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防知識
國防常識100問
國防常識
1、什麼是國防?
答:國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
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2、現代國防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答:現代國防是一個大系統,包括武裝力量建設、國防體制建設、國防科學技
術研究、國防工業建設、國防工程建設和戰場建設、軍事交通、人力動員准備、對
人民群眾進行國防教育、建立國防法規等。
3、什麼是國家利益?
答:國家利益,指主權國家在國際關系格局中生存和和發展需求的總和。
4、我國的國家利益有何特點?
答: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的工人階級利益代表了全體勞
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們的國家利益是黨的利益、階級的利益、民族的利益、
社會主義制度利益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統一。
5、國防主要維護哪些方面的國家利益?
答:國防所要維護的主要是國家安全利益,而且主要是針對來自外部的威脅。
6、國防所要維護的國家利益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保衛國家領土完整,主權獨立,資源和財產不受侵犯;維護國家的榮譽和
尊嚴,鞏固並不斷提高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
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內條件,防止外來的侵略、顛覆和破壞,挫敗分裂國家的陰謀
和行為,等等。
7、什麼叫國防建設?
答:國防建設是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發展國防力量的措施和行
為,是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8、國防建設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答:提高國家的防衛能力,以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9、怎樣衡量國防建設的效益?
答:首先,要看是否有效地防禦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的安全;是否長時間地保
持國家周邊環境的和平和國內社會的穩定。其次,國防建設還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產
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三,國防武裝力量還可以在國家建設和發展中發揮骨幹
作用和突擊作用。
10、國防建設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產生那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答:國防工業可以生產大量的物質財富,增強國家實力,有的還可以直接滿足
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國防科學技術可以帶動和促進軍用、民用科學技術
的發展;國防教育可以振奮民族精神,在保衛國家安全和國家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11、衡量國防建設的效益,不僅要看打仗能否獲勝,還應把那些效益聯系起
來綜合衡量?
答:還應把安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聯系起來考慮,以綜合效益來衡量。
12、什麼是國防政策?
答:國防政策是國家進行國防建設、軍事斗爭和使用武裝力量,以及進行與國
防建設有關的活動的准則。
13、提高國防建設效益和贏得軍事斗爭勝利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答:是制定並實行正確的國防政策。
14、我國的國防政策同帝國主義國防政策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答:帝國主義的國防政策是為其強權政治和侵略擴張目的服務的,我國是社會
主義國家,國防政策是防禦性的,是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反對外來侵
略服務的。我們加強國防建設完全是為了自衛。
15、我國國防政策的性質是什麼?
答:國防政策的性質是由國家本質所決定的。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國防政
策是防禦性的,是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反對外來侵略服務的,我們加
強國防建設完全是為了自衛。
16、國防政策區分為總政策和具體政策。請分別說出總政策和具體政策所包
括的內容是什麼?
答:總政策包括國防建設和軍事斗爭的目的、方針、原則、重點、途徑和措施
等。具體政策有武裝力量建設政策、武器裝備生產政策、國防科技發展政策和國防
教育政策,等等。
17、什麼是國防力量?
答:國防力量,是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禦外來武裝侵略的各種
實力和潛力的統稱。
18、什麼是國防實力?
答:國防實力,即可直接用於國家防務的現實力量,包括和平時期遏制戰爭的
能力和戰爭時期贏得戰爭的能力。
19、什麼是軍事實力?
答:軍事實力是國防實力的主體,其人小強弱主要體現為武裝力量的數量和質
量,武器裝備的水平和生產能力,編制體制的科學化程度,組織指揮能力的高低,
軍事科研的能力和水平,等等。
20、什麼是國防潛力?
答:國防潛力,即經過動員、轉化才能用於國防目的的潛在能力。
21、國防潛力包括哪些要素?其中重要的是什麼?經濟力量與國防力量的關
系如何?
答:通常包括的要素有:國家的人口、領土、經濟實力、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物質資源、國家的組織能力、外交關系和國際地位,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經濟力
量,國家的經濟力量越雄厚,經濟潛力越大,國防力量越強。
22、如何認識國防潛力在國防建設中的作用?
答:國防潛力在平時主要用於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非軍事目的,一旦需要時,這
些潛力能否盡快轉化為國防實力,對軍事斗爭有重大的影響。為此,在現代條件下
進行國防建設,不僅要注重增強國防實力,還應多方開發國防潛力,使其成為迅速
轉化為國防實力的國防後備力量,並不斷完善動員、轉化機制,以增強國防的整體
威力。
23、什麼是國防觀念?
答:國防觀念是人們對保障國家安全和發展所採取防務措施的思想觀點的統稱,
是維護國家安危和民族興衰的重要精神因素。
24、國防觀念包括哪幾個主要觀念?其核心是什麼?
答:(1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觀念。
(2 )居安思危的觀念。
(3 )愛軍習武的觀念。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25、為什麼要提高全民的國防觀念?
答:牢固的國防觀念是一個國家現代文明的標志之一,也是全國人民必備的素
質。它不僅是保衛國家利益的思想基礎,而且是增強中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強
大精神力量,在軍事上能轉化為戰鬥力,在經濟上能轉化為生產力,在總體上有利
於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防潛力,捍衛和發展國家、民族的利益。因此,增強國防觀念
是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措施。
26、什麼是國防觀?
答:國防觀是人們觀察國防所持有的根本觀點和看法,一般表現為國民對國防
問題的關注程度,對國防政策的措施的認同,以及對國防的義務感和責任心。
27、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國防觀?馬克思主義國防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馬克思主義的國防觀,就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國防問題的根本觀點和看法。
其主要內容有:(1 )國防具有階級性。
(2 )積極防禦的戰略指導思想。
(3 )要注重軍隊建設,建設一支強大的國防軍。
(4 )要武裝全體人民,建設全民防衛的國防。
(5 )建立鞏固的後方。
(6 )加強國防教育。
28、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國防具有階級性的觀點?
答:國防具有階級性。應正確區分"保衛祖國"的性質,堅決擁護並積極參加
以階級解放、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為目的的自衛戰爭,反對帝國主義和社會沙文主
義為"保衛祖國"而進行的戰爭。
B. 軍事理論各章節知識點總結
軍事理論各章節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中國國防
國防基本要素
1.國防的含義:國防是國家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而進行的軍事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國防的目的: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捍衛國家主權,主權是國家存在的根本標志。保衛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的安全。
3.國防的手段: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國防的基本類型:侵略擴張型,互助聯盟型,中立型,防禦自衛型。
第二章:軍事思想
軍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1.軍事思想的定義。
2.軍事思想的體系和內容。
3.軍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4.軍事思想的特徵:鮮明的階級性,強烈的時代性,明顯的繼承性。
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1.中國古代軍事思想。
2.近代軍事思想。
3.現代軍事思想。
第三章:國際戰略環境
國際戰略布局的現狀和特點
1.國際戰略格局,是世界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在其消長和分化,組合過程中所形成的,對世界戰略全局具有重大影響而有相對穩定的力量結構。
2.國際戰略布局的現狀,國際戰略布局的特點,國際戰略布局的發展趨勢。「多極化」將是未來國際戰略格局發展的必然趨勢。
3.國際戰略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中國在「多級格局」中的地位與作用將愈顯突出,熱點問題將會持續升溫。
(2)武裝知識大全集擴展閱讀:
軍事理論簡介
1.軍事理論是以國防教育為主線,通過軍事理論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增強國防觀念,國家安全意識,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2.本著磨練意志品質,激發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作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後備兵員和培養預備役軍官打下堅實基礎的目的。
C. 小學生國防小知識簡短是什麼
小學生國防小知識簡短有如下:1、國防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2、我國法定的全民國防教育目是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是 2001年4月28日頒布的。4、我國《國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部隊和預備役部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成。5、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無非兩件大事。 一個是發展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國防是人類社會發展與安全需要的產物。它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計。
D. 軍事方面知識
戰略和戰術的實質
巴茲爾·亨利·利德爾-哈特 [英國]
正面的原則
一、根據自己的手段來選擇目標。
二、時刻記住你的目標。
三、選擇一條敵人最想不到的行動路線。
四、沿著抵抗力最小的路線行動。
五、選擇一條可以同時威脅敵人幾個目標的作戰線。
六、保證計劃具有靈活性,同時根據情況的可能變化來部署軍隊。
反面的原則
七、當敵人有所戒備時,決不要以你的全力去實行進攻。
八、當一次嘗試失利以後,不要沿同一路線和採取原來部署再次發動攻擊。
在這一章里,我們要以戰史為根據,從經驗中抽出幾條基本原理。對於這些原理,我們覺得是非常普遍的,是無可爭辯的,似乎完全可以稱之為「公理」。
這些原理可以作為實際上的行動指南,而並不是抽象的原則。拿破崙在形成自己的一套原則時,他是了解只有實際的原則才會有用這個道理的,可是,在當前的時代,卻出現了這樣一種解釋原則的傾向,本來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問題,人們卻用了好幾千個字去闡述。即令如此,這些「原則」還是過於抽象化,不同的人對它們可以有不同的解釋。至於說到它們的價值,也取決於每個人對於戰爭的了解程度。這種研究越是趨於抽象化,就越會形成一種幻影,除了進行腦力游戲之外,什麼東西也得不到。
不僅是一條原則,而且可以說所有的戰爭原則,都可以用一個名詞來表達,這就是「集中」。但是,說得更准確些,還是要把它的范圍稍微擴大一點,就叫做「集中自己的力量對付敵人的弱點」。為了真正使用這條原則,還須進一步作些解釋:要想達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對付敵人的弱點」這個目的,就要使敵人分散他們的兵力,這樣才能造成一種形勢,通過分散用兵而取得局部性的效果。於是便形成兩個相繼行動的程序:首先自己分散,引起敵人方面分散,然後才是自己集中。所以,下一步的任何行動都是上一步行動的結果,而真正的集中即為有計劃分散的後果。
這樣,我們就有了一條基本原則。只要對它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就能防止冒犯一個主要的,而且是最普遍的錯誤。這個錯誤指的是給敵人提供行動自由的機會,使他們有時間集中兵力來對抗你的集中。可是,一條基本原則形成以後,只是口頭上說說,而不把它付諸實行,則仍然不可能有什麼實際作用。
本書所述的這些公理,即我們所提出的一些原則,當然不可能只用一個名詞來表述,但是可以用一句簡短的話來說清楚。現在一共提了八條原則,其中六條是正面的,兩條是反面的。如果不作特殊的說明,那麼不論對戰術還是對戰略,這些原則都是同樣適用的。
正面的原則
一、根據自己的手段來選擇目標。
在確定目標時,一定要有健康的思想和冷靜的頭腦。「貪多嚼不爛」,那是毫無意義的事情。軍事智謀的第一個特徵,就是要能區別哪些是能辦到的,哪些是不能辦到的。要學會面對現實,但決不能對自己的力量喪失信心。戰斗行動開始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信心充足,有時簡直可以使你達到表面看來似乎不可能達到的目的。信心,好象是電池中的電流一樣,最忌隨意糟踏和浪費。所以你應該記住,如果把電池中的電力消耗光了,那麼你所信賴的人就會在精神上受到震撼,因而你的信心也將毫無用處。
二、時刻記住你的目標。
當你根據變化了的形勢來制訂自己的計劃時,必須時刻記住你的目標。應該指出,達到目的的途徑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是要想到,每奪得一個中間目標,也就使你向預期的目的前進了一步。所以,在選擇目標時,要估計到奪取這些目標的可能性,要考慮到將在何種程度上有利於達到基本目的。要記住,偏離了方向是很不好的,但如果鑽到牛角尖里去了,那情況將更壞。
三、選擇一條敵人最想不到的行動路線。
應該設身處地地站在敵人的立場上想一想,看看他們會把哪個方向看成是危險性最少的,因而不會對那裡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四、沿著抵抗力最小的路線行動。
只要沒有重大傷亡,應該一直沿著敵人抵抗力最小的路線前進,力圖進抵預期的目標,一旦奪下這種目標,也就使你向自己的最終目的靠近了一步。(在戰術方面,當你使用預備隊時,可以廣泛運用這條原則。在戰略方面,當你發展任何一個戰術性勝利時,也可以運用這條原則。)
五、選擇一條可以同時威脅敵人幾個目標的作戰線。
只有這樣,你才可以迫使敵人處於左右為難的窘境。執行這條原則,至少可以使你奪得敵人防衛力量較弱的一個目標,甚至可能相繼奪取幾個目標。
如果能夠同時威脅敵人的幾個目標,那麼對於奪取其中的一個目標來說,就有了良好的前提和條件。要是你只奔向一個孤立的目標,而敵人又不是處於絕對的劣勢,那你是完全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因為這時敵人將會准確地猜出你的突擊方向。把「選擇一條行動路線」和「選擇一個目標」兩者混淆起來,是一種很普遍的錯誤。前者通常都是聰明的辦法;後者只是為了實行打擊,通常都是較難發展勝利的途徑。(這條原則主要用在戰略上。但是只要有可能,在戰術上同樣可以應用。實際上,這是部隊滲透戰術的基礎。)
六、保證計劃具有靈活性,同時根據情況的可能變化來部署軍隊。
在制訂計劃時,必須預先考慮和研究下一步的行動措施。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或者只是局部性的成功,都要有預定的應付辦法。你的兵力部署必須保障部隊能在最短的時限內發展已經取得的戰果,或者立即變更部署,以便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
反面的原則
七、當敵人有所戒備時,決不要以你的全力去實行進攻。
這就是說,敵人如果居於有利地位,他可以擊退你的攻擊,或者避開你的攻擊。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敵人還沒有絕對削弱,其抵抗力還沒有癱瘓,或者還有能力避開你的攻擊,那麼對他的打擊還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因此,任何一個指揮官在他尚未查明敵人確實已經陷入癱瘓狀態之前,不應該貿然決定對固守陣地之敵發動進攻。要使敵人陷入癱瘓狀態,從物理方面來說,就是要使他們的組織渙散,從心理方面來說,就是要使他們士氣瓦解。
八、當一次嘗試失利以後,不要沿同一路線和採取原來部署再次發動攻擊。
這時候,單純地增加一些兵力不能成為恢復進攻的基本條件,因為敵人在此期間也會增加他們的力量。而且,他再度擊敗你的機會也比較多,因為他有戰勝之餘威,在精神方面早已佔了上風。
為了保證獲得勝利,作為上述原則的補充,還應該解決以下兩個基本任務:破壞敵人的穩定性和擴張戰果。第一個任務要在實施攻擊以前完成;第二個任務則在攻擊結束以後完成。同這兩個任務比較起來,攻擊本身是一個簡單得多的行動。如果你在攻擊開始以前不能破壞敵人的穩定性,造成有利的條件,那麼就一定不可能對敵人進行有效的攻擊。如果你在敵人恢復過來以前不能利用第二個有利機會,那麼你的攻擊也就難於獲得決定性的結果。
對於這兩項任務的重要性,許多人始終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大多數戰爭都不能取得決定性的結果。軍隊的訓練往往偏重於進攻戰斗的細節方面。這種過分集中力量於戰術動作的傾向,使得人們忽視了心理因素的作用。這樣訓練出來的部隊,行動方法千篇一律,不善於進行奇襲。這樣造就出來的指揮官,總是想著自己不要犯什麼錯誤,不要違犯了條令的規定,因而忘記了必須設法使敵人邁出錯誤的步伐。結果,他們的計劃往往難以取得成功。要知道,在戰爭過程中,正是敵人的嚴重錯誤才最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有的時候,指揮官避開了明顯的方法,卻突然地找到了解決任務的鑰匙。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他的運氣總是不壞的。「運氣」這個東西,是不會同戰爭分離的,因為戰爭本身也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突然的行動並不一定就能保證勝利,但是卻為奪得勝利提供了一種較好的機會。
美國陸軍在一九二一年的訓練條令中頒布了自己的首套作戰原則。這些原則大部分摘自英軍少將J.F.C.富勒的著作。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制定了一套作戰原則,作為英國陸軍的行動指南。在爾後的歲月里,我軍採用的這些原始的作戰原則雖然只略有修改和變化,但卻基本上經受住了分析、實驗和實踐的考驗。美國陸軍今天的作戰原則是:
----目的明確
----強調進攻
----集中兵力
----節省兵力
----實施機動
----統一指揮
----保障安全
----出敵不意
----簡明扼要
目的明確(Objective)
每一個軍事行動都應有一個明確的、決定性的可以達到的目的。(Direct every military operation toward a clearly defined, decisive, and attainable objective.)
一個國家在戰爭中的戰略性軍事目的派生於政治目的。因此,戰略性軍事目的必然是使用必要的軍事力量去達成遂行戰爭的政治意圖或目的。當希望達成的政治目的是徹底打敗對手時,戰略性軍事目的就很可能是挫敗敵人的武裝部隊和瓦解其抵抗意志。但是,最重要的是政治目的要明確,並且應是通過深思熟慮地運用國家的各種力量所能達到的目的。只有在美國總統與國會確定和闡明政治目的之後,才能明確規定戰略與戰術目的。戰略目的一經制定,就必須經常對其嚴加分析與研究,以便確保這些目的不但能繼續准確地反映最終政治目的,而且能繼續准確地反映對運用軍事力量所加的任何政治限制。
正如戰略性軍事目的要著眼於達成政治目的一樣,戰術性軍事行動也要有明確的、決定性的和可以達到的戰術目的,而這些戰術目的必須直接或間接地有助於迅速地和事半功倍地達成最終目的。目的的選定要以整個部隊的總任務、指揮官受領的任務、現有的手段和作戰地區的軍事特點為依據。每個指揮官均須明確了解上級的總任務、自己的總任務。他必須完成的各項具體任務以及規定這些任務的理由。他必須根據自己的總任務考慮准備採取的每一個行動,並將作戰意圖明確地告知其下級指揮官。
強調進攻(Offensive)
必須奪取、保持和利用主動權。(Seize, retain, and exploit the initiative.)
"目的明確"的原則要求一切努力均須為了達到一個明確的"共同目的",而"強調進攻"的原則則認為進攻行動或保持主動權是實現"共同目的"的最有效、最具有決定性的手段。無論是從戰略意義上來說,還是從戰術意義上來說,基本上都是如此。雖然有時也必須採取防禦態勢,但這只應是獲得恢復進攻所需的手段之前的暫時現象。一切防禦行動之實施均須具有進攻精神。防禦必須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這是因為,不管何種形式的進攻行動都是一個國家或一支軍隊奪取和保持主動權、取得決定性戰果以及保持行動自由的手段。進攻可使政治領導人或軍事指揮官利用主動權,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敵人,限定對抗或戰斗的條件,選擇對抗或戰斗的地點,利用敵之弱點,並對迅速變化的形勢和未曾料到的事態作出反應。不管是在戰略上還是在戰術上,通過進攻行動保持主動權的一方,可迫使敵軍被動應戰,而不是主動作戰。
集中兵力(Mass)
必須在決定性的地點與時間集中作戰力量。(Mass the effects of overwhelming combat power at the decisive place and time.)
在戰略范疇內,集中兵力的原則系指國家應將其主要力量投入到或准備投入到對其切身安全利益的威脅最為嚴重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地區中去。就政治-軍事聯盟關系、承擔的義務和對資源的依賴而言,美國等國擁有全球性的安全利益。對於這些國家來說,准確而及時地確定對其切身利益的威脅以何處最為嚴重,正變得日益困難。在當今動盪不定的世界上,威脅的性質與根源經常急劇變化。因此,預測最可能發生威脅的地區和制定適當的應急計劃乃是軍事戰略家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鑒於不可能預測到每一個可能發生緊急事件或麻煩的地點,更不可能為應付每一次緊急事件制訂出適當的計劃,陸軍計劃人員和陸軍部隊在思想上與行動上保持靈活性是絕對必要的。
在戰術方面,集中兵力的原則系指為了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必須在決定性的地點與時間集中優勢的作戰力量。這種優勢來自為了保持主動權而在某一地點和時間,以指揮官選定的方式,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作戰力量。集中兵力,加上恰當地運用其他作戰原則,可使數量上居於劣勢的部隊取得決定性的戰果。
節省兵力(Economy of Force)
確保在主要作戰地區使用足夠強大的兵力;在次要作戰地區只分配所需最低限度的作戰力量。(Employ all combat power available i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possible; allocate minimum essential combat power to secondary efforts.)
為了實行集中兵力的原則,就要相應地實行節省兵力的原則。在戰略方面,節省兵力的原則系指:在沒有取之不盡的資源的情況下,一個國家可能不得不在其切身利益當前未受威脅的地區內承擔某種風險。這就是說,如果必須集中主要力量對付某個明確的主要威脅,那就不能允許把力量不必要地分散在次要地區內,從而妨礙達到上述目的。這就要冒風險,並且要求制訂精明的戰略計劃,要求政治、軍事領導人作出正確的判斷,以及要求保持思想上與行動上的靈活性。
在戰術方面,節省兵力的原則要求在不準備進行主要作戰活動的地區內只使用最低限度的兵力。同戰略方面一樣,為了在決戰地域內達成優勢,就要在選定的地域內謹慎地冒風險。有關部隊在執行需要節省兵力的任務時,可能要實施進攻、防禦、遲滯作戰或欺騙。
實施機動(Maneuver)
必須通過靈活機動地運用作戰力量使敵處於不利的地位。(Place the enemy in a position of disadvantage through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combat power.)
從戰略上講,實施機動的原則包括三個相互關聯的方面:靈活性、快速運動能力和機動性。第一個方面系指在思想、計劃和作戰行動上要有靈活性。這種靈活性可以加強對意外情況迅速做出反應的能力。鑒於美國利益具有全球性,國際局勢又具有動盪不安的特點,這種靈活性極為重要。第二個方面涉及戰略機動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像美國這樣一個類似島國的國家來說尤為重要。為了迅速做出反應並向主要目標方向集中和投送力量,戰略空運與海運是必不可少的。最後一個方面是在戰區內實施機動作戰,以便集中最大力量打擊敵人最薄弱的部位,從而取得戰略上的優勢。
從戰術上講,機動是戰鬥力的要素之一。它大大有助於保持主動、擴張戰果、保持行動自由和減少己方易受攻擊的程度。機動的目的是以使敵處於不利地位的方式集中或分散兵力,從而取得本來要在人力與物力上付出更大代價才能取得的戰果。各級部隊若想成功地運用這條原則,不僅需要發揮火力和實施運動,而且要保持思想、計劃與行動上的靈活性,以及深思熟慮地運用集中兵力和節省兵力的原則。
統一指揮(Unity of Command)
在達成每一目的時,均須保證在一名指揮官的指揮下統一行動。(For every objective, seek unity of command and unity of effort.)
這條原則可以保證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在戰略上,這一共同的目的相當於美國的政治目的和由此派生出來的廣泛的戰略目的。在國家一級,正是這種共同的目的決定了使之實現所需的軍事力量。為了使這些軍事力量協調一致,就要統一行動。在國家一級,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部隊總司令,從而保障了指揮的統一。總統在執行這一任務時得到國家安全機構(最高一級包括國防部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各級作戰單位則包括聯合司令部、特種司令部和聯合特遣部隊)的協助。
在戰術上,不言而喻,若想在使用軍事力量時使其充分發揮戰鬥力,必須實行統一的指揮。統一指揮就是指導和協調所有部隊的行動去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通過互相配合也可能達到協調一致。但是,達到協調一致的最佳方法是授予一名作戰指揮官以必要的權力,由他去指揮和協調為實現共同目的而使用的一切部隊。
保障安全(Security)
決不允許敵方獲得意外的可乘之機。(Never permit the enemy to acquire unexpected advantage.)
安全保障可以減少己方易被敵傷害、易受敵影響或易遭敵突然襲擊的程度,從而擴大自己的行動自由。在戰略方面,保障安全要求採取各種積極和消極的措施,以防敵方對美國及其武裝部隊進行間諜、顛覆和戰略情報搜集活動。但是,在採取這些措施時,要防止它們損害美國公眾與軍隊之間的聯系。此外也不應讓它們妨礙思想上與行動上的靈活性,因為思想僵化和教條主義會增加遭到突然襲擊的可能性。在這方面,熟諳和透徹了解敵方戰略、戰術、作戰原則,以及由戰略參謀機構周密地制訂計劃,可以改善安全狀況和減少易遭敵突然襲擊的程度。
在戰術方面,保障安全對於保護和珍惜戰鬥力十分重要。部隊採取各種措施防突襲、防觀察、防探測、防干擾、防間諜、防破壞或防搗亂,即可獲得安全。針對敵方的行動或影響採取防護措施可以保障安全。採取欺騙行動,迷惑敵人和粉碎其對我方部隊進行干擾的企圖,也可以確保安全。戰爭中必然有風險,實行保障安全的原則並不意味著要過分小心謹慎或者不敢冒適當的風險。
出敵不意(Surprise)
必須在出敵不意的時間或地點,以出敵不意的方式打擊敵人。(Strike the enemy at a time or place or in a manner for which he is unprepared.)
大體說來,出敵不意的原則是保障安全的原則的反面。隱蔽自己的能力與意圖,即可創造在敵方沒有覺察或毫無准備的情況下予以打擊的機會。但是,難以達成戰略上的出敵不意。戰略監視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掩飾大規模集結或調動兵力與裝備日益困難。在像美國這樣的極端重視新聞自由的開放社會內,上述問題更加復雜。不過,由於美國擁有戰略部署能力,它可以在心理上對敵造成一定程度的突然性。把美國戰斗部隊快速部署到危機地區去,即可預先制止或打亂敵方的計劃與准備活動,這種能力由於剝奪了敵人的主動權,因而可以使美國無論在實際力量上還是心理上都佔有優勢。
出敵不意在戰術上非常重要,因為它對戰斗的結局可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若能出敵不意,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敵方沒有料到的時間和(或)地點,或者以敵方未曾防備的方式實施打擊,即可達到出敵不意。並不要求全然不讓敵方覺察,而只要求讓敵方發覺過遲,以致不能做出有效的反應。有助於達成出敵不意的因素包括:行動靈敏、快速,使用敵方意想不到的力量,進行有效的情報活動,採取各種欺騙行動,變換戰術與作戰方法,以及做好作戰保密工作。
簡明扼要(Simplicity)
必須擬制簡明扼要的計劃和命令,以確保對其有透徹的理解。(Prepare clear, uncomplicated plans and concise orders to ensu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無論在戰略方面還是在戰術方面,指示、計劃和命令均應在達成目的所允許的范圍內力求簡明扼要和直截了當。比較符合傳統的作法是在戰術范圍內運用簡明扼要這一原則。但是,這一原則的戰略意義遠遠超過了它的戰術意義。它在取得和擴大公眾的支持方面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美國人民欲以其生命和資源投入某種軍事行動,他們就必須了解將要達到的目的。因此,必須以簡明、扼要、易懂的語言闡明政治的和軍事的目的與行動,而簡單和直截了當的計劃與命令則不能彌補模稜兩可和模糊不清的目的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當這一原則應用與軍事行動時,由於提倡只進行籠統的戰略指導,而不是下達有關的具體指示,因而有助於保持戰略上的靈活性。
在戰術上,簡明扼要的計劃和指示有助於作戰行動的成功。直截了當的計劃和簡明扼要的命令對於減少誤解和混亂來說十分必要。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立即可以執行的最簡單的計劃比遲遲才能付諸實施的復雜計劃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