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單元數學知識點歸納--一年級
第一單元
准備課
1、 數一數
數數:數數時,按一定的順序數,從1開始,數到最後一個物體所對應的那個數,即最後數到幾,就是這種物體的總個數。
2、 比多少
同樣多:當兩種物褲鎮體一一對應後,都沒有剩餘時,就說這兩種物體的數量同樣多。
比多少:當兩種物體一一對應後,其中一種物體有剩餘,有剩餘的那種物體多,沒有剩餘的那種物體少。
比較兩種物體的多或少時,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
第二單元
位置
1、 認識上、下
體會上、下的含義:從兩個物體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處的物體,下是指在低處的物體。
2、 認識前、後
體會前、後的含義:一般指面對的方向就是前,背對的方向就是後。
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的參照物,前後位置關系也會發生變化。
從而得出:確定兩個以上物體的前後位置關系時,要找准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相對的前後位置關系也會發生變化。
3、 認識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為標准,確定左邊和右邊。右手所在的一邊為右邊,左手所在的一邊為左邊。
要點提示:在確定左右時,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觀察者的左右為准。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
一、 1--5的認識
1、1—5各數的含義:每個數都可以表示不同物體的數量。有幾個臘蠢物體就用幾來表示。
2、1—5各數的數序
從前往後數:1、2、3、4、5.
從後往前數:5、4、3、2、1.
3、1—5各數的寫法:根據每個數字的形狀,按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認真、工整地進行書寫。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數等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3,讀作3等於3。前面的數大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2,讀作3大於2。前面的數小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4,讀作3小於4。
2、填「>」或「<」時,開口對大數,尖角對小數。
三、第幾
1、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時,先輪純陪確定數數的方向,然後從1開始點數,數到幾,它的順序就是「第幾」。第幾指的是其中的某一個。
2、區分「幾個」和「第幾」
「幾個」表示物體的多少,而「第幾」只表示其中的一個物體。
四、分與合
數的組成:一個數(1除外)分成幾和幾,先把這個數分成1和幾,依次分到幾和1為止。例如:5的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個數分成幾和幾時,要有序地進行分解,防止重復或遺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義: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計算。
2、加法的計算方法: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可以採用點數、接著數、數的組成等方法。其中用數的組成計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減法
1、減法的含義:從總數里去掉(減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用減法計算。
2、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減法時,可以用倒著數、數的分成、想加算減的方法來計算。
七、0
1、0的意義:0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表示起點。
2、0的讀法:0讀作:零
3、0的寫法:寫0時,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處和收筆處要相連,並且要寫圓滑,不能有稜角。
4、0的加、減法:任何數與0相加都得這個數,任何數與0相減都得這個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等於0.
如:0+8=8 9-0=9 4-4=0
第四單元
認識圖形
1、長方體的特徵:長長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正方體的特徵:四四方方的,有6個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樣。
3、圓柱的特徵:直直的,上下一樣粗,上下兩個圓面大小一樣。放在桌子上能滾動。立在桌子上不能滾動。
4、球的特徵:圓圓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滾動。
5、立體圖形的拼擺:用長方體或正方體能拼組出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在拼好的立體圖形中,有一些部位從一個角度是看不到的,要從多個角度去觀察。用小圓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圓柱。五-八單元[/page]
第五單元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一、6—10的認識:
1、數數:根據物體的個數,可以用6—10各數來表示。數數時,從前往後數也就是從小往大數。
2、10以內數的順序:
(1)從前往後數:0、1、2、3、4、5、6、7、8、9、10。
(2)從後往前數:10、9、8、7、6、5、4、3、2、1、0。
3、比較大小:按照數的順序,後面的數總是比前面的數大。
4、序數含義:用來表示物體的次序,即第幾個。
5、數的組成:一個數(0、1除外)可以由兩個比它小的數組成。如:10由9和1組成。
記憶數的組成時,可由一組數想到調換位置的另一組。
二、6—10的加減法
1、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根據數的組成來計算。
2、一圖四式:根據一副圖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3、「大括弧」下面有問號是求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計算。「大括弧 」上面的一側有問號是求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還剩多少,用減法計算。
三、連加連減
1、連加的計算方法:計算連加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算前兩個數的和,再與第三個數相加。
2、連減的計算方法:計算連減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算前兩個數的差,再用所得的數減去第三個數。
四、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計算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再用得數與第三個數相減(或相加)。
第六單元
11-20各數的認識
1、數數:根據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1—20各數來表示。
2、數的順序:11—20各數的順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較大小:可以根據數的順序比較,後面的數總比前面的數大,或者利用數的組成進行比較。
4、11—20各數的組成:都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0由2個十組成的。如:1個十和5個一組成15。
5、數位: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數的讀法:從高位讀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20的讀法,20讀作:二十。
7、寫數:寫數時,對照數位寫,有1個十就在十位上寫1,有2個十就在十位上寫2.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8、十加幾、十幾加幾與相應的減法
(1)、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10加幾得十幾,十幾減幾得十,十幾減十得幾。
如:10+5=15 17-7=10 18-10=8
(2)、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時,可以利用數的組成來計算,也可以把個位上的數相加或相減,再加整十數。
(3)、加減法的各部分名稱:
在加法算式中,加號前面和後面的數叫加數,等號後面的數叫和。
在減法算式中,減號前面的數叫被減數,減號後面的數叫減數,等號後面的數叫差。
9、解決問題
求兩個數之間有幾個數,可以用數數法,也可以用畫圖法。還可以用計演算法(用大數減小數再減1的方法來計算)。
第七單元
認識鍾表
1、認識鍾面
鍾面:鍾面上有12個數,有時針和分針。
分針:鍾面上又細又長的指針叫分針。
時針:鍾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針叫時針。
2、鍾表的種類:日常生活中的鍾表一般分兩種,一種:掛鍾,鍾面上有12個數,分針和時針。另一種:電子表,表面上有兩個點「:」,「:」的左邊和右邊都有數。
3、認識整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電子表上,「:」的右邊是「00」時表示整時,「:」的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4、整時的寫法:整時的寫法有兩種:寫成幾時或電子表數字的形式。如:8時或8:00
第八單元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9加幾計算方法: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可以採用「點數」「接著數」「湊十法」等方法進行計算,其中「湊十法」比較簡便。
利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時,把9湊成10需要1,就把較小數拆成1和幾,10加幾就得十幾。
2、8、7、6加幾的計算方法:(1)點數;(2)接著數;(3)湊十法。可以「拆大數、湊小數」,也可以「拆小數、湊大數」。
3、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1)「拆大數、湊小數」。(2)「拆小數、湊大數」。
4、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從而找到不同的解題方法。
(2)求總數的實際問題,用加法計算。
『貳』 涓騫寸駭鏁板︿笂鍐岀浜斿崟鍏冨熀鏈鐭ヨ瘑鐐歸噸鐐瑰垎鏋
銆銆 絎浜斿崟鍏冿細鍒嗙被
銆銆1銆佹寜緇欏畾鐨勬爣鍑嗗垎綾
銆銆(1)鍒濇ユ劅鐭モ滅被鍒鈥濈殑鍚涔夛紝榪涗竴姝ヤ綋浼氱敓媧諱腑澶勫勬湁鏁板︺
銆銆(2)緇忓巻鍒嗙被鐨勮繃紼嬶紝瀛︿細鎸夋煇涓鏍囧噯瀵圭墿浣撹繘琛屽垎綾匯
銆銆(3)鍦ㄥ垎綾昏繃紼嬩腑錛屼綋楠屸滃垎綾葷粨鏋滃湪鍗曚竴鏍囧噯涓嬬殑涓鑷存р濓紝騫跺垵姝ュ吇鎴愭湁鏉$悊鐨勬暣鐞嗕簨鐗╃殑涔犳儻銆
銆銆2銆佽嚜瀹氭爣鍑嗗垎綾
銆銆(1)緇忓巻鑷瀹氭爣鍑嗚繘琛屽垎綾葷殑`榪囩▼錛屼綋浼氣滃垎綾繪爣鍑嗏濈殑閲嶈佹с(鍏堢『瀹氭爣鍑嗭紝鐒跺悗鎵嶈兘鍒嗙被)
銆銆(2)瀛︿細閫夋嫨鏌愪釜鏍囧噯瀵圭墿浣撹繘琛屽垎綾伙紝騫朵綋楠屸滃垎綾葷粨鏋滃湪涓嶅悓鏍囧噯涓嬬殑澶氭牱鎬р濄
銆銆(3)鍦ㄥ垎綾葷殑榪囩▼涓錛屽彂灞曞効絝ョ殑姒傛嫭鑳藉姏鍜岃璦琛ㄨ揪鑳藉姏銆
銆銆鍥涚偣璇存槑錛氬垎綾繪槸鏍規嵁涓瀹氱殑鏍囧噯錛屽逛簨鐗╄繘琛屾湁搴忓垝鍒嗗拰緇勭粐鐨勮繃紼嬶紝鏄涓縐嶅熀鏈鐨勬暟瀛︽濇兂;鍦ㄤ富棰樺浘涓錛岃╁︾敓鎰熺煡鈥滅被鍒鈥濈殑鍚涔夛紝浣撲細鍒嗙被鐨勬剰涔(鎬庝箞鏀劇殑?涓轟粈涔堣繖鏍鋒斁?);璁よ瘑鐗╀綋濮嬩簬瀵圭墿浣撶殑鍒嗙被錛屾暟瀛︽傚康鐨勫︿範鏈璐ㄤ笂涔熸槸涓縐嶅垎綾;鍒嗘瀽銆佺患鍚堛佹瘮杈冦佸彂鐜頒竴浜涗簨鐗╃殑鑱旂郴鍜屽尯鍒錛屽苟鎶借薄銆佹傛嫭鍑鴻繖浜涗簨鐗╃殑涓鑸鐗瑰緛鍜屾湰璐ㄧ壒寰侊紝鎵嶈兘榪涜屽垎綾匯
『叄』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第三單元
一、1——5的認識
1、1—5各數的含義:每個數都可以表示不同物體的數量。有幾個物體就用幾來表示。
2、1—5各數的數序
從前往後數:1、2、3、4、5。
從後往前數:5、4、3、2、1。
3、1—5各數的寫法:根據每個數字的形狀,按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認真、工整地進行書寫。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數等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3,讀作3等於3。前面的數大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2,讀作3大於2。前面的數小於後面的數,用「<」表示,即3<4,讀作3小於4。
2、填「>」或「<」時,開口對大數,尖角對小數。
三、第幾
1、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時,先確定數數的方向,然後從1開始點數,數到幾,它的順序就是「第幾」。第幾指的是其中的某一個。
2、區分「幾個」和「第幾」
「幾個」表示物體的多少,而「第幾」只表示其中的一個物體。
四、分與合
數的組成:一個數(1除外)分成幾和幾,先把這個數分成1和幾,依次分到幾和1為止。例如:5的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個數分成幾和幾時,要有序地進行分解,防止重復或遺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義: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計算。
2、加法的計算 方法 :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可以採用點數、接著數、數的組成等方法。其中用數的組成計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減法
1、減法的含義:從總數里去掉(減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用減法計算。
2、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減法時,可以用倒著數、數的分成、想加算減的方法來計算。
七、0
1、0的意義:0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表示起點。
2、0的讀法:0讀作:零
3、0的寫法:寫0時,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處和收筆處要相連,並且要寫圓滑,不能有稜角。
4、0的加、減法:任何數與0相加都得這個數,任何數與0相減都得這個數,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等於0。
如:0+8=8、9-0=9、4-4=0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第四單元《分類》】
(分類的含義和方法)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准或自定標准進行分類。
2、讓學生懂得把物體按一定的標准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3、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在分類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力、判斷力,動手操作能力。
(用不同標准進行分類)
知識點:
1、讓學生經歷整理分類的過程,體驗整理分類的必要性。
2、讓學生自主選擇某種標准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活動,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准下的多樣性。讓學生懂得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果。
【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前後的位置關系)
1、注意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順序與描述物體的准確位置兩者之間的區別。
2、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後面?這個答案不,不僅僅有一個松鼠,還有兔子、烏龜和蝸牛都在鹿的後面。
3、注意讓學生會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上下的位置關系)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對性。
2、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左右的位置關系)
1、能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系。
2、能在情境中體會左右位置的相對性。進一步再體會:兩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們所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對著面,他們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相反的。
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
認識圖形:
1.位置:所在或所佔的地方,有上下、前後、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詞,例:汽車在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詞,例:船在橋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詞,例:張三在李四的前排,那麼可以說張三在李四的前面。
後:位置方位名詞,例:李四在張三的後排,那麼可以說李四在張三的後面。
2.退位減:減法運算中必須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
20以內的數字之間的退位減法,例:12-9=3.
3.圖形的拼組(作風車):
4.數一數:
5.讀數:24讀作「二十四」;169讀作「一百六十九」。
6.比較數的大小:先比較高數位的數學,再按照數位的高低依次比較。
例:39和145比較大小,39百位數字為0,145百位數字為1,0小於1,所以39小於145
7.100以內數的認識:100讀作「一百」,等於10個10相加;99讀作「九十九」,等於100減去1.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復習提綱資料
★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復習教案
★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期末復習重點
★ 江蘇小學一年級數學復習試題
★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期中復習計劃
★ 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資料蘇教版
★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試卷
★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
★ 蘇教版初一數學知識點
★ 初一數學知識點上冊蘇教版
『肆』 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整理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第五單元
一、6—10的認識:
1、數數:根據物體的個數,可以用6—10各數來表示。數數時,從前往後數也就是從小往大數。
2、10以內數的順序:
(1)從前往後數:0、1、2、3、4、5、6、7、8、9、10。
(2)從後往前數:10、9、8、7、6、5、4、3、2、1、0。
3、比較大小:按照數的順序,後面的數總是比前面的數大。
4、序數含義:用來表示物體的次序,即第幾個。
5、數的組成:一個數(0、1除外)可以由兩個比它小的數組成。如:10由9和1組成。
記憶數的組成時,可由一組數想到調換位置的另一組。
二、6—10的加減法
1、1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 方法 :根據數的組成來計算。
2、一圖四式:根據一副圖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
3、「大括弧」下面有問號是求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計算。「大括弧」上面的一側有問號是求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還剩多少,用減法計算。
三、連加連減
1、連加的計算方法:計算連加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算前兩個數的和,再與第三個數相加。
2、連減的計算方法:計算連減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算前兩個數的差,再用所得的數減去第三個數。
四、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計算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再用得數與第三個數相減(或相加)。
一年級數學知識點
【第七單元《加減法〈二〉》】
(11~20各數的認識)
1、計數器表示數的方法是擺小棒表示數的方法的簡化和抽象:
計數器上的數的「十位」與「捆」對應,「個位」與「根」對應。這次抽象形成了極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認識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十」,知道「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擺一擺、數一數、捆一捆活動中,認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以及數的組合。
(十幾加(減)幾的加減法)
1、用形象的積木,幫助學生認識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即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為加法,減少為減法。)
2、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計算方法都是先在個位上加或減,然後再與十位上相加或相減。
3、在計算中找規律,理解加法中加號兩邊的數交換位置,相加結果不變。減法中,被減數不變,減數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9加幾的進位加法)
1、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
2、理解湊十法的簡便性。(把與9相加的另一加數分解成1和幾,使9和1湊成10,再用10加上剩餘的數,就是「9+?」的湊十法。
3、直接對進位加法的算式進行計算,以作為鞏固練習。
(8加幾的進位加法)
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9+?」的 經驗 探索「8+?」的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把8湊10,分解另一個加數。
第二種方法:把8分解,將另一個加數湊成10。
2、進一步理解「湊十法」。
3、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一))
1、學會「十幾減九」的退位減法。
2、讓學生探索並學會「十幾減八」的退位減法及相關數學問題。
3、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第一種方法:個位上的數不夠減9或8,從十位退一在個位加十再減。
第二種方法:將十幾分解10和幾,用10減9或8,再用結果加上分得的另一個數。
第三種方法: 逆向思維 ,做減法想加法,9(8)加幾等於十幾,十幾減9(8)就等於幾。
第四種方法:十幾減9可以想成用個位數加1。(十幾減9就用幾加1)
以上幾種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學生明確退位減法的算理。
(十幾減內的退位減法(二))
1、正確計算十幾減7、減6等數的減法。(減5、4、3、2等數的減法在教學實際情況中進行穿插安排。)
2、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解決問題)
1、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鞏固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3、使學生能根據一個加法算式寫出兩道減法算式。
4、多角度的認識一個數,建立數感。
針對練習:
8+1=0+10=12+7=17+7=
7-10=3-13=19-15=17+11=
4+6=14+2=1+15=18-19=
17+15=9-16=0+19=15+8=
5+6=8+11=3+14=14+2=
8+10=15+18=8+11=15+4=
1-8=0+7=15+17=17-1=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減法知識點
【加減法(一)】
把兩個數合並在一起用加法。加數+加數=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數,和是16。
從一個數裡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減法。被減數-減數=差
如:19-6=13中,19是被減數,6是減數,差是13。
(一)熟記表內加法和減法的得數
(二)知道以下規律
1、加法
(1)兩個數相加,保持得數不變:如果相加的這兩個數有一個增大了,則另一個數就要減小,且一個數增大了多少,另一個數就要減少多少。
(2)兩個數相加,其中的一個數不變,如果另一個數變化則得數也會發生變化,且加數變化了多少,結果就變化多少。
(3)兩個數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得數不變。
2、減法
(1)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保持減數不變:如果被減數增大,結果也增大且被減數增大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則結果也減小,且被減數減小多少,結果也減小多少。
(2)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被減數不變:如果減數增大,結果就減小,且減數增大了多少,結果就減小多少;如果減數減小,則結果增大,且減數減小了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
(3)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的數不變:被減數增大多少,減數就要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多少,減數也要減小多少。
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整理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學習
★ 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期末重點整理
★ 一年級上冊數學概念公式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一年級數學上冊期末知識總結
★ 一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提綱
★ 一年級數學上冊前三單元的知識點
★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 一年級數學上冊後四單元知識點總結
『伍』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學什麼知識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基於兒童數數的經驗,結合具體的情景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會認、會讀、會寫0--10的數,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二單元《比較》。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獲得對「>、<、=」等符號的意義的理解,並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經歷比高矮、比輕重、比長短等實踐操作或數學思考活動,體驗「比」的方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並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中,體會學會有條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3、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10以內的加減算式,並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感受加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10以內數的分解與合成的技能;通過整理加、減法算式,並探索其間規律性的活動,培養與發展數感。
4、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經歷表示11--20的數的具體操作及其概括過程,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記數的位值原理,會數、讀、寫20日內數,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體會演算法的多樣性,學會20以內的進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第八單元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或活動,體會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回用前、後、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第六單元《認識物體》。通過對實物和模型的觀察、操作、分類等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能直觀辨認它們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能直觀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等立體圖形。
(三)統計與概率
1、第四單元《分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必須進行的分類活動,感受分類的必要性,能按照給定的標准或選擇某個標准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並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標准下的多樣性。
2、第九單元《統計》。根據簡單的、現實的問題進行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結合實例,認識統計表和形象統計圖,會填補相應當圖標;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的正文和習題中提供了許多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找一找,說一說。「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
2、說一說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
5、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是怎麼分類的,並與同伴說一說。
6、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你們班每個小組男生、女生人數,並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7、調查你們班10名同學的上學情況。(1)乘車上學,還是步行上學?(2)結伴走還是單獨走?等等
學生經歷上述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中的作用。
教學計劃
(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閱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四)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
(五)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
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了數學概念和它們的意義或解釋,他們才能理解數學、有意義的「做數學」。
(六)重視對學生初步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解決問題的評價,首先應注意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描述,即怎樣把情境圖呈現的問題,用口頭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
(七)重視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對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觀察來收集有關的信息,象他們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在顯示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興趣,是否樂於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誰敢於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