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數學知識在生活事例
擴展閱讀
公共基礎課一般多少錢 2024-09-20 15:58:48
有個動漫叫什麼什麼秋 2024-09-20 15:58:45
p3怎麼帶歌詞同步 2024-09-20 08:41:09

數學知識在生活事例

發布時間: 2022-02-28 10:37:00

A. 求數學在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工藝上的燈泡規格形狀的幾何計算

足球彩票中的賠率盤口統計

家居中的燈光覆蓋面積要求計算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B. 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故事。

1.測量河的寬度,用勾股定理.
2.用影長測量樓的高度,用X:X.
3.用路程=時間X速度來求出汽車行駛的路程.時間.速度.
4.用光速,和時間測量出光源離自己有多遠.
5.去買東西是需算帳,不然會多收錢.
6.給RT三角形兩個邊,求第三條邊.

C. 生活中的數學有哪些例子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學 汪社生 (226661) (適合初一年級)
以現實社會的生產、生活問題為背景的數學應用題愈來愈受到關注。由於這類問題涉及的背景材料十分廣泛,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所以要求解題者具有豐富的社會常識和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再加之有些題目中名詞、術語專業性太強,使許多同學望而生畏。為此,本文就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舉幾例進行解析,供同學們參考。
一、納稅問題
例1 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公民全月工資、薪金所得不超過929元不必納稅,超過929元的部分為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此項稅款按下表累加計算: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不超過500元部分 5%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 ……

某人本月納稅150.1元。則他本月工資收入為 。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弄清題意讀懂圖表,從中應理解稅款是分段計算累加求和而得的。因為500×5%<150.1<2000×10%,所以可以判斷此人的全月納稅應按表中第一檔和第二檔累加計算。設此人的本月工資為x元。根據題意得:
500×5%+( -929-500)×10%=150.1
解得, =2680
即此人的本月工資是2680元。
二、票價問題
例2 某音樂廳五月決定在暑假期間舉辦學生專場音樂會,入場券分為團體票和零售票,其中團體票占總票數的 。若提前購票,則給予不同程度的優惠。在五月份內,團體票每張12元,共售出團體票的 ;零售票每張16元,共售出零售票的一半。如果在六月份內,團體票按每張16元出售,並計劃在六月份內售出全部余票,那麼零售票應按每張多少元定價才能使這兩個月的票款收入持平?
解析:本題中數量較多,關系復雜,為了便於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首先要分別列出五、六月份售出的團體票、零售票的張數及票款的代數式。設總票數為a張,六月份零售票應按每張x元定價,則五月份團體票售出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零售票售出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六月份團體票所剩票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零售票所剩票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根據題意,得
解之,得:
答:六月份零售票應按每張19.2元定價

三、銷售利潤問題
例3 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每件成本400元,銷售價為510元,本季度銷售m件。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該企業決定下季度銷售價降低4%,預計銷售量將提高10%。要使銷售利潤(銷售價-成本價)保持不變,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多少元?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弄清降低、提高的百分數的含義。設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x元,則每件降低後的成本是( )元,銷售價為510(1-4%)元,根據題意得,
[510(1-4%)-( )](1+10%)m=(510-400)m
解之,得x=10.4
答:該產品每件得成本價應降低10.4元
四、方案設計問題
例4 某牛奶加工廠有鮮奶9噸,若在市場上直接銷售鮮奶,每噸可獲取利潤500元;製成酸奶銷售,每噸可獲取利潤1200元;製成奶片銷售,每噸可獲取利潤2000元。該工廠的生產能力是:如製成酸奶,每天可加工3噸;製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噸;但受人員限制,兩種加工方式不可同時進行,又受氣溫條件限制,這批牛奶必須在4天內全部銷售或加工完畢。為此,該廠設計了兩種可行性方案:
方案一:盡可能多的製成奶片,其餘直接銷售鮮牛奶;
方案二:將一部分製成奶片,其餘製成酸奶銷售,並恰好4天完成。
你認為選擇哪種方案獲利最多,為什麼?
解析:本題看似很復雜,限制條件較多,但如將此題分解為分別求出方案一、方案二的總利潤就很容易解答。
若選擇方案一,總利潤=4×2000+(9-4)×500=10500(元)
若選擇方案二,設4天內加工酸奶x噸,則加工奶片(9-x)噸,根據題意,得
解之,得x=7.5
總利潤1200×7.5+2000×1.5=12000(元)
比較方案一、方案二所獲得的總利潤可知,選擇方案二獲利多。
五、節約用水問題
例5 (1)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300立方米,僅是全國人均佔有量的 ,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 。問全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多少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多少立方米?
(2)北京市一年漏掉的水相當於新建一個自來水廠全年的產量。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至少有 6×105個水龍頭和2×105個抽水馬桶漏水,如果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能漏掉a立方米的水;一個漏水馬桶,一個月漏掉b立方米水,那麼一個月造成的水流失量至少多少立方米(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
(3)水資源透支令人擔憂,節約用水迫在眉睫。針對居民用水浪費現象,北京市制定居民用水新標准,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超標部分加價受費。假設不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1.3元,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2.9元,某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2立方米,交水費22元,請你通過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為多少立方米?
解析:(1)2400立方米、9600立方米
(2) 立方米
(3)由於12×1.3<22,所以12立方米水中有超標部分。
設北京市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為x立方米,根據題意,得

解之,得 x=8
答北京市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為8立方米,

六、反腐倡廉問題
例6 椐《新華月報》消息,巴西醫生馬廷恩經過10年研究後得出結論:捲入腐敗行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血管病,如果將犯有貪污、受賄罪的580名官員與600名廉潔官員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後者的健康人數比前者的健康人數多272人,兩者患病(包括致死)者共444人。試問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的健康人數佔580名官員的百分之幾?廉潔官員的健康人數佔600名官員的百分之幾?
解析 本題的審題關鍵是要弄清楚貪官、廉官的健康人數、患病(致死)人數及總人數之間的關系。設580名貪官中健康人數是x人,則貪官、廉官的健康人數、患病(致死)人數及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如下表:
貪官 廉官
健康人數 x (272+x)
患病(致死)人數 580-x 600-(272+x)
總人數 580 600
根據貪官、廉官中患病(致死)的總人數是444人,列出方程

解之,得
40%, 84%
答: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的健康人數佔580名官員的40%?廉潔官員的健康人數佔600名官員的84%?
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數學知識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重視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既是數學教育的趨勢,也是今後中考命題的趨勢。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要認真觀察生活,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密切聯系起來,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D.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有哪些例子

生活中離不開數學。
如,你釣到一條魚,別人問你多大的魚?如果不用數學好像說不清楚。

數學很有用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E. 生活中的數學10個例子有哪些

生活中的數學10個例子:

1、桌子問題:一張方桌,砍掉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

2、切豆腐問題: 一塊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成幾塊。

3、切西瓜問題:一個西瓜用三刀切七份,吃完剩下八塊皮,如何做到。

4、竹竿問題:5米長的竹竿能不能通過一米高的門。

5、紙盒問題:邊長一米的方盒子能不能容下一米五的木棍。

6、時鍾問題:經過12小時,時鍾和分針重復多少次。

7、折紙問題:一張1毫米厚的紙,對折1000次,厚度有多高。

8、烙餅問題: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少用幾分鍾。

9、學校操場大約的面積,一件物體(一袋鹽、幾個蘋果、一瓶墨水等)大概的重量,估計人或物的高度等。

10、為室內裝修戶測量並計算鋪地面用多少地板磚,粉刷四壁和屋頂要購買多少塗料,需多少材料費。

F. 生活中3個跟數學有關的例子

例如,工人在用砂漿做一個圓形蓋板時,在沒有任何精密儀器的情況下,他們的手裡只有一根小棍(長度等於所需圓的半徑),以小棍一端為圓心,將小棍旋轉一周,則小棍掃過的圖形即為圓。從這一點我啟發學生用運動的觀點給圓定義:線段繞其端點旋轉一周所得到的圖形即為圓。接著又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這些蓋子(包括日常所見到的井蓋)通常大多作為圓形?對於這一問題,學生普遍認為這樣好蓋,但其好蓋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圓的性質:同圓的半徑都相等,圓是中心對稱圖形與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有無數條,這樣從實際中抽象出理論,又以理論來解釋現實,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其實在這一工程的建設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用數學來解決的問題,如:大棚上的通風口的高度與陽光入射角度的關系、光照與密植、密植與產量等,這些都給我們的數學教學以深刻啟示,教學不能滿足於對書本知識的解決,而應到生活中去,以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分析:因為一年有12個月,假設每個同學的生日月份不同,這只要12個人就夠了,還有2個人,他們的生日必然和前12人中的一個人的生日月份相同,所以這個小組至少有2個同學的生日在同一個月。
註:本例是一個和我們生活有關的實際問題。在解答這個問題時,利用分析的方法,這也是我們數學中要學到推理。和小學學習的算術計算不同喲!

G. 用數學知識解決的生活事例~~~急用

用估演算法幫老闆估出了魚塘中魚的數量
算出瓶子的容積
柱子漆油漆的面積
箱子的體積

H. 與生活有關的數學例子(多多益善,不要太長)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I.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介紹舉實例

1、身體計算器

我們的身體真得很奇妙,手是一個常見的計算器。最常見的手的計算是9的倍數計算。計算9的倍數時,將手放在膝蓋上,如下圖所示,從左到右給你的手指編號。

現在選擇你想計算的9的倍數,假設這個乘式是7×9。只要彎曲標有數字7的手指,然後數左邊剩下的手指數是6,右邊剩下的手指數是3,將它們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2、石塊、貝殼計數

原始社會,人類智力低下,當時把石塊放進皮袋,或用貝殼串成珠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計算需要計數的物品。

3、結繩計數

就是在長繩上打結記事或計數,這比用石塊貝殼方便了許多。

4、擲硬幣並非最公平

拋硬幣是做決定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當事人雙方都很公平。因為錢幣落下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樣,都是50%。

5、商場購物

商場里說某物品打九折優惠,就是90%原價乘以0.9,原來100塊的只賣90塊。七五折就是75% 原價100乘以0.75=75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