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知識數學小報

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知識數學小報

發布時間: 2022-12-28 17:41:56

①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有哪些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如下:

一、最小的數字。

古老而龐大的自然數家族,是由全體自然數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找。

二、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也許你認為可以找到一個最大的自然數(n),但是,你立刻就會發現另一個自然數(n+1),它大於n。這就說明在自然數家族中永遠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數。

三、「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數是無限的,而「1」是自然數中最小的。有人提出異議,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數,說「0」比「1」小,「0」應該是最小的自然數。這是不對的,因為自然數指的是正整數,「0」是唯一的非正非負的'整數,因而「0」不屬於自然數家族。「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四、一元錢哪裡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價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錢,總共給了老闆三十元,後來老闆優惠了五元,讓服務員退給他們,結果服務員貪污了兩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錢,也就是說每人消費了9元錢。三個人總共花了27元,加上服務員貪污的2元總共29元。那一元錢到哪去了?

五、分蘋果

小咪家裡來了5位同學。小咪的爸爸想用蘋果來招待這6位小朋友,可是家裡只有5個蘋果。怎麼辦呢?只好把蘋果切開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塊,小咪的爸爸希望每個蘋果最多切成3塊。這就成了又一道題目:給6個孩子平均分配5個蘋果,每個蘋果都不許切成3塊以上。

②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怎麼寫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寫法如下: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2、在有餘數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數是1;的余數是除數減去1;最小的除數是余數加1。

3、商×除數=被除數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4、除法的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候不必算出准確的結果,而是把一些數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後進行計算,這樣的計算就叫做估算。

5、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和正多邊形等都是軸對稱圖形等。

③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手抄報怎麼寫100字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

這個學期,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可是營業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麼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後,馬上糾正了營業員的失誤。

不僅營業員阿姨誇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並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學,以後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④ 三年級數學小報資料。

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塞樂斯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積極思考問題。他的家鄉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裡,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學知識。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高斯非常聰明,老師在課堂上出了一道算術題,要學生們計算出前100個自然數相加之和,一般的同學採取逐個相加的辦法計算得頭昏腦脹,而高斯幾乎不加思索就算出了答案。他是注意到這個算術級數的規律,100+1=101,99+2=101……共50對數,答案是5050
就這些了

⑤ 三年級下冊數學手抄報怎麼畫

首先在頂部寫上數學當標題,可以給標題做一個創意的設計底部畫上一串阿拉伯數字。
左側畫上一支帶有表情彎彎的鉛筆中間畫上一道長長的彩虹橋,彩虹橋上方畫上葉子做裝飾。右下角畫上正方體和一個圓錐體,上面寫上數字和符號,頂部畫上雲朵,右側畫上葉子,這樣手抄報線稿就完成了。
下面開始上色,用橙色和黃色塗標題背景框,鉛筆用黃色塗,圓錐用橙色塗,正方體用紅色塗。彩虹邊框用粉色,黃色和橙色塗,天空用藍色塗,數字用紅色,藍色,黃色,粉色和綠色塗。最後在中間畫上格子線,整理一下,這樣一幅好看的數學手抄報就完成了。

⑥ 三年級數學小報怎麼做

三年級數學小報做法如下:
1、首先在上方位置畫出數學小報的包頭字樣,並畫出花瓣外框,畫出底部地面後,在左側畫出一隻露出脖子的長頸鹿和數字掛飾。
2、畫出一個矩形文框和一個太陽文框後,再畫一些鉛筆、運算符號和彩虹做背景裝飾。
3、將地面用紅藍兩色塗上,長頸鹿用黃色和棕色塗上,兩個邊框分別用黃色和紅色描邊。
4、報頭塗上粉色,用藍色描花瓣外框的邊線,彩虹以及運算符號都塗上多樣的彩色。

⑦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有哪些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有如下:

1、毫米: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

3、千米:千米又稱公里,是長度單位,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

4、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

5、數學語言亦對初學者而言感到困難。如何使這些字有著比日常用語更精確的意思,亦困惱著初學者,如開放和域等字在數學里有著特別的意思。

數學術語也包括如同胚及可積性等專有名詞。但使用這些特別符號和專有術語是有其原因的:數學需要比日常用語更多的精確性。數學家將此對語言及邏輯精確性的要求稱為「嚴謹」。

⑧ 三年級數學寫小數的手抄報怎麼寫

正上方中間寫標題
正文三大塊
1、小數的基礎知識
2、生活中的小數
3、小數的應用題
四周用彩筆裝飾一下就行了

⑨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多給點內容

數學小知識

阿拉伯數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字。那麼你知道這些數字是誰發明的嗎?

這些數字元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元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現在,阿拉伯數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元號。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數學小故事

數字趣聯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個學友進京考試.他們到達試院時為時已晚.考官說:"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蘇東坡對出的下聯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與蘇東坡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

點錯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不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釐,往往失之千里.

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後回家.兩星期後,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後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二十一世紀從哪年開始?

世紀是計算年代的單位,一百年為一個世紀.

第一世紀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別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見的錯誤是有人把起始年當作是公元零年,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和我們的習慣,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序數的計算是從「1」開始的,而不是從「0」開始的。而正是這個理解上的錯誤,所以才導致了世紀末尾年為公元99年的錯誤認識,這也是錯把1999年當作是二十世紀末尾年,錯把2000年當作是二十一世紀起始年的原因.因為公元計數是序數,所以應該從「1」開始,21世紀的第一年是2001年.

⑩ 三年級下冊數學小報的內容有哪些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文字內容
登錄文庫APP,新用戶立得新人禮包打開APP
小學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共享文檔2020-04-182頁
小學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

【快速記住公式的六個方法】
記憶是知識的倉庫,學過的知識記得牢,積累的知識就豐富,而豐富知識的積累將為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數學知識點的效果呢?下面培優教育的老師介紹幾種方法:
1、歸類記憶法
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後,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於記憶。
2、歌訣記憶法
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於記憶。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編出這樣幾句歌訣:「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對准頂點,零線對著一邊,另一邊看度數。採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喜歡記,而且記得牢。
3、規律記憶法
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4、列表記憶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5、重點記憶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系,後面兩個數量關系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就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6、聯想記憶法
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系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

【兩只羊的描述】
草地上有兩只羊,在藝術家、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看來卻有不同的感受與理解,下面是他們的的描述。
藝術家:「藍天、碧水、綠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學家:「雄雌一對,生生不息。」
物理學家:「大羊靜卧,小羊漫步。」
數學家:「1+1=2。」
感悟:
從故事中不同職業的人對兩只羊的描述,我們感受到藝術家對自然美的關注,生物學家對生命的關注,物理學家對運動與靜止的關注,而數學家從色彩、性別、狀態中抽象出數量關系:1+1=2,這是數學高度抽象性的體現。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要經歷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教學時要在直觀物體和抽象概念之間構建橋梁,從而引導學生把握事物最主要、最本質的數學屬性。
抽象有一個學生經歷的過程,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抽象的結果。數學抽象本身又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這一過程永無止境。

【燒水的問題】
有好事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面前有煤氣灶、水龍頭、水壺和火柴,你想燒些水應當怎樣去做?」
被提問者答道:「在壺中放上水,點燃煤氣,再把水壺放到煤氣灶上。」
提問者肯定了這一回答,接著追問:「如其他條件不變,只是水壺中已有了足夠的水,那你又應當怎樣去做?」
這時被提問者很有信心地答道:「點燃煤氣,再把水壺放到煤氣灶上。」
但是提問者說:「物理學家通常都這么做,而數學家們則會倒去壺中的水,並聲稱已把後一問題轉化成先前的問題。」
感悟:
數學家「倒去壺中的水」似乎是多此一舉,故事的編創者不是要我們去「倒去壺中的水」,而是引導我們感悟數學家獨特的思維方式──轉化。
學習數學不是問題解決方案的累積記憶,而是要學會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把抽象的問題轉化成具體的問題。數學的轉化思想簡化了我們的思維狀態,提升了我們的思維品質。轉化不是就事論事、一事一策,而是發掘出問題中最本質的內核和原型,再把新問題轉化成與已經能夠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