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年月日知識
年月日,是一種計時單位,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互相獨立的。根據精確測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365.2422平太陽日,這叫一個回歸年。而從一次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時間間隔為29.5306平太陽日,這叫一個朔望月。
計算方法:
歷法用於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歷法"。以回歸年為單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個整數月,在一個月中又安排多少個整數天的方法和怎樣選取一年的起算點的方法就叫歷法。
歷法問題的復雜性全在於回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周期太零碎,它們同"日"之間的關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間的關系那樣簡單;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不能通約。
所以,歷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兩個周期。由於這兩個原因,歷法一般地分為三類;太陰歷、太陽歷和陰陽歷。側重協調朔望和歷月關系的叫太陽歷,簡稱陽歷;兼顧朔望月和回歸年、歷月和歷年的叫陰陽歷。
『貳』 什麼是歷法
歷法是按一定法制,組合年、月、日等計時單位,構成單位之間換算的方法,以供計量時間之用。
從遠古到現在,世界各國通用的歷法,種類繁多,諸如:古埃及歷、古巴比倫歷、古希臘歷、猶太歷、儒略歷、格里歷、伊斯蘭歷、印度歷以及中國歷朝頒行的多種歷法。按其著重點的不同,它們大體可以歸納為三類:以太陽回歸年為主要依據的歷法叫做「陽歷」,以月亮朔望月為主更迭的歷法叫做「陰歷」,同時兼顧回歸年和朔望月的歷法叫「陰陽歷」。
回歸年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從春分點再回到春分點的時間,即四季更迭的周期。一回歸年長365天5時48分46秒。陽歷就把它作為「歷年」
的標准。朔望月是月亮和太陽會合的周期,也是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一朔望月長29天12時44分03秒。陰歷把朔望月作為「歷月」的標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
中國古代的歷法有三種:陽歷,陰歷和陰陽合歷。陽歷也叫太陽歷;陰歷也叫太陰歷、月亮歷;陰陽合歷,便是俗稱的農歷。
歷法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年輕人叫萬年。有一次,他上山打柴,因為天氣炎熱,便坐在樹蔭下休息。忽然,地上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回家之後,他用幾天時間研製出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可是,當天陰、有雨或有霧時,由於沒有太陽,而影響了測量准確性。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發了他的興趣,於是他又動手製做了一個五層漏壺。日久天長,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便要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氣風雲的不測,也使他很苦悶。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祖乙,對祖乙講解日月運行的道理。
祖乙聽後龍顏大悅,認為很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同時在天壇前修築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研製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測,精心推算,終於制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現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大為感動,為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陽歷和閏年
陽歷是依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而定的歷法,也稱公歷。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
因為這個數不是日的整數,為了便於使用,就將365天作為一年,這就是陽歷的一年。因此,每年就多出5小時48分46秒,每4年就多出一天。於是,每4年加1天,為366天,就是閏年。這一天加在2月份的末尾。
那麼,為什麼公歷里獨獨2月在平年是28天呢?傳說在公元前46年,羅馬統帥愷撒著手制定陽歷時,本來規定每年12個月,逢奇是大月,31天;逢偶是小月,30天。2月份逢偶,也應該是30天。但這樣算下來,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所以必須想法在一年中除去1天。從哪一個月里扣去一天呢?因為在古羅馬,執行死刑都在2月,因此人們認為2月是不祥的月份。
所以就在2月份里扣去了一天,2月份就成了29天。後來,屋大維繼愷撒之後做了羅馬皇帝。屋大維發覺愷撒是7月生的,7月是大月,有3l天,而自己是8月生的,8月份是小月,只有30天。為了和愷撒表示同樣的尊嚴,屋大維決定把8月也改為31天。還將下半年的10月和12月都改為大月,9月、11月兩個月改為小月。這樣就多出來一天,只好又從不吉利的2月內扣掉。於是,2月就變成28天了。2000多年來,人們一直沿用著,逐漸地形成了一種習慣。
所以現行的公歷: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l天,4月、6月、9月、1 1月30天,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
農歷和閏月
農歷是我國使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又名夏歷、中歷、舊歷,民問也有叫陰歷的。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方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似,兼有陰歷月和陽歷年的性質,所以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歷。農歷把日月合朔的日期當作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為29日12小時46分3秒,因此農歷大月是30天,小月29天。
農歷基本上以12個月為一年。但12個朔望月為354.3667天,和回歸年相差l 1天左右。因此每3年就多出33天。為把多餘的日數消掉,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叫閏年,為13個月。至於閏哪一年,由節氣決定。農歷平年354天或355天。閏年為:383天或384天。
四季劃分
我國古代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
民間一般用農歷的月份來劃分四季:春季為農歷一月到三月,夏季為四月到六月,秋季為七月至九月,冬季為十月到十二月。
在天文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
氣象上一般以陽歷的3月到5月為春季,6月到8月為夏季,9月到11月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為冬季。為了盡可能全面地反映一個地區季節變化的物候情況,氣象部門是用五天平均氣溫的高低作為劃分四季的標。准:平均氣溫穩定在100C以下,為冬季;平均氣溫穩定在220C以上,為夏季;平均氣溫在lO。C~220C之間是春季和秋季。
天乾地支天乾地支簡稱干支,是農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包括十天乾和十二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乾地支還有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天乾和地支排列起來,共有60個組合,叫做「六十甲子"。我國人民舊時便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60輪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紀年法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成對,組成方法是,以天乾的單數對地支的單數,天乾的雙數對地支的雙數,從「甲子"開始,然後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癸亥」。從「甲子」到「癸亥」,共60對,稱60輪甲子。這60對於支,每一對代表一年。假如某一年是甲子年,則以後依次是乙丑年、丙寅年……癸亥年(見上表)。然後又從甲子年開始向後推,60年一個輪回,如此循環往復不斷。
「干支紀年」在到東漢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以政府命名的形式頒行全國,一直延續到現在。
干支紀月法
如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順序推算。
干支紀日法
甲子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例如農歷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千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立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每一地支表示兩個小時。
干支計時與現在時刻列表對照:
時辰用地支作名稱,從夜間11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11點到凌晨1點。
【子時】夜半(23t,3j至Ol時),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據說老鼠是深夜裡最活躍的動物,所以子時屬鼠。
【丑時】雞鳴(01時至03時),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據說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時屬牛。
【寅時】平旦(03時至05時),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寅字解析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動物是老虎,所以寅時屬虎。
【卯時】日出(05時至07時),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據說此時為「大陰」(即月亮)的時間。
傳說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時就屬兔。
【辰時】食時(07時至09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傳說此時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所以辰時屬龍。
【巳時】隅中(09時至11時),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據說蛇最愛在此時利用青草作掩護,所以巳時屬蛇。
【午時】日中(11時至13時),又名日正、中午等。午時陽氣到頂,陰氣始生,正是駿馬馳騁的時候,所以午時屬馬。
【未時】日昳(13時至15時),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傳說羊在未時吃過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強,所以未時屬羊。
【申時】哺時(15時至17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時屬猴。
【酉時】日入(17時至19時),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此時正當日沒月出之際,古有「太陽金雞」的傳說,所以酉時屬雞。
【戌時】黃昏(19時至21時),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夜的開始,犬守夜,所以戌時屬犬。
【亥時】人定(21時至23時),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據說晚上9點、10點時天地最混沌,而豬愛睡覺,混沌不清,所以亥時就屬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