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的抹茶為什麼顏色這么綠
抹茶——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食品添加劑
[業界訪談] 2003年6月18日
抹茶是一種茶粉,但又不同於普通的茶葉粉。這種茶粉具有獨特的風味和保健功能,可作為添加物在食品中應用。
那麼,什麼是抹茶?抹茶有哪些特點?抹茶在食品中有哪些用途?抹茶的市場前景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於近日采訪了我國的抹茶專家、南京維爾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先生。王先生認為,作為一種天然健康的新型食品添加劑,抹茶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
抹茶的歷史及概念
記者(簡稱記):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抹茶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王董事長,您是我國抹茶方面的專家,請您向全國的讀者簡要介紹抹茶的定義。
王煜(簡稱王):正如你所說,國內很少有人知道抹茶的含義。即便有人聽說過抹茶,他們也會首先想到日本的抹茶和茶道。其實,日本的抹茶和茶道,是從我國古代引進的,是我國抹茶的後代。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抹茶分為古代抹茶和現代抹茶。
記:請您談談古代抹茶的定義。
王:古代的抹茶也稱末茶,是以優質新鮮茶葉為原料,採用蒸青、碾壓、乾燥等技術加工而成的粒徑較小的茶粉,外觀呈天然綠色。
據考證,在魏晉時期的古籍文獻中,就有關於末茶的記載。古籍對末茶沖泡後所呈現的景象的描述為:「沫沉華浮,曄若春敷。」到了唐宋年間,末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飲料,正所謂「夫茶之為民用,等於鹽米,不可一日以無。」
但令人遺憾的是,末茶在明代中後期便消亡了,距今約有400多年。雖然古今的茶學專著有600多部,但對末茶的記載並不很多。所以,現代人對末茶知之甚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記:請您介紹現代抹茶的定義。
王:現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礎上,採用新工藝、新設備加工而成的天然蒸青綠茶超微粉體,也是現代高科技與傳統工藝有機融合的結晶。
在粒徑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細。古代末茶的細度只能達到150目,而現代抹茶的細度可以達到3000目。(記者註:2500目為5微米,425目為33微米,200目為74微米)
在加工工藝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加復雜。由於這裡面涉及到許多非常專業的知識,就不詳細介紹。不過,可以這樣來描述二者在工藝上的顯著差異:在現代抹茶的生產過程中,採用了現代超微粉碎技術,使得現代抹茶的粒徑比古代末茶更小。而在古代末茶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現代化的設備,也談不上採用超微粉碎技術。另外,現代抹茶的生產還應用了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先進的茶園管理技術、現代滅菌技術和保鮮技術。
記:剛才您談到,現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可以說是對傳統的一種延續和改良。請問,古代末茶又是如何加工而成的?
王:末茶是蒸青綠茶的細微粉體。我國元代王楨在《農書》中,對古代蒸青末茶的生產工藝做了記錄:茶葉採摘以「穀雨前者為佳」;采完後,「以甑為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略揉之,入焙,勻布火令干,勿使焦。編竹為焙,裹箸覆之,以收火氣。」然後,「入磨細碾」。這是我國古代蒸青末茶生產工藝最早、最完整的記載,唐宋乃至明朝中期以前的末茶,應該是採用此法生產。
記:請問,我國的現代抹茶是於哪一年開發成功的?
王:我國的現代抹茶是由我們公司經過多年的潛心研製,於20世紀末在國內年率先研發成功的。
記:將綠茶加工成極為細小的超微粉體,也就是抹茶,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王:我們都知道,茶葉是一種良好的營養食品。如何提高茶葉的利用率和在人體內的吸收率,一直是全世界科學家和企業所研究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茶粉的粒徑越小,在沖飲時,其中的營養成分就越容易溶解出來,就越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在中草葯和保健品的生產過程中,通常採用細胞破壁技術,以提高保健品的營養價值和生物利用率,也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具有更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因為前者的溶解性和滲透性更為優良。
抹茶的特點
記:請問,現代抹茶具有哪些特點?
王:在對抹茶進行多年研製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抹茶的6大特點。
記:請您詳細介紹抹茶的6大特點。
王:1.超微細。抹茶的粒徑中值為3~10微米。2.三原。抹茶具有原色、原味、原質的特點。3.三清。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4.三高兩低。蛋白質、氨基酸和葉綠素的含量很高;而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較低。5.吸濕性強。因其粒徑較小、比表面積較大。6.雙綠。一是環保意義上的綠色,符合環保潮流;二是抹茶本身呈天然翠綠色至深綠色,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
抹茶的功能及營養
記:請您談談抹茶的功能。
王:現有的科研資料表明,茶葉具有23種保健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抗疲勞、消食解膩、醒酒消醉、利尿通便、抗腫瘤、降血壓、防輻射、明目清肝等許多功效,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
抹茶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天然食品,保留了茶葉中的500多種成分,包括5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
抹茶是茶葉深加工後所得的超微粉體,兼顧了喝茶和吃茶的優點,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
記:您剛才說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請您以數據來說明這一問題。
王:從被有效利用的比例來看,二者就有明顯的差異。茶葉以水沖泡,只有30%的營養成分可被水萃取。而抹茶幾乎可將茶葉中100%的營養成分帶到人體之中。產生這種顯著差異的原因,主要是二者所採用的加工工藝和技術不同。
以葉綠素的含量為例,抹茶的葉綠素含量比綠茶高出5~6倍。成品干綠茶中的葉綠素平均含量一般為0.6%,而抹茶中葉綠素的含量則可達3~5%。
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差異
記:綠茶粉也是茶葉的一種細粉,在我國誕生的時間也比較長。請問,普通綠茶粉和抹茶之間存在哪些相同點和不同之處?
王:我們先來談談兩種茶粉的相同之處。抹茶和普通綠茶粉都是以綠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細粉,都具有綠茶的共性,包括色、香、味和營養價值。
記:那兩者的不同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生產工藝不同。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古代末茶→超微粉碎→低溫乾燥→現代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溫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而普通綠茶粉多以蒸青煎茶、炒烘青綠茶為原料,採用直接粉碎的方法加工而成。
2.原料不同。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綠茶粉是以普通茶葉加工而成,質量較雜,茶樹也多為雜交種。
3.風味不同。抹茶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滋味鮮爽淡雅。
而綠茶粉的香型雜而不純,或清香不足,或栗香有餘。在口味方面,綠茶粉的苦澀味較重,沒有抹茶那種鮮醇和略帶青草氣的清香。
4.價格不同。抹茶屬於茶葉的中高檔深加工品,價格較高,每噸的市場價達十幾萬元,為綠茶粉的1~2倍。
5.應用范圍不同。由於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綠茶粉更高,其應用范圍也比綠茶粉更加廣闊。
抹茶的應用
記:請問,抹茶在食品工業中具有哪些用途?
王:抹茶集天然綠色、香氣、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於一身,而成為一種別具品位的綠色食品原料。作為一種新型食品添加劑,抹茶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其用途來自2方面:1.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2.為食品提供純正的茶味,為開發新型食品提供物質基礎。
記:抹茶可用於哪些食品領域?
王:抹茶可用於冰淇淋、酸奶、牛奶、月餅、糖果、果凍、飲料、保健食品、茶道等中高檔食品領域。另外,抹茶還可用於醫葯中間體、化妝品等產品的生產之中。
而綠茶多用於餅干、飼料、低檔冷食等幾種中低檔食品之中。
記:抹茶在我國的應用狀況如何?
王: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抹茶的70%被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20%用於飲料生產和茶道之中,10%用於醫葯和化妝品行業。
記:在我國,已經形成工業化生產的抹茶食品有哪些?請舉例。
王:已經上市的抹茶食品有伊利集團的抹茶冰淇淋、光明集團的抹茶酸奶、大三元公司的抹茶月餅、洛伊公司的抹茶奶糖等知名食品企業開發的產品。
另外,抹茶乳飲料、抹茶豆奶、抹茶飲料、抹茶膠囊等產品也在開發之中,很快就可面市。
抹茶的市場前景
記:您對抹茶的市場前景如何看待?
王:抹茶是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食品添加劑,原因有這樣幾方面,一是因為抹茶是一種天然、保健、環保、方便型食品添加劑,而這正是食品添加劑的發展方向。
二是我國的抹茶文化博大精神,富含深深的吳越文化底蘊。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抹茶文化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精髓,在人們的日常飲食、社交、對外交流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對抹茶這種國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在現在形勢下,抹茶具有大力發展的現實意義;而現代高技術的興起,使抹茶斷代延續的可能性又變成了現實。
綜觀世界各國食品市場,飲料是消費量最大的一種食品。可口可樂的「紅色海洋」、百事可樂的「藍色海洋」,曾經洶涌全球。而抹茶以其自身的真綠、真香、真味營造的「綠色海洋」,與上述二者相比,更能顯示出自然和健康的魅力。
近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抹茶消費熱,也充分說明抹茶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記:從世界范圍來看,抹茶在哪些地區最受歡迎?
王:在世界范圍內,美國和日本是消費抹茶的熱點地區,原因有這樣幾方面:1.美國和日本的科學技術十分發達,對茶葉的功能性研究得比較多。2.美國和日本國民的文化素質較高,對茶葉的保健功能比較了解。3.美國和日本國民的經濟條件在世界處於一流,有實力享用品質優良、價格高昂的抹茶。
歐洲和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民眾,對抹茶的消費熱情也正在不斷高漲。
目前,國外生產抹茶的國家只有日本,年產量約為1000噸,多為日本國內使用,很少出口。
從這些情況來看,我國的抹茶在海外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從國內情況來分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消費者對抹茶的消費熱情也會迅速上漲。據分析,在未來5~10年內,我國抹茶及抹茶食品的市場容量將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以上,抹茶將在我國的食品工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記:作為國內抹茶行業的排頭兵,貴公司將如何推廣抹茶?
王:為了推廣這種優良的食品原料,我們計劃從這樣幾方面採取強有力的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到全國各地舉辦宣講班,一是宣傳抹茶的營養和保健功能;二是宣傳抹茶的濃厚文化以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茶道藝術。
二.開發高端客戶。簡單地講,抹茶的客戶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針對食品企業把抹茶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二是面向消費者,開發抹茶終端產品,直接提供給消費者食用。
如果將抹茶作為食品添加劑來推廣,我們將重點開發一些大型客戶,與大型食品企業合作。
同時,我們將與國內的一些大型餐飲企業、大型食品經銷商和高檔茶樓合作,把抹茶作為一種終端產品,直接面向經濟條件較好的消費者銷售。
三.加大技術服務力度。由於現代抹茶在我國面市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抹茶食品的開發技術還不成熟,抹茶食品的種類也比較少,這種現狀的存在,直接制約了抹茶的生產和銷售。為此,我們公司與國內的多家高等院校進行合作,共同開發了多種抹茶食品,如抹茶冰淇淋、抹茶酸奶、抹茶月餅、抹茶巧克力等。在以後的推廣工作中,我們將為客戶提供技術開發方面的服務。
2. 抹茶最最具體的相關知識
抹茶是由漢族人發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綠茶採摘前10-30天進行覆蓋遮陽,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於加工業,而石磨這種古代傳統的加工模式,由於生產設備石磨的約束產量有限,無法滿足抹茶的供應,出現了用機器代替石磨的現代化生產技術,如氣流粉碎機和球磨機,球磨機和氣流粉碎機大大提高了生產速度,降低了成本,使抹茶這種古代奢侈品走向普通大眾。
3. 春日抹茶怎麼吃 抹茶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
清明仲春,踏青掃墓的時令更是綠茶的天下。此時沒有比飲一杯芬芳的綠茶更讓人愜意的事了。抹茶這樣以天然石磨碾磨而成的粉末狀的蒸青綠茶更是不少人的心頭好。
很多人包括中國的小青年們都一致認為抹茶是日本茶,其實打中國唐朝開始,人們就發明了蒸青散茶,並且還有嚴格的評茶(色香味)的方法,更是當時中國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
日本抹茶道也是傳承了唐宋點茶法的真傳。清朝茹敦和就曾在越言釋中提到: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即為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茶。
這里提到的抹茶沖飲之道就是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竊以為,不管抹茶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能惠及民生的好事就是大家的。就說早年間掀起的櫻花認祖歸宗的事件,其實真沒必要較真,開開心心賞花不就好了么。
春日其實是最適宜喝抹茶的,從抹茶的品飲方式上來看,喝抹茶其實就相當於吃茶。其實只要是產品在健康衛生的標准下,吃茶絕對是比喝茶(清飲法)更能吸收茶葉中的營養。據有效資料顯示,一碗抹茶里的營養成分超過30杯普通的綠茶。
抹茶中的茶多酚能有效的清除機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對增強機體免疫、對防衰老、防癌、抗輻射都有顯著的效果。抹茶的纖維素相當於芹菜的28.4倍,菠菜的52.8倍,長期飲用抹茶還具有減肥健美、消食解膩、去除痘痘的功效。
另外,天然的抹茶並不添加任何的防腐劑、人工色素,除了可以直接飲用外,更是一種營養強化劑和天然的色素添加劑。像我們平時吃的抹茶蛋糕,冰淇淋就是抹茶最常見的日常運用。
知識貼:抹茶的飲用方法
1、溫碗(與溫杯是一個道理):把茶碗連同茶筅一起用開水燙。
2、調膏:碗里放入2克抹茶,先加入少量的水,把抹茶調成漿糊狀,這樣可以防止十分細膩的抹茶產生抱團的現象。
3、點茶:(這里的點茶為日常飲用所需,與宋代的點茶法(拉花藝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用茶筅按照W的軌跡貼著碗底前後刷攪,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氣,形成濃厚的泡沫。
4. 抹茶,粉茶,粉末茶之間的區別,你分清了嗎
日本粉茶、粉末茶和抹茶的區別抹茶在國內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在甜點、甜品中加入抹茶像是絕配。可是日本茶中呈粉末狀或類似的茶可不止抹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日本粉茶、粉末茶和抹茶的區別。粉茶,是將煎茶及玉露生產處理階段中篩分出來的細碎粉屑收集起來,然後再加工製成的一種粉碎狀茶葉。粉茶,能在短時間浸出茶葉的內在成分,僅需用熱水沖泡就能立即品嘗到茶葉濃厚的味道。在壽司店中享用的清茶,便屬於這一類。
?
粉末茶粉末茶,是將煎茶再加工成粉末而成。通過加入熱水或清水攪拌溶解即可品飲,它不會產生茶渣。粉末茶和抹茶非常相似,可加入牛奶沖泡,或者當做料理和點心的食材使用。
?
抹茶
?
抹茶,和玉露一樣使用遮蔽日光直射栽培而成的茶葉,經過蒸青、乾燥處理之後用石臼磨成茶粉。抹茶呈粉末狀,富含大量的維生素。日本茶道中使用的茶葉即是抹茶。知識拓展:粉茶與抹茶的區別目前市面上正流行「抹茶」及「粉茶」,兩者都呈粉末狀,外觀上極類似,但其加工之原料及加工方法截然不同,因此這二個名稱不可混淆使用,市面上有業者誤將「粉茶」稱為「抹茶」;為讓消費者正確認識「抹茶」及「粉茶」,特將作者在日本收集的抹茶相關資料及茶業改良場研究製造技術經驗
5. 日本抹茶道文化很有特點,你有哪些認識與了解呢
日本的抹茶道文化確實非常的有特點,大家去到日本的話會發現基本上日本當地的甜品都會用到抹茶,而且還為抹茶開設了專門的連鎖店鋪。去到這個店鋪的話,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會選用抹茶這一原料。日本人對於抹茶的熱愛可以說是非同一般,他們的飲食文化裡面抹茶是必不可少的,那麼他們的抹茶道文化也是非常的有特點的。
那麼這其實也是日本文化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大家會發現日本人他們對於抹茶的要求度是很高的,比如說食品裡面所選用的任何小的包裝或者是一些標簽,基本上都會有它的用處。日本的抹茶道文化,對於不太了解的人來講的話,其實最多的感受到的是他們食品的美味,只不過在看多了他們有關於這方面的視頻製造者之後,確實是對他們的精細有些驚訝。
6. 抹茶是什麼
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但又不同於普通的茶葉粉。這種茶粉具有獨特的風味和保健功能,可作為添加物在食品中應用。古代的抹茶也稱末茶,是以優質新鮮茶葉為原料,採用蒸青、碾壓、乾燥等技術加工而成的粒徑較小的茶粉,外觀呈天然綠色。
據考證,在魏晉時期的古籍文獻中,就有關於末茶的記載。古籍對末茶沖泡後所呈現的景象的描述為:「沫沉華浮,曄若春敷。」到了唐宋年間,末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飲料,正所謂「夫茶之為民用,等於鹽米,不可一日以無。」
現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礎上,採用新工藝、新設備加工而成的天然蒸青綠茶超微粉體,也是現代高科技與傳統工藝有機融合的結晶。
在粒徑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細。古代末茶的細度只能達到150目,而現代抹茶的細度可以達到3000目。(記者註:2500目為5微米,425目為33微米,200目為74微米)
在加工工藝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加復雜。由於這裡面涉及到許多非常專業的知識,就不詳細介紹。不過,可以這樣來描述二者在工藝上的顯著
差異:在現代抹茶的生產過程中,採用了現代超微粉碎技術,使得現代抹茶的粒徑比古代末茶更小。而在古代末茶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現代化的設備,也談不上採用
超微粉碎技術。另外,現代抹茶的生產還應用了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先進的茶園管理技術、現代滅菌技術和保鮮技術。抹茶集天然綠色、香氣、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於一身,而成為一種別具品位的綠色食品原料。
作為一種新型食品添加劑,抹茶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其用途來自2方面:1.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2.為食品提供純正的茶味,為開發新型食品提供物質基礎。
7. 抹茶粉用什麼茶做最好做出來顏色要十分綠,味道要有一點清甜……
抹茶是一種茶粉,但又不同於普通的茶葉粉。這種茶粉具有獨特的風味和保健功能,可作為添加物在食品中應用。
抹茶的歷史及概念
即便有人聽說過抹茶,他們也會首先想到日本的抹茶和茶道。其實,日本的抹茶和茶道,是從我國古代引進的,是我國抹茶的後代。
歷史的角度來講,抹茶分為古代抹茶和現代抹茶。
古代的抹茶也稱末茶,是以優質新鮮茶葉為原料,採用蒸青、碾壓、乾燥等技術加工而成的粒徑較小的茶粉,外觀呈天然綠色。
據考證,在魏晉時期的古籍文獻中,就有關於末茶的記載。古籍對末茶沖泡後所呈現的景象的描述為:「沫沉華浮,曄若春敷。」到了唐宋年間,末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飲料,正所謂「夫茶之為民用,等於鹽米,不可一日以無。」
但令人遺憾的是,末茶在明代中後期便消亡了,距今約有400多年。雖然古今的茶學專著有600多部,但對末茶的記載並不很多。所以,現代人對末茶知之甚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礎上,採用新工藝、新設備加工而成的天然蒸青綠茶超微粉體,也是現代高科技與傳統工藝有機融合的結晶。
在粒徑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細。古代末茶的細度只能達到150目,而現代抹茶的細度可以達到3000目。(記者註:2500目為5微米,425目為33微米,200目為74微米)
在加工工藝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加復雜。由於這裡面涉及到許多非常專業的知識,就不詳細介紹。不過,可以這樣來描述二者在工藝上的顯著差異:在現代抹茶的生產過程中,採用了現代超微粉碎技術,使得現代抹茶的粒徑比古代末茶更小。而在古代末茶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現代化的設備,也談不上採用超微粉碎技術。另外,現代抹茶的生產還應用了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先進的茶園管理技術、現代滅菌技術和保鮮技術。
末茶是蒸青綠茶的細微粉體。我國元代王楨在《農書》中,對古代蒸青末茶的生產工藝做了記錄:茶葉採摘以「穀雨前者為佳」;采完後,「以甑為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略揉之,入焙,勻布火令干,勿使焦。編竹為焙,裹箸覆之,以收火氣。」然後,「入磨細碾」。這是我國古代蒸青末茶生產工藝最早、最完整的記載,唐宋乃至明朝中期以前的末茶,應該是採用此法生產。將綠茶加工成極為細小的超微粉體,也就是抹茶,提高茶葉的利用率和在人體內的吸收率,一直是全世界科學家和企業所研究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茶粉的粒徑越小,在沖飲時,其中的營養成分就越容易溶解出來,就越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在中草葯和保健品的生產過程中,通常採用細胞破壁技術,以提高保健品的營養價值和生物利用率,也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具有更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因為前者的溶解性和滲透性更為優良。
抹茶的特點
1.超微細。抹茶的粒徑中值為3~10微米。
2.三原。抹茶具有原色、原味、原質的特點。
3.三清。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
4.三高兩低。蛋白質、氨基酸和葉綠素的含量很高;而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較低。
5.吸濕性強。因其粒徑較小、比表面積較大。
6.雙綠。一是環保意義上的綠色,符合環保潮流;二是抹茶本身呈天然翠綠色至深綠色,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
抹茶的功能及營養
現有的科研資料表明,茶葉具有23種保健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抗疲勞、消食解膩、醒酒消醉、利尿通便、抗腫瘤、降血壓、防輻射、明目清肝等許多功效,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
抹茶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天然食品,保留了茶葉中的500多種成分,包括5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
抹茶是茶葉深加工後所得的超微粉體,兼顧了喝茶和吃茶的優點,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
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從被有效利用的比例來看,二者就有明顯的差異。茶葉以水沖泡,只有30%的營養成分可被水萃取。而抹茶幾乎可將茶葉中100%的營養成分帶到人體之中。產生這種顯著差異的原因,主要是二者所採用的加工工藝和技術不同。
以葉綠素的含量為例,抹茶的葉綠素含量比綠茶高出5~6倍。成品干綠茶中的葉綠素平均含量一般為0.6%,而抹茶中葉綠素的含量則可達3~5%。
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差異
先來談談兩種茶粉的相同之處。抹茶和普通綠茶粉都是以綠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細粉,都具有綠茶的共性,包括色、香、味和營養價值。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生產工藝不同。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古代末茶→超微粉碎→低溫乾燥→現代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溫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而普通綠茶粉多以蒸青煎茶、炒烘青綠茶為原料,採用直接粉碎的方法加工而成。
2.原料不同。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綠茶粉是以普通茶葉加工而成,質量較雜,茶樹也多為雜交種。
3.風味不同。抹茶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滋味鮮爽淡雅。
而綠茶粉的香型雜而不純,或清香不足,或栗香有餘。在口味方面,綠茶粉的苦澀味較重,沒有抹茶那種鮮醇和略帶青草氣的清香。
4.價格不同。抹茶屬於茶葉的中高檔深加工品,價格較高,每噸的市場價達十幾萬元,為綠茶粉的1~2倍。
5.應用范圍不同。由於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綠茶粉更高,其應用范圍也比綠茶粉更加廣闊。
抹茶的應用
抹茶集天然綠色、香氣、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於一身,而成為一種別具品位的綠色食品原料。作為一種新型食品添加劑,抹茶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其用途來自2方面:1.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
2.為食品提供純正的茶味,為開發新型食品提供物質基礎。
抹茶可用於哪些食品領域
抹茶可用於冰淇淋、酸奶、牛奶、月餅、糖果、果凍、飲料、保健食品、茶道等中高檔食品領域抹茶可用於冰淇淋、酸奶、牛奶、月餅、糖果、果凍、飲料、保健食品、茶道等中高檔食品領域。另外,抹茶還可用於醫葯中間體、化妝品等產品的生產之中。
而綠茶多用於餅干、飼料、低檔冷食等幾種中低檔食品之中。
抹茶在我國的應用狀況如何?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抹茶的70%被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20%用於飲料生產和茶道之中,10%用於醫葯和化妝品行業。
抹茶的市場前景
抹茶是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食品添加劑,原因有這樣幾方面,
一是因為抹茶是一種天然、保健、環保、方便型食品添加劑,而這正是食品添加劑的發展方向。
二是我國的抹茶文化博大精神,富含深深的吳越文化底蘊。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抹茶文化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精髓,在人們的日常飲食、社交、對外交流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對抹茶這種國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在現在形勢下,抹茶具有大力發展的現實意義;而現代高技術的興起,使抹茶斷代延續的可能性又變成了現實。
綜觀世界各國食品市場,飲料是消費量最大的一種食品。可口可樂的「紅色海洋」、百事可樂的「藍色海洋」,曾經洶涌全球。而抹茶以其自身的真綠、真香、真味營造的「綠色海洋」,與上述二者相比,更能顯示出自然和健康的魅力。
近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抹茶消費熱,也充分說明抹茶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8. 抹茶是茶做的嗎
首先,先說一下,抹茶是綠茶。
如果去日本旅行,大家帶回來的紀念品裡面一定會有抹茶,抹茶似乎已經成了日本的一張名片,就像到了四川不吃火鍋一樣,到了日本也要嘗嘗抹茶的味道。這是標配。
但關於抹茶經常會出現兩個誤解,今天也在這里說一下。
第一個是關於抹茶的概念問題,
很多人認為日本茶就是抹茶,而抹茶就是綠茶粉。
這是不對的。
從飲用方式上分類,日本茶分為「抹茶」和「煎茶」。抹茶的成品形態是粉末,是將採摘的茶葉蒸熱乾燥後,在茶臼中磨成粉末狀,而不是直接用綠茶茶葉碾壓成粉末。在飲用時在茶碗中加入沸水,用茶筅攪動,在茶的表層形成細密均勻的泡沫。
煎茶的成品形態是茶葉,不是粉末。
另一個誤解是關於抹茶的歷史。
有人說抹茶最早在中國出現,抹茶等於點茶。那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來說說日本是什麼時候有飲茶歷史的,在日本的奈良時代(710-794年),相當於中國當朝,當時日本派遣了大量的使者、留學生、求法僧來中國學習,其中有一些僧人將茶種帶回了日本,日本飲茶史也就此開始。
鐮倉時代(1185-1336),游學宋朝的榮西禪師到天台山學禪和學和茶有關的知識,。1191年回國,也將茶種、茶具、飲茶方法帶回了日本。除了廣植茶樹意外,他還著有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生記》。
之後飲茶之風由村田珠光和武野紹歐奠基發展,千利休進行豐富,形成了一套嚴謹的儀軌與精神標准。現在在千利休的基礎上後來又形成「里千家」、「表千家」等多個不同流派。千利休提出的「和、靜、清、寂」的精神內涵甚至影響了整個日本的生活美學。日本茶道就此深深的打上了千利休的烙印。
值得注意的是,抹茶雖然起源於中國宋朝的點茶,但抹茶和點茶不能劃等號。
《宋史.食貨志》中記載:「茶有二類,曰片茶,曰散茶」。宋代的「片茶」,也要研磨成粉沖點而飲。後續的點茶環節,和今天日本的抹茶沖泡方法類似。但宋代這種茶要在飲用前才可以研磨成粉,這和現在日本的抹茶,以粉末狀出廠銷售是兩回事。就像我們現在喝的普洱茶餅,也需要分解拆成塊來品飲,但我們喝的仍然是餅茶而不是散茶。「抹茶」是日本的的名稱,點茶是抹茶的親戚,長的有點像,但「性格」絕對不一樣。
9. 日本粉茶,粉末茶和抹茶的區別
日本粉茶、粉末茶和抹茶的區別
抹茶在國內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在甜點、甜品中加入抹茶像是絕配。可是日本茶中呈粉末狀或類似的茶可不止抹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日本粉茶、粉末茶和抹茶的區別。
粉茶,是將煎茶及玉露生產處理階段中篩分出來的細碎粉屑收集起來,然後再加工製成的一種粉碎狀茶葉。粉茶,能在短時間浸出茶葉的內在成分,僅需用熱水沖泡就能立即品嘗到茶葉濃厚的味道。在壽司店中享用的清茶,便屬於這一類。
粉末茶
粉末茶,是將煎茶再加工成粉末而成。通過加入熱水或清水攪拌溶解即可品飲,它不會產生茶渣。粉末茶和抹茶非常相似,可加入牛奶沖泡,或者當做料理和點心的食材使用。
抹茶
抹茶,和玉露一樣使用遮蔽日光直射栽培而成的茶葉,經過蒸青、乾燥處理之後用石臼磨成茶粉。抹茶呈粉末狀,富含大量的維生素。日本茶道中使用的茶葉即是抹茶。
知識拓展:粉茶與抹茶的區別
目前市面上正流行「抹茶」及「粉茶」,兩者都呈粉末狀,外觀上極類似,但其加工之原料及加工方法截然不同,因此這二個名稱不可混淆使用,市面上有業者誤將「粉茶」稱為「抹茶」;為讓消費者正確認識「抹茶」及「粉茶」,特將作者在日本收集的抹茶相關資料及茶業改良場研究製造技術經驗
10. 抹茶是不是綠茶
首先,先說一下,抹茶是綠茶。
如果去日本旅行,大家帶回來的紀念品裡面一定會有抹茶,抹茶似乎已經成了日本的一張名片,就像到了四川不吃火鍋一樣,到了日本也要嘗嘗抹茶的味道。這是標配。
但關於抹茶經常會出現兩個誤解,今天也在這里說一下。
第一個是關於抹茶的概念問題,
很多人認為日本茶就是抹茶,而抹茶就是綠茶粉。
這是不對的。
從飲用方式上分類,日本茶分為「抹茶」和「煎茶」。抹茶的成品形態是粉末,是將採摘的茶葉蒸熱乾燥後,在茶臼中磨成粉末狀,而不是直接用綠茶茶葉碾壓成粉末。在飲用時在茶碗中加入沸水,用茶筅攪動,在茶的表層形成細密均勻的泡沫。
煎茶的成品形態是茶葉,不是粉末。
另一個誤解是關於抹茶的歷史。
有人說抹茶最早在中國出現,抹茶等於點茶。那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來說說日本是什麼時候有飲茶歷史的,在日本的奈良時代(710-794年),相當於中國當朝,當時日本派遣了大量的使者、留學生、求法僧來中國學習,其中有一些僧人將茶種帶回了日本,日本飲茶史也就此開始。
鐮倉時代(1185-1336),游學宋朝的榮西禪師到天台山學禪和學和茶有關的知識,。1191年回國,也將茶種、茶具、飲茶方法帶回了日本。除了廣植茶樹意外,他還著有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生記》。
之後飲茶之風由村田珠光和武野紹歐奠基發展,千利休進行豐富,形成了一套嚴謹的儀軌與精神標准。現在在千利休的基礎上後來又形成「里千家」、「表千家」等多個不同流派。千利休提出的「和、靜、清、寂」的精神內涵甚至影響了整個日本的生活美學。日本茶道就此深深的打上了千利休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