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海洋生物小知識
擴展閱讀
類似權游的動漫有哪些 2024-11-15 08:37:24
泰興特殊教育學校是什麼 2024-11-15 08:33:35
育兒知識開學幼兒園春季 2024-11-15 08:33:32

海洋生物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20 10:54:04

⑴ 海洋生物的知識有哪些

三葉蟲大多適應於淺海底棲爬行或以半游泳生活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四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

⑵ 海洋生物小知識

Marine bi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organisms in the ocean or other marine or brackish bodies of water. Given that in biology many phyla, families and genera have some species that live in the sea and others that live on land, marine biology classifies species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on taxonomy. Marine biology differs from marine ecology as marine ecology is focused on how organism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environment and bi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animal itself. Marine life is a vast resource, providing food, medicine, and raw materials, in addition to helping to support recreation and tourism all over the world. At a fundamental level, marine life helps determine the very nature of our planet. Marine organism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oxygen cycle, and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Earth's climate.[1] Shorelines are in part shaped and protected by marine life, and some marine organisms even help create new land.[2] Marine biology covers a great deal, from the microscopic, including most zooplankton and phytoplankton to the huge cetaceans (whales) which reach up to a reported 48 meters (125 feet) in length. The habitats studied by marine biology include everything from the tiny layers of surface water in which organisms and abiotic items may be trapped in surface tension between the ocean and atmosphere, to the depths of the abyssal trenches, sometimes 10,000 meters or more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ocean. It studies habitats such as coral reefs, kelp forests, tidepools, muddy, sandy and rocky bottoms, and the open ocean (pelagic) zone, where solid objects are rar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is the only visible boundary. A large amount of all life on Earth exists in the oceans. Exactly how large the proportion is unknown, since many ocean species are still to be discovered. While the oceans comprise about 71% of the Earth's surface, e to their depth they encompass about 300 times the habitable volume of the terrestrial habitats on Earth. Many species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o humans, including food fish. It is also becoming understood that the well-being of marine organisms and other organisms are linked in very fundamental ways. The human body of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in the sea and important cycles is rapidly growing, with new discoveries being made nearly every day. These cycles include those of matter (such as the carbon cycle) and of air (such as Earth's respiration, and movement of energy through ecosystems including the ocean). Large areas beneath the ocean surface still remain effectively unexplored.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

⑶ 關於海洋的知識

1、海洋藍色原因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所組成。這七種光線波長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光束射入海水後,先後被逐步吸收,而波長較短的藍、青光束射入海水後,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微細的、懸在海洋里的浮體,便向四面散射和反射。

特別是海水對藍光吸收的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處越有更多的藍光被折回到水面上來,因此,我們看到的海洋里的海水便是蔚藍色。

2、海洋里的礦物質

稀錳結核、石油、海底熱液礦藏、鎳、銅、鈷、鹽。

3、海洋動物

光照區:(水面至水下200米)生活著大量的浮游生物、海藻以及珊瑚礁生物動物中除魚類、海洋哺乳動物外,還有大量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如水母、頭足類等,以及海洋爬行動物、海鳥等

弱光區:(水下200米至1000米)生物多數長有大大上午眼睛和發光器官,還有一些動物白天躲在弱光區,夜間則到淺層水域去尋找食物。

深海區:(水下1000米以下)太陽的光線從來照不到這里,終年漆黑一片,也少有沉落的食物,在更深的海下就很少有動物能夠生存。



(3)海洋生物小知識擴展閱讀:

海洋動物劃分:

1、按生活方式劃分

海洋動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動物、海洋游泳動物和海洋底棲動物三個生態類型。

2、按分類系統劃分

海洋動物共有幾十個門類,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三大類。

海洋無脊椎動物,占海洋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最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線形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等。

海洋原索動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包括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等。

海洋脊椎動物,包括依賴海洋而生的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網路-海洋

網路-海洋動物

⑷ 急需海洋知識和海洋生物的知識。

海洋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有科學家又加上第五大洋,即南極洲附近的海域),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海洋生物富含易於消化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營養價值主要取決於氨基酸的組成,海洋中魚、貝、蝦、蟹等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許多,且易於被人體吸收。

⑸ 關於海洋動物的冷知識有哪些呢

關於海洋動物的冷知識:
巨型鰻魚
這種特殊的鰻魚僅有兩個品種,這些鰻魚曾經被發現過。但是,它們都僅僅是幼體。它們生活在南
非海岸,有六英尺長。據說成年的鰻魚可以達到70英尺。

帶飾邊的鯊魚
這種鯊魚由於保留了遠古時代的特徵,而被稱為活化石。它很少出現,如果被人發現成為被捕獲
的獵物,它就會皺起它的身體像蛇一樣攻擊。

馬里亞納海溝神秘的鯊魚
一次在駿河灣海底—很深很深的海域,探尋水生生物,日本科學家備好一些誘餌。這些人從來沒
想到能夠發現這個品種的鯊魚,它至少有30英尺長。一些人認為巨齒鯊生活在深海中。

水下漩渦
科學家們只能拿台風和水下漩渦對比。它們被發現在一些海底的深海口,甚至能夠像茶碟狀移
動,把熱量,化學物質及有機物帶向了各處。

巨型烏賊
你很熱衷於北海巨妖,而它確實是一種海洋生物。巨型烏賊可達43英尺長,重量接近1000磅。首個
巨型烏賊在2012年7月被拍到,盡管它們曾經很少見。

龐大的槍烏賊
在龐大的槍烏賊面前,巨型烏賊都顯的小了點。單單一隻眼睛就有人的手那麼大,在每個觸角的末
端都有25個掛鉤。關於這個大傢伙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小口鰭魚
它是一種極其罕見很少被人們知道的品種。它全身通透,頭頂充滿了液體,因此可以看到它裡面的
器官。槍管型的眼睛能夠通過旋轉來增大可視范圍。

⑹ 你還知道哪些海底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請你簡要寫下來。

大海離我們很近但是也離我們很遠。按正常來說我們大部分人長期居住在陸地上,看到大海的幾率不高,更談不上去了解大海深處的奧秘了。

今天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海底生活的動物的小知識吧。在海底生存和在大陸生存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居住在海洋的世界,對氧氣的需求量極低,所以海洋生物大部分都是以魚類為主。不一定全部都是魚,但是它們呼吸的方式都大同小異。

提到海洋生活的動物,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們的鯨魚了。鯨魚的種類多種多樣,都是生活在海底的動物,有虎鯨,藍鯨,鯨鯊,白鯨等。它們的體型都特別龐大,在海洋的地位就相當於陸地上的大象了。不過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些特別的鯨魚體型也只有一米左右。大部分鯨魚,都是有著兩個外鼻孔位於頭頂,用來換氣,還會噴出兩個水柱。

生活在海洋的動物也有極其多的種類,今天就介紹到這,要是想要進一步了解,可以去圖書館借閱資料哦!

⑺ 小學生海洋知識資料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7)海洋生物小知識擴展閱讀:

探索海洋

研究海洋的科學是海洋學。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從海洋中捕魚,以海洋為生,對海洋進行探索。在航空發展之前,航海是人類跨大陸運輸和旅行的主要方式。對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紀中才真正開始。雖然今天人類對海洋用潛水球、潛水艇探索,但對深海還所知甚少。

地球深處的海洋

地質學家通過實驗室模擬,在人們最意想不到的地表之下1000多公里的地層深處找到了水。在溫度達1000℃以上、並且承受高壓的礦物岩里,可能儲藏著相當於地球所有大洋中水量之5倍的水。而且該項發現還很可能有助於弄清地球是如何形成和發育的。

在地表之下650公里至2900公里的深處,是圍繞在富含鐵質的地核周圍的高熱、高壓物質。日本東京科學院的專家估計,在這被稱為下部地幔的礦物質中,可能包含有達到其自身質量0.2的水。已有的行星理論,推測了在其形成之初所出現的早期蒸發物質的數量,如水和二氧化碳的數量。這個發現預示著地球初始階段混合物質的數量,可能已經超出了過去的預料。

奇怪的海洋

千百萬年來,地幔像一隻盛有熱湯的鍋子一樣,處於劇烈的攪拌與動盪之中,這使得地幔的構造層帶運動,並且使地幔的化學成分混合。粘性更大的地幔會攪拌與動盪得更快。在下部地幔中由礦物質形成水,可能也會影響地幔的構造層帶,使之不容易下沉到地層更深的地方。當構造層帶下沉、加熱和受擠壓時,它們釋放的水可能會軟化圍繞的地幔,以及松緩它們的下沉通道。

在稍高一點的地幔中,即在大約地表之下400公里至650公里之間深度的區域叫做轉換帶,因為它位於上部和下部地幔之間,在這里就可能存有相當於幾個大洋的水。科學家發現,在下部地幔的礦物質中,可能保留有大約其上位岩石質量之十分之一的水,但因為下部地幔的體積比轉換帶的體積大得多,所以它具有相當多的水。

英國布利斯托爾大學的地質學家認為,該項發現有助於推進有關在地幔之中鎖存有多少水的爭論。他說直到現在,大部分人仍堅持認為在地幔中沒有多少水。此外,在兩年前進行的另一項類似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地幔之下根本沒有多少水。

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模擬下部地幔,他們採用了構成該區域之大部分的三種礦物質進行研究。他們設計應用了一種多砧的特殊實驗裝置,以再現地幔下變化異常劇烈的苛刻條件,同時對礦物質用硬齒擠壓和加熱。

在大約1600℃和25萬個大氣壓下,他們應用二級離子質量光譜測定技術,測定了氫的數量,該技術使離子束沖擊礦物質,並探測從礦物質表面放散出的離子。已有的其他研究結果表明,在該等礦物岩中得到的任何氫,都來自於其間存囿的水。最後,專家檢測到了比實驗預想要多得多的氫,從而得出了目前的結論。

大海的顏色

翻開世界地圖集,黃海、紅海、黑海、白海會映入我們的眼簾。太陽光線眼看是白色;可它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所組成。這七種光線波長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光束射入海水後,先後被逐步吸收,而波長較短的藍、青光束射入海水後,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微細的、懸在海洋里的浮體,便向四面散射和反射,特別是海水對藍光吸收的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處越有更多的藍光被折回到水面上來,因此,我們看到的海洋里的海水便是蔚藍色一片了。

既然海水散射藍色光,那麼不論那個大海都應該是蔚藍色的,但實際上,海洋卻是紅、黃、藍、白、黑五色俱全,這是由於某種海水變色的因素強於散射所生的藍色時,海水就會改頭換面,五色繽紛了。

影響海水顏色的因素有懸浮質、離子、浮游生物等。大洋中懸浮質較少,顆粒也很微小,其水色主要取決於海水的光學性質,因此,大洋海水多呈藍色;近海海水,由於懸浮物質增多顆粒較大,所以,近海海水多呈淺藍色;近岸或河口地城,由於泥沙顏色使海水發黃;某些海區當淡紅色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時,海水常呈淡紅色。

中國黃海,特別是近海海域的海水多呈土黃色且混濁,因為淮河、碧流河、鴨綠江及朝鮮半島的漢江、大同江、清川江等注入黃海,河水攜帶泥沙很多,使近海水呈黃色,所以得名黃海。

不僅泥沙能改變海水的顏色,海洋生物也能改變海水的顏色。介於亞、非兩洲間的紅海,其一邊是阿拉伯沙漠,另一邊有從撒哈拉大沙漠吹來的乾燥的風,海水水溫及海水中含鹽量都比較高,因而海內紅褐色的藻類大量繁衍,成片的珊瑚以及海灣里的紅色的細小海藻都為之鍍上了一層紅色的色澤,所以看到的紅海是淡紅色的,因而得名紅海。

由於黑海里躍層所起的障壁作用,使海底堆積大量污泥,這是促成黑海海水變黑的因素,另外,黑海多風暴、陰霾,特別是夏天狂暴的東北風,在海面上掀起灰色的巨浪,海水抹黑一片,故得名黑海。

白海是北冰洋的邊緣海,深入俄羅斯西北部內陸,氣象異常寒冷,結冰期達六個月之久。白海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掩蓋在海岸的白雪不化,厚厚的冰層凍結住它的港灣,海面被白雪覆蓋。由於白色面上的強烈反射,致使我們看到的海水是一片白色。彩色的海,是大自然的傑作。

海洋文化

人類文明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構成的。海洋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李二和《舟船的誕生》一文中,後被國內外學界陸續引用。

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人類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陸上的火與石斧創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動又推動了大陸文化的發展。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不僅體現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程度,以及整個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而且為人類海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人類的特性,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探求與渴望。

人類對水的依賴是如此的強烈。只要有水流經過,人類就會逐水漂航。古埃及的尼羅河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及古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文明,莫不緣此而生。同樣,在海洋上,只要有海島(在人們的視野)出現,人們就會乘舟船逐島而去,從而建立起陸海之間的文化交往。古代中國的文化,就是這樣被一步步傳播到世界各地的。

中國不僅是一個國土廣袤的大陸國家,黃河、長江作為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並使中國以其古老的文明著稱於世;中國同時又是一個具有漫長海岸線和遼闊海洋的海洋國家。偉大的中華民族同地中海國家一樣,都是人類海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內涵豐富的海洋文化,是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不僅早在7000年之前就創造了輝煌的航海歷史,而且遠在7000年頻繁而漫長的航海中,把最早的人類文明、古代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了美洲和世界各地(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緒論)。

這是由世界各地先後出土和發掘的大量的、歷代文物及世界各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歷代古文獻資料的研究,包括多次有關中國海洋文化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結果所達成的共識。

在中國浙江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五支木槳。其中一支殘長為62.4厘米,殘寬為10.8厘米;另一支殘長為92厘米,殘寬9厘米。經碳14測定,五支木槳距今年代為7000年左右,屬母系氏族社會遺物。同層出土的還有近百種動植物和帶有榫卯和企口板結構的房屋建築所用的木料遺存,還有炭化稻粒等。

這證明,漁獵和採集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仍然起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河姆渡遺址位於杭州灣以南的寧紹平原,姚江從遺址的西部和南部流過,南為四明山,與河姆渡隔江相望。遺址海拔僅3—4米,在古代可能是一片汪洋或低窪的沼澤地。值的特別注意的是,在出土木槳的槳柄與槳葉結合處,陰刻有弦紋和斜線紋圖飾。由此證明,如此雕工精細的木槳,決不是最原始的,當有一個漫長的發展和演化過程。

那麼原始木槳的出現,應當更早一些,可能在8000年左右(李二和《中國水運史》第1章中就作了大膽的推論)。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浙江杭州,在蕭山跨湖橋新石器遺址,又出土挖掘出了一隻獨木舟。經碳14測定,這只木舟的距今年代為7500—8000年,這恰與我們在《中國水運史》中的推斷相吻合。應當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是迄今在中國發掘到的一隻最早的獨木舟(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海洋趣聞

1、黑海,古希臘人稱之為「胸懷寬廣的海」。

2、死海,只是一個內陸鹽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

3、地中海,羅馬人稱之為「地球中央的海」。

4、愛琴海,是以一個古代雅典國王伊格尤斯的名字命名的。

5、七個海,這是一個古代水手的術語,意思是:紅海、地中海、波斯灣、黑海、南海、裏海和印度洋的總稱。

6、馬尾藻海,世界上唯一沒有海岸的海。

⑻ 海里有什麼動物最少十二種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翻車魚、海蛇等;

海里有植物有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數量佔50%。

(8)海洋生物小知識擴展閱讀

海里的動物大約有三萬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

1、海參 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2、梭子魚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速度比普通火車還快。

3、烏賊、章魚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

4、貝類自己不動,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5、會爬樹的魚

魚類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鰓。魚兒離開水,鰓絲乾燥,彼此粘結,阻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然而,在我國沿海卻生活著-種能夠適應兩棲生活的彈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