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1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類
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4.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6.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7.高線、中線、角平分線的意義和做法
8.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9.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推論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條邊與另一條邊延長線的夾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1)頂點是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另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的延長線;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一內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13.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14.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15.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6.多邊形的分類:分為凸多邊形及凹多邊形,凸多邊形又可稱為平面多邊形,凹多邊形又稱空間多邊形。多邊形還可以分為正多邊形和非正多邊形。正多邊形各邊相等且各內角相等。
17.正多邊形:在平面內,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18.平面鑲嵌: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叫做用多邊形覆蓋平面。
19.公式與性質
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邊形的內角和等於(n-2)·180°
20.多邊形外角和定理:
(1)n邊形外角和等於n·180°-(n-2)·180°=360°
(2)多邊形的每個內角與它相鄰的外角是鄰補角,所以n邊形內角和加外角和等於n·180°
21.多邊形對角線的條數:
(1)從n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可以引(n-3)條對角線,把多邊形分詞(n-2)個三角形。
(2)n邊形共有n(n-3)/2條對角線。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2
平面直角坐標系
1.定義: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2.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記為(a,b),a是橫坐標,b是縱坐標。
3.原點的坐標是(0,0);
縱坐標相同的點的連線平行於x軸;
橫坐標相同的點的連線平行於y軸;
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0,表示為(x,0);
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0,表示為(0,y)。
4.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5.幾個象限內點的特點: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6.(x,y)關於原點對稱的點是(—x,—y);
(x,y)關於x軸對稱的點是(x,—y);
(x,y)關於y軸對稱的點是(—x,y)。
7.點到兩軸的距離:點P(x,y)到x軸的距離是︱y︳;
點P(x,y)到y軸的距離是︱x︳。
8.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的坐標是(m,m);
在第二、四象限叫平分線上的點的坐標是(m,—m)。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1)不等式
用不等號(,≥,≤,≠)連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質
①對稱性;
②傳遞性;
③加法單調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乘法單調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⑦正值不等式可開方;
(3)一元一次不等式
用不等號連接的,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未知數的系數不為0,左右兩邊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是由幾個含有同一個未知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
點、線、面、體知識點
1.幾何圖形的組成
點: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它是幾何圖形中最基本的圖形。
線: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線,分為直線和曲線。
面:包圍著體的是面,分為平面和曲面。
體:幾何體也簡稱體。
2.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點、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表示
在幾何里,我們常用字母表示圖形。
一個點可以用一個大寫字母表示。
一條直線可以用一個小寫字母表示。
一條射線可以用端點和射線上另一點來表示。
一條線段可用它的端點的兩個大寫字母來表示。
注意:
(1)表示點、直線、射線、線段時,都要在字母前面註明點、直線、射線、線段。
(2)直線和射線無長度,線段有長度。
(3)直線無端點,射線有一個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
(4)點和直線的位置關系有線面兩種:
①點在直線上,或者說直線經過這個點。
②點在直線外,或者說直線不經過這個點。
角的種類
銳角:大於0°,小於90°的角叫做銳角。
直角:等於90°的角叫做直角。
鈍角:大於90°而小於180°的角叫做鈍角。
平角:等於180°的角叫做平角。
優角:大於180°小於360°叫優角。
劣角:大於0°小於180°叫做劣角,銳角、直角、鈍角都是劣角。
周角:等於360°的角叫做周角。
負角: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而成的角叫做負角。
正角:逆時針旋轉的角為正角。
0角:等於零度的角。
餘角和補角:兩角之和為90°則兩角互為餘角,兩角之和為180°則兩角互為補角。等角的餘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
對頂角:兩條直線相交後所得的只有一個公共頂點且兩個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互為對頂角。兩條直線相交,構成兩對對頂角。互為對頂角的兩個角相等。
還有許多種角的關系,如內錯角,同位角,同旁內角(三線八角中,主要用來判斷平行)。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3
正數和負數
⒈、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負數:比0小的數正數:比0大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數,當a表示正數時,—a是負數;當a表示負數時,—a是正數;當a表示0時,—a仍是0。(如果出判斷題為:帶正號的數是正數,帶負號的數是負數,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簡單判斷)
②正數有時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時「+」省略不寫。所以省略「+」的正數的符號是正號。
2、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若正數表示某種意義的量,則負數可以表示具有與該正數相反意義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為:+8℃;零下8℃表示為:—8℃
3、0表示的意義
(1)0表示「沒有」,如教室里有0個人,就是說教室里沒有人;
(2)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如:
(3)0表示一個確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題目中的基準,比如以海平面為基準,則0米就表示海平面。
有理數
1、有理數的概念
(1)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為整數(0和正整數統稱為自然數)
(2)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為分數
(3)正整數,0,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都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這樣的數稱為有理數。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數的數才是有理數。
①π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不能寫成分數形式,不是有理數。
②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都可化成分數,都是有理數。
③整數也能化成分數,也是有理數
注意:引入負數以後,奇數和偶數的范圍也擴大了,像—2,—4,—6,—8也是偶數,—1,—3,—5也是奇數。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4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類似,其步驟為:
1、去分母;
2、去括弧;
3、移項;
4、合並同類項;
5、系數化為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1、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2、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3、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三、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四、不等式的解集:
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五、解不等式的依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性質1:不等式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性質2:不等式兩邊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性質3:不等式兩邊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常見考法
(1)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考查不等式的性質。
誤區提醒
忽略不等號變向問題。
初中數學重點知識點歸納
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
1、乘法的交換律:ab=ba;
2、乘法的結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單項式
只含有數字與字母的積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
注意:單項式是由系數、字母、字母的'指數構成的。
多項式
1、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其中每個單項式叫做這個多項式的項。多項式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2、同類項所有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
提高數學思維的方法
轉化思維
轉化思維,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思維。轉化思維,是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時,通過改變問題的方向,從不同的角度,把問題由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尋求最佳方法,使問題變得更簡單、清晰。
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得出與眾不同的解
要培養質疑的習慣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經常引導孩子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並逐步養成習慣。
在孩子放學回家後,讓孩子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如何講解的,同學是如何回答的?當孩子回答出來之後,接著追問:「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啟發孩子講出思維的過程並盡量讓他自己作出評價。
有時,可以故意製造一些錯誤讓孩子去發現、評價、思考。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會在思維上逐步形成獨立見解,養成一種質疑的習慣。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5
(1)凡能寫成形式的數,都是有理數.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分數;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注意:0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a不一定是負數,+a也不一定是正數;p不是有理數;
(2)有理數的分類:①整數②分數
(3)注意:有理數中,1、0、-1是三個特殊的數,它們有自己的特性;這三個數把數軸上的數分成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的數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數0和正整數;a>0a是正數;a<0a是負數;
a≥0a是正數或0a是非負數;a≤0?a是負數或0a是非正數.
有理數比大小:
(1)正數的絕對值越大,這個數越大;
(2)正數永遠比0大,負數永遠比0小;
(3)正數大於一切負數;
(4)兩個負數比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5)數軸上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6)大數-小數>0,小數-大數<0.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6
一、方程的有關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註: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實質上是求得的結果,它是一個數值(或幾個數值),而解方程的含義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斷方程無解的過程. ⑵ 方程的解的檢驗方法,首先把未知數的值分別代入方程的左、右兩邊計算它們的值,其次比較兩邊的值是否相等從而得出結論.
二、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1)用式子形式表示為:如果a=b,那麼a±c=b±c
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質(2)用式子形式表示為:如果a=b,那麼ac=bc;如果a=b(c≠0),那麼ca=cb
三、移項法則: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四、去括弧法則
1.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
2. 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相應各項的符號改變.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驟
1. 去分母(方程兩邊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 去括弧(按去括弧法則和分配律)
3. 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一邊,其他項都移到方程的另一邊,移項要變號)
4. 合並(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
5. 系數化為1(在方程兩邊都除以未知數的系數a,得到方程的解x=a(b).
六、用方程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1. 審:審題,分析題中已知什麼,求什麼,明確各數量之間的關系.
2. 設:設未知數(可分直接設法,間接設法)
3. 列:根據題意列方程.
4. 解:解出所列方程.
5. 檢:檢驗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題意.
6. 答:寫出答案(有單位要註明答案)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7
一、知識梳理
知識點1 :正、負數的概念:我們把像3、2、+0.5、0.03%這樣的數叫做正數,它們都是比0大的數;像-3、-2、-0.5、-0.03%這樣數叫做負數。它們都是比0小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我們可以用正數與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知識點2 :有理數的概念和分類: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有理數的分類主要有兩種:
註: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都可看作分數。
知識點3 :數軸的概念:像下面這樣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知識點4 :絕對值的概念:
(1)幾何意義:數軸上表示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記作|a|;
(2)代數意義: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零。
註:任何一個數的絕對值均大於或等於0(即非負數).
知識點5 :相反數的概念:
(1)幾何意義:在數軸上分別位於原點的兩旁,到原點的距離相等的兩個點所表示的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2)代數意義:符號不同但絕對值相等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0的相反數是0。
知識點6 :有理數大小的比較:
有理數大小比較的基本法則:正數都大於零,負數都小於零,正數大於負數。
數軸上有理數大小的比較: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大。
用絕對值進行有理數大小的比較:兩個正數,絕對值大的正數大;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知識點7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一個數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
知識點8 :有理數加法運算律:
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知識點9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知識點10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根據有理數減法的法則,一切加法和減法的運算,都可以統一成加法運算,然後省略括弧和加號,並運用加法法則、加法運算律進行計算。
2. 初一數學備考知識點
隨著期末的來臨,你做好備考的准備了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一數學備考知識點以供大家學習。
初一數學備考知識點:三角形
一、定義
1、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2、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二、三角形的內角
1、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三、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與它不相鄰的內角。
3、三角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四、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1、三角形的任何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2、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五、多邊形
1、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2、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n-3)3、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2
六、多邊形的內角和
1、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n-2) ×180°
2、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七、正多邊形
1、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2、正n邊形每個內角的度數都等於 n。
初一數學備考知識點:軸對稱
一、軸對稱圖形
1、沿某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
2、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不止一條,如圓就有無數條對稱軸.
二、軸對稱
有一個圖形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折疊後重合的點是對應點,叫做對稱點.兩個圖形關於直線對稱也叫做軸對稱.
三、圖形軸對稱的性質
如果兩個圖形成成軸對稱,•那麼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軸
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四、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區別
指兩個圖形之間的形狀與位置關系,•成軸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軸對稱圖形是一個具有特殊形狀的圖形,把一個軸對稱圖形沿對稱軸分成兩個圖形,這兩個圖形是全等形,並且成軸對稱.
五、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經過線段的中點並且垂直於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或線段的中垂線).
(2)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反過來,•與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因此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以看成與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六、作一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的軸對稱圖形
(1)作出一些關鍵點或特殊點的對稱點.
(2)按原圖形的連接方式連接所得到的對稱點,即得到原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關於坐標軸對稱
點P(x,y)關於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
點P(x,y)關於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
關於原點對稱
點P(x,y)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
關於坐標軸夾角平分線對稱
點P(x,y)關於第一、三象限坐標軸夾角平分線y=x對稱的點的坐標是(y,x)
點P(x,y)關於第二、四象限坐標軸夾角平分線y= -x對稱的點的坐標是(-y,-x) 關於平行於坐標軸的直線對稱
點P(x,y)關於直線x=m對稱的點的坐標是(2m-x,y);
點P(x,y)關於直線y=n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2n-y);
七、等腰三角形
1、定義
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一條邊叫做底邊.兩腰所夾的角叫做頂角,腰與底邊的夾角叫做底角.
2、性質
性質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寫成“等邊對等角”)
性質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特別的:(1)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中線、角平分線、高線對應相等.
3、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簡寫成“等角對等邊”).
初一數學備考知識點:體驗不確定現象
一、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
1、必然事件:無需通過實驗就能夠預先確定它們在每一次實驗中都一定會發生的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每一次試驗中都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
3、確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確定事件。
4、不確定事件:無法預先確定在一次試驗中會不會發生的事件。
3.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學習,是每個學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學生們從學習中獲得大量的知識,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
三角形ABC記作:△ABC。
2、相關概念:
三角形的邊:組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記作:AB、AC、BC。
三角形的內角:每兩條邊所組成的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記作:∠A、∠B、∠C
3、三角形的分類:
二、三角形三邊關系:
1、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幾何語言:若a、b、c為△ABC的三邊,則a+b>c,a+c>b,b+c>a.
想一想:這個在實際解題中該怎樣應用?
2、三邊關系也可表述為: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差都小於第三邊。
三、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0。
幾何語言:△ABC中,∠A+∠B+∠C=1800。
四、三角形的三線:
問題1、如何作三角形的高線、角平分線、中線?
問題2、三角形的高線、角平分線、中線各有多少條,它們的交點在什麼位置?
問題3、三角形的中線有什麼應用?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1.已知面積和底邊長求高
回想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A=1/2bh。
A=三角形的面積
b=三角形底邊長
h=三角形底邊的高
看一下你的三角形,確定哪些變數是已知的。在本例中,你已經知道了面積,可以將面積的數值代入公式中的A。你也已知底邊長的大小,可以將數值代入公式中的"'b'"。如果你不知道面積或底邊長,那麼你只能嘗試 其它 的 方法 了。
無論三角形是如何繪制的,三角形的任意一邊都可以作為底邊。為了更形象地展示它,你可以想像把三角形進行旋轉,直到已知邊長位於底部。
例如,如果已知三角形面積是20,一邊長為4,那麼帶入得A=20,b=4。
將數值代入公式A=1/2bh,然後進行計算。首先將底邊長(b)乘以1/2,然後用面積(A)除以它。運算得到的結果應該就是三角形的高!
本例中:20=1/2(4)h
20=2h
10=h
2.求等邊三角形的高
回憶等邊三角形的特徵。等邊三角形有三條相等大小的側邊,每個夾角都是60度。如果你將等邊三角形分成兩半,就會得到兩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在本例中,我們使用邊長為8的等邊三角形。
回憶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將兩個直角邊描述為a和b、斜邊為c:a2+b2=c2。我們可以使用這個定理求出等邊三角形的高!
將等邊三角形對半切開,並將數值代入變數a、b和c。斜邊c等於原始的斜邊長。直角邊a的長度就變成了邊長的1/2,直角邊b就是所求的三角形的高。
以邊長為8的等邊三角形為例,其中c=8,a=4。
將數值代入勾股定理的公式,求出b2。邊長c和a分別乘以自身求平方值。然後用c2減去a2。
42+b2=82
16+b2=64
b2=48
求出b2的開方值就得到三角形的高了!使用計算機的開根號計算求得Sqrt(2)。得到的結果就是等邊三角形的高!
b=Sqrt(48)=6.93
3.已知邊長和角求高
確定你已知的變數。如果你知道三角形的一個夾角和一條邊長,如果這個角是底邊和已知側邊的夾角,或是已知三條邊長,你就能求出三角形的高。我們將三角形的三邊稱之為a、b和c,三角為A、B和C。
如果你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邊長,可以使用海倫公式來求出三角形的高。
如果你已知兩條邊長和一個角,可以使用面積公式A=1/2ab(sinC)來求解。
如果你已知三條邊長也可以使用海倫公式。海倫公式分為兩部分。首先,你必須求解出變數s,它等於三角形周長的一半。你可以使用這個公式:s=(a+b+c)/2求出。
例如,三角形三邊長為a=4、b=3和c=5,故而s=(4+3+5)/2,也就是s=(12)/2。求出s=6。
然後使用海倫公式的第二部分。面積=sqr(s(s-a)(s-b)(s-c)。再將面積代入含有高的面積公式:1/2bh(或1/2ah、1/2ch)。
計算求出高。在本例中,就是1/2(3)h=sqr(6(6-4)(6-3)(6-5)。化簡得3/2h=sqr(6(2)(3)(1),也就是3/2h=sqr(36)。使用計算器計算開方,得到3/2h=6。因此,使用邊長b作為底邊,得出,三角形的高等於4。
如果已知一條邊長和一個夾角,使用兩邊和一角的面積公式來求解。用三角形面積公式1/2bh來代替上述公式中的面積。公式就變成了1/2bh=1/2ab(sinC),化簡得到h=a(sinC),這樣可以消除一條未知邊長的變數。
根據已知變數來求解等式。例如,已知a=3、C=40度,代入公式得「h=3(sin40)。使用計算器來計算等式,得到高h約等於1.928。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角平分線(bisectorofangle).三角形三個角平分線的交點叫做內心.
角平分線的性質
1.角平分線上的一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2.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逆運用)三角形頂點到其內角的角平分線交對邊的點連的一條線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不是角的平分線:一個是線段,一個是射線.三角形角平分線有個有趣的性質:三角形ABC中角A的平分線為AD,則AB:AC=BD:CD.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於一點,該點為三角形的內心,且內心到三條邊的距離相等.
3.角平分線是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中線
連接一個頂點與它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中線的交點為重心,重心分中線2:1(頂點到重心:重心到對邊中點).中線:三角形中,連結一個頂點和它所對邊的中點的連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中線也是線段,一個三角形有3條中線.在一個角為30°直角三角形中.60°角所對應的邊上的中線為斜邊的一半.在一個三角形中,其一短邊為斜邊的一半,且這個三角形為30°的直角三角行,那麼,60°角所對的邊上的中線在此三角形中有三個等量.
圖形變換的簡單應用
考點一、平移(3~5分)
1、定義
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2、性質
(1)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和形狀,但圖形上的每個點都沿同一方向進行了移動
(2)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考點二、軸對稱(3~5分)
1、定義
把一個圖形沿著某條直線折疊,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該直線叫做對稱軸。
2、性質
(1)關於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2)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3)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麼交點在對稱軸上。
3、判定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
4、軸對稱圖形
把一個圖形沿著某條直線折疊,如果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
考點三、旋轉(3~8分)
1、定義
把一個圖形繞某一點O轉動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其中O叫做旋轉中心,轉動的角叫做旋轉角。
2、性質
(1)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2)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考點四、中心對稱(3分)
1、定義
把一個圖形繞著某一個點旋轉180°,如果旋轉後的圖形能夠和原來的圖形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點就是它的對稱中心。
2、性質
(1)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2)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並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3)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3、判定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並且被這一點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對稱。
4、中心對稱圖形
把一個圖形繞某一個點旋轉180°,如果旋轉後的圖形能夠和原來的圖形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店就是它的對稱中心。
考點五、坐標系中對稱點的特徵(3分)
1、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特徵
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時,它們的坐標的符號相反,即點P(x,y)關於原點的對稱點為P』(-x,-y)
2、關於x軸對稱的點的特徵
兩個點關於x軸對稱時,它們的坐標中,x相等,y的符號相反,即點P(x,y)關於x軸的對稱點為P』(x,-y)
3、關於y軸對稱的點的特徵
兩個點關於y軸對稱時,它們的坐標中,y相等,x的符號相反,即點P(x,y)關於y軸的對稱點為P』(-x,y)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相關 文章 :
★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一下期數學知識點總結
★ 初一下冊數學預習方法以及知識點匯總
★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與學習方法
★ 初一下冊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一下數學知識點歸納
★ 初一數學課本知識點總結
4. 初中數學相似三角形定理知識點總結
相似三角形是幾何中重要的證明模型之一,是全等三角形的推廣。全等三角形可以被理解為相似比為1的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其實是一套定理的集合,它主要描述了在相似三角形是幾何中兩個三角形中,邊、角的關系。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初中數學相似三角形定理知識點 總結 ,歡迎閱讀。
相似三角形定理
1.相似三角形定義:
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 方法 :用符號"∽"表示,讀作"相似於"。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預備定理: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初中數學相似三角形定理知識點總結
從表中可以看出只要將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中的"對應邊相等"的條件改為"對應邊
成比例"就可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這就是我們數學中的用類比的方法,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找出新知識並從中探究新知識掌握的方法。
6.直角三角形相似:
(1)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麼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1)相似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高線的比,對應中線的比和對應角平分線的比都等於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長比等於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積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8. 相似三角形的傳遞性
如果△ABC∽△A1B1C1,△A1B1C1∽△A2B2C2,那麼△ABC∽A2B2C2
相關 文章 :
1. 初中數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2. 初一數學知識點公式定理大全
3. 中考數學最全考點分析主要知識點
4. 初中數學必備知識點總結初三數學上冊一二章知識點
5. 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知識點歸納
5.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三章知識點
1、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就是全等圖形
互相重合的頂點叫做對應頂點
互相重合的邊叫做對應邊
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對應角
2、全等圖形的對應邊相等
對應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識別(1)如果兩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對應相等
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簡記(邊邊邊或SSS)(2)如果兩個三角形有兩邊及其夾角分別對應相等
那麼這個三角形全等
簡記為(邊角邊SAS)(3)如果兩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及其夾邊分別對應相等
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簡記為(角邊角ASA)(4)如果兩個三角形的斜邊及一條直角邊分別對應相等
那麼這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簡記為(HL)
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1 :
一、單項式
1、都是數字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做單項式。
2、單項式的數字因數叫做單項式的系數。
3、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單項式的次數。
4、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單項式的系數是1或―1。
6、單獨的一個數字是單項式,它的系數是它本身。
7、單獨的一個非零常數的次數是0。
8、單項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運算,而不能含有加、減等其他運算。
9、單項式的系數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10、單項式的系數是帶分數時,應化成假分數。
11、單項式的系數是1或―1時,通常省略數字「1」。
12、單項式的次數僅與字母有關,與單項式的系數無關。
二、多項式
1、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2、多項式中的每一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
3、多項式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4、一個多項式有幾項,就叫做幾項式。
5、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括項前面的符號。
6、多項式沒有系數的概念,但有次數的概念。
7、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三、整式
1、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為整式。
2、單項式或多項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單項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項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數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後將要學習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減
1、整式加減的理論根據是:去括弧法則,合並同類項法則,以及乘法分配率。
2、幾個整式相加減,關鍵是正確地運用去括弧法則,然後准確合並同類項。
3、幾個整式相加減的一般步驟:
(1)列出代數式:用括弧把每個整式括起來,再用加減號連接。
(2)按去括弧法則去括弧。
(3)合並同類項。
4、代數式求值的一般步驟:
(1)代數式化簡。
(2)代入計算
(3)對於某些特殊的代數式,可採用「整體代入」進行計算。
五、同底數冪的乘法
1、n個相同因式(或因數)a相乘,記作an,讀作a的n次方(冪),其中a為底數,n為指數,an的結果叫做冪。
2、底數相同的冪叫做同底數冪。
3、同底數冪乘法的運演算法則: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即:am﹒an=am+n。
4、此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m+n = am﹒an。
5、開始底數不相同的冪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數相同的冪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數冪再運用法則。
六、冪的乘方
1、冪的乘方是指幾個相同的'冪相乘。(am)n表示n個am相乘。
2、冪的乘方運演算法則: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am)n =amn。
3、此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mn =(am)n=(an)m。
七、積的乘方
1、積的乘方是指底數是乘積形式的乘方。
2、積的乘方運演算法則:積的乘方,等於把積中的每個因式分別乘方,然後把所得的冪相乘。即(ab)n=anbn。
3、此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
八、三種「冪的運演算法則」異同點
1、共同點:
(1)法則中的底數不變,只對指數做運算。
(2)法則中的底數(不為零)和指數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數,也可以是式(單項式或多項式)。
(3)對於含有3個或3個以上的運算,法則仍然成立。
2、不同點:
(1)同底數冪相乘是指數相加。
(2)冪的乘方是指數相乘。
(3)積的乘方是每個因式分別乘方,再將結果相乘。
九、同底數冪的除法
1、同底數冪的除法法則: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即:am÷an=am—n(a≠0)。
2、此法則也可以逆用,即:am—n = am÷an(a≠0)。
十、零指數冪
1、零指數冪的意義:任何不等於0的數的0次冪都等於1,即:a0=1(a≠0)。
十一、負指數冪
1、任何不等於零的數的―p次冪,等於這個數的p次冪的倒數,即:
註:在同底數冪的除法、零指數冪、負指數冪中底數不為0。
十二、整式的乘法
(一)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
1、單項式乘法法則: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餘字母連同它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
2、系數相乘時,注意符號。
3、相同字母的冪相乘時,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4、對於只在一個單項式中含有的字母,連同它的指數一起寫在積里,作為積的因式。
5、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的結果仍是單項式。
6、單項式的乘法法則對於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單項式相乘同樣適用。
(二)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
1、單項式與多項式乘法法則: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率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中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即:m(a+b+c)=ma+mb+mc。
2、運算時注意積的符號,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括它前面的符號。
3、積是一個多項式,其項數與多項式的項數相同。
4、混合運算中,注意運算順序,結果有同類項時要合並同類項,從而得到最簡結果。
(三)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
1、多項式與多項式乘法法則: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即:(m+n)(a+b)=ma+mb+na+nb。
2、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必須做到不重不漏。相乘時,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即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在未合並同類項之前,積的項數等於兩個多項式項數的積。
3、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含它前面的符號,確定積中每一項的符號時應用「同號得正,異號得負」。
4、運算結果中有同類項的要合並同類項。
5、對於含有同一個字母的一次項系數是1的兩個一次二項式相乘時,可以運用下面的公式簡化運算:(x+a)(x+b)=x2+(a+b)x+ab。
十三、平方差公式
1、(a+b)(a—b)=a2—b2,即:兩數和與這兩數差的積,等於它們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a、b可以是單項式,也可以是多項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4、平方差公式還能簡化兩數之積的運算,解這類題,首先看兩個數能否轉化成
(a+b)?(a—b)的形式,然後看a2與b2是否容易計算。
學數學的方法有哪些
1注重打好數學基礎
對於學生來說,想要學好數學,那麼一定從小打好基礎,因為數學是一個非常注重基礎,一環扣一環的學科,之前知識上的欠缺也會影響後續的學習,所以對於數學不好的學生來說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打基礎,把自己欠缺的基礎都補上,才能更好的進行後續的學習。
2整理筆記
關於數學的筆記我有兩本,一個是我們老師總結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一些公式的記憶以及法則概念之類的另一本是關於一些好題難題錯題典型題,把這些題從紙上剪下來貼到本子上再做一遍,到中考前我把這個錯題本又全部重新做了一遍。
怎麼樣才能打好初一數學基礎
第一,重視初一數學公式。有很多同學數學學不好就是因為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具體的表現為對初一數學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明,不去挖掘引申的含義,對數學概念的特殊情況不明白。還有對數學概念和公式有的學生只是死記硬背,初一學生缺乏對概念的理解。
還有一部分初一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其實記憶是理解的基礎。我們設想如果你不能將數學公式爛熟於心,那麼又怎麼能夠在數學題目中熟練的應用呢?
第二,就是總結那些相似的數學題目。當我們養成了總結歸納的習慣,那麼初一的學生就會知道自己在解決數學題目的時候哪些是自己比較擅長的,哪些是自己還不足的。
同時善於總結也會明白自己掌握哪些數學的解題方法,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掌握了初一數學的解題技巧。其實,做到總結和歸納是學會數學的關鍵,如果初一學生不會做到這一點那麼久而久之,不會的數學題目還是不會。
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2:
平行線的判定第1課時
基礎知識
1、C
2、ADBCADBC180°—∠1—∠2∠3+∠4
3、ADBEADBCAE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題目略
MNAB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MNAB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兩直線平行於同一條直線,兩直線平行
5、B
6、∠BED∠DFC∠AFD∠DAF
7、證明:
∵AC⊥AEBD⊥BF
∴∠CAE=∠DBF=90°
∵∠1=35°∠2=35°
∴∠1=∠2
∵∠BAE=∠1+∠CAE=35°+90°=125°∠CBF=∠2+∠DBF=35°+90°=125°
∴∠CBF=∠BAE
∴AE∥BF(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8、題目略
(1)DEBC
(2)∠F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BCFDEBC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能力提升
9、∠1=∠5或∠2=∠6或∠3=∠7或∠4=∠8
10、有,AB∥CD
∵OH⊥AB
∴∠BOH=90°
∵∠2=37°
∴∠BOE=90°—37°=53°
∵∠1=53°
∴∠BOE=∠1
∴AB∥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已知互補等量代換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2、平行,證明如下:
∵CD⊥DA,AB⊥DA
∴∠CDA=∠2+∠3=∠BAD=∠1+∠4=90°(互余)
∵∠1=∠2(已知)
∴∠3=∠4
∴DF∥AE(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探索研究
13、對,證明如下:
∵∠1+∠2+∠3=180°∠2=80°
∴∠1+∠3=100°
∵∠1=∠3
∴∠1=∠3=50°
∵∠D=50°
∴∠1=∠D=50°
∴AB∥CD(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4、證明:
∵∠1+∠2+∠GEF=180°(三角形內角和為180°)且∠1=50°,∠2=65°
∴∠GEF=180°—65°—50°=65°
∵∠GEF=∠BEG=1/2∠BEF=65°
∴∠BEG=∠2=65°
∴AB∥CD(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