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想要學好初一下冊的數學,沒有學習方法很難學好,建議同學們學過數學新知識之後,對知識點做一個總結歸納。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第五章:
本章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難點: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組的解集的確定,正確運用
不等式基本性質3。
本章關鍵:徹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區別.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號(“≠”、“<”、“>”)表示的不等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論依據.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無限多個數值,把它們表示在數軸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可以由幾個(同未知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
(8).利用數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它的解,明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一對未知數的值,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一次方程組的兩種基本解法,能靈活運用代入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3.根據給出的應用問題,列出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三元一次方程組,從而求出問題的解,並能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檢查結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點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代入法,加減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問題.
本章的難點是:
1.會用適當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2.正確地找出應用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次方程組.
第七章
本章重點是:整式的乘除運算,特別是對冪的運算及乘法公式的應用要達到熟練程度.
本章難點是:對乘法公式結構特徵和公式中字母意義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靈活應用
1.冪的運算性質,正確地表述這些性質,並能運用它們熟練地進行有關計算.
2.單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多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以及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熟練地運用它們進行計算.
3.乘法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靈活運用乘法公式進行計算.
4.熟練地運用運算律、運演算法則進行運算,
5.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義.通過式的變形,深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認識事物的幾種方法:觀察與實驗 歸納與類比 猜想與證明 生活中的說理 數學中的說理
2、定義、命題、公理、定理
3、簡單幾何圖形中的推理
4、餘角、補交、對頂角
5、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一個公理兩個定理。
公理: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內錯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同旁內角互補(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平行線的性質: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由圖形的“位置關系”確定“數量關系”
第九章:
重點:因式分解的方法,
難點:分析多項式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分解方法
1. 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運用因式分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圖形習題)
第十章:
重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統計初步的基本知識,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的計算、
2.了解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繪畫三種統計圖.
3.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解決與統計相關的綜合問題.
初一數學下冊重點知識點歸納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2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3 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4 推論(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 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3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3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3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3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
4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4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42 定理1 關於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44定理3 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麼交點在對稱軸上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
1.讀的方法。初一同學往往不善於讀數學書,在讀的過程中,易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那麼如何有效地讀數學書呢?平時應做到:
(1)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枝幹,並能粗略掌握本章節知識的概貌,重、難點;
(2)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復閱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其因果關系,並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
(3)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研討書本知識安排意圖,並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讀書,先求讀懂,再求讀透,使得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
2.聽的方法。“聽”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識,而初一同學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果下降。因此應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做到:
(1) 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
(2) 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
(3) 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不理解的或有疑問的知識點);
(4) 聽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及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
(5) 聽好課後小結。
3.思考的方法。“思”指同學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
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於思考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於思考則學得死,效果差。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七年級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小學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學習中要做到:
(1) 敢於思考、勤於思考、隨讀隨思、隨聽隨思。在看書、聽講、練習時要多思考;
(2) 善於思考。會抓住問題的關鍵、知識的重點進行思考;
(3) 反思。要善於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4.問的方法。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不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但七年級同學往往不善於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同學在平時學習中應掌握問問題的一些方法,主要有:
(1) 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回答後,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發問;
(2) 反問法。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
(3) 類比提問法。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的相互關系,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
(4) 聯系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
此外,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然,還要問其所以然。
5.記筆記的方法。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
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學生作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在“聽”,“思”中有選擇地記錄;
(2) 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記自己有疑問的疑點,記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
(3) 記解題思路、思想方法;
(4) 記課堂小結。並使學生明確筆記是為補充“聽”“思”的不足,是為最後復習准備的,好的筆記能使復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兩大基石。這兩大基石的形成又離不開平時的數學學習實踐,下面就幾個數學學習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談一談如何學好數學。
猜你喜歡:
1.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整理
2. 初一數學知識點整理
3.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歸納
4. 初一上冊數學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5.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6.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⑵ 人教版初中數學知識結構圖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與負數
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negative number)。
與負數具有相反意義,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positive number)(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integer),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fraction)。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number axis)。
數軸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數是-2;0的相反數是0)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absolute value),記作|a|。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mì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數(base number),n叫做指數(exponent)。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學計數法。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從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質:
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 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圖形
幾何體也簡稱體(solid)。包圍著體的是面(surface)。
3.2 直線、射線、線段
線段公理: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做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較與運算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度(直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餘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度(平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補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
等角(同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餘角相等。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對頂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perpendicular)。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5.2 平行線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parallel)。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兩直線平行。
5.3 平行線的性質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 平面直角坐標系
含有兩個數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和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ordered pair)。
第七章 三角形
7.1 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穩定性。
7.2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n邊形內角和等於:(n-2)•180度
多邊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於360度。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方程中含有兩個未知數(x和y),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 消元
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 不等式
用小於號或大於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實數
10.1 平方根
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數。
a的算術平方根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radicand)。
0的算術平方根是0。
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一個數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實數
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做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real number)。
我才是七年級的,對不起,只能幫到這了。。。。。。。
⑶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
第一冊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於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⑴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⑵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⑴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⑵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⑶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
1.3.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c=a(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書寫規范:
⑴數字與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或用「」
⑵數字與字母相乘,當系數是1或-1時,1要省略不寫。
⑶帶分數與字母相乘,帶分數應當化成假分數。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2與x的乘積記為2x,3與x的乘積記為3x,則式子2x+3x是2x與3x的和,2x與3x叫做這個式子的項,2和3分別是著兩項的系數。
一般地,合並含有相同字母因數的式子時,只需將它們的系數合並,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再乘字母因數,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數,a與b分別是ax與bx這兩項的系數。
去括弧法則: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反。
1.4.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a÷b=a• (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成乘法,然後確定積的符號,最後求出結果。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⑵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⑶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1.5.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1.5.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 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於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稜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稜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直線桑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
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記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3.4角的比較與運算
3.4.1角的比較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類似的,還有叫的三等分線。
3.4.2餘角和補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等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的餘角相等。
本章知識結構圖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
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屬於全面調查。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
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進行調查,根據樣本來估計總體的一種調查。
統計調查是收集數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實際中常常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時,可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數據。除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外,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數據的分布規律。利用統計圖表示經過整理的數據,能更直觀地反映數據規律。
4.3課題學習 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調查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步驟:
一、 設計調查問卷
⑴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
①確定調查目的;
②選擇調查對象;
③設計調查問題
⑵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
①提問不能涉及提問者的個人觀點;
②不要提問人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③提供的選擇答案要盡可能全面;
④問題應簡明;
⑤問卷應簡短。
二、實施調查
將調查問卷復制足夠的份數,發給被調查對象。
實施調查時要注意:
⑴向被調查者講明哪些人是被調查的對象,以及他為什麼成為被調查者;
⑵告訴被調查者你收集數據的目的。
三、處理數據
根據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四、交流
根據調查結果,討論你們小組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五、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第二冊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1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5.1.2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線是一條直線。
⑵具有垂直關系的兩條直線所成的4個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⑷垂直的記法:a⊥b,AB⊥CD。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有無數條。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2平行線
5.2.1平行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2.2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的同一方,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方法1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著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5.4平移
⑴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1.1有序數對
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6.1.2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2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6.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⑴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⑵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⑶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6.2.2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第七章 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1三角形的邊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1三角形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3.1多邊形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7.3.2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
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7.4課題學習 鑲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數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消元
由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有以下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1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2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3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不等式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對於具有多種不等關系的問題,可通過不等式組解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⑷ 鍒濅竴鏁板
銆銆鍒濅竴鏄鎵撲笅鐭ヨ瘑鍩虹鐨勫ソ鏃舵満錛屼負浜嗗府鍔╁悓瀛︿滑鏇村ソ鎵撲笅鐗㈠滻鐨勫︿範鍩虹銆備笅闈㈡槸鐢辨垜涓哄ぇ瀹舵暣鐞嗙殑鈥滃垵涓鏁板︾煡璇嗙偣褰掔撼鎬葷粨鈥濓紝浠呬緵鍙傝冿紝嬈㈣繋澶у墮槄璇匯 銆銆 鍒濅竴鏁板︾煡璇嗙偣褰掔撼鎬葷粨 銆銆 鍒濅竴鏁板︾煡璇嗙偣鎬葷粨1-3絝 銆銆絎涓絝 鏈夌悊鏁 銆銆1.1 姝f暟涓庤礋鏁 銆銆鍦ㄤ互鍓嶅﹁繃鐨0浠ュ栫殑鏁板墠闈㈠姞涓婅礋鍙封溾斺濈殑鏁板彨璐熸暟(negative number)銆 銆銆涓庤礋鏁板叿鏈夌浉鍙嶆剰涔夛紝鍗充互鍓嶅﹁繃鐨0浠ュ栫殑鏁板彨鍋氭f暟(positive number)(鏍規嵁闇瑕侊紝鏈夋椂鍦ㄦf暟鍓嶉潰涔熷姞涓娾+鈥)銆 銆銆1.2 鏈夌悊鏁 銆銆姝f暣鏁般0銆佽礋鏁存暟緇熺О鏁存暟(integer)錛屾e垎鏁板拰璐熷垎鏁扮粺縐板垎鏁(fraction)銆 銆銆鏁存暟鍜屽垎鏁扮粺縐版湁鐞嗘暟(rational number)銆 銆銆閫氬父鐢ㄤ竴鏉$洿綰誇笂鐨勭偣琛ㄧず鏁幫紝榪欐潯鐩寸嚎鍙鏁拌醬(number axis)銆 銆銆鏁拌醬涓夎佺礌錛氬師鐐廣佹f柟鍚戙佸崟浣嶉暱搴︺ 銆銆鍦ㄧ洿綰誇笂浠誨彇涓涓鐐硅〃紺烘暟0錛岃繖涓鐐瑰彨鍋氬師鐐(origin)銆 銆銆鍙鏈夌﹀彿涓嶅悓鐨勪袱涓鏁板彨鍋氫簰涓虹浉鍙嶆暟(opposite number)銆(渚嬶細2鐨勭浉鍙嶆暟鏄-2;0鐨勭浉鍙嶆暟鏄0) 銆銆鏁拌醬涓婅〃紺烘暟a鐨勭偣涓庡師鐐圭殑璺濈誨彨鍋氭暟a鐨勭粷瀵瑰(absolute value),璁頒綔|a|銆 銆銆涓涓姝f暟鐨勭粷瀵瑰兼槸瀹冩湰韜;涓涓璐熸暟鐨勭粷瀵瑰兼槸瀹冪殑鐩稿弽鏁;0鐨勭粷瀵瑰兼槸0銆備袱涓璐熸暟錛岀粷瀵瑰煎ぇ鐨勫弽鑰屽皬銆 銆銆1.3 鏈夌悊鏁扮殑鍔犲噺娉 銆銆鏈夌悊鏁板姞娉曟硶鍒欙細 銆銆1.鍚屽彿涓ゆ暟鐩稿姞錛屽彇鐩稿悓鐨勭﹀彿錛屽苟鎶婄粷瀵瑰肩浉鍔犮 銆銆2.緇濆瑰間笉鐩哥瓑鐨勫紓鍙蜂袱鏁扮浉鍔狅紝鍙栫粷瀵瑰艱緝澶х殑鍔犳暟鐨勭﹀彿錛屽苟鐢ㄨ緝澶х殑緇濆瑰煎噺鍘昏緝灝忕殑緇濆瑰箋備簰涓虹浉鍙嶆暟鐨勪袱涓鏁扮浉鍔犲緱0銆 銆銆3.涓涓鏁板悓0鐩稿姞錛屼粛寰楄繖涓鏁般 銆銆鏈夌悊鏁板噺娉曟硶鍒欙細鍑忓幓涓涓鏁幫紝絳変簬鍔犺繖涓鏁扮殑鐩稿弽鏁般 銆銆1.4 鏈夌悊鏁扮殑涔橀櫎娉 銆銆鏈夌悊鏁頒箻娉曟硶鍒欙細涓ゆ暟鐩鎬箻錛屽悓鍙峰緱姝o紝寮傚彿寰楄礋錛屽苟鎶婄粷瀵瑰肩浉涔樸備換浣曟暟鍚0鐩鎬箻錛岄兘寰0銆 銆銆涔樼Н鏄1鐨勪袱涓鏁頒簰涓哄掓暟銆 銆銆鏈夌悊鏁伴櫎娉曟硶鍒欙細闄や互涓涓涓嶇瓑浜0鐨勬暟錛岀瓑浜庝箻榪欎釜鏁扮殑鍊掓暟銆 銆銆涓ゆ暟鐩擱櫎錛屽悓鍙峰緱姝o紝寮傚彿寰楄礋錛屽苟鎶婄粷瀵瑰肩浉闄ゃ0闄や互浠諱綍涓涓涓嶇瓑浜0鐨勬暟錛岄兘寰0銆 m矛 銆銆奼俷涓鐩稿悓鍥犳暟鐨勭Н鐨勮繍綆楋紝鍙涔樻柟錛屼箻鏂圭殑緇撴灉鍙騫(power)銆傚湪a鐨刵嬈℃柟涓錛宎鍙鍋氬簳鏁(base number)錛宯鍙鍋氭寚鏁(exponent)銆 銆銆璐熸暟鐨勫囨″籙鏄璐熸暟錛岃礋鏁扮殑鍋舵″籙鏄姝f暟銆傛f暟鐨勪換浣曟″籙閮芥槸姝f暟錛0鐨勪換浣曟″籙閮芥槸0銆 銆銆鎶婁竴涓澶т簬10鐨勬暟琛ㄧず鎴恆脳10鐨刵嬈℃柟鐨勫艦寮忥紝鐢ㄧ殑灝辨槸縐戝﹁℃暟娉曘 銆銆浠庝竴涓鏁扮殑宸﹁竟絎涓涓闈0鏁板瓧璧鳳紝鍒版湯浣嶆暟瀛楁錛屾墍鏈夋暟瀛楅兘鏄榪欎釜鏁扮殑鏈夋晥鏁板瓧(significant digit)銆 銆銆絎浜岀珷 涓鍏冧竴嬈℃柟紼 銆銆2.1 浠庣畻寮忓埌鏂圭▼ 銆銆鏂圭▼鏄鍚鏈夋湭鐭ユ暟鐨勭瓑寮忋 銆銆鏂圭▼閮藉彧鍚鏈変竴涓鏈鐭ユ暟(鍏)x錛屾湭鐭ユ暟x鐨勬寚鏁伴兘鏄1(嬈)錛岃繖鏍風殑鏂圭▼鍙鍋氫竴鍏冧竴嬈℃柟紼(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銆 銆銆瑙f柟紼嬪氨鏄奼傚嚭浣挎柟紼嬩腑絳夊彿宸﹀彸涓よ竟鐩哥瓑鐨勬湭鐭ユ暟鐨勫礆紝榪欎釜鍊煎氨鏄鏂圭▼鐨勮В(solution)銆 銆銆絳夊紡鐨勬ц川錛 銆銆1.絳夊紡涓よ竟鍔(鎴栧噺)鍚屼竴涓鏁(鎴栧紡瀛)錛岀粨鏋滀粛鐩哥瓑銆 銆銆2.絳夊紡涓よ竟涔樺悓涓涓鏁幫紝鎴栭櫎浠ュ悓涓涓涓嶄負0鐨勬暟錛岀粨鏋滀粛鐩哥瓑銆 銆銆2.2 浠庡彜鑰佺殑浠f暟涔﹁磋搗鈥斺斾竴鍏冧竴嬈℃柟紼嬬殑璁ㄨ(1) 銆銆鎶婄瓑寮忎竴杈圭殑鏌愰」鍙樺彿鍚庣Щ鍒板彟涓杈癸紝鍙鍋氱Щ欏廣 銆銆絎涓夌珷 鍥懼艦璁よ瘑鍒濇 銆銆3.1 澶氬Э澶氬僵鐨勫浘褰 銆銆鍑犱綍浣撲篃綆縐頒綋(solid)銆傚寘鍥寸潃浣撶殑鏄闈(surface)銆 銆銆3.2 鐩寸嚎銆佸皠綰褲佺嚎孌 銆銆綰挎靛叕鐞嗭細涓ょ偣鐨勬墍鏈夎繛綰誇腑錛岀嚎孌靛仛鐭(涓ょ偣涔嬮棿錛岀嚎孌墊渶鐭)銆 銆銆榪炴帴涓ょ偣闂寸殑綰挎電殑闀垮害錛屽彨鍋氳繖涓ょ偣鐨勮窛紱匯 銆銆3.3 瑙掔殑搴﹂噺 銆銆1搴=60鍒 1鍒=60縐 1鍛ㄨ=360搴 1騫寵=180搴 銆銆3.4 瑙掔殑姣旇緝涓庤繍綆 銆銆濡傛灉涓や釜瑙掔殑鍜岀瓑浜90搴(鐩磋)錛屽氨璇磋繖涓や釜鍙浜掍負浣欒(compiementary angle)錛屽嵆鍏朵腑姣忎竴涓瑙掓槸鍙︿竴涓瑙掔殑浣欒掋 銆銆濡傛灉涓や釜瑙掔殑鍜岀瓑浜180搴(騫寵)錛屽氨璇磋繖涓や釜鍙浜掍負琛ヨ(supplementary angle)錛屽嵆鍏朵腑姣忎竴涓瑙掓槸鍙︿竴涓瑙掔殑琛ヨ掋 銆銆絳夎(鍚岃)鐨勮ˉ瑙掔浉絳夈 銆銆絳夎(鍚岃)鐨勪綑瑙掔浉絳夈 銆銆 鍒濅竴鏁板︾煡璇嗙偣鎬葷粨4-6絝 銆銆絎鍥涚珷 鏁版嵁鐨勬敹闆嗕笌鏁寸悊 銆銆鏀墮泦銆佹暣鐞嗐佹弿榪板拰鍒嗘瀽鏁版嵁鏄鏁版嵁澶勭悊鐨勫熀鏈榪囩▼銆 銆銆絎浜旂珷 鐩鎬氦綰誇笌騫寵岀嚎 銆銆5.1 鐩鎬氦綰 銆銆瀵歸《瑙(vertical angles)鐩哥瓑銆 銆銆榪囦竴鐐規湁涓斿彧鏈変竴鏉$洿綰誇笌宸茬煡鐩寸嚎鍨傜洿(perpendicular)銆 銆銆榪炴帴鐩寸嚎澶栦竴鐐逛笌鐩寸嚎涓婂悇鐐圭殑鎵鏈夌嚎孌典腑錛屽瀭綰挎墊渶鐭(綆鍗曡存垚錛氬瀭綰挎墊渶鐭)銆 銆銆5.2 騫寵岀嚎 銆銆緇忚繃鐩寸嚎澶栦竴鐐癸紝鏈変笖鍙鏈変竴鏉$洿綰誇笌榪欐潯鐩寸嚎騫寵(parallel)銆 銆銆濡傛灉涓ゆ潯鐩寸嚎閮戒笌絎涓夋潯鐩寸嚎騫寵岋紝閭d箞榪欎袱鏉$洿綰誇篃浜掔浉騫寵屻 銆銆鐩寸嚎騫寵岀殑鏉′歡錛 銆銆涓ゆ潯鐩寸嚎琚絎涓夋潯鐩寸嚎鎵鎴錛屽傛灉鍚屼綅瑙掔浉絳夛紝閭d箞涓ょ洿綰垮鉤琛屻 銆銆涓ゆ潯鐩寸嚎琚絎涓夋潯鐩寸嚎鎵鎴錛屽傛灉鍐呴敊瑙掔浉絳夛紝閭d箞涓ょ洿綰垮鉤琛屻 銆銆涓ゆ潯鐩寸嚎琚絎涓夋潯鐩寸嚎鎵鎴錛屽傛灉鍚屾梺鍐呰掍簰琛ワ紝閭d箞涓ょ洿綰垮鉤琛屻 銆銆5.3 騫寵岀嚎鐨勬ц川 銆銆涓ゆ潯騫寵岀嚎琚絎涓夋潯鐩寸嚎鎵鎴錛屽悓浣嶈掔浉絳夈 銆銆涓ゆ潯騫寵岀嚎琚絎涓夋潯鐩寸嚎鎵鎴錛屽唴閿欒掔浉絳夈 銆銆涓ゆ潯騫寵岀嚎琚絎涓夋潯鐩寸嚎鎵鎴錛屽悓鏃佸唴瑙掍簰琛ャ 銆銆鍒ゆ柇涓浠朵簨鎯呯殑璇鍙ワ紝鍙鍋氬懡棰(proposition)銆 銆銆絎鍏絝 騫抽潰鐩磋掑潗鏍囩郴 銆銆6.1 騫抽潰鐩磋掑潗鏍囩郴 銆銆鍚鏈変袱涓鏁扮殑璇嶆潵琛ㄧず涓涓紜瀹氱殑浣嶇疆錛屽叾涓涓や釜鏁板悇鑷琛ㄧず涓嶅悓鐨勫惈涔夛紝鎴戜滑鎶婅繖縐嶆湁欏哄簭鐨勪袱涓鏁癮鍜宐緇勬垚鐨勬暟瀵癸紝鍙鍋氭湁搴忔暟瀵(ordered pair)銆 銆 銆鍒濅竴鏁板︾煡璇嗙偣鎬葷粨7-10絝 銆銆絎涓冪珷 涓夎掑艦 銆銆7.1 涓庝笁瑙掑艦鏈夊叧鐨勭嚎孌 銆銆涓夎掑艦(triangle)鍏鋒湁紼沖畾鎬с 銆銆7.2 涓庝笁瑙掑艦鏈夊叧鐨勮 銆銆涓夎掑艦鐨勫唴瑙掑拰絳変簬180搴︺ 銆銆涓夎掑艦鐨勪竴涓澶栬掔瓑浜庝笌瀹冧笉鐩擱偦鐨勪袱涓鍐呰掔殑鍜屻 銆銆涓夎掑艦鐨勪竴涓澶栬掑ぇ浜庝笌瀹冧笉鐩擱偦鐨勪換浣曚竴涓鍐呰 銆銆7.3 澶氳竟褰㈠強鍏跺唴瑙掑拰 銆銆n杈瑰艦鍐呰掑拰絳変簬錛(n-2)?180搴 銆銆澶氳竟褰(polygon)鐨勫栬掑拰絳変簬360搴︺ 銆銆絎鍏絝 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 銆銆8.1 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 銆銆鏂圭▼涓鍚鏈変袱涓鏈鐭ユ暟(x鍜寉)錛屽苟涓旀湭鐭ユ暟鐨勬寚鏁伴兘鏄1錛屽儚榪欐牱鐨勬柟紼嬪彨鍋氫簩鍏冧竴嬈℃柟紼(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銆 銆銆鎶婁袱涓浜屽厓涓嬈℃柟紼嬪悎鍦ㄤ竴璧鳳紝灝辯粍鎴愪簡涓涓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銆 銆銆浣誇簩鍏冧竴嬈℃柟紼嬩袱杈圭殑鍊肩浉絳夌殑涓や釜鏈鐭ユ暟鐨勫礆紝鍙鍋氫簩鍏冧竴嬈℃柟紼嬬殑瑙c 銆銆浜屽厓涓嬈℃柟紼嬬粍鐨勪袱涓鏂圭▼鐨勫叕鍏辮В錛屽彨鍋氫簩鍏冧竴嬈℃柟紼嬬粍鐨勮В銆 銆銆8.2 娑堝厓 銆銆灝嗘湭鐭ユ暟鐨勪釜鏁扮敱澶氬寲灝戙侀愪竴瑙e喅鐨勬兂娉曪紝鍙鍋氭秷鍏冩濇兂銆 銆銆絎涔濈珷 涓嶇瓑寮忎笌涓嶇瓑寮忕粍 銆銆9.1 涓嶇瓑寮 銆銆鐢ㄥ皬浜庡彿鎴栧ぇ浜庡彿琛ㄧず澶у皬鍏崇郴鐨勫紡瀛愶紝鍙鍋氫笉絳夊紡(inequality)銆 銆銆浣誇笉絳夊紡鎴愮珛鐨勬湭鐭ユ暟鐨勫煎彨鍋氫笉絳夊紡鐨勮В銆 銆銆鑳戒嬌涓嶇瓑寮忔垚絝嬬殑x鐨勫彇鍊艱寖鍥達紝鍙鍋氫笉絳夊紡鐨勮В鐨勯泦鍚堬紝綆縐拌В闆(solution set)銆 銆銆鍚鏈変竴涓鏈鐭ユ暟錛屾湭鐭ユ暟鐨勬℃暟鏄1鐨勪笉絳夊紡錛屽彨鍋氫竴鍏冧竴嬈′笉絳夊紡(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銆 銆銆涓嶇瓑寮忕殑鎬ц川錛 銆銆涓嶇瓑寮忎袱杈瑰姞(鎴栧噺)鍚屼竴涓鏁(鎴栧紡瀛)錛屼笉絳夊彿鐨勬柟鍚戜笉鍙樸 銆銆涓嶇瓑寮忎袱杈逛箻(鎴栭櫎浠)鍚屼竴涓姝f暟錛屼笉絳夊彿鐨勬柟鍚戜笉鍙樸 銆銆涓嶇瓑寮忎袱杈逛箻(鎴栭櫎浠)鍚屼竴涓璐熸暟錛屼笉絳夊彿鐨勬柟鍚戞敼鍙樸 銆銆涓夎掑艦涓浠繪剰涓よ竟涔嬪樊灝忎簬絎涓夎竟銆 銆銆涓夎掑艦涓浠繪剰涓よ竟涔嬪拰澶т簬絎涓夎竟銆 銆銆9.3 涓鍏冧竴嬈′笉絳夊紡緇 銆銆鎶婁袱涓涓鍏冧竴嬈′笉絳夊紡鍚堝湪璧鋒潵錛屽氨緇勬垚浜嗕竴涓涓鍏冧竴嬈′笉絳夊紡緇(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銆 銆銆絎鍗佺珷 瀹炴暟 銆銆10.1 騫蟲柟鏍 銆銆濡傛灉涓涓姝f暟x鐨勫鉤鏂圭瓑浜巃錛岄偅涔堣繖涓姝f暟x鍙鍋歛鐨勭畻鏈騫蟲柟鏍(arithmetic square root)錛2鏄鏍規寚鏁般 銆銆a鐨勭畻鏈騫蟲柟鏍硅諱綔鈥滄牴鍙穉鈥濓紝a鍙鍋氳寮鏂規暟(radicand)銆 銆銆0鐨勭畻鏈騫蟲柟鏍規槸0銆 銆銆濡傛灉涓涓鏁扮殑騫蟲柟絳変簬a錛岄偅涔堣繖涓鏁板彨鍋歛鐨勫鉤鏂規牴鎴栦簩嬈℃柟鏍(square root) 銆 銆銆奼備竴涓鏁癮鐨勫鉤鏂規牴鐨勮繍綆楋紝鍙鍋氬紑騫蟲柟(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銆 銆銆10.2 絝嬫柟鏍 銆銆濡傛灉涓涓鏁扮殑絝嬫柟絳変簬a,閭d箞榪欎釜鏁板彨鍋歛鐨勭珛鏂規牴鎴栦笁嬈℃柟鏍(cube root)銆 銆銆奼備竴涓鏁扮殑絝嬫柟鏍圭殑榪愮畻錛屽彨鍋氬紑絝嬫柟(extraction of cube root)銆 銆銆10.3 瀹炴暟 銆銆鏃犻檺涓嶅驚鐜灝忔暟鍙堝彨鍋氭棤鐞嗘暟(irrational number)銆 銆銆鏈夌悊鏁板拰鏃犵悊鏁扮粺縐板疄鏁(real number)銆 銆銆 鎷撳睍闃呰伙細鎬庢牱鎵撳ソ鍒濅竴鏁板﹀熀紜? 銆銆 涓銆佺粏蹇冨彂鎺樻傚康鍜屽叕寮 銆銆寰堝氬悓瀛﹀規傚康鍜屽叕寮忎笉澶熼噸瑙嗭紝瀵規傚康鐨勭悊瑙e彧鏄鍋滅暀鍦ㄦ枃瀛楄〃闈銆備緥濡傦紝鍦ㄤ唬鏁板紡鐨勬傚康涓錛屽緢澶氬悓瀛﹀拷鐣ヤ簡鈥滃崟涓瀛楁瘝鎴栨暟瀛椾篃鏄浠f暟寮忊;騫朵笖瀵規傚康鍜屽叕寮忎竴鍛崇殑姝昏扮‖鑳岋紝緙轟箯涓庡疄闄呴樼洰鐨勮仈緋匯傝佸笀鐨勫緩璁鏄錛氭洿緇嗗績涓鐐(瑙傚療鐗逛緥)錛屾洿娣卞叆涓鐐(浜嗚В瀹冨湪棰樼洰涓鐨勫父瑙佽冪偣)錛屾洿鐔熺粌涓鐐(鏃犺哄畠浠ヤ粈涔堥潰鐩鍑虹幇錛屾垜浠閮借兘澶熷簲鐢ㄨ嚜濡)銆 銆銆 浜屻佹葷粨鐩鎬技綾誨瀷棰樼洰 銆銆褰撲綘浼氭葷粨棰樼洰錛屽規墍鍋氱殑棰樼洰浼氬垎綾伙紝鐭ラ亾鑷宸辮兘澶熻В鍐沖摢浜涢樺瀷錛屾帉鎻′簡鍝浜涘父瑙佺殑瑙i樻柟娉曪紝榪樻湁鍝浜涚被鍨嬮樹笉浼氬仛鏃訛紝浣犳墠鐪熸g殑鎺屾彙浜嗚繖闂ㄥ︾戠殑紿嶉棬錛屾墠鑳界湡姝g殑鍋氬埌鈥滀換瀹冨崈鍙樹竾鍖栵紝鎴戣嚜宀跨劧涓嶅姩鈥濄傝繖涓闂棰樺傛灉瑙e喅涓嶅ソ錛屽湪榪涘叆鍒濅簩銆佸垵涓変互鍚庯紝鍚屽︿滑浼氬彂鐜幫紝鏈変竴閮ㄥ垎鍚屽﹀ぉ澶╁仛棰橈紝鍙鎴愮嘩涓嶅崌鍙嶉檷銆傝佸笀鐨勫緩璁鏄錛氣滄葷粨褰掔撼鈥濇槸灝嗛樼洰瓚婂仛瓚婂皯鐨勬渶濂藉姙娉曘 銆 銆涓夈佹敹闆嗚嚜宸辯殑鍏稿瀷閿欒鍜屼笉浼氱殑棰樼洰 銆銆鍚屽︿滑鏈闅鵑潰瀵圭殑錛屽氨鏄鑷宸辯殑閿欒鍜屽洶闅俱備絾榪欐伆鎮板張鏄鏈闇瑕佽В鍐崇殑闂棰樸傚悓瀛︿滑鍋氶樼洰錛屾湁涓や釜閲嶈佺殑鐩鐨勶細涓鏄錛屽皢鎵瀛︾殑鐭ヨ瘑鐐瑰拰鎶宸э紝鍦ㄥ疄闄呯殑棰樼洰涓婕旂粌銆傚彟澶栦竴涓灝辨槸錛屾壘鍑鴻嚜宸辯殑涓嶈凍錛岀劧鍚庡譏琛ュ畠銆傝佸笀鐨勫緩璁鏄錛氬仛棰樺氨鍍忔寲閲戠熆錛屾瘡涓閬撻敊棰橀兘鏄涓鍧楅噾鐭匡紝鍙鏈夊彂鎺樸佸喍鐐礆紝鎵嶄細鏈夋敹鑾楓 銆 銆鍥涖佸氨涓嶆噦鐨勯棶棰橈紝縐鏋佹彁闂銆佽ㄨ 銆銆鍙戠幇浜嗕笉鎳傜殑闂棰橈紝縐鏋佸悜浠栦漢璇鋒暀銆傝繖鏄寰堝鉤甯哥殑閬撶悊銆備絾灝辨槸榪欎竴鐐癸紝寰堝氬悓瀛﹂兘鍋氫笉鍒般傚師鍥犲彲鑳芥湁涓や釜鏂歸潰錛氫竴鏄錛屽硅ラ棶棰樼殑閲嶈嗕笉澶燂紝涓嶆眰鐢氳В;浜屾槸錛屼笉濂芥剰鎬濓紝鎬曢棶鑰佸笀琚璁錛岄棶鍚屽﹁鍚屽︾灖涓嶈搗銆傝佸笀鐨勫緩璁鏄錛氣滃嫟瀛︹濇槸鍩虹錛屸滃ソ闂鈥濇槸鍏抽敭銆 銆 銆浜斻佹敞閲嶅疄鎴(鑰冭瘯)緇忛獙鐨勫煿鍏 銆銆鑰冭瘯鏈韜灝辨槸涓闂ㄥ﹂棶銆傛湁浜涘悓瀛﹀鉤鏃舵垚緇╁緢濂斤紝涓婅捐佸笀涓鎻愰棶錛屼粈涔堥兘浼氥傝句笅鍋氶樹篃閮戒細銆傚彲涓鍒拌冭瘯錛屾垚緇╁氨涓嶇悊鎯熾傚嚭鐜拌繖縐嶆儏鍐碉紝鏈変袱涓涓昏佸師鍥狅細涓鏄錛岃冭瘯蹇冩佷笉涓嶅ソ錛屽規槗緔у紶;浜屾槸錛岃冭瘯鏃墮棿緔э紝鎬繪槸涓嶈兘鍦ㄨ勫畾鐨勬椂闂村唴瀹屾垚銆傝佸笀鐨勫緩璁鏄錛氭妸鈥滃仛浣滀笟鈥濆綋鎴愯冭瘯錛屾妸鈥滆冭瘯鈥濆綋鎴愬仛浣滀笟銆
⑸ 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數學已成為許多國家及地區的 教育 范疇中的一部分。它應用於不同領域中,包括科學、工程、醫學、經濟學和金融學等。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初中 七年級數學 知識點歸納,供大家閱讀參考。
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第一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2.對頂角: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叫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像這樣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3.垂線: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
4.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5.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同位角:∠1與∠5像這樣具有相同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
內錯角:∠2與∠6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
同旁內角:∠2與∠5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同旁內角。
6.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命題。
7.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8.對應點:平移後得到的新圖形中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樣的兩個點叫做對應點。
9.定理與性質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10垂線的性質:
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性質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3.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3:同旁內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本章使學生了解在平面內不重合的兩條直線相交與平行的兩種位置關系,研究了兩條直線相交時的形成的角的特徵,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兩條直線平行的長期共存條件和它所有的特徵以及有關圖形平移變換的性質,利用平移設計一些優美的圖案. 重點:垂線和它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 方法 和它的性質,平移和它的性質,以及這些的組織運用. 難點:探索平行線的條件和特徵,平行線條件與特徵的區別,運用平移性質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以及進行圖案設計。
第二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有序數對: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做(a,b)
2.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3.橫軸、縱軸、原點: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4.坐標:對於平面內任一點P,過P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在x軸,y軸上,對應的數a,b分別叫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5.象限:兩條坐標軸把平面分成四個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時針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在任何一個象限內。
平面直角坐標系是數軸由一維到二維的過渡,同時它又是學習函數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另外,平面直角坐標系將平面內的點與數結合起來,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掌握本節內容對以後學習和生活有著積極的意義。教師在講授本章內容時應多從實際情形出發,通過對平面上的點的位置確定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意識。
第三章 三角形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3.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5.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6.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6.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7.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8.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9.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0.正多邊形:在平面內,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11.平面鑲嵌: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叫做用多邊形覆蓋平面。
12.公式與性質
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性質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性質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邊形的內角和等於(n-2)·180°
多邊形的外角和:多邊形的內角和為360°。
多邊形對角線的條數:(1)從n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可以引(n-3)條對角線,把多邊形分詞(n-2)個三角形。
(2)n邊形共有 條對角線。
三角形是初中數學中幾何部分的基礎圖形,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動腦動手,發現和探索其中的知識奧秘。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情操和幾何思維能力。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0,b≠0)。
2.二元一次方程組: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5.消元: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個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個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7.加減消元法:當兩個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本章通過實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培養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學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種解法.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第五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用符號「<」「>」「≤ 」「≥」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像這樣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般地,關於同一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6.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7.定理與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本章內容要求學生經歷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這樣的數學模型並應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不等式(組)的特點和作用,掌握運用它們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第六章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一.知識框架
全面調查
抽樣調查
收集數據
描述數據
整理數據
分析數據
得出結論
二.知識概念
1.全面調查: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方式叫做全面調查。
2.抽樣調查:調查部分數據,根據部分來估計總體的調查方式稱為抽樣調查。
3.總體: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
4.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
5.樣本:被抽取的所有個體組成一個樣本。
6.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7.頻數:一般地,我們稱落在不同小組中的數據個數為該組的頻數。
8.頻率: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為頻率。
9.組數和組距:在統計數據時,把數據按照一定的范圍分成若干各組,分成組的個數稱為組數,每一組兩個端點的差叫做組距。
本章要求通過實際參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活動,經歷統計的一般過程,感受統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統計的興趣,初步建立統計的觀念,培養重視調查研究的良好習慣和科學態度。
數學考試拿高分的竅門
一、對照法
如何正確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對照法。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二、公式法
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公式法簡便、有效,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必須學會和掌握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讓學生對公式、定律、規則、法則有一個正確而深刻的理解,並能准確運用。
三、比較法
通過對比數學條件及問題的異同點,研究產生異同點的原因,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叫比較法。
四、分類法
根據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事物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方法,叫做分類法。分類是以比較為基礎的。依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將它們合為較大的類,又依據差異點將較大的類再分為較小的類。 分類即要注意大類與小類之間的不同層次,又要做到大類之中的各小類不重復、不遺漏、不交叉。
怎樣才能學好數學
1.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執著和溫故知新的毅力,被某個知識點或者某道題難住,就把它擱置,問題越來越多就積重難返了。
2.不會的問題當即解決最好,解決的方法有查資料或者請教他人等;對已經解決的問題和重要知識點,要定期復習,復習時要思考有無更好的方法。
3.學會一題多解,從各個方面來了解題目的含義,鍛煉孩子的變式思維;要敢於創新,老師可在講課過程中故意出錯,讓學生來思考,矯正,使學生處於主動思考的狀態。
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相關 文章 :
★ 初一數學知識點梳理歸納
★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大全
★ 初一數學的知識點梳理
★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梳理
★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 初一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 初一數學考試知識點總結
★ 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之變數之間的關系
★ 七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⑹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冊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於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⑴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⑵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⑴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⑵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⑶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
1.3.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c=a(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書寫規范:
⑴數字與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或用「」
⑵數字與字母相乘,當系數是1或-1時,1要省略不寫。
⑶帶分數與字母相乘,帶分數應當化成假分數。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2與x的乘積記為2x,3與x的乘積記為3x,則式子2x+3x是2x與3x的和,2x與3x叫做這個式子的項,2和3分別是著兩項的系數。
一般地,合並含有相同字母因數的式子時,只需將它們的系數合並,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再乘字母因數,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數,a與b分別是ax與bx這兩項的系數。
去括弧法則: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反。
1.4.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a÷b=a• (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成乘法,然後確定積的符號,最後求出結果。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⑵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⑶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1.5.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1.5.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 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於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稜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稜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直線桑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
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記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3.4角的比較與運算
3.4.1角的比較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類似的,還有叫的三等分線。
3.4.2餘角和補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等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的餘角相等。
本章知識結構圖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
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屬於全面調查。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
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進行調查,根據樣本來估計總體的一種調查。
統計調查是收集數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實際中常常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時,可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數據。除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外,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數據的分布規律。利用統計圖表示經過整理的數據,能更直觀地反映數據規律。
4.3課題學習 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調查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步驟:
一、 設計調查問卷
⑴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
①確定調查目的;
②選擇調查對象;
③設計調查問題
⑵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
①提問不能涉及提問者的個人觀點;
②不要提問人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③提供的選擇答案要盡可能全面;
④問題應簡明;
⑤問卷應簡短。
二、實施調查
將調查問卷復制足夠的份數,發給被調查對象。
實施調查時要注意:
⑴向被調查者講明哪些人是被調查的對象,以及他為什麼成為被調查者;
⑵告訴被調查者你收集數據的目的。
三、處理數據
根據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四、交流
根據調查結果,討論你們小組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五、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第二冊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1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5.1.2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線是一條直線。
⑵具有垂直關系的兩條直線所成的4個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⑷垂直的記法:a⊥b,AB⊥CD。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有無數條。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2平行線
5.2.1平行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2.2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的同一方,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方法1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著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5.4平移
⑴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1.1有序數對
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6.1.2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2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6.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⑴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⑵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⑶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6.2.2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第七章 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1三角形的邊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1三角形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3.1多邊形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7.3.2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
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7.4課題學習 鑲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數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消元
由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有以下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1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2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3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不等式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對於具有多種不等關系的問題,可通過不等式組解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9.4課題學習 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
⑺ 初一數學上冊各章知識點框架結構
注意:這是北師大版的數學書 人教版和這也差不多
七年級上數學復習提綱
第一章 豐富的圖形世界
1、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特點: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稜柱、球
2、 知道常見幾何體的分類,一共分為三類:球體、柱體(圓柱、稜柱、正方體、長方體)、錐體(圓錐、棱錐)
3、 平面圖形折成立體圖形應注意:側面的個數與底面圖形的邊數相等。
4、 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展開圖是兩個圓形和一個長方形;
圓錐的展開圖是一個扇形和一個圓形;
正方體展開圖是一個六個小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長方體的展開圖是與正方體的類似。(容易考到)
5、 特殊立體圖形的截面圖形:
(1)長方體、正方形的截面是:三角形、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
(2)圓柱的截面是:長方形、圓、橢圓。
(3)圓錐的截面是:三角形、圓、橢圓。
(4)球的截面是:圓
6、我們經常把從前面看到的圖形叫做主視圖,從左面看到的圖叫做左視圖,從上面看到的圖叫做俯視圖。
7、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第二章 有理數
1 、正數與負數
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
與負數具有相反意義,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2 、有理數
(1)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 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
數軸三要素:原點、方向箭頭、單位長度。
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
(3)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特別的:0的相反數是0
(4)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記作|a|。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
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
0的絕對值是0;
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3 、有理數的加減法
(1)有理數加法法則:
①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②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和為0。
③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2)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4、 有理數的乘除法
(1) 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2)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3) 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4)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
第三章、字母表示數
1、用運算符號把數和表示數的字母連接而成的字母叫做代數式。
2、求代數式值要注意:字母的取值必須確保代數式有意義;字母的取值要確保它本身所表示的數量有意義。
3、代數式的系數應包括這一項前的符號;如果代數式的某一項只含有字母因數,它的系數就是1或-1,而不是0。
4、同類項所含的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
注意:同類項與系數無關,與字母的排列順序無關;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
5、合並同類項法則:在合並同類項時,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其指數不變。
第四章 平面圖形及位置關系
1、直線、射線、線段
(1) 直線、射線、線段的區別:直線沒有端點;射線一個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
(2) 線段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線段的比較方法:疊和法和度量法。
2、角的度量與表示
角的三種表示方法:用三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或用一個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ABC,<A);用希臘字母表示(如<β);用數字表示(如<1,<2)
3、 角的比較與運算
(1)角按大小分可分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2)角平分線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角平分線是一條射線。
4、平行線
(1)如何畫平行線?
(2)平行線的性質1:過直線外一點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線的性質2: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平行。
5、垂直
(1) 如何畫垂線?
(2) 垂線的性質1:過一點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垂線的性質2: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任意一點的連線中,垂線段最短。
垂直的性質3:是點到直線的距離。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從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等式的性質:
(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3、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要移就得變)
4、常用體積公式:
長方形的體積=長X寬X 高 ;
正方形的體積=邊長X邊長X邊長 ;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X高 ;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X高X1/3。
第六章生活中的數據
1、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1X10∩的形式(其中1≤a<10,n為正整數),就叫科學計數法。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2、扇形統計圖的性質:各扇形占整個圓的百分比之和為1。
3、製作扇形統計圖的步驟是什麼?
4、各統計圖的特點:
(1)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與總體的關系;
(2)折線統計圖能清楚地反映數據的趨勢;
(3)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現出數據的多少
第七章 可能性
必然事件:事先能肯定它
確定事件{不可能事件:事先能肯定它一定
事件{不確定事件:事先無法肯定它
1、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機會大的不確定事件不一定發生,機會小的不確定事件也不一定不發生,機會大大小隻能說明發生的程度不同。
2、要學會判斷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⑻ 初一數學上下兩冊書的知識點歸納。
第一冊
第一章 有理數
代數初步知識
1. 代數式:用運算符號「+-× ÷ …… 」連接數及表示數的字母的式子稱為代數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數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數應保證它所在的式子有意義,其次字母所取得數還應使實際生活或生產有意義;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2.列代數式的幾個注意事項:
(1)數與字母相乘,或字母與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寫;
(2)數與數相乘,仍應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號;
(3)數與字母相乘時,一般在結果中把數寫在字母前面,如a×5應寫成5a;
(4)帶分數與字母相乘時,要把帶分數改成假分數形式,如a×應寫成 a;
(5)在代數式中出現除法運算時,一般用分數線將被除式和除式聯系,如3÷a寫成的形式;
(6)a與b的差寫作a-b,要注意字母順序;若只說兩數的差,當分別設兩數為a、b時,則應分類,寫做a-b和b-a .
3.幾個重要的代數式:(m、n表示整數)
(1)a與b的平方差是: a2-b2 ; a與b差的平方是:(a-b)2 ;
(2)若a、b、c是正整數,則兩位整數是:10a+b ,則三位整數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數,則被5除商m余n的數是:5m+n ;偶數是:2n ,奇數是:2n+1;三個連續整數是: n-1、n、n+1 ;
(4)若b>0,則正數是:a2+b ,負數是: -a2-b ,非負數是: a2 ,非正數是:-a2 .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於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⑴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⑵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⑴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⑵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⑶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
1.3.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c=a(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書寫規范:
⑴數字與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或用「」
⑵數字與字母相乘,當系數是1或-1時,1要省略不寫。
⑶帶分數與字母相乘,帶分數應當化成假分數。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2與x的乘積記為2x,3與x的乘積記為3x,則式子2x+3x是2x與3x的和,2x與3x叫做這個式子的項,2和3分別是著兩項的系數。
一般地,合並含有相同字母因數的式子時,只需將它們的系數合並,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再乘字母因數,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數,a與b分別是ax與bx這兩項的系數。
去括弧法則: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反。
1.4.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a÷b=a• (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成乘法,然後確定積的符號,最後求出結果。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⑵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⑶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1.5.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1.5.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 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於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圖形認識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稜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稜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直線桑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
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記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3.4角的比較與運算
3.4.1角的比較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類似的,還有叫的三等分線。
3.4.2餘角和補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等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的餘角相等。
本章知識結構圖第四章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
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屬於全面調查。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
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進行調查,根據樣本來估計總體的一種調查。
統計調查是收集數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實際中常常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時,可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數據。除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外,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數據的分布規律。利用統計圖表示經過整理的數據,能更直觀地反映數據規律。
4.3課題學習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調查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步驟:
一、 設計調查問卷
⑴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
①確定調查目的;
②選擇調查對象;
③設計調查問題
⑵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
①提問不能涉及提問者的個人觀點;
②不要提問人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③提供的選擇答案要盡可能全面;
④問題應簡明;
⑤問卷應簡短。
二、實施調查
將調查問卷復制足夠的份數,發給被調查對象。
實施調查時要注意:
⑴向被調查者講明哪些人是被調查的對象,以及他為什麼成為被調查者;
⑵告訴被調查者你收集數據的目的。
三、處理數據
根據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四、交流
根據調查結果,討論你們小組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五、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第二冊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1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5.1.2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線是一條直線。
⑵具有垂直關系的兩條直線所成的4個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⑷垂直的記法:a⊥b,AB⊥CD。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有無數條。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2平行線
5.2.1平行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2.2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的同一方,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方法1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著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5.4平移
⑴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1.1有序數對
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6.1.2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2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6.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⑴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⑵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⑶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6.2.2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第七章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1三角形的邊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1三角形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3.1多邊形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7.3.2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
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7.4課題學習鑲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數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消元
由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有以下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1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2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3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不等式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對於具有多種不等關系的問題,可通過不等式組解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與等量:用「=」號連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質:
等式性質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質2: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項:改變符號後,把方程的項從一邊移到另一邊叫移項.移項的依據是等式性質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並且含未知數項的系數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標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簡形式: ax=b(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弧 …… 移項 …… 合並同類項 …… 系數化為1 ……(檢驗方程的解).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1)讀題分析法:………… 多用於「和,差,倍,分問題」
仔細讀題,找出表示相等關系的關鍵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為,完成,增加,減少,配套-----」,利用這些關鍵字列出文字等式,並且據題意設出未知數,最後利用題目中的量與量的關系填入代數式,得到方程.
(2)畫圖分析法: ………… 多用於「行程問題」
利用圖形分析數學問題是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中的體現,仔細讀題,依照題意畫出有關圖形,使圖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義,通過圖形找相等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據,最後利用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可把未知數看做已知量),填入有關的代數式是獲得方程的基礎.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常用公式:
(1)行程問題: 距離=速度•時間 ;
(2)工程問題: 工作量=工效•工時 ;
(3)比率問題: 部分=全體•比率 ;
(4)順逆流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價格問題: 售價=定價•折• ,利潤=售價-成本, ;
(6)周長、面積、體積問題:C圓=2πR,S圓=πR2,C長方形=2(a+b),S長方形=ab, C正方形=4a,
S正方形=a2,S環形=π(R2-r2),V長方體=abc ,V正方體=a3,V圓柱=πR2h ,V圓錐= πR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