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艾灸館養生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如何安裝小愛同學音響 2024-06-30 22:53:30
大專學前教育如何 2024-06-30 22:50:07
繼續教育上班怎麼樣 2024-06-30 22:37:13

艾灸館養生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4-06-28 12:42:09

A. 艾灸養生話術

艾灸,就是用艾以火熏灸,是中醫中常用的一種療法,不僅可祛病防病,還能強體養生。下面我給大家介紹艾灸養生話術,希望對你有用!

8條艾灸養生話術

1、百草之王,溫經散寒,去風散濕,散結消腫,活血 止痛。

2、針者快也,對急性病有效,灸者慢也,對慢性病有很好的療效。如: 風濕,疼痛,結腸炎,盆腔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陳年胃痛。

3、艾灸抗癌:對腸癌、子宮癌、結腸癌、肝癌、預防功效。

4、純陽之物,可以增加夫妻感情。所以叫“愛”草。

5、艾草的氣味凈化空氣可以去蚊,防止病毒細菌入侵,可以防非典,甲流。

6、艾溫陽的效果相當於人參鹿茸,活血相當於當歸,穿芎,散結相當於血竭,蜈蚣。

7、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

8、艾燃燒產生的葯氣和近紅外線可以激發人體的“免疫激活素”可以增加人體的免疫力抵抗力。

艾灸養生秘方

一、五臟倶補艾灸養生方

1 施灸方穴 :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2 方穴功用: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血。

3 方穴主治:可用於強身健體、防治亞健康、體質衰弱、還可以治療心悸氣短、腰酸乏力、中風後遺症及一切虛勞損傷。

二、補中益氣艾灸養生方

1施灸方穴 :百會、中脘 、氣海 、足三里 、三陰交 、太淵

2 方穴功用: 益氣行血 、 通經活絡 、補中益氣 、升陽舉陷 、健脾和胃 、溫中散寒 、脾腎雙補 、化水利濕 、調和營衛。

3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痛、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症。

三、

1 施灸方穴 :關元

2 方穴功用:補元益氣、溫腎健脾、補腎固脫、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補腎納氣、溫陽利水、補血調經、溫暖下元、補虛泄實、延年保健。

3 方穴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崩漏帶下、產後出血等婦科疾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關元還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古有春灸氣海、秋灸關元,口生津液。若傷寒後,或中年久咳不止,恐成虛勞,當灸關元三百壯。中年以上之人,腰腿關節痛,乃腎氣虛憊,風邪所乘之症,灸關元三百壯。老人氣喘,乃腎虛氣不歸海,灸關元二百壯。

四、呼吸系統艾灸養生方:風門、身柱、肺俞、足三里。

五、心血管系統艾灸養生方:

1、高血壓:風門、曲池、足三里、陽陵泉

2、冠心病:身柱、三陰交、膻中

六、消化系統艾灸養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

七、神經系統艾灸養生方:大椎、身柱、腎俞、足三里。

八、泌尿系統艾灸養生方:腎俞、關元、三陰交、足三里

B. 艾灸養生知識

艾灸是一種傳統的保健 方法 ,艾灸養生的知識有很多,問題也很多,不妨和我一起來了解下艾灸養生 知識大全 ,歡迎大家的閱讀!

艾灸養生知識大全

1、病從何來?

古人雲,“寧事溫補、勿事寒涼”.現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從小生活在空調、冰箱、冷飲無處不在的里,女性們更是為了美麗穿露臍裝,露背裝。大量使用寒涼葯物,激素。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騎電動車,損耗了身體的陽氣,造成免疫力低下,身體各系統功能失調,被寒涼所傷,而引發了各種疼痛,亞健康,終身病,慢性病。

2、病從何去?

最好的辦法是灸關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補充身體的元陽。這是治本。同時配合灸局部疼痛點。這是治標。

3、足三里有什麼作用?

經過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夠防治二十多種疾病,又無一絲的毒副作用,確實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強壯身體、提高人體免疫、增強抗病能力、有益壽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對於延年益壽大有裨益。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欲,幫助消化;在神經系統方面,可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復,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環系統、血液系統方面,可以改功能,調節心律,增加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內分泌系統方面,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提高機體防禦疾病的能力。能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顯,對於、呃逆、噯氣、腸炎、痢疾、便秘、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4、灸能美容嗎?

能。

灸中脘穴,關元穴,足三里,調內而養外,標本兼治,通過調節內分泌等系統調動先天後天之元氣,使人體的氣血充足而上達頭面,具有醒腦提神、五官發膚的功效,能夠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澱,消除面部水腫、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愛美的廣大女性,五官、肌膚色澤紅潤,富有彈性、無皺紋、無斑點、飽滿,神采奕奕。

而且,在美容的同時,可以通過內分泌等系統起到減肥,根除婦科疾病的作用。

5、高血壓能灸嗎?

灸足三里,關元穴,中脘穴,湧泉穴。灸時原來服用的降壓葯不能隨便停,否則會引起血壓反彈。

足三里穴是強壯人體的養生要穴,對人體具有非常大的強健作用,經常艾灸這個穴能夠預防和調理二十多種疾病,對高血壓、眩暈有非常好的調理作用。

6、感冒怎麼灸?

灸大椎,效果非常快,大部分患者灸一次就可以治好。患者低頭在頸椎部最高點的第七椎處找“大椎穴”,再將不銹鋼灸盒用毛巾包好,賽在衣服領子里或用松緊帶固定,大椎穴要灸到皮膚發紅發潮為佳;每次操作做到有汗微出效果最好。

7、體質熱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灸具有雙向調節功能,經過的傳導,來調整身體的寒熱虛實。熱症施灸,《類經》說“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起窗,如揭起被,皆謂之發”,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腠理宣通,從而達到“火郁發之”的散熱退熱祛邪外出的目的,所以稱“火有拔山之力,開門驅邪之功”。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們身體的功能很神奇,正氣內生,寒熱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熱性之人可灸!

比如,我對於扁桃體發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會感覺咽喉有濕潤感,症狀減輕。

8、遺精怎麼灸?

灸關元為主。配合中脘,足三里。睡覺前也可以灸湧泉穴。

9、艾灸有沒有季節的?

沒有。任何季節都可以灸。網友問,中里巴人說夏天不能灸夏天是往外發的灸是往裡的說是會沖類似這樣的觀點純屬無稽之談。四時皆可扶陽。雖然春天樹木發芽時人體的病容易復發,此時人體陽氣生發,灸時效果比較好,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時效果比較好,等等,都是相對而言。

如果有什麼毛病,早灸早好,根本沒有必要等到特定的節氣再灸。

10、夏天熱老虎又來了,灸法能不能將夏天的郁悶之氣宣洩出去呢?

可以,我用的方法是灸大椎。范氏是先灸百會,再灸大椎。

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涼、以灸瀉熱。用艾灸的方法,選則陽穴灸之(先灸百會,再灸大椎),便達到以火瀉熱的效果。在施灸的過程中,會適量或大量的出汗,這樣悶熱之氣會隨汗液得以宣洩,而且積蓄一冬的毒氣也得以散發,灸完之後,再喝一些溫薄荷葉水,頓時人就會感覺到清爽無比,悶熱之氣一掃而光。所以夏天艾灸,瀉熱清涼是養生避暑的最佳方法。據說日本人也都是在用我們老祖的這種方法來過夏的.

11、艾灸的純陽是什麼?

《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說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陽氣的是否充足與人體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發生,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如果我們把陽氣算作一百,那麼人從生到死,就是陽氣從一百到零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從生到死,從健康到疾病,就是陽氣的消耗過程。故而養生貴在於保養陽氣、強壯陽氣。陽氣強壯固密,營衛調和,就可以防禦外邪之;脾陽健壯,就可運化精微,營養;腎陽充足,能夠推動整個機體氣血的循環運行,五臟,強壯身體,使人之壽命延長。這正是中所講的“陽精若壯千年壽”“陽精若在必能生”養生境界。

12、為什麼艾火能壯陽氣呢?

古代燧人氏以艾絨鑽木取火,見艾可以產生火,古人就把太陽稱為天之陽,把艾稱為地之陽。艾之火是純陽之火,具有走三陰通十二經之功,灸火連續燃燒,可使艾火的純陽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又因和臟腑相互聯系,能使陽氣通達。特別是關元穴,是足三陰與任脈之會,又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稱之為,故灸此溫熱之氣,能直達精宮以助元陽。元陽,為之真陽,是陽氣活動的動力。也可以說關元,是陽氣之源,不懈的灸關元,可以打通,大補元陽。再加上艾灸的特殊配方,使得艾燃燒時產生特殊頻率的輻射,使其補陽之力更加顯著,從而達到養生壯陽之功。

13、你的艾灸為什麼不化膿灸,只用隔衣灸?

毋庸置疑,化膿灸治大病效果極佳但是實際操作時如果沒有專業醫師監護,很難。因為化膿灸要持續在傷口施灸,需要患者有極大的毅力。一些患者不能持之以恆的,會出現傷口遷延不愈等麻煩。艾灸主要是患者自己在家操作,所以用持續的溫和灸。只要堅持,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14、什麼是灸感?

灸之要,氣至而有效。

灸感是在做艾灸時患者所的一種氣的變化。各種各樣,甚至千奇百怪,奇妙無比。不是親身感受,很難體會其中奧妙。

第一種是灸火循經:多表現為透熱、擴熱、傳熱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比如灸足三里時熱氣會向下感測到小腿。第二種是相搏:多表現為酸、麻、脹、痛、癢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病灶的相搏鬥。最常見的是風氣大的患者發癢,濕氣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氣。第三種為開門驅邪:多表現為風、寒、涼、冷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顯感覺有一股氣從腳尖跑出去。第四種是氣足,奇經八脈暢通。比如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等等。灸感個體差異非常大,不是每個人或者每次都有。

15、為什麼有些人艾灸後會暫時有疾病加重的反應?

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交戰的正常現象,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趕出,那麼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16、灸後出現口乾舌燥怎麼辦?

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或者小米米湯。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任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17、什麼情況下不能灸?

a、孕婦不灸

b、嚴重心臟病慎灸

c、局部紅腫熱痛慎灸

d、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e、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f、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病患者等忌灸。

18、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怎麼調節施灸溫度?

用拾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也可以隔一會用自己的小指肚測試局部溫度。小孩可以觀察面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