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天體物理公式總結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物理公式是最基本的工具。那麼物理公式中關於天體運動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高中天體物理公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天體物理公式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於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強調:(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對物體受力分析,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分析 方法 有“整體法”與“隔離法”兩種。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可以說貫穿著整個高中物理始終,如力學中的重力、彈力(推、拉、提、壓)與摩擦力(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電場中的電場力(庫侖力)、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安培力)等。在受力分析中,最難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別,最容易錯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個力。在受力分析過程中,特別是在“力、電、磁”綜合問題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雖然解題思路正確,但考生往往就是因為分析漏掉一個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個力做功,從而得出的答案與正確結果大相徑庭,痛失整題分數。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演算法、動態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2.對摩擦力認識模糊
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任何一個題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難度與復雜程度將會隨之加大。最典型的就是“傳送帶問題”,這問題可以將摩擦力各種可能情況全部包括進去,建議同學們從下面四個方面好好認識摩擦力:
(1)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永遠與其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里難就難在相對運動的認識;說明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略小於最大靜摩擦力,但往往在計算時又等於最大靜摩擦力。還有,計算滑動摩擦力時,那個正壓力不一定等於重力。
(2)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永遠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顯然,最難認識的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的判斷。可以利用假設法判斷,即:假如沒有摩擦,那麼物體將向哪運動,這個假設下的運動方向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向;還得說明一下,靜摩擦力大小是可變的,可以通過物體平衡條件來求解。
(3)摩擦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但它們做功卻不一定成對出現。其中一個最大的誤區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總是負的。無論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都可能是動力。
(4)關於一對同時出現的摩擦力在做功問題上要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可能兩個都不做功。(靜摩擦力情形)
可能兩個都做負功。(如子彈打擊迎面過來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但其做功的數值不一定相等,兩功之和可能等於零(靜摩擦可不做功)、可能小於零(滑動摩擦)也可能大於零(靜摩擦成為動力)。
可能一個做負功一個不做功。(如,子彈打固定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不做功。(如傳送帶帶動物體情形)
(建議結合討論“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3.對彈簧中的彈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彈簧或彈性繩,由於會發生形變,就會出現其彈力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但要注意的是,這種形變不能發生突變(細繩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變),所以在利用牛頓定律求解物體瞬間加速度時要特別注意。還有,在彈性勢能與其他機械能轉化時嚴格遵守能量守恆定律以及物體落到豎直的彈簧上時,其動態過程的分析,即有最大速度的情形。
4.對“細繩、輕桿” 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在受力分析時,細繩與輕桿是兩個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細繩受力永遠是沿著繩子指向它的收縮方向,而輕桿出現的情況很復雜,可以沿桿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桿方向,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關於小球“系”在細繩、輕桿上做圓周運動與在圓環內、圓管內做圓周運動的情形比較
這類問題往往是討論小球在最高點情形。其實,用繩子系著的小球與在光滑圓環內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繩子的拉力為零,圓環內壁對小球的壓力為零,只有重力作為向心力;而用桿子“系”著的小球則與在圓管中的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速度為零。因為桿子與管內外壁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為零。還可以結合汽車駛過“凸”型橋與“凹”型橋情形進行討論。
高中 物理 學習方法
一、知識框架認可
學習物理時,大多物理生採用的是大海撈針式的學習方法,他們往往做了大量的習題,但對其需要的掌握的基礎知識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會考查哪些知識點,他們只求知道要考哪些題型。要是題目稍加變化,他們就束手無策,不知所措。所以,很多學生雖然做了大量的習題,考試卻並不理想。
鑒於此,學生應該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做題時,做到有的放矢,透徹理解大綱所要求的考查的范圍和重要的知識考點。這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盲目地去做那麼多的習題,讓人苦不堪言。
要重視並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有機聯系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節,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
二、用規律、性質解題
大多物理生解題時,習慣層層展開,不知道如何去整體處理一類問題。只有找准解題所需要的規律和性質,找對切入點,這樣才能一蹴而就,使問題簡單化,輕而易舉地解答習題。應該站在高處看問題,高屋建瓴。平時多進行專項訓練,找准重要規律和常用考查手段。
三、避深難,重基礎
很多學生大量地練習高難習題,花費大量心血,其結果是往往考一道很簡單很基礎的習題,卻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認為題目不可能有這么簡單。很多教師也是給學生鋪天蓋地地布置大量習題,拚命加碼也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承受,其結果往往是使學生產生畏難厭學情緒。特別是物理這門學科,很多學生還沒接觸就覺得可怕。
四、強化橫向聯系,拓寬知識面
物理學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而很多學生卻缺乏常識,往往讀不懂題目所要展示的情境意義。所以,學生應該大量閱讀有關自然科學的書籍,特別是與物理有關聯的內容。
2. 高中數學有關「加速度公式」知識點都有哪些
1、定義: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用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來表示通常用a表示。若用Δv表示在時間間隔Δt內發生的速度變化,則有a=Δv/Δt。在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的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號是m/s2或m⋅s−2。
2、公式:a=vt−v0t或a=ΔvΔt(v0為初始速度,vt為當前速度,t為時間)
3、方向:
(1)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即與(vt−v0)或Δv的方向相同。
(2)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始終在一條直線上。一般規定v0的方向為正方向,若物體加速運動,vt−v0為正,a為正,a與v0方向相同。若物體減速運動,vt?v0為負,a為負,a與v0方向相反。
(3)在曲線運動中,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可以成任意夾角。
4、a與V的關系
a與v0同向→加速→{a大,v增加得快a小,v增加得慢a與v0反向→減速→{a大,v減小得快a小,v減小得慢。可以關注下 新東方的高中數學課程,相信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