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教師對家庭教育的建議
幼兒家庭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父母要學會尊重幼兒,尊重他們享有的人格權利。
父母不能 把幼兒當作自己的附屬物或私有財產,期望通過幼兒去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或理想,去補償自己已有生活中的缺憾和不足。幼兒是有意識的、有思想的獨立的個體,應該得到家長的尊重與平等對待,對幼兒的人格給予應有的尊重才是父母最深切的關愛。
父母應重視對有現階段的教育。幼兒身心、智力的發展是有自然規律、有階段性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 遵循自然規律,在尊重幼兒的興趣、天賦差別的基礎上盡力引導幼兒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然而許多父母考慮最多的是幼兒 的明天將來會怎樣,因此許多過於擔憂的父母不惜花費大量的精力與財力,用各種各樣的特長學習班,以幼兒辛勞,沒有自主玩樂時光的今天為代價來換取的「美好的明天」。其實,這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我們應該留心挖掘孩子的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對客體的選擇性態度,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形成的,需要有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就產生情緒的快感。這種選擇性態度,稱之為興趣。所以,為順利做好以後的教育工作,家庭教育應著重發現並配合孩子的興趣。德國漢堡的心理學家格利卡.法斯說:「小孩自願做的和給自己帶來樂趣的事情實際上可能是提前發出他們有這方面天賦的信號。因此,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孩子,並發現他們有什麼愛好,這是有益的。」父母通過仔細觀察嬰兒潛在天賦的信號,就能發現嬰兒的天賦,並進行開發,使他們的潛在天賦得以發展。比如說,對音樂有特別潛意識的幼兒聽到音樂會傳送出與音樂節拍相吻合的肢體語言,對語言有獨特靈性的孩子對語言和聲音的感知度優與別的孩子,當他們聽到某種聲音的時候會不禁模仿,在其他方面有特殊靈敏度的孩子也會有與之相應的反應。當家庭在這段嬰幼兒時期很好得發現了自己孩子優與其他孩子,就可以採用良好的方法去誘發其相應的興趣,從而逐漸將孩子培養成為在他興趣范圍內的良材。家庭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這種「內在潛力」的發現,並且按照其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因此,關愛幼兒的身心發育,並不僅僅是給幼兒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滿足的物質生活,也不是用各種所謂的知識、能力訓練來灌輸給幼兒,而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予以科學、合理的引導,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與自由,讓幼兒在自然成長中享受快樂,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獨立 的意志品質與健全的人格。
(二)父母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內容
不少父母 認為自己的知識水平差,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對幼兒的家庭教育,把自己 作為父母應盡的職責僅僅等同於「保姆」的看護義務,只需負責幼兒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足夠了,對於幼兒 進行智力開發教育的義務則完全寄託於幼兒園。實際上,幼兒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是最長的,父母的 言行舉止對幼兒的影響也是最為深刻的,所以,父母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幼兒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應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養,盡力學習一些幼兒教育的專業知識,加強與幼兒園教師的溝通與流,形成家庭與幼兒園在幼兒教育方面 的立體結合,使幼兒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與培養。當今的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所接觸到事物繁雜多樣,完全迥同於父母在幼兒時代所處 的環境,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使得他們的求知慾也更強,興趣也更廣泛。這些都要求我們父母要結合現今家庭教育需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內容使家庭教育從知識上適應時代的要求。
(三)父母應理智對待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生活問題
父母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必然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當幼兒提出父母難以回答的問題時,父母不能給出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答案,甚至為了維護父母的「尊嚴」而不懂裝懂,給出錯誤的答案,更不可用「去去去,自己翻書去「就你事多」之類的話壓制幼兒探求知識的積極性,這會有意無意地壓抑幼兒好奇、好好動的天性,父母應實事求是地告訴幼兒,等看了書或請教別人後再告訴他們,也可與幼兒一起尋找答案或是鼓勵幼兒自己通過查詢書籍去尋找答案,另外,當幼兒確實犯了錯誤時,父母的態度、做法應一致。要緊密配合,給幼兒講清道理(把成人社會中的道理兒童化,不能因為他們不能很好的理解而放棄對此部分生活知識加以引導。「把跌倒的人扶起來,給彈去灰塵,讓他繼續走下去——人沒有不犯錯誤的,不要懲罰每一個錯誤」(柯林。鮑威爾)。 如果家長能將孩子的特性完全考慮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裡面去,研製合適的辦法去配合孩子的成長發展,嚴格做到「留心發掘興趣」並開發興趣,就一定能完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另外一個重要部分。
B. 孩子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是什麼
一個人的品質和性格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長大後很難再改變。所以培養孩子要從幼兒抓起,等到孩子青春期或者高中、大學再去管教,家長再費心費力,也不一定會有效果。而在幼兒心智尚未成熟之際,培養孩子做事做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通過習慣的培養,將行為內化為孩子的品質。
兒童大腦功能的可塑性比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習慣。據調查,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定型,如果以後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改進。因此,爸爸媽媽應該從小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各種事物。老師和家長都要去鼓勵孩子大膽參與,積極參與,鍛煉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小事應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做,如,洗手、漱口、洗腳、洗手絹和襪子,整理床鋪,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孩子手腳麻利、眼明手快的個人素養。漸漸地要讓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員,這個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學會為家庭建設做些什麼。請大家注意,千萬不要利用金錢交換孩子做家務。
教育孩子要從幼兒做起,當然家長也要言傳身教。當家長都帶好頭,給孩子做榜樣了,那麼孩子也會模仿著家長去做,哪裡害怕孩子會學不好呢?
C. 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有哪些
庭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家庭教育目的是培養孩子總的規格和目標。其實質是把孩子培養成為什樣人的問題。它是家庭教育指導思想、方向的出發點和歸宿,具有客觀存在性。血緣與撫養關系使父母與孩子之間凡接觸到教育問題的言行無不與教育目的有關。家長應認識到在家庭環境中,不管自己的言行有無意識,客觀上孩子都在接受著教育,並達到一定的目的。要想孩子健康地成長,家長必須革除無意識自然發展的家庭教育觀念,樹立起有意識、有目的科學施教的新觀念。其確定依據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的發展需要。家庭教育目的的確定要受到社會諸因素的制約,具體到一個個家庭,還要受到家庭的根本利益、家長的思想、文化素質、家長的職業、經歷、興趣、愛好乃至家庭所處的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家庭教育是整個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從總的目標上看,家庭教育目的必須首先服從整個國家的教育目的。家長的義務和責任就是要配合黨和國家把孩子培養成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至於每個家庭的教育目的又要依據這個家庭及其子女的特點和具體情況而定。家庭教育的內容有:
一、文明禮貌教育
即教育孩子言語、行為講究謙虛恭敬。文明禮貌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交往中,所形成的道德行為規范的要求,它在社會生活中具有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作用。對孩子的禮貌教育不僅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保證家庭幸福的需要,更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家庭禮貌教育的內容包括:(1)教育孩子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待人要誠懇、謙虛,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2)教孩子學會文明語言。(3)培養孩子具有磊落大方的行為舉止。培養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要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從現在抓起。家長應從思想、道德、情操、氣質上都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好榜樣。
二、公共道德教育
簡稱「公德」或稱「社會道德」。指社會全體公民公認和應遵守的行為准則,它是人們公共生活的道德規范,對社會風氣有廣泛、持久、深刻的影響。其內容包括:遵守公共秩序、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相互尊重、講究衛生、保護文物、愛護公共設施、救死扶傷、反對環境污染等。我國憲法規定:遵守社會公德是每個公民的共同義務。對孩子的公德教育要從小抓起,逐漸養成他們講究公共道德的習慣。家長對子女進行公德教育應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要防微杜漸,從小事入手。
三、品德教育
廣義的品德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即道德教育。包括政治品質、法製品質、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的教育。狹義的品德教育是指道德品質的教育,即把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的觀念和行為規范轉化為孩子思想意識、態度和行為的教育。家庭品德教育偏重於後者,一般是指在處理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人與人、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時所應遵循的准則教育。其主要內容有團結友愛、誠實、勇敢、遵守紀律、文明禮貌、勤勞節儉等優良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榜樣的作用,提高孩子的道德認識,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訓練他們的道德行為。
四、誠實教育
教育兒童老老實實,不弄虛作假。它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對樹立良好的人際交往觀念,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有重大意義。其內容包括:(1)對祖國、對人民忠心耿耿。(2)對待師長、同學和朋友赤誠相見,表裡如一,言而有信。(3)對學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圖虛名。(4)作風上,言行一致,講真話,不弄虛作假,不欺騙說謊,有了錯誤,大膽承認,不文過飾非。(5)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其基本途徑是:(1)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2)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對其不誠實行為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3)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和缺點,鼓勵他們知錯改錯。(4)如果孩子說了謊,家長應先找出說謊的原因後,再進行教育,切忌簡單粗暴。
五、友愛教育
指家長教育孩子對家庭成員和同輩夥伴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它有助於兒童保持人際間的良好關系,正確處理相互間的矛盾和沖突。其主要內容有:(1)啟發同情心,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2)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和行為。(3)培養互相謙讓、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行為。(4)養成禮貌待人,友好相處的習慣。
六、同情心
指對他人的需要、欲求和願望的理解,對他人的困難或不幸的同情和憐憫。它是人道主義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它可限制利己動機,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家長要通過具體事例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1)反對那種對人無情、以至殘忍的態度。(2)要培養孩子救死扶傷、救人危難、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人道主義精神。(3)要孩子做到對有生理缺陷和呆傻的人不譏笑、不捉弄、不欺侮。(4)教育孩子愛護小動物,幫助有困難的人,對自己的同學和同胞應該關心愛護、寬厚相待,即使對犯了錯誤的人,也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幫助他們重新進取。
七、紀律教育
指遵守集體規則的教育。遵守紀律是現代社會對每個人的要求,也是任何活動取得成效的保證。紀律教育對孩子的社會化、人格的成熟以及道德品質的培養都有促進作用。其基本方法有:(1)講清各項規則、制度、秩序的要求及遵守紀律、完成任務的意義,提高孩子的認識,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2)培養孩子的自製力,鍛煉其意志品質。(3)為孩子作出榜樣。(4)配合學校教育,要求孩子遵守學校各種紀律。
八、艱苦樸素教育
指進行吃苦耐勞,克勤克儉,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關方面的教育。艱苦樸素是勞動人民的一種美德。在家庭中,其重點在於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養成孩子克勤克儉的習慣。具體表現在:學習上能注意珍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個人生活上,樸素大方,不追求奢侈,不亂花零用錢等。家長自己要作孩子的表率,並從子女小時抓起,從小事抓起。
九、勇敢教育
指教育孩子有勇氣、有膽量去克服外界的艱難險阻和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情緒。只有勇敢的人,才有為了正當的利益不怕困難、不畏強暴,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家長應鼓勵孩子勇於探索和創新、主動承擔重任。要幫助孩子認清真正的勇敢不是魯莽,魯莽只是一種不問情由、不顧後果、不辨是非的盲目行動。應引導他們選擇真正勇敢的行為模式。運用正面鼓勵與強化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例如,害怕當眾發言的,要多給他們創造發言的機會,並加以鼓勵。在經常表揚的同時,應不斷提出勇敢行為的新要求。
十、集體主義教育
指培養孩子先人後己或先公後私,一切以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關心、愛護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的思想,這是德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有助於兒童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有助於增強他們的組織紀律觀念和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其主要途徑是:(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培養孩子對集體的喜愛。(2)鼓勵表揚關心集體的良好行為,培養集體責任感。(3)教育孩子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4)教育孩子遵守集體紀律,維護集體榮譽。
十一、愛國主義教育
即教育孩子熱愛自己的祖國。愛國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家庭中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因為他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保衛者,而且也是進行理想教育和其他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礎。其基本內容是教育孩子熱愛祖國和人民,為祖國的獨立自由、領土完整和繁榮富強而獻身。其途徑是:(1)愛祖國不是抽象的,教育孩子從身邊愛起,即把愛祖國與愛家庭、愛家鄉、愛學校、愛集體、愛老師、愛同學聯系起來。(2)要正確介紹我國國情,激發孩子發奮學習,為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作準備。(3)從小抓起,把愛祖國的思想滲透到孩子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去。
D. 幼兒園如何做家園共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家庭共教合作不僅可以開兩個家庭會,做一個家庭聯絡欄,還應該圍繞孩子的教育和發展開展各種定期活動。開展家園教育合作活動的目的是使家園教育有機地聯系起來,緊密地協調起來,從而促進兒童的發展。
有幾種常見的家庭合作教育活動方式:
1、日常溝通
教師要把握家長接送孩子進出公園的短時間,與家長接觸,了解孩子的一般情況;記錄兒童節活動並與家長分享,讓家長了解班級活動。
教師可以建立類QQ群,學校交流,老師和家長,家長和父母相互溝通,交流兒童的成長和進步,關注兒童的問題和需求在花園里在家裡,為了採取措施,讓孩子健康成長。
2、幼兒園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活動可以讓父母看到孩子的真實情況,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了解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存在的問題,了解老師的日常培訓和教育方法,讓家長在家配合一致的教育。
3、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
幼兒園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從事不同的工作,他們擁有各種專業知識、技能和專長,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
除了要求父母老師講課時也可以組織孩子去父母工作單位,工廠,郵電局、消防隊、農場、等,專業的父母做出適當的介紹,從而使孩子們得到初步的社會知識,這可以豐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
4、開展有效的家園共同養育活動
兒童家長參與活動,不僅使活動能順利進行,活動培養孩子的毅力,而且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孩子們的心理安全滿足的發展思想和人格的建設得到有效的保護。
並讓家庭成員之間充滿平等、尊重、關愛的氣氛和氛圍。幼兒園定期開展親子活動,這對豐富孩子的生活,增加他們的知識和經驗,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5、家委會的橋梁作用
要充分發揮各級家長委員會(幼兒園、班級)的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紐帶,增強教育的合力。家長委員會應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共同討論和審查工作計劃。家長委員會應參與制定大型男女同校活動計劃,並共同組織實施。
家委會也可以配合幼兒園做好家長評價在學期的結束,呼籲父母做出綜合評價的幼兒園保健,教育,食物,醫療保健和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水平,收集意見和傳達他們幼兒園,提高工作和提高教育質量。
(4)幼兒園家庭教育小知識擴展閱讀:
一致性原則:
1、家庭成員接受同樣的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中的所有成年人都是未成年孩子的教育者,尤其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教育者。家長必須對孩子有一致的態度,達到一致的要求和統一的教育。
對孩子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主要是培養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孩子掌握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在一段時間內,要對某一特定的教育問題嚴加管教,對待孩子一定要寬嚴相一致。
2、教師在園,教育始終如一
現在一個班有兩個班主任,一個護士阿姨。在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中,三人的教育要求一定要統一,特別是對剛入園的孩子。他們一進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日常制度就不是很熟悉。兩位老師在訓練孩子的日常生活時必須相互配合。
3、家庭教育應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
老師可以舉行會議的家長學校初宣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為需求的孩子,所以父母可以理解需求的幼兒園孩子的習慣培養,並告訴父母,他們應該合作在家裡。
通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孩子,孩子形成了初步的常規,請到園景花園里孩子們一天的生活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老師對他的要求,讓父母可以按照幼兒園兒童在家每天例行的系統培訓,讓孩子們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只有家庭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受益終身。應該家庭和幼兒園同步協作,實現一體化的家庭教育,教育合力,能更有效地促進兒童的健康全面發展。
E. 幼兒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怎麼做
第一、和幼兒園保持同步的規律作息。
很多小朋友因為不上幼兒園了,生活作息被完全打亂了。晚睡晚起、不睡午覺等,這些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同時晚睡晚起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最後就是可以根據孩子的個人興趣和孩子聽一些英語兒歌,認讀一些英語單詞,讓孩子練習迷宮書以及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書,不要讓孩子覺得厭煩,此時家長就是陪同,不要拿對待成人的要求對待孩子,讓其厭煩。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孩子在家這段時間的行為和學習習慣也都要繼續保持,只有長時間的堅持才能成就更好的未來。
F. 家庭教育小常識:家長如何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這位知友,"家長如何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作為家長必須認識到以下幾方面知識:
幼兒的認知規律及游戲的發展水平看,三歲半以後的幼兒很需要找同伴共同完了,這是團體生活的開始, 這個時期是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重要時期。但是,由於現代孩子的玩耍中去少了「與朋友的交往」。
一、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必須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氛圍
良好的環境就象孕育生命的土壤,沒有土壤給予的養分再美的花朵也不能生長。著名的人類發展生態學理論的創始人布郎分布倫納認為:「個體發展的環境是由一個從小到大層層擴散的、復雜的生態系統,每一個系統都會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個體施以影響。」我們應充分注意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塑造環境更好的塑造人。
二、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拓寬、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一)採用課堂教學形式,教給幼兒一定的交往行為手段與技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充分利用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加深體驗,進行交往語言的遷移。在教學活動中,幼兒已學會一些交往語言,老師在游戲中引導幼兒進行遷移,有助於促進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發展。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主動自願的一種活動。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家」是他們主要的生活場所和最熟悉的地方,也是幼兒認為最安全的地方,為此,我們開設了幾個「娃娃家」,讓幼兒模仿「家」中的角色在活動中與同伴交往,隨著幼兒知識經驗的增多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兒自選活動的內容逐漸增多,涉及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如「超市」、「商店」、「醫院」、「銀行」等都成為幼兒游戲的內容。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可適時添加游戲彩練,設置游戲障礙,使幼兒的游戲內容更加豐富,不斷擴大交往范圍。如「娃娃家」,開始由「家」內的「爸爸」、「媽媽」、「孩子」三人之間的交往,發展到「家」中來客人,到「家」與「家」(鄰居)之間的交往,到帶「孩子」出去進行交往(如買東西、去醫院看病)等,幼兒在交往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解決沖突的方法和友好行為。
(三)在生活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生活活動中發生的社會交往是最大量的、真實的、自然的。例如洗手、喝水是否按順序進行;當同伴遇到困難時是否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幼兒在這些與他人的交往中,表現出自身所具有的特點。教師要善於觀察,即使運用隨機教育和個別教育,對幼兒進行正面的鼓勵和引導,如請膽小的幼兒到別的班級借東西等。教師要為每個幼兒創造、提供交往的機會,如大家輪流當值日生等。在生活活動中,教師同時要重視培養分享、助人、謙讓等友好行為和講禮貌、誠實、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等文明行為習慣,這對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通過教給幼兒基本的社會交往技巧、全方位實施情商教育
我們在一日生活中發現,部分幼兒是很願意和人交往的,但由於缺乏交往的技能、技巧,採取不正當的交往方式,因而事與願違,達不到交流的目的。如有的幼兒用拍別人的肩和背來打招呼,或是為了玩具與同伴爭搶不休,還有的推推扭扭,甚至互不相讓,大打出手,傷害同伴。這就要求教師教會幼兒掌握和運用各種良好的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我們指導幼兒在交往過程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如入園和離園時向同伴問好、道別,平時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用「請、謝謝」等等,使幼兒知道只有懂禮貌的孩子,別人才願意和你一起玩,互相間才能成為好朋友。針對交往過程二、三個幼兒爭搶玩具的現象,組織幼兒討論,讓幼兒想出解決的辦法,並悟出其中的道理:「一起玩,交換玩,先讓年齡小的同伴玩,或先讓女同伴玩等,並督促,鼓勵幼兒自行解決類似的問題」。
為了讓幼兒盡快融入群體之中,培養較穩定的人際關系,我們針對幼兒交往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較差的具體情況,確定情商教育培養計劃,對幼兒實施了全方位的情商教育。首先,從培養幼兒「辨認自己的情緒」入手,讓幼兒了解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的喜怒哀樂。其次,引導幼兒了解他人的情緒,指導幼兒觀察同伴的表情、動作、表達情緒的不同方式等,了解別人的情緒需要。在此基礎上學會以不同的方式同不同的同伴交往。再者,對自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自我剋制、延遲滿足的行為指導。
四、家園同步教育,強化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幼兒園和家庭共育。尤其是對幼兒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更需要幼兒園與家庭密切配合,協同教育,形成合力。如今大部分家長比較注重幼兒個體智力的發展,忽視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幫助家長,使他們認識到社會交往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性,為孩子創設交往條件,幫助孩子學會交往。
採用社區活動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為了擴大幼兒交往的范圍,我園充分利用社區里的人才資源和物質資源,使幼兒能在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中與父母、教師、同伴以外的人交往,把在幼兒園所學的交往知識和方法,到社區活動中加以運用和強化。
總之,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培養的,孩子正是在與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漸漸形成了待人處事應有的態度。未來的社會是開放的、互助的社會,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一個人的一生極為重要。相信只要我們多觀察、多留心,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潛心研究、總結,讓我們的孩子在交往中多一分魅力,少一分怯懦;多一分合作,少一分霸道;多一分成熟,少一分稚嫩;多一分豁達,少一分孤獨。相信他們都會成為能適應社會、能與人愉快的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G. 幼兒園的教師應如何指導家長對幼兒進行家庭教育
對幼兒教師而言,若要實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
首先,應具有較強的思辨能力。教師與家長之間關於教育問題的溝通,常常是一個思想碰撞、觀念交鋒的過程。如果教師缺乏思辨能力,缺乏對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則有可能無法辨析家庭教育現象的本質,無法說服家長。
其次,應儲備廣而博的專業知識。從家長的需求來看,幼兒的生長發育、衛生保健、習慣培養、心理健康、能力發展等問題都是他們關注的要點。幼兒教師在職前教育必修的幼兒衛生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等科目基礎上,還應不斷拓展和精深相關知識,才可能勝任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第三,應擁有較為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家長在尋求家庭教育指導時,往往會找教齡長且已有孩子的教師,這是因為這類教師育兒經驗更為豐富,更讓家長信服。當然,教齡長短、是否生育只是作為外行的家長判斷教師經驗是否豐富的依據。從適切家庭教育指導的必備經驗角度看,教師的教育實踐經驗應包括對不同性格幼兒心理特點和行為表現的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不同教育措施實施方法及效果、不同類型家庭教養方式的特點等。
第四,應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家庭教育指導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強勢灌輸,而是家園的雙向溝通交流。幼兒教師應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傾聽能力和設計能力(形象設計、動作設計、環境設計),通過營造溝通氛圍、導引話題走向、適時回應總結提高溝通實效。幼兒教師的溝通能力越強,實施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越順暢。
H. 幼兒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怎樣做
對小孩子的家庭教育的過程當中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自己的孩子。以身作則從來都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相反所有的教育者都應該做到這4個字,而爸爸媽媽在孩子們面前的時間是非常多的,所以說爸爸媽媽更要做到以身作則。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引導,才能夠讓孩子學習到更多更好的東西。
而且爸爸媽媽教育孩子的一定要是自己做到的千萬不要隨隨便便的就將自己的想法強行的加在孩子的身上,因為這對於孩子來講是一種負面的消耗,而且也讓孩子覺得非常的不公平。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並且在孩子們面前一定要謹言慎行,盡量不要因為自己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引導。
I. 幼兒家庭教育的知識有哪些
1家庭環境影響孩子成長,良好的家庭環境幫助孩子成長。
2對孩子教中有愛,愛中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