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不把英語當作一門知識來學
擴展閱讀
七年級英語2b的知識點 2024-10-29 01:13:37
幾何體基礎是什麼 2024-10-29 01:11:34

不把英語當作一門知識來學

發布時間: 2024-10-28 10:20:25

A. 如何持之以恆學習英語

?是每位學生、老師愛問和和最愛思考的問題。下面是我所總結了些學英語的心得,如果你真能按如下方法持之以恆,成功也許近在咫尺了。什麼事情都是難在堅持上。可我就覺得奇怪了,拉丁語系的人民就學說英語就不會像我們這么困難,哪有這么多心得,學英語就像很艱難的事。中國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可是最後卻只能和老外紙上談兵,口語能力實在不敢恭維,我就是典型的例子。我覺得中國的老師、教育系統的領導們、以及各位家長們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千萬不要把我們這代的教育失誤再延續到我們的孩子身上了。歸根到底,就是缺乏語言環境,哪有那麼多語法要求,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只要是能和對方清楚地溝通,不會引起歧義,就行了。咱們又不是做語言研究的。就象下面文章所說,學語言要象嬰兒一樣,那學起來就方便多了。 一.知識體系與基本技能: 1.知識體系:單詞詞彙,詞語搭配,句法結構,語法,語用交際。這基本上是考試的要求。 2.基本技能:語感,閱讀理解,聽力,寫作(翻譯),說。基本能力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對於某一項能力的提升總是連帶著其餘能力的一起提升。而語感又是其中的核心能力。 二.基本學習模式與學習方法: 信息輸入刺激大腦(通過閱讀或聽),理解,綜合,運用(說和寫)。尤其注意,這是一個細水長流式的學科(和語文類似),意味著要提高需要較長時間努力的積累,但是 提高之後就很難衰退。 「學習方法」是一個立體概念,它至少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專指那些已經程式化了的學習行為,即學習技巧,如晨讀、聽寫、寫日記、背生詞表、大量做題,等等,此可謂學習的「訣竅」;二是泛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態度、觀念、技巧、行為和自我矯正,這又稱為學習策略。 三.英語學習策略: 英語學習的第一層次就是通過大腦的認知活動和復用練習,理解和記憶英語語言知識和規則。然而,如果英語學習只是停留在語言知識這個層次上,它很容易形成一個學習的」高原期」,即剛開始學習時進步很快,不久學習成績就停滯不前,自己感覺學得很苦,卻學不進,也記不住。這是因為語言知識量非常大,而且知識點之間關系復雜,雖然有規律,也有許多例外和限制。這些知識在技能化之前,會在人的意識層中形成阻塞,從而影響學習者對英語新知識的記憶和吸收,進而產生英語學習的高原現象。把英語當作知識體系來學習的另一個問題是,當學習者要應用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時,他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回想和思考。 因此,學英語不能像學數學和物理那樣,完全把它作為一門學問,進行「分析式學習」:這個單詞的意思是什麼,文章的形式是怎樣……顯然,要說一口地道的英語,僅這樣做是不行的。學習英語,最好也能像嬰兒那樣,不管什麼內容都無條件地多聽。但我們畢竟不是嬰兒。嬰兒的大腦好似一張白紙,容量非常大。可是成人的大腦已被過去的見聞和學到的龐雜的知識和信息填滿,幾乎處於飽和狀態。大人會在無意識中按一定的標准把每天接受到的知識和信息一一劃分後再儲存起來,而不會像嬰兒那樣不加修飾地接受自己的所見所聞。大人如果不把事物附加上某種意義或道理,就無法理解和接受;而這正是學習英語、獲得語感的障礙。應該像游泳和騎自行車那樣,使自己的身體熟悉和適應。完全熟悉和適應後,即使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做它,也能在必要時自然地做出來。語言「技能化」的部位是舌頭,因此如果能達到舌頭比大腦先動起來的狀態(就如我們說母語那樣),就可以說英語已經「技能化」了,也就擁有了很好的語感。這就像我們講中文一樣。 英語學習的第二層次就是習得並掌握英語技能。每一種英語基本技能可細分成許多更小的技能,如聽的技能可分為聽新聞、看電影、聽課、與人交談等具體的技能。不管是哪一種技能都要達到良好的熟巧程度和高度的自動化,才有實際應用價值。實現英語知識的技能化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對學過的語言知識反復使用。這既包括簡單的,甚至無意識的機械重復,也包括復雜而真實的交際活動。 技能與知識的關系:只注意知識的掌握,英語學習就會走進努力卻不見成效的死胡同,最後學而無用;不注意知識的積累,發展英語技能就會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成為一句空話。只有知識和技能交織在一起,平衡發展,相互促進,一個人才能學好英語,使自己真正具備英語交際能力。知識會忘,技能是不容易忘的;知識的調用需要時間,技能的施展則是高度自發的。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會促進語言知識的吸收,從而形成良性互動。 知識是通過人的意識活動學習和使用的,而技能是通過反復訓練而形成的無意識行為。比如游泳,關於游泳的各種知識,什麼蛙泳、自由泳、仰泳、換氣、姿勢、協調,都可以通過書本和教學方式學習,也可以通過筆試檢驗這種學習的效果,但真正的游泳技能是在水裡通過游泳實踐獲得的。那種學來的知識,考完試就可能忘掉,但在游泳實踐中獲得的游泳技能是很難忘記的。 兒童之所以能夠輕松地學習母語和口語,就是因為兒童的早期母語習得是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同步發展的。而兒童在學習語文、寫作以後,同樣會出現」高原現象」,其原因也在於技能的發展落後於語文知識的吸收。 很多人學習英語盡心盡力,認真按照老師上課要求的去做,卻發現越學越困難,這其實是到了英語知識學習的「高原期」。回想從小學開始學英語起,對學英語最大的經驗是「背」,也就是說一直在學習知識,而一直忽略了技能的訓練。一般人講起學英語,也都會說:靠背。想想為什麼大部分人學不好英語?原因就在這種錯誤的觀念根深蒂固。作為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其最大經驗應該是「聽」和「讀」。 在英語中,學習與習得是用兩個不同的動詞來表達的。學習研究一門學科,說:study a subject;而習得掌握一項技能,說:learn a skill。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應該更多地去learn,而花小部分精力去study。美國和英國人從來沒有特意下「攻讀」(study)英語,他們只是逐漸「熟練」(learn)英語而已。無論是英語還是母語,都是語言,語言是不需要「攻讀」的,需要的是「熟練」。因此學校里教的那種本末倒置的學習策略,當然是低效的。 即使一個很笨的小孩到頭來也能完全掌握其母語;而成年人是在智力已經充分發展的前提下起步,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語言老師指導,有教科書,有詞典,有直觀教具幫忙。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使一位在其它方面很有天賦的成年人,對所學外語的掌握往往也頗多破綻,很不準確。耶氏認為,問題不在於兒童的說話器官比大人靈話,或者兒童的聽覺比大人靈敏,而在於學習者本身及其周圍環境。兒童處在語言學習的最佳期,而且一年到頭「吃小灶」,從早到晚所吸收的是各種可能語境中的語言,並常常伴隨著得體的手勢和表情。從語音到語調,從用詞到結構,全是真實的,好像淙淙泉水一般清新。而成人在每周有限的幾個課時中所學的語言材料,同真實語境常常很難吻合:要麼是在驕陽如火的六月談冰論雪,要麼是在滴水成冰的一月講解酷熱。再說,大人和小孩的關系親切自然,為孩子語言上的每一點進步感到喜悅,對孩子的每一個語言錯誤耐心糾正,也對孩子的種種努力給予熱情鼓勵。而語言課堂上的師生關系則不然:機械的訓練和對准確性的苛求有時會挫傷學生的興趣。

B. 英語是一門語言科學,但學習英語是把它當作一種語言去學習還是把它當科學續去學習

很多學生在英語(論壇)課上花費的功夫相當多,但是成績提高得不快甚至無效果,久而久之,覺得英語難學。其實需要認識到的是學一種語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做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到最後,還是不會說英語。
通過種種問題出現,專家建議要把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至此有關專家認為有技巧是學習之一,因此就可以從這方面注意。從而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口語學習思維。以下是幾個要點需分別需要注意的有:
1、大多學生學習英語不為掌握一門語言技能,只是為了考試得高分,這樣學習的主動性就減少很多,也就不會自覺地立志學習,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就要注意引起其強烈的求知慾,使其學有所得,激發起學習興趣,從而「為學而樂」,自覺地克服那些不利於學習的行為。
2、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同一事物)。一種表達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我愛你)。按我們教學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啟動思維。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那就是愛,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一個表達式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3、要有猜測能力。為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歧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4、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5、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內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從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往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國人在時間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6、說英語一不要怕犯錯誤,二不要怕別人笑話。要爭取一切機會講英語,和外國人講,和同學講,和同事講,實在沒辦法的時候和自己講。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錄下來,然後再放出來自己聽。
7、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准。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認為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