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心理知識情緒講座聽後感

心理知識情緒講座聽後感

發布時間: 2024-09-23 07:41:53

『壹』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聽後感,400字左右

2012年X月X日我在地點聽了XXX主講的XXXXXX講座,老師講的非常好,聲情並茂,字字璣珠,讓我深受教育。通過這次講座我認識到,學習是本職,心理健康更不容忽視。人們在社會中,總是存在一定的需要、慾望和期望。人的期望或慾望往往要超越現實條件而存在。由於現實條件的約束,在大多數情況下,挫折不可避免的。作為青少年要學會正確對待逆境、失敗,培養百折不撓的精神。並且,首先要懂得客觀評價自己,有客觀明確的生活目標,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這樣才能在快樂的情緒中循序漸進,健康成長。其次在與人交往時恰當地運用言語和非言語進行自我表達,表達自己的觀點、願望和需求,避免誤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結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們懂得要對人採取和睦相處、友好對待、克己讓人的態度,對人際交流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採取寬容、公平、有理有節的處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要和周圍人彼此支持和鼓勵。再次要培養自己學會緩解精神壓力,尤其是對一些情緒壓抑的事,要懂得學會宣洩和放鬆,這樣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態,不僅從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難時有能力做出冷靜的處理。並且要學著換位思考,遇到問題積極想各種辦法,避免偏激的語言和行為。最重要的是要處處懷有『敬畏』之心,時時充滿『感恩』之念,常常表達『祝福』之。

差不多了吧。

『貳』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5篇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5篇】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的健康模式應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統一體,而心理健康是個體獲得整體健康的核心和支柱,它關繫到獨立健全的人格與自信自強精神品質的形成。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5篇】,以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篇1】

_月_日,我有幸聆聽了王加綿教授做的關於"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及糾正對策"的講座。王教授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在場的教師送上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教育部在19_年8月13日頒布的《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對中小學生及時有效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現現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新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學生心理問題形成於家庭,表現在學校。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心理問題表現的較為突出的是以下三個方面:

(一)厭學

小學生厭學的成因很復雜,後果也是可怕的。它是家庭、社會、學校,還有孩子自身的認知條件下綜合作用的產物。教師與家長要密切配合,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對症下葯,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要把尊重與愛撒給每一個學生,從他們的心理需要出發進行纖如教育和幫助,切實解決他們學習的心理問題,才能讓每一個學生更好地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從而順利走完健康成長的歷程。

(二)說謊

孩子說謊是由於社會風氣、家庭壓力、虛榮心、心理因素、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因素造成的。他們認知能力的發展未臻成熟,說謊不但會嚴重影響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生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的實現。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正確的引導,教師要給孩子以心靈的安慰,給孩子提供改錯的機會,給孩子自我反思的空間,讓孩子能夠真誠地面對生活,面對他熟悉的每一個人。這樣每個孩子才能誠實、自信、健康,茁壯的成長。

(三)早戀

小學生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除了上述兩個問題之外,就是與異性的交往。隨著青少年的發育提前以及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早戀現象已經在小學的高年級出現萌芽。13、14歲的青少年正值情竇初開的時期,他們對異性充滿著好奇、愛慕,又有著虛榮的心理在作祟,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這種令人擔憂的現象。作為教師要細心觀察,實施溫情教育。在班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班隊會活動,對友誼進行正確的引導。家長要給予積極的配答圓合,未雨綢繆。早戀既是一個教育問題,又是一個社會問題,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充滿陽光的童年,不要讓早戀的小雨灑到他們的青春花園。

教育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的工作是一種艱巨、復雜的培養新人和創造精神財富的腦力勞動。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員,我會不斷地尋求現代教育的新路,切實以新理論、新方法、新理想來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篇2】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毀舉啟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構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供給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僅有經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構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本事、適應本事的構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堅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能夠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理解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必須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到達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經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忙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主角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本事,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篇3】

20__年11月12日晚上6:30,作為四川音樂學院心理委員的一員,我聽了一場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這個講座是我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心理委員的第一課。

通過上大學心理健康課程,我了解了許多關於心理方面的問題,也使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學生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機或疾病,不會主動向心理咨詢中心或是專家尋求解決方法。例如一些大學生經常口口聲聲說「郁悶」、「空虛」或是「寂寞」、「無奈」等,這就有可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初期症狀;而失戀、考試不及格、不會做家務、受到同學嘲諷等在平時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可能成為導致他們情緒崩潰的導火索。但這些小問題、細節平時都不為他們所重視,他們意識不到容易引發的危機,也就不會主動尋求幫助,直至最後問題日積月累、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大學生應該更主動一些,關注自己的心理動態,主動向專家說出自己的所想。

我們應該都知道,如今,心理健康這個話題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身體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不可缺少。我們要追求的是身心健康,即身體、心理都要健康。心理老師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她給我們定義了心理健康的標准,提出了大學生面臨的成長問題。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理財習慣、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人際關系及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分析等。讓我們感觸最深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要適應社會角色,環境的變化。我們應該要很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已是成年人,不再是未成年人。既然如此,就要更多一份主動心,責任心,很多問題及事情都要靠我們自己主動去做,去解決。要能盡快的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不要總是懷念過去的時光。每到一個新的環境,習慣就好。就像我們剛來到大學,也應該讓自己盡快的適應。否則就會出現許多的心理困擾,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第二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雖然有句話叫「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但很多時候你還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或是你不可能離開一個群體獨立存在。所以就需要我們建立好人際關系。比如學會傾聽別人或是贊美別人。總之就不要讓自己脫離大眾。其實,我自認為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好。雖然自己也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人際交往方面很狹窄,不敢主動與別人交流等。現在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相信自己以後也會在這方面多加註意。

第三方面:大學生常見的失落、自卑心理。自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表現得很明顯。首先,來到這里也不是自己最初的夢想,因為某些原因,只能選擇到這里來。看著班上的同學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學校,自己不免有些許的失落。再者,來到這里,在學習上遇到了許多困難。生活中同學多才多藝。這更添加了我自卑的感。但現在的我,不再自卑,不再失落。老師的教導、師兄、師姐和同學們的關心讓我更加堅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切都會過去。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為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

在心理課講座上老師提到心理委員必備的條件。如知識條件、技術條件、咨詢人員的道德禁忌等,讓我們一下子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情感,作為心理委員,自己首先不能對那些不法的行為或錯誤的態度置之不理,如果心理委員都麻木不仁,同學在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這方面就又可能陷入盲區。心理委員責任重大,不能掉以輕心。

我不泄露他們的隱私,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做到的,我希望我能成為一個稱職的有責任心的心理委員。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篇4】

我聽了韓學榮教授的心理健康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收獲很多。

韓老師從健康的定義、健康的標准、健康與不健康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展開了講述,感覺老師講的這些都很貼切實際,很實用,尤其對於我們老師工作壓力大,聽完講座心裡感覺輕鬆了很多,感覺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並且在課上聽的很輕松沒有感覺累,一天時間覺著過得很快。並且在以後教育學生上和自己自我調節上受到很大啟示,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學生過程中,不會有萬能的、普遍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怎麼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評,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學生讓孩子們喜歡你。學生在喜歡你的基礎上,就會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並且願意學習,因為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二、在我的心裡上,老師的講座讓我釋放了很多壓力。首先讓我知道生活是五顏六色的,當我們工作和生活上有壓力時,我們要學會把心思放下來把擔子放下來,學會自我調節。另外還要正確認識自己,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碼的獨立性。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時,我們要試著適應環境。

總之,人無完人,金無足金,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該怎麼過怎麼過,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呢?

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篇5】

現代社會關於「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的醫學觀點,不僅軀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洩;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於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家家庭,隔代撫養孩子等現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有關研究表明:心理發生變化的高發區在青春期,中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里學生各種不良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系。我聽了張教授的報告之後,再結合十幾年的教育經驗,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總結如下:

一、「心理健康」認識不足

人的健康,應當是身體健康,加上心理健康。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學習任務重,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既要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又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可是,有些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身體發育,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因此,許多中學生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習、生活,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考試壓力過重

高考時,有的考生因過度緊張,開考時,手一直哆嗦而無法答題;有的頭暈眼花,大腦一片空白,嚴重影響了高考成績。這都是過重的升學壓力造成的。當前升學、就業緊張,中學生心理壓力過重,主要壓力來自家庭和社會。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就粗暴地訓斥,嚴重傷害了子女的心理;學校抓升學率,考試排名次,給學生心理帶來緊張,不安。有的中學生整日擔心考不好,心理不得安寧,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影響了學習。

三、「優越感」太強

許多獨生子女在家裡是「阿哥」或「格格」,從小備受父母的愛護,特別是爺爺、奶奶的寵愛,物質條件優越,自我意識強,「優越感」太強。「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有些中學生生活上攀比,擺闊,穿名牌服裝,生活上浪費。過生日請客送禮,平日吃飯下飯店,過分追求物質享受,更有甚者,一味追求時髦,穿奇裝異服,追趕「新人類」,無心學習。

四、家庭的變化

社會情況復雜,許多家庭出現異常變化,給中學生的心理帶來不良影響。有的父母離異,家庭破裂,給學生的心理帶來打擊,使學生變得內向、自卑,對他人失去了情感,甚至痛恨社會;有的父母失去了工作,下崗待業,家庭經濟困難,生活的艱辛給學生心理帶來刺激,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有的父母關系不和出現家庭爭吵,甚至暴力,嚴重傷害了學生那顆純凈的心,內心痛苦不堪。

五、「早戀」

中學生內受青春期性萌動的刺激,外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特別是港台電視、言情小說的誘異,禁不住對異性好奇、愛慕。有的中學生談情說愛,有的陷入單相思,備受感情的折磨,嚴重的影響了學習。

六、迷戀「網吧」

許多中學生迷戀「網吧」,網上聊天,網上交友,沉迷於虛擬的世界裡,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自我多情,弄虛作假,欺騙別人的感情,有的「通宵達旦」夜不歸宿,身心極度疲勞,荒廢學業。這種例子不少見,報紙已加以報道。更有甚者,有的獵奇不健康的內容,自甘墮落;有的零花錢不夠消費,就從家裡偷,甚至向小學生敲詐,走向犯罪的道路。

七、「意志力」差

溫室的花朵經受不住暴風雨的打擊。許多中學生從小一帆風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不知愁滋味,缺乏生活的磨煉,心理脆弱,心理承受力差。在學校里,教師一句善意的批評,就感到委屈,痛苦;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感到失意,失去信心;沒有被評上先進,就恨教師、恨同學;在家做錯了事,父母責備幾句,就離家出走。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尋短見。這都給家庭、學校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當通力合作,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為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創設優良環境。

一、青少年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小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訓練操作部分。前一部分為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一部分是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其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洩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設立心理服務室,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初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咨詢;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咨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三、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了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咨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以上是我聽了張教授關於「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報告之後的一點的體會。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青少年各自的個性特點也會越來越復雜,如何揚長避短,使他們健康成長,是一門需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繼續摸索繼續探討的學問。但我想,無論如何,熱愛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對學生予以積極的期待和肯定,永遠是做好這一工作的前提。讓我們多一點愛心,多一絲寬容,多一份期望和鼓勵,我們的天空定會充滿陽光!

『叄』 心理講座觀後感怎麼寫500字

聽了老師的專題講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活動,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經過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的收獲很大。不僅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松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系。

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咨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通過學校開通的心理咨詢箱,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獲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肆』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感想5篇

心理健康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的他的人格發展,心理健康使人格發展不僅能正確引導一個人的發展,而且可以使人格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進而使我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心理健康 教育 心得,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往往面對著各種心理壓力,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子嬌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為學生疏通心裡,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麼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首先,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於一致。其次,心理與行為行動是否趨於一致。最後,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麼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麼什麼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心境的良好和樂觀向上的情緒,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在有需要得時候主動進行心理咨詢。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

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大學生有必要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全面健康的發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來迎接未來的種.種挑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2

聽了本次心理健康的專題系列講座,使我更進一步理解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過聽評課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活動,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經過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的收獲很大。不僅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 教學 方法 ,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 經驗 、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松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系。

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咨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通過學校開通的心理咨詢箱,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獲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有效 的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3

假期不知不覺得來到了,這周,我來到了北京,參加青愛工程的種子教師培訓會,青愛工程基金會把培訓地點選在了北京市昌平區的香堂 文化 新村,沒有到這里之前,覺得是很近,不會太遠,結果沒有想到,3:40分到的北京,到達香堂目的地已經是晚上七點了,也許北京就是這么大,倒了四條線路的地鐵,最後還坐了半個小時的公交和的士。覺得這也是一種經歷吧,每一次出發,都要去不同的地方,路途中的跋涉,也是一種體驗。香堂這個地方有個聖恩禪寺,在離寺廟不遠的地方,有我們住宿、吃飯和培訓的教室。吃的都是素食,上課坐的課桌也是返古式的地墊和矮小長桌,大家席地而坐,好有一番賞古論今的感覺!

這些天的培訓安排的很緊湊,學到的更多的是如何給學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及性教育課程,在這之前,我對艾滋病的了解沒有那麼深刻,也沒有想到近幾年我國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盡然是青年學生,在他們對性沒有了解的情況下,就這樣因為自己的盲目從而步入了深淵 ,然後引發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問題。

現在,我把培訓中的一些知識和大家一起分享:

對於孩子向老師、父母提出的一些性知識方面的問題,大人應該不要避諱,該怎麼回答就怎麼回答,對於孩子來說,越早知道越好,因為知道知識了,才有能力去預防。

教師的教育觀念中把對學生的教育從教育慢慢轉為心育的時候,學生就會多一些被關愛,多一些人格上的完善

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真心的回答,而且內容盡量是積極引導,但也要給孩子們呈現現實中的一些情況。不要完全呈現美好,讓孩子們對不好的後果要有預期

很多時候,來訪者來咨詢,在來訪者問出問題之前,其實來訪者內心已經有答案了,只不過他是想來訴說,並且希望能得到支持。

當孩子們來咨詢室問及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不急於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試探性的問問孩子你為什麼會對這個問題這么好奇呢?類似此類的問法是想去探索孩子問題背後的動機和背景到底是什麼?

培訓中,越來越深刻的感覺到全國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在國家日益繁榮發展的今天,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高分的人才,而更多地是對一個人全方面素質的要求,所以我覺得動力溝通在這個時候發展,也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就是要讓人們心理健康,內心和諧安定。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4

7月23日「有幸」參加了20 -- 年 -- 省高校新任輔導員崗前培訓班,「走運」聆聽了--省委教育紀工委--書記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報告 。受益匪淺,體會頗多。

一、重新認識了「健康」、「心理健康」

蔣書記在報告開始前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麼是健康?」培訓班的老師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我也思量著健康的標准:應該是一種積極且持續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表現為身心無恙、品行端正,情緒穩定,意志堅強,人際和諧……但是聽了蔣書記轉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健康的定義: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還是讓我自慚形穢。這也讓我覺得在以後的工作中不能僅停留在關心學生的「身」「心」方面,還應該在大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去引導、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當然在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如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顯然是一門龐大復雜的系統學問,不可能緊靠輔導員一人之力就能解決,它需要學生本人、學生家庭、任課老師、輔導員老師……各方的合力才有可能解決。

作為學生的引路人之一,在倍感榮幸之餘也有些許壓力,擔心自己能力有限,誤人子弟,雖然這份擔心有點誇張,但是作為輔導員老師還是應該力求盡善盡美,嚴格要求自己,在輔導學生前捫心問一下,自己憑什麼去輔導學生,這樣才會更加有責任使命。讓學生接受高質量的輔導同時,自己也快快的成長起來。當然短時間內成長的快,也就意味著成長伴隨的「痛苦」來的也越加猛烈,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應該做好吃苦的准備,多學習,多鍛煉,爭取讓自己有能力、有方法去為學生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與學生共同成長和進步。

我在做兼職輔導員老師前,在學生工作崗位歷經班長、協會主席、學工處助理,加起來已經4年多了,也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積極肯干、身心健康的人,卻一直沒能有機會系統的學習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遺憾之餘多了一份慶幸,慶幸的是接下來我將擔任學院心理自助中心的指導老師,對於這份熟悉但並不擅長的工作,相信我還有很長的學習之路要走,因此肩負重任,所以更需加倍努力,在這里也悄悄許下一個願望,爭取在未來的時間里通過三級心理咨詢師的資質,能夠更加專業的去解決學生遇到的心理方面的困難之餘也多學習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回到報告來,其實聽了報告,我還是體會頗多,輔導員老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之一,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育人技能外,更需要的是輔導員老師本身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輔導員老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剛剛入學的新生同學們眼中,輔導員老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權威者--甚至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因此輔導員老師的言談風度、待人接物……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

所以,輔導員老師更需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這也是不久的將來和新生同學們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同時也是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發點,包括我在內,期許每一位輔導員老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更好的去「輔導」學生。假如有一天學生和輔導員老師在一起有如沐春風,輕松愉快的感覺,而不是一種緊張、如坐針氈的感覺,我想這應該是一名合格的輔導員老師了。

二、誘發學生心理波動的原因

正如報告中蔣書記所說,我們的學生目前正處於一個「高壓」社會,來自競爭、評獎、評優、升學、就業,甚至是家庭、戀愛……各方面的壓力,學生在大學校園裡面會遇到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問題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是啊,我也是親身經歷過的人,身邊也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同學讓我意識到這一點,在大學校園裡面正是這些不可測的變數是誘發學生心理波動的主要原因,在報告現場淮海工學院的輔導員老師分享的兩個案例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我個人也是存在著些許不足,還是剛才說的那句話,讓自己快快成長起來,吃點苦、受點累不要緊,不能因為個人原因「誤人子弟」。所以輔導員老師們,我們應該更加努力了。

三、輔導員要有「品」:謙虛、隨和、公平

不管是處理好輔導員老師與學生的師生關系,還是處理好學校事務、學生之間的關系來說,都必須謙虛、隨和、公平又不失嚴格……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其他問題時,要有平等、共同學習的意識,遇事多一些商量、多一些溝通,或者和學生經常性的多一些交流思想、交換意見。輔導員老師更需要心胸寬廣一些,要有一種容人、容事的胸懷,甚至要聽取不同的意見和學生的批評,寬以待人,多一些理解、關懷和友愛之心。這樣在給學生做好示範的同時也會使做人做事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育人同時自己也要學會減壓

輔導員老師在大學校園裡面似乎是一個超級忙碌的角色,正如一位老師舉得一個例子:「千根線下面只有一根針。」學生黨建工作,學校的組織部要給輔導員安排工作;學生團建、校園活動,學校的校團委要給輔導員安排工作;學生資助、學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業……學校的學生處要給輔導員安排工作;甚至學生在課堂上遲到、早退、曠課,學校的任課老師也會找輔導員老師;每年的新生入學就更是忙上加忙了。輔導員的工作苦、累、壓力大。盡管如此,我們周圍還是有很多輔導員老師愛著這份職業,因為輔導員老師這個職業賦予了我們太多的贊美,但同時也給輔導員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正是如此有時會感覺有些許的的壓力,因此輔導員老師在育人的同時也要學會自己減壓的方式,心情郁悶的時候,打個球,出身汗,吃點零食,看個電影。找個知心的領導也好、朋友也好、家人也好聊聊天,心情自然會好了。

正如報告中所說郁悶的時候誰都會遇到,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郁悶和抑鬱症的最大區別就是,郁悶找個合適的方式讓自己的心情變好,抑鬱症就是郁悶的持續了,當然說這些並不是說我或者輔導員容易出現郁悶,同時也是號召大家生活中多一些觀察、多一些細致,很多同學、朋友誘發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往往是缺乏早期的關注、關心和正確的疏導。

最後想說的是,高校的最大功能就是教書育人、為社會培養「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才。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輔導員老師更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風趣的談吐、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品德將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育。希望每一名輔導員老師都能夠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將來桃李滿天下。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

有幸聽到福建省煤礦中心醫院心理治療中心林芳老師的有關心理健康講座,很受用,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講座上,林老師通過可怕的調查數據,各種殘酷的案例,告訴我們從事教書育人的特殊群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多麼的重要。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僅影響到教師整體素質,還影響到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給教師帶來超於其他一般職業更大的壓力。因些我們更應該想辦法調節好身體,心理健康,以便更好做工作,適應社會,生存下去。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教師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可能「完美,全能」。教師要學會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我們可以通過繼續學習不斷地填補自身的知識文化、道德品質素養,以適合社會發展,滿足學生各種各樣的需求,但是,我們不要把自己看成「全能」的,也不要認為一切高於學生。不是有句話說: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能要求完美。

其次,教師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培養幽默的生活方式。中學教師面臨著課改的壓力,升學的壓力,社會的輿論以及自身的家庭、生活,必須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樂於奉獻,愛崗愛學生,學生氣我,我不氣,以平等,和平的態度對待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生活上,注意身體,合理飲食,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建立良好社會人際關系;學會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感想5篇相關 文章 :

★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與感悟5篇

★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5篇

★ 心理健康心得體會五篇精選

★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最新精選5篇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及體會5篇

★ 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個人感悟五篇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5篇

★ 2020學習心理健康的心得體會5篇

★ 心理健康教育個人感想優選範文5篇

★ 心理健康教育片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伍』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通用8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1

有幸聆聽了來自市裡的三位專家的講座,彷彿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很多知識是我未曾接觸過的。專家告訴我們,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只有在心理健康的情況下才能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日常工作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要使學生心理健康,教師心理首先要健康。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教師必須調節好自己的心理狀況。

在講座中,幾位心理學老師給我們做了幾個游戲,讓我們感受很深,並且從這些小游戲中我也獲得了一些啟示。印象最深的游戲就是紅黑游戲。它的規則是這樣的:將培訓的老師分成a、b兩組,分別到不同的教室去,再由一個心理學專家作為通訊員。有紅黑兩種顏色供大家選擇,每輪每個小組選其中一種顏色,由通訊員公布出來。若雙方均選黑色,則雙方都為3分;若均選紅色,則雙方都為—3分;若一方選紅色,另一方選黑色,則選紅色方為5分,選黑色方為—5分。最後以累積的正分最多的一方獲勝,是雙贏。前四輪里,兩組都是選紅色,也就是我不贏你也別想贏的做法。但大家靜下心來一想,這樣結果不是雙贏而是雙輸了。但雙方又不敢輕易換成黑色,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我們決定選黑色,另人高興的是,我們的對手也是選擇了黑色,這時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是對大家的互相信任的一種贊美。結果雙方都得了正的3分,但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一開始,大家就抱著這種讓對方也贏的心態的話,我們會得到33分。從這個游戲中大家應該明白:什麼是「雙贏」?大家是處在同一個環境中,並且是有交集能夠互相影響的,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永遠把對方踩在腳下。頂多這次我算計你成功,但是下次呢,別人就扳回來了。不讓對方有好日子過,你自己也沒有安寧的生活。這就是個互相成就的問題,互相給機會大家都能發展。魚死網破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損人不利己的愚昧行為還是少做為妙。再推廣一點,這個地球是一個大環境,整個地上的生物包括動植物和人類都是栓在一條繩上的螞蚱,和諧平衡的局面若無法建立和保持,那麼地球上生物的絕路也就不遠了。

這次講座的所得所獲對我的幫助應該說是非常大的,培訓結束以後我將會細細體會,不斷實踐,提高自己的素養。引領孩子們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2

經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我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

不可有私心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歡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

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大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大學生情操,充實了大學生生活,激發了大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大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平等相待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必須的影響。

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大?我認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境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教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忙時,教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忙學生,使學生幼大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我必須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證明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忙時,教師僅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凈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僅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進取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3

今天我聽了講師王xx的心理健康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收獲良多。王老師從化解心理壓力、自我調整、預防和面對心理問題三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壓力管理與心理健康,感覺老師講的貼切實際,很實用。

今天剛好是5月20日,講座開始,王老師與大家做了熱身活動「愛的鼓勵」,鼓勵學生向自己表白,活躍了全場的氣氛。王老師首先從怎麼化解心理壓力講起,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壓力過大的情況,壓力過大通常表現為失眠,注意力難集中,易怒,緊張等表現,我們可以通過自我調整的方式化解這些壓力。自我宣洩,情緒轉移,愛好減壓,運動衛生是一些比較有效的方法。在壓力太大、心情不佳時變換一下環境,例如室外觀景、室內養花、對美好事物的.想像等。壓力無處不在,有的人被壓力擊跨,一蹶不振,而有的人過得更有意義,更有效率。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前者消極面對壓力,而後者卻對壓力進行有效的運用。所以,當你心裡有壓力時,一定要學會自我緩解,釋放壓力。

怎麼預防和面對心理問題呢?首先不能隨便復壓抑自己的情緒,一定要給自己的壞情緒找到正當的合適釋放的渠道。這其中比較恰當的有:找父母傾訴,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等等。其實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就是由於學生不願意將心中的苦悶發泄出來所導致的,當苦悶遇到孤僻的時候,也就是嚴重心理問題滋生的時候。其次,活得有自製我,有信心,不隨便胡亂比較。這是保持一種健康心態的生活方式。改變自我情緒,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銘或對自己說一些自我肯定的話,以激勵自我。只有相信自己,才能笑對人生。

通過聽這次講座我們都從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調節自己的心態,學會要怎麼去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做一個幸福的人、快樂的人、和諧的人。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4

今天我收看了河北電視台公共頻道於丹老師的講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習慣》,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感受最深的是我們要學會「獨立承擔」。於丹教授講的生活中祖母祖父對小孫子的寵愛的故事,我想在我們這些家裡的「小太陽」來說太常見了,明明是自己走路摔倒了,祖母為了安慰我,埋怨路的不平,也有時候我明明知道自己是做錯了事情,就是沒有勇氣承認錯誤,這次聽於丹教授講課,深深的觸動了我,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其次,就是我們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在無數次考試過程中,經常會給自己找各種借口,有的題做錯了,其實自己認真點是可以作對的,就感覺沒什麼,不是自己能力問題是馬虎,所以心不在焉,不重視,下次還是出現同樣的低級錯誤,聽了於丹教授的講座,我才知道,那是我的能力有缺陷,但是這種缺陷是可以由自己培養訓練之後可以彌補的,所以,從今以後,我要制定學習計劃,來鍛煉的學習能力,把這種能力缺陷補上來。

我的感想還有很多,總之,願我們大家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5

今天下午,有一個關於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我聽了之後收獲很大。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來到了多媒體教室。寬大的教室里現在卻擠滿了人,到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位子了,只好端凳子坐在旁邊。

在這堂課中,我知道了什麼是心理健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是有著很多方面的。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幾個方面:第一,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友好的與他人相處。第二,能夠做到成功了,不驕傲;失敗了,不氣餒等。

在我的眼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應該是活潑開朗、有著良好人際關系、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並且言行一致、愛憎分明的。

聽著婁老師的講座,我開始分析自己心理是否存在問題。經過分析,我發現: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但是人際關系並不是很好,其原因在於我不懂得關心他人、體諒他人,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需要什麼。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並且言行一致、有著良好的情緒,但是我的意志力和抗干擾能力很差,經常寫作業時看到有人在玩兒就忍不住了。

為了讓我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學生,我決定從現在起,經常做換位思考,並提高自己的自製力和抗干擾能力。希望我們都能愉快地度過小學最後一學年!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6

11月9日晚上,我院邀請了師范學院張教授來為我們的心理健康給予正確的引導,讓我們體會到了一場視聽震撼。

整場演講內容豐富多彩,語言幽默風趣。張教授在台上的自信與從容深深的感染了我,他幽默親切的話語敲擊著每一個人的心臟,每一句話似乎都說到了我們的心尖上。那些催人奮進的事例,那些讓我們感觸良多的事例,彷彿我們都希望自己是那故事中的主角,擁有他們堅強的意志,擁有他們走向成功的經歷。但我們又都在止步不前,我們都在怕什麼?都在畏懼什麼?是前方的路太坎坷嗎?還是我們自己內心有障礙?

視頻中的劉偉是一個從鬼門關爬回來的人,他因觸到高壓電而失去雙臂。從此,他只能靠雙腳來生活。然而,他現在是一個擁有很多粉絲快樂生活著的人,他的一雙腳彈出最動人心弦的鋼琴曲子,他的歌聲配合雙腳的彈奏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純真。曾經,他的生活是多麼灰暗,遭過多少嘲笑的眼光,經過這樣的打擊是什麼造就了今天的劉煒?是他堅強的意志和不向命運屈服的信念!讓我銘記於心的是那句「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的活著。」就是這種意志讓他戰勝了自己!戰勝了命運!他,成功了!

劉偉他向所有人證明了他生活著,而不是被生活。在人生這門課程中,在大學這個大課堂上,我學到了什麼?來到大學有兩個多月了,這兩個多月我似乎覺得過了很長的時間,不是時間過得慢,而是經歷了太多的事。開學之前,我帶著一種希望一種信念,告訴自己:這里是新的起點,我准備好了。我要充實自己,我要多彩的大學生活。然而,當我在大學這個大校園里,我還是會不知所措,還是會迷茫。告訴自己:別忘了最初的夢想,別丟了自己。

「如果你不能,你一定要;如果你要,你一定能。」

這一個多小時的講座,我受益終生。

我覺得這個講座的主要意圖就是把「大學生不要輕易談戀愛」說的拖沓委婉點而已,戀愛並不意味著結婚,我覺得愛戀是個過程,而婚姻是個結果。

我覺得大學生完全可以敞開心戀愛,當然,我只贊成那種友誼式戀愛,不要那麼曖昧、無需太多言語、憑心交流、坦誠相待;空閑時聚一聚,繁忙時理智性分開、兩情若是長久時,也不在乎朝朝暮暮了。自然一些,應該宣揚一種低調而又高雅的愛情觀。

當然,女孩子的心像雲霧中的太陽一樣,讓人追摸不透,嬉笑怒罵也不知是否夾雜著愛恨情仇。戀愛中,男孩通常投入在前期,而女孩往往傾注於後期。所以,愛上一個人是短暫的,但愛著一個人卻是漫長的。閃電式結婚來的快去的也快,但畢竟是少數,談戀愛,就是開口談的,一件鍾情只是小說、電視的表述而已。

「大學生談戀愛,只不過是為畢業積攢一些眼淚罷了。」這句話或許說的有些牽強,或許結局很不完美,但會有個完美的過程,這就足夠了。

大學生不必將戀愛天天掛在嘴邊,畢竟人還是要為以後的事業著想的,當然我認為愛情和事業並不是矛盾的,都可以同時存在或先存在。先有愛情,奮斗事業更有動力;現有事業,尋找愛情更為踏實。「事業」是「愛情」避風的港灣,「愛情」是「事業」休息的場所。

目前,校方既不提倡戀愛,也不反對。而學生群中卻是很普遍存在戀愛現象,至少也是心有所屬。而且這種現象在中學也是屢見不鮮,這或許是潮流的走向,思想的傾式。校園情侶真的是隨處可見。

能夠稱得上朋友的又有多少呢?何不把男(女)朋友當朋友看待!那些名義上的朋友,看似聊的熱火朝天,話多的永遠說不完,實際只是表面交談罷了。真正朋友是交心,更多是將憂傷一其分擔,把煩惱相互交談,心平氣和的談論一些觸及內心的話題。看似漫無邊際,但是卻是最實際,最真實的,也是我最欣賞的一種狀態。真正的戀愛,不需要太多的曖昧話語,一個簡訊就表示「我想你了」,不需要太多的解釋,一切都可以表明。胡老師說戀愛是「男性是靠眼睛看,女性是靠耳朵聽」,是的,每個女生都是浪漫的,內心世界是充滿幻想的,希望得到對方的贊美,而男生通常是希望看到對方對自己的關懷,為自己的付出。

愛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雙方共同經營的。所以,凡事三思後行,當真愛來臨時,不必刻意拒絕,但要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無悔去愛,無悔生活。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7

10月12號下午,我院邀請了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院長王冠軍王教授,來為我們的心理健康給予正確的引導,讓我們收獲頗豐。

整場演講內容豐富多彩,語言幽默風趣。王教授告訴我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處理好人際關系、打拚事業的必要條件。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持有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有健康的心理首先了解幾個方面: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特徵,心理健康的原則等問題。他還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構想向我們詮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概念以及心理健康的標准。在講到青少年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時,王教授做了全面的概括,而且還進一步分析了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因素及應對策略。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使我學到了很多,知道了調控好自己的情緒的重要性和相關辦法,明白人不能改變環境,但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我們要學會寬以待人,控制自己的情緒,試著接受更多的正面信息。激發自身潛質,不斷的完善自己。

讀大學快兩年了,似乎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向何方努力。沒有明確的目標,生活也好像失去了激情,得過且過。最美好的青春應該是到社會上拼搏一番,我卻浪費在所謂的浪漫的大學里。人人嚮往的大學生活就這樣過去了二分之一,似乎沒有什麼收獲,也許在高中三年裡太壓抑了,現在自我放縱,結果兩年了沒什麼收獲。聽了職業規劃講座,這個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問題漸漸變得明朗許多。首先,我們對自己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層次在哪裡,切莫走入眼高手低的誤區。從現今的大背景來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性問題,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讓每個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心理陰影濃濃,揮不去的烏雲。目前,全球經融危機,大學生就業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社會各界,國家,學校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農村去鍛煉。這個號召不錯,但問題就出現了,許多大學站在公司的一線———生產線上工作。大學生心理上出現了這樣的想法:讀了十幾年的書,結果跟小學文化水平的待遇一樣。許多大學生認為這傷害自己的的自尊,還動搖的他們對就業的信心。其實不然,在怎樣的環境下就應持有怎樣的擇業態度,適時的降低對薪資的高要求,抱著愛崗敬業的態度也能在地起點上慢慢得到晉升的機會。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觀後感8

今天我們有幸聆聽了省第一位心理健康特級教師鍾志農老師的有關心理健康講座,覺得很有收獲。現代的孩子們,被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弄得不知所措,常常不知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再加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一些失誤,社會、家庭對孩子不當的要求,使一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容忽視。作為教師,應該努力成為孩子們的知心朋友,應該能勝任心理健康輔導教師一職。但是,事實上,我們自己有時也很茫然,不知如何開導孩子,甚至自己也因為各方面的壓力大,而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面對孩子。鍾老師的講座,無疑是在仲秋中給我們帶來的一絲涼風,很是及時。

一個晚上的講座,一點都沒讓人感到疲勞,反而是讓人感到意猶未盡,聽後感受可以概括為三個字:清、悔、惑。

清。主要是指,聽了鍾教授的講座後,對很多以往模糊不清的心理健康的概念清晰了。比如:一直以來,總認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就是不健康的。看來,這個看法是片面的。了解了正確的觀點、理念,對今後我們的教育是非常有幫助的。不會再不顧孩子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無端拔高要求,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有了正確的理念指導,會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有效開展帶來無限的益處。

悔。正如科研室許主任所說,鍾老師的講座,不僅針對我們教師有用,更對年輕的父母是很有用的。聽了講座,真是對自己以往教育自家孩子的方式感到慚愧。雖然自己是教師,但很所時候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常常不顧及孩子的心理,以致造成孩子有了一些不良的個性行為。邊聽邊後悔,心想早聽此講座多好。呵呵,後悔葯是沒的。現在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總也能有所效果的。後悔之後有所促進也是好事,還是很值得的。

惑。聽了講座後,反思自己的教育,覺得很多方法,比如規定時間完成作業等,早很多年就向家長推薦過,可是好像也收效甚微,所以感到非常困惑。所以非常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機會聽到這樣精彩的講座。不過,鍾老師的「心海揚帆」網,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途徑,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