起猝死。做好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態是健康長壽最重要的一條。

五、介紹幾種保健養生按摩供虧唯大家參考

(一)熨目擦面:兩手搓熱熨摩雙目,可做三五次,然後兩拇指根從眼角經鬢角發際輕輕推至耳後,順手搓雙耳三五次。擦面:雙手從下向上貼面擦搓,至發際時,十指彎曲,經頭頂梳至後腦,再變掌擦頸,回到下頦,如此三五次,可煥發精神,頭目清明感。

(二)按摩手:先雙手稍用力搓熱手掌,然後用右手掌心搓左手背至熱,左手掌心搓右手背至熱。按揉指節:用右手拇、食二指按揉左手各指節,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順序,從前後和內外側分別按揉各指節18—36次,然後換手進行。拍擊雙掌:取站或坐式,雙手在胸前合掌,然後雙手掌心在腹前拍擊若干下,之後再合掌。

(三)腹部按摩:科學摩腹,增強胃腸之功能,回陽固精,從而社病強身。摩腹宜在臨睡前及晨起時進行,先排空大小便,站立或仰卧均可,須精神集中,意守丹田(位於肚臍下4橫指處)。將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以胃胱部為中心,作順時針方向由內向外揉摩全腹100次,逆時針方向100次。而後用手指在氣海穴(臍下2橫指處),關元穴(臍下4橫指處)按摩99次。

(四)腿部和足底按摩:重點介紹足三里穴和湧泉穴,按摩足三里和湧泉穴達到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洛、祛邪扶正、消除疲勞,強身健體的作用。足三里穴又稱它是一個養生長壽之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膝眼直下4橫指處。湧泉穴自古就有臨睡前搓腳心百次可延年益壽的說法,此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養生保健方法很多,但要因人而異,生活中不能照搬。最後需要提醒大家,有病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關於健康知識講座演講稿範文2

同學們:

為了提高你們的衛生保健意識,確保你們的身體健康,特對你們進行一次衛生保健知識宣傳:

一、如何注意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這是一類經常發生的疾病,會對人體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損害。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階段,因此,預防食物中毒,保證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種類。食物中毒主要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細菌性食物中毒多見。另外,菜豆中毒、豆漿中毒和因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的中毒也時有發生。

那麼怎樣預防食物中毒呢?

針對兒童青少年的特點,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比如說,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會進入消化道,就會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

2、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狀,是否有腐敗變質。尤其是對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綠綠的外表誘人,要查看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有廠名、廠址等標識。不能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否則,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凈;需加熱的食物要加熱徹底。如菜豆和豆漿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徹底加熱會引起中毒。

4、盡量不吃剩飯菜。如需食用,應徹底加熱。剩飯菜,剩的甜點心、牛奶等都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不徹底加熱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6、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裝有消毒劑、殺蟲劑或鼠葯的容器用後一定要妥善處理,防止用來喝水或誤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8、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潔凈的水。

9、提倡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抵禦細菌的侵襲。

只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認真學習食品衛生知識,掌握一些預防方法,提高自我衛生意識,就能最大限度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度,預防食物中毒,保證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

二、注意流感的措施:

冬季是學校傳染病多發季節,學校是人群密集的場所,學生是傳染病易感人群。為了保證學生身心健康,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結合我校實際,特做如下決定,請同學們遵照執行:

1、加強晨檢及時就醫

加強晨檢工作,保證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如發現學生出現發熱等流感樣症狀,班主任、衛生委員要做好登記和上報工作,並動員學生及時就診,暫停上課,重者進行隔離治療,直到病癒。

2、開窗通風

注意教室、宿舍等公共場所的通風換氣,每天通風不少於2小時,保持空氣新鮮、清潔;下課後,學生應到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

3、勤洗手

學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勤洗手。研究結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個小時。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時會將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與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場所接觸了患者觸摸過的物品,手上就會帶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關鍵。

4、勞逸結合

注意勞逸結合,每天保證至少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以增加抗病能力。經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時體內會產生一種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質。因此感冒病人保證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5、少去公共場所。

在流感流行期間,應少到公共場所。盡量減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減少感染幾率。與流感病人接觸時,最好戴口罩。

6、注意生活細節

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合理均衡飲食提高人體免疫力。在夏、秋季節要注意防寒保暖,盡量減少發生流感的誘因。冬季盡管出汗較少,也要多飲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飲食會降低人體免疫力,飲食過咸,會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內的溶菌酶減少,並降低干擾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進入呼吸道黏膜而誘發感冒,故提倡清淡飲食。勤換牙刷,人們每天都要使用牙刷,如果上面帶有病毒,則容易反復感染;另外,牙刷常處於潮濕狀態,病原體易滋生繁殖,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注意腳部保暖,腳對溫度比較敏感,如果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擾;同時提倡冷水洗臉。

7、加強體質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學生長時間坐在教室里,要增加室外的體育運動,改善學習的緊張情緒,增強體質,增強抗病能力。

8、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對發病學生所在的班級和宿舍進行隨時/終末消毒,流行期間要對教室、宿舍進行空氣消毒(過氧乙酸、乳酸、紫外線、食醋等),食醋熏蒸法對預防流感有良好效果,食醋用量5—10毫升/立方米,加水稀釋一倍,置火爐上溫火加熱到食醋蒸干,每日1次,連用3天,可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傳播。教室、宿舍地面每天堅持採用濕式打掃,疾病流行期間堅持對地面進行消毒。

9、葯物預防

金剛烷胺類葯物目前公認對甲型流感有預防效果,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病毒進入上呼吸道上皮細胞,但由於這些抗病毒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不易推廣應用。亦可用中葯貫眾、板藍根、藿香、生甘草各9g煎服,每日一劑,連用三日。

『肆』 養生健康講座小知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因此越來越重視健康,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養生 健康知識 講座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養生健康知識講座

一、平衡飲食運動

1、涼開水不能放太久,三天以後不能喝了。

2、要喝綠茶,綠茶抗癌。

3、要喝紅酒(紅葡萄酒,或者紅葡萄粒)能延緩衰老、防止心臟病、防止心臟偷停、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每天少量,50ml就行。

4、要喝豆漿。豆漿也屬於抗癌食品,營養豐富。

5、要喝酸奶。維持平衡的。

6、要喝骨頭湯。骨頭湯延年益壽。

7、要喝蘑菇湯。蘑菇增強免疫力。

二、運動:

反對跑步、爬山等劇烈運動,提倡晚上鍛煉(早上體溫高,不宜鍛煉,容易犯心臟病)。

三、吃什麼?

1、蔬菜水果、黑葡萄、老玉米、玉米面、玉米羹。

2、吃蕎麥(防治糖尿病)。淘米水不要扔,有鹼性,用來洗菜、洗水果效果好。

3、吃地瓜、土豆,他們吸收水分、吸收脂肪。

4、吃燕麥(降膽固醇、降血脂)。

5、吃小米(鎮靜安眠)。

6、吃芝麻。

7、吃豆製品(美國8月15日是豆腐節,提倡吃豆腐。豆製品含有五種抗癌物質)。

四、10種食品不能常用

1、松花蛋;2、臭豆腐;3、方便麵;4、菠菜;5、葵花籽;6、豬肝;7、烤牛羊肉;

8、漬菜、泡菜;9、油條(老年痴呆);10、味素(冷盤可以,熱菜加溫不好)。

五、食物的營養價值

1、胡蘿卜:保護眼睛、防癌、養頭發、養皮膚。

2、南瓜、苦瓜:白顏色沒有甜味,可以防糖尿病。

3、西紅柿又名番茄。有抗癌作用,要加溫熟吃才有營養,最好是西紅柿炒雞蛋。

4、大蒜要生吃不能加溫,加溫後營養價值就少了。

5、黑木耳:治心肌梗阻, A型 血的和血稠的更要吃。

6、吃花粉(美容)。

7、螺旋藻:螺旋藻營養最全面、最均衡的太空食品。能降血壓、降血脂、治心腦血管病;能治糖尿病,穩定血糖;還能防電腦病;懷孕期吃螺旋藻能防電腦輻射,還能防白血病。

8、花生米要吃脫皮的,紅皮的最好要脫皮。

六、有氧運動是國際上最經濟、最有效的運動。

1、不要太劇烈;

2、時間不要太長,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

3、每周五次,休息兩天。

4、提倡散步、慢跑、跳舞。

5、心跳正常=170(常數)—50(年齡)=120(正常心跳)

提倡早6.00點起床,9.00開窗換氣,晚上睡眠:10.00~10.30,午飯後半小時後午睡1個小時。

七、心理狀態:

生氣不能超過五分鍾,生氣要1躲避、2轉移、3釋放、4升華、5自我控製法(忍耐),要天天有個好心情,不得病。每天笑一笑,大笑3次。

不要死於無知。

快樂生活每一天。瀟灑一點、糊塗一點。不氣不愁,活到白頭。

五大養生

葯補不如動補,動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行補,行補不如心補(運動、飲食、起居、心情)。

地位是暫時的,榮譽是過去的,金錢是身外的,健康是自己的。

高幹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

健康的標准:五好的驅體:胃口好、便好、睡眠好、口才好、腿腳好。

三良: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事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

影響壽命:1、氣候條件;2、醫療條件。

影響壽命的因素:1、社會因素;2、遺傳因素;這兩個佔40%;

3、心態平和情緒好;4、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兩個佔60%。

日常生活養生小知識

1、【養生又好吃的零食】1.葵花子-養顏;2.花生-能防皮膚病;3.核桃-可秀甲;4.大棗-預防壞血病;5.乳酪-固齒;6.無花果-促進血液循環;7.南瓜子和開心果-健腦;8.奶糖-潤膚;9.葡萄乾-補血10.芝麻糊-烏發;11.巧克力-怡情;12.薄荷糖-潤喉13.柑橘-富含維生素C。

2、【飯後養生】①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②吃火鍋後喝點酸奶,保護胃腸道黏膜;③消化不良,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④吃方便麵後吃水果,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⑤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祛寒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⑥飯後吃個柿子,可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3、【中醫說枸杞養生】常吃枸杞子能“堅筋骨、耐寒暑”。是滋補調養和抗衰老的良葯。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美容。這因為,枸杞子可以提

高皮膚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還能起到美白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

4、【夏日養生菜之豆腐】豆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對病後調養、減肥、細膩肌膚亦很有好處。

5、【養生與顏色】《黃帝內經》根據五行學說,以人體五臟為中心,五色與五臟相配,即綠紅黃白黑。紅主心,綠主肝,黃主脾,白主肺,黑主腎。一般來說,春多吃綠(椰菜、黃瓜等),夏多吃紅(胡蘿卜、番茄),秋多吃白(白蘿卜、銀耳),冬多吃黑(海帶、黑芝麻),四季吃黃(南瓜、植物種子)。

6、【生活小知識】夏季養生十大最佳 方法 :1、最佳調味品:食醋;2、最佳蔬菜:苦味菜;3、最佳湯餚:番茄湯;4、最佳肉食:鴨肉;5、最佳飲料:熱茶;6、最佳營養素:維生素E;7、最佳運動: 游泳 ;8、最佳服色:紅色;10、最佳保健 措施 :起睡定時。

7、【冬季養生試試“煮水果”】①蘋果:蒸熟了的蘋果具有止瀉作用。②梨:蒸熟了的梨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③棗:蒸熟的棗比生棗更易消化。④山楂:蒸熟的山楂不傷脾胃。⑤柚子皮:和蜂蜜一起煮成茶水,具有消食、除痰、解酒、美容等功能。

8、【最好的運動方式】步行鍛煉簡便易行,尤其適宜於中老年人和體弱者的健身養生。步行能增強心血管系統功能,幫助心梗,中風的康復。正確的步行方法是:挺胸抬頭,邁大步;手臂隨腳步節奏擺動,並和呼吸節律同步。每天1或2次,每次30~60分鍾,一周累計步行5次。以微微出汗為宜,堅持3~5周可見到成效。

9、【早餐喝什麼最養生】 1 、豆漿:適合怕胖者,有高血糖或貧血的;2 、純牛奶:一般人都適合,但需要配主食,配堅果也不錯;3、早餐奶:適合乳糖不耐受的人,需要製造飽腹感的人;4、 粥類:適合需要養胃的人,小米粥和山葯粥都很溫補;5、 果蔬汁:適合對清腸排毒有需求的人。

10、夏日養生保健秘訣:五要三不宜 1要保持情緒歡暢2要動靜結合.3要注意飲食衛生4要多試試以熱除熱。5要適當吃些苦味食物夏令尤其需要。6不宜用飲料代替白開水7不宜睡磚石地上8不宜“快速冷卻”。

11、【盤點讓你不生病的絕妙食物,你都愛吃嗎?】食物不僅僅有充飢的作用,還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不同的食物養生保健功效不同。中醫膳食講究平衡,以下這10種食物你不妨多吃,可以保你身體健康,少生病。一、莓類水果 二、奶製品 三、脂質魚 四、蔬菜類食物 五、全谷類食物 六、紅薯七、西紅柿 ...

12、【早上起床後需要做的養生六件事】1、伸懶腰;2、打哈欠;3、深呼吸;4、立遠眺;5、飲溫水;6、凈大便。活動關節,排除廢氣,增強肺活量,鍛煉和保護視力,洗腸排毒,刺激胃液分泌和保護牙齒,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13、【簡易養生法】1.燒烤後吃根香蕉 2.吃火鍋後喝點酸奶 3.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 4.吃方便麵後吃水果 5.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 6.潤肺止咳,飯後吃個柿子 7.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

14、【辦公室養生秘笈】1.咽唾液能潤五臟,養肌膚;2.踮腳防止下肢血液迴流不暢。3.轉頸提神又防止頸椎疾病;4.張嘴最大張合,帶動面部肌肉運動,加速血液循環;5.遠眺減輕眼睛疲勞;6.握拳增強體內臟器功能;7.摩鼻增強氣血流通、潤肺、防感冒。

15、使你快速入睡6個方法:1.睡覺前洗個澡,使身體放鬆;2.上床睡覺前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胡思亂想;3.可以飲一杯溫熱的牛奶;4.睡前1小時要遠離電腦、電視;5.請把憂慮暫時放在一邊,不要去想它;6.進行深呼吸,保持安靜,使精神集中起來,盡快入睡。睡覺是養生的第一要素,少熬夜哦!

16、『健康養生密訣』健康亦有方,說來也平常:生活要規律,早睡早起床;運動強筋骨,吐納肺腑良;飲食八分飽,清淡舒胃腸;三餐粗淡飯,戒煙酒適量;靜心且包容,蓄精防勞傷;交友訴衷腸,善良壽而康;憂愁催人老,樂觀壽自長;有病早就醫,諸疾重預防;貴在常堅持,保健在經常;四季勤鍛煉,祝君永健康!

17、【養生小動作】1.遠眺:減輕眼睛疲勞;2.張嘴:嘴巴最大限度張合,帶動面部肌肉運動,加速血液循環;3.轉頸,既能提神又能防止頸椎疾病;4.握拳,能增強體內臟器功能,使人的體力倍增;5.摩鼻:增強局部氣血流通、潤肺、防感冒。6.咽唾液,能潤五臟,養肌膚,長壽;7.踮腳:防止下肢血液迴流不暢。

18、【日常養生一定要注意這些】1、水果當飯吃,易貧血 2、吃豆腐,最好配海帶 3、柚子味香水使女性感覺年輕6歲 4、上午的水果是金5、老人小孩都需要吃零食 6、服中葯時禁忌:蔥蒜,胡椒,羊肉,狗肉,茶葉,蘿卜,魚 7、常照鏡子有益健康 8、喝咖啡時別吸煙

19、冬季養生提醒你:鍛煉身體不要起太早,寒冬洗澡不要天天到,溫水泡腳夜晚睡眠好,不吃早餐胃會受不了,吃點羊肉湯溫暖身體好,願你冬季快樂又逍遙!

20、 冬季養生:禦寒加衣要適量,每天健身很重要,疾病疼痛要預防,多喝開水補需要,保持精神要良好,開窗通風空氣佳,硬冷食物要減少,夜晚入睡要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