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TD鍏ラ棬鐭ヨ瘑闂絳
鏃跺垎-鍚屾ョ爜鍒嗗氬潃瀛樺彇錛堣嫳鏂囷細Time Division -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錛岀緝鍐欎負錛歍D-SCDMA錛夛紝鏄疘TU鎵瑰噯鐨勪笁涓3G鏍囧噯涓鐨勪竴涓錛岀浉瀵逛簬鍙︿袱涓涓昏3G鏍囧噯錛圕DMA2000錛夋垨錛圵CDMA錛夊畠鐨勮搗姝ヨ緝鏅氥
銆銆璇ユ爣鍑嗘槸涓鍥藉埗瀹氱殑3G鏍囧噯銆1999騫6鏈29鏃ワ紝涓鍥藉師閭鐢甸儴鐢典俊縐戝︽妧鏈鐮旂┒闄錛堢幇澶у攼鐢典俊縐戞妧鑲′喚鏈夐檺鍏鍙革級鍚慖TU鎻愬嚭浜嗚ユ爣鍑嗐傝ユ爣鍑嗗皢鏅鴻兘澶╃嚎銆佸悓姝CDMA鍜岃蔣浠舵棤綰跨數錛圫DR錛夌瓑鎶鏈鋙嶄簬鍏朵腑銆傚彟澶栵紝鐢變簬涓鍥藉簽澶х殑閫氫俊甯傚満錛岃ユ爣鍑嗗彈鍒板悇澶т富瑕佺數淇¤懼囧埗閫犲巶鍟嗙殑閲嶈嗭紝鍏ㄧ悆涓鍗婁互涓婄殑璁懼囧巶鍟嗛兘瀹e竷鍙浠ョ敓浜ф敮鎸乀D-SCDMA鏍囧噯鐨勭數淇¤懼囥
銆銆TD-SCDMA鍦ㄩ戣氨鍒╃敤鐜囥佸逛笟鍔℃敮鎸佸叿鏈夌伒媧繪с侀戠巼鐏墊椿鎬у強鎴愭湰絳夋柟闈㈡湁鐙鐗逛紭鍔褲
銆銆TD-SCDMA鐢變簬閲囩敤鏃跺垎鍙屽伐錛屼笂琛屽拰涓嬭屼俊閬撶壒鎬у熀鏈涓鑷達紝鍥犳わ紝鍩虹珯鏍規嵁鎺ユ敹淇″彿浼拌′笂琛屽拰涓嬭屼俊閬撶壒鎬ф瘮杈冨規槗銆傛ゅ栵紝TD-SCDMA浣跨敤鏅鴻兘澶╃嚎鎶鏈鏈夊厛澶╃殑浼樺娍錛岃屾櫤鑳藉ぉ綰挎妧鏈鐨勪嬌鐢ㄥ張寮曞叆浜哠DMA鐨勪紭鐐癸紝鍙浠ュ噺灝戠敤鎴烽棿騫叉壈錛屼粠鑰屾彁楂橀戣氨鍒╃敤鐜囥
銆銆TD-SCDMA榪樺叿鏈塗DMA鐨勪紭鐐癸紝鍙浠ョ伒媧昏劇疆涓婅屽拰涓嬭屾椂闅欑殑姣斾緥鑰岃皟鏁翠笂琛屽拰涓嬭岀殑鏁版嵁閫熺巼鐨勬瘮渚嬶紝鐗瑰埆閫傚悎鍥犵壒緗戜笟鍔′腑涓婅屾暟鎹灝戣屼笅琛屾暟鎹澶氱殑鍦哄悎銆備絾鏄榪欑嶄笂琛屼笅琛岃漿鎹㈢偣鐨勫彲鍙樻х粰鍚岄戠粍緗戝炲姞浜嗕竴瀹氱殑澶嶆潅鎬с
銆銆TD-SCDMA鏄鏃跺垎鍙屽伐錛屼笉闇瑕佹垚瀵圭殑棰戝甫銆傚洜姝わ紝鍜屽彟澶栦袱縐嶉戝垎鍙屽伐鐨3G鏍囧噯鐩告瘮錛屽湪棰戠巼璧勬簮鐨勫垝鍒嗕笂鏇村姞鐏墊椿銆
銆銆涓鑸璁や負錛孴D-SCDMA鐢變簬鏅鴻兘澶╃嚎鍜屽悓姝CDMA鎶鏈鐨勯噰鐢錛屽彲浠ュぇ澶х畝鍖栫郴緇熺殑澶嶆潅鎬э紝閫傚悎閲囩敤杞浠舵棤綰跨數鎶鏈錛屽洜姝わ紝璁懼囬犱環鍙鏈涙洿浣庛
銆銆浣嗘槸錛岀敱浜庢椂鍒嗗弻宸ヤ綋鍒惰嚜韜鐨勭己鐐癸紝TD-SCDMA琚璁や負鍦ㄧ粓絝鍏佽哥Щ鍔ㄩ熷害鍜屽皬鍖鴻嗙洊鍗婂緞絳夋柟闈㈣惤鍚庝簬棰戝垎鍙屽伐浣
銆銆鍒躲
銆銆鍚屾椂錛孴D鍙鍙浠ュ湪綰500浜猴紝鏄涓闂棰樸 [緙栬緫鏈孌礭TD-SCDMA緗戠粶璇曢獙鍜屽晢鐢ㄦ傚喌銆銆2006騫達紝緗楅┈灝間簹寤烘垚浜員D-SCDMA璇曢獙緗戙
銆銆2007騫達紝闊╁浗鏈澶х殑縐誨姩閫氫俊榪愯惀鍟哠K鐢佃鍦ㄩ煩鍥介栭兘棣栧皵寤烘垚浜員D-SCDMA璇曢獙緗戙傚悓騫達紝嬈ф床絎浜屽ぇ鐢典俊榪愯惀鍟嗘硶鍥界數淇″緩鎴愪簡TD-SCDMA璇曢獙緗戙
銆銆2007騫10鏈堬紝鏃ユ湰鐢典俊榪愯惀鍟咺P Mobile鍘熸湰璁″垝寤鴻懼苟榪愯惀TD-SCDMA緗戠粶錛屼絾璇ュ叕鍙告渶緇堝彈闄愪簬璧勯噾鍥板冭岀牬浜с
銆銆2008騫1鏈堬紝涓鍥界Щ鍔ㄥ湪涓鍥藉寳浜銆佷笂嫻楓佸ぉ媧ャ佹矆闃熾佸箍宸炪佹繁鍦熾佸帵闂ㄣ佺Е鐨囧矝甯傚緩鎴愪簡TD-SCDMA璇曢獙緗戱紱涓鍥界數淇¢泦鍥㈠叕鍙稿湪涓鍥戒繚瀹氬競寤烘垚浜員D-SCDMA璇曢獙緗戱紱鍘熶腑鍥界綉緇滈氫俊闆嗗洟鍏鍙革紙鐜頒腑鍥借仈鍚堢綉緇滈氫俊闆嗗洟鏈夐檺鍏鍙革級鍦ㄤ腑鍥介潚宀涘競寤烘垚浜員D-SCDMA璇曢獙緗戙
銆銆2008騫4鏈1鏃ワ紝涓鍥界Щ鍔ㄥ湪涓鍥藉寳浜銆佷笂嫻楓佸ぉ媧ャ佹矆闃熾侀潚宀涖佸箍宸炪佹繁鍦熾佸帵闂ㄣ佺Е鐨囧矝鍜屼繚瀹氱瓑10涓鍩庡競鍚鍔═D錛峉CDMA紺句細鍖栦笟鍔℃祴璇曞拰璇曞晢鐢ㄣ傛埅姝2008騫村勾鏈錛屽湪涓鍥戒嬌鐢═D-SCDMA緗戠粶鐨3G鎵嬫満鐢ㄦ埛宸茶揪鍒41.9涓囦漢銆備絾鏄疶D-SCDMA鎵嬫満鏀懼彿棣栨棩鍗沖嚭鐜拌稿氶棶棰橈紝濡傜綉緇滃緩璁懼皻鏈瀹屽杽銆佸姛鑳藉皻鏈鍏ㄩ儴寮鍙戠瓑錛屽洜鑰屼笉灝戞墜鏈虹敤鎴蜂粛鐒舵寔瑙傛湜鎬佸害銆
銆銆2008騫9鏈堬紝涓鍥芥櫘澶╀俊鎮浜т笟闆嗗洟鍏鍙鎬負鎰忓ぇ鍒╃殑涓瀹墮氫俊鍏鍙窶YWAVE寤鴻句簡TD-SCDMA璇曢獙緗戱紝璇ョ綉緇滀簬9鏈12鏃ュ緩鎴愬苟寮閫氾紱浠庡緩璁懼伐紼嬩粎涓11澶╂帹綆楋紝搴斾負灝忓瀷浼佷笟緗戙
銆銆2009騫1鏈7鏃ワ紝涓鍥芥斂搴滄e紡鍚戜腑鍥界Щ鍔ㄩ佸彂浜員D-SCDMA涓氬姟鐨勭粡钀ヨ稿彲錛屼腑鍥界Щ鍔ㄤ篃宸茬粡寮濮嬪湪涓鍥界殑28涓鐩磋緰甯傘佺渷浼氬煄甯傚拰璁″垝鍗曞垪甯傝繘琛孴D-SCDMA鐨勪簩鏈熺綉緇滃緩璁撅紝棰勮′簬2009騫6鏈堝緩鎴愬苟鎶曞叆鍟嗕笟鍖栬繍钀ャ傝ュ叕鍙歌″垝鍒2011騫達紝TD-SCDMA緗戠粶鑳藉熻嗙洊涓鍥藉ぇ闄100%鐨勫湴甯傘
銆銆TD-SCDMA鐨勫彂灞曡繃紼1998騫村垵錛屽湪褰撴椂鐨勯偖鐢甸儴縐戞妧鍙哥殑鐩存帴棰嗗間笅錛岀敱鐢典俊縐戝︽妧鏈鐮旂┒闄㈢粍緇囬槦浼嶅湪SCDMA鎶鏈鐨勫熀紜涓婏紝鐮旂┒鍜岃搗鑽夌﹀悎IMT-2000瑕佹眰鐨勬垜鍥界殑TD-SCDMA寤鴻鑽夋堛傝ユ爣鍑嗚崏妗堜互鏅鴻兘澶╃嚎銆佸悓姝ョ爜鍒嗗氬潃銆佹帴鍔涘垏鎹銆佹椂鍒嗗弻宸ヤ負涓昏佺壒鐐癸紝浜嶪TU寰侀泦IMT-2000絎涓変唬縐誨姩閫氫俊鏃犵嚎浼犺緭鎶鏈鍊欓夋柟妗堢殑鎴姝㈡棩1998騫6鏈30鏃ユ彁浜ゅ埌ITU錛屼粠鑰屾垚涓篒MT-2000鐨15涓鍊欓夋柟妗堜箣涓銆侷TU緇煎悎浜嗗悇璇勪及緇勭殑璇勪及緇撴灉錛屽湪1999騫11鏈堣但灝旇緵鍩篒TU-RTG8/1絎18嬈′細璁涓婂拰2000騫5鏈堝湪浼婃柉鍧﹀竷灝旂殑ITU-R鍏ㄤ細涓婏紝TD-SCDMA琚姝e紡鎺ョ撼涓篊DMATDD鍒跺紡鐨勬柟妗堜箣涓銆
銆銆CWTS(涓鍥芥棤綰塊氫俊鏍囧噯鐮旂┒緇)浣滀負浠h〃涓鍥界殑鍖哄煙鎬ф爣鍑嗗寲緇勭粐錛屼粠1999騫5鏈堝姞鍏3GPP浠ュ悗錛岀粡榪4涓鏈堢殑鍏呭垎鍑嗗囷紝騫朵笌3GPPPCG(欏圭洰鍗忚皟緇)銆乀SG(鎶鏈瑙勮寖緇)榪涜屼簡澶ч噺鍗忚皟宸ヤ綔鍚庯紝鍦ㄥ悓騫9鏈堝悜3GPP寤鴻灝員D-SCDMA綰沖叆3GPP鏍囧噯瑙勮寖鐨勫伐浣滃唴瀹廣1999騫12鏈堝湪娉曞浗灝兼柉鐨3GPP浼氳涓婏紝鎴戝浗鐨勬彁妗堣3GPPTSGRAN(鏃犵嚎鎺ュ叆緗)鍏ㄤ細鎵鎺ュ彈錛屾e紡紜瀹氬皢TD-SCDMA綰沖叆鍒癛elease 2000(鍚庢媶鍒嗕負R4鍜孯5)鐨勫伐浣滆″垝涓錛屽苟灝員D-SCDMA綆縐頒負LCRTDD(浣庣爜鐗囬熺巼TDD鏂規)銆
銆銆緇忚繃涓騫村氱殑鏃墮棿錛岀粡鍘嗕簡鍑犲嶮嬈″伐浣滅粍浼氳鍑犵櫨綃囨彁浜ゆ枃紼跨殑璁ㄨ猴紝鍦2001騫3鏈堟曟堟硥鐨凴AN鍏ㄤ細涓婏紝闅忕潃鍖呭惈TD-SCDMA鏍囧噯鍦ㄥ唴鐨3GPPR4鐗堟湰瑙勮寖鐨勬e紡鍙戝竷錛孴D-SCDMA鍦3GPP涓鐨勮瀺鍚堝伐浣滆揪鍒頒簡絎涓涓鐩鏍囥
銆銆鑷蟲わ紝TD-SCDMA涓嶈哄湪褰㈠紡涓婅繕鏄鍦ㄥ疄璐ㄤ笂錛岄兘宸插湪鍥介檯涓婅騫垮ぇ榪愯惀鍟嗐佽懼囧埗閫犲晢鎵璁ゅ彲鍜屾帴鍙楋紝褰㈡垚浜嗙湡姝g殑鍥介檯鏍囧噯銆 [緙栬緫鏈孌礭TD-SCDMA鏍囧噯鐨勭幇鐘躲銆鑷2001騫3鏈3GPPR4鍙戝竷鍚庯紝TD-SCDMA鏍囧噯瑙勮寖鐨勫疄璐ㄦу伐浣滀富瑕佸湪3GPP浣撶郴涓嬪畬鎴愩傚湪R4鏍囧噯鍙戝竷涔嬪悗鐨勪袱騫村氭椂闂撮噷錛屽ぇ鍞愪笌鍏朵粬浼楀氱殑涓氱晫榪愯惀鍟嗐佽懼囧埗閫犲晢涓璧鳳紝鍙堢粡榪囨棤鏁版′細璁璁ㄨ恆侀偖浠剁粍璁ㄨ猴紝閫氳繃鎻愪氦鐨勫ぇ閲忔枃紼匡紝瀵筎D-SCDMA鏍囧噯瑙勮寖鐨勭墿鐞嗗眰澶勭悊銆侀珮灞傚崗璁鏍堟秷鎮銆佺綉緇滃拰鎺ュ彛淇′護娑堟伅銆佸皠棰戞寚鏍囧拰鍙傛暟銆佷竴鑷存ф祴璇曠瓑閮ㄥ垎鐨勫唴瀹硅繘琛屼簡涓嬈℃$殑淇璁㈠拰瀹屽杽錛屼嬌寰楀埌鐩鍓嶄負姝㈢殑TD-SCDMAR4瑙勮寖杈懼埌浜嗙浉褰撶ǔ瀹氬拰鎴愮啛鐨勭▼搴︺
銆銆鍦3GPP鐨勪綋緋繪嗘灦涓嬶紝緇忚繃鋙嶅悎瀹屽杽鍚庯紝鐢變簬鍙屽伐鏂瑰紡鐨勫樊鍒錛孴D-SCDMA鐨勬墍鏈夋妧鏈鐗圭偣鍜屼紭鍔垮緱浠ュ湪絀轟腑鎺ュ彛鐨勭墿鐞嗗眰浣撶幇銆傜墿鐞嗗眰鎶鏈鐨勫樊鍒鏄疶D-SCDMA涓嶹CDMA鏈涓昏佺殑宸鍒鎵鍦ㄣ傚湪鏍稿績緗戞柟闈錛孴D-SCDMA涓嶹CDMA閲囩敤瀹屽叏鐩稿悓鐨勬爣鍑嗚勮寖錛屽寘鎷鏍稿績緗戜笌鏃犵嚎鎺ュ叆緗戜箣闂撮噰鐢ㄧ浉鍚岀殑Iu鎺ュ彛錛涘湪絀轟腑鎺ュ彛楂樺眰鍗忚鏍堜笂錛孴D-SCDMA涓嶹CDMA浜岃呬篃瀹屽叏鐩稿悓銆傝繖浜涘叡鍚屼箣澶勪繚璇佷簡涓や釜緋葷粺涔嬮棿鐨勬棤緙濇極娓搞佸垏鎹銆佷笟鍔℃敮鎸佺殑涓鑷存с丵oS鐨勪繚璇佺瓑錛屼篃淇濊瘉浜員D-SCDMA鍜學CDMA鍦ㄦ爣鍑嗘妧鏈鐨勫悗緇鍙戝睍涓婁繚鎸佺浉褰撶殑涓鑷存с
銆銆2006騫1鏈20鏃ュ凡緇忚瀹e竷涓轟腑鍥界殑鍥藉墮氫俊鏍囧噯.(娉錛氳存硶涓嶇『鍒囥1鏈20鏃ュ浗瀹朵俊鎮浜т笟閮ㄨ勫畾涓鴻屼笟鏍囧噯錛岃岄潪鍥藉剁殑閫氫俊鏍囧噯) [緙栬緫鏈孌礭TD-SCDMA鏍囧噯鐨勫悗緇鍙戝睍銆銆鍦3G鎶鏈鍜岀郴緇熻摤鍕冨彂灞曚箣闄咃紝涓嶈烘槸鍚勪釜璁懼囧埗閫犲晢銆佽繍钀ュ晢錛岃繕鏄鍚勪釜鐮旂┒鏈烘瀯銆佹斂搴溿両TU錛岄兘宸茬粡寮濮嬪3G浠ュ悗鐨勬妧鏈鍙戝睍鏂瑰悜灞曞紑鐮旂┒銆傚湪ITU璁ゅ畾鐨勫嚑涓鎶鏈鍙戝睍鏂瑰悜涓錛屽寘鍚浜嗘櫤鑳藉ぉ綰挎妧鏈鍜孴DD鏃跺垎鍙屽伐鎶鏈錛岃や負榪欎袱縐嶆妧鏈閮芥槸浠ュ悗鎶鏈鍙戝睍鐨勮秼鍔匡紝鑰屾櫤鑳藉ぉ綰垮拰TDD鏃跺垎鍙屽伐榪欎袱欏規妧鏈錛屽湪鐩鍓嶇殑TD-SCDMA鏍囧噯浣撶郴涓宸茬粡寰楀埌浜嗗緢濂界殑浣撶幇鍜屽簲鐢錛屼粠榪欎竴鐐逛腑錛屼篃鑳藉熺湅鍒癟D-SCDMA鏍囧噯鐨勬妧鏈鏈夌浉褰撶殑鍙戝睍鍓嶉斻
銆銆鍙﹀栵紝鍦≧4涔嬪悗鐨3GPP鐗堟湰鍙戝竷涓錛孴D-SCDMA鏍囧噯涔熶笉鍚岀▼搴﹀湴寮曞叆浜嗘柊鐨勬妧鏈鐗規э紝鐢ㄤ互榪涗竴姝ユ彁楂樼郴緇熺殑鎬ц兘錛屽叾涓涓昏佸寘鎷錛氶氳繃絀轟腑鎺ュ彛瀹炵幇鍩虹珯涔嬮棿鐨勫悓姝ワ紝浣滀負鍩虹珯鍚屾ョ殑鍙︿竴涓澶囩敤鏂規堬紝灝ゅ叾閫傜敤浜庣揣鎬ユ儏鍐典笅瀵逛簬閫氫俊緗戝彲闈犳х殑淇濊瘉錛涚粓絝瀹氫綅鍔熻兘錛屽彲浠ラ氳繃鏅鴻兘澶╃嚎錛屽埄鐢ㄤ俊鍙峰埌杈捐掑圭粓絝鐢ㄦ埛浣嶇疆瀹氫綅錛屼互渚挎洿濂藉湴鎻愪緵鍩轟簬浣嶇疆鐨勬湇鍔★紱楂橀熶笅琛屽垎緇勬帴鍏ワ紝閲囩敤娣峰悎鑷鍔ㄩ噸浼犮佽嚜閫傚簲璋冨埗緙栫爜錛屽疄鐜伴珮閫熺巼涓嬭屽垎緇勪笟鍔℃敮鎸侊紱澶氬ぉ綰胯緭鍏ヨ緭鍑烘妧鏈(MIMO)錛岄噰鐢ㄥ熀絝欏拰緇堢澶氬ぉ綰挎妧鏈鍜屼俊鍙峰勭悊錛屾彁楂樻棤綰跨郴緇熸ц兘錛涗笂琛屽炲己鎶鏈錛岄噰鐢ㄨ嚜閫傚簲璋冨埗鍜岀紪鐮併佹販鍚圓RQ鎶鏈銆佸逛笓鐢/鍏變韓璧勬簮鐨勫揩閫熷垎閰嶄互鍙婄浉搴旂殑鐗╃悊灞傚拰楂樺眰淇′護鏀鎸佺殑鏈哄埗錛屽炲己涓婅屼俊閬撳拰涓氬姟鑳藉姏銆
銆銆鍦ㄦ斂搴滃拰榪愯惀鍟嗙殑鍏ㄥ姏鏀鎸佷笅錛孴D-SCDMA浜т笟鑱旂洘鍜屼駭涓氶摼宸插熀鏈寤虹珛璧鋒潵錛屼駭鍝佺殑寮鍙戜篃寰楀埌榪涗竴姝ョ殑鎺ㄥ姩錛岃秺鏉ヨ秺澶氱殑璁懼囧埗閫犲晢綰風悍鎶曞叆鍒癟D-SCDMA浜у搧鐨勫紑鍙戦樀钀ヤ腑鏉ャ傞殢鐫璁懼囧紑鍙戙佺幇鍦鴻瘯楠岀殑澶ц勬ā寮灞曪紝TD-SCDMA鏍囧噯涔熷繀灝嗗緱鍒拌繘涓姝ョ殑楠岃瘉鍜屽姞寮恆
銆銆涓轟簡鍔犲揩TD-SCDMA鐨勪駭涓氬寲榪涚▼錛屾棭鏃ュ艦鎴愬畬鏁寸殑浜т笟閾懼拰澶氬巶瀹朵緵璐х幆澧, 2002騫10鏈30鏃ワ紝TD-SCDMA浜т笟鑱旂洘鍦ㄥ寳浜鎴愮珛銆俆D-SCDMA浜т笟鑱旂洘鐨勬垚鍛樹紒涓氱敱鏈鍒濈殑7瀹訛紝鍙戝睍鍒扮洰鍓嶇殑30瀹朵紒涓氾紝瑕嗙洊浜員D-SCDMA浜т笟閾句粠緋葷粺銆佽姱鐗囥佺粓絝鍒版祴璇曚華琛ㄧ殑鍚勪釜鐜鑺傘
銆銆鑱旂洘鎬ц川錛
銆銆TD-SCDMA浜т笟鑱旂洘鏄涓涓鐢辯Н鏋佹姇韜浜嶵D-SCDMA浜嬩笟錛屼粠浜婽D-SCDMA鏍囧噯鍙婁駭鍝佺殑鐮旂┒銆佸紑鍙戙佺敓浜с佸埗閫犮佹湇鍔$殑浼併佷簨涓氬崟浣嶈嚜鎰跨粍鎴愮殑紺句細鍥浣撱
銆銆鑱旂洘瀹楁棬錛
銆銆鏁村悎鍙婂崗璋冧駭涓氳祫婧愶紝鎻愬崌鑱旂洘鍐呯Щ鍔ㄩ氫俊浼佷笟鐨勭爺絀跺紑鍙戙佺敓浜у埗閫犳按騫籌紝淇冭繘TD-SCDMA閫氫俊浜т笟鐨勫揩閫熷仴搴峰彂灞曪紝瀹炵幇TD-SCDMA鍦ㄤ腑鍥藉強鍏ㄧ悆閫氫俊甯傚満鐨勬帹騫垮拰搴旂敤銆
銆銆鑱旂洘涓氬姟鑼冨洿錛
銆銆TD-SCDMA浜т笟鑱旂洘涓昏佸洿緇昑D-SCDMA鎶鏈榪涜屾爣鍑嗙殑鎺ㄨ繘涓庡畬鍠勪互鍙婁駭涓氱殑綆$悊鍜屽崗璋冿紝淇冭繘浼佷笟闂磋祫婧愬叡浜鍜屼簰鎯犱簰鍒╋紝寤鴻鏀垮簻鍒跺畾鏈夊埄浜嶵D-SCDMA鍙戝睍鐨勯噸澶т駭涓氭斂絳栵紝鎻愬崌鑱旂洘鍐呴氫俊浼佷笟鐨勭兢浣撶珵浜夊姏銆
銆銆TD-SCDMA浜т笟鑱旂洘鍐呴儴璐褰葷粺涓鐨勭煡璇嗕駭鏉冪$悊鏀跨瓥錛屾妧鏈淇℃伅鍜屽競鍦鴻祫璁楂樺害鍏變韓錛岄氳繃瀵嗗垏鐨勬矡閫氾紝鍚堢悊鐨勫垎宸ワ紝鎺ㄥ姩TD-SCDMA浜т笟蹇閫熷仴搴峰彂灞曘
銆銆鑱旂洘鎴愬憳錛
銆銆鐢典俊縐戝︽妧鏈鐮旂┒闄錛堝ぇ鍞愮數淇$戞妧浜т笟闆嗗洟錛
㈡ 鐢典俊綾葷戝﹀墠娌挎柟鍚戞湁鍝浜
鐢靛瓙淇℃伅宸ョ▼銆侀氫俊宸ョ▼銆佷俊鎮瀵規姉鎶鏈銆佷俊鎮宸ョ▼銆佷俊鎮涓庤$畻縐戝︾瓑銆傜數瀛愪俊鎮綾諱笓涓氱幇鐘跺拰鍓嶆櫙鏈鏉ョ殑鍙戝睍閲嶇偣鏄鐢靛瓙淇℃伅浜у搧鍒墮犱笟銆佽蔣浠朵駭涓氬拰闆嗘垚鐢佃礬絳変駭涓氥傛柊鍏撮氫俊涓氬姟濡傛暟鎹閫氫俊銆佸氬獟浣撱佷簰鑱旂綉銆佺數璇濅俊鎮鏈嶅姟銆佹墜鏈虹煭淇$瓑涓氬姟涔熷皢榪呴熸墿灞曘傚煎緱鍏蟲敞鐨勮繕鏈夋枃鍖栫戞妧浜т笟錛屽傜綉緇滄父鎴忕瓑銆
㈢ 關於網路的基礎知識
網路基礎知識
一.網路的定義及特點
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連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網路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信息資源。
一般來說,計算機網路可以提供以下一些主要功能:
* 資源共享 網路的出現使資源共享變得很簡單,交流的雙方可以跨越時空的障礙,隨時隨地傳遞信息。
* 信息傳輸與集中處理 數據是通過網路傳遞到伺服器中,由伺服器集中處理後再回送到終端。
* 負載均衡與分布處理 負載均衡同樣是網路的一大特長。舉個典型的例子:一個大型ICP(Internet內容提供商)為了支持更多的用戶訪問他的網站,在全世界多個地方放置了相同內容的WWW伺服器;通過一定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戶看到放置在離他最近的伺服器上的相同頁面,這樣來實現各伺服器的負荷均衡,同時用戶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 綜合信息服務 網路的一大發展趨勢是多維化,即在一套系統上提供集成的信息服務,包括來自政治、經濟、等各方面資源,甚至同時還提供多媒體信息,如圖象、語音、動畫等。在多維化發展的趨勢下,許多網路應用的新形式不斷涌現,如:
① 電子郵件——這應該是大家都得心應手的網路交流方式之一。發郵件時收件人不一定要在網上,但他只要在以後任意時候打開郵箱,都能看到屬於自己的來信。
② 網上交易——就是通過網路做生意。其中有一些是要通過網路直接結算,這就要求網路的安全性要比較高。
③ 視頻點播——這是一項新興的娛樂或學習項目,在智能小區、酒店或學校應用較多。它的形式跟電視選台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節目內容是通過網路傳遞的。
④ 聯機會議——也稱視頻會議,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網路開會。它與視頻點播的不同在於所有參與者都需主動向外發送圖像,為實現數據、圖像、聲音實時同傳,它對網路的處理速度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以上對網路的功能只是略舉一二,我們將在以後的篇幅中用更詳盡的案例去充實大家對網路的理解。
網路的分類及組成
網路依據什麼劃分,又是如何組成的呢?
計算機網路的類型有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分類依據。網路按交換技術可分為:線路交換網、分組交換網;按傳輸技術可分為:廣播網、非廣播多路訪問網、點到點網;按拓樸結構可分為匯流排型、星型、環形、樹形、全網狀和部分網狀網路;按傳輸介質又可分為同軸電纜、雙紐線、光纖或衛星等所連成的網路。這里我們主要講述的是根據網路分布規模來劃分的網路: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網間網。
1. 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
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所形成的網路,覆蓋范圍一般局限在房間、大樓或園區內。區域網的特點是:距離短、延遲小、數據速率高、傳輸可靠。
目前常見的區域網類型包括:乙太網(Ethernet)、令牌環網 (Token Ring)、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非同步傳輸模式(ATM)等,它們在拓樸結構、傳輸介質、傳輸速率、數據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許多不同。其中應用最廣泛的當屬乙太網—— 一種匯流排結構的LAN,是目前發展最迅速、也最經濟的區域網。
區域網的常用設備有:
* 網卡(NIC) 插在計算機主板插槽中,負責將用戶要傳遞的數據轉換為網路上其它設備能夠識別的格式,通過網路介質傳輸。它的主要技術參數為帶寬、匯流排方式、電氣介面方式等。
* 集線器(Hub) 是單一匯流排共享式設備,提供很多網路介面,負責將網路中多個計算機連在一起。所謂共享是指集線器所有埠共用一條數據匯流排,因此平均每用戶(埠)傳遞的數據量、速率等受活動用戶(埠)總數量的限制。它的主要性能參數有總帶寬、埠棚蘆數、智能程度(是否支持網路管理)、擴展性(可否級聯和堆疊)等。
* 交換機(Switch) 也稱交換式集線器。它同樣具備許多介面,提供多個網路節點互連。但它的性能卻較共享集線器大為提高:相當於擁有多條匯流排,使各埠設備能獨立地作數據傳遞鏈御帶而不受其它設備影響,表現在用戶面前即是各埠有獨立、固定的帶寬。此外,交換機還具備集線器欠缺的功能,如數據過濾、網路分拆擾段、廣播控制等。
* 線纜 區域網的距離擴展需要通過線纜來實現,不同的區域網有不同連接線纜,如光纖、雙絞線、同軸電纜等。
2. 城域網-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的覆蓋范圍限於一個城市,目前對於市域網少有針對性的技術,一般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區域網或廣域網來實現。
3.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WAN連接地理范圍較大,常常是一個國家或是一個洲。其目的是為了讓分布較遠的各區域網互連,所以它的結構又分為末端系統(兩端的用戶集合)和通信系統(中間鏈路)兩部分。通信系統是廣域網的關鍵,它主要有以下幾種:
* 公共電話網 即PSTN(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速度9600bps~28.8kbps,經壓縮後最高可達115.2kbps,傳輸介質是普通電話線。它的特點是費用低,易於建立,且分布廣泛。
* 綜合業務數字網 即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也是一種撥號連接方式。低速介面為128kbps(高速可達2M),它使用ISDN線路或通過電信局在普通電話線上加裝ISDN業務。ISDN為數字傳輸方式,具有連接迅速、傳輸可靠等特點,並支持對方號碼識別。ISDN話費較普通電話略高,但它的雙通道使其能同時支持兩路獨立的應用,是一項對個人或小型辦公室較適合的網路接入方式。
* 專線 即Leased Line,在中國稱為DDN,是一種點到點的連接方式,速度一般選擇64kbps~2.048Mbps。專線的好處是數據傳遞有較好的保障,帶寬恆定;但價格昂貴,而且點到點的結構不夠靈活。
* X.25網 是一種出現較早且依然應用廣泛的廣域網方式,速度為9600bps~64kbps;有 冗餘糾錯功能,可 靠性高,但由此帶來的副效應是速度慢,延遲大;
* 幀中繼 即Frame Relay,是在X.25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較新技術,速度一般選擇為64kbps~2.048Mbps。幀中繼的特點是靈活、彈性:可實現一點對 多點的連接,並且在數據量大時可超越約定速率傳送數據,是一種較好的商業用戶連接選擇。
*非同步傳輸模式 即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種信元交換網路,最大特點的速率高、延遲小、傳輸質量有保障。ATM大多採用光纖作為連接介質,速率可高達上千兆(109bps),但成本也很高。
廣域網與區域網的區別在於:線路通常需要付費。多數企業不可能自己架設線路,而需要租用已有鏈路,故廣域網的大部分花費用在了這里。人們常常考慮如何優化使用帶寬,將「好刀用在刀刃上」。
廣域網常用設備有:
* 路由器(Router) 廣域網通信過程根據地址來尋找到達目的地的路徑,這個過程在廣域網中稱為"路由(Routing)"。路由器負責在各段廣域網和區域網間根據地址建立路由,將數據送到最終目的地。
* 數據機(Modem) 作為末端系統和通信系統之間信號轉換的設備,是廣域網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種,分別用來與路由器的同步和非同步串口相連接,同步可用於專線、幀中繼、X.25等,非同步用於PSTN的連接。
4. 網間網
即Internetwork,是一系列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組合,因此包含的技術也是現有的區域網和廣域網技術的綜合。Internet便是一個當前最大也最為典型的網間網。
二.協議的定義及意義
如何定義網路協議,它有哪些意義?
協議是對網路中設備以何種方式交換信息的一系列規定的組合,它對信息交換的速率、傳輸代碼、代碼結構、傳輸控制步驟、出錯控制等許多參數作出定義。
網路是一個相互聯結的大群體,因此要想加入到這個群體中來,就不能隨心所欲,任由興之所發。就好象一個國家或一個種族擁有自己的語言,大家都必須通曉並憑借這種語言來對話一樣,相互聯結的網路中各個節點也需要擁有共同的「語言」,依據它所定義的規則來控制數據的傳遞,這種語言便是大家經常聽說的 「協議」。協議是對網路中設備以何種方式交換信息的一系列規定的組合,它對信息交換的速率、傳輸代碼、代碼結構、傳輸控制步驟、出錯控制等許多參數作出定義。
對網路始入門者來說,紛繁復雜的協議常常讓人頭痛不已—這些協議各起什麼作用?它們之間又有什麼聯系?為什麼有了A協議還需要補充B協議?這些問題搞不清楚,往往成為進一步學習的障礙。其實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理解:是先有了各種不同語言的民族,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才有了不同民族間交流的需求。網路也是這樣,最初人們在小范圍內建立網路,只需要自己作一些簡單的約定,保證這一有限范圍內的用戶遵守就可以了;到後來網路規模越來越大,才考慮到制定更嚴格的規章制度即協議;而為了實現多個不同網路的互聯,又會增加不少新協議作為補充,或成長為統一的新標准。
數據在網路中由源傳輸到目的地,需要一系列的加工處理,為了便於理解,我們這里不妨打個比喻。如果我們把數據比做巧克力:我們可以把加工巧克力的設備作為源,而把消費者的手作為目的來看看會有什麼樣的傳輸過程。巧克力廠通常會為每塊巧克力外邊加上一層包裝,然後還會將若干巧克力裝入一個巧克力盒,再把幾個巧克力盒一起裝入一個外包裝,運輸公司還會把許多箱巧克力裝入一個集裝箱,到達消費者所在的城市後,又會由運輸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打開不同的包裝層。不同層次的包裝、解包裝需要不同的規范和設備,計算機網路也同樣有不同的封裝、傳輸層面,為此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於1978 年提出「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層模型,它將是我們後續篇幅中要介紹的內容,這里先不展開論述。 網路的協議就是用作這些不同的網路層的行為規范的。網路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協議族,每一協議族都在網路的各層對應有相應的協議,其中作為Internet規范的是ICP/IP協議族,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
TCP/IP協議的定義以及層次、功能
什麼是TCP/IP協議,劃為幾層,各有什麼功能?
TCP/IP協議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異的子協議。為此我們也利用上文所述的分層的方式來剖析它的結構。TCP/IP層次模型共分為四層: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
TCP/IP網路協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間網協議)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協議,它的流行與Internet的迅猛發展密切相關—TCP/IP最初是為互聯網的原型ARPANET所設計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實用、能應用於多種網路上的協議,事實證明TCP/IP做到了這一點,它使網路互聯變得容易起來,並且使越來越多的網路加入其中,成為Internet的事實標准。
* 應用層—應用層是所有用戶所面向的應用程序的統稱。ICP/IP協議族在這一層面有著很多協議來支持不同的應用,許多大家所熟悉的基於Internet的應用的實現就離不開這些協議。如我們進行萬維網(WWW)訪問用到了HTTP協議、文件傳輸用FTP協議、電子郵件發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協議、 遠程登錄用Telnet協議等等,都是屬於TCP/IP應用層的;就用戶而言,看到的是由一個個軟體所構築的大多為圖形化的操作界面,而實際後台運行的便是上述協議。
* 傳輸層—這一層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應用程序間的通信,TCP/IP協議族在這一層的協議有TCP和UDP。
* 網路層—是TCP/IP協議族中非常關鍵的一層,主要定義了IP地址格式,從而能夠使得不同應用類型的數據在Internet上通暢地傳輸,IP協議就是一個網路層協議。
* 網路介面層—這是TCP/IP軟體的最低層,負責接收IP數據包並通過網路發送之,或者從網路上接收物理幀,抽出IP數據報,交給IP層。
1.TCP/UDP協議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屬於傳輸層協議。其中TCP提供IP環境下的數據可靠傳輸,它提供的服務包括數據流傳送、可靠性、有效流控、全雙工操作和多路復用。通過面向連接、端到端和可靠的數據包發送。通俗說,它是事先為所發送的數據開辟出連接好的通道,然後再進行數據發送;而UDP則不為IP提供可靠性、流控或差錯恢復功能。一般來說,TCP對應的是可靠性要求高的應用,而UDP對應的則是可靠性要求低、傳輸經濟的應用。TCP支持的應用協議主要有:Telnet、FTP、SMTP等;UDP支持的應用層協議主要有:NFS(網路文件系統)、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DNS(主域名稱系統)、TFTP(通用文件傳輸協議)等。
IP協議的定義、IP地址的分類及特點
什麼是IP協議,IP地址如何表示,分為幾類,各有什麼特點?
為了便於定址和層次化地構造網路,IP地址被分為A、B、C、D、E五類,商業應用中只用到A、B、C三類。
IP協議(Internet Protocol)又稱互聯網協議,是支持網間互連的數據報協議,它與TC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一起構成了TCP/IP協議族的核心。它提供網間連接的完善功能, 包括IP數據報規定互連網路范圍內的IP地址格式。
Internet 上,為了實現連接到互聯網上的結點之間的通信,必須為每個結點(入網的計算機)分配一個地址,並且應當保證這個地址是全網唯一的,這便是IP地址。
目前的IP地址(IPv4:IP第4版本)由32個二進制位表示,每8位二進制數為一個整數,中間由小數點間隔,如159.226.41.98,整個IP地址空間有4組8位二進制數,由表示主機所在的網路的地址(類似部隊的編號)以及主機在該網路中的標識(如同士兵在該部隊的編號)共同組成。
為了便於定址和層次化的構造網路,IP地址被分為A、B、C、D、E五類,商業應用中只用到A、B、C三類。
* A類地址:A類地址的網路標識由第一組8位二進制數表示,網路中的主機標識佔3組8位二進制數,A類地址的特點是網路標識的第一位二進制數取值必須為「0」。不難算出,A類地址允許有126個網段,每個網路大約允許有1670萬台主機,通常分配給擁有大量主機的網路(如主幹網)。
* B類地址:B類地址的網路標識由前兩組8位二進制數表示,網路中的主機標識占兩組8位二進制數,B類地址的特點是網路標識的前兩位二進制數取值必須為「10」。B類地址允許有16384個網段,每個網路允許有65533台主機,適用於結點比較多的網路(如區域網)。
* C類地址:C類地址的網路標識由前3組8位二進制數表示,網路中主機標識佔1組8位二進制數,C類地址的特點是網路標識的前3位二進制數取值必須為「110」。具有C類地址的網路允許有254台主機,適用於結點比較少的網路(如校園網)。
為了便於記憶,通常習慣採用4個十進制數來表示一個IP地址,十進制數之間採用句點「.」予以分隔。這種IP地址的表示方法也被稱為點分十進製法。如以這種方式表示,A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0.0.1-127.255.255.254;B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28.1.0.1-191.255.255.254;C類網路的IP地址范圍為:192.0.1.1-223.255.255.254。
由於網路地址緊張、主機地址相對過剩,採取子網掩碼的方式來指定網段號。
TCP/IP協議與低層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無關,這也是TCP/IP的重要特點。正因為如此 ,它能廣泛地支持由低兩層協議構成的物理網路結構。目前已使用TCP/IP連接成洲際網、全國網與跨地區網。
三.網路發展簡史
是什麼促進了網路的發展?
縱觀近幾十年信息時代的風雲變換,人們可以了解網路的發展是與計算機、尤其是個人電腦(PC)的發展密切相關的。
第一台計算機誕生於1945年,標志著人類自學會使用工具的漫長歲月中,終於擁有了可以替代人類腦力勞動的「工具」;到六、七十年代,進而衍生出計算機互連系統—嚴格說來還算不上真正的網路—它是IBM和Digital的中央處理系統,網路主體是一台或多台大型主機,被隔離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機房(那時人們通常稱這種機房為「玻璃屋」),然後由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小心維護;大多數網路用戶面對的是一台台非智能化的終端,所有對終端的操作都將通過低速鏈路傳遞到主機去進行處理,網路的效率主要由鏈路的速率和主機的性能決定。這樣的網路不是面向大眾的,僅局限於一些專業領域,如:金融行業、研究機構等。對大多數人而言,網路是陌生的、神秘的甚至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直到八十年代PC的出現,才給網路吹來一股清新之風—相對終端而言,PC具備自己的處理引擎(CPU)和文件存貯區域(硬碟),能夠裝載多種應用程序,獨立地完成許多工作,從而將強大的計算能力交到個人手裡;相對大型主機而言,這種輕便的機器內部結構大大簡化,其價格遠低於大型機,並且隨著批量生產和技術的迅速成熟還在不斷下降,使越來越多的用戶能享受到這種智能設備帶來的迅速、方便、功能強大的服務。因此可以說PC的出現首先是滿足了個人用戶信息處理的需要。但與個人信息處理緊密相聯的便是信息的交換,於是聯網的需求應運而生—人們購買網路設備和連線,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搭建起區域網,實現本地通訊;為了擴展網路距離,又向提供服務的電話公司租用電話線或其它線路,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甚至城市之間建立起廣域網;再進一步發展下去,又出現了一類專門的服務行業,可以通過主幹連接將原本隔離的多個網路互聯起來,構成跨越國度的網際網。在這一過程中,Internet(國際互聯網)的蓬勃興起毫無疑問地成為網路技術成長的催化劑。
Internet發展簡史
Internet是如何演變的?
Internet的應用范圍由最早的軍事、國防,擴展到美國國內的學術機構,進而迅速覆蓋了全球的各個領域,運營性質也由科研、教育為主逐漸轉向商業化。
在科學研究中,經常碰到「種瓜得豆」的事情,Internet的出現也正是如此:它的原型是1969年美國國防部遠景研究規劃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為軍事實驗用而建立的網路,名為ARPANET,初期只有四台主機,其設計目標是當網路中的一部分因戰爭原因遭到破 壞時,其餘部分仍能正常運行;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研製成功用於異構網路的 TCP/IP協議並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國國會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支持下,用高速通信線路把 分布在各地的一些超級計算機連接起來,以NFSNET接替ARPANET;進而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形成Internet。其應用范圍也由最早的軍事、國防,擴展到美國國內的學術機構,進而迅速覆蓋了全球的各個領域,運營性質也由科研、教育為主逐漸轉向商業化。
90年代初,中國作為第71個國家級網加入Internet,目前,Internet已經在我國開放,通過中國公用互連網路(CHINANET)或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CERNET)都可與Internet聯通。只要有一台微機,一部數據機和一部國內直撥電話就能夠很方便地享受到Internet的資源;這是Internet逐步"爬"入普通人家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友好的用戶界面、豐富的信息資源、貼近生活的人情化感受使非專業的家庭用戶既做到應用自如,又能大飽眼福,甚至利用它為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錦上添花,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可成就天下事,瀟灑作當代人"。
網路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路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體上、軟體上、所用標准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路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到了今天,Internet能夠負擔如此眾多用戶的參與,說明我們的網路技術已經成長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用戶自己也能耳聞目睹不斷涌現的新名詞、新概念。但這還不是終結,僅僅是歷史長河的一段新紀元的開始而已。
Internet的應用集錦
Internet可為我們做哪些事?
Internet如此美妙,初入門者不免好奇:它究竟可以為我們做哪些事?總的說來,Internet是一套通過網路來完成有用的通訊任務的應用程序,下面的篇幅將從應用入手,展示Internet的幾項最廣為流行的功能,它包括:電子郵件、WWW、文件傳輸、遠程登 錄、新聞組、信息查詢等。
1.電子郵件(Email)
有了通達全球的Internet後,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可以利用它來提供個人之間的通信,而且這種通信應能兼具電話的速度和郵政的可靠性等優點。這種思路生根發芽成長起來,最終得到的果實便是Email。通過它,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私有信箱,用以儲存已收到但還未來得及閱讀的信件,Email地址包括用戶名加上主機名,並在中間用@符號隔開,如 [email protected] 。
從最初的兩人之間的通信,如今的電子郵件軟體能夠實現更為復雜、多樣的服務,包括:一對多的發信,信件的轉發和回復,在信件中包含聲音、圖像等多媒體信息等;甚至可以做到只要有你的郵件到達,掛在你身上的BP機就嘀嘀作響發出提示;人們還可以象訂購報刊雜志一樣在網上訂購所需的信息,通過電子郵件定期送到自己面前。
2.WWW
World Wide Web(通常被稱為WWW)在中文裡常被譯作「萬維網」,除發音相近外,也體現了其變化萬千的內涵。用戶藉助於一個瀏覽器軟體,在地址欄里輸入所要查看的頁面地址(或域名),就可以連接到該地址所指向的WWW伺服器,從中查找所需的圖文信息。WWW訪問的感覺有些象逛大商場,既可以漫無邊際地徜徉,也可以奔著一個目標前進;但不論如何,當用戶最終獲得想要的內容時,也許已經跨越了千山萬水,故有時我們也稱之為「Web沖浪」。
WWW伺服器所存貯的頁面內容是用HTML語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書寫的,它通過HTTP協議(Hyper Text Transfering Protocol)傳送到用戶處。
3.文件傳輸(FTP)
盡管電子郵件也能傳送文件,但它一般用於簡訊息傳遞。Internet提供了稱作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文件傳輸應用程序,使用戶能發送或接收非常大的數據文件:當用戶發出FTP命令,連接到FTP伺服器後,可以輸入命令顯示伺服器存貯的文件目錄,或從某個目錄拷貝文件,通過網路傳遞到自己的計算機中。
FTP伺服器提供了一種驗證用戶許可權的方法(用到用戶名、密碼),限制非授權用戶的訪問。不過,很多系統管理員為了擴大影響,打開了匿名ftp服務設置——匿名ftp允許沒有注冊名或口令的用戶在機器上存取指定的文件,它用到的特殊用戶名為「anonymous」。
4.遠程登錄(Remote Login)
遠程登錄允許用戶從一台機器連接到遠程的另一台機器上,並建立一個交互的登錄連接。登錄後,用戶的每次擊鍵都傳遞到遠程主機,由遠程主機處理後將字元回送到本地的機器中, 看起來彷彿用戶直接在對這台遠程主機操作一樣。遠程登錄通常也要有效的登錄帳號來接受對方主機的認證。常用的登錄程序有TELNET、RLOGIN等。
5.Usenet新聞組
Usenet新聞是Internet上的討論小組或公告牌系統(BBS)。Usenet在一套名為"新聞組"的標題下組織討論,用戶可以閱讀別人發送的新聞或發表自己的文章。新聞組包括數十大類、數千組"新聞",平均每一組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條"新聞"公布出來。新聞組的介入方式也非常隨便,你可以在上面高談闊論、問問題,或者只看別人的談論。
上面所列舉的僅是Internet文化長廊中的主要內容,但絕不是全部。Internet永遠是在不斷發展、推陳出新的,這將是我們下一篇的內容——Internet的發展趨勢。
四.Internet發展面臨的問題
Internet的發展正面臨哪些困境?
在上篇中我們講述了Internet的發展簡史和它的方方面面的應用。正是由於Internet的豐富多彩,才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對用戶而言,Internet正一步步滲透到我們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極大地改變了長久以來形成的傳統思維和生活方式;而對Internet而言,用戶的積極參與使得這一全球通行的網路迅速膨脹起來,用戶對它的需求也不斷升級,使Internet的耐受力面臨帶寬的短缺、IP地址資源匱乏等嚴峻考驗。
1.帶寬的短缺
據1995年年中的估計, 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萬多個網路同Internet聯結, 入網計算機約450萬台, 直接使用Internet的用戶達4000萬人。而到今天,Internet已經開通到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幾乎每隔三十分鍾就有一個新的網路連入,主機數量每年翻兩番,用戶數量每月增長百分之十,預計到本世紀末和下世紀初, Internet將連接近億台計算機, 達到以十億計的用戶。而對更遠的將來,人們很難精確估計。不管怎麼說,這些數字已足以說明Internet的危機所在:就好象一根懸掛了很多重物的鋼絲繩,重量增加了,繩子就有斷裂的危險;而用戶在Internet上的游歷實際上要走過很多根這樣的「鋼絲繩」,用戶越多,繩子的負載越重,其中任一根不結實,都會成為瓶頸,導致網路訪問的失敗。因此,「鋼絲繩」的加固—帶寬容量的增加勢在必行,從Internet主幹到分支,直至最終用戶的接入,都出現了許多成熟的或正在發展的鏈路技術來實現這項需求,我們將在後文著重介紹其中用戶最為關心的幾種接入技術。
2. IP地址資源的匱乏
我們曾介紹了IP地址的格式和分類,這里所指的都是現行的IPv4—它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因此總地址容量為232,也即有數億個左右。而按照TCP/IP協議(同很多其它協議一樣)的規定,相互聯接的網路中每一個節點都必須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地址來作為標識,那麼很顯然,相對前文日益增長的用戶數,現有IP地址資源已不堪重負,很快將被用光—有預測表明,以目前Internet發展速度計算,所有IPv4地址將在2005~2010年間分配完畢。
解決IP地址缺乏的辦法之一是想辦法延緩資源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