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課本宇宙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基礎數是什麼意思 2024-11-28 06:27:44
測在同學眼裡哪裡美 2024-11-28 06:22:52

課本宇宙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4-05-17 14:07:43

Ⅰ 宇宙基本知識

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所構成的統一體;它包含了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以及所有的物質與能量,宇指空間,宙指時間。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其距離大約為93× 109光年,最大為27,160百萬秒差距;而整個宇宙的大小可能為無限大,但未有定論。

物理理論的發展與對宇宙的觀察,引領著人類進行宇宙構成與演化的推論。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曾經提出宇宙學、天體演化學與科學模型,解釋人們對於宇宙的觀察。最早的理論為地心說,由古希臘哲學家與印度哲學家所提出。

數世紀以來,逐漸精確的天文觀察,引領尼古拉斯·哥白尼提出以太陽系為主的日心說,以及經約翰內斯·開普勒改良的橢圓軌道模型;最終艾薩克·牛頓的重力定律解釋了前述的理論。後來觀察方法逐漸改良,引領人類意識到太陽系位於數十億恆星所形成的星系,稱為銀河系;隨後更發現,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之一。

在最大尺度范圍上,人們假定星系的分布平均,且各星系在各個方向之間的距離皆相同,這代表著宇宙既沒有邊緣,也沒有所謂的中心。透過星系分布與譜線的觀察,產生了許多現代物理宇宙學的理論。20世紀前期,人們發現到星系具有系統性的紅移現象,表明宇宙正在膨脹;藉由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察,表明宇宙具有起源。

最後,1990年代後期的觀察,發現宇宙的膨脹速率正在加快,顯示有可能存在一股未知的巨大能量促使宇宙加速膨脹,稱做暗能量。而宇宙的大多數質量則以一種未知的形式存在著,稱做暗物質。

(1)課本宇宙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性質

宇宙的時空通常以歐幾里得的觀點解析,也就是三維空間加上時間維度的「四維空間」。時間與空間可結合成一個流形,稱作閔考斯基時空;物理學家以此簡化了大量的物理理論,並使用更統一的方式,描述包含超星系與次原子層次的宇宙運作機制。

時空的事件並非絕對限定於空間與時間上,而是觀測者的已知相對運動。閔考斯基空間非常接近宇宙的無重力狀態;廣義相對論的偽黎曼流形描述了物質與重力在內的時空。弦理論則假設宇宙存有額外的維度。

在4種基本相互作用中,重力於宇宙中星系與大尺度結構等大規模範圍中,具有主導地位。重力的影響可以累積;相對地,正電荷與負電荷的影響則會相互抵消,使得電磁作用於宇宙大尺度結構中的影響力變低。至於弱相互作用與強交互作用的影響力,則會隨著距離增加而大幅下降,因此它們主要作用於次原子尺度。

宇宙中有著物質比反物質多的現象,這種不對稱可以從CP破壞的觀察中得到。宇宙既沒有動量,也沒有角動量;假設宇宙有限,就會遵循公認的物理定律

Ⅱ 宇宙知識

宇宙知識大全

宇宙知識大全,宇宙是浩瀚無際的,一直以來都吸引很多天文愛好者的目光,那麼你知道宇宙知識有哪些嗎,如果你不知道的話,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宇宙知識大全吧!

宇宙知識1

1、宇宙誕生已有 137 億年

2、只有四種自然力

3、量子力學整合了三種自然作用力

4、超重力論、在十一維空間統合四種作用力

5、超弦、統合所有作用力和自然律

6、所有理論在奇點處完全失效

7、宇宙是平坦的

8、宇宙年輕的時候是熾熱的、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冷

9、宇宙的直徑超過1500億光年

10、宇宙沒有中心

11、土星可以漂浮在水上

12、你身體的任何一個原子、可能來自於宇宙中任意一個星球

13、太陽的大小約為130萬個地球

14、肉眼只能看到5%的宇宙

15、太陽系一直在以著螺旋的方式離開銀河系

16、每天都有2750萬顆恆星在誕生、消亡

17、哈勃望遠鏡可以看到130億年前的光

18、月球的一天是708小時

19、電視出現雪花的時候、便是宇宙的嬰兒照、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宇宙背景輻射的信號

20、4億年前、地球表面全是7米高的大蘑菇

21、宇宙的味道近似於「雞肉料理味的金屬」

22、如果把宇宙的歷史濃縮成一年、銀河系在5月15日誕生、地球在9月21日開始出現生物、恐龍在12月30日滅絕、12月31號23點59分46秒、人類所有記載的歷史、都誕生於此

23、月球的塵埃有毒

24、月球的南極有冰

25、太陽系有1顆恆星、8顆行星、5顆矮行星、178顆天然衛星、3319顆彗星、670452顆小行星

26、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高達1150億人

27、銀河系在哈勃星系分類中的分類是SB

28、宇宙是有限無邊的

29、黑洞有質量、但是沒有體積

30、月球和太陽的視角大小幾乎一摸一樣

宇宙知識2

1、宇宙中有超過1000億個星系。最大的星系有將近4000個億星體、我們所在的星系——銀行系可以確定有1000億星球、如果你要數星星、單單銀河系的、一秒數一個、你也要花上3000年才數完。

2、「日」是太陽系裡面最大塊頭的、它大約占據太陽系的總質量的98%(130萬個地球都可以塞到太陽裡面、太陽的表面溫度有6000℃、而內部溫度則高達15,000,000℃)。

3、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同時也是自轉最快的行星、在木星上一天只有9小時55分鍾。

4、地球和月亮的距離一年增加3、8厘米。正式由於這個原因地球自轉在變慢、每隔100年地球自轉就慢2秒。換言之、100年後的今天比現在的今天要多2秒。

5、根據最准確的統計、目前發現14個黑洞(離我們最近的CygnusX-1、有8000光年那麼遠、黑洞只會吸收穿過它勢力范圍內的物體、所以它們不會吞嗤整個宇宙、一個黑洞可以吸收其他小的黑洞、但距離必須足夠的接近、黑洞也可能碰撞而合二為一、你不會看到黑洞、因為象所有物體一樣、光線也被彎曲吸收)。

6、其實、在217公里的太空、太空梭上的宇航員、會看到高速公路、大壩、飛機場、金字塔、甚至大型的車輛。事實上、萬里長城比其他建築可見性更低、尤其相比那些反光效果好、或者跟周圍色差大的建築。

7、北斗七星是星群而不是星座。北斗七星其實只是大熊座的一個小部分。

8、漆黑的宇宙、周邊沒有任何物體的情況下、溫度大概是2、7開爾文(-270℃)。太空的溫度應該是絕對零度(0開爾文)、但由於背景輻射的緣故、溫度有一點點微升。

宇宙的冷知識

1、冥王星上的冰比鋼鐵還要堅硬

冥王星表面的常年平均溫度在-220°、這也不難理解、因為距離太陽這個大火爐遠嘛、所以溫度自然也就低、不過我們的月球因為潮汐鎖定的原因背面常年不見陽光所以月球背面的溫度也是非常低的、甚至目前已知的太陽系裡最低的溫度-238°就是在月球背面的`一個隕石坑裡測得的。在如此的低溫下冰的強度已經秒殺了鋼鐵。

2、金星一天比一年長

眾所周知、地球繞地軸一周是一天的時間、繞太陽一周是一年的時間。每一個行星這樣運轉所需要的時間是不同的。一個詭異的事實是金星需要243個地球日才能繞自己的軸運動一周、但是圍繞太陽卻只需要225個地球日。金星在新的一天來臨之前、一年已經過去了。如此說來、生活在金星上豈不是可以天天過生日。

3、在太空里暴露肌膚會出現什麼情況

如果一個人沒有航天器或宇航服的保護、將身體完全暴露在太空中、可以說有不下幾十種危害會置人於死地、這裡面最殘酷的兇手就是我們身體內的水份、當身體突然暴露在太空後、雖然太空很冷但畢竟溫度不會瞬間下降、我們身體內的大部分水份(血液中的水份因為有血壓的存在可能不會沸騰)會因為氣壓的急劇下降而變的沸騰汽化、緊接著太空中零下上網路的低溫又會將這些汽化的水汽凝固成冰的結晶體、這時候、除非你是金剛狼、否則休想活命。

4、地球的重量不是一成不變的

導致地球重量變化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因為地球重元素的衰變會導致質量的損失、當然了因為這種原因導致的質量損失也可以忽略不計。其二因為隕石、大氣灰塵和彗星星塵每時每刻都在襲擊著地球、這些不速之客是導致地球質量改變的最重要原因、據說每一年地球的重量都會增加10000-100000噸。

5、在太空呆著會長高

我們人類因為直立行走、在地球上受地球重力的影響、脊柱會被壓縮、但是在太空中就完全不一樣了、擺脫了重力的束縛、脊柱會變的比在地球上的時候長。

6、在太空心臟會變小

除了脊椎以外、人的心臟也會改變一些才能適應太空的環境。根據太空生物學家的說法、心臟會變小、抽送的血液也會變少。當一個宇航員處於一個重力比較小的環境時、血液會從較低的部分流向心臟和大腦、這會讓心臟的負擔變小、時間長了、心臟也會變小。

7、寂靜的太空是沒有聲音的

我們都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是不能傳聲的、而太空就是一個接近真空的環境、所以在太空中聲音就好像不存在一樣、就算是飛船在你身邊爆炸了、那也是寂靜無聲。

宇宙的事實

宇宙年輕的時候是非常的熾熱的、1秒的溫度可達100億K

人們普遍的最為接受宇宙學模型的結論是「 宇宙大爆炸 」、但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R)的探究已經發現對此加以了很肯定的證明。嚴格的來講根本沒有科學家到底了解宇宙是因為什麼才會發生的大爆炸?一些科學家們只是根據推理來判斷的。根據近幾年的研究發現一個事實、那麼就是宇宙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熾熱的、並且還會隨著膨脹慢慢的冷卻。

宇宙剛開始膨脹時幾分鍾的時候溫度大概是10億K、在到後來的1秒鍾的時候溫度瞬間上升到了大約100億k!

在浩瀚的宇宙中、宇宙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地越來越冷

對於遙遠的宇宙星系的觀測表明來看、宇宙隨時隨刻都在加速的膨脹、根據科學家得出的結論來看、這顯示宇宙會逐漸的冷卻、並有可能難逃凍結的命運、導致這次的原因是缺乏熱源、也被科學家們稱作是「 熱寂 」威爾金森微波各項異性探測器(WMAP)對當前的宇宙結構和密度所作的精確探究傾向於這樣的結果。

地球不是平坦的、但是浩瀚的宇宙是平坦的

基於對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宇宙的存在可能有接近三種形式:閉合、開放或平坦。在相同的結果中、同樣是(WMAP)、但是結果觀測證明--宇宙是平坦的!

宇宙誕生至今已經有137億多年的歷史了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關注著這個問題、宇宙到底有多少億年了?根據之前由科學家研究小組從WMAP採集到的所有信息中得出的、而這些信息都來自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探測、得出的結論宇宙大約存活了137億多年。對於傳統的方式此數據也是具有證實的、比如對特定的放射性原子核豐度的測算而得出相同的結果。

宇宙知識3

1、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骨頭中的鈣、血液中的鐵其實都是來自數十億年前一顆超新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們身體氫原子是來源於137億年前宇宙爆炸、而在我們身體里幾乎百分之99物質都是空的、所以當把我們空間抽走、地球上所有人體積也就只有方塊糖大小!

2、電視機在沒有節目時候、出現雪花點並伴有雜音、其中1%的這種情況是來自宇宙大爆炸遺留輻射造成的、這種輻射也叫宇宙微波背景。

3、地球是圓的嗎?對也不對、由於地球板塊移動、地球外形始終在變、所以它並不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圓。

4、太陽是黃色的嗎?不是、其實太陽是黃矮星、事實它是白色的、我們覺得它是黃色的、是由於地球大氣層影響。

5、沒有穿太空衣的人類在宇宙會被炸開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人類的皮膚有足夠的靈活度、讓我們所有的內部器官都不會跑出來、血管壁也會防止血液噴出。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皮膚細胞中的水會在真空中沸騰、血液的溫度將提升到46℃、高於人體正常溫度。人體在這樣的環境中、身體尺寸的確會變大、但肯定不會爆炸。人類在太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沒有穿太空衣地進入真空15秒後、我們會失去意識、並在2分鍾內死亡。

6、地球在冬天時會比夏天離太陽較遠嗎? 事實上、地球的冬天比夏天更靠近太陽500萬公里。除了圍繞太陽之外、地球還要圍繞著自己的軸旋轉。穿過北極和南極的地球軸線、並不完全垂直於其軌道和落在上面的太陽光線。在一年一半的時間里、太陽大部分的熱力落在南半球、另一半則落在北半球、因此南半球的夏天比北方的溫暖。

7, 45億年前、地球曾經和火星大小的星球發生過撞擊。

8、太陽表面溫度是一萬度、核心溫度有1600萬攝氏度、當你距離太陽150公里時候就會被燒死。

9、一個光子從太陽內部到表面、需要17萬年、當同樣速度、光子從地球內部到表面只需要8分鍾。

10、太陽並不是靜止不動的、其實它一直在圍繞著銀河轉圈、不過太陽轉一圈需要時間是2億年時間。

11、到目前為止、人類只有3個人在大氣層外喪生、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事情。

12、目前太陽系發現的最大火山在火星上、這座火山面積相當於愛爾蘭一個國家那麼大。

13、因為月球沒有大氣、所以1969年阿波羅宇航員留在月球的腳印、現在依舊清晰可見。

14、一個湯勺中子星重量是100多億噸、而太陽的質量占據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

Ⅲ 宇宙科學小知識大全

1.宇宙科學小知識
銀河系中的恆星

整個銀河系約有2000億顆恆星。天文學家根據這些恆星的年齡大小不同,將它們分成兩大星族:星族I與星族II。星族I是一些年輕的恆星,多分布在銀盤的旋臂附近,星族II是一些年老的恆星,多聚集在銀核及銀暈中。

在銀河系裡,既有許多如巨星、矮星、變星等單個出現的恆星,也有許多成雙成對出現的恆星雙星。除雙星外,銀河系中還可看到由兩顆以上的恆星組成的聚星。如雙子座的北河二是六合星,半人馬座的南門二是三合星。由 10個以上的恆星組成的星團也是銀河系裡的重要成員。
2.關於太空的科學小知識
1、我們的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中,只有金星和水星是沒有衛星的。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一共有176顆已確認的衛星環繞著它們的主行星,而且有一些衛星比水星的個兒頭還要大。2、如果一顆恆星太靠近黑洞,會被黑洞撕裂。

在20年的時間中,一支天文學家團隊一直在觀測銀河中央一顆圍繞黑洞運行的恆星。目前恆星距離黑洞的位置近的足以出現「引力紅移」,也就是說隨著黑洞的引力逐漸增強,該恆星的光線會失去能量。

3、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是金星。很多人會覺得應該是水星,因為它距離太陽最近。

但是金星的大氣層中大量的氣體造成了「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表面的恆定溫度高達462攝氏度。4、太陽系有46億歲了。

准確的來講,太陽系的歲數是45.71億歲。科學家預測大約5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會擴張成一個紅巨星。

大約75億年後,其擴大的表面就會吞噬掉地球。5、土星較小的一顆衛星——土衛二反射了90%的太陽光。

由於其表面被冰覆蓋,因此很少能吸收陽光,基本上反射走了。土衛二的表面溫度可以達到零下201攝氏度。

6、已經發現的最高山峰是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它的頂峰有25公里高,是珠穆朗瑪峰的近3倍高。

而且它不僅高,而且面積還有30萬平方公里——這跟亞利桑那州一般大了。7、M51渦狀星系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旋渦狀的天體。

渦狀星系龐大螺旋的旋臂是由細長排列的恆星和氣體構成的,還灑滿了大量的宇宙塵埃。這些旋臂的作用就像是製造恆星的工廠,壓縮氫氣並製造出一群新的恆星。

8、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距離。光1秒鍾能移動30萬公里,因此1光年大約相當於5,903,026,326,255英里(9,460,730,472,581公里)。

9、銀河系的寬度達到105700光年。我們乘坐現代太空船需要花費4.5億年的時間才能到達銀河系的中心。

10、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還多。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09倍,羨信團填滿太陽大約要用到130萬個地球。

事實上太陽的質量巨大無比,佔了全部太陽系質量的99.85%。11、宇航員留在月球表面上的鞋印不會消失,因為月球上沒有風。

等等,如果月球上沒有風,那旗子是怎麼飄起來的?事實上旗子並不是被風吹起來的。你看到的褶皺是因為宇航員費盡力氣想把一根難搞的水平伸縮拉桿從旗子的上邊緣中 *** 導致的。

12、由於引力較小,在地球上體重220磅的人在火星上只有84磅重。當要把機器人送往火星表面兄橘時,科學家就會考慮到這一點,他們會為機器人安裝更多的設備並且會用更耐用的材料打造機器人。

13、木星已知的衛星多達79個。木星是太陽系中衛星最多的行星坦型,而且也有著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

這顆最大的衛星被稱為木衛三(Ganymede),直徑5262公里——比水星還要大,而且只用雙筒望遠鏡就能觀測到。14、火星的一天有24小時39分35秒長。

因此你可能會覺得火星的一年要比地球短?錯!由於火星圍繞太陽公轉的速度比地球要慢,因此火星上的1年有687天。15、NASA的月球隕坑觀測與遙感衛星(LCROSS)發現了月球上存在水的證據。

盡管就目前條件來看,月球的表面不可能存在水,但是科學家相信月球兩極寒冷的永不見光的隕坑中存在有水凍結成的冰。
3.請問一些宇宙的科學知識
如今,大爆炸理論越來越多地以一些假設,一些從未被實證觀察的東西作為自己的論據:暴脹、暗物質和暗能量等就是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一些例子。

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就會發現,在實際的天文學觀測和大爆炸理論的預言之間存在著直接的矛盾。這種不斷求助於新的假設來填補理論與實現之間鴻溝的做法,在物理學的任何其他領域中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這至少反映出這一來歷不明的理論在有效性方面是存在著嚴重問題的。 然而,沒能這些牽強的因素,大爆炸理論就無法生存。

離開了暴脹之類的假設,大爆炸理論就無法解釋實際觀測中發現的同質的、各向同懷的宇宙背景輻射。因為那樣的話,它就無法解釋宇宙中相距遙遠的各部分何以會有著相同的溫度並發出同量的微波輻射。

離開了那種與我們20多年來辛苦努力在地球上觀察到所有物質都格格不入的所謂暗物質,大爆炸理論的預言與宇宙中實際的物質密度就完全是矛盾的。暴脹所需的密度是核聚變所需的20倍,這也許可以作為大爆炸理論中較輕元素來源的一個理論解釋吧。

而離開了暗能量,根據大爆炸理論計算出來的宇宙年齡就只有80億年,這甚至比我們所在的這個星系中許多恆星的年齡還要小幾十億歲。 更重要的是,大爆炸理論從來沒有任何量化的預言得到過實際觀測的驗證。

該理論捍衛者們所宣稱的成功,統統歸功於它擅長在事後迎合實際觀測的結果,它不斷地在增補可調整的參數,就像托勒玫(Ptol m e)的地心說總是需要藉助本輪和均輪來自圓其說一樣,其實,大爆炸論並不是理解宇宙歷史的唯一方式。『等離子宇宙論『和』穩恆態宇宙模型論'都是對這樣一個持續演化著的宇宙的假設,它們認為宇宙既無始也無終。

這些模型,以及其他一些觀點,也都能解釋宇宙的基本現象,如較輕元素在宇宙中所佔的比重、宇宙背景輻射以及遙遠星系譜線紅移量隨著距離增加等問題,它們的一些預言還甚至得到過實際觀測的驗證,而這是大爆炸理論從未做到過的。大爆炸論的支持者們強辯說這些理論不能解釋觀測到的所有天文現象。

但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它們的發展嚴重缺乏經費的支持。實際上,直到今天,這樣一些疑問和替代理論都還不能被拿出來進行自由的辯論和檢驗。

絕大多數的研討會都在隨波逐流,並不允許研究者們進行完全公開的觀點交流。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說過,『科學就是懷疑的文化』,而在今天的宇宙學領域,懷疑和異見得不到容忍,年輕學者們即使對大爆炸這一標准模型有任何否定的想法也不敢表達。

懷疑大爆炸論的學者如果把自己的疑問說出來就會失去經費資助。連實際的觀測結果也要被篩選,要依據其能否支持大爆炸理論的標准來篩選。

這樣一來,所有不合標準的數據,比如譜線紅移、鋰元素和氦元素在宇宙中所佔的比例、星系的分布等,都被忽視甚至歪曲。這反映出了一種日益膨脹的教條主義,完全不合乎自由的科學研究精神。

如今在宇宙學研究領域,幾乎所有的經費和實驗資源都被分配給以大爆炸理論為課題的項目。科研經費來源有限,而所有主管經費分配的評審委員會都被大爆炸論的支持者們把持著。

結果就造成了大爆炸理論掌握該領域的全面主導地位,這一局面與該理論在科學上的有效性毫無關系。只資助從屬於大爆炸論的課題,這種做法抹殺了科學方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必須持續不斷地用實際觀察來對理論加以檢驗的原則。

這樣一種束縛使任何探討都無法進行,也使任何研究都無法進行,為了治療這一頑症,我們呼籲資助宇宙學研究的機構將相當部分的經費留給那些替代性理論的研究課題,留給那些與大爆炸理論存在矛盾的實證觀測。為避免經費分配不公的問題,掌管經費分配的評審委員會可以由非宇宙學領域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組成。

將經費公平地分配給針對大爆炸理論有效性進行的研究項目,以及其替代性理論的研究項目,這將能使我們以科學的方式找到關於宇宙歷史演變的最可信的模型。 [編輯本段]【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缺陷】 根據大爆炸理論,星系連同其它所有的恆星和行星都產生於一個所謂有的奇異點。

這個奇異點中集中了所有宇宙最原始的物質。而科學家們對這一奇異點物理參數的評估則是:溫度為10^31 K,潛藏的能量密度為10^98 爾格/立方厘米(作為比較,恆星內部最高溫度為10^8 K,而中子星的物質密度為10^15 克/立方厘米)。

我們很難想像,處於奇異點時期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樣。今天流行的宇宙超級結構理論認為,大爆炸後形成的微型黑洞遍及整個宇宙。

這些黑洞的體積還沒有一個原子核大,但其質量卻相當於一個小行星。不久前還有信息稱,美國宇航局計劃於2007年發射一個高功率X射線望遠鏡GLAST。

按照天文物理學家們的計算,該望遠鏡的敏感度足以發現微型黑洞的波動。宇宙超級結構理論將最終得到實驗證實。

「大爆炸」理論最大的缺陷就是無法回答大爆炸之前這一奇異的點來源於何方?大爆炸理論存在了100多年了,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理論的發展將把人們對宇宙誕生和滅亡的認識不可避免地引向神創說。並不奇怪,教皇約安-帕維爾二世早就在其書信中稱當代的宇宙論與《聖經》中的論述不謀而合。
4.宇宙小常識
在自然科學中,研究地球以外宇宙環境中各種天體的運動、結構、起源和演化的基礎學科叫做天文學。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萌芽時期。上古時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遷徙需要辨別方向,農業民族按時令播種需要確定季節。在年復一年的長期實踐中,他們逐漸發現了這些影響自己生活的大事與日月星辰等天文現象之間的密切聯系。巴比倫的泥碑、埃及的金字塔、中國殷墟的甲骨文里,都留下了天文學誕生時期的豐富例證。天文學對人類文明的進步一直作出重大貢獻。16世紀哥白尼的日心說使自然科學第一次從中世紀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17世紀伽利略、牛頓為研究太陽系天體運動規律而建立的經典力學體系,至今仍是現代工程科學(包括宇航科學)的基礎,本世紀30年代對太陽和恆星內部結構和能源的研究導致了熱核聚變的概念,為人類利用核用能提供了啟迪;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探索宇宙的熱情一方面有力地推動了遙測遙控、空間技術、計算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的發展,直接服務於全球通訊、資源調查、氣象預報等國民經濟部門,而這些技術在天文上的應用則使人們對宇宙的認識突飛猛進,第一次有可能從統一的原理來說明從基本粒子到化學元素、從星繫到恆星、從太陽到地球、從原生物到人的長達上百億年的演化史。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普通成員。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它是一個半徑約70萬公里、表面溫度達6000K的氣體球,其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K,發生著氫聚變為氦的核反應。我們賴以生存的光和熱,就是由這種核反應產生的。太陽系有九個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最外面的冥王星離太陽約60億公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運行著幾十萬顆小行星。太陽系中質量較小的天體還有彗星和流星。

晴朗夜空中有一條橫亘天際的光帶,被人稱為銀河。實際上它是由群星和彌漫物質集成的一個龐大天體系統,叫做銀河系。銀河系的發光部分直徑約7萬光年,最大厚度約二萬光年,象一個中央突起四周扁平的旋轉鐵餅,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恆星,銀河系中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彼此之間相距很遠。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也有4.3光年遠,為太陽半徑的6000萬倍。除恆星外,銀河系中還有不少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團塊,稱為星雲。有的星雲含有大量分子,稱為分子雲,常常是形成恆星的場所。

銀河系之外還有數以10億計的龐大天體系統,與銀河系屬同一結構層次,統稱星系。人類肉眼可見的最遠天體一仙女座星系——就是其中之一,它距銀河系225萬光年,但在與銀河系大小相當的星系中還算最近的一個。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成雙,有的成群,大的星系團甚至包含成百上千個星系。有些星系團又聚集成尺度更大的超星系團,在5億光年以上至目前觀測所及的150億光年之間尚未發現不均勻的跡象。
5.有趣的天文科學小知識有哪些
有趣的天文科學小知識有光年是距離單位、太陽的顏色、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太陽系中表面風速最快的行星、太陽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1、光年是距離單位

光年是天文大尺度距離單位,並非時間單位。鑒於光速在真空中不受慣性系和參考系限制而恆定不變的性質,人類把光速作為衡量距離的精準單位,還有一種含義,因為「光年」包含「年」這個字,而年通常是時間單位。

一光年就是光運行一年的距離,科學界把這個年定義為儒略年:365.25年;這樣一光年精確的距離為:9460730472580800m,通俗來講,一光年大概是:9.46萬億公里。目前人類最遠探測器是於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約216億公里,也只有一光年的0.22%。

2、太陽的顏色

太陽真正的顏色是白色。我們之所以把太陽看成黃色,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更不容易將高波長的顏色,比如紅色、橘色和黃色,散射出去。

因此,這些波長的顏色就是我們看到的,這也就是太陽呈現出黃色的原因。要是離開地球在太空中看太陽的話,就會發現太陽真正的顏色是百色(我也沒看過,不知道會不會發現眼睛已經被閃瞎)。

3、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

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不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而是金星。水星雖然距離太陽最近,但是水星表面溫度在白天可以達到427℃,而金星由於有著濃密的二氧化碳氣體,導致強烈的溫室效應。

其表面溫度最高可以達到500℃,就算在金星夜晚也有400多℃,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溫度有400多℃以上。順便說下,水星因為其夜間溫度可以下降至-183℃,使得水星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差最大的行星,表面晝夜溫差高達600℃。

4、太陽系中表面風速最快的行星

海王星大黑斑是出現在海王星上的暗斑,如同木星的大紅斑一樣。它在1989年被NASA的航海家2號太空船檢測到,雖然他似乎與木星的大紅斑一樣,但它是個反氣旋風暴,它被相信是個相對來說沒有雲彩的區域。

這個斑點的大小與地球近似,並且非常像木星上的大紅斑。起初認為它是與大紅斑一樣的風暴,但更接近的觀察顯示它是黑暗的,並且是向海王星內部凹陷的橢圓形。

圍繞在大黑斑周圍的風速經測量高達每時2400公里(1500英里),是太陽系中最快的風,大黑斑被認為是海王星被甲烷覆蓋時產生的一個洞孔,類似於地球上的臭氧洞。

5、太陽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金星的公轉周期是224.7個地球日,而自轉周期是243個地球日,也就是說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長18個地球日,在哪裡是名副其實的「度日如年」。

至於原因還沒有定論,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金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逆向自轉的大行星,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也就是說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
6.宇宙小知識
宇宙(Universe)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

是一切空間和時間的綜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們所存在的一個時空連續系統,包括其間的所有物質、能量和事件。

宇宙根據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齡大約200億年。太陽系天體中,水星、金星表面溫度約達700K,金星表面籠罩著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和硫酸雲霧,氣壓約50個大氣壓,水星、火星表面大氣卻極其稀薄,水星的大氣壓甚至小於2*10-9毫巴;類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都有一個固體表面,類木行星卻是一個流體行星;土星的平均密度為0.70克/立方厘米,比水的密度還小,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平均密 度略大於水的密度,而水星、金星、地球等的密度則達到水的密度的5倍以上;多數行星都是順向自轉,而金星是逆向自轉;地球表面生機盎然,其他行星則是空寂荒涼的世界。

太陽在恆星世界中是顆普遍而又典型的恆星。已經發現,有些紅巨星的直徑為太陽直徑的幾千倍。

中子星直徑只有太陽的幾萬分之一;超巨星的光度高達太陽光度的數百萬倍,白矮星光度卻不到太陽的幾十萬分之一。紅超巨星的物質密度小到只有水的密度的百萬分之一,而白矮星、中子星的密度分別可高達水的密度的十萬倍和百萬億倍。

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6000K,O型星表面溫度達30000K,而紅外星的表面溫度只有約600K。太陽的普遍磁場強度平均為1*10-4特斯拉,有些磁白矮星的磁場通常為幾千、幾萬高斯(1高斯=10-4特斯拉),而脈沖星的磁場強度可高達十萬億高斯。

有些恆星光度基本不變,有些恆星光度在不斷變化,稱變星。有的變星光度變化是有周期的,周期從1小時到幾百天不等。

有些變星的光度變化是突發性的,其中變化最劇烈的是新星和超新星,在幾天內,其光度可增加幾萬倍甚至上億倍。 恆星在空間常常聚集成雙星或三五成群的聚星,它們可能占恆星總數的1/3。

也有由幾十、幾百乃至幾十萬個恆星聚在一起的星團。宇宙物質除了以密集形式形成恆星、行星等之外,還以彌漫的形式形成星際物質。

星際物質包括星際氣體和塵埃,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個原子,其中高度密集的地方形成形狀各異的各種星雲。宇宙中除發出可見光的恆星、星雲等天體外,還存在紫外天體、紅外天體、X射線源、γ射線源以及射電源。

星系按形態可分為橢圓星系、旋渦星系、棒旋星系、透鏡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等類型。60年代又發現許多正在經歷著爆炸過程或正在拋射巨量物質的河外天體,統稱為活動星系,其中包括各種射電星系、塞佛特星系、N型星系、馬卡良星系、蠍虎座BL型天體,以及類星體等等。

許多星系核有規模巨大的活動:速度達幾千千米/秒的氣流,總能量達1055焦耳的能量輸出,規模巨大的物質和粒子拋射,強烈的光變等等。在宇宙中有種種極端物理狀態:超高溫、超高壓、超高密、超真空、超強磁場、超高速運動、超高速自轉、超大尺度時間和空間、超流、超導等。

為我們認識客觀物質世界提供了理想的實驗環境。
7.有關宇宙的小知識,我要用.
外太空指的是地球稠密大氣層之外的空間區域,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分野。一般

定義為大約距離地球表面1000千米之外的空間。人類對外太空的好奇和探索從未

停止過,中國「神五」、「神六」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對外太空的探索步入了世

界的先進行列。

外太空簡稱太空,又稱為宇宙空間,指的是相對於地球天空中大氣層之外的

虛空區域,外太空通常用來和領空(領土)劃分區別;雖然稱為空,卻也並非虛無縹

緲。

太空和地球大氣層並沒有明確的邊界,因為大氣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變薄。假

設大氣層溫度固定,大氣壓強會由海平面的1000毫巴,隨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數化

減少至零為止

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在100公里的高度為卡門線,為現行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定

義。美國認定到達海拔80公里的人為太空人,在太空船重返地球的過程中,120

公里是空氣阻力開始發生作用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