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拍片小知識

拍片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4-10-06 18:16:17

㈠ 導演不可不知的錄音相關知識

導演不可不知的錄音相關知識

作為一部電影,微電影的導演,錄音是一項提高影片質量的關鍵點,本文詳細說明導演不可不知的錄音相關知識。


一,開拍前和錄音師的溝通。

錄音師應該是導演的主創團隊裡面的一員,從劇本階段就應該參與進來。我們在拍作業的時候常常有這樣的誤區——看景的時候帶著攝影燈光美術唯獨忘記了錄音。其實錄音師也是需要看景的。不同的環境聲場不同,也可能有噪音源。我們自己肯能會忽略了這些,但是如果有一個錄音師在的話,他能夠幫助你注意到這些問題。比如說我們在一個倉庫裡面拍片,倉庫的混響如果太強我們聽著沒問題,但是錄到錄音機里可能就會出現對白不清的問題。錄音師需要在選定的場景里預錄一些素材,預判肯能會發生的情況,做出解決的方案,如果實在不行就換景。再比如,也是我們常犯的錯誤,同學們常常會租房子拍戲,但是我們租了一個臨街的房子,房子外面車水馬龍,關上窗子還是噪音太大。這些都是我們為什麼要帶著錄音去選景的原因。

錄音師前期能夠越早的看到劇本,看到分鏡頭,看到場地。他們才能越早得做出錄音的方案,才能決定用什麼樣的設備,下幾根桿、用幾個小蜜蜂、用幾路的錄音機。這些都是需要導演提前和錄音溝通的。舉一個例子,最近有朋友拍片子,分鏡頭遲遲沒有給錄音。錄音到了現場才知道有一場劇場的群戲。需要下兩根桿和若干小蜜蜂才行,但是片場雖然給錄音準備了744這樣的錄音機,但是卻只配備了一根桿,沒有小蜜蜂。這場戲的聲音就完全達不到要求。這要不就是後期補錄要不趕緊讓人臨時去租小蜜蜂。前者廢錢廢時,後者耽誤進度。這就是導演缺乏基本錄音意識,以及與錄音缺乏溝通的結果。

一個好的錄音師,還能夠在聲音設計上給予導演很大的幫助,提前的'溝通能夠給他們留出很大創作空間。多花一些經歷在前期和錄音的溝通上,也許你的片子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同期錄音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

同期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比如燈光組,有的燈質量有問題,會發出噪音。這樣的燈最好不用,如果要用也得想辦法隔音。比如攝影組,老化的設備如軌道,攝像機等等可能就會發出聲音,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提前溝通解決的。此處設計的問題會很多,我分享幾個我們在同期的時候常常忽略的事情。

1、空調一定要關。空調是有低噪的,而且很大。我們在開機的時候要關了空調,可以等停機的時候開空調。

2、小心空調外機。外景的時候,如果當時選景的時候赴京的空調外機沒有響,但開拍的時候裡面的人開了空調,那就是悲劇了。

3、電腦等電器設備。這些設備在拍攝的時候也要關掉。會有輕微干擾,而且電腦的風扇也會有響聲。如果一定要拍到開著的電腦請一定和道具部門溝通,選擇雜訊小的。同理適用與電風扇等設備。

4、所有的視頻都要錄聲音。常常我們在拍片的時候遇到了強烈的雜訊源,我們的聲音不得不回去重新做。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就不錄聲音了。錄下來的聲音雖然不能用,但是卻是後期重做聲音的重要參考。

5、疊詞的問題。我們在拍正反打的時候,常常一個演員演另一個演員搭詞。這種時候每一句台詞都應該非常清晰,搭詞的時候不要出現疊詞。如果需要疊詞,也是由後期來完成,而且這樣還可選擇在什麼時候疊進來。同理適用與現場的補錄台詞。

三,後期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

1、合板。第一次做片子的時候我們常常出現這樣的錯誤,先剪輯完畫面,然後在一點點的對口型。正確的做法是在剪輯開始前就先合好板。

現在我們拍作業以及電視劇和電影基本上走的都是雙系統,這都涉及到打板和後期合板的問題。這邊要糾正一個大家很可能犯的錯誤:合板不是合攝像機的機頭打板的聲音與錄音機錄到的打板的聲音。我們常常用兩個聲音的波形的那一下峰值來對。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聲音和光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攝像機裡面拍到的畫面其實比攝像機機頭收的聲音要快。如果我們採用錯誤的方式對板,很容易出現畫面比口型快一點的現象,雖然是細小的差別但是這樣口型就會軟,看起來會怪怪的。正確的做法:用畫面里板合上的那一楨對聲音文件的波形峰值。這樣才能保證聲音和畫面的同步,而且錄音會在打板的時候把桿指著場記版。

2、OMF。當我們剪輯完成後會用剪輯軟體生成OMF文件給錄音。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剪輯的時候只要保證聲音和畫面的同步和嚴格按照場記單將視頻和相應的聲音文件匹配。我們自己剪片子用剪輯軟體做聲音的時候常常這個鏡頭匹配的不是這個鏡頭的聲音。但是想這樣找替換的聲音的工作都是應該有聲音剪輯來完成的。我們的多此一舉會給他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他們會摸不著頭腦。同理,視頻剪輯軟體里的聲音特效,我們也完全不用去做。因為聲音剪輯會刪掉這些所有的東西,我們做了也白做,錄音師刪著也麻煩。我們只要給他們一個條理清晰乾乾凈凈的OMF文件就好。另外在生產OMF文件的時候視頻剪輯軟體會有一個餘量的選項,至少給我們的錄音流出120楨。具體OMF是什麼,導入錄音的剪輯軟體里是什麼樣子什麼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網路一下。

補充一點,如果不想你的錄音師在剪輯聲音的時候一直給你打電話問你這個鏡頭用的是哪個聲音。那麼你最好在剪輯的時候按著場記單上的記錄給聲音文件命名成「場鏡次」.這樣錄音可以根據自己的錄音場記單來找到原來的素材。這個工作和對板在同時完成。當然這是行業標准做法,也許同學們具體合作的錄音師有自己的一套做法,那麼導演需要提前和你的錄音溝通。

3,聲音的剪輯是很復雜的。聲音的剪輯會涉及很多東西,包括動效,對白,音樂,等等。我們的小作業里都有可能出現十幾軌的情況。一般的電影都是幾十軌甚至一百多軌的情況。

第一我們要給錄音流出足夠的聲音後期的時間。第二我們一定要視頻定剪之後再給錄音師做聲音。如果我們的畫面這加幾楨那邊減幾楨,對聲音後期來說就是災難。他們要動幾十甚至幾百軌的聲音,之前的特效都得重新做,還得根據畫面去找那些聲音對不上的地方。如果不想你的錄音師提著刀追著你滿街跑得話,一定要定剪了再出OMF給錄音做後期。

四,錄音是很貴的。

我們的一個片子要爭取給錄音留出1/5的預算。中國現在行業標准電視劇的聲音一集的同期加後期成本在一萬五左右。同期的錄音師1000/天,大助(桿爺)300-400/天,小助(順線)100-200/天。當然在物價飛漲得今天也許我們下個片子的時候他們就不是這個價了。


;

㈡ 最新影視攝像鏡頭基本知識

一、電影、電視的景別

景別,根據景距、視角的不同,一般分為:

極遠景:極端遙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小如螞蟻。

遠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一說為半遠景)三個層次。

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遭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全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中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近景:指攝取胸部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寫:指攝影、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板機等。

二、攝影、攝像機的運動(拍攝方式)

推:即推拍、推鏡頭,指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前的運動拍攝,取景范圍由大變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與變焦距推拍存在本質的區別。

拉: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後的拉攝運動,取景范圍由小變大,也可分為慢拉、快拉、猛拉。

搖:指攝影、攝像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觀眾如同站在原地環顧、打量周圍的人或事物。

移:又稱移動拍攝。從廣義說,運動拍攝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拍攝。但在通常的意義上,移動拍攝專指把攝影、攝像機安放在運載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動中拍攝對象。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

跟:指跟蹤拍攝。跟移是一種,還有跟搖、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將跟攝與拉、搖、移、升、降等20多種拍攝方法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總之,跟拍的手法靈活多樣,它使觀眾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攝人體、物體上。

升:上升攝影、攝像。

降:下降攝影、攝像。

俯:俯拍,常用於宏觀地展現環境、場合的整體面貌。

仰:仰拍,常帶有高大、庄嚴的意味。

甩:甩鏡頭,也即掃搖鏡頭,指從一個被攝體甩向另一個被攝體,表現急劇的變化,作為場景變換的手段時不露剪輯的痕跡。

懸:懸空拍攝,有時還包括空中拍攝。它有廣闊的表現力。

空:亦稱空鏡頭、景物鏡頭,指沒有劇中角色(不管是人還是相關動物)的純景物鏡頭。

切:轉換鏡頭的統稱。任何一個鏡頭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綜:指綜合拍攝,又稱綜合鏡頭。它是將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懸、空等拍攝方法中的幾種結合在一個鏡頭里進行拍攝。

短:指短鏡頭。電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約合膠片15米以下的鏡頭;電視30秒(每秒25幀)、約合750幀以下的連續畫面。

長:指長鏡頭。影視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連續畫面。

對於長、短鏡頭的區分,世界上尚無公認的“尺度”,上述標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區柯克《繩索》中耗時10分鍾、長到一本(指一個鐵盒裝的拷貝)的長鏡頭,也有短到只有兩格、描繪火光炮影的戰爭片短鏡頭。

反打:指攝影機、攝像機在拍攝二人場景時的異向拍攝。例如拍攝男女二人對坐交談,先從一邊拍男,再從另一邊拍女(近景、特寫、半身均可),最後交叉剪輯構成一個完整的片段。

變焦拍攝:攝影、攝像機不動,通過鏡頭焦距的變化,使遠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見,或使近景從清晰到虛化。

主觀拍攝:又稱主觀鏡頭,即表現劇中人的`主觀視線、視覺的鏡頭,常有可視化的心理描寫的作用。

三、影視的畫面處理技巧

淡入:又稱漸顯。指下一段戲的第一個鏡頭光度由零度逐漸增至正常的強度,有如舞台的“幕啟”。

淡出:又稱漸隱。指上一段戲的最後一個鏡頭由正常的光度,逐漸變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稱“溶”,是指前一個畫面剛剛消失,第二個畫面又同時涌現,二者是在“溶”的狀態下,完成畫面內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於時間轉換;②表現夢幻、想像、回憶;③表景物變幻莫測,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轉場,敘述順暢、光滑。化的過程通常有三秒鍾左右。

疊:又稱“疊印”,是指前後畫面各自並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銀幕或熒屏上。它是通過分割畫面,表現人物的聯系、推動情節的發展等。由於

劃:又稱“劃入劃出”。它不同於化、疊,而是以線條或用幾何圖形,如圓、菱、簾、三角、多角等形狀或方式,改變畫面內容的一種技巧。如用“圓”的方式又稱“圈入圈出”;“簾”又稱“簾入簾出”,即像卷簾子一樣,使鏡頭內容發生變化。

入畫:指角色進入拍攝機器的取景畫幅中,可以經由上、下、左、右等多個方向。

出畫:指角色原在鏡頭中,由上、下、左、右離開拍攝畫面。

定格:是指將電影膠片的某一格、電視畫面的某一幀,通過技術手段,增加若干格、幀相同的膠片或畫面,以達到影像處於靜止狀態的目的。通常,電影、電視畫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開始,由靜變動,最後以定格結束,由動變靜。

倒正畫面:以銀幕或熒屏的橫向中心線為軸心,經過180°的翻轉,使原來的畫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轉畫面:是以銀幕或熒屏的豎向中心線為軸線,使畫面經過180°的翻轉而消失,引出下一個鏡頭。一般表現新與舊、窮與富、喜與悲、今與昔的強烈對比。

起幅:指攝影、攝像機開拍的第一個畫面。

落幅:指攝影、攝像機停機前的最後一個畫面。

閃回:影視中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一種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暫的畫面插入某一場景,用以表現人物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和感情起伏,手法極其簡潔明快。“閃回”的內容一般為過去出現的場景或已經發生的事情。如用於表現人物對未來或即將發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預感,則稱為“前閃”,它同“閃回”統稱為“閃念”。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譯,原為裝配、剪切之意,指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為“敘事蒙太奇”與“表現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現事件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稱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屬此類。“表現蒙太奇”則是為加強藝術表現與情緒感染力,通過“不相關”鏡頭的相連或內容上的相互對照而產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內涵。

剪輯:影視製作工序之一,也指擔任這一工作的專職人員。影片、電視片拍攝完成後,依照劇情發展和結構的要求,將各個鏡頭的畫面和聲帶,經過選擇、整理和修剪,然後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於藝術效果的順序組接起來,成為一部內容完整、有藝術感染力的影視作品。剪輯是影視聲像素材的分解重組工作,也是攝制過程中的一次再創作。

四、書中涉及的其他名詞

前景:鏡頭中靠近前沿或位於主體前面的人或物。在鏡頭畫面中,用以陪襯主體,或組成戲劇環境的一部分,並增強畫面的空間深度,平衡構圖和美化畫面。

後景:鏡頭中靠近後邊或位於主體後面的人或物。後景在鏡頭畫面中,有時作為表現的主體或陪體,但大多是戲劇環境的組成部分,有時直接構成背景。

中景:處於畫面中間的部分。一般主體會出現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間的部位。

前景、中景、後景是攝影構圖的基本層次,它們可以使畫面富於層次感、縱深感。有些畫面的層次作了更細致的劃分,如斯皮爾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許多畫面構圖,可達七八個層次。

內景:也稱“棚內景”。指在攝影棚內搭置的場景(包括室內景或戶外景)。

外景:攝影棚以外的場景,包括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等實景,以及在攝影棚外搭建的室內景。優點是真實、自然,具有生活氣息。

攝影棚:專供拍攝影視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築物。較大的攝影棚面積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為8米以上。棚內四周有為繪制背景用的天片,裝有各種照明設施、音響條件,以及隔音、通風、調節氣溫、排水等設備。棚內可搭建供拍攝的各種室內外布景。

造型語言:傳統意義上指繪畫、雕塑等藝術門類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視覺直觀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總和。對於影視而言,各種視覺造型藝術的手段和技法(如線條、色彩、光效、影調、構圖、透視規律、材料結構、空間處理等)與聲音造型諸因素(音量、音色、音調、運動、方位、距離等),共同形成了它們的造型語言體系。

畫外音:指影視作品中聲音的畫外運用,即不是由畫面中的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而是來自畫面外的聲音。旁白、獨白、解說是畫外音的主要形式。音響的畫外運用也是畫外音的重要形式。畫外音使聲音擺脫了依附於畫面視像的從屬地位,強化了影視作品的視聽結合功能。

銀幕:一種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製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電影放映設備。

寬銀幕電影:本世紀50年代興起的新型電影,採用比標准銀幕寬的銀幕,可以使觀眾看到更廣闊的景象。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採用橫向壓縮畫面的變形鏡頭來拍攝和放映寬銀幕影片,使放映畫面高寬比由普通銀幕電影的1:1.33,變成 1:1.66至1:1.85,故稱之為變形寬銀幕電影。

遮幅寬銀幕電影:也稱“假寬銀幕電影”,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和放映時,在攝影機和放映機片窗前加裝格框,遮去畫幅的上下兩邊,以壓縮畫面高度,但不改變畫面寬度,能得到與變形寬銀幕電影相同的銀幕效果。攝制這種寬銀幕電影的方法較為簡便,已得到廣泛採用。

聲畫同步:也即音畫同步,指影視作品中的對白、歌曲和聲響與畫面動作相一致,聲音(包括配音)和畫面形象保持同步進行的自然關系。

聲畫平行:影視作品聲畫不同步的一種情形,也稱聲畫並行、聲畫分立,指影視作品中聲音與畫面所表現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藝術風格和戲劇性矛盾沖突相互貼近,但速度節奏並不同步,聲音與畫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邏輯展開,互相補充,若即若離。其基本特點是聲音(尤其是音樂)重復或加強畫面的意境、傾向或含義。說明性音樂、渲染性音樂都屬於聲畫平行的音樂。

聲畫對位:影視作品聲畫不同步的另一種情形,包括兩種藝術處理方式:(1)聲畫對比。聲音與畫面的內容和情緒一致,但存在量度、節奏的反差。 (2)聲畫對立。聲音與畫面的形象和情緒完全相反。

製片人:英文名稱為Procer,一部影片行政上的監督者,地位和負責藝術的導演並駕齊驅。製片人負責為一拍片計劃籌措資金、購買電影劇本和延聘導演與其他重要的相關人才,如大衛·塞茨尼克。

㈢ 航拍入門小知識,快速掌握航拍技巧

航拍,就是利用空中視角進行拍攝。早期的航拍主要是藉助直升機或熱氣球,攝影師在上面拿專業相機進行取景拍攝。但這種做法費用非常高,絕大部分人承擔不起。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日趨成熟,現在進行航拍,更常見的做法是把相機放置在遙控無人機的底部,通過遙控器控制飛機的高度和航向,取景自由操作靈活,而且費用比直升機熱氣球等方式要低很多, 普通大眾進行簡單訓練後,就可以操作一台航拍無人機從天空的角度看世界。
隨著《爸爸去哪兒》等電視節目的影響,航拍近年來受關注越來越多。假如你有一天在某個地方見到航拍飛機瞄準自己打圈,你可能已經"被航拍"了!我們一起來了解通過無人機進行航拍的基礎知識吧。
1. 航拍需要什麼裝備?
首先當然是航拍飛機(無人機),分為兩種:一體式和組裝式。一體式就是指航拍飛機已內置相機功能,也就是"到手即飛";組裝式就需要自己把相機安裝在飛機上。自己安裝的相機,要根據飛機的大小進行選擇,小的四旋翼飛機一般搭載GoPro;而載重能力較強的六軸、八軸飛機可以搭載佳能5D3等單反相機。
2. 飛行中飛機抖動怎麼保證拍攝畫面的平穩?
由於風力氣流等影響,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抖動是無法避免的。為了保證飛行過程中拍攝畫面的平穩,無人機一般都會搭載雲台。雲台,如果簡單理解,它就是一個增穩設備。好的雲台,無論飛機怎麼抖動,能保證相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抖動范圍不超過0.05度,這種穩定效果比自己用手拿相機拍攝要好很多。
3. 玩航拍很燒錢嗎?
這要取決於你航拍的目的。如果你只是個人愛好者,只是想在外出遊玩或旅行中拍出不一樣角度的照片或視頻,那買一個"到手即飛"的無人機即可,價格從2千多到7千多不等。比如法國Parrot第三代無人機parrot bebop drone在萬能的淘寶上只需要3699元,大疆DJI Phantom Vision自帶1400萬像素相機,只需要4999元。
雖然無人機自帶相機的效果,對一般人已經很好,但如果你是一個發燒友,或者你航拍是為了商業目的,要追求更高清、更逼真的效果,想自己組裝,或者想改裝無人機的其他部件,這個投入可能會比較高。
4. 到手即飛的航拍飛機操作難不難?
一般來說,面向普通消費者的航拍無人機,學習門檻不高,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後,經過幾十分鍾的訓練,就可以很好操控無人機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航拍小飛機(如Parrot)可以藉助攝像頭定位,是可以在室內飛行的;而只能通過GPS定位的無人機(如DJI精靈系列),在室內GPS信號很差,操作起來難度很大,初學者不建議在室內飛行。即使是在室外,一般建議在開闊地帶、人流量少的地方進行飛行,開闊地帶一般GPS信號比較好,這樣航拍飛機就可以自主懸停,讓你專注於拍攝,真正享受拍攝的樂趣。
5. 航拍飛機一般能飛多高?
一般來說,像大疆精靈這種大小的飛機,當飛機飛到100米高度(大約30層大樓那麼高)時,人眼基本就很難看清楚飛機輪廓了。對航拍飛機來說,能飛行的高度主要取決於地理條件。在沒有電磁干擾的開闊地帶,幾個主流的無人機最高可飛到1000米,但如果在高樓附近航拍,飛機受周圍電磁場干擾,大概只能飛到100多米高度。
6. 航拍飛機是用電池嗎,一次能飛多長時間?
是的,航拍飛機一般使用充電電池,充滿電的情況下能飛行幾分鍾到幾十分鍾不等。同一台飛機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有風和沒風的情況下飛行時長也有差別。由於一塊電池正常情況下能飛20~30分鍾,因此航拍時建議提前多准備一到兩塊電池,當飛機上電池電量不夠後,拆下來再裝上充滿電的另外一塊電池,整體飛行時間可以大大延長。
7. 航拍飛機也可以拍視頻嗎?
是的,當然可以。由於飛機上帶了一個功能獨立的相機,既然一般的相機能拍視頻,那航拍飛機除了拍照片,也可以拍視頻。由於無人機一般都帶了增穩雲台,拍出來的視頻會有較好的效果。
8. 玩航拍怎麼保證安全性?
首先要摸熟飛機的"脾氣",產品說明書一定要看仔細,建議至少看兩遍, 並且多多練習。其次,盡量選擇開闊地帶並且人流量少的地方飛行,人流密集的地方原則上不要起飛。另外,能加的保護裝置盡量加上,比如漿保護罩、大型無人機配套的降落傘等等。
9. 航拍飛機為什麼比小航模飛機貴了那麼多?
這是由於它們的定位完全不一樣。小航模飛機,主要是讓我們體驗飛行操控的感受,一般不帶相機(就算帶也是效果較差的相機),飛行操作的體驗也很一般。而航拍飛機,則集成了諸多高科技設備,除了高質量相機,還會帶GPS/陀螺儀/雲台/指南針/飛控系統等高科技玩意,其目的就是讓航拍操控體驗盡可能"傻瓜化", 讓普通人也能玩好航拍。舉一個例子,幾百塊錢的航拍飛機是不可能在室外自主懸停的,而對航拍飛機這個功能是標配。同時在飛行高度、飛行時間等關鍵參數上,兩者也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㈣ 單反相機鏡頭知識,要注意什麼!

1、18-200mm等數值就是傳說中的焦距,像眼睛或放大鏡的焦距一樣,相機鏡頭類似放大鏡,這些數值就是他的焦距, 30mm之下,是廣角端30-100屬於標變區 ,100以上屬於長焦區了,樓上已經介紹了。根據不同拍攝需要,要用不同的焦距。2、單反的光圈可調,你可以拿著鏡頭轉動光圈,看到中間的圈會變大變小,那就是光圈。數碼相機其實都可以調光圈,但有的卡片機是自動調,而不可以手動調3、入門級的鏡頭選擇沒有什麼標准,如果有的話,估計也是從價格、功能、成像質量和品牌這幾方面考慮吧,入門的就不要買太貴的吧,而且剛入門,就現不買很多不同焦段的鏡頭,買了也不怎麼會用,所以我推薦幾款吧:1、50mm/1.8 定焦,大光圈,人像出色,價格不貴,入門練習首選;2、Tamron (中文名騰龍)17-50mm f/2.8 焦段好,成像出色,大光圈,輕便,風景人像皆可。在各項測評中更有超出佳能L頭的素質,較好的焦段更可成為你的常用頭。就是是副廠的,會遇到跑焦(就是對焦不準,拍出來模糊)等問題;3、長焦頭的話佳能EF-S 55-250/4-5.6 IS 鏡頭(佳能IS防抖長焦頭),這個只是你要是沒錢但又想照遠景的選擇,如果有錢,不建議用,建議買佳能 EF 70-200/2.8L IS USM(就是傳說的小白),或者同一焦段不帶防抖的佳能小小白,這兩款才是最好的選擇,就是貴點,焦距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焦段越廣(比如18-200等)越好,而是根據需要來選擇,因為會影響成像質量;但光圈卻很重要,越大的光圈,鏡頭價格越貴,你要量力而行。光圈大小不是你看的數值大就大,舉個例子,佳能 EF 70-200/2.8L IS USM,它的最大光圈就是寫的2.8,其實是1/2.8,也就是倒數,所以數值越小光圈越大,並且都是根號2的倍數。打個比方吧:你有個漏斗,漏鬥口大小就是光圈大小,現在要把油漆倒入桶中,用口大的漏斗,速度會比較快,但會濺到四面八方(就是大光圈主體清晰,背景虛化比較好);用口小的漏斗,雖然不會四濺,但速度比較慢(就是小光圈成像主體與背景都很清晰)。變焦范圍,就是說這台相機的焦距長度為18-200mm。是指變焦鏡頭從廣角到窄角(短焦到長焦)的變化范圍。是指變焦鏡頭的最大、最小焦距的跨度。焦距范圍越大,使用越方便,但對鏡頭質量要求高,質量不高的鏡頭,焦距范圍大,成像反而不好。這款鏡頭也叫一鏡走天下,旅遊好幫手。還有,焦距越大,越適合拍遠景。

㈤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喜歡攝影的,而且攝影可以幫助我們放鬆心情的,攝影也是有許多的知識和技巧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的相關資料。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1

一、正確持機方法

在拍攝的基本知識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穩相機。無論其它的攝影要素和技術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攝的一瞬間有震動,照片的質量一定會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雖然可以用三腳架來減低震動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時候是以手持相機拍攝為主,而且在「決定性的瞬間」內,往往不允許攝影者再花時間去放置三腳架並固定照相機。

數碼照相機相對於傳統照相機而言,它對拍攝穩定性的要求更高。這是因為,電子元件存儲信息需要一段額外的時間,通常稱為「時滯」。

1、持機的正確姿勢

無論是站立、坐下還是跪下,持機的正確姿勢都應該是:

(1)、右手緊握相機一側的握手位,食指輕觸快門鍵,以備隨時拍攝。

(2)、以左手手掌托住機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機來穩定鏡頭。

(3)、兩手上臂緊貼身體,盡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狀態並向身體靠攏。千萬不要聳起雙肩。因為長時間用聳起雙肩的姿勢拍攝,雙肩關節會出現疲勞感,更難穩定相機。

(4)垂直握持相機拍攝時,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緊貼身體。

2、站立或坐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1)、站立攝影時,雙腳宜微張,或以前後步方式站立,以便將整個身體的重量平放到雙腳上。如果能藉助一些固定的物體作為依靠,例如背靠樹干或牆壁等,則效果更佳。

(2)、坐下攝影穩定性已經很高,但仍可借外物進一步穩定身體。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錯的選擇。

3、跪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

跪下攝影時左腳應該弓起,右腳跪地,托起機身底部的左手則支撐在弓起的左腳上。一般情況下,跪姿拍攝較難穩定身體,最好也能藉助固定物體作依靠,如樹、牆等。

4、相機帶的重要作用

將相機帶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繞兩圈再拉緊,以拇指穿過帶圈後再握緊相機,使相機和右手合二為一,不但可以減輕手的顫動,而且可以在不小心鬆手時將相機拉住,不至於掉到地上而損壞。

二、光線的運用

照片是光與影的藝術產品,將光線稱為攝影的靈魂一點也不為過。要拍攝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線這個關鍵的元素。

1、光線的性質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氣里,陽光沒有經過任何遮擋直接射到被攝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會產生明亮的影調,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則會形成明顯的陰影,這種光線稱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會有非常明顯的反差,因此容易產生立體感。

當太陽被薄雲遮擋,陽光仍會穿透白雲擴散,這時所產生的照明反差將會降低,非常適宜於人像攝影。

(2)散射光

在陰天,陽光被雲層所遮擋,不能直接射向被攝對象,只能透過中間介質或經反射照射到被攝對象上,光會產生散射作用,這類光線稱為「散射光」。由於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陰影面不明顯,明暗反差也較弱,光影的變化也較柔順,因此產生的效果比較平淡柔和。

「直射光」會產生反差較強的光線,致使陰影較濃厚,調子變化較少,所拍出的影像線條及影調較硬。而「散射光」會產生反差較弱的光線,故陰影較淡,調子變化較豐富,會得出較軟的柔和的影像線條及影調。所以攝影者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光線。

2、光線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攝同一個景物,運用不同方向投射來的光線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順光

從照相機背後而來,正面投向被攝對象的光線叫做「順光」。「順光」照明的特點是:被攝對象絕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陰影面積不大,對象的影調比較明朗。這種光線形成的明暗反差較弱,對象的立體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線反映出來,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現出來。因此立體感較弱。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2

什麼是快門:快門,簡單的表述就是「控制開啟時間」裝置,就像上面光圈知識點舉的例子,水閘開啟了,但要開多再關呢?這個就要由快門來決定了,快門用秒來表示,比如1/60 1/125 1/500 1/1600等等…利用好快門,可以拍攝到高速轉動運動的物體,能及其清晰的定格住這個運動的物體,也可以藉助快門時間,拍攝如絲般的水流效果,如夢幻般的星空等…這都是快門的功勞。

什麼是ISO:ISO是相機的感光度,簡單來說,這個東西能幫助你提高照片亮度,不至於欠曝,但代價是照片隨著你ISO數值的提高,噪點也會隨之增多。ISO用數字表示,比如ISO100 ISO200 ISO500 ISO1600等等…數字越大,ISO越高,照片也就越亮。一般我們將ISO分為三檔,分別是「低感光度,中感光度,高感光度」。 低感光度一般在800以內,這樣的.數值,拍出來的照片在平時商用是可以接受的,畫質比較順滑細膩。 中感光度在800-6400之間,這時的照片會有比較明顯的噪點,這時你就需要考慮你照片是用來幹嘛的,要放大多少,再考慮用還是不用這樣高的ISO值。 高感光度在6400以上,用這樣的感光度拍照片,已經不求攝影藝術上的美感,而是拍到就好,這類照片往往內容勝過照片的藝術性觀賞性,使用場合比如在昏暗的地方拍攝能起證據的畫面等方面…

什麼是焦距:焦距就是鏡頭上的標的焦段,用數字來表示,焦距越短,拍攝的視角就越大,焦距越長,拍攝的視角就越小。拍攝什麼題材,就需要用什麼焦段的鏡頭,比如拍風景,一般都是用24mm以下的廣角甚至超廣角鏡頭來拍攝,能很好的表現出大場景效果,是拍攝風景理想的選擇。拍人像一般選擇50mm 85mm焦段的鏡頭。

什麼是對焦:對焦是指使用照相機時調整好焦點距離,通常數碼相機有多種對焦方式,分別是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和多重對焦方式。

對焦也叫對光、聚焦。通過照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過程就是對焦。下面教給大家幾個對焦小技巧

1、拍攝時保持相機的穩定,可以藉助三腳架,或者倚靠在固定物上,避免相機的抖動,達到快速對焦,否則一抖動,焦點又跑了。

2、光線弱的情況下,相機自動對焦無法合焦時(無法合焦時,相機快門是按不下去的,當你發現按不下快門,說明相機無法對焦),這時你可以把鏡頭上的自動對焦開關撥到FM手動對焦端。

什麼是景深:

這里我用通俗的語言給大家解釋下什麼是景深, 景深就是當鏡頭聚焦在被攝物上顯示出清晰的影像,在這個被攝物一前一後兩個方向一定范圍內的物體都是可以被較為清晰的記錄的,這個前後清晰距離的這個范圍就是景深。景深的作用主要用來表達作者拍攝意圖,能讓觀者視線引導到作者要表達的景物上去。

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要想拍出優秀的攝影作品,除了熟練掌握各種攝影技巧外,還需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審美,雖然是一個主觀的詞彙,主觀的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也是有方法去提高的,如果你與生俱來就有出色的藝術細胞,對美善於欣賞和把握,那恭喜你,你狠合適搞藝術類工作,但如果你缺少審美的一根,那麼我們用後續學習來補上,攝影上提高審美的方法就是看人家的優秀作品,現在網路如此發達,隨便網上一搜,大把作品映入眼簾,比如你准備出去拍秋色,你可以網上看人家如何拍攝金黃的銀杏,火紅的楓葉…然後觀察他們是用什麼角度,什麼手法,怎麼構圖搭配,以及這個照片用什麼鏡頭才能拍出…之後你就可以出去依樣畫葫蘆,必定會有驚喜的收貨,不過要真正為你所用,為你所掌握,一定要多拍,多拍多練是硬道理。

版權聲明:本文為「攝影技術技巧學習班」原創文章,轉載須附原文鏈接,否則視為侵權。

攝影的基本知識和技巧3

用高速快門定格精彩瞬間

拍攝運動主體時,為了保證在照片上「凝固」快速運動的被攝物體,常常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在體育、舞蹈、動物生態攝影中,經常會設定比較高的快門速度並啟用連拍功能,將精彩的瞬間定格。

▲快門優先、F7.1、1//1000秒、ISO 200、焦距100mm。把快門速度調整為1/1000秒,清晰捕捉到賽馬飛奔的畫面。

專家提示!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拍攝高速運動物體的區別

雖然使用光圈優先配合大光圈或者使用快門優先直接設定較高的快門速度,都可以捕捉高度的運動物體。不過,它們之間是存在區別的。光圈優先模式更注重通過精確的光圈設定控制畫面的景深,在這種情況下,被攝物體移動到不同的區域,隨著光線的變化,快門速度也會發生變化;而快門優先,更注重精確地控制快門速度,光圈值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景深也會隨之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快門優先模式下使用很高的快門速度拍攝時,一旦正確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值超過鏡頭的最大光圈時,會出現曝光不足的問題,畫面變暗。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提升ISO值加以改善。

用適當的快門速度表現虛實相生的畫面

使用適當的快門速度(高於相對靜止的物體、低於運動的物體)拍攝時,由於相對靜止的物體運動速度慢,運動的物件速度快,利用它們之間的速度差,就能夠記錄下運動物體的軌跡。同時,保持靜止物體的清晰度。使用快門優先能夠精確地控制快門速度,表現出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美感。這種拍攝方式常用於體育、舞台演出、都市街頭以及一些人文題材中。

▲快門優先,F22,5秒,ISO 200,焦距27mm。將相機置於三腳架上採用5秒的快門速度拍攝,在高大清晰的建築下,有些人駐足欣賞,有些人匆忙而過。攝影師通過控制快門速度,自然而生動地展現了大教堂內部的景緻。

專家提示!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拍攝動感的區別

我們已經知道,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採用小光圈也可以降低快門速度,記錄下物體運動的軌跡。在大多數情況下,比如拍攝溪流瀑布、拍攝夜景中的車流,採用光圈優先、快門優先都可以表現同樣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拍攝動靜結合的畫面。讓該動的動起來、該靜的靜下去,照片上既有清晰的主體形象,又具有流動感,就需要精確地控制快門速度。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快門優先更有優勢。

用追隨拍攝強化動感氛圍

追隨拍攝也常常使用快門優先強化動感氛圍。設定低於主體移動速度的快門速度,跟隨運動物體保持相同的速度向同一個方向移動,進入理想的拍攝點時,輕輕按動快門。

同時保持相機繼續移動。這樣,照片上就會呈現出流動的線條,快門速度越慢,流動線條越明顯。

▲快門優先,F5.6,1/80秒,ISO 100,焦距300mm。攝影師用追隨拍攝的手法以特寫表現摩托車穿越水面的瞬間,摩托車噴射的煙霧、飛濺的雨水、追隨拍攝的模糊背景交織在一起,緊張激烈之中充滿動感。

變焦拍攝和旋轉相機

變焦拍攝和旋轉相機是為拍攝過程增加些樂趣的有效手段。在按下快門的瞬間急速變焦,可以使畫面產生強烈的放射狀線條。而在按下快門的瞬間,以中心為定點旋轉整部相機,則可以拍攝出中心清楚,四周呈現出旋轉模糊的效果。採用快門優先可以更好地控制快門速度,嘗試不同效果帶來的樂趣。

▲快門優先,F8,15秒,ISO 400,焦距200mm。天色完全黑暗後,夜景也逐漸失去了魅力。這個時段正好可以大玩變焦拍攝,增加照片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