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寶寶學習幼兒園的知識
擴展閱讀
對新同學有什麼樣的期待 2024-11-20 09:42:21
防疫健康知識講座稿 2024-11-20 09:02:05

寶寶學習幼兒園的知識

發布時間: 2022-12-29 07:24:35

❶ 小孩子上幼兒園都學些什麼知識啊

1、作為家長,首先你不要期望值很高地希望孩子到幼兒園去學習文化知識。因為孩子去的是幼兒園而不是去學校。 2、孩子送到幼兒園的小班,是鍛煉孩子離開父母、親人後如何和小朋友友好相處,怎樣過集體生活,讓孩子慢慢適應離開他最親近的人獨立生活的能力。這也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只要孩子適應了這種集體生活,每天都很開心地去幼兒園,這就是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孩子的進步。因為孩子終於踏出了離開父母獨立的生活的第一步。 3、在孩子上到中班時,他逐漸適應了集體生活,學會了團結友愛、學會了尊敬師長、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了講衛生、愛勞動-----,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提高,並要給予鼓勵和肯定。「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在中班,老師會增加一些課程,如唱歌、做游戲、猜謎語、做簡單的手工製作及看圖說話等。這些課程幼兒園都會根據孩子的情況予以安排。 4、到了大班,應該說老師、小朋友已經是孩子的一個社交圈,幼兒園也成了孩子的家外之家。孩子也把老師和小朋友的當作是自己的熟人。這個階段,幼兒園就會安排學習簡單的數字加減、漢字書寫、兒歌表演、朗誦、舞蹈、繪畫等。這些也都是些基本的知識。如果家長想要培養孩子,還是要在課余時間找專業的輔導班去學習。 5、總之,孩子會在幼兒園度過他最純真、最美好的幼兒、童年期。孩子會從這里開始邁出他的人生第一步。 6、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配合好幼兒園的老師,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為孩子將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家長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家中,做孩子的榜樣。只要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努力,就會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就會讓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加油!爸爸媽媽!

❷ 孩子在幼兒園都學些什麼知識

1、社交環境

對於不太善於社交或者不敢社交的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創造一些社交氛圍。比如經常邀請小朋友來家中做客。

2、讓孩子達到最佳心理狀態,迎接所有的改變

孩子任何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因素都會使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要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從以下幾點開始。

3、提前訓練孩子的各項行為習慣

在孩子入園前,家長要調整孩子的作息,培養各項生活自理能力,這樣在幼兒園里,孩子的焦慮和自卑就能減少。

4、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

3~5歲的孩子,只有學會了站在別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領會上面這些苦口婆心的話。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與道德養成的重要基礎。

5、自控力

有的人自控能力在短短兩年內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層次,有的人卻長進平平。不同的孩子們選擇控策略不同,有的會刻意轉移注意力,有的會到房間的其他角落高聲唱歌,有的會進入自言自語的狀態自己給自己打氣。

❸ 寶寶入幼兒園的相關知識詳解

送寶寶入園的6種錯誤做法

3歲的華華被送入了幼兒園。但幼兒園和家裡不同,他不知道上廁所往哪裡走?不知道肚子餓了怎麼辦?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呆在教室里不讓到外面玩?不知道定下那麼多規矩是為什麼?這些無法解釋的問題令華華心裡感到某種不安、擔心、害怕和驚慌,一些孩子則會出現極端的恐懼,會大哭大吵大鬧地不肯去幼兒園。

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開心地度過,父母可以運用一些小的策略,而不是常見的錯誤做法。例如:

1、上幼兒園前,先告訴寶寶:「你在幼兒園里開心地玩,下午放學時,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這會讓孩子感到父母親並沒有扔下他不管,他還會回到父母身旁的。

2、送孩子上學時,如果母親向兒子訴說她對丈夫的種種不滿,而尚未懂事的兒子無法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在這種處境下去幼兒園,就容易產生焦慮與不安。所以父母一定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高興的樣子,以免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為父母擔心,這可避免孩子因為你的苦惱而加重他的焦慮。

3、一些父母因為孩子捨不得他走,但又要趕著上班,只好偷偷地離開幼兒園,這種做法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不安與害怕,因此父母親最好在幼兒園里安頓好孩子,讓他感到放心,然後再離開。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仍然不讓你離開,你的態度一定要堅決,否則孩子容易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不利於焦慮的消除。

4、父母親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

5、還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積木吸引他們,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6、如果孩子對母親依賴心理過重,可讓爸爸送孩子上幼兒園。

如果孩子賴在床上不起,對父母撒謊「我今天肚子痛、頭疼,不想去幼兒園」,或者乾脆拿哭鬧作為殺手鐧,不肯讓父母離開家半步。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堅持送他去入園,可以先跟幼兒園的老師聯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在學校的狀況,找出他不願意入園的原因。

幼兒不願意去上學的理由一般有三個:

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差,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裡玩玩具外,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

第二是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園之後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

第三表現不佳。有的幼兒因為智力較低,學習表現不好經常遭到老師的批評;有的幼兒好勝心強,特別在意老師的贊揚,一旦老師批評或責備他,他就會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學;有的幼兒則是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小朋友的友好關系,常常與小朋友吵架打鬧,因而產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父母親可以對症下葯,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消除他的恐懼症。

孩子在幼兒園該學啥?

鍛煉生活能力

學會生存就是讓孩子掌握獨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識以及各種動作要領。比如中班的小朋友要學會的生活能力有:會穿脫、折疊衣服,折疊被褥,會系鞋帶,會用筷子,會分發整理餐具,收拾桌子,會刷牙,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培育學習興趣

幼兒能自己探索、發現周圍的事物進行學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那麼對他今後的學習十分有益。而幼兒園各個領域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注重兒童能力的開發。比如科學領域的能力有感覺、觀察能力,概括分類、數量、形狀、時空等數學概念……應該重視幼兒親自參與活動,通過不斷體驗、經歷,學習知識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以及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及創造力的開發。

養成良好習慣

幼兒園的教育目的是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而行為習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包括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社會規則。因此幼兒園的活動里都包含了怎樣培養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品德行為方式和對情感、情緒的把握、與朋友友好相處等的內容。

3歲是學習的關鍵期

印度「狼孩」卡瑪拉被人發現時已有7歲多,身上毫無正常兒童的特徵,沒有語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會與人交流。重返人間後經過長達6年的專業人員的護理,也只學會走路,到17歲時才學會十幾個單詞,智商只有4歲孩子的水平。

這個事實表明,如果錯過了孩子學習關鍵期的教育時機,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所謂「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在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起來容易,學得也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去學,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事倍功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南希貝萊博士潛心研究、觀察了嬰兒的發育、發展,她在《幼兒發展研究》一書中列出了以下8個線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嬰兒智力的正常發展。

第一,當某樣東西掉落到地板上時,6個月的嬰兒會順著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當需要得到滿足時,6個半月的嬰兒,會發出表示滿意的聲音;

第三,7個多月時,嬰兒會沖著鏡子中的影像微笑,還能去尋找落地的東西;

第四,8個半月時,嬰兒會和成人一起玩諸如藏貓貓、拍拍手等簡單的小游戲,也會傾聽熟悉的詞;

第五,9個多月時,嬰兒會自己動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詞的含義;

第六,10個多月時,嬰兒會模仿成人把積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別人把玩具包起來,就不會去拆開;

第七,11個多月時,會模仿詞的發音;

第八,12個多月時,會講幾個單詞。

法蘭克福大學的心理學家莫妮卡克諾夫認為,嬰兒的智力出乎人們的意料,他們甚至能夠用眼睛跟著做簡單的數字游戲。

克諾夫說:「我們給嬰兒看不同數量的點。最初他們注視著兩個點,等到熟悉了以後就開始失去興趣。但當我們接著展示第3個點時,他們的興趣又來了。」她對13~14個月大的嬰兒對復雜事物的長時間記憶能力進行了研究,也獲得了出乎意料的發現,如嬰兒能夠把用以前從未見過的玩具做出的復雜動作記住長達半小時之久,甚至還能模仿這些動作。

從上面的線索和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0~3歲是兒童大腦高速發展的時期,是兒童多方面能力(感知覺、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 那麼,孩子學習的關鍵期是怎樣的呢?研究發現: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吃干食物的關鍵期;

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期;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期,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

2?5~3?5歲是教育孩子遵守行為規范的關鍵期;

3歲左右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時測得的智商定為100%,那麼其中50%在3歲前發生,由此可見,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抓住3歲前這一關鍵期十分重要。

如何對新生兒進行早教?

新生兒是出生1個月內的嬰兒,既不會說話,也不會走動,如何進行教育呢?

新生兒有自己的身心特點。視覺:出生後他的雙眼運動不很協調,有短暫性的斜視,見了光亮會眨眼、閉眼和皺眉,並逐漸能對視野內的物體產生短暫的注視,目光可跟隨近距離的物體移動。聽覺:聽到聲音時能安靜一下,停止啼哭,對較大聲音能引起象是"嚇了一跳"似的擁抱反射。味覺:已經發育良好,嘗到酸、甜、苦、辣、鹹的味道時能以眉眼舒眉、伸舌或掙扎等等表情來表示歡迎、厭惡、拒絕。其他嗅覺較弱,但強烈刺激性氣味能引起反應,溫度覺和觸覺也較靈敏,痛覺比較遲鈍。

以上這些特點,說明外界的許多事情已經被新生兒所感知。新生兒的早期教育就從訓練五官感覺,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入手,挖掘其智力和其它能力。嬰兒出生兩周後,父母要為他布置一個適當的環境,可在距離新生兒眼睛20~40厘米處吊一個色彩鮮艷並有響聲的玩具,並慢慢擺動,逗引孩子的視線,訓練孩子目光固定和眼球的協調動作,並逐步訓練追視活動,以此來發展孩子的視力和聽力;可以用小手鈴等音響玩具,在其耳邊輕輕搖動,訓練聽覺反應;放一些輕松愉快的樂曲,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並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聽覺感受力和美感;母親在哺乳中要經常地和孩子面對面交談,以發展應答反應能力和記憶力;還可以拿一件小東西讓孩子摸摸,讓孩子體驗冷、熱、硬等不同的感覺……在月子里對新生兒進行早期教育,這對今後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益處的。

提高孩子免疫力,食補有方

國內外專家建議,此時應安排好兒童的一日三餐,適當增加營養,以滿足兒童快速生長的需要。那麼,父母該如何為孩子的生長發育提供營養的保障呢?

提高寶寶免疫力的6種營養素

如果說人體是一部高效率運作的機器,那麼,這6大營養素就是組成各大部件的原材料,它們共同協作,滲透到人體每個系統和器官,包括防禦系統和免疫器官。當外界不良因素入侵時,人體及時攝入這些原材料,合成抗體或加強代謝,幫助消除毒素,殺死病菌,提高免疫機制,維護機體的健康。營養學者一致認為,全面均衡的營養能幫助提高免疫力。那麼,哪些營養素能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呢?

第一、蛋白質:免疫力的主動力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元素。身體如果嚴重缺乏蛋白質,會促使淋巴球的數量減少,造成免疫機能嚴重下降。因此,多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豐富的動物蛋白質內含的球蛋白能夠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

如:新鮮的肉類、魚類、蛋類、乳製品等食物。

第二、維A:提高免疫細胞數量

維A和細胞的完整性有關,能夠幫助細胞對抗氧化,如果身體缺乏維生素A,會使得胸腺及脾臟的體積縮小,相對的免疫細胞的活力也會隨著降低。因此,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就能夠增進免疫細胞的活力,提高免疫細胞的數量。

如:肝、蛋、奶、胡蘿卜、甜菜、甘藍、芥菜、菠菜、南瓜等食物。

第三、維C:有效的抗氧化物

維C有增加白血球吞噬細菌的能力,以及增強胸腺及淋巴球的能力,幫助人體增加抵抗含量及提升血液中干擾素的含量,是有效的抗氧化物,可抵抗破壞性分子,是增強免疫力的維生素之一。

如:柑橘、西紅柿、青椒、草莓、捲心菜、土豆等食物。

第四、維E:自由基的剋星

維生素E是自由基的剋星,同時也可促進抗體產生,從對抗病毒的觀點來看,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強免疫細胞的作用。

如:橄欖油、亞麻油、蛋黃、生菜、辣椒、牛奶、小麥麵包、白菜、花生等食物。

第五、B族維生素:影響抗體產生

B族維生素與體內的抗體、白血球產生有關,缺乏B族維生素會影響到淋巴球的數量及抗體的產生,而且也會造成胸腺的萎縮。因此免疫力較弱的孩子,可以多攝取這一類的食物,來增強免疫力。

如:肉類、綠葉蔬菜、全谷類食物等食物。

第六、礦物質:

人體若缺乏微量元素,就會影響到自身的免疫功能,而且與免疫機能有關的酵素,常是由微量礦物質所組成的。因此,必須保證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才能使孩子的免疫系統盡快強壯起來。

如:海藻、水生貝殼、小麥、全谷類、蔬果等食物。

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家長常有的認識誤區

孩子到了入園時期,選什麼樣的幼兒園成了家長大傷腦筋的事兒,有特色的,價格貴的,遠的近的,民辦的還是公辦的,都是父母要考慮的問題,然後其中也存在不少誤區。

誤區一:要選特色明顯,教得多的幼兒園

「我小時條件差,沒機會學鋼琴,現在有這個條件,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讓兒子學鋼琴。」「女孩精養,看我同學就是學的藝術,現在氣質多好,所以芭蕾、小提琴、唱歌,女兒是一個都不能少,這些都是培養氣質的。」……諸如此類的談論不絕於耳。其實,這樣的一些想法都是家長的一種補償心理在起作用。家長的補償心理在選擇幼兒園時的決策上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明顯。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孩子要學什麼,是要看孩子的基礎和條件的,孩子不足的首先要補償而不是強化。比如幼兒園是音樂特色,這不是說幼兒園里天天就教唱歌,而是在音樂中教孩子去發現自己什麼不會、去思考如何學習。

誤區二:要選「名公辦」或是「貴民辦」

在選幼兒園的問題上,不少家長會把自己逼上獨木橋。「我們小區里不少孩子都上的這所好幼兒園,不把孩子送進去孩子會自卑的。 」……其實帶有這些攀比心理去選擇幼兒園,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大人勞心勞力,對孩子卻未必是最好的。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選擇幼兒園,建議如下:1、盡可能對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很好的分析,選擇幼兒園時要讓孩子的優點和幼兒園的發展特色相一致。如果孩子體質不強,把他送到某個體育特色園,對於加強孩子的體能來說是很好的,對幼兒來說,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孩子對美術非常喜愛,可以考慮美術特色園。總之,選擇時要根據孩子的喜好和優缺點來考慮;2、不要把「名園」作為自己唯一的選擇。很多家長一心圖名氣,而忽視了家門口的幼兒園,甚至有的家長放棄本社區幼兒園而一心擠名園,這樣一些做法會讓家長覺得很辛苦,孩子和老人也將在今後三年的奔波中辛苦不堪。在選擇幼兒園的問題上,就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誤區三:要選認字、算術教得早的幼兒園

很多家長都對幼兒園的教育辦學方向存在誤解。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早點起步,希望孩子在幼兒園時期就多認字、做算術,其實是過早地給予孩子壓力,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厭學情緒。在學習上,孩子應以游戲為主,因為對於3-6歲的孩子而言,進幼兒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得到認知、情感、社會性和體能四方面的`培養,而不是一定要學到什麼樣的知識。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卻非常看重幼兒園的技能性教育,比如雙語、算數等等,但事實上這種意識的強化並不正確。幼兒園的功能在於正常實施保育、教育的任務,3-6歲的孩子究竟該學什麼知識就應該以幼兒園教育綱要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如幼兒園數學教學不是以技能為主,而是該以數量關系的學習為主,強調孩子用看似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寶寶入園春季好還是秋季好

初春的季節,乍暖還寒,本周開始,廣州市不少幼兒園陸陸續續結束寒假正式開學了。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盡管幼兒園正式招收新生大都在溫暖的9月完成,但還是有約30%的家長希望選擇避開高峰,讓寶寶提前在初春2、3月入園。

究竟「春季入園與秋季入園哪個對孩子更為適合呢?」年輕的父母們各有各的想法。

春季派:新生少,老師容易照顧

春節前,家住廣州越秀區的市民劉女士就已經給不到3歲的寶寶辦好了提前入幼兒園的插班手續:「我們這里的幼兒園學位緊,今年9月份寶寶就3歲了,如果報不上,又要耽擱一年,還是趁早入好!」

采訪中,記者發現,與劉女士觀點一致的家長還不少。除了怕耽擱寶寶的上學年齡,家長們最擔心的還是孩子融入集體生活的情況。

「寶寶提前插班入園,不僅能避免開學時的哭鬧扎堆,還會得到老師的特別關照。」鄧小姐在機關工作,女兒妞妞3歲半,去年9月秋季開學時,妞妞本就可以入園。然而,剛走到幼兒園門口,裡面傳來孩子們的凄切哭聲,嚇得妞妞也跟著成了淚人。

鄧小姐認為,寶寶在幼兒園里有一個短暫的適應過渡期,可以解決開學時寶寶的「入園不適應」現象。

「提前入園,寶寶不必為初入園不適應而大哭大鬧,也不會因為不能馬上適應集體生活,而對今後的學習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在的討論區上,一位家長網友的觀點獲得相當高的贊成票。

秋季派:早春插班,寶寶易生病

賴先生的兒子小帥也是一名「插班寶寶」,情況卻不太理想。去年2月,小帥未滿3歲,按年齡應該入托兒班,卻因滿額而插讀小班。入園以來,老師一直對他呵護備至。可小帥和大孩子在一起,顯得特別不合群,盡管不哭不鬧,也漸漸不說不笑。賴先生很擔心:「寶寶是插班生,別的小朋友都混熟了,沒人跟他玩,不知他性格會不會變孤僻,也怕悶出病來……」

一位李姓家長也提出了他對「插班寶寶」的憂慮:「幼兒園也講求教學進度。總有寶寶插班,老師勢必會分心,影響正常教學。」

此外,初春天氣忽冷忽熱,再加上新生身心兩方面的不適應,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可能更加容易生病。

部分家長反映,新入園的寶寶很容易因心理問題及對集體生活的不適應而導致頻繁尿褲,而這個季節衣著較厚,產生了不少麻煩。

市民黎女士堅決不讓3歲的寶寶當初春「插班生」:「9月份再去,以前親戚小孩因尿褲子不敢告訴老師而生病一個月,所以還是9月天氣較熱時去好。 」

專家看法:春季秋季分別不大

究竟春季入園與秋季入園哪個對孩子更為適合呢?記者采訪了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綜合教育科副科長黃潤娟。

黃潤娟認為,幼兒園跟小學不同,沒有系統的知識學習,幼兒園的學習主要是手段,激發興趣,形成良好習慣,培養健康的身心是重點。「適齡的寶寶選擇春季入園或者秋季入園的區別不大,關鍵是家長時間上方便就行。」

針對插班寶寶容易產生孤獨情緒,黃潤娟認為,插班寶寶看到同學和老師相處得順利,而自己對一切都感到陌生,開始會產生自卑感,甚至懷疑自己。不過,只要家長、老師及時給予鼓勵,這種心理會很快消失。「不論春季秋季,都會有寶寶出現『入園不適應症』。」

她建議,寶寶和父母提前入園做半日親子活動等適應課程,對減輕寶寶「入園不適應症」很有幫助:「父母帶寶寶到幼兒園熟悉環境,參觀教室、卧室和活動室等各種場地,在園內停留一兩個小時,讓寶寶適應園內的集體生活規律。」

黃潤娟表示,很多孩子的感冒是給大人捂出來的。幼兒園游戲多、活動量大,孩子本身都好動,穿得太多,很容易出汗,汗濕了衣服,涼涼的貼在身上,就容易受寒著涼。

另外,穿衣太多、穿脫不方便也給孩子在幼兒園午睡增添了感冒的概率。

黃潤娟總結,選擇上幼兒園的最佳時機,需綜合考慮孩子的年齡、性格等因素。畢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更利於寶寶培養自信心。

■特別提醒

入園最佳年齡:2.5-3歲

「3歲是孩子入園最佳年齡。」黃潤娟表示,3歲的孩子生活上基本能夠自理,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和願望。2歲以下的寶寶依賴性還很強,適應能力也較差,勉強送園對孩子身心健康發育不利。

廣州市越秀區東方紅幼兒園王致青園長持相同觀點:「幼兒入園的最佳年齡是2.5-3歲,尤其對父母依賴性很強,適應能力較差的寶寶最好等到滿3歲才入園,適應性強的可考慮2.5歲插班。」

家長可以考察孩子:是否能分清人的稱呼;是否能辨認方向;是否掌握基本日常生活用語的表達;是否掌握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吃飯、洗手、穿衣服……以此檢驗孩子心智成熟程度,並作為是否適合入讀幼兒園的參考。如果寶寶能達到上述標准,說明具備基本能力,是時候入園了。

■入園攻略

認字識數不應占教學主導

家長擇園時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1、環境:園址安靜、空氣清新,園內有較高的綠化率;活動室光線充足、空氣流通、色調柔和;游戲室應由塑料泡沫鋪地,玩具設備器械等應以啟發性大、危險性小的為宜;園舍最好不要超過三層;園方提供每周的飲食安排表。

2、服務:定期對玩具和其他用品進行消毒,餐具每次用過都消毒,孩子都有自己專用的茶杯、毛巾。除了游戲、樓梯等設施的安全外,還應考察幼兒園門衛把關是否嚴格,接送孩子的交接班工作是否完善。

3、教師:教師是否尊重孩子,是否有耐心,是否有熱情。

師生比例根據幼教大綱要求,全日制幼兒園每班應配設2名教師、1名保育員;寄宿制幼兒園每班應配設2名教師和2名保育員。小班人數為20-25 名,中班為20-30 名,大班為30-35 名,混合班和寄宿制幼兒園各班人數應相應減少。

幼兒園教學應注重通過游戲、音樂、繪畫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達到德、智、體的兼顧,認字、識數等不應占教學的主導地位。

❹ 幼兒園大班必學知識有哪些

幼兒園大班必學知識:

1、培養閱讀能力(包括表達能力) 。

2、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遵守紀律,愛勞動) 。

3、培養孩子如何與他人(如老師、同學、朋友)交流溝通。

4、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不能分心。

5、培養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識(自我保護、交通安全等) 。

6、注重孩子的德育、全面發展、身心健康。

7、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理能力,注意傾聽。

8、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些10以內的加減法。

9、培養孩子的洞察能力,好奇心。

10、在閱讀中認字(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常用的單體字。

11、思維訓練(觀察、推理、判斷、逆向、排序、思考等能力很重要)。

12、身體鍛煉(一定的體能訓練)。

13、時間的觀念,學習的效率(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活動任務)。

14、注意力的集中的培養(專注力、持久力)。

❺ 小孩子上幼兒園都學些什麼知識

小孩子3歲上幼兒園,學習唱歌跳舞,看圖畫書,畫畫,由簡易到難,5歲開始學習學前班的一些知識。在幼兒園還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做操,從小開始集體活動是很有益的,在集體活動中可以鍛煉組織能力和有關與朋友結交的一些常識,還有尊重老師,團結友愛等等知識。

❻ 幼兒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 幼兒園最應該學到的是這些

1、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在家的時候,家裡有老人照顧,相信四五歲的孩子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有人在。可是到了幼兒園,要按照幼兒園的要求完成日常作息,要自己吃飯,自己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甚至自己疊被子。這樣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照顧自己,學會自我管理。另外,當孩子在幼兒園什麼都可以自己做的時候,在家裡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2、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幼兒園班級其實就是一個小集體,小社會。孩子們頭一次面對這么多的同學和老師,每個人的性格迥異,脾氣各不相同。孩子們在相處中,逐漸了解到集體生活的模式,學會如何跟小朋友交往,學習如何適應集體生活。怎麼跟同齡人接觸,怎麼去交朋友,好朋友之間有矛盾了應該怎麼去解決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真正步入社會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語言表達能力,經常在家裡可以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家庭,會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優於別的孩子。在幼兒園里,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戲,通過交往、接觸,更加豐富自己的詞彙量,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❼ 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應該多學習哪些知識

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和生活。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利用孩子的敏感期,培養他對數字、音樂、舞蹈等的興趣。

1、將閱讀習慣鞏固強化

各個階段各有重點,對於孩子來說,習慣的養成有個21天的規律。隨著年齡的增長,培養習慣越來越難,所需時間越來越長。因此閱讀極其重要。前面已經有了閱讀經歷之後,孩子的閱讀可以更多,時間可以更長,主動性與積極性也會體現出來,這個階段還是建議父母採取陪伴式和游戲式閱讀的方式來進行。

發現寶寶—這是父母的重要責任。中國家庭教育的缺陷,是父母對寶寶缺乏人文關懷,缺少對寶寶的真正了解和發現,代溝由此而生。因此,3歲錢寶寶的父母,請你們一定要注意寶寶多方面的變化,把“發現”作為頭等大事來進行。

❽ 四歲幼兒園學什麼知識

四歲幼兒園學什麼知識

四歲幼兒園學什麼知識,很多家長一直都對寶寶的早教還有寶寶的學習十分關注,害怕寶寶錯過了學習期,那麼孩子到了四歲應該學一些什麼東西合適呢,下面一起看看四歲幼兒園學什麼知識。

四歲幼兒園學什麼知識1

4歲寶寶該學哪些知識?

1、學習生活規范社會禮儀

在這年齡家長是需要讓寶寶學會待人接物,為人和善、要學會要尊重人,也需要讓寶寶明白,自己是擁有選擇權利。

2、學習畫畫

在這個年齡階段寶寶的也是處於繪畫敏感期的,因此,則是建議家長是要給孩子充分的紙張讓孩子去畫,最好是大的紙張,或是讓孩子畫水畫、泥畫等

3、學會獨立

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也是屬於比較的渴望獨立的,不願別人指揮、命令或干擾別人,4歲是獨立的高峰期。因此,家長則是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寶寶擁有獨立自主的性格。

4、豐富寶寶的語言知識

4歲的孩子可以說一些簡單的看圖說話,鍛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孩子詞彙

5、要學會數詞和物體數量間建立聯系的階段

前期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樣多,中期能認識第幾和前後數序。逐步認識數之間的關系,有數序的觀念,能應用實物進行數的分合;

4歲小孩的教育方法介紹

1、游戲教育

跟寶寶玩一些家庭游戲,如給出兩幅相同的圖案,但是圖案上其實有細微差別的,讓寶寶在短時間內說出不同之處。

2、閱讀教育

給寶寶說書,或者買一些書籍,交給他們識字的同時,也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3、言傳身教教育

生活中遇見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可分析講解,給寶寶提問題,吸引了寶寶還能鍛煉他們的觀察思考分析能力。

四歲幼兒園學什麼知識2

本身根據教育部的規定,4周歲的孩子就沒有安排寫字的課程,數的分解是在大班才有的, 而且幼兒園老師上課是用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孩子循序漸進的理解10以內數的分解的。

所以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要慎重,一些私立幼兒園會根據某一部分家長的要求,提前學習小學知道,正如你所說是沒有必要的。

4周歲的孩子在幼兒園,一遍會通過一些活動,認識常識,通過活動引導孩子思考,培養的是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探索。而不是知識點。

上幼兒園主要是要養成寶寶好的生活習慣和與周圍人相處的這種氛圍,要是之前寶寶沒有在家裡施行早教開發,就很難適應理念比較新的幼兒園的那種教育模式,從人生的第一步就產生了比較厭學的情緒。

不是讓寶寶剛開始要學什麼,而是要培養他的興趣,從而達到開發他的潛能。

四歲幼兒園學什麼知識3

孩子學習一些才藝特長是一件好事,有的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有的`孩子反覺得是一件負擔,孩子如感到是負擔,就不太了,再加上教育目的和方法不得當,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此,家長在送兒童去學習的同時,還應尊重兒童自己的興趣。而且,家長還應根據兒童生理發展的特點,理智地選擇學習時間。下面給各位家長提供了一些建議性的資料,以供家長參考。

一、學小提琴的適齡期 小提琴演奏是單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出好音樂,對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夠的3-4歲幼兒來說,過於勉強。因此,建議學習小提琴的年紀為5~6歲較適當。

二、學鋼琴的適齡期 在音樂世界裡,聲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寶寶是不宜學鋼琴的,因為要學習鋼琴需要寶寶具備一定的能力,這其中包括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分化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如區分音樂的高音、音色、單調等,還包括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發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兒童學習鋼琴在2-3歲時,效果無法期待,6-10歲開始學,想成為鋼琴家又慢了一點,在3-5歲時最好讓孩子先聽好的音樂,欣賞好的音樂,一般4-5歲開始接受鋼琴等樂器的技術指導,學鋼琴比較適宜。當然,可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提早或推遲些。

三、學繪畫適齡期 由於孩子在1歲或1歲多已會「塗鴉」,2-3歲開始對形狀、顏色產生興趣,4-5歲開始對實際事物、經驗過的事物有了認識並畫出,5-6歲時,不是畫看到的東西,而是畫認識的東西,此時的孩子觀察力、想像力、甚至表現欲都很高。因此,從2歲半到3歲孩子最純潔的時候開始,最為適宜。

四、學戲劇的適齡期 所謂戲劇,就是使用自己身體所有的器官、機能來表現,從發聲、發音練習開始到音樂、古典、芭蕾等,要有廣泛的訓練才可。這些訓練可以配合年齡及身心發展情形分別進行,所以從3歲到成年,只要有志於演戲,任何時候都可以說是「適齡期」。

五、學書法的適齡期 書法是一種技巧性很高的藝術,字要寫得漂亮且具有藝術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按照學習規律。

一步一步的學習,練習、循序漸進,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掌握書法的確要旨,學習書法,年齡不宜太小,學齡兒童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書法,較為適當。因為這個年齡已適應學校生活,對文字的理解也較深,可以開始學。

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理解力較弱,但若有興趣,還能持續學習的話,在這個時期開始學了不會太早。按習慣書寫文字的意義而言,這個時期開始學習書法,也是適合的時期。

在學習過程中,應先根據孩子所認識的簡單字,執筆寫字,學習要由易到難,初學要先學「描紅」。

學習基本知識,宜選擇收筆明顯平衡的柳體、顏體等,孩子學習正楷入門與否,要看其離開字帖後能否寫得像所臨摹的字體,當楷書學到一定程度後,才能開始學習行書、隸書及草書。

在指導孩子學習書法時,要注意孩子學習的姿勢,習慣和態度,練習時間不宜太長,多帶孩子參觀書法展覽、有碑刻的名勝古跡等,對孩子取得進步,要給予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六、學英語的適齡期 幼兒期是口語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正常兒童四歲時便能掌握母語的全部語音,而且也能學會其他民族的語言。

如果想將來英語說得像國語一樣好的話,盡早學比較好,隨著年齡增大,過了5歲,母語習慣已形成,發音機制逐漸穩定並限於母語,再學外語就有語音干擾,會困難很多。

因而只要家庭條件允許,孩子最好從小學點外語,1-2歲就開始親近英語,3歲以後跟著老師正規學習比較好。

❾ 寶寶上幼兒園應該學習些什麼

很多家長,甚至社會都在疑惑寶寶上幼兒園應該學習些什麼?

第三,自我保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不安全的危險和不安全的因素。老師使用了很多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尋找和認識周圍的危險品,遇到危險時如何求助和躲避,讓孩子們積累一定的自我保護方法。例如,運動時如何避免,遇到陌生人時如何應對等。孩子們在集體生活中和同齡孩子一起生活和學習。糾紛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孩子們學習處理社交問題的最佳時期。老師將以正確的方式處理他人,指導孩子們正確解決與他人的沖突。然後,學會與其他孩子交往,保持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