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朗誦技巧和發聲方法
朗誦是一門學問,我們想要完成朗誦這項任務,不但要有天賦,而且還要講究朗誦 方法 ,下面是我精心收集和整理的關於 朗誦技巧 和 發聲方法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目錄
朗誦技巧和發聲方法
朗誦竅門小知識
有效朗誦訓練知識
方法一
呼吸訓練
氣息是聲音的動力來源。充足、穩定的氣息是發音的基礎。有的人講話或 唱歌 聲音洪亮、持久、有力,人們贊嘆說,他(她)「中氣」很足,相反,有的人說話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氣無力,上氣不接下氣,像蚊子嗡嗡叫一樣,使人難以聽清,這種人則「中氣」不足。其間除了身體素質的區別外,還有一個氣息調節技巧問題,即呼吸和講話的配合、協調是否恰當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說話是在呼氣時而不是在吸氣時間進行的,停頓則是在吸氣時進行的。如果是持續時間較長的講話或朗誦,必然要求有比平時更強的呼吸循環。
方法二
聲帶訓練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說話時,聲帶的振動頻率大約在60-350赫之間。聲帶的振動頻率決定了發音的音響、音高、音色。聲帶對發音起很大的作用。聲帶的好壞,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的訓練和保護。注意恰當的訓練與運用聲帶,改變聲帶條件,保護聲帶,都是提高語音素質的重要方面。
聲帶訓練
最基本的方法是,清晨在空氣清新處「吊嗓子」:吸足一口氣,身體放鬆,張開或閉合嘴,由自己的最低音向最高音發出「啊」或「咿」的連續聲響。還可以做高低音連續變化起伏的練習。
聲帶運用要科學,得當。這主要是指:
(1):在長時間計劃之前,聲帶要做准備活動,猶如賽跑前韌帶要做准備活動一樣。方法是:將聲帶放鬆,用均勻的氣流輕輕的拂動它,使之發出細小的抖動聲,彷彿小孩子撒嬌時喉嚨里發出後的那種聲音。可以逐漸加大到一定分量,使聲帶啟動,以適應即將到來的長時間運動。
(2):在人數較多或場合較大的地方講話時,發音要輕松自然,處理還節奏,停頓,特別是起音要高低適度,控制好音量,充分利用共鳴器的共鳴作用,要運用「中氣」的助力來說話,不能直著嗓子叫喊,否則,聲帶負擔過重,會導致聲帶很快不堪重負,變得嘶啞,影響效果。
聲帶保護
為了保護自己的嗓子,要有意識的少抽煙,喝酒,甚至,不抽煙,不喝酒,少吃或不吃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那些對聲帶都有不良影響。不喝過燙或過冷的湯水。
方法三
共鳴訓練
聲帶所產生的音量是很小的,只佔人們講話時音量的5%左右,其他95%左右的音量,需要通過共鳴腔放大得來。共鳴腔是決定音色的重要發音器官,直接引起語音共鳴的是聲帶上方的喉、咽、口、鼻四腔,此外,胸腔和頭腔也有共鳴作用。說話用聲是以口腔共鳴為主,以胸腔共鳴為基礎。共鳴器以咽腔為主又可分為高、中、低三區共鳴。高音共鳴區,即頭腔,鼻腔共鳴,音流通過該區共鳴,可以獲得高亢響亮的聲音。中音共鳴區就是咽腔、口腔共鳴,這里是語音的製造場,是人體中最靈活的共鳴區,音流在這里通過,可以獲得豐滿圓潤的聲音。低音共鳴區,主要的胸腔共鳴,音流通過該區共鳴,可以獲得渾厚低沉的聲音。
要想使說話的聲音好聽和持久,就要正確的運用共鳴器。而運用共鳴器的關鍵在於處理好「暢」與「阻」的對立和統一關系。所謂「暢」,就是整個發音得聲道必須暢通無阻,胸部舒展自如,喉部放鬆滑潤,脊背自然伸直,以便聲音不憋不擠,形成一個聲柱流暢地奔湧出來。所謂「阻」,並不是簡單的把聲音阻擋住,而是不讓聲音直截了當地通過聲道奔湧出來,讓它通過共鳴器加工、錘煉、變得洪亮、圓潤、雄渾、優美動聽。 要處理好「暢」與「租」的關系,必須進行共鳴訓練。
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共鳴訓練方法:
1、放鬆喉頭,用「哼哼」音唱歌。
2、學鴨叫聲。挺軟齶,口腔張開成一圓筒,邊發gaga音,邊仔細體會,共鳴運用得好的gaga音好聽,共鳴運用得不好的gaga音枯燥、刺耳。
3、學牛叫聲。類似打電話的「嗯」(什麼?)和「嗯」(明白了)。
4、牙關大開合,同時發出「啊」音。
方法四
吐字訓練
吐字清晰,是朗誦的起碼要求之一。因此,吐字歸音是學習朗誦必須練習得一項重要基本功。吐字歸音使我國傳統的說唱藝術理論中在咬字方法上運用的一個術語。它將一個音節的發音過程分為出字——立字——歸音三個階段。出字是指聲母和韻頭(介音)的發音過程,立字是指韻腹(主要母音)的發音過程,歸音是指音節發音的收尾(韻尾)過程。其基本要領是:出字要准確有力,又叼住彈出之感:立字要拉開立起,明亮充實,圓潤飽滿:歸音趨向要鮮明、迅速「到家」,干凈利索。總之,就是要求一個音節的發音過程有頭有尾,構成一個「棗核型」形式:聲母、韻頭為一端,韻尾為一端,韻腹為核心:字的中間發音動程大,時間長,字的兩頭發音動程小,關合所佔時間也短。當然,對「棗核型」不可做絕對化的理解。不過,無論如何,吐字時,不僅要有頭有尾,不含混,而且又要連接的好,渾然一體,不能有分解,斷接的痕跡。 普通話的吐字歸音 漢字的音節結構分為聲、韻、調幾個部分。聲,又叫字頭;韻,分為韻頭、韻尾、韻腹三個部分;調,字神,體現在韻腹上。 漢字的發音應該以遵循漢字的音節結構特點。
方法五
讀句訓練
吐字歸音訓練與讀句訓練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讀句訓練,就是選擇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語句、段落,進行快讀訓練。要求做到把音讀准,不增減字、詞,不重不斷,停頓自然,有節奏,連貫流暢。目的是訓練朗誦時語句干凈利索,出口成章,不拖泥帶水,把習慣性的口頭語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消除。因此,在練習把握高音時,要依據自己的聲帶情況而定,並且要留有餘地,不要將自己音域中的高音用盡,否則會給人「聲嘶力竭」的感覺。另外,還必須注意,同唱歌一樣,起音的音高一定把握好,要適中,起音太高或太低,會給後面的朗誦帶來困難,或者高的朗誦不下去,或者低的聽不清楚。一旦不小心出現了起音偏高或偏低則應及時進行調整。
<<<
聲音
朗誦演講同演唱一樣,都是一種聲音的傳播,所以能夠打開人們封閉的心扉,進入朗誦演講者欲創設的情境中,聲音的功能不可或缺。從這點看,似乎又有些先天性的因素在裡面,但也非演唱那般嚴格。有些人聲線適合所有題材類型的詩歌或 文章 ,而有些人聲線或許只適合某一種題材類型的詩歌或文章。我們根據自己聲音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朗誦題材就可以了。
普通話
朗誦演講的語言除特殊情況外,肯定還是以普通話為主。所以標準的普通話自然也是對朗誦演講者的基本要求,朗誦時要講究字正腔圓。
語調
如何把詩歌或文章讀的起伏有致就是語調的功勞了, 總結 起來也是那四個字,抑揚頓挫。而能夠很好的使朗誦演講自然大方,不顯生澀,往往與情感的發揮與氣息的調節密切相關。一個好的朗誦演講者往往能夠同時掌握全篇與局部的感情基調,一氣呵成。
語氣
就看個人對於氣息的調節了。無論是講話還是朗誦演講都要語氣,朗誦演講者對於氣息的控制調節尤其重要。一個真正好的發音並不是從他的喉嚨上發出來,而應是再往下點,有的人是胸腔,甚而腹腔,所以能夠氣沉丹田,用丹田的這口氣是最好的了。這不是武俠里的臆想,有些人可以很好的將一句長句讀下來,而有些人卻不可以,這往往就是氣息的運用在作怪了。能夠把握好氣息就能夠做到語斷氣不斷,而做不到的人往往語斷了氣也跟著斷,形成斷層。
語速
一般初學的朗誦演講者在讀一首詩或者文章時往往容易語速過快,原因有二:一是對詩歌文章的感情無法捉摸,二是有一種由於緊張和其他心理因素造成想把詩歌或文章趕緊讀完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容易造 成語 調的同一水平線現象。所以語速的緩急也同樣與情感的把握、語調的輕重有很大的關系,能夠把握住語速,也就能夠把握住整個朗誦演講的節奏,也就能夠及時且持久的引導帶動觀眾的聽覺神經,這是很重要的。
<<<
1,朗誦不是簡單的讀出來,朗誦是對作品的再創作。
2。朗誦,說白了就是有感情的說話,一定要把情感注入其中,好的音色,只是一個條件,音色必須為表達情感服務,真正打動人的,不是音色,而是情感。
3。所有有聲語言,都要有對象感。腦海裡面要有聽眾,內心裡要想著有什麼樣的聽眾要聽自己誦讀。如果缺失了對象感,也就意味著缺失了指向性,誦者無指向,聽者就會茫然。
4。要學會運用輕重音,停連語調,營造好語言氣場,實現最佳的朗誦效果。
5。關於排比句的處理。一定要尋求變化,哪怕是細微的變化,也要有,有的需要延伸性變化,有點需要起伏性變化,等等,如果沒有變化,就是簡單的重復,就會變得乏味,就會使聽者厭倦。
6。要學會氣息的變化。要以氣托聲,以聲動人,給聽者的感覺是,聲音離他越近,越能夠打動他(她)。
7。朗誦時,一定要千方百計尋求變化,否則,誦者感覺很累,聽者也不是享受,誦者要設法把聽眾帶入作品,跟隨自己的節奏,享受作品。
8。關於起伏。朗誦必須要有起伏變化。只有高山,一直從頭高到尾,就不能凸顯哪裡是作品的高潮,反之,如果通篇都是平原,沒有高山,作品就不會出現高潮,同樣作品就會顯得平淡,不會收到好的感染和共鳴效果。
9。朗誦與字幕。有許多誦友在荔枝和喜瑪拉雅里讀,伴奏字幕不是固守的朗誦節奏,朗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對作品的理解和表達,不要刻意去追字幕,可以稍作微調,如果差異大看不到字幕無法正常誦讀,可以先把稿子下載下來,借用背景音樂,在作品的總體時間內完成作品。
10。要博採眾長。多聽,多看,多思考,把他人的長處吸納過來,為己所用,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誦讀水平。
11。朗誦與播音的區別。播音的主旨是表達聲音,字音讀准,字正腔圓,朗誦的主旨是表達情感,以情動人,好的聲音要為情感表達服務,發自內心的聲音,自然的氣息連帶,詮釋出來的聲音才會更入心,與聽眾產生心靈共鳴,甚至可以使聽者靜心,有凈化心靈之美。
<<<
朗誦技巧和方法發聲相關文章:
★ 朗誦時的發聲技巧方法
★ 朗誦技巧和方法發聲
★ 朗誦正確的發聲方法
★ 朗誦的技巧
★ 朗讀發聲技巧
★ 朗誦發聲技巧
★ 朗誦時的發聲技巧
★ 發聲和朗誦的技巧
★ 朗誦的技巧
★ 朗誦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❷ 古詩文詩歌的朗誦方法
古詩文詩歌的朗誦技巧
一.讀出韻味。
古詩文是我國古代文獻資料所使用的一種基本的書面語形式,三千多年的時空距離,造成他與現代學生的隔膜,學生學古詩文就像與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斷千里的心理防線,才能讓學生走近古詩文,學好古詩文。古詩文往往一字多義,不易理解,但它語言高度凝練,講究聲韻和諧,講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讀就一定會讀出它的韻味。讀,首先要讀准字音,讀懂詞義,其次,要讀准節奏,讀出語氣,再次,要讀出意蘊。讀,要採用不同手段調動朗讀興趣。聽錄音、教師范讀、全班齊讀、小組合讀、個人讀、男女生賽讀等均是激發學生朗讀慾望的好形式。如上《詠柳》一課,先讓學生對照注釋初讀,解決字音詞義的問題,再讓學生邊讀邊劃句子節奏(難點由學生質疑解答),然後學生找出朗讀時要變化的語氣(如「不知細葉誰裁出,」)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二月春風似剪刀」要讀出神氣的語氣等)。學生很快進入角色,一個個讀得搖頭晃腦起來,一副有滋有味的樣子。當然,這只是初步感受古詩文韻味的魅力,是讀的最低層次。
二.讀出情味。
情是作家跳動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滲透在字里行間,學生若能透過字表,調動主觀情感積極參與,與作者脈搏共振,心隨文跳,情隨文動,就能讀出古詩文的兒女情,山水音,讀出田園樂,童真趣,也就讀出了古詩文的「經」,讀出令人心動的動情點。教師只有找准每篇古詩文的動情點(是突破重點的關鍵),引導學生加以體味辨別,學生自己的情感才會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讀出意味。
文言詩詞是最袖珍、最精練的文學樣式,它往往藉助意象來渲染一種氛圍,藉助跳躍的詩行來表達一種意境。其和諧的音韻,或鏗鏘,或纏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讀,反復詠唱,才能體味得到,只有讀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塊文字,轉化成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畫面。
四.讀出品味。
讀古詩文要達到的第四個層次,就是要學會賞析,通俗地說,就是要學一點「品頭論足」的功夫,它是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能力的最好途徑。它要求通過作品的文學語言把握藝術形象,具體認識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面貌和本質,體會作者蘊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藝術技巧,從而獲得歡欣愉悅。這是一種心智互動的活動。它要求學生有前面的「三讀」為基礎,積極主動地投身作者構置的藝術圖景,參與作者提供的以文本為基礎的再創造,從而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賞析的角度可以選取:全詩概說,聯意解析,字詞品味,修辭辨識,畫面欣賞,思路體會,情感體味,風格指認,意境探求等多個方面。
五.讀出餘味。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是好的音樂帶給人的感覺。讀古詩文也能讀出這種味道。「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古詩文要多讀,還要不斷創新。用翻譯解說內容,用描述再現意境,用抒情表達感受,用吟誦勾通情感,用賞析創新思路,這些都是讀古文值得一試的好方法。然而要讀出餘味,還需要在課的尾聲再掀起一個高潮,讓學生在精彩紛呈之中回味無窮。
古詩文教學果真能有讓學生讀出「五味」的一天,那也是我們讀透新課標,用足新教材的那一天。
古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的第2條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讓學生背誦一定量的古詩文,已經成為時代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了。但我們認為,誦讀古詩詞並不僅僅是為了應試,
誦讀古詩有很多好處
1、培養想像力。
古詩的詩句非常簡練,用幾個字可以概括出很多內容。那麼學生在欣賞古詩的時候,想像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養,他們可以一邊誦讀一邊想像詩句中的內容,山川河流、花鳥蟲魚、陰晴雨雪,他們都可以通過想像來描述詩中的意境,由此而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2、陶冶情操。
很多古詩中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學生可以從中得到人生的啟迪,學會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品位和修養。
3、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杜甫有一著名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在說讀得書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不費工夫了。當然我讀書要講究質量,只有多讀書,認真讀,才能真正架起通向寫作的橋梁。
古詩文中朗讀節奏或停頓的原則
對古詩文的停頓和節奏的考查,是近幾年一些省市的中考試卷中較為常見的一個題型。要做好這一題型,得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要弄懂其意,即可幫助確定正確的停頓。
如:其一犬坐於前。(《狼》)其正確的停頓為:其一/犬坐/於前。
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一隻(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而有人則會這樣停頓:其一犬/坐於前,其原因是把「犬」誤認為是主語,這明顯是不符合文意的停頓。
再如:可以一戰。(《曹劌論戰》)其正確的停頓是:可/以一戰。而有人常劃成:可以/一戰。原因是他把「可以」看成是現代漢語中的「可以」一詞,古漢語中「可以」實際是「可」與「以」兩個詞,它們可譯為:可以憑借。
其次:掌握一些古文化知識,分析句子結構及其成分,也可幫助確定正確的停頓。以下幾種情形需要停頓:
(1)主語與謂語之間可停頓。
如:吾/視其轍亂。(《曹劌論戰》)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2)動賓之間可停頓。
如:尋/張懷民(《記承天寺夜遊》)
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岳陽樓記》)
(3)句中轉折連詞之前可停頓。
如: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人不知/而不慍。(《論語》)
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介賓短語之前可停頓。
如: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師表》)
(5)在表示議論、推斷、反問、結果等語氣的句子里,若前面有:「夫、蓋、其、故」等詞語領起時,在這些語氣詞後可停頓。
如: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蓋/追先帝之殊遇。(《出師表》)
故/君子有不戰。(《曹劌論戰》)
(6)提前狀語之後可停頓。
如:今/天下三分。(《出師表》)
今/南方已定。(《出師表》)
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7)古人有姓、名、字、封號、謚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以及文體名稱等後面可停頓。
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陋室銘》)
陋室/銘。愛蓮/說。出師/表。(銘、說、表均為古代文體)
再次:古詩詞曲中朗讀節奏的劃分一般規律。
在詩詞曲中朗讀節奏,可從音節或意義來劃分。
按音節劃分的話,古詩中四言詩的節奏以「22」為主,五言詩的節奏以「221」「212」居多,七言詩則以「2221」「2212」居多,四言詩每句為兩個節拍,五言詩每句大多三個節拍,七言詩每句則多為四個節拍。
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過故人庄》)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按意義劃分的話,古詩中五言詩的節奏則大多數為每句兩個節拍,而七言詩則多為三個節拍。同樣是上述兩個例句,就會這樣劃分: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過故人庄》)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❸ 播音主持基礎知識(詳細)
對於播音主持員來說,不僅要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其語言表達也要有技巧。播音員應該以真實、流利、自然的聲音向群眾傳遞最新信息,播音員的語言規范應該做到:准確規范,清晰流暢;圓潤集中,朴實明朗;剛柔並濟,虛實結合;色彩豐富,變化自如。
我們應該在自己發聲條件的基礎上發揮所長克服所短,逐步擴展自己的發聲能力,找到自己最好的聲音,用好自己的聲音,這樣播出來的聲音依然是大家認可的,人們更容易聽到。下面是對於播音員的要求規范與學習技巧,提醒大家該怎麼改變的聲音,讓人們更記住你語言的魅力。
一、 播音的要求
1、發音正確,吐字正確。用標準的普通話播讀 ,特別要注意多音多義字,古詩文中特別要注意按意定音。不添字不少字不讀破句,朗讀清晰完整。
2、語速適當,用心感受。要抓住文章特點,使節奏流利和諧,緩急結合。
3、語調生動,輕重適宜。根據需要,分出輕重緩急,分清抑揚頓挫,表達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播音中的換氣
1、停頓除為了休息換氣外,更是為了充分表達朗讀者的思想情感。停頓包括語法停頓和語意停頓。語法停頓包括自然段落,標點符號的停頓,要顯示條理分明。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邏輯停頓,語斷氣連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法。
2、重音,就是在詞和語句中讀得比較重,擴大音域或延長聲音,可突出文章的重點,表達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為語句重音和思想重音。
三、氣息的控制
1、換氣就是用氣的過程,播出的內容千變萬化 ,就要採用不同的用氣方法,補氣和換氣是一種朗誦技巧。依情取氣,依照感情發展的變化採取不同的用氣方法。
2、補氣的方式:偷氣,搶氣,就氣。邊聽邊讀邊體會。方法指導:讀短小精悍的詩歌,繞口令,散文之類進行訓練。
3、緊張實際是口唇的緊張,在朗誦之前要做些口唇練習,如:將舌頭在口腔內360度大循環十五次左右。
四、聲音的魅力
1、美妙的聲音來自正確的呼吸,氣息短,坐姿不正確會造成緊張。坐如鍾,頭背一線,雙腳自然垂直,深呼吸時要深,不要聳肩。
2、播音最主要是要抒發一種情懷,一種心情,引起聽眾的共鳴。應該為自己而讀。將自己揉入文章中,不要理會其他,不要玩嗓子。
3、練習遠近距離感。這個練習對於我們讀文章中的對話是很有幫助的。朗讀要有目標對象。
4、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儲量,要口鼻共同呼吸。呼吸要深,要用丹田呼吸,將兩肋打開,小腹收緊,肚皮始終是硬的,這就是氣息支撐。不要管自然條件多麼困難,也要把氣沉下去。胸腔共鳴能產生磁性的聲音。練習24個葫蘆48個瓢。
5、前後鼻音一定要讀准,如: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6、平翹舌音一定要讀准,如: chi shi ri z c s。
五、呼氣要領
第一步要掌握呼氣的穩勁狀態,其中應以快吸慢呼為訓練重點;
第二步是鍛煉呼氣的持久力,一般要求一口氣呼氣發聲可持續30秒-40秒;
第三步訓練呼氣與發聲「掛鉤」,掌握發聲時呼氣的調節方法。
縱觀呼吸控制基本狀態的訓練過程,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呼吸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說話用聲都是下意識「自動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滿足廣播電視藝術語言的要求。
廣播電視的播音主持藝術從業人員,應以生活中的呼吸為基礎,通過有意識地呼吸控制訓練,培養良好的呼吸習慣並進一步掌握藝術發聲的呼吸控制方法;訓練和使用盡量不要脫節,訓練的目的在於提高自己說話發聲時的實際呼吸控制能力。
只要基本狀態對了,應盡快結合實際發聲訓練,在發聲綜合訓練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變不良呼吸習慣、養成良好呼吸習慣和增強呼吸控制能力的過程,需要進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長時間的鍛煉才可見效,呼吸肌的協調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堅持天天練,直至將生活中的呼吸控制與話筒前用聲的呼吸控制統一起來。
達到新的「自動化」調節呼吸控制時,才能使呼吸控制達到縱控自如。
第二、呼吸能力的訓練是一個過程。
第三、呼吸控制應以實際發聲效果來檢驗。
第四、應學會換氣、補氣、偷氣、救氣等多變的用氣方法。
第五、發聲時應把呼氣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3)朗誦基礎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情感是播音之魂
在播音藝術中,有三個基本要素:語音、語調、重音。語音強調的是音準,是普通話的基本要素之一;語調是語言的風格,是每個播音員的特色所在,是播音風貌的一種體現;重音就是斷句,如何讓所播的文稿聽起來有層次感。這三者構成了播音的風貌,缺一不可,其中最難把握的是語調,語調是播音員播音風格的靈魂所在。
駕馭情感就是創造播音特色
播音是二度創作,是在文章作者創作的基礎上的聲音再創作,播音是為文章「做嫁衣」,一切都必須圍繞文章的語意表達來進行,不能脫離作者本意而另起爐灶。讓聽眾聽清文章的脈絡層次,理清事件的發展經過。
消息是客觀的,必須以客觀的語調去把握;通訊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就要按照文章感情的起伏進行加工,最大化地還原作者的主觀色彩。
在情感的把握上,播音員可以依靠重音、斷句等手段為文章劃清層次,該連的時候連,該停的時候停;在語音節奏上要均勻,不可時緊時松,時快時慢。播音員應該通過語調的輕微變化體現輿論對新聞事件的看法,引導聽眾思考。
從生活中尋找情感的「氣場」
播音要有好的情感,然而好情感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播音員由內而外氣質的散發。優秀播音員的播音作品能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這種播音中的情感「氣場」來自於他對生活的滿腔熱情。
播音主持基本文化知識
1、中國播音學研究方法
(1)系統的方法(2)全息的方法(3)比較的方法(4)借鑒的方法(5)實驗的方法
2、中國第一座人民廣播電台是哪個
1940年12月30日,中國**領導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延安新華廣播電台。
3、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最早的名稱
北平新華廣播電台
4、第一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時間
1952年12月2日
5、播音創作的特徵?
(1)創作和再創作的雙重性(2)創作素材的二度性(3)創作手段的聲像性
(4)交流對象的虛擬性(5)吐字發音的規范性(6)感情表達的真實性
(7)創作時間的緊張性(8)創作范圍的社會性(9)創作活動的日常性
6、播音分類的原則
(1)多視角、多分法原則(2)多層次、細分法原則(3)邊劃分、邊綜合原則
7、播音創作是如何分類的?
(1)從傳播媒介和創作文體上劃分(2)從創作過程和創作要素上劃分
(3)從傳播方式和語言樣式上劃分
8、播音創作從傳播媒介上分幾類
(1)廣播播音(2)電視播音
9、播音創作從創作文體上分幾類
(1)新聞播音(2)通訊播音(3)評論播音
(4)對話播音(5)文藝播音(6)知識性、服務性稿件的播音(7)主持類節目的播音等
10、電視播音分幾類
(1)口播(2)配音(3)主持(4)采訪
11、播音創作從要素上分幾類
(1)創作主體(2)創作素材(3)受眾
12、播音創作從傳播方式上分幾類
(1)錄播(2)直播
13、播音語言的特點有哪些?
(1)規范性(2)莊重性(3)鼓動性(4)分寸感(5)親切感
14、備稿的要求
(1)准確、迅速、深刻、精細(2)把稿件變成自己要說的話
15、說話和語言的區別
(1)語言不等於說話,說話是對語言的運用。要弄清楚「什麼是語言」的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語言和說話不是一回事。語言不等於說話,也不等於說出來的話。說話是運用語言跟人們交流思想的行為,本身不等於語言。
(2)語言是看不見的,它存在於所說的話語中。
16、通訊播音的主要特點
准確——包括清楚,准確,兩層要求。
❹ 朗誦詩歌應該注意什麼有什麼技巧
朗誦詩歌注意事項和技巧如下:
一、朗誦詩歌注意事項:
1、注重詩歌的文學性
朗誦詩歌往往會偏向於表現某個人的某種思想感情,自然帶上明顯的文學色彩。文學藝術也是語言的藝術。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都是運用語言表現的。有聲語言最能顯示語言的風采和魅力。通過朗誦可以再現作品描寫的人物形象、環境氣氛和生活場景,充分發揮它的藝術魅力和教育作用。
2、注重詩歌的藝術性
朗誦是一種比較精細、高級的有聲語言藝術。朗誦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要能分析欣賞詩歌,這是朗誦表情達意的前提;朗誦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修養,要熟練掌握標准發音和發聲技巧。要善於正確地運用語調語氣,這是表情達意的關鍵;
朗誦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舞台表演藝術的修養,要敢於在大庭廣眾之中說話,要能正確地發音,有自然的表情,這是朗誦表情達意的重要條件;此外,朗誦者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思想修養、社會知識修養,這是朗誦表情達意的基礎。
朗誦藝術就是以上各方面修養的綜合體現,缺少哪一方面的修養都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朗誦者。
3、注重詩歌的表演性
朗誦,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廣眾之中進行。朗誦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表演技能。要有優美的語音、端莊的儀態、豐富的表情。朗誦者還可以適當化妝,可以運用燈光布景,可以進行配樂。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增強朗誦藝術的表演效果。
只要是朗誦,即使是在小的范圍內進行,都會帶有表演的性質。朗誦者要向聽者顯示自己的文學素養和口語藝術才能,聽者總要對朗誦者的文學修養、口語才能和表達效果等進行評價,這些都具有表演活動的明顯特點。
朗誦是一種傳情的藝術,選擇材料時,首先,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適於上口的詩歌。其次,要根據朗誦的場合和聽眾的需要, 以及朗誦者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水平,選出合適的作品。
二、朗誦詩歌的技巧:
1、朗誦前的准備
朗誦是朗誦者的一種再創作活動。這種再創作,不是脫離朗誦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讀音的簡單活動,而是要求朗誦者通過原作的字句,用有聲語言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不僅要讓聽眾領會朗誦的內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朗誦者在朗誦前就必須做好一系列的准備工作。
(一)選擇朗誦材料
朗誦是一種傳情的藝術。朗誦者要很好地傳情,引起聽眾共鳴,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選擇。選擇材料時,首先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適於上口的詩歌。因為形象感受是朗誦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干癟枯燥的書面語言對於具有很強感受能力的朗誦者也構不成豐富的形象感受。
其次,要根據朗誦的場合和聽眾的需要,以及朗誦者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水平,在眾多作品中,選出合適的作品。
(二)把握作品的內容
准確地把握作品內容,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固然,朗誦中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離開了准確透徹地把握內容這個前提,那麼,藝術技巧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一種純粹的形式主義,也就無法做到傳情,無法讓聽眾動情了。
要准確透徹地把握作品內容,應注意以下幾點:正確、深入的理解;2.深刻,細致的感受;3.豐富、逼真的想像。
(三)注意詩歌朗誦時的感情
首先要避免"矯揉造作"。詩歌朗誦和其他文體的朗誦一樣,要自然,決不可以做作。詩歌的感情雖然比其他文體來得強烈,但仍然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誦好一首詩,首先要認真閱讀,領會作者的感情。然後,努力地去引起共鳴,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
只有這樣,我們的朗誦才能成功地再現作者的情感。聽眾聽起來才會覺得"自然"。如果朗誦者並不領會作者的情感而只 是"估計"作者的情感,那就很容易失去分寸。失去了內在的感情基礎,單單依靠技巧來支撐,聽眾聽起來就必然會感到"做作"了。
2、朗誦時的技巧:
(一)注意對符號的運用
朗讀者在分析體味文字作品的准備工作中,為了清楚准確地表達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更好地實現朗讀目的,往往在文字中做些標記,以提醒自己注意。我們把這些標記稱做「朗讀符號」。目前,朗讀符號還沒像標點符號那樣,有著統一的標准。
(二)注意詩歌的停頓
停頓是指朗讀過程中聲音的斷和連。我們在朗讀時,既不能一字一停,斷斷續續地進行,也不能字字相連,一口氣念到底,無論是朗讀者還是聽眾,無論是生理要求,還是心理要求,朗讀中的停頓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顯示語法結構的需要,更是明晰表達語、傳達感情的需要。
(三)注意朗讀時的語速
語速是指朗讀時在一定的時間里,容納一定數量的詞語。世間一切事物的運動狀態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總是有千差萬別的。朗讀各種文章時,要正確地表現各種不同的生活現象和人們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須採取與之相適應的不同的朗讀速度。
❺ 朗誦的基本要素
朗誦包含朗誦者、聽者、作品和環境等幾個要素。
(一)朗誦者
朗誦者是創作的主體,是最重要的因素。朗誦者的情況直接關系著朗誦的成敗。朗誦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如思想素質、人品素質、語言素質和文化素質等。朗誦絕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內在素質問題。「有什麼樣的修養,就有什麼樣的藝術」。
學習朗誦,必須重視內在素養的培養。
(二)聽者
聽者是朗誦接受的對象。作為表演性的朗誦,必須顧及對象。要根據對象的不同情況來選擇朗誦材料,運用朗誦技巧。
(三)作品
作品是朗誦創作的基礎。不是所有作品都適合於朗誦,要選擇那些聲音鏗鏘、朗朗上口的作品來朗誦。
(四)環境
語境是制約語言表達的一個重要因素。朗誦一定要注意具體的時間、地點、條件等因素,比如新年、春節、五一、十一、課堂、舞台、廣播及電視等。不同的環境,在選擇和表現上都應該有所區別。
朗誦的定義:
朗誦,指清清楚楚的高聲誦讀。就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朗,即聲音的清晰、響亮;誦,即背誦。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
❻ 朗誦的技巧
1、正確、深入的理解
朗誦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確地表現出來,需要透過字里行間,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首先要清除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成語典故、語句等的含義,不要囫圇吞棗。望文生義。
其次,要把握作品創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這樣才會准確地理解作品,才不會把作品念得支離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內容。
2、深刻,細致的感受
有的朗誦,聽起來也有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可就是打動不了聽眾。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誦者對作品的感受還太淺薄,沒有真正走進作品,而是在那裡「擠」情、「造」性。聽眾是敏銳的,他們不會被虛情所動。
朗誦者要喚起聽眾的感情,使聽眾與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須仔細體味作品,進入角色,進入情境。
3、豐富、逼真的想像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像,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內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動起來,就好象親眼看到、親身經歷一樣。這樣通過深入的理解、真摯的感受和豐富的想像,使己動情,從而也使人動性。
4、注意停頓
我們在朗讀時,既不能一字一停,斷斷續續地進行,也不能字字相連,一口氣念到底,無論是朗讀者還是聽眾,無論是生理要求,還是心理要求,朗讀中的停頓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顯示語法結構的需要,更是明晰表達語、傳達感情的需要。
朗讀的停頓必須服從標點符號,多數情況下,書面語中有點號的地方同朗讀時的需要有停頓的地方是一致的。點號表示的停頓,可以分為四級,見下表:頓號、逗號、冒號、分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句號、問號、感嘆號的停頓比分號長些;分號的停頓要比逗號長些;逗號的停頓比頓號長些;而冒號的停頓則有較大的伸縮性:它的停頓有時相當於句號,有時相當於分號,有時只相當於逗號。
(6)朗誦基礎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1、范讀法
示範性的朗讀,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教師讀給兒童聽,然後由兒童仿讀。一種是由朗讀得特別好的同學進行范讀。范讀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一段或一句。
主要是給學生示範,所以必須做到正確、清楚,流利而帶有感情。齊讀法:是全班或全組兒童,同時齊聲朗讀。因為只求齊一聲調,因此往往容易變成唱讀。同時,因為齊讀不容易發現兒童讀音的錯誤,因此這種方式要盡量少用。
2、輪讀法
每個人輪流讀,這種讀法有比賽的性質。低年級的課文短,可以一個小朋友讀完全文後,再請另一個讀。
接讀法
一篇課文分由幾個兒童接著讀的方式。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落,再指另一個人 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隨時喚起人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領導讀
帶領朗讀的方式。先讀一句,或先讀一小段,他人一句或一小段。如此繼續進行,直到全文讀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