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六下數學魯教版五六單元知識點
擴展閱讀
幼兒什麼基礎填空 2024-06-23 11:12:44
西安優勝教育有哪些校區 2024-06-23 11:12:43

六下數學魯教版五六單元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4-06-15 15:25:49

A. 魯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

比例表示兩個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 x:320=1:10 10x =320×1 x =320÷10 x =32 一、負數: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2、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3、能藉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二、圓柱和圓錐1、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2、探索並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3、通過觀察、設計和製作圓柱、圓錐模型等活動,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三、比例1、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認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5、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6、滲透函數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四、統計1、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准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計結果。2、能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五、數學廣角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學的魅力。六、整理和復習1、比較系統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和百分數、負數、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礎知識。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能進行整數、小數加、減、乘、除的估算,會使用學過的簡便演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學過的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鞏固常用計量單位的表象,掌握所學單位間的進率,能夠進行簡單的改寫。 3、掌握所學幾何形體的特徵;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並能應用;鞏固所學的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鞏固軸對稱圖形的認識,會畫一個圖形的對稱軸,鞏固圖形的平移、旋轉的認識;能用數對或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掌握有關比例尺的知識,並能應用。 4、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夠根據數據做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的可能性,能夠解決一些計算平均數的實際問題。 5、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掌握所學的常見數量關系和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B.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下冊)

負數:像-1,-2,-3。。。。叫負數,1,2,3。。。。。是正數,也可寫成+1,+2,+3。。。。。。0不是負數也不是正數。
數軸上,負數在0的左邊,正數在0的右邊。
圓柱與圓錐: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做底面,周圍的面叫側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高,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
公式:圓柱表面積=圓柱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三分之一
比例:表示兩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數值比例尺是1:10000或一萬分之一,線段比例尺是一個線段,圖上幾厘米表示實際多少。
統計沒什麼,記住三個統計圖,折線,扇形,條形的就行了。
數學廣角很簡單,只用記住方法。

C. 鍏騫寸駭涓嬪唽絎鍏鍗曞厓鐭ヨ瘑鐐

浠f暟銆銆浠f暟鏄鐮旂┒鏁板瓧鍜屾枃瀛楃殑浠f暟榪愮畻鐞嗚哄拰鏂規硶錛屾洿紜鍒囩殑璇達紝鏄鐮旂┒瀹炴暟鍜屽嶆暟錛屼互鍙婁互瀹冧滑涓虹郴鏁扮殑澶氶」寮忕殑浠f暟榪愮畻鐞嗚哄拰鏂規硶鐨勬暟瀛﹀垎鏀瀛︾戙 鍒濈瓑浠f暟鏄鏇村彜鑰佺殑綆楁湳鐨勬帹騫垮拰鍙戝睍銆傚湪鍙や唬錛屽綋綆楁湳閲岀Н緔浜嗗ぇ閲忕殑錛屽叧浜庡悇縐嶆暟閲忛棶棰樼殑瑙f硶鍚庯紝涓轟簡瀵繪眰鏈夌郴緇熺殑銆佹洿鏅閬嶇殑鏂規硶錛屼互瑙e喅鍚勭嶆暟閲忓叧緋葷殑闂棰橈紝灝變駭鐢熶簡浠ヨВ鏂圭▼鐨勫師鐞嗕負涓蹇冮棶棰樼殑鍒濈瓑浠f暟銆
銆銆浠f暟鏄鐢辯畻鏈婕斿彉鏉ョ殑錛岃繖鏄姣鏃犵枒闂鐨勩傝嚦浜庝粈涔堝勾浠d駭鐢熺殑浠f暟瀛﹁繖闂ㄥ︾戱紝灝卞緢涓嶅規槗璇存竻妤氫簡銆傛瘮濡傦紝濡傛灉浣犺や負鈥滀唬鏁板︹濇槸鎸囪Вbx+k=0榪欑被鐢ㄧ﹀彿琛ㄧず鐨勬柟紼嬬殑鎶宸с傞偅涔,榪欑嶁滀唬鏁板︹濇槸鍦ㄥ嶮鍏涓栫邯鎵嶅彂灞曡搗鏉ョ殑銆
銆銆濡傛灉鎴戜滑瀵逛唬鏁扮﹀彿涓嶆槸瑕佹眰璞$幇鍦ㄨ繖鏍風畝緇冿紝閭d箞錛屼唬鏁板︾殑浜х敓鍙涓婃函鍒版洿鏃╃殑騫翠唬銆傝タ鏂逛漢灝嗗叕鍏冨墠涓変笘綰鍙ゅ笇鑵婃暟瀛﹀朵涪鐣鍥劇湅浣滄槸浠f暟瀛︾殑榧葷栥傝屽湪涓鍥斤紝鐢ㄦ枃瀛楁潵琛ㄨ揪鐨勪唬鏁伴棶棰樺嚭鐜扮殑灝辨洿鏃╀簡銆
銆銆鈥滀唬鏁扳濅綔涓轟竴涓鏁板︿笓鏈夊悕璇嶃佷唬琛ㄤ竴闂ㄦ暟瀛﹀垎鏀鍦ㄦ垜鍥芥e紡浣跨敤錛屾渶鏃╂槸鍦1859騫淬傞偅騫達紝娓呬唬鏁板﹀墮噷鏉庡杽鍏板拰鑻卞浗浜洪煢鍒椾簹鍔涘叡鍚岀炕璇戜簡鑻卞浗浜烘#涔堢敇鎵鍐欑殑涓鏈涔︼紝璇戞湰鐨勫悕縐板氨鍙鍋氥婁唬鏁板︺嬨傚綋鐒訛紝浠f暟鐨勫唴瀹瑰拰鏂規硶錛屾垜鍥藉彜浠f棭灝變駭鐢熶簡錛屾瘮濡傘婁節絝犵畻鏈銆嬩腑灝辨湁鏂圭▼闂棰樸
銆銆鍒濈瓑浠f暟鐨勪腑蹇冨唴瀹規槸瑙f柟紼嬶紝鍥犺岄暱鏈熶互鏉ラ兘鎶婁唬鏁板︾悊瑙f垚鏂圭▼鐨勭戝︼紝鏁板﹀朵滑涔熸妸涓昏佺簿鍔涢泦涓鍦ㄦ柟紼嬬殑鐮旂┒涓娿傚畠鐨勭爺絀舵柟娉曟槸楂樺害璁$畻鎬х殑銆
銆銆瑕佽ㄨ烘柟紼嬶紝棣栧厛閬囧埌鐨勪竴涓闂棰樻槸濡備綍鎶婂疄闄呬腑鐨勬暟閲忓叧緋葷粍鎴愪唬鏁板紡錛岀劧鍚庢牴鎹絳夐噺鍏崇郴鍒楀嚭鏂圭▼銆傛墍浠ュ垵絳変唬鏁扮殑涓涓閲嶈佸唴瀹瑰氨鏄浠f暟寮忋傜敱浜庝簨鐗╀腑鐨勬暟閲忓叧緋葷殑涓嶅悓錛屽ぇ浣撲笂鍒濈瓑浠f暟褰㈡垚浜嗘暣寮忋佸垎寮忓拰鏍瑰紡榪欎笁澶х被浠f暟寮忋備唬鏁板紡鏄鏁扮殑鍖栬韓錛屽洜鑰屽湪浠f暟涓錛屽畠浠閮藉彲浠ヨ繘琛屽洓鍒欒繍綆楋紝鏈嶄粠鍩烘湰榪愮畻瀹氬緥錛岃屼笖榪樺彲浠ヨ繘琛屼箻鏂瑰拰寮鏂逛袱縐嶆柊鐨勮繍綆椼傞氬父鎶婅繖鍏縐嶈繍綆楀彨鍋氫唬鏁拌繍綆楋紝浠ュ尯鍒浜庡彧鍖呭惈鍥涚嶈繍綆楃殑綆楁湳榪愮畻銆
銆銆鍦ㄥ垵絳変唬鏁扮殑浜х敓鍜屽彂灞曠殑榪囩▼涓錛岄氳繃瑙f柟紼嬬殑鐮旂┒錛屼篃淇冭繘浜嗘暟鐨勬傚康鐨勮繘涓姝ュ彂灞曪紝灝嗙畻鏈涓璁ㄨ虹殑鏁存暟鍜屽垎鏁扮殑姒傚康鎵╁厖鍒版湁鐞嗘暟鐨勮寖鍥達紝浣挎暟鍖呮嫭姝h礋鏁存暟銆佹h礋鍒嗘暟鍜岄浂銆傝繖鏄鍒濈瓑浠f暟鐨勫張涓閲嶈佸唴瀹癸紝灝辨槸鏁扮殑姒傚康鐨勬墿鍏呫
銆銆鏈変簡鏈夌悊鏁幫紝鍒濈瓑浠f暟鑳借В鍐崇殑闂棰樺氨澶уぇ鐨勬墿鍏呬簡銆備絾鏄錛屾湁浜涙柟紼嬪湪鏈夌悊鏁拌寖鍥村唴浠嶇劧娌℃湁瑙c備簬鏄錛屾暟鐨勬傚康鍦ㄤ竴嬈℃墿鍏呭埌浜嗗疄鏁幫紝榪涜屽張榪涗竴姝ユ墿鍏呭埌浜嗗嶆暟銆
銆銆閭d箞鍒頒簡澶嶆暟鑼冨洿鍐呮槸涓嶆槸浠嶇劧鏈夋柟紼嬫病鏈夎В錛岃繕蹇呴』鎶婂嶆暟鍐嶈繘琛屾墿灞曞憿錛熸暟瀛﹀朵滑璇達細涓嶇敤浜嗐傝繖灝辨槸浠f暟閲岀殑涓涓钁楀悕鐨勫畾鐞嗏斾唬鏁板熀鏈瀹氱悊銆傝繖涓瀹氱悊綆鍗曞湴璇村氨鏄痭嬈℃柟紼嬫湁n涓鏍廣1742騫12鏈15鏃ョ憺澹鏁板﹀舵ф媺鏇懼湪涓灝佷俊涓鏄庣『鍦板仛浜嗛檲榪幫紝鍚庢潵鍙︿竴涓鏁板﹀躲佸痙鍥界殑楂樻柉鍦1799騫寸粰鍑轟簡涓ユ牸鐨勮瘉鏄庛
銆銆鎶婁笂闈㈠垎鏋愯繃鐨勫唴瀹圭患鍚堣搗鏉ワ紝緇勬垚鍒濈瓑浠f暟鐨勫熀鏈鍐呭瑰氨鏄錛
銆銆涓夌嶆暟鈥斺旀湁鐞嗘暟銆佹棤鐞嗘暟銆佸嶆暟
銆銆涓夌嶅紡鈥斺旀暣寮忋佸垎寮忋佹牴寮
銆銆涓蹇冨唴瀹規槸鏂圭▼鈥斺旀暣寮忔柟紼嬨佸垎寮忔柟紼嬨佹牴寮忔柟紼嬪拰鏂圭▼緇勩
銆銆鍒濈瓑浠f暟鐨勫唴瀹瑰ぇ浣撲笂鐩稿綋浜庣幇浠d腑瀛﹁劇疆鐨勪唬鏁拌劇▼鐨勫唴瀹癸紝浣嗗張涓嶅畬鍏ㄧ浉鍚屻傛瘮濡傦紝涓ユ牸鐨勮達紝鏁扮殑姒傚康銆佹帓鍒楀拰緇勫悎搴斿綊鍏ョ畻鏈鐨勫唴瀹癸紱鍑芥暟鏄鍒嗘瀽鏁板︾殑鍐呭癸紱涓嶇瓑寮忕殑瑙f硶鏈夌偣鍍忚В鏂圭▼鐨勬柟娉曪紝浣嗕笉絳夊紡浣滀負涓縐嶄及綆楁暟鍊肩殑鏂規硶錛屾湰璐ㄤ笂鏄灞炰簬鍒嗘瀽鏁板︾殑鑼冨洿錛涘潗鏍囨硶鏄鐮旂┒瑙f瀽鍑犱綍鐨勨︹︺傝繖浜涢兘鍙鏄鍘嗗彶涓婂艦鎴愮殑涓縐嶇紪鎺掓柟娉曘
銆銆鍒濈瓑浠f暟鏄綆楁湳鐨勭戶緇鍜屾帹騫匡紝鍒濈瓑浠f暟鐮旂┒鐨勫硅薄鏄浠f暟寮忕殑榪愮畻鍜屾柟紼嬬殑奼傝В銆備唬鏁拌繍綆楃殑鐗圭偣鏄鍙榪涜屾湁闄愭$殑榪愮畻銆傚叏閮ㄥ垵絳変唬鏁版昏搗鏉ユ湁鍗佹潯瑙勫垯銆傝繖鏄瀛︿範鍒濈瓑浠f暟闇瑕佺悊瑙e苟鎺屾彙鐨勮佺偣銆
銆銆榪欏嶮鏉¤勫垯鏄錛
銆銆浜旀潯鍩烘湰榪愮畻寰嬶細鍔犳硶浜ゆ崲寰嬨佸姞娉曠粨鍚堝緥銆佷箻娉曚氦鎹㈠緥銆佷箻娉曠粨鍚堝緥銆佸垎閰嶅緥錛
銆銆涓ゆ潯絳夊紡鍩烘湰鎬ц川:絳夊紡涓よ竟鍚屾椂鍔犱笂涓涓鏁幫紝絳夊紡涓嶅彉錛涚瓑寮忎袱杈瑰悓鏃朵箻浠ヤ竴涓闈為浂鐨勬暟錛岀瓑寮忎笉鍙橈紱
銆銆涓夋潯鎸囨暟寰嬶細鍚屽簳鏁板籙鐩鎬箻錛屽簳鏁頒笉鍙樻寚鏁扮浉鍔狅紱鎸囨暟鐨勪箻鏂圭瓑浜庡簳鏁頒笉鍙樻寚鏁版兂涔橈紱縐鐨勪箻鏂圭瓑浜庝箻鏂圭殑縐銆
銆銆鍒濈瓑浠f暟瀛﹁繘涓姝ョ殑鍚戜袱涓鏂歸潰鍙戝睍錛屼竴鏂歸潰鏄鐮旂┒鏈鐭ユ暟鏇村氱殑涓嬈℃柟紼嬬粍錛涘彟涓鏂歸潰鏄鐮旂┒鏈鐭ユ暟嬈℃暟鏇撮珮鐨勯珮嬈℃柟紼嬨傝繖鏃跺欙紝浠f暟瀛﹀凡鐢卞垵絳変唬鏁板悜鐫楂樼瓑浠f暟鐨勬柟鍚戝彂灞曚簡銆
銆銆(1)a-b=0,a=b
銆銆(2)a+b=0,a=-b,b=-a
銆銆(3)a*b=0,a=0 or b=0
浠f暟灝辨槸鐢ㄥ紡瀛愯〃紺轟竴涓鏁板箋

D.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

下面是我的復習資料。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小學奧數公式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的公式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的公式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的公式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的公式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的公式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的公式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的公式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一)數的讀法和寫法 1.
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後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它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2. 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3.
小數的讀法: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從左向右順次讀出每一位數位上的數字。 4.
小數的寫法: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5.
分數的讀法:讀分數時,先讀分母再讀「分之」然後讀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6. 分數的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
7. 百分數的讀法:讀百分數時,先讀百分之,再讀百分號前面的數,讀數時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8.
百分數的寫法: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後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二)數的改寫
一個較大的多位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有時還可以根據需要,省略這個數某一位後面的數,寫成近似數。 1.
准確數:在實際生活中,為了計數的簡便,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改寫後的數是原數的准確數。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是 125430 萬;改寫成 以億做單位 的數 12.543 億。 2.
近似數:根據實際需要,我們還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省略某一位後面的尾數,用一個近似數來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億後面的尾數是 13 億。 3.
四捨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數去掉;如果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數捨去,並向它的前一位進1。例如:省略
345900 萬後面的尾數約是 35 萬。省略 4725097420 億後面的尾數約是 47 億。 4. 大小比較 1.
比較整數大小:比較整數的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2.
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3. 比較分數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數,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數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數的互化
1. 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後面寫幾個零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2.
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盡的就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3.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4.
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 5. 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6.
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7. 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數的整除 1. 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這個合數的質數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質數為止,再把除數和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2.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的公約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約數1為止,然後把所有的除數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的最大公約數 。
3.
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或其中的部分數)的公約數去除,一直除到互質(或兩兩互質)為止,然後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 成為互質關系的兩個數: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 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互質; 當合數不是質數的倍數時,這個合數和這個質數互質;
兩個合數的公約數只有1時,這兩個合數互質。 (五) 約分和通分 約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來的幾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然後把各分數化成用這個最小公倍數作分母的分數。
小數
1 小數的意義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可以用小數表示。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一個小數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部分組成。數中的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左邊的數叫做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叫做小數部分。
在小數里,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小數部分的最高分數單位「十分之一」和整數部分的最低單位「一」之間的進率也是10。 2小數的分類
純小數:整數部分是零的小數,叫做純小數。例如: 0.25 、 0.368 都是純小數。 帶小數:整數部分不是零的小數,叫做帶小數。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帶小數。 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數。
無限小數:小數部分的數位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例如: 4.33 …… 3.1415926 ……
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數字排列無規律且位數無限,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 例如:∏
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有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個數叫做循環小數。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 例如: 3.99 ……的循環節是「 9 」 , 0.5454 ……的循環節是「 54
」 。 純循環小數: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3.1222 …… 0.03333 ……
寫循環小數的時候,為了簡便,小數的循環部分只需寫出一個循環節,並在這個循環節的首、末位數字上各點一個圓點。如果循環 節只有
一個數字,就只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例如: 3.777 …… 簡寫作 0.5302302 …… 簡寫作 。
分數
1 分數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2 分數的分類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帶分數: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與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 3 約分和通分
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 ,叫做約分。 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四)百分數 1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 叫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來表示。百分號是表示百分數的符號。

E.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知識是人生旅途中的資糧。從而,只要我們有了更多的知識,哪怕是最可怕,最艱難的任何事,我們多有了力量去克服,有了知識我們就有了向前走的勇氣,勇往直前。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1

第一單元 負數

1、負數的由來:

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兩個量(如盈利虧損、收入支出……),光有學過的0 1 3.4 2/5……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出現了負數,以盈利為正、虧損為負;以收入為正、支出為負

2、負數:小於0的數叫負數(不包括0),數軸上0左邊的數叫做負數。

若一個數小於0,則稱它是一個負數。

負數有無數個,其中有(負整數,負分數和負小數)

負數的寫法:

數字前面加負號「-」號,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正數:

大於0的數叫正數(不包括0),數軸上0右邊的數叫做正數

若一個數大於0,則稱它是一個正數。正數有無數個,其中有(正整數,正分數和正小數)

正數的寫法:數字前面可以加正號「+」號,也可以省略不寫。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限

6、比較兩數的大小:

①利用數軸:

負數<0<正數 或 左邊<右邊

②利用正負數含義:正數之間比較大小,數字大的就大,數字小的就小。負數之間比較大小,數字大的反而小,數字小的反而大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2

第二單元 百分數二

(一)、折扣和成數

1、折扣:用於商品,現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叫做折扣。通稱「打折」。

幾折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解決打折的問題,關鍵是先將打的折數轉化為百分數或分數,然後按照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幾分之幾)的數的解題 方法 進行解答。

商品現在打八折:現在的售價是原價的80﹪

商品現在打六折五:現在的售價是原價的65﹪

2、成數:

幾成就是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

解決成數的問題,關鍵是先將成數轉化為百分數或分數,然後按照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幾分之幾)的數的解題方法進行解答。

這次衣服的進價增加一成:這次衣服的進價比原來的進價增加10﹪

今年小麥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麥的收成是去年的85﹪

(二)、稅率和利率

1、稅率

(1)納稅: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2)納稅的意義: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 教育 、 文化 和國防安全等事業。

(3)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

(4)稅率: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

(5)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額=總收入×稅率

收入額=應納稅額÷稅率

2、利率

(1)存款分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儲蓄的意義: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計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利率=利息÷時間÷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稅(國債和教育儲藏的利息不納稅),則:

稅後利息=利息-利息的應納稅額=利息-利息×利息稅率=利息×(1-利息稅率)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利息稅率)

購物策略:

估計費用:根據實際的問題,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進行估算。

購物策略:根據實際需要,對常見的幾種優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較,並能夠最終選擇最為優惠的方案

學後 反思 :做事情運用策略的好處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3

第三單元 圓柱和圓錐

一、圓柱

1、圓柱的形成:圓柱是以長方形的一邊為軸旋轉而得的。

圓柱也可以由長方形捲曲而得到。

兩種方式:

1.以長方形的長為底面周長,寬為高;

2.以長方形的寬為底面周長,長為高。

其中,第一種方式得到的圓柱體體積較大。

2、圓柱的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一個圓柱有無數條高,他們的數值是相等的

3、圓柱的特徵:

(1)底面的特徵:圓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兩個圓。

(2)側面的特徵: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3)高的特徵 :圓柱有無數條高

4、圓柱的切割:

①橫切:切面是圓,表面積增加2倍底面積,即S 增 =2πr?

②豎切(過直徑):切面是長方形(如果h=2R,切面為正方形),該長方形的長是圓柱的高,寬是圓柱的底面直徑,表面積增加兩個長方形的面積,即S增=4rh

5、圓柱的側面展開圖:

①沿著高展開,展開圖形是長方形,如果h=2πr,則展開圖形為正方形

②不沿著高展開,展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或不規則圖形

③無論怎麼展開都得不到梯形

6、圓柱的相關計算公式:

底面積 :S底=πr?

底面周長:C底=πd=2πr

側面積 :S側=2πrh

表面積 :S表=2S底+S側=2πr?+2πrh

體積 :V柱=πr?h

考試常見題型:

①已知圓柱的底面積和高,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底面周長

②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底面積

③已知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體積,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高,底面積

④已知圓柱的底面面積和高,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

⑤已知圓柱的側面積和高,求圓柱的底面半徑,表面積,體積,底面積

以上幾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通常是求出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再根據圓柱的相關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無蓋水桶的表面積=側面積+一個底面積油桶的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

煙囪通風管的表面積=側面積

只求側面積:燈罩、排水管、漆柱、通風管、壓路機、衛生紙中軸、薯片盒包裝

側面積+一個底面積:玻璃杯、水桶、筆筒、帽子、 游泳 池

側面積+兩個底面積:油桶、米桶、罐桶類

二、圓錐

1、圓錐的形成:圓錐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邊為軸旋轉而得到的。圓錐也可以由扇形捲曲而得到。

2、圓錐的高是兩個頂點與底面之間的距離,與圓柱不同,圓錐只有一條高

3、圓錐的特徵:

(1)底面的特徵:圓錐的底面一個圓。

(2)側面的特徵: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3)高的特徵:圓錐有一條高。

4、圓錐的切割:

①橫切:切面是圓

②豎切(過頂點和直徑直徑):切面是等腰三角形,該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圓錐的高,底是圓錐的底面直徑,面積增加兩個等腰三角形的面積,

即S增=2rh

5、圓錐的相關計算公式:

底面積:S底=πr?

底面周長:C底=πd=2πr

體積:V錐=1/3πr?h

考試常見題型:

①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求體積,底面周長

②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求圓錐的體積,底面積

③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體積,求圓錐的高,底面積

以上幾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通常是求出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再根據圓柱的相關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三、圓柱和圓錐的關系

1、圓柱與圓錐等底等高,圓柱的體積是圓錐的3倍。

2、圓柱與圓錐等底等體積,圓錐的高是圓柱的3倍。

3、圓柱與圓錐等高等體積,圓錐的底面積(注意:是底面積而不是底面半徑)是圓柱的3倍。

4、圓柱與圓錐等底等高 ,體積相差2/3Sh

題型 總結

①直接利用公式:分析清楚求的的是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體積

分析清楚半徑變化導致底面周長、側面積、底面積、體積的變化

分析清楚兩個圓柱(或兩個圓錐)半徑、底面積、底面周長、側面積、表面積、體積之比

②圓柱與圓錐關系的轉換:包括削成最大體積的問題(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圓錐之間)

③橫截面的問題

④浸水體積問題:(水面上升部分的體積就是浸入水中物品的體積,等於盛水容積的底面積乘以上升的高度)容積是圓柱或長方體,正方體

⑤等體積轉換問題:一個圓柱融化後做成圓錐,或圓柱中的溶液倒入圓錐,都是體積不變的 問題,注意不要乘以1/3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4

第四單元 比例

1、比的意義(1)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2)「:」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比的前項除以後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較,比的前項相當於被除數,後項相當於除數,比值相當於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時也可能是整數。

(5)比的後項不能是零。

(6)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知比的前項相當於分子,後項相當於分母,比值相當於分數值。

2、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3、求比值和化簡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項除以後項,它的結果是一個數值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或分數。

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它的結果必須是一個最簡比,即前、後項是互質的數。

4、按比例分配:

在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佔總量的幾分之幾,然後求出總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5、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

兩端的兩項叫做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內項。

6、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7、比和比例的區別

(1)比表示兩個量相除的關系,它有兩項(即前、後項);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項(即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

(2)比有基本性質,它是化簡比的依據;比例也有基本性質,它是解比例的依據。

8、成正比例的量: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0、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關鍵是看這兩個相關聯的量中相對就的兩個數的商一定還是積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積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類

(1)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2)縮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3、圖上距離: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實際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

圖上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

14、應用比例尺畫圖的步驟:

(1)寫出圖的名稱、

(2)確定比例尺;

(3)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

(4)畫圖(畫出單位長度)

(5)標出實際距離,寫清地點名稱

(6)標出比例尺

15、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形狀相同,大小不同。

16、用比例解決問題:

根據問題中的不變數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並正確判斷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關系,並根據正、反比例關系式列出相應的方程並求解。

17、常見的數量關系式:(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

單價×數量=總價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速度×時間=路程

工效×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18、

已知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可以求比例尺。

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可以求實際距離。

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可以求圖上距離。

計算時圖距和實距單位必須統一。

19、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是不是成反比例?

答: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天數=播種的總公頃數

已知播種的總公頃數一定,就是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的積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種的公頃數和要用的天數成反比例。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5

第五單元 數學廣角-鴿巢問題

1、鴿巣原理是一個重要而又基本的組合原理, 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利用公式進行解題:

物體個數÷鴿巣個數=商……余數

至少個數=商+1

2、摸2個同色球計算方法。

①要保證摸出兩個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數量至少要比顏色數多1。

物體數=顏色數×(至少數-1)+1

②極端思想: 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兩個不同顏色的球,再無論摸出一個什麼顏色的球,都能保證一定有兩個球是同色的。

③公式:

兩種顏色:2+1=3(個)

三種顏色:3+1=4(個)

四種顏色:4+1=5(個)


六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六年級數學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期末知識要點

★ 六年級數學下冊必背知識點總結

★ 六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六年級數學幾何的初步知識知識點總結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小升初考試必備數學一到六年級的知識點

★ 小升初一至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 小學六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大全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盤點

F.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知識點~~急求!!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正方體正方體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長方形長方形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長方體長方體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梯形梯形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圓形圓形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S=∏rr 9 圓柱體圓柱體圓柱體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圓錐體圓錐體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和倍問題和倍問題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差倍問題差倍問題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小學奧數公式 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的公式和倍問題的公式和倍問題的公式和倍問題的公式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的公式差倍問題的公式差倍問題的公式差倍問題的公式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的公式植樹問題的公式植樹問題的公式植樹問題的公式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的公式盈虧問題的公式盈虧問題的公式盈虧問題的公式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的公式相遇問題的公式相遇問題的公式相遇問題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的公式追及問題的公式追及問題的公式追及問題的公式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流水問題流水問題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的公式濃度問題的公式濃度問題的公式濃度問題的公式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的公式利潤與折扣問題的公式利潤與折扣問題的公式利潤與折扣問題的公式 利潤=售出價-成本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一一一一))))數的讀法和寫法數的讀法和寫法數的讀法和寫法數的讀法和寫法 1. 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後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它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2. 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3、小數的讀法: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從左向右順次讀出每一位數位上的數字。 4、小數的寫法: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5、分數的讀法:讀分數時,先讀分母再讀「分之」然後讀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6. 分數的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按照整數的寫法來寫。 7. 百分數的讀法:讀百分數時,先讀百分之,再讀百分號前面的數,讀數時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 8. 百分數的寫法: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後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二二二二))))數的改寫數的改寫數的改寫數的改寫 一個較大的多位數,為了讀寫方便,常常把它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有時還可以根據需要,省略這個數某一位後面的數,寫成近似數。 1. 准確數:在實際生活中,為了計數的簡便,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改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改寫後的數是原數的准確數。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數是 125430 萬;改寫成 以億做單位 的數 12.543 億。 2. 近似數:根據實際需要,我們還可以把一個較大的數,省略某一位後面的尾數,用一個近似數來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億後面的尾數是 13 億。 3. 四捨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數去掉;如果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數捨去,並向它的前一位進1。例如:省略 345900 萬後面的尾數約是 35 萬。省略 4725097420 億後面的尾數約是 47 億。 4. 大小比較 1. 比較整數大小:比較整數的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2. 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3. 比較分數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分子相同的數,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數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三三三))))數的互化數的互化數的互化數的互化 1. 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後面寫幾個零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2. 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盡的就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3.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4. 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 5. 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6. 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7. 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四四四四))))數的整除數的整除數的整除數的整除 1. 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這個合數的質數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質數為止,再把除數和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2. 求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的公約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約數1為止,然後把所有的除數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的最大公約數 。 3. 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是:先用這幾個數(或其中的部分數)的公約數去除,一直除到互質(或兩兩互質)為止,然後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求積,這個積就是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 成為互質關系的兩個數:1和任何自然數互質 ; 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互質; 當合數不是質數的倍數時,這個合數和這個質數互質; 兩個合數的公約數只有1時,這兩個合數互質。 ((((五五五五)))) 約分和通分約分和通分約分和通分約分和通分 1、約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約數(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來的幾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然後把各分數化成用這個最小公倍數作分母的分數。 小數 1 、小數的意義 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可以用小數表示。

G.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 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也是要記、要背、要講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

分數混合運算

1、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完全相同,都是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弧的先算括弧里的。

①如果是同一級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②如果是分數連乘,可先進行約分,再進行計算;

③如果是分數乘除混合運算時,要先把除法轉換成乘法,然後按乘法運算。

2、解決問題

(1)用分數運算解決「求比已知量多(或少)幾分之幾的量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方法是:

第①種方法:可以先求出多或少的具體量,再用單位「1」的量加或減去多或少的部分,求出要求的問題。

第②種方法:也可以用單位「1」加或減去多或少的幾分之幾,求出未知數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再用單位「1」的量乘這個分數。

(2)「已知甲與乙的和,其中甲占和的幾分之幾,求乙數是多少?」

第①種方法:首先明確誰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求出甲數,再用單位「1」減去甲數,求出乙數。

第②種方法:先用單位「1」減去已知甲數所佔和的幾分之幾,即得未知乙數所佔和的幾分之幾,再求出乙數。

(3)用方程解決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步驟:

①要找准單位「1」。

②確定好其他量和單位「1」的量有什麼關系,畫出關系圖,寫出等量關系式。

③設未知量為X,根據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

④解答方程。

(4)要記住以下幾種算術解法解應用題:

①對應數量÷對應分率=單位「1」 的量

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③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還可以用列方程解答。

3、要記住以下的解方程定律:

加數 +加數 = 和;

加數 = 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 = 差;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因數×因數 = 積;

因數 = 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 = 商;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4、繪制簡單線段圖的方法:

分數應用題,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知道單位「1」的量用乘法,另一種是求單位「1」的量,用除法。這兩種類型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可以分成三種:(一)一種量是另一種量的幾分之幾。(二)一種量比另一種量多幾分之幾。(三)一種量比另一種量少幾分之幾。繪制時關鍵處理好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在審題確定單位「1」的量。繪制步驟:

①首先用線段表示出這個單位「1」的量,畫在最上面,用直尺畫。

②分率的分母是幾就把單位「1」的量平均分成幾份,用直尺畫出平均的等分。標出相關的量。

③再繪制與單位「1」有關的量,根據實際是上面的三種關系中的哪一種再畫。標出相關的量。

④問題所求要標出「?」號和單位。

5、補充知識點

分數乘法:分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分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

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為零.。

分數乘法意義

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可以看作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分數乘整數:數形結合、轉化化歸

倒數: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分數的倒數

找一個分數的倒數,例如3/4把3/4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4/3。3/4是4/3的倒數,也可以說4/3是3/4的倒數。

整數的倒數

找一個整數的倒數,例如12,把12化成分數,即12/1 ,再把12/1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1/12 ,12是1/12的倒數。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體積和表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 ) ×2 公式:S=(a×b+a×c+b×c)×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公式: S=6a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 = 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 = 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 = a3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

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六年級數學必考知識點

1.比和比例的意義

比的意義是兩個數的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而比例的意義是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因此,比和比例的意義也有所不同。而且,比號沒有括弧的含義而另一種形式,分數有括弧的含義!

2.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為零的數。比值不變。用於化簡比。

3.比例的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乘積等於兩個內項的乘積。比例的性質用於解比例。

4.比和比例的聯系:

比和比例有著密切聯系。比是研究兩個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它有兩項;比例是研究相關聯的兩種量中兩組相對應數的關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項組成。比例是由比組成的,成比例的兩個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5.比和比例的區別

(1)意義、項數、各部分名稱不同。比表示兩個數相除;只有兩個項:比的前項和後項。如:a:b這是比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個項:兩個外項和兩個內項。a:b=3:4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質和比例的基本性質意義不同、應用不同。聯系:比例是由兩個相等的比組成。

6.正比例:若A擴大或縮小幾倍,B也擴大或縮小幾倍(AB的商不變時),則A與B成正比。反比例:若A擴大或縮小幾倍,B也縮小或擴大幾倍(AB的積不變時),則A與B成反比。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六年級 數學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必備的素質,是學好數學的最基本保證。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1. 課前預習 的習慣。

有效的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可以提高學習的質量。通過布置預習提綱的方法來進行,以後逐步過渡到只布置預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發現問題,讓學生課前對新知識有所了解。有些課上沒有條件、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課前去做。如講統計表時,就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好同組同學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2.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里的聽「講」,應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說課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系,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二是說要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3.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從小就養成:(1)規范書寫,保持書寫清潔的習慣。作業的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范。(2)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要跟別人對算式和結果,更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3)認真審題,仔細運算的習慣。(4)驗算的習慣。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相關 文章 :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

★ 小學六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大全

★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知識點整理(完整版)

★ 六年級數學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難點及學習方法

★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 六年級數學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

★ 六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H. 六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如果說學習一定有捷徑,那隻能是勤奮,因為努力永遠不會騙人。學習需要勤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奮。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知識點:數的互化

1. 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的後面寫幾個零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2. 分數化成小數: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盡的就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

3. 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4. 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

5. 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6. 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7. 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六年級數學知識點:圖形計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圓形 (S:面積 C:周長 л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л=2×л×半徑 C=лd=2лr

(2)面積=半徑×半徑×л

9、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ch(2лr或лd)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11、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12、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13、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數學 學習 方法 技巧

一、明確教學目標,制訂復習計劃

小學 畢業 班數學總復習知識容量多、時間跨度大,所學知識的遺忘率高,復習之前教師必須再次鑽研教材,進一步了解教材的知識內容和編排特點,還要重新學習《數學課程標准》,把握好教學要點和數學知識重點,並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全面摸底,然後確定復習目標,制定復習計劃,主要包括:復習的內容要點,分幾節課完成,設計好每節課的內容和目標。例如,制訂「數的運算」這一單元復習計劃:第一節復習四則運算計算方法及其關系,第二節復習運算定律,第三節復習整數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樣才能使復習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種邏輯遞進的 復習方法 可以從根本上克服復習的盲目性、隨意性還有簡單地以教材上的復習題為內容,讓學生照書做完了事的思想。

二、了解學情,制定復習方法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雖是用於指揮行軍打仗,但細斟此言,筆者認為它同樣適用於指導教學。作為一名有 經驗 的教師,首先要掌握學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及時對教學工作作出調整,以減少無效勞動,確保教學活動不偏離預定的教學目標。了解學情的途徑很多,諸如「教學觀察」、「師生談心法」、「開展第二課堂法」等等,老師可在教學實踐中,多留心觀察,多 總結 經驗,多開動腦筋,把多種的方法靈活運用,以期達到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情感,學習情況等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路

小學畢業生通過六年的數學學習,大多都掌握了比較可觀的知識點,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來幫助學生,就好比是一堆貨物,品種繁多,堆放零亂,要想記住特別困難。只有加以整理,有序分類,才能清清楚楚,一目瞭然。因此,在復習時應根據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和學生的薄弱環節,引導學生把已經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分類、整合,弄清它們的來龍去脈,溝通其縱橫聯系,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引導學生自主整理,促進知識系統化的目的不僅要構建完整的知識網路,還要在構建知識網路的的同時,使學生對以前所學的知識有新的認識、提高。同時,要重視在復習整理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整理的意識,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復習時,引導學生將知識分塊,系統整理,按塊復習,一塊一塊復習記憶。如果再將每一小類找出共性,規律,記憶效果就會大大加強。將知識分成大類,以表格形式呈現,細化到每一個知識點,逐一復習,鞏固強化達到熟練,運用時,從塊狀知識記憶中調用,速度也可加快。例如空間與圖形部分,筆者給學生搭建了這樣的框架:點、線、面、體。點有:端點、頂點、起點、垂足等;線有直線、射線、線段等;面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等;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等。每一點知識都有其自身意義和特點,通過這樣的邏輯順利建構了一種復合學生思維規律的知識脈絡,點是構成線的基礎,點可以連成線,線可構成面,面可圍成體,垂線實際就是面和體的高等等。這些知識即單獨存在,也相互聯系,形成一個體系,易於學生系統掌握。


六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六年級數學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小學六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大全

★ 六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六年級數學幾何的初步知識知識點總結

★ 六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 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復習

★ 小學數學基礎知識點整理

★ 六年級數學的重難點知識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