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政治第四章知識點大全
擴展閱讀
8下數學教材知識梳理 2024-11-20 21:16:57
同學孫子什麼時候送紅包 2024-11-20 21:16:07

政治第四章知識點大全

發布時間: 2022-12-30 17:27:09

『壹』 高中政治生活第四課知識點大全

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總和。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生活第四課知識點,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政治生活第四課知識點

一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

1. 依法行政:

⑴什麼是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規定。

⑵為什麼要依法行政:

①必然性:從根本上講,是由我國國家性質、政府性質決定的。堅持依法行政,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②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 本要求,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③重要意義:

a.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對人民)

b.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對政府)

c.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對政府)

d.有利於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對社會)

⑶怎樣做到依法行政(具體要求)

政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

2. 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⑴環節:包括決策、執行、監督等環節。

(2)重要性:政府的決策關系著國計民生。

⑶ 措施 :

①科學決策方面,不斷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②民主決策方面,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決策能夠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③依法決策方面,堅持決策的內容符合法律的規定和要求,決策的過程符合法定程序。

④為減少決策失誤,我國政府正在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

二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

1. 為什麼要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⑴必要性:

權利是把雙刃劍。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少數人濫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為了防止權利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⑵重要意義:

①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②只有政府接受監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的決策。(決策環節)

③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執行環節)

④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監督環節)

⑤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於人民,建立起一個具有威信的政府。

2. 怎樣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⑴關鍵是要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體系。

這個體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缺一不可。

①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是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使人民能夠有效地監督政府權力的運行。

②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⑵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①行政系統外部監督: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黨內監督,國家監察機關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民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

②行政系統內部監督: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監督、審計部門的監督。

3.政府接受監督的具體表現——為政務公開喝彩

⑴政務公開的具體內容:

我國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⑵政務公開的意義:

①有助於規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對政府)

②有利於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便於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對公民)

政治成績應該怎麼提高

政治 課前預習

用10分鍾時間通讀教材,用筆標畫出自己不懂的知識點並結合導學案畫出重難點。如果對自己有信心,那麼就應該做一些課後練習題。不會做也沒關系,因為老師沒有講。

政治課時聽課

認真聽老師講課,緊跟老師步伐;認真記筆記不要開小差。重點聽自己預習不會的內容。重點聽老師上課講的公共重點,如:定義等;而且要重點聽自己預習不會的內容。

政治課後復習

溫故而知新,其實就是把昨天的知識拿到今天來學;昨天是那些知識,今天還是那些知識,政治是一門以記憶為主的學科,只有經常復習知識點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如何學好政治

課前預習,預留問題

政治的條條框框很多,如果不提前預習,上課可能會覺得學的很吃力。提前預習一遍,上課就會輕松很多,預習也可以讓我們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聽課。

上課認真,抓住重點

上課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課內容,講課重點。積極思考,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對於沒聽懂的地方及時提出問題,請求老師幫忙解答。

課後復習,檢驗效果

課後復習,課後做題,是檢驗自己的聽課效果,檢驗自己對知識融會貫通的程度。每周進行一次 總結 ,每月一次的自我檢測,對於失誤的地方及時找出原因,盡快改正。

舉一反三,從容應對

現在很多人學習政治的一個弊端就是,只看答案,不自己思考。對於政治,一定要自己思考考點是什麼,為什麼這么考,舉一反三。

死記硬背,原則理論

這里所說的死記硬背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要死記硬背,而是對一些理論和原,平時做題用到的硬性知識點做到滾瓜爛熟。

理論聯系實際

現在的政治考點,很多是時政。所以一定要關注新聞,對問題有了足夠的理解,通過適當的刷題訓練,一方面更加鞏固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掌握能夠熟悉題型和解題技巧。


高中政治生活第四課知識點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三政治黨的領導知識點總結

★ 2022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中政治知識點歸納總結(經典詳細)

★ 2022高考政治學習方法

★ 高考文綜必背知識點總結

★ 成人高考復習資料政治知識點

★ 2022高考政治選擇題解題方法

★ 高中政治生活第四課知識點

★ 高二政治必修四最簡單詳細知識點

★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四單元知識點分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貳』 政治必修4唯物論知識點總結

唯物論有兩大核心:一個是物質,一個是意識;兩大規律: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的原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政治必修4唯物論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政治必修4唯物論考點梳理
第四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唯物論)

1、 世界的物質性→ 方法 論:承認世界的物質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 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原理→方法論: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不變論,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和詭 辯論 。

3、 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規律具有普遍性、客觀性,→方法論:①承認規律,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②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

第五課 把握思維的奧妙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小切口需要把怎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三條具體要求答出來)

1、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發展,→方法論:要重視意識作用,重視精神力量,樹立正確意識,克服錯誤意識。

2、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小切口)

A意識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不僅能夠反映事物表面現象,還能把握事物本質和規律。

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創造出自然界中原本沒有的事物。

C意識對人的身理機能具有調節作用。
二、政治必修4唯物論原理方法論 總結
1、自然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在人類產生後,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依賴於人的意識。

【方法論】:⑴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⑵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2、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原理內容】: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物質和運動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和運動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3)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方法論】:(1)我們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和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錯誤觀點。

4、運動和靜止相互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l)區別:二者含義不同;二者性質不同: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永恆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暫時的。 (2)聯系: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方法論】: (l)要求我們既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還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2)既要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又要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5、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1)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改變或消滅規律,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2)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

【方法論】: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1)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2)在客觀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6、意識能動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以認識之物。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②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製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方法論】: (1)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2)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和片面誇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

7、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②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 (2)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8、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 ⑴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規律是隱藏在事物之中的本質的東西,人們不能直接感覺到它,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調查研究,並認真思索,才能了解和掌握規律,並利用規律去改造世界。 ⑵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客觀規律始終制約著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們是否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決定著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否收到積極的效果。 ⑶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人們辦事情的過程,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而要把事物辦好,就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叄』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政治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

1、哲學與生活

(1)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①哲學智慧產生於人類的實踐活動。

②在一定意義上,哲學源於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學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於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2)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①哲學就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

②哲學的任務就在於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學的含義

(1)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3)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注意】

①具體把握哲學與世界觀、世界觀與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②哲學、世界觀、方法論都正確與錯誤之分,不一定科學。

3、哲學的基本問題

(1)是什麼?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一方面,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准。

另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2)為什麼?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首先遇到和無法迴避的基本問題。

②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迴避、必須回答的問題。

③它貫穿於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4、哲學派別一覽表

5、正確理解“真正的哲學”

(1)含義: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2)作用: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①可以通過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③總之,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客觀要求和歷史趨勢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

6、全面認識馬克思主義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

①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②自然科學基礎:19世紀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三大發現。

③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由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並且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因此,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其科學性在於它堅持了科學的實踐觀點,其革命性在於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一、世界的物質性

1、物質的含義: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注意】物質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間的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物質形態。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而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世界的物質性原理: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

(1)自然界具有物質性。

(2)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

(3)人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二、認識運動,把握規律

1、運動

(1)哲學上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2)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和變化中,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著,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是運動。區別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唯一特性。

(3)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中,沒有不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恆的;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

②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③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2、運動是有規律的

(1)規律的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2)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規律。

(3)方法論:

①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②在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

(1)原理: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

(2)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意識的本質

1、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生物的反應形式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

(2)意識一開始就是勞動的產物,社會的產物。

2、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3、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總之,物質世界先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四、意識的能動作用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人不僅能認識事物外部現象,還能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僅能認識現在,還能追溯過去,預測未來。

②意識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②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製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鬥志。

五、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1、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

2、方法論:

(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哲學依據: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

2、重要意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3、怎樣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②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③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要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七、實踐及其特點

1、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它有兩層基本含義:

①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

②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2、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實踐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社會歷史性的特點。

3、基本形式:

①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②變革社會的實踐。

③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

八、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1、原理: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在變革客觀對象的實踐中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不斷提出新問題、產生新要求;實踐提供更完備的認識工具;實踐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注意】認識的來源是實踐。認識的內容是客觀事物。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兩個,參與實踐獲得的直接經驗和學習間接經驗。但歸根到底都來源於實踐。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2、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自覺參加實踐活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九、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1)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在同一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成為謬誤。

(3)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於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如果人們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會轉化為謬誤。

2、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1)原理:認識具有反復性,認識具有無限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恆的使命。

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1、聯系的含義: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的普遍性

(1)原理: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內部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③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並非任意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系的,聯系是具體、有條件的。

(2)方法論:這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

3、聯系的客觀性:

(1)原理:聯系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方法論:

①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②聯系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4、聯系的多樣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於我們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

(2)方法論: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

(1)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區別:

①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局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聯系:整體和部分又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2)方法論:

①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注意】整體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①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

②當部分以有序、優化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會小於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2、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系統的含義和基本特徵:

①含義: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②基本特徵: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掌握系統優化方法的要求

①內容: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的結構的優化趨向。

②要求: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既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認識事物和系統,又要把事物和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最終形成關於這一事物的完整准確的認識。

【注意】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但整體和部分與系統和要素並不完全一樣。

『肆』 西方政治制度這門課程第四章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度的知識點有哪些

西方政治制度這門課第四章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度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西方國家選舉制度概述,第二節英國的選舉制度,第三節美國的選舉制度,第四節法國的選舉制度,第五節德國的選舉制度,第六節日本的選舉制度,。

『伍』 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政治必修四知識點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

一.什麼是哲學?

1.源於:哲學智慧產生於實踐,源於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本義:

2.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是愛智之學,是現世的智慧,是「 文化 的活的靈魂」任務: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點燃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3.內容: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 方法 論的統一。

4.形成: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總結。

5.任何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政治經濟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二、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

(1)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世界觀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觀往往是自發的、零散的。

哲學是指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人們自發的、零散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2)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

世界觀是指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法論是指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三、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科學研究應該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

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哲學的基本問題)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

1、含義: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是物質和意識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處理主觀與客觀的關系。

2、內容:思維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准;

3、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即思維能否正確的反映存在,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4.思維和存為什麼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從生活實踐看:首先遇到且無法迴避。從哲學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須回答。

二.哲學的基本派別

1、唯物主義:

基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世界本原,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派生。

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進步性:否認神創論,堅持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2)局限性:只是猜測,沒有科學依據;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1)進步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2)局限性: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唯心史觀(不徹底性)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義

基本觀點: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物質依賴意識。

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觀念、感覺、 經驗 、心靈誇大為唯一實在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於主觀精神;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上帝、理念、概念、絕對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哲學史上的斗爭;

哲學史上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 對子 」,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從屬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所以從基本派別來看,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

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

1、真正的哲學為什麼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哲學來源於時代(即任何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任何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政治經濟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學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

2、哲學反作用於時代(即真正的哲學為什麼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真正的哲學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為社會變革作思想准備。真正的哲學為人們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3、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的條件

1、階級基礎: 無產階級的產生與發展

2、自然科學基礎: 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的成果: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律

3、直接理論來源: 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基本內核)

(二)基本特徵

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三個基本特徵都統一於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其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


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精編)

★ 高一政治必修四尋覓社會的真諦知識點總結

★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課知識點歸納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整理

★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內容小總結

★ 高三政治必修1-4知識點整理

★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背知識點內容小結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

『陸』 高二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知識點歸納

當代國際社會的本質表現在國際政治、經濟、 文化 等各個領域的統一性和整合力,是 高二政治 生活第四單元的內容。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高二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知識點
1、主權國家

(1)主權作為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2)權利和義務

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等。

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等。

2、聯合國

(1)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2)中國在聯合國發揮的作用: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

3、國際關系及其決定性因素。

①國際關系的實質是一種利益關系,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②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③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

4、國際形勢

(1)當今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國際社會要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3)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5、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1)我國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基本內容)

A、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B、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C、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是: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根據事情的是非曲直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D、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准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核心基礎)、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保證)、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目標)。

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和作用:

(1)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2)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高二政治生活同步練習
1.胡錦濤同志出訪期間,中方同四國共簽署了37項合 作文 件,涉及政治、文化、司法、財政、金融、航空、鐵路、工程、可再生能源、科技、質檢等廣泛領域。充分體現了雙邊合作的廣度和前景。這體現了我國( )

A.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積極發展對外經濟交流

C.堅持對外開放,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 D.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005年10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測繪局局長陳邦柱公布了珠穆朗瑪峰新高程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數據8848.13米停止使用。據此回答32-33題。

2.2001年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列確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議案,建議以中央政府以國家規模重新測量珠峰。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議案,說明( )

①人大代表有提案權②人大代表應該密切聯系群眾,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③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④人大代表充分行使參政議政職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在列確提出議案後,有關部門開始可行性研究。在經過充分論證後,國家決定在2005年復測珠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全國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權 B、公民享有管理國家的權力

C、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正在得到逐步完善D、社會主義民主程度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

4.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其他公民的人格。這說明( )

①公民依法享有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政治性義務②公民有時有言論自由,有時會失去言論自由③言論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它是在一定范圍內的自由④言論自由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和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與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在於( )

①是否積極參與民主選舉、決策、管理和監督②是否遵循法律、規則、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決策、管理和監督③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④是否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中國青年報》在「各地政府關注群眾感受,幸福指數進入評價體系」報道中說,北京市統計局在2006年3月發布的對和諧社會評價調查中第一次將「幸福感」正式納入和諧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中。這一報道說明( )

①政府關注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③對人民負責任是政府的基本原則④使人民幸福是政府當前的主要任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政府的權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務過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認同的威望和影響力。從根本上講,一個政府能否具有這種權威是由( )

A.國家的許多因素綜合決定的 B.國家性質決定的

C.政府的工作效率高低決定的 D.政府領導的水平和能力決定的

8.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 )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②人民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③以國家權力機關為基石④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在我國,每年3月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就是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即:「兩會」的召開。下列對政協的理解正確的有( )

①政協是我國重要的國家機關②政協是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③政協是我國各黨派共同創立的④政協委員只包括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成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沒有民族地區的發展,就沒有全國的發展;沒有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這是因為()

①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②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民族平等和團結的物質保證③民族地區都是我國經濟最落後的地區④我國少數民族都生活在偏遠山區和邊疆地區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高二政治 生活知識 點
1、國際社會的成員

A.主權國家。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其中主權是最重要的要素。

享有的基本權利: 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必須履行的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B.國際組織。

不同類型:政府與非政府間;世界性與區域性。

政府間國際組織發揮的作用:促進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和國家矛盾。

當代國際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2、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國家合作與摩擦的原因)

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國家力量。

如何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1)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努力學好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必須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斗爭。

(2)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我們要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必須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3)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3、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

(1)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

(2)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3)中國政府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新主張:

為了和平與發展,必須堅決地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改變國際舊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

4、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國家性質、國家利益。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我國外交關系的基本准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1)意義:

①有利於維護我國的獨立與主權,有利於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符合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根本利益。

②有利於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

(2)怎麼辦

(1)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2)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

(3)堅決反對各種形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猜你感興趣:

1. 高二下學期政治目錄 高二下冊政治目錄

2. 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單元高考考點

3. 高二下政治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復習提綱

4. 高二必修四政治知識點歸納

5. 高二政治必修四重要知識點總結(完整版)

6. 2017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單元知識點

『柒』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歸納大全

政治學是專門以政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社會科學,研究政治行為的理論和考察權力的獲得與行使。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歸納,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歸納

一: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部分)

1、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提示:聯系的觀點包括聯系的普遍性、聯系客觀性、聯系多樣性)

(1)什麼是聯系?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2)聯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是一幅由種.種聯系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聯系的客觀性:聯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 論)它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4)聯系的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方法論)它要求我們,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2、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1)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含義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部分離不開整體;整體離不開部分;關鍵的部分可以決定整體的功能。

(3)方法論: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3、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1)系統的基本特徵: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2)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於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3)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 思維方式 來認識事物。

二: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部分)

1、發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的;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2、發展的實質(什麼是發展?)

發展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發展不是運動變化,不是質變;判斷事物先後的標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觀發展規律,是否有遠大的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不是以力量的先後表面的形式作為判斷標准)

3、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發展的趨勢: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為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為新事物戰勝舊事物必然經歷一個漫長和曲折的過程。

(3)方法論: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鼓勵、支持、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准備走曲折的路,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

4、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發展的狀態)

(1)量變是事物的增減和場所得變遷,是一種漸進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返,不斷前進。

方法論: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反對兩個極端:急於求成和優柔寡斷。

三: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唯物辯證法的矛盾分析法部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1)矛盾的含義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爭性

(4)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矛盾的同一性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別的對立,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存在;斗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並為同一性所制約。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所以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5)方法論:堅持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含義: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2)方法論: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含義: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現。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3)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含義: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並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意義: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健。

(提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從辯證法的角度,依據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唯物論的角度,依據是物質決定意識;)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聯結。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

(1)區別: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種矛盾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處於被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這就是次要矛盾。

(2)聯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3)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同時,又要統籌兼顧,處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

(1)區別:一個矛盾有兩個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處於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處於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3)聯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 面相 互排斥、又相互依賴;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4)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提示:區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外延:就復雜事物中包含許多矛盾相互比較二言的,比較的結果主要矛盾只有一個,次要矛盾可以多個;作用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同時,又要統籌兼顧,處理好次要矛盾;常用語:關健、中心、主題、突破口、核心等);

B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外延指同一矛盾的雙方相互比較而言的,比較的結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個,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個,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方法論: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常用詞:主流、主體、性質、方向、大局、本質、總體上看、利弊、優勢、形勢等)

7、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

(1)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哲學依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

(2)兩點論和重點論的含義。

(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聯系:兩點之中有重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

(4)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提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從辯證法的角度和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唯物論的角度)

8、什麼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主要是:

(1)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點論、兩分法。

(2)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善於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 第十課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唯物辯證法的辯證否定觀部分)

1、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

(1)什麼是辯證的否定?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是事物聯系的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2)辯證否定觀的要求

①必須樹立創新意識。

②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要求

(1)密切關注變化著的實際,敢於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陳規陳說,

(2)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

(3)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3、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1)創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2)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3)創新推動人類思維方式和 文化 的發展。(4)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總結 :創新的依據:

1、(從辯證發的角度):事物是不斷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從辯證發的角度):辯證的否定是實現發展的根本途徑其實質是揚棄要求必須樹立創新意識

3、(從辯證發的角度):創新的社會作用:創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創新推動人類思維方式和文化的發展。

4、(唯物論角度):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客觀實際是變化發展的,因此必須發揚創新精神,才能達到主客觀具體歷史的統一;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客觀實際相結合,要求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5、(從認識論角度)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真理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綜合探究:一、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二.新發展理念體現辯證法觀點:

(1)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體現了辯證法的聯系觀;

(2)體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區分緩急在兼顧一般時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點突破);

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4)體現發展觀點(善於把握發展的普遍性,漸進性和飛躍性,及求真務實又穩扎穩打,既求真務實又與時俱進。)

政治成績應該怎麼提高

政治 課前預習

用10分鍾時間通讀教材,用筆標畫出自己不懂的知識點並結合導學案畫出重難點。如果對自己有信心,那麼就應該做一些課後練習題。不會做也沒關系,因為老師沒有講。

政治課時聽課

認真聽老師講課,緊跟老師步伐;認真記筆記不要開小差。重點聽自己預習不會的內容。重點聽老師上課講的公共重點,如:定義等;而且要重點聽自己預習不會的內容。

政治課後復習

溫故而知新,其實就是把昨天的知識拿到今天來學;昨天是那些知識,今天還是那些知識,政治是一門以記憶為主的學科,只有經常復習知識點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如何學好政治

課前預習,預留問題

政治的條條框框很多,如果不提前預習,上課可能會覺得學的很吃力。提前預習一遍,上課就會輕松很多,預習也可以讓我們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聽課。

上課認真,抓住重點

上課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課內容,講課重點。積極思考,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對於沒聽懂的地方及時提出問題,請求老師幫忙解答。

課後復習,檢驗效果

課後復習,課後做題,是檢驗自己的聽課效果,檢驗自己對知識融會貫通的程度。每周進行一次總結,每月一次的自我檢測,對於失誤的地方及時找出原因,盡快改正。

舉一反三,從容應對

現在很多人學習政治的一個弊端就是,只看答案,不自己思考。對於政治,一定要自己思考考點是什麼,為什麼這么考,舉一反三。

死記硬背,原則理論

這里所說的死記硬背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要死記硬背,而是對一些理論和原,平時做題用到的硬性知識點做到滾瓜爛熟。

理論聯系實際

現在的政治考點,很多是時政。所以一定要關注新聞,對問題有了足夠的理解,通過適當的刷題訓練,一方面更加鞏固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掌握能夠熟悉題型和解題技巧。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點歸納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學生活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知識點總結(3)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知識點總結(5)

★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單元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知識點總結(4)

★ 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復習知識點

★ 高中政治哲學必修四知識點最新

★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單元知識點2020

★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學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