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系統化總結高中數學知識點
擴展閱讀
兒童智恩手錶多少錢 2024-10-12 06:51:47
會計基礎會考什麼 2024-10-12 06:17:54

系統化總結高中數學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4-10-12 05:36:05

Ⅰ 求高三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考數學基礎知識匯總
第一部分 集合
(1)含n個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數為2^n,真子集數為2^n-1;非空真子集的數為2^n-2;
(2) 注意:討論的時候不要遺忘了 的情況。
(3)
第二部分 函數與導數
1.映射:注意 ①第一個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有象;②一對一,或多對一。
2.函數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別式法 ;④利用函數單調性 ;
⑤換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 ⑦利用數形結合或幾何意義(斜率、距離、絕對值的意義等);⑧利用函數有界性( 、 、 等);⑨導數法
3.復合函數的有關問題
(1)復合函數定義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義域為〔a,b〕,則復合函數f[g(x)]的定義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② 若f[g(x)]的定義域為[a,b],求 f(x)的定義域,相當於x∈[a,b]時,求g(x)的值域。
(2)復合函數單調性的判定:
①首先將原函數 分解為基本函數:內函數 與外函數 ;
②分別研究內、外函數在各自定義域內的單調性;
③根據「同性則增,異性則減」來判斷原函數在其定義域內的單調性。
注意:外函數 的定義域是內函數 的值域。
4.分段函數:值域(最值)、單調性、圖象等問題,先分段解決,再下結論。
5.函數的奇偶性宴頃
⑴函數的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是並祥鎮函數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條件;
⑵ 是奇函數 ;
⑶ 是偶函數 ;
⑷奇函數 在原點有定義,則 ;
⑸在關於原點對稱的單調區間內:奇函數有相同的單調性,偶函數有相反的單調性;
(6)若所給函數的解析式較為復雜,應先等價變形,再判斷其奇偶性;
6.函數的單調性
⑴單調性的定義:
① 在區間 上是增函數 當 時有 ;
② 在區間 上是減函數 當 時有 ;
⑵單調性的判定
1 定義法:
注意:一般要將式子 化為幾個因式作積或作商的形式,以利於判斷符號;
②導數法(見導數部分);
③絕粗復合函數法(見2 (2));
④圖像法。
註:證明單調性主要用定義法和導數法。
7.函數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義:
對定義域內的任意 ,若有 (其中 為非零常數),則稱函數 為周期函數, 為它的一個周期。
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稱為函數的最小正周期。如沒有特別說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數的周期
① ;② ;③ ;
④ ;⑤ ;
⑶函數周期的判定
①定義法(試值) ②圖像法 ③公式法(利用(2)中結論)
⑷與周期有關的結論
① 或 的周期為 ;
② 的圖象關於點 中心對稱 周期為2 ;
③ 的圖象關於直線 軸對稱 周期為2 ;
④ 的圖象關於點 中心對稱,直線 軸對稱 周期為4 ;
8.基本初等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⑴冪函數: ( ;⑵指數函數: ;
⑶對數函數: ;⑷正弦函數: ;
⑸餘弦函數: ;(6)正切函數: ;⑺一元二次函數: ;
⑻其它常用函數:
1 正比例函數: ;②反比例函數: ;特別的
2 函數 ;
9.二次函數:
⑴解析式:
①一般式: ;②頂點式: , 為頂點;
③零點式: 。
⑵二次函數問題解決需考慮的因素:
①開口方向;②對稱軸;③端點值;④與坐標軸交點;⑤判別式;⑥兩根符號。
⑶二次函數問題解決方法:①數形結合;②分類討論。
10.函數圖象:
⑴圖象作法 :①描點法 (特別注意三角函數的五點作圖)②圖象變換法③導數法
⑵圖象變換:
1 平移變換:ⅰ ,2 ———「正左負右」
ⅱ ———「正上負下」;
3 伸縮變換:
ⅰ , ( ———縱坐標不變,橫坐標伸長為原來的 倍;
ⅱ , ( ———橫坐標不變,縱坐標伸長為原來的 倍;
4 對稱變換:ⅰ ;ⅱ ;
ⅲ ; ⅳ ;
5 翻轉變換:
ⅰ ———右不動,右向左翻( 在 左側圖象去掉);
ⅱ ———上不動,下向上翻(| |在 下面無圖象);
11.函數圖象(曲線)對稱性的證明
(1)證明函數 圖像的對稱性,即證明圖像上任意點關於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圖像上;
(2)證明函數 與 圖象的對稱性,即證明 圖象上任意點關於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在 的圖象上,反之亦然;
註:
①曲線C1:f(x,y)=0關於點(a,b)的對稱曲線C2方程為:f(2a-x,2b-y)=0;
②曲線C1:f(x,y)=0關於直線x=a的對稱曲線C2方程為:f(2a-x, y)=0;
③曲線C1:f(x,y)=0,關於y=x+a(或y=-x+a)的對稱曲線C2的方程為f(y-a,x+a)=0(或f(-y+a,-x+a)=0);
④f(a+x)=f(b-x) (x∈R) y=f(x)圖像關於直線x= 對稱;
特別地:f(a+x)=f(a-x) (x∈R) y=f(x)圖像關於直線x=a對稱;
⑤函數y=f(x-a)與y=f(b-x)的圖像關於直線x= 對稱;
12.函數零點的求法:
⑴直接法(求 的根);⑵圖象法;⑶二分法.
13.導數
⑴導數定義:f(x)在點x0處的導數記作 ;
⑵常見函數的導數公式: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⑦ ;
⑧ 。
⑶導數的四則運演算法則:
⑷(理科)復合函數的導數:
⑸導數的應用:
①利用導數求切線:注意:ⅰ所給點是切點嗎?ⅱ所求的是「在」還是「過」該點的切線?
②利用導數判斷函數單調性:
ⅰ 是增函數;ⅱ 為減函數;
ⅲ 為常數;
③利用導數求極值:ⅰ求導數 ;ⅱ求方程 的根;ⅲ列表得極值。
④利用導數最大值與最小值:ⅰ求的極值;ⅱ求區間端點值(如果有);ⅲ得最值。
14.(理科)定積分
⑴定積分的定義:
⑵定積分的性質:① ( 常數);
② ;
③ (其中 。
⑶微積分基本定理(牛頓—萊布尼茲公式):
⑷定積分的應用:①求曲邊梯形的面積: ;
3 求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 ;③求變力做功: 。
第三部分 三角函數、三角恆等變換與解三角形
1.⑴角度制與弧度制的互化: 弧度 , 弧度, 弧度
⑵弧長公式: ;扇形面積公式: 。
2.三角函數定義:角 中邊上任意一點 為 ,設 則:

3.三角函數符號規律:一全正,二正弦,三兩切,四餘弦;
4.誘導公式記憶規律:「函數名不(改)變,符號看象限」;
5.⑴ 對稱軸: ;對稱中心: ;
⑵ 對稱軸: ;對稱中心: ;
6.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 ;

7.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①

② ③ 。

8.二倍角公式:① ;
② ;③ 。

9.正、餘弦定理:
⑴正弦定理: ( 是 外接圓直徑 )
註:① ;② ;③ 。
⑵餘弦定理: 等三個;註: 等三個。
10。幾個公式:
⑴三角形面積公式: ;
⑵內切圓半徑r= ;外接圓直徑2R=
11.已知 時三角形解的個數的判定:

第四部分 立體幾何
1.三視圖與直觀圖:註:原圖形與直觀圖面積之比為 。
2.表(側)面積與體積公式:
⑴柱體:①表面積:S=S側+2S底;②側面積:S側= ;③體積:V=S底h
⑵錐體:①表面積:S=S側+S底;②側面積:S側= ;③體積:V= S底h:
⑶台體:①表面積:S=S側+S上底S下底;②側面積:S側= ;③體積:V= (S+ )h;
⑷球體:①表面積:S= ;②體積:V= 。
3.位置關系的證明(主要方法):
⑴直線與直線平行:①公理4;②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③面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⑵直線與平面平行:①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平行 線面平行。
⑶平面與平面平行:①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推論;②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平面平行。
⑷直線與平面垂直:①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②面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⑸平面與平面垂直:①定義---兩平面所成二面角為直角;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註:理科還可用向量法。
4.求角:(步驟-------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求法:
1 平移法:平移直線,2 構造三角形;
3 ②補形法:補成正方體、平行六面體、長方體等,4 發現兩條異面直線間的關系。
註:理科還可用向量法,轉化為兩直線方向向量的夾角。
⑵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①直接法(利用線面角定義);②先求斜線上的點到平面距離h,與斜線段長度作比,得sin 。
註:理科還可用向量法,轉化為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法向量的夾角。
⑶二面角的求法:
①定義法: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點(特殊點),作出平面角,再求解;
②三垂線法:由一個半面內一點作(或找)到另一個半平面的垂線,用三垂線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求解;
③射影法:利用面積射影公式: ,其中 為平面角的大小;
註:對於沒有給出棱的二面角,應先作出棱,然後再選用上述方法;
理科還可用向量法,轉化為兩個班平面法向量的夾角。
5.求距離:(步驟-------Ⅰ。找或作垂線段;Ⅱ。求距離)
⑴兩異面直線間的距離:一般先作出公垂線段,再進行計算;
⑵點到直線的距離:一般用三垂線定理作出垂線段,再求解;
⑶點到平面的距離:
①垂面法:藉助面面垂直的性質作垂線段(確定已知面的垂面是關鍵),再求解;
5 等體積法;
理科還可用向量法: 。
⑷球面距離:(步驟)
(Ⅰ)求線段AB的長;(Ⅱ)求球心角∠AOB的弧度數;(Ⅲ)求劣弧AB的長。
6.結論:
⑴從一點O出發的三條射線OA、OB、OC,若∠AOB=∠AOC,則點A在平面∠BOC上的射影在∠BOC的平分線上;
⑵立平斜公式(最小角定理公式):
⑶正棱錐的各側面與底面所成的角相等,記為 ,則S側cos =S底;
⑷長方體的性質
①長方體體對角線與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所成的角分別為 則:cos2 +cos2 +cos2 =1;sin2 +sin2 +sin2 =2 。
②長方體體對角線與過同一頂點的三側面所成的角分別為 則有cos2 +cos2 +cos2 =2;sin2 +sin2 +sin2 =1 。
⑸正四面體的性質:設棱長為 ,則正四面體的:
1 高: ;②對棱間距離: ;③相鄰兩面所成角餘弦值: ;④內切2 球半徑: ;外接球半徑: ;
第五部分 直線與圓
1.直線方程
⑴點斜式: ;⑵斜截式: ;⑶截距式: ;
⑷兩點式: ;⑸一般式: ,(A,B不全為0)。
(直線的方向向量:( ,法向量(
2.求解線性規劃問題的步驟是:
(1)列約束條件;(2)作可行域,寫目標函數;(3)確定目標函數的最優解。
3.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4.直線系

5.幾個公式
⑴設A(x1,y1)、B(x2,y2)、C(x3,y3),⊿ABC的重心G:( );
⑵點P(x0,y0)到直線Ax+By+C=0的距離: ;
⑶兩條平行線Ax+By+C1=0與 Ax+By+C2=0的距離是 ;
6.圓的方程:
⑴標准方程:① ;② 。
⑵一般方程: (
註:Ax2+Bxy+Cy2+Dx+Ey+F=0表示圓 A=C≠0且B=0且D2+E2-4AF>0;
7.圓的方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數法;⑵幾何法;⑶圓系法。
8.圓系:
⑴ ;
註:當 時表示兩圓交線。
⑵ 。
9.點、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主要掌握幾何法)
⑴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表示點到圓心的距離)
① 點在圓上;② 點在圓內;③ 點在圓外。
⑵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表示圓心到直線的距離)
① 相切;② 相交;③ 相離。
⑶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表示圓心距, 表示兩圓半徑,且 )
① 相離;② 外切;③ 相交;
④ 內切;⑤ 內含。
10.與圓有關的結論:
⑴過圓x2+y2=r2上的點M(x0,y0)的切線方程為:x0x+y0y=r2;
過圓(x-a)2+(y-b)2=r2上的點M(x0,y0)的切線方程為:(x0-a)(x-a)+(y0-b)(y-b)=r2;
⑵以A(x1,y2)、B(x2,y2)為直徑的圓的方程:(x-x1)(x-x2)+(y-y1)(y-y2)=0。
第六部分 圓錐曲線
1.定義:⑴橢圓: ;
⑵雙曲線: ;⑶拋物線:略
2.結論
⑴焦半徑:①橢圓: (e為離心率); (左「+」右「-」);
②拋物線:
⑵弦長公式:

註:(Ⅰ)焦點弦長:①橢圓: ;②拋物線: =x1+x2+p= ;(Ⅱ)通徑(最短弦):①橢圓、雙曲線: ;②拋物線:2p。
⑶過兩點的橢圓、雙曲線標准方程可設為: ( 同時大於0時表示橢圓, 時表示雙曲線);
⑷橢圓中的結論:
①內接矩形最大面積 :2ab;
②P,Q為橢圓上任意兩點,且OP 0Q,則 ;
③橢圓焦點三角形:<Ⅰ>. ,( );<Ⅱ>.點 是 內心, 交 於點 ,則 ;
④當點 與橢圓短軸頂點重合時 最大;
⑸雙曲線中的結論:
①雙曲線 (a>0,b>0)的漸近線: ;
②共漸進線 的雙曲線標准方程為 為參數, ≠0);
③雙曲線焦點三角形:<Ⅰ>. ,( );<Ⅱ>.P是雙曲線 - =1(a>0,b>0)的左(右)支上一點,F1、F2分別為左、右焦點,則△PF1F2的內切圓的圓心橫坐標為 ;
④雙曲線為等軸雙曲線 漸近線為 漸近線互相垂直;
(6)拋物線中的結論:
①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弦AB性質:<Ⅰ>. x1x2= ;y1y2=-p2;
<Ⅱ>. ;<Ⅲ>.以AB為直徑的圓與准線相切;<Ⅳ>.以AF(或BF)為直徑的圓與 軸相切;<Ⅴ>. 。
②拋物線y2=2px(p>0)內結直角三角形OAB的性質:
<Ⅰ>. ; <Ⅱ>. 恆過定點 ;
<Ⅲ>. 中點軌跡方程: ;<Ⅳ>. ,則 軌跡方程為: ;<Ⅴ>. 。
③拋物線y2=2px(p>0),對稱軸上一定點 ,則:
<Ⅰ>.當 時,頂點到點A距離最小,最小值為 ;<Ⅱ>.當 時,拋物線上有關於 軸對稱的兩點到點A距離最小,最小值為 。
3.直線與圓錐曲線問題解法:
⑴直接法(通法):聯立直線與圓錐曲線方程,構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注意以下問題:
①聯立的關於「 」還是關於「 」的一元二次方程?
②直線斜率不存在時考慮了嗎?
③判別式驗證了嗎?
⑵設而不求(代點相減法):--------處理弦中點問題
步驟如下:①設點A(x1,y1)、B(x2,y2);②作差得 ;③解決問題。
4.求軌跡的常用方法:(1)定義法:利用圓錐曲線的定義; (2)直接法(列等式);(3)代入法(相關點法或轉移法);⑷待定系數法;(5)參數法;(6)交軌法。
第七部分 平面向量
⑴設a=(x1,y1),b=(x2,y2),則: ① a‖b(b≠0) a= b ( x1y2-x2y1=0;
② a⊥b(a、b≠0) a•b=0 x1x2+y1y2=0 .
⑵a•b=|a||b|cos<a,b>=x2+y1y2;
註:①|a|cos<a,b>叫做a在b方向上的投影;|b|cos<a,b>叫做b在a方向上的投影;
6 a•b的幾何意義:a•b等於|a|與|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a,b>的乘積。
⑶cos<a,b>= ;
⑷三點共線的充要條件:P,A,B三點共線 ;
附:(理科)P,A,B,C四點共面 。
第八部分 數列
1.定義:
⑴等差數列 ;
⑵等比數列

2.等差、等比數列性質
等差數列 等比數列
通項公式
前n項和
性質 ①an=am+ (n-m)d, ①an=amqn-m;
②m+n=p+q時am+an=ap+aq ②m+n=p+q時aman=apaq
③ 成AP ③ 成GP
④ 成AP, ④ 成GP,
等差數列特有性質:
1 項數為2n時:S2n=n(an+an+1)=n(a1+a2n); ; ;
2 項數為2n-1時:S2n-1=(2n-1) ; ; ;
3 若 ;若 ;
若 。
3.數列通項的求法:
⑴分析法;⑵定義法(利用AP,GP的定義);⑶公式法:累加法( ;
⑷疊乘法( 型);⑸構造法( 型);(6)迭代法;
⑺間接法(例如: );⑻作商法( 型);⑼待定系數法;⑽(理科)數學歸納法。
註:當遇到 時,要分奇數項偶數項討論,結果是分段形式。
4.前 項和的求法:
⑴拆、並、裂項法;⑵倒序相加法;⑶錯位相減法。
5.等差數列前n項和最值的求法:
⑴ ;⑵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第九部分 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
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變形, 。
2.絕對值不等式:
3.不等式的性質:
⑴ ;⑵ ;⑶ ;
;⑷ ; ;
;⑸ ;(6)

4.不等式等證明(主要)方法:
⑴比較法:作差或作比;⑵綜合法;⑶分析法。
第十部分 復數
1.概念:
⑴z=a+bi∈R b=0 (a,b∈R) z= z2≥0;
⑵z=a+bi是虛數 b≠0(a,b∈R);
⑶z=a+bi是純虛數 a=0且b≠0(a,b∈R) z+ =0(z≠0) z2<0;
⑷a+bi=c+di a=c且c=d(a,b,c,d∈R);
2.復數的代數形式及其運算:設z1= a + bi , z2 = c + di (a,b,c,d∈R),則:
(1) z 1± z2 = (a + b) ± (c + d)i;⑵ z1.z2 = (a+bi)•(c+di)=(ac-bd)+ (ad+bc)i;⑶z1÷z2 = (z2≠0) ;
3.幾個重要的結論:
;⑶ ;⑷
⑸ 性質:T=4; ;
(6) 以3為周期,且 ; =0;
(7) 。
4.運算律:(1)
5.共軛的性質:⑴ ;⑵ ;⑶ ;⑷ 。
6.模的性質:⑴ ;⑵ ;⑶ ;⑷ ;
第十一部分 概率
1.事件的關系:
⑴事件B包含事件A:事件A發生,事件B一定發生,記作 ;
⑵事件A與事件B相等:若 ,則事件A與B相等,記作A=B;
⑶並(和)事件:某事件發生,當且僅當事件A發生或B發生,記作 (或 );
⑷並(積)事件:某事件發生,當且僅當事件A發生且B發生,記作 (或 ) ;
⑸事件A與事件B互斥:若 為不可能事件( ),則事件A與互斥;
(6)對立事件: 為不可能事件, 為必然事件,則A與B互為對立事件。
2.概率公式:
⑴互斥事件(有一個發生)概率公式:P(A+B)=P(A)+P(B);
⑵古典概型: ;
⑶幾何概型: ;

第十二部分 統計與統計案例
1.抽樣方法
⑴簡單隨機抽樣:一般地,設一個總體的個數為N,通過逐個不放回的方法從中抽取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且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相等,就稱這種抽樣為簡單隨機抽樣。
註:①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為 ;
②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抽簽法;隨機數法。
⑵系統抽樣:當總體個數較多時,可將總體均衡的分成幾個部分,然後按照預先制定的
規則,從每一個部分抽取一個個體,得到所需樣本,這種抽樣方法叫系統抽樣。
註:步驟:①編號;②分段;③在第一段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確定其時個體編號 ;
④按預先制定的規則抽取樣本。
⑶分層抽樣:當已知總體有差異比較明顯的幾部分組成時,為使樣本更充分的反映總體的情況,將總體分成幾部分,然後按照各部分佔總體的比例進行抽樣,這種抽樣叫分層抽樣。
註:每個部分所抽取的樣本個體數=該部分個體數
2.總體特徵數的估計:
⑴樣本平均數 ;
⑵樣本方差 ;
⑶樣本標准差 = ;
3.相關系數(判定兩個變數線性相關性):
註:⑴ >0時,變數 正相關; <0時,變數 負相關;
⑵① 越接近於1,兩個變數的線性相關性越強;② 接近於0時,兩個變數之間幾乎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
4.回歸分析中回歸效果的判定:
⑴總偏差平方和: ⑵殘差: ;⑶殘差平方和: ;⑷回歸平方和: - ;⑸相關指數 。
註:① 得知越大,說明殘差平方和越小,則模型擬合效果越好;
② 越接近於1,,則回歸效果越好。
5.獨立性檢驗(分類變數關系):
隨機變數 越大,說明兩個分類變數,關系越強,反之,越弱。
第十四部分 常用邏輯用語與推理證明
1. 四種命題:
⑴原命題:若p則q; ⑵逆命題:若q則p;
⑶否命題:若 p則 q;⑷逆否命題:若 q則 p
註: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等價;逆命題與否命題等價。
2.充要條件的判斷:
(1)定義法----正、反方向推理;
(2)利用集合間的包含關系:例如:若 ,則A是B的充分條件或B是A的必要條件;若A=B,則A是B的充要條件;
3.邏輯連接詞:
⑴且(and) :命題形式 p q; p q p q p q p
⑵或(or):命題形式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⑶非(not):命題形式 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4.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⑴全稱量詞-------「所有的」、「任意一個」等,用 表示;
全稱命題p: ;
全稱命題p的否定 p: 。
⑵存在量詞--------「存在一個」、「至少有一個」等,用 表示;
特稱命題p: ;
特稱命題p的否定 p: ;
第十五部分 推理與證明
1.推理:
⑴合情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都是根據已有事實,經過觀察、分析、比較、聯想,在進行歸納、類比,然後提出猜想的推理,我們把它們稱為合情推理。
①歸納推理:由某類食物的部分對象具有某些特徵,推出該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或者有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推理,稱為歸納推理,簡稱歸納。
註:歸納推理是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
②類比推理:由兩類對象具有類似和其中一類對象的某些已知特徵,推出另一類對象也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稱為類比推理,簡稱類比。
註:類比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⑵演繹推理:從一般的原理出發,推出某個特殊情況下的結論,這種推理叫演繹推理。
註: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結論;
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況;
⑶結 論---------根據一般原理,對特殊情況得出的判斷。
二.證明
⒈直接證明
⑴綜合法
一般地,利用已知條件和某些數學定義、定理、公理等,經過一系列的推理論證,最後推導出所要證明的結論成立,這種證明方法叫做綜合法。綜合法又叫順推法或由因導果法。
⑵分析法
一般地,從要證明的結論出發,逐步尋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條件,直至最後,把要證明的結論歸結為判定一個明顯成立的條件(已知條件、定義、定理、公理等),這種證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證法或執果索因法。
2.間接證明------反證法
一般地,假設原命題不成立,經過正確的推理,最後得出矛盾,因此說明假設錯誤,從而證明原命題成立,這種證明方法叫反證法。
附:數學歸納法(僅限理科)
一般的證明一個與正整數 有關的一個命題,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⑴證明當 取第一個值 是命題成立;
⑵假設當 命題成立,證明當 時命題也成立。
那麼由⑴⑵就可以判定命題對從 開始所有的正整數都成立。
這種證明方法叫數學歸納法。
註:①數學歸納法的兩個步驟缺一不可,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問題時必須嚴格按步驟進行;
3 的取值視題目而4 定,5 可能是1,6 也可能是2等。
第十六部分 理科選修部分
1. 排列、組合和二項式定理
⑴排列數公式: =n(n-1)(n-2)…(n-m+1)= (m≤n,m、n∈N*),當m=n時為全排列 =n(n-1)(n-2)…3.2.1=n!;
⑵組合數公式: (m≤n), ;
⑶組合數性質: ;
⑷二項式定理:
①通項: ②注意二項式系數與系數的區別;
⑸二項式系數的性質:
①與首末兩端等距離的二項式系數相等;②若n為偶數,中間一項(第 +1項)二項式系數最大;若n為奇數,中間兩項(第 和 +1項)二項式系數最大;

(6)求二項展開式各項系數和或奇(偶)數項系數和時,注意運用賦值法。
2. 概率與統計
⑴隨機變數的分布列:
①隨機變數分布列的性質:pi≥0,i=1,2,…; p1+p2+…=1;
②離散型隨機變數:
X x1 X2 … xn …
P P1 P2 … Pn …
期望:EX= x1p1 + x2p2 + … + xnpn + … ;
方差:DX= ;
註: ;
③兩點分布:
X 0 1 期望:EX=p;方差:DX=p(1-p).
P 1-p p

4 超幾何分布:
一般地,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產品中,任取n件,其中恰有X件次品,則 其中, 。
稱分布列

X 0 1 … m
P …
為超幾何分布列, 稱X服從超幾何分布。
⑤二項分布(獨立重復試驗):
若X~B(n,p),則EX=np, DX=np(1- p);註: 。
⑵條件概率:稱 為在事件A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
註:①0 P(B|A) 1;②P(B∪C|A)=P(B|A)+P(C|A)。
⑶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P(AB)=P(A)P(B)。
⑷正態總體的概率密度函數: 式中 是參數,分別表示總體的平均數(期望值)與標准差;
(6)正態曲線的性質:
①曲線位於x軸上方,與x軸不相交;②曲線是單峰的,關於直線x= 對稱;
③曲線在x= 處達到峰值 ;④曲線與x軸之間的面積為1;
5 當 一定時,6 曲線隨 質的變化沿x軸平移;
7 當 一定時,8 曲線形狀由 確定: 越大,9 曲線越「矮胖」,10 表示總體分布越集中;
越小,曲線越「高瘦」,表示總體分布越分散。
註:P =0.6826;P =0.9544
P =0.9974

歡迎採納 祝你幸福

Ⅱ 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初入高中,數學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而學習是需要一個系統的框架的。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高一數學必修1 知識點歸納(一)

一: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1、集合的含義:集合為一些確定的、不同的東西的全體,人們能意識到這些東西,並且能判斷一個給定的東西是否屬於這個整體。

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集合,簡稱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集合確定,則一元素是否屬於這個集合是確定的:屬於或不屬於。

鉛鎮(2)元素的互異性:一個給定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不可重復的。

(3)元素的無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變的,並且改變位置不影響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寫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a、列舉法:將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a,b,c……}

b、描述法:

①區間法:將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表示集合。

{xR|x-3>2},{x|x-3>2}

②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圖:畫出一條封槐首粗閉的曲線,曲線裡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類:

(1)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1)元素在集合里,則元素屬於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則元素不屬於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

正整數集N*或N+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高一數學必修1知識點歸納(二)

1、柱、錐、台、球的結構特徵

(1)稜柱:

幾何特徵: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於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幾何特徵: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於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於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稜台:

幾何特徵: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棱交於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餘三邊旋轉所成

幾何特徵: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

幾何特徵: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於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台:定義:以直角梯形的垂直與底邊的腰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

幾何特徵: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於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徵: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於半徑.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x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x平行且長度不變;

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4、柱體、錐體、台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1)幾何體的表面積為幾何體各個面的面積的和.

(2)特殊幾何體表面積公式(c為底面周長,h為高,為斜高,l為母線)

(3)柱體、錐體、台體的體積公式

高一數學必修1知識點歸納(三)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芹握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

當時,;當時,;當時,不存在.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點:(1)當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3)以後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3)直線方程

①點斜式:直線斜率k,且過點

注意:當直線的斜率為0°時,k=0,直線的方程是y=y1.

當直線的斜率為90°時,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點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點的橫坐標都等於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線斜率為k,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b

③兩點式:()直線兩點,

④截矩式:

其中直線與軸交於點,與軸交於點,即與軸、軸的截距分別為.

⑤一般式:(A,B不全為0)

注意:各式的適用范圍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於x軸的直線:(b為常數);平行於y軸的直線:(a為常數);

(5)直線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質的直線

(一)平行直線系

平行於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C為常數)

(二)垂直直線系

垂直於已知直線(是不全為0的常數)的直線系:(C為常數)

(三)過定點的直線系

(ⅰ)斜率為k的直線系:,直線過定點;

(ⅱ)過兩條直線,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

(為參數),其中直線不在直線系中.

(6)兩直線平行與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斷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時,要注意斜率的存在與否.

(7)兩條直線的交點

相交

交點坐標即方程組的一組解.

方程組無解;方程組有無數解與重合

(8)兩點間距離公式:設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個點

(9)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一點到直線的距離

(10)兩平行直線距離公式

在任一直線上任取一點,再轉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進行求解.

拓展閱讀:高一數學必修一目錄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1.1集合

閱讀與思考集合中元素的個數

1.2函數及其表示

閱讀與思考函數概念的發展歷程

1.3函數的基本性質

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繪制函數圖象

實習作業

小結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Ⅰ)

2.1指數函數

信息技術應用藉助信息技術探究指數函數的性質

2.2對數函數

閱讀與思考對數的發明

探究也發現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圖象之間的關系

2.3冪函數

小結

復習參考題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3.1函數與方程

閱讀與思考中外歷史上的方程求解

信息技術應用藉助信息技術方程的近似解

3.2函數模型及其應用

信息技術應用收集數據並建立函數模型

實習作業

小結

復習參考題

Ⅲ 2022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大全(非常全面)

很多同學在學習高一數學時,因為之前沒有做過系統的總結,導致復習的效率不高。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2022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大全(非常全面)」,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高一數學知識點重點總結歸納1

圓錐曲線性質:

一、圓錐曲線的定義

1.橢圓:到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和等於定長(定長大於兩個定點間的距離)的動點的軌跡叫做橢圓.

2.雙曲線:到兩個定點的距離的差的絕對值為定值(定值小於兩個定點的距離)的動點軌跡叫做雙曲線.即.

3.圓錐曲線的統一定義:到定點的距離與到定直線的距離的比e是常數的點的軌跡叫做圓錐曲線.當01時為雙曲線.

二、圓錐曲線的方程

1.橢圓:+ =1(a>b>0)或+ =1(a>b>0)(其中,a2=b2+c2)

2.雙曲線:- =1(a>0,b>0)或- =1(a>0,b>0)(其中,c2=a2+b2)

3.拋物線:y2=±2px(p>0),x2=±2py(p>0)

三、圓錐曲線的性質

1.橢圓:+ =1(a>b>0)

(1)范圍:|x|≤a,|y|≤b(2)頂點:(±a,0),(0,±b)(3)焦點:(±c,0)(4)離心率:e= ∈(0,1)

2.雙曲線:- =1(a>0,b>0)(1)范圍:|x|≥a,y∈R(2)頂點:(±a,0)(3)焦點:(±c,0)(4)離心率:e= ∈(1,+∞)(5)准線:x=± (6)漸近線:y=± x

3.拋物線:y2=2px(p>0)(1)范圍:x≥0,y∈R(2)頂點:(0,0)(3)焦點:( ,0)(4)離心率:e=1

高一數學知識點重點總結歸納2

集合與元素

一個東西是集合還是元素並不是絕對的,很多情況下是相對的,集合是由元素組成的集合,元素是組成集合的元素。

例如:你所在的班級是一個集合,是由幾十個和你同齡的同學組成的集合,你相對於這個班級集合來說,是它的一個元素;

而整個學校又是由許許多多個班級組成的集合,你所在的班級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是一個元素。

班級相對於你是集合,相對於學校是元素,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可見,是集合還是元素,並不是絕對的。

解集合問題的關鍵

解集合問題的關鍵:弄清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所構成的,也就是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將特徵性質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用列舉法來表示,或用韋恩圖來表示抽象的集合,或用圖形來表示集合;比如用數軸來表示集合,或是集合的元素為有序實數對時,可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圖形表示相關的集合等。

高一數學知識點重點總結歸納3

一:函數及其表示

知識點詳解文檔包含函數的概念、映射、函數關系的判斷原則、函數區間、函數的三要素、函數的定義域、求具體或抽象數值的函數值、求函數值域、函數的表示方法等

1. 函數與映射的區別:

2. 求函數定義域

常見的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數f(x)的定義域可以歸納如下:

①當f(x)為整式時,函數的定義域為R.

②當f(x)為分式時,函數的定義域為使分式分母不為零的實數集合。

③當f(x)為偶次根式時,函數的定義域是使被開方數不小於0的實數集合。

④當f(x)為對數式時,函數的定義域是使真數為正、底數為正且不為1的實數集合。

⑤如果f(x)是由幾個部分的數學式子構成的,那麼函數定義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義的實數集合,即求各部分有意義的實數集合的交集。

⑥復合函數的定義域是復合的各基本的函數定義域的交集。

⑦對於由實際問題的背景確定的函數,其定義域除上述外,還要受實際問題的制約。

3. 求函數值域

(1)、觀察法:通過對函數定義域、性質的觀察,結合函數的解析式,求得函數的值域;

(2)、配方法;如果一個函數是二次函數或者經過換元可以寫成二次函數的形式,那麼將這個函數的右邊配方,通過自變數的范圍可以求出該函數的值域;

(3)、判別式法:

(4)、數形結合法;通過觀察函數的圖象,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得到函數的值域;

(5)、換元法;以新變數代替函數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數轉化為以新變數為自變數的函數形式,進而求出值域;

(6)、利用函數的單調性;如果函數在給出的定義域區間上是嚴格單調的,那麼就可以利用端點的函數值來求出值域;

(7)、利用基本不等式:對於一些特殊的分式函數、高於二次的函數可以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出函數的值域;

(8)、最值法:對於閉區間[a,b]上的連續函數y=f(x),可求出y=f(x)在區間[a,b]內的極值,並與邊界值f(a).f(b)作比較,求出函數的最值,可得到函數y的值域;

(9)、反函數法:如果函數在其定義域內存在反函數,那麼求函數的值域可以轉化為求反函數的定義域。

高一數學知識點重點總結歸納4

函數的概念

函數的概念: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麼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記作:y=f(x),x∈A.

(1)其中,x叫做自變數,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

(2)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數的值域.

函數的三要素: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

函數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明確函數的定義域

(2)圖想像:確定函數圖像是否連線,函數的圖像可以是連續的曲線、直線、折線、離散的點等等。

(3)列表法:選取的自變數要有代表性,可以反應定義域的特徵。

4、函數圖象知識歸納

(1)定義: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函數y=f(x),(x∈A)中的x為橫坐標,函數值y為縱坐標的點P(x,y)的集合C,叫做函數y=f(x),(x∈A)的圖象.C上每一點的坐標(x,y)均滿足函數關系y=f(x),反過來,以滿足y=f(x)的每一組有序實數對x、y為坐標的點(x,y),均在C上.

(2)畫法

A、描點法:B、圖象變換法:平移變換;伸縮變換;對稱變換,即平移。

(3)函數圖像平移變換的特點:

1)加左減右——————只對x

2)上減下加——————只對y

3)函數y=f(x)關於X軸對稱得函數y=-f(x)

4)函數y=f(x)關於Y軸對稱得函數y=f(-x)

5)函數y=f(x)關於原點對稱得函數y=-f(-x)

6)函數y=f(x)將x軸下面圖像翻到x軸上面去,x軸上面圖像不動得

函數y=|f(x)|

7)函數y=f(x)先作x≥0的圖像,然後作關於y軸對稱的圖像得函數f(|x|)

高一數學知識點重點總結歸納5

【(一)、映射、函數、反函數】

1、對應、映射、函數三個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區別,映射是一種特殊的對應,而函數又是一種特殊的映射.

2、對於函數的概念,應注意如下幾點:

(1)掌握構成函數的三要素,會判斷兩個函數是否為同一函數.

(2)掌握三種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圖象法,能根實際問題尋求變數間的函數關系式,特別是會求分段函數的解析式.

(3)如果y=f(u),u=g(x),那麼y=f[g(x)]叫做f和g的復合函數,其中g(x)為內函數,f(u)為外函數.

3、求函數y=f(x)的反函數的一般步驟:

(1)確定原函數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數的.定義域;

(2)由y=f(x)的解析式求出x=f-1(y);

(3)將x,y對換,得反函數的習慣表達式y=f-1(x),並註明定義域.

注意①:對於分段函數的反函數,先分別求出在各段上的反函數,然後再合並到一起.

②熟悉的應用,求f-1(x0)的值,合理利用這個結論,可以避免求反函數的過程,從而簡化運算.

【(二)、函數的解析式與定義域】

1、函數及其定義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定義域的函數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正確地寫出函數的解析式,必須是在求出變數間的對應法則的同時,求出函數的定義域.求函數的定義域一般有三種類型:

(1)有時一個函數來自於一個實際問題,這時自變數x有實際意義,求定義域要結合實際意義考慮;

(2)已知一個函數的解析式求其定義域,只要使解析式有意義即可.如:

①分式的分母不得為零;

②偶次方根的被開方數不小於零;

③對數函數的真數必須大於零;

④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底數必須大於零且不等於1;

⑤三角函數中的正切函數y=tanx(x∈R,且k∈Z),餘切函數y=cotx(x∈R,x≠kπ,k∈Z)等.

應注意,一個函數的解析式由幾部分組成時,定義域為各部分有意義的自變數取值的公共部分(即交集).

(3)已知一個函數的定義域,求另一個函數的定義域,主要考慮定義域的深刻含義即可.

已知f(x)的定義域是[a,b],求f[g(x)]的定義域是指滿足a≤g(x)≤b的x的取值范圍,而已知f[g(x)]的定義域[a,b]指的是x∈[a,b],此時f(x)的定義域,即g(x)的值域.

2、求函數的解析式一般有四種情況

(1)根據某實際問題需建立一種函數關系時,必須引入合適的變數,根據數學的有關知識尋求函數的解析式.

(2)有時題設給出函數特徵,求函數的解析式,可採用待定系數法.比如函數是一次函數,可設f(x)=ax+b(a≠0),其中a,b為待定系數,根據題設條件,列出方程組,求出a,b即可.

(3)若題設給出復合函數f[g(x)]的表達式時,可用換元法求函數f(x)的表達式,這時必須求出g(x)的值域,這相當於求函數的定義域.

(4)若已知f(x)滿足某個等式,這個等式除f(x)是未知量外,還出現其他未知量(如f(-x),等),必須根據已知等式,再構造其他等式組成方程組,利用解方程組法求出f(x)的表達式.

【(三)、函數的值域與最值】

1、函數的值域取決於定義域和對應法則,不論採用何種方法求函數值域都應先考慮其定義域,求函數值域常用方法如下:

(1)直接法:亦稱觀察法,對於結構較為簡單的函數,可由函數的解析式應用不等式的性質,直接觀察得出函數的值域.

(2)換元法:運用代數式或三角換元將所給的復雜函數轉化成另一種簡單函數再求值域,若函數解析式中含有根式,當根式里一次式時用代數換元,當根式里是二次式時,用三角換元.

(3)反函數法:利用函數f(x)與其反函數f-1(x)的定義域和值域間的關系,通過求反函數的定義域而得到原函數的值域,形如(a≠0)的函數值域可採用此法求得.

(4)配方法:對於二次函數或二次函數有關的函數的值域問題可考慮用配方法.

(5)不等式法求值域:利用基本不等式a+b≥[a,b∈(0,+∞)]可以求某些函數的值域,不過應注意條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有時需用到平方等技巧.

(6)判別式法:把y=f(x)變形為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0」求值域.其題型特徵是解析式中含有根式或分式.

(7)利用函數的單調性求值域:當能確定函數在其定義域上(或某個定義域的子集上)的單調性,可採用單調性法求出函數的值域.

(8)數形結合法求函數的值域:利用函數所表示的幾何意義,藉助於幾何方法或圖象,求出函數的值域,即以數形結合求函數的值域.

2、求函數的最值與值域的區別和聯系

求函數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數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實上,如果在函數的值域中存在一個最小(大)數,這個數就是函數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數的最值與值域,其實質是相同的,只是提問的角度不同,因而答題的方式就有所相異.

如函數的值域是(0,16],值是16,無最小值.再如函數的值域是(-∞,-2]∪[2,+∞),但此函數無值和最小值,只有在改變函數定義域後,如x>0時,函數的最小值為2.可見定義域對函數的值域或最值的影響.

3、函數的最值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函數的最值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用函數知識求解實際問題上,從文字表述上常常表現為「工程造價最低」,「利潤」或「面積(體積)(最小)」等諸多現實問題上,求解時要特別關注實際意義對自變數的制約,以便能正確求得最值.

【(四)、函數的奇偶性】

1、函數的奇偶性的定義:對於函數f(x),如果對於函數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或f(-x)=f(x)),那麼函數f(x)就叫做奇函數(或偶函數).

正確理解奇函數和偶函數的定義,要注意兩點:(1)定義域在數軸上關於原點對稱是函數f(x)為奇函數或偶函數的必要不充分條件;(2)f(x)=-f(x)或f(-x)=f(x)是定義域上的恆等式.(奇偶性是函數定義域上的整體性質).

2、奇偶函數的定義是判斷函數奇偶性的主要依據。為了便於判斷函數的奇偶性,有時需要將函數化簡或應用定義的等價形式:

注意如下結論的運用:

(1)不論f(x)是奇函數還是偶函數,f(|x|)總是偶函數;

(2)f(x)、g(x)分別是定義域D1、D2上的奇函數,那麼在D1∩D2上,f(x)+g(x)是奇函數,f(x)·g(x)是偶函數,類似地有「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

(3)奇偶函數的復合函數的奇偶性通常是偶函數;

(4)奇函數的導函數是偶函數,偶函數的導函數是奇函數。

3、有關奇偶性的幾個性質及結論

(1)一個函數為奇函數的充要條件是它的圖象關於原點對稱;一個函數為偶函數的充要條件是它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

(2)如要函數的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且函數值恆為零,那麼它既是奇函數又是偶函數.

(3)若奇函數f(x)在x=0處有意義,則f(0)=0成立.

(4)若f(x)是具有奇偶性的區間單調函數,則奇(偶)函數在正負對稱區間上的單調性是相同(反)的。

(5)若f(x)的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則F(x)=f(x)+f(-x)是偶函數,G(x)=f(x)-f(-x)是奇函數.

(6)奇偶性的推廣

函數y=f(x)對定義域內的任一x都有f(a+x)=f(a-x),則y=f(x)的圖象關於直線x=a對稱,即y=f(a+x)為偶函數.函數y=f(x)對定義域內的任-x都有f(a+x)=-f(a-x),則y=f(x)的圖象關於點(a,0)成中心對稱圖形,即y=f(a+x)為奇函數。

【(五)、函數的單調性】

1、單調函數

對於函數f(x)定義在某區間[a,b]上任意兩點x1,x2,當x1>x2時,都有不等式f(x1)>(或<)f(x2)成立,稱f(x)在[a,b]上單調遞增(或遞減);增函數或減函數統稱為單調函數.

對於函數單調性的定義的理解,要注意以下三點:

(1)單調性是與「區間」緊密相關的概念.一個函數在不同的區間上可以有不同的單調性.

(2)單調性是函數在某一區間上的「整體」性質,因此定義中的x1,x2具有任意性,不能用特殊值代替.

(3)單調區間是定義域的子集,討論單調性必須在定義域范圍內.

(4)注意定義的兩種等價形式:

設x1、x2∈[a,b],那麼:

①在[a、b]上是增函數;

在[a、b]上是減函數.

②在[a、b]上是增函數.

在[a、b]上是減函數.

需要指出的是:①的幾何意義是:增(減)函數圖象上任意兩點(x1,f(x1))、(x2,f(x2))連線的斜率都大於(或小於)零.

(5)由於定義都是充要性命題,因此由f(x)是增(減)函數,且(或x1>x2),這說明單調性使得自變數間的不等關系和函數值之間的不等關系可以「正逆互推」.

5、復合函數y=f[g(x)]的單調性

若u=g(x)在區間[a,b]上的單調性,與y=f(u)在[g(a),g(b)](或g(b),g(a))上的單調性相同,則復合函數y=f[g(x)]在[a,b]上單調遞增;否則,單調遞減.簡稱「同增、異減」.

在研究函數的單調性時,常需要先將函數化簡,轉化為討論一些熟知函數的單調性。因此,掌握並熟記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單調性,將大大縮短我們的判斷過程.

6、證明函數的單調性的方法

(1)依定義進行證明.其步驟為:①任取x1、x2∈M且x1(或<)f(x2);③根據定義,得出結論.

(2)設函數y=f(x)在某區間內可導.

如果f′(x)>0,則f(x)為增函數;如果f′(x)<0,則f(x)為減函數.

【(六)、函數的圖象】

函數的圖象是函數的直觀體現,應加強對作圖、識圖、用圖能力的培養,培養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求作圖象的函數表達式

與f(x)的關系

由f(x)的圖象需經過的變換

y=f(x)±b(b>0)

沿y軸向平移b個單位

y=f(x±a)(a>0)

沿x軸向平移a個單位

y=-f(x)

作關於x軸的對稱圖形

y=f(|x|)

右不動、左右關於y軸對稱

y=|f(x)|

上不動、下沿x軸翻折

y=f-1(x)

作關於直線y=x的對稱圖形

y=f(ax)(a>0)

橫坐標縮短到原來的,縱坐標不變

y=af(x)

縱坐標伸長到原來的|a|倍,橫坐標不變

y=f(-x)

作關於y軸對稱的圖形

【例】定義在實數集上的函數f(x),對任意x,y∈R,有f(x+y)+f(x-y)=2f(x)·f(y),且f(0)≠0.

①求證:f(0)=1;

②求證:y=f(x)是偶函數;

③若存在常數c,使求證對任意x∈R,有f(x+c)=-f(x)成立;試問函數f(x)是不是周期函數,如果是,找出它的一個周期;如果不是,請說明理由.

思路分析:我們把沒有給出解析式的函數稱之為抽象函數,解決這類問題一般採用賦值法.

解答:①令x=y=0,則有2f(0)=2f2(0),因為f(0)≠0,所以f(0)=1.

②令x=0,則有f(x)+f(-y)=2f(0)·f(y)=2f(y),所以f(-y)=f(y),這說明f(x)為偶函數.

③分別用(c>0)替換x、y,有f(x+c)+f(x)=

所以,所以f(x+c)=-f(x).

兩邊應用中的結論,得f(x+2c)=-f(x+c)=-[-f(x)]=f(x),

所以f(x)是周期函數,2c就是它的一個周期.

高一數學知識點重點總結歸納6

定義:

從平面解析幾何的角度來看,平面上的直線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一個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圖形。求兩條直線的交點,只需把這兩個二元一次方程聯立求解,當這個聯立方程組無解時,兩直線平行;有無窮多解時,兩直線重合;只有一解時,兩直線相交於一點。常用直線向上方向與X軸正向的夾角(叫直線的傾斜角)或該角的正切(稱直線的斜率)來表示平面上直線(對於X軸)的傾斜程度。可以通過斜率來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計算它們的交角。直線與某個坐標軸的交點在該坐標軸上的坐標,稱為直線在該坐標軸上的截距。直線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個截距完全確定。在空間,兩個平面相交時,交線為一條直線。因此,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用兩個表示平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聯立,作為它們相交所得直線的方程。

表達式:

斜截式:y=kx+b

兩點式:(y-y1)/(y1-y2)=(x-x1)/(x1-x2)

點斜式:y-y1=k(x-x1)

截距式:(x/a)+(y/b)=0

補充一下:最基本的標准方程不要忘了,AX+BY+C=0,

因為,上面的四種直線方程不包含斜率K不存在的情況,如x=3,這條直線就不能用上面的四種形式表示,解題過程中尤其要注意,K不存在的情況。

高一數學知識點重點總結歸納7

冪函數定義:

形如y=x^a(a為常數)的函數,即以底數為自變數冪為因變數,指數為常量的函數稱為冪函數。

定義域和值域:

當a為不同的數值時,冪函數的定義域的不同情況如下:如果a為任意實數,則函數的定義域為大於0的所有實數;如果a為負數,則x肯定不能為0,不過這時函數的定義域還必須根[據q的奇偶性來確定,即如果同時q為偶數,則x不能小於0,這時函數的定義域為大於0的所有實數;如果同時q為奇數,則函數的定義域為不等於0的所有實數。當x為不同的數值時,冪函數的值域的不同情況如下:在x大於0時,函數的值域總是大於0的實數。在x小於0時,則只有同時q為奇數,函數的值域為非零的實數。而只有a為正數,0才進入函數的值域

性質:

對於a的取值為非零有理數,有必要分成幾種情況來討論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們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數,則x^(p/q)=q次根號(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數,函數的定義域是R,如果q是偶數,函數的定義域是[0,+∞)。當指數n是負整數時,設a=-k,則x=1/(x^k),顯然x≠0,函數的定義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來源於兩點,一是有可能作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數次的根號下而不能為負數,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為0與負數兩種可能,即對於x>0,則a可以是任意實數;

排除了為0這種可能,即對於x<0和x>0的所有實數,q不能是偶數;

排除了為負數這種可能,即對於x為大於且等於0的所有實數,a就不能是負數。

總結起來,就可以得到當a為不同的數值時,冪函數的定義域的不同情況如下:

如果a為任意實數,則函數的定義域為大於0的所有實數;

如果a為負數,則x肯定不能為0,不過這時函數的定義域還必須根據q的奇偶性來確定,即如果同時q為偶數,則x不能小於0,這時函數的定義域為大於0的所有實數;如果同時q為奇數,則函數的定義域為不等於0的所有實數。

在x大於0時,函數的值域總是大於0的實數。

在x小於0時,則只有同時q為奇數,函數的值域為非零的實數。

而只有a為正數,0才進入函數的值域。

由於x大於0是對a的任意取值都有意義的,因此下面給出冪函數在第一象限的各自情況.

可以看到:

(1)所有的圖形都通過(1,1)這點。

(2)當a大於0時,冪函數為單調遞增的,而a小於0時,冪函數為單調遞減函數。

(3)當a大於1時,冪函數圖形下凹;當a小於1大於0時,冪函數圖形上凸。

(4)當a小於0時,a越小,圖形傾斜程度越大。

(5)a大於0,函數過(0,0);a小於0,函數不過(0,0)點。

(6)顯然冪函數。

拓展閱讀:高一數學學習方法

1、積極調整心態。對於高一學生暫時學數學有困難的問題,千萬不要產生畏難情緒,因為大部分的高中生都遇到過這種問題。困難是暫時的,只要樹立好學習數學的信心,找好學習數學的方法,就一定能學好數學的。高一學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分數可以直觀的反應出自己的一些情況,只有明白自己的問題,才能有效的糾正它。

2、多動筆、勤做題。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上,老師的板書還是挺多的。這個時候需要高一學生跟著老師勤動筆,勤做題。因為不動腦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不動筆,就不會知道下一步是什麼。多動筆,不僅是需要學生們幾段,更重要的是通過解題步驟的書寫,理清自己的思路。

3、重視概念的學習。高中數學中有很多概念知識,是數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時候對於數學概念的了解,不能只局限於字面上,要學會從正面理解概念,還要能舉出反例,甚至是從符號,圖形角度來理解概念。

4、做題後反思。高一學生一定要明確一點,就是現在正做著的題目,一定不是考試的題目。所以做題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所以要把自己做過的每道題都加以反思。總結出這多提是什麼內容,解題方法是什麼,運用了哪些數學知識。時間一長自然會提高數學成績。

Ⅳ 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總結往往很重要,那麼高一數學知識點歸納有哪些呢?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一、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異性如:由HAPPY的字母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無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個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注意:常用數集及其記法:XKb1.Com。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

正整數集:N*或N+;

整數集:納岩沒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1)列舉法:{a,b,c……};

2)描述法:將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表示集合{xÎR|x-3>2},{x|x-3>2};

3)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圖:

4、集合的分類:

(1)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包含」關系—子集

注意:有兩種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

(2)A與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於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記作AB或BA;

2.「相等」關系:A=B(5≥5,且5≤5,則5=5)實。

例:設A={x|x2-1=0}B={-1,1}「元素相同則兩集合相等」

即:

①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說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麼AíC;

④如果AíB同時BíA那麼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為Φ;

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個數:

有n個元素的集合,含有2n個子集,2n-1個真子集,含有2n-1個非空子集,含有2n-1個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運算

運算類型交集並集補集;

定義由所有屬於A且屬於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記作AB(讀作『A交B』),即AB={x|xA,且xB};

由所有屬於集合A或屬棗搭於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並集.記作:AB(讀作『A並B』),即AB={x|xA,或xB});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

一、指數函數

(一)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麼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

當是奇數時,正數的次方根是一個正數,負數的次方根是一個負數.此時,的次方根用符號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這里叫做根指數(radicalexponent),叫做被開方數(radicand)。

當是偶數時,正數的次方根有兩個,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此時,正數的正的次方根用符號表示,負的次方根用符號-表示.正的次方根與負的次方根可以合並成±(>0)。由此可得:負數沒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洞納方根都是0,記作。

注意:當是奇數時,當是偶數時。

2.分數指數冪

正數的分數指數冪的意義,規定:

0的正分數指數冪等於0,0的負分數指數冪沒有意義;

指出:規定了分數指數冪的意義後,指數的概念就從整數指數推廣到了有理數指數,那麼整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也同樣可以推廣到有理數指數冪。

3.實數指數冪的運算性質

(二)指數函數及其性質

1、指數函數的概念:一般地,函數叫做指數函數(exponential),其中x是自變數,函數的定義域為R。

注意:指數函數的底數的取值范圍,底數不能是負數、零和1。

2、指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第三章: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1、函數零點的概念:對於函數,把使成立的實數叫做函數的零點。

2、函數零點的意義:函數的零點就是方程實數根,亦即函數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坐標。即:

方程有實數根函數的圖象與軸有交點函數有零點。

3、函數零點的求法:

求函數的零點:

(1)(代數法)求方程的實數根;

(2)(幾何法)對於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將它與函數的圖象聯系起來,並利用函數的性質找出零點。

4、二次函數的零點:

二次函數

1)△>0,方程有兩不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有兩個交點,二次函數有兩個零點.2)△=0,方程有兩相等實根(二重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有一個交點,二次函數有一個二重零點或二階零點。

3)△<0,方程無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無交點,二次函數無零點。

拓展閱讀: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讀好課本,學會研究

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常輕視課本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麼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因此,同學們應從高一開始,增強自己從課本入手進行研究的意識。可以把每條定理、每道例題都當作習題,認真地重證、重解,並適當加些批註,特別是通過對典型例題的講解分析,最後要抽象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並做好書面的解題後的反思,總結出解題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以便推廣和靈活運用。另外,學生要盡可能獨立解題,因為求解過程,也是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過程,同時更是一個研究過程。

記好筆記,注重課堂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好的聽課習慣是很重要的。當然聽是主要的,聽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注意思考、分析問題,但是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必然顧此失彼,課堂效益低下,因此應適當地有目的性的記好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主要精神與意圖。科學的記筆記可以提高45分鍾課堂效益。

其次,要提高數學能力,當然是通過課堂來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塊陣地,學習數學的過程是活的,老師教學的對象也是活的,都在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教材是反映不出來的。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個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課堂上通過老師的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後知識的聯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

最後,在數學課堂中,老師一般少不了提問與板演,有時還伴隨著問題討論,因此可以聽到許多的信息,這些問題是很有價值的。對於那些典型問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不能把問題的結症遺留下來,甚至沉澱下來,有價值的問題要及時抓住,遺留問題要有針對性地補,注重實效。

寫好總結,把握規律

一個人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遭遇挫折產生疑問,不斷地總結,才有不斷地提高。"不會總結的同學,他的能力就不會提高,挫折經驗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過程便是最好的例證。學習要經常總結規律,目的就是為了更一步的發展。通過與老師、同學平時的接觸交流,逐步總結出一般性的學習步驟,它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簡單概括為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每一個環節都有較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堅持「兩先兩後一小結」(先預習後聽課,先復習後做作業,寫好每個單元的總結)的學習習慣。

Ⅳ 求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最全版)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1. 對於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麼?

注重藉助於數軸和文氏圖解集合問題。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質:

(3)德摩根定律:

4. 你會用補集思想解決問題嗎?(排除法、間接法)

的取值范圍。

6. 命題的四種形式及其相互關系是什麼?
(互為逆否關系的命題是等價命題。)
原命題與逆否命題同真、同假;逆命題與否命題同真同假。
7. 對映射的概念了解嗎?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與之對應元素的唯一性,哪幾種對應能構成映射?
(一對一,多對一,允許B中有元素無原象。)
8. 函數的三要素是什麼?如何比較兩個函數是否相同?
(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
9. 求函數的定義域有哪些常見類型?

10. 如何求復合函數的定義域?

義域是_____________。

11. 求一個函數的解析式或一個函數的反函數時,註明函數的定義域了嗎?

12. 反函數存在的條件是什麼?
(一一對應函數)
求反函數的步驟掌握了嗎?
(①反解x;②互換x、y;③註明定義域)

13. 反函數的性質有哪些?
①互為反函數的圖象關於直線y=x對稱;
②保存了原來函數的單調性、奇函數性;

14. 如何用定義證明函數的單調性?
(取值、作差、判正負)
如何判斷復合函數的單調性?

∴……)
15. 如何利用導數判斷函數的單調性?

值是( )
A. 0 B. 1 C. 2 D. 3

∴a的最大值為3)
16. 函數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是什麼?
(f(x)定義域關於原點對稱)

注意如下結論:
(1)在公共定義域內:兩個奇函數的乘積是偶函數;兩個偶函數的乘積是偶函數;一個偶函數與奇函數的乘積是奇函數。

17. 你熟悉周期函數的定義嗎?

函數,T是一個周期。)

如:

18. 你掌握常用的圖象變換了嗎?

注意如下「翻折」變換:

19. 你熟練掌握常用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了嗎?

的雙曲線。

應用:①「三個二次」(二次函數、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關系——二次方程

②求閉區間[m,n]上的最值。
③求區間定(動),對稱軸動(定)的最值問題。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問題。

由圖象記性質! (注意底數的限定!)

利用它的單調性求最值與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區別是什麼?

20. 你在基本運算上常出現錯誤嗎?

21. 如何解抽象函數問題?
(賦值法、結構變換法)

22. 掌握求函數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嗎?
(二次函數法(配方法),反函數法,換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別式法,利用函數單調性法,導數法等。)
如求下列函數的最值:

23. 你記得弧度的定義嗎?能寫出圓心角為α,半徑為R的弧長公式和扇形面積公式嗎?

24. 熟記三角函數的定義,單位圓中三角函數線的定義

25. 你能迅速畫出正弦、餘弦、正切函數的圖象嗎?並由圖象寫出單調區間、對稱點、對團爛稱軸嗎?

(x,y)作圖象。

27. 在三角函數中求一個角時要注意兩個方面——先求出某一個三角函數值,再判定角的范圍。

28. 在解含有正、餘弦函數的問題時,你注意(到)運用函數的有界性了嗎?

29. 熟練掌握三角函數圖象變換了嗎?
(平移變換、伸縮變換)
平移公式:

圖象?

30. 熟練掌握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和誘導公式了嗎?

「奇」、「偶」指k取奇、偶數。

A. 正值或負值 B. 負值 C. 非負值 D. 正值

31. 熟練掌握兩角和、差、倍、降冪公式及其逆向應用了嗎?
理解公式之間的聯系:

應用以上公式對三角函數式化簡。(化簡要求:項數最少、函數種類最少,分母中不含三角函數,能求值,盡可能求值。)
具體方法:

(塌殲漏2)名的變換:化弦或化切
(3)次數的變換:升、降冪公式
(4)形的變換:統一函數形式,注意運用代數運算。

32. 正、餘弦定理的各種表達形式你還記得嗎?如何實現邊、角轉化,而解斜三角形?

(應用改告:已知兩邊一夾角求第三邊;已知三邊求角。)

33. 用反三角函數表示角時要注意角的范圍。

34. 不等式的性質有哪些?

答案:C
35. 利用均值不等式: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結論:

36. 不等式證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嗎?
(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數學歸納法等)
並注意簡單放縮法的應用。

(移項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x的系數變為1,穿軸法解得結果。)
38. 用「穿軸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從最大根的右上方開始

39. 解含有參數的不等式要注意對字母參數的討論

40. 對含有兩個絕對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
(找零點,分段討論,去掉絕對值符號,最後取各段的並集。)

證明:

(按不等號方向放縮)
42. 不等式恆成立問題,常用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可轉化為最值問題,或「△」問題)

43. 等差數列的定義與性質

0的二次函數)

項,即:

44. 等比數列的定義與性質

46. 你熟悉求數列通項公式的常用方法嗎?
例如:(1)求差(商)法

解:

[練習]

(2)疊乘法

解:

(3)等差型遞推公式

[練習]

(4)等比型遞推公式

[練習]

(5)倒數法

47. 你熟悉求數列前n項和的常用方法嗎?
例如:(1)裂項法:把數列各項拆成兩項或多項之和,使之出現成對互為相反數的項。

解:

[練習]

(2)錯位相減法:

(3)倒序相加法:把數列的各項順序倒寫,再與原來順序的數列相加。

[練習]

48. 你知道儲蓄、貸款問題嗎?
△零存整取儲蓄(單利)本利和計算模型:
若每期存入本金p元,每期利率為r,n期後,本利和為:

△若按復利,如貸款問題——按揭貸款的每期還款計算模型(按揭貸款——分期等額歸還本息的借款種類)
若貸款(向銀行借款)p元,採用分期等額還款方式,從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年)後為第一次還款日,如此下去,第n次還清。如果每期利率為r(按復利),那麼每期應還x元,滿足

p——貸款數,r——利率,n——還款期數
49. 解排列、組合問題的依據是:分類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無序組合。

(2)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

(3)組合: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並組成一組,叫做從n個不

50. 解排列與組合問題的規律是:
相鄰問題捆綁法;相間隔問題插空法;定位問題優先法;多元問題分類法;至多至少問題間接法;相同元素分組可採用隔板法,數量不大時可以逐一排出結果。
如:學號為1,2,3,4的四名學生的考試成績

則這四位同學考試成績的所有可能情況是( )
A. 24 B. 15 C. 12 D. 10
解析:可分成兩類:

(2)中間兩個分數相等

相同兩數分別取90,91,92,對應的排列可以數出來,分別有3,4,3種,∴有10種。
∴共有5+10=15(種)情況
51. 二項式定理

性質:

(3)最值:n為偶數時,n+1為奇數,中間一項的二項式系數最大且為第

表示)

52. 你對隨機事件之間的關系熟悉嗎?

的和(並)。

(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A與B不能同時發生」叫做A、B互斥。

(6)對立事件(互逆事件):

(7)獨立事件:A發生與否對B發生的概率沒有影響,這樣的兩個事件叫做相互獨立事件。

53. 對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
分清所求的是:(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採用排列組合的方法,即

(5)如果在一次試驗中A發生的概率是p,那麼在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A恰好發生

如:設10件產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從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

(2)從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

(3)從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
解析: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1件),∴n=103
而至少有2件次品為「恰有2次品」和「三件都是次品」

(4)從中依次取5件恰有2件次品。
解析:∵一件一件抽取(有順序)

分清(1)、(2)是組合問題,(3)是可重復排列問題,(4)是無重復排列問題。
54. 抽樣方法主要有:簡單隨機抽樣(抽簽法、隨機數表法)常常用於總體個數較少時,它的特徵是從總體中逐個抽取;系統抽樣,常用於總體個數較多時,它的主要特徵是均衡成若幹部分,每部分只取一個;分層抽樣,主要特徵是分層按比例抽樣,主要用於總體中有明顯差異,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相等,體現了抽樣的客觀性和平等性。
55. 對總體分布的估計——用樣本的頻率作為總體的概率,用樣本的期望(平均值)和方差去估計總體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樣本頻率直方圖的作法:

(2)決定組距和組數;
(3)決定分點;
(4)列頻率分布表;
(5)畫頻率直方圖。

如:從10名女生與5名男生中選6名學生參加比賽,如果按性別分層隨機抽樣,則組成此參賽隊的概率為____________。

56. 你對向量的有關概念清楚嗎?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在此規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間)平行移動而不改變。
(6)並線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規定零向量與任意向量平行。

(7)向量的加、減法如圖:

(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

的一組基底。
(9)向量的坐標表示

表示。

57.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數量積的幾何意義:

(2)數量積的運演算法則

[練習]

答案:

答案:2

答案:
58. 線段的定比分點

※. 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內心及其性質嗎?
59. 立體幾何中平行、垂直關系證明的思路清楚嗎?
平行垂直的證明主要利用線面關系的轉化:

線面平行的判定:

線面平行的性質: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

線面垂直:

面面垂直:

60. 三類角的定義及求法
(1)異面直線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θ,0°≤θ≤90°

(三垂線定理法:A∈α作或證AB⊥β於B,作BO⊥棱於O,連AO,則AO⊥棱l,∴∠AOB為所求。)
三類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關的角。
②證明其符合定義,並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計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餘弦定理)。
[練習]
(1)如圖,OA為α的斜線OB為其在α內射影,OC為α內過O點任一直線。

(2)如圖,正四稜柱ABCD—A1B1C1D1中對角線BD1=8,BD1與側面B1BCC1所成的為30°。
①求BD1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
②求異面直線BD1和AD所成的角;
③求二面角C1—BD1—B1的大小。

(3)如圖ABCD為菱形,∠DAB=60°,PD⊥面ABCD,且PD=AD,求面PAB與面PCD所成的銳二面角的大小。

(∵AB∥DC,P為面PAB與面PCD的公共點,作PF∥AB,則PF為面PCD與面PAB的交線……)
61. 空間有幾種距離?如何求距離?
點與點,點與線,點與面,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間距離。
將空間距離轉化為兩點的距離,構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線段的長(如:三垂線定理法,或者用等積轉化法)。
如:正方形ABCD—A1B1C1D1中,棱長為a,則:
(1)點C到面AB1C1的距離為___________;
(2)點B到面ACB1的距離為____________;
(3)直線A1D1到面AB1C1的距離為____________;
(4)面AB1C與面A1DC1的距離為____________;
(5)點B到直線A1C1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

62. 你是否准確理解正稜柱、正棱錐的定義並掌握它們的性質?
正稜柱——底面為正多邊形的直稜柱
正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頂點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錐的計算集中在四個直角三角形中:

它們各包含哪些元素?

63. 球有哪些性質?

(2)球面上兩點的距離是經過這兩點的大圓的劣弧長。為此,要找球心角!
(3)如圖,θ為緯度角,它是線面成角;α為經度角,它是面面成角。

(5)球內接長方體的對角線是球的直徑。正四面體的外接球半徑R與內切球半徑r之比為R:r=3:1。

積為( )

答案:A
64. 熟記下列公式了嗎?

(2)直線方程:

65. 如何判斷兩直線平行、垂直?

66. 怎樣判斷直線l與圓C的位置關系?
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與圓的半徑比較。
直線與圓相交時,注意利用圓的「垂徑定理」。
67. 怎樣判斷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

68. 分清圓錐曲線的定義

70. 在圓錐曲線與直線聯立求解時,消元後得到的方程,要注意其二次項系數是否為零?△≥0的限制。(求交點,弦長,中點,斜率,對稱存在性問題都在△≥0下進行。)

71. 會用定義求圓錐曲線的焦半徑嗎?
如:

通徑是拋物線的所有焦點弦中最短者;以焦點弦為直徑的圓與准線相切。
72. 有關中點弦問題可考慮用「代點法」。

答案:
73. 如何求解「對稱」問題?
(1)證明曲線C:F(x,y)=0關於點M(a,b)成中心對稱,設A(x,y)為曲線C上任意一點,設A'(x',y')為A關於點M的對稱點。

75. 求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注意討論范圍。
(直接法、定義法、轉移法、參數法)
76. 對線性規劃問題: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標函數為截距的直線,在可行域內平移直線,求出目標函數的最值。

Ⅵ 高中必修三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中必修三數學知識點總結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還在苦惱沒有知識點總結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必修三數學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一章 演算法初步

1.1.1

演算法的概念

演算法的特點:

(1)有限性:一個演算法的步驟序列是有限的,必須在有限操作之後停止,不能是無限的.

(2)確定性:演算法中的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並且能有效地執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稜兩可.

(3)順序性與正確性:演算法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干明確的步驟,每一個步驟只能有一個確定的後繼步驟,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前提,只有執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並且每一步都准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對於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演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體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演算法去解決,如心算、計算器計算都要經過有限、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加以解決.

1.1.2

程序框圖

(一)程序構圖概念:程序框圖又稱流程圖,是一種用規定圖形、流程線及文字說明來准確、直觀地表示演算法的圖形。

(二)構成程序框的圖形符號及其作用

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要掌握各個圖形的形狀、作用及使用規則,畫程序框圖的規則如下:

1、使用標準的圖形符號。

2、框圖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方向畫。

3、除判斷框外,大多數流程圖符號只有一個進入點和一個退出點。判斷框具有超過一個退出點的唯一符號。

4、判斷框分兩大類,一類判斷框「是」與「否」兩分支的判斷,而且有且僅有兩個結果;另一類是多分支判斷,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5、在圖形符號內描述的語言要非常簡練清楚。

(三)、演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

1、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是最簡單的演算法結構,語句與語句之間,框與框之間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它是由若干個依次執行的處理步驟組成的,它是任何一個演算法都離不開的一種基本演算法結構。

順序結構在程序框圖中的體現就是用流程線將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連接起來,按順序執行演算法步驟。如在示意圖中,A框和B 框是依次執行的,只有在執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後,才能接著執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條件結構:

條件結構是指在演算法中通過對條件的判斷 根據條件是否成立而選擇不同流向的演算法結構。

條件P是否成立而選擇執行A框或B框。無論P條件是否成立,只能執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時執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執行。一個判斷結構可以有多個判斷框。

3、循環結構:在一些演算法中,經常會出現從某處開始,按照一定條件,反復執行某一處理步驟的情況,這就是循環結構,反復執行的處理步驟為循環體,顯然,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循環結構可細分為兩類:

(1)、一類是當型循環結構,如下左圖所示,它的功能是當給定的條件P成立時,執行A框,A框執行完畢後,再判斷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執行A框,如此反復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條件P不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2)、另一類是直到型循環結構,如下右圖所示,它的功能是先執行,然後判斷給定的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則繼續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給定的條件P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注意:1循環結構要在某個條件下終止循環,這就需要條件結構來判斷。因此,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但不允許「死循環」。

2在循環結構中都有一個計數變數和累加變數。計數變數用於記錄循環次數,累加變數用於輸出結果。計數變數和累加變數一般是同步執行的,累加一次,計數一次。

1.2.1

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

3、賦值語句

(1)賦值語句的一般格式;

(2)賦值語句的作用是將表達式所代表的值賦給變數;

(3)賦值語句中的「=」稱作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的意義是不同的。賦值號的左右兩邊不能對換,它將賦值號右邊的表達式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數;

(4)賦值語句左邊只能是變數名字,而不是表達式,右邊表達式可以是一個數據、常量或算式;

(5)對於一個變數可以多次賦值。

注意:①賦值號左邊只能是變數名字,而不能是表達式。如:2=X是錯誤的。②賦值號左右不能對換。如「A=B」「B=A」的含義運行結果是不同的。③不能利用賦值語句進行代數式的演算。(如化簡、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意義不同。

分析:在IF—THEN—ELSE語句中,「條件」表示判斷的條件,「語句1」表示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語句2」表示不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END IF表示條件語句的結束。計算機在執行時,首先對IF後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則執行THEN後面的語句1;若條件不符合,則執行ELSE後面的語句2 1.3.1輾轉相除法與更相減損術。

1、輾轉相除法。也叫歐幾里德演算法,用輾轉相除法求最大公約數的步驟如下:

(1):用較大的數m除以較小的數n得到一個商≠0,則用除數n除以余數則用除數RRS0和一個余數R0;

(2):若0=0,則n為m,n的最大公約數;若0R0得到一個商S1和一個余數R1;RRR;

(3):若1=0,則1為m,n的最大公約數;若1≠0,R0除以余數R1得到一個商S2和一個余數R2;依次計算直至Rn=0,此時所得到的Rn?1即為所求的最大公約數。

2、更相減損術

我國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約數問題的演算法,就是更相減損術。在《九章算術》中有更相減損術求最大公約數的步驟: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數,以少減多,更相減損,求其等也,以等數約之。

翻譯為:(1):任意給出兩個正數;判斷它們是否都是偶數。若是,用2約簡;若不是,執行第二步。(2):以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接著把較小的數與所得的差比較,並以大數減小數。繼續這個操作,直到所得的數相等為止,則這個數(等數)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約數。 例2 用更相減損術求98與63的最大公約數。

3、輾轉相除法與更相減損術的區別:

(1)都是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計算上輾轉相除法以除法為主,更相減損術以減法為主,計算次數上輾轉相除法計算次數相對較少,特別當兩個數字大小區別較大時計算次數的區別較明顯。

(2)從結果體現形式來看,輾轉相除法體現結果是以相除余數為0則得到,而更相減損術則以減數與差相等而得到。

1.3.2

秦九韶演算法與排序

1、秦九韶演算法概念:

f(x)=anxn+an-1xn-1+….+a1x+a0求值問題

f(x)=anxn+an-1xn-1+….+a1x+a0=( anxn-1+an-1xn-2+….+a1)x+a0 =(( anxn-2+an-1xn-3+….+a2)x+a1)x+a0

=......=(...( anx+an-1)x+an-2)x+...+a1)x+a0

求多項式的值時,首先計算最內層括弧內依次多項式的值,即v1=anx+an-1

然後由內向外逐層計算一次多項式的值,即 v2=v1x+an-2 v3=v2x+an-3......vn=vn-1x+a0

這樣,把n次多項式的求值問題轉化成求n個一次多項式的值的問題。

第二章 統計

2.1.1

簡單隨機抽樣

1.總體和樣本

在統計學中 , 把研究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把每個研究對象叫做個體.把總體中個體的總數叫做總體容量. 為了研究總體的有關性質,一般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研究,我們稱它為樣本.其中個體的個數稱為樣本容量。

2.簡單隨機抽樣,也叫純隨機抽樣。就是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機地抽取調查單位。特點是: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無一定的關聯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通常只是在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目較少時,才採用這種方法。

3.簡單隨機抽樣常用的方法:

(1)抽簽法;⑵隨機數表法;⑶計算機模擬法;⑷使用統計軟體直接抽取。在簡單隨機抽樣的樣本容量設計中,主要考慮:①總體變異情況;②允許誤差范圍;③概率保證程度。

4.抽簽法:

(1)給調查對象群體中的每一個對象編號;

(2)准備抽簽的工具,實施抽簽;

(3)對樣本中的每一個個體進行測量或調查。

例:請調查你所在的學校的學生做喜歡的體育活動情況。

5.隨機數表法:例:利用隨機數表在所在的班級中抽取10位同學參加某項活動。

2.1.2

系統抽樣

1.系統抽樣(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把總體的單位進行排序,再計算出抽樣距離,然後按照這一固定的抽樣距離抽取樣本。第一個樣本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辦法抽取。K(抽樣距離)=N(總體規模)/n(樣本規模)

前提條件:總體中個體的排列對於研究的變數來說,應是隨機的,即不存在某種與研究變數相關的規則分布。可以在調查允許的條件下,從不同的樣本開始抽樣,對比幾次樣本的特點。如果有明顯差別,說明樣本在總體中的分布承某種循環性規律,且這種循環和抽樣距離重合。

2.系統抽樣,即等距抽樣是實際中最為常用的抽樣方法之一。因為它對抽樣框的要求較低,實施也比較簡單。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種與調查指標相關的輔助變數可供使用,總體單元按輔助變數的大小順序排隊的話,使用系統抽樣可以大大提高估計精度。

2.1.3

分層抽樣

1.分層抽樣(類型抽樣):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徵或標志(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後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後用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2.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准: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數或相關的變數作為分層的標准。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分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占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採用該方法,主要是便於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據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據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2.2.2用樣本的數字特徵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