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居里夫人》主要內容
瑪利婭是一個波蘭的窮苦女孩,還在她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去世。但是她還是認真的學習,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成為了著名的女科學家。
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不僅僅是靠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難以想像的和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1)居里夫人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居里夫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在兩個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
⑵ 關於居里夫人的資料
簡介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蘭語: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里(法語: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
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及目前唯一的女性,亦是目前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諾貝爾獎的人。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
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移葬先賢祠,成為第一位憑自身成就入葬先賢祠的女性。
瑪麗·居里原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Maria Salomea Skłodowska),生於當時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波蘭會議王國的華沙,即現在波蘭的首都。她在華沙地下飛行大學讀書,並開始接受真正的科學訓練。
她在華沙生活至24歲,1891年追隨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讀書。她在巴黎取得學位並在畢業後留在巴黎從事科學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可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瑪麗·居里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放射性的英文Radioactivity是她造的詞,她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
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她在巴黎和華沙各創辦了一座居里研究所,這兩個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醫學研究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創辦了第一批戰地放射中心。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在法國時,雖然法國大革命隔年即規定:「任何公民都不能冠上與其出生證明紀載不符的姓或名」,居里夫人雖沒有「換夫姓」,但仍使用雙姓,除了冠夫姓居里外,還保留她波蘭原姓斯克沃多夫斯卡。
雖然瑪麗·居里是法國公民,人身在異國,但也從未忘記她的祖國波蘭。她教女兒波蘭文,多次帶她們去波蘭。她以祖國波蘭的名字命名她所發現的第一種元素釙。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瑪麗·居里利用她本人發明的流動式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1934年病逝於法國上薩瓦省療養院,享年66歲。
影響
居里夫婦在科學和社會方面的工作,對塑造20世紀和21世紀的世界有重大貢獻。康奈爾大學教授萊斯利·皮爾斯·威廉姆斯指出:
居里夫婦的工作是劃時代的。鐳的放射性如此顯著,我們不能忽視它。這一現象似乎違反能量守恆定律,這使物理學家不得不重新思考物理學的這一基礎。
在實驗層面,鐳的發現給盧瑟福等人探測原子結構提供放射源。盧瑟福利用α輻射做的散射實驗,首次證實了原子核的存在。在醫學上,鐳的放射性為成功制伏癌症提供了可能的方法。
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助於推翻物理和化學的舊有概念,而且給社會帶來同樣深刻的影響。無論在祖國還是異鄉,為了科研,她都必須克服社會給女性強加的重重阻礙。
這一方面也被弗朗索瓦絲·吉魯的《瑪麗· 居里:她的一生》(Marie Curie: A Life)強調為居里夫人起到了女權主義先驅的作用。
居里夫人的誠實正直和節儉的生活方式為人熟知。1893年,有人曾捐給她一小筆錢,以資助她的學業,1897年她剛剛自己賺錢,能維持生活,便立即將其如數奉還。她將第一個諾貝爾獎的獎金中的一大部分給了朋友、家人、學生和科研助手。
她還曾做出人意料的決定,刻意不為鐳分離法申請專利,不給科研設置阻礙。她堅持把各類獎金全數捐獻給所屬的科研機構,自己卻分文不取;她和丈夫更是時常謝絕獎項和獎章。據報道,愛因斯坦曾評論道,居里夫人大概是世上唯一不為名利腐蝕的人。
(2)居里夫人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榮譽與紀念
身為迄今為止最負盛名的女性科學家之一,瑪麗亞,居里成為科學界中的偶像式人物,為世界所緬懷和紀念,甚至是在流行文化領域。
《新科學家》雜志2009年的一項民意調查中,瑪麗亞·居里被評為「最鼓舞人心的女性科學家」,支持率(25.1%)近乎排名第二的羅莎琳·富蘭克林(14.2%)的兩倍。
法國和波蘭宣布2011年為「瑪麗亞·居里年」,聯合國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聖地牙哥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雅各畫廊,布置一座紀念「居里夫人」的藝術裝置。11月7日,谷歌推出紀念其誕辰的紀念塗鴉。12月10日,紐約科學院慶祝瑪麗亞·居里獲得第二個諾貝爾,瑞典瑪德琳公主出席典禮。
瑪麗亞·居里不僅是首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首位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還是唯一一位獲得兩個領域諾貝爾獎的女性和獲得多個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項的人。她獲得的獎項包括:
1、諾貝爾物理學獎(1903年)
2、大衛獎章(1903年,與丈夫皮埃爾共同獲獎)
3、馬泰烏奇獎章(1904年,與丈夫皮埃爾共同獲獎)
4、艾略特·克瑞森獎(1909年)
5、阿克頓獎(1909年)
6、諾貝爾化學獎(1911年)
7、美國哲學會本傑明·佛蘭克林獎章(1921年)
⑶ 居里夫人相關知識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亞·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斗的生命歷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居里夫人: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⑷ 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跡及科學成就的資料
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跡及科學成就:
居里夫人原名叫做瑪麗·居里1867年11月7日在華沙出生,,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是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
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4)居里夫人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居里夫人她從小就很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中學畢業後,她當了家庭教師。1891年她隻身前往法國巴黎大學理學院求學深造,1893年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94年又獲得數學碩士學位。
幾乎與此同時,科學之緣將她和彼埃爾·居里吸引到一起,1895年兩人結了婚。從1896年開始,居里夫婦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居里夫人發現釷亦具有放射性。
並且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鈾和釷能夠解釋的要強,居里夫婦於是努力尋找,終於在1898年宣布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
他們最終從8噸廢瀝青鈾礦中製得1克純凈的氯化鐳,還提出了射線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1906年皮埃爾。
居里不幸被馬車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
繼續研究,於1910年與德比恩一起分離出純凈的金屬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居里夫人用X-射線設備裝備了救護車,並將其開到了前線。國際紅十字會任命她為放射學救護部門的領導。
在她女兒依倫和克萊因的協助下,居里夫人在鐳研究所為部隊醫院的醫生的護理員開了一門課,教他們如何使用X-射線這項新技術。
⑸ 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
瑪麗·居里(1867~1934),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通常稱為瑪麗·居里或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性化學家。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首都華沙,1891年隨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讀書。在巴黎取得學位並從事科學研究,是巴黎和華沙「居里研究所」的創始人。
居里夫人成就:
1、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
2、提出了-射線(現在已知它是由電子組成的)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
對居里夫人的評價: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5)居里夫人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科學成果
居里夫人在實驗研究中,設計了一種測量儀器,不僅能測出某種物質是否存在射線,而且能測量出射線的強弱。她經過反復實驗發現:鈾射線的強度與物質中的含鈾量成一定比例,而與鈾存在的狀態以及外界條件無關。
居里夫人對已知的化學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獲得了重要的發現在:一種叫做釷的元素也能自動發出看不見的射線來,這說明元素能發出射線的現象決不僅僅是鈾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把有這種性質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們放出的射線就叫「放射線」。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凈的氯化鐳,並准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鐳是一種極難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它的形體是有光澤的、像細鹽一樣的白色結晶,鐳具有略帶藍色的熒光,而就是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光譜分析中,它與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譜線都不相同。
鐳雖然不是人類第一個發現的放射性元素,但卻是放射性最強的元素。利用它的強大放射性,能進一步查明放射線的許多新性質。以使許多元素得到進一步的實際應用。醫學研究發現,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一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
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異常迅速的細胞組成的,鐳射線對於它的破壞遠比周圍健康組織的破壞作用大的多。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在法蘭西共和國,鐳療術被稱為居里療法。鐳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於促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在實際中的應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⑹ 居里夫人的相關資料
中文名:瑪麗·居里外文名:Marie Curie別名:居里夫人國籍:法國民族:波蘭出生地:波蘭華沙出生日期:1867年11月7日(丁卯年)逝世日期:1934年7月4日(甲戌年) 職業:放射性物理學畢業院校:巴黎大學理學院信仰:科學主要成就: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發現釙元素測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代表作品:《放射性專論》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為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波蘭文為Marie Sklodowska),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蘭華沙的一個教師家庭。
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
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 瑪麗·居里記和傳記資料,為她艱苦、辛酸和奮斗的生命歷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里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走進巴黎大學
瑪麗·居里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也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2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皮埃爾·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共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鐳
1896年,法蘭西共和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表了一篇工作報告,詳細地介紹了他通過多次實驗發現的鈾元素,鈾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它能自動地、連續地放出一種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和一般光線不同,能透過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倫琴發現的倫琴射線也不同,在沒有高真空氣體放電和外加高電壓的條件下,卻能從鈾和鈾鹽中自動發生。鈾及其化合物不斷地放出射線,向外輻射能量。這使居里夫人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些能量來自於什麼地方?這種與眾不同的射線的性質又是什麼?居里夫人決心揭開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選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這個研究課題,把她帶進了科學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開墾了一片處女地,最終完成了近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並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在實驗研究中,居里夫人設計了一種測量儀器,不僅能測出某種物質是否存在射線,而且能測量出射線的強弱。她經過反復實驗發現:鈾射線的強度與物質中的含鈾量成一定比例,而與鈾存在的狀態以及外界條件無關。
居里夫人對已知的化學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獲得了重要的發現在:一種叫做釷的元素也能自動發出看不見的射線來,這說明元素能發出射線的現象決不僅僅是鈾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把有這種性質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們放出 瑪麗·居里墓的射線就叫「放射線」。她還根據實驗結果預料:含有鈾和釷的礦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鈾和釷的礦物一定沒有放射性。儀器檢查完全驗證了她的預測。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礦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礦物,並精確地測量元素的放射性強度。在實驗中,她發現一種瀝青鈾礦的放射性強度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這說明實驗的礦物中含有一種人們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這種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為這種礦物早已被許多化學家精確地分析過了。她果斷地在實驗報告中宣布了自己的發現,並努力要通過實驗證實它。在這關鍵的時刻,她的丈夫比埃爾·居里也意識到了妻子的發現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關於結晶體的研究,來和她一道研究這種新元素。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們從礦石中分離出了一種同鉍混合在一起的物質,它的放射性強度遠遠超過鈾,這就是後來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釙。幾個月以後,他們又發現了另一種新元素,並把它取名為鐳。但是,居里夫婦並沒有立即獲得成功的喜悅。當拿到了一點點新元素的化合物時,他們發現原來所做的估計太樂觀了。事實上,礦石中鐳的含量還不到百萬分之一。只是由於這種混合物的放射性極強,所以含有微量鐳鹽的物質表現出比鈾要強幾百倍的放射性。
科學的道路從來就不平坦。釙和鐳的發現,以及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動搖了幾世紀以來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科學家們歷來都認為,各種元素的原子是物質存在的最小單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變的。按照傳統的觀點是無法解釋釙和鐳這些放射性元素所發出的放射線的。因此,無論是物理學家,還是化學家,雖然對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興趣,但是心中都有疑問。尤其是化學家們的態度更為嚴謹。為了最終證實這一科學發現,也為了進一步研究鐳的各種性質,居里夫婦必須從瀝青礦石中分離出更多的、並且是純凈的鐳鹽。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離新元素的研究工作開始時,他們並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學性質。尋找新元素的唯一線索是它有很強的放射性。他們據此創造了一種新的化學分析方法。但是他們沒有錢,沒有真正的實驗室,只有一些自己購買或設計的簡單的儀器。他們出於工作效率的考慮,分頭開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試驗確定鐳的特性;居里夫人則繼續提煉純鐳鹽。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凈的氯化鐳,並准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鐳是一種極難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它的形體是有光澤的、象細鹽一樣的白色結晶,鐳具有略帶藍色的熒光,而就是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光譜分析中,它與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譜線都不相同。鐳雖然不是人類第一個發現的放射性元素,但卻是放射性最強的元素。利用它的強大放射性,能進一步查明放射線的許多新性質。以使許多元素得到進一步的實際應用。醫學研究發現,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 瑪麗·居里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一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異常迅速的細胞組成的,鐳射線對於它的破壞遠比周圍健康組織的破壞作用大的多。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在法蘭西共和國,鐳療術被稱為居里療法。鐳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於促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在實際中的應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編輯本段大事年表
1867年 11月7日出生於波蘭王國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父親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多夫斯基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布羅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羅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幼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卡。瑪麗亞行五,上有三姐一兄,即蘇菲、布羅尼施拉娃、海倫娜和哥哥約瑟夫。
1868年 一歲 父親斯可羅多夫斯基任諾佛立普基公立中學副督學。母親體弱,患肺病,不得已辭去女校校長職。 全家搬離費瑞達路那座住了八年的屋子。
1873年 6歲 父親被俄國當局降職降薪。為了補貼家用,在家收寄宿生,輔導學業。最初只有兩三人,後增至十人。 瑪麗亞進私立寄宿學校,校長是西科爾斯卡女士。
1878年 11歲 5月9日母親因長期患肺病去世。
1883年 16歲 6月12日公立中學畢業,獲金質獎章。
1884年 17歲 擔任私人教師,參加波蘭愛國青年定期秘密聚會的「流動大學」,聽課,做科學實驗,並擔任掃盲工作。
1891年 24歲 10月到巴黎求學。
1893年 26歲 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
1894年 27歲 獲「亞歷山大獎學金」600盧布貸款;同年,結識皮埃爾·居里,獲數學學士學位。
1895年 28歲 7月26日與皮埃爾·居里結婚。
1897年 30歲 9月12日大女兒伊雷娜出世。
1898年 31歲 發現釷的放射性:上年末或本年初德國化學家施密特(1865—1949)也獨立作出發現。 7月:居里夫婦向科學院提出《論瀝青鈾礦中一種放射性新物質》,說明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84號,比鈾強四百倍,類似鉍,居里夫人建議以她的祖國波蘭的名字構造新元素的名稱釙(Polonium)。 從此居里夫婦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最早的放射化學工作方法。
1902年 35歲 4月提煉出0.1克的鐳;同年,父親去世。
1903年 36歲 12月10日因為對放射性的研究工作,與皮埃爾和貝克勒爾分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5年 38歲 第二個女兒伊芙出生。
1906年 39歲 皮埃爾·居里死於交通事故。《居里夫人傳》中所述。
1911年 44歲 因為發現釙和鐳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4--1918年 47歲-51歲組成移動式放射療法醫療隊,奔赴前線。
1916年 49歲 通過駕駛執照考試。開始與女兒伊琳合作。
1918年 51歲 向軍需部放射物資委員會報告放射性元素及其原理和應用問題。前往義大利北部視察放射性物資資源。伊雷娜·居里擔任委任助手。繼續為軍隊訓練X光照相技術人員,包括為參戰美軍軍醫開辦訓練班。
1921年 54歲 根據戰時筆記整理,寫成《放射學和戰爭》,出版於巴黎。3月8日:接見我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蔡出國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請居里夫人到北京大學講學。答稱:「此次不能往,當於將來之暑假中謀之」,終未成行。 5月,與兩個女兒一起到美國。
1932年 65歲 向國際電學會提出論文《放射性物體三種射線和原子結構的關系》。參加華沙鐳研究所落成典禮。
1933年 66歲 約里奧·居里夫婦發現「生成放射性」。
1934年 67歲 著作《放射性》(兩卷)寫成,下年出版。死於由於過量接觸放射線而導致的血癌,享年67歲。7月6日葬於巴黎梭鎮居里墓穴。
編輯本段社會評價
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演講:
「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許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僕,她的極端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餘地。由於社會的嚴酷和不公平,她的心情總是抑鬱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並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註:《悼念瑪麗·居里》選自《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許良英、范岱年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美國人,物理學家,因提出相對論而享譽世界。
這是愛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紐約羅里奇博物館舉行的居里夫人悼念會上發表的演講。他沒有復述居里夫人一生在科學事業上所取得的偉大業績,而是盛贊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她中學畢業後在城裡和鄉下當了7年家庭教師,積攢了一點學費便 相關書籍到巴黎來讀書。當時大學里女學生很少,這個高額頭,藍眼睛,身材修長的漂亮的異國女子,很快成了人們議論的中心。男學生們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湊上去說幾句話,常常擠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傘柄趕走這些追慕者,但她對這種熱鬧不屑一顧。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給那些追尋的目光一個無情的後腦勺。她身上永遠裹著一層冰霜的盔甲,凜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她本來是住在姐姐家中,為了求得安靜,便一人租了間小閣樓,一天只吃一頓飯,日夜苦讀。晚上冷得睡不著,就拉把椅子壓在身上,以取得一點感覺上的溫暖。這種心不旁騖,懸梁刺股,卧薪嘗膽的進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難做到的啊。宋玉說有美女在牆頭看他三年而不動心。范仲淹考進士前在一間破廟里讀書,晨起煮粥一碗,冷後劃作四塊,是為一天的口糧。而在地球那一邊的法國,一個波蘭女子也這樣心靜,這樣執著,這樣地耐得苦寒。她以25歲青春難再的妙齡,面對追者如潮而不心動。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頭,就會跌回溫軟的懷抱和贊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發現創造之花才有永開不敗的美麗。
編輯本段人物故事簡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皮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教女有方
尤金·居里索菲-克萊爾·居里雅克·居里皮埃爾·居里瑪麗·居里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伊雷娜·約里奧-居里艾芙·居里小亨利·理查森·拉布伊斯米歇爾·朗之萬伊蓮娜·朗之萬-約里奧皮埃爾·約里奧伊夫·朗之萬
以上圖譜為居里夫人家族譜
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里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騎車、騎馬。繼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獲諾貝爾獎之後,由居里夫人培養成才的兩對後輩也相繼獲得諾貝爾獎: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她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物質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其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榮獲1956年諾貝爾和平獎。
全神貫注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麗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麗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麗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麗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麗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麗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麗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而她就是居里夫人。
編輯本段獲得榮譽獎金
1898年 若涅獎金,巴黎科學院。
1900年若涅獎金,巴黎科學院。
1902年 若涅獎金,巴黎科學院。
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與亨利·貝克勒爾和皮埃爾·居里合得)。
1904年奧西利獎金(巴黎報業辛迪加頒發,與埃都亞·布郎利合得)。
1907年阿克托尼安獎金,英國皇家科學協會。
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金。
1921年埃倫·理查茲研究獎金。
1924年阿讓德依侯爵1923年大獎金,附銅獎章,全國工業促進會。
1931年卡麥倫獎金,愛丁堡大學頒發。
獎章
1903年 伯特洛獎章(與皮埃爾·居里合得)。
1903年巴黎市榮譽獎章(與皮埃爾·居里合得)。
1903年戴維獎章,倫敦皇家學會(與皮埃爾·居里合得)。
1904年馬特奇獎章,義大利科學學會(與皮埃爾·居里合得)。
1908年克爾曼大金獎章,利爾工業協會。
1909年埃利約特·克瑞生金獎章,佛蘭克林研究院。
1910年亞爾伯特獎章,皇家藝術學會,倫敦。
1919年西班牙阿爾豐斯十二世大十字勛章。
1921年 本哲明·佛蘭克林獎章,美國哲學學會,費拉德爾菲亞。
1921年 約翰·斯考特獎章,美國哲學學會,費拉德爾菲亞。
1921年 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院金獎章,紐約。
1921年 威廉·吉布斯獎章,美國化學學會,芝加哥。
1922年 美國放射學學會金獎章。
1924年 羅馬尼亞政府一級褒獎,有證書和金獎章。
1929年 紐約市婦女俱樂部聯合會獎章。
1931年 美國放射學學院獎章。
名譽頭銜
1904年莫斯科帝國人類學及人種志之友協會名譽會員。
1904年英國皇家科學協會名譽會員。
1904年 倫敦化學學會外國會員。
1904年巴塔維哲學學會通訊會員。
1904年墨西哥物理學會名譽會員。
1904年 墨西哥科學院名譽院士。
1904年 華沙工業及商業促進委員會名譽委員。
1906年阿根廷科學學會通訊會員。
1907年荷蘭科學學會外國會員。
1907年愛丁堡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08年聖彼得堡帝國科學院通訊院士。
1908年 布朗斯威克自然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09年日內瓦大學名譽醫學博士。
1909年 波倫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1909年捷克科學文學藝術學士院外國合作院士。
1909年 費城葯劑學院名譽職員。
1909年 克拉科夫科學院現任院士。
1910年 智利科學科學院現任院士。
1910年 美國哲學學會會員。
1910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外國院士。
1910年 美國化學學會會員。
1910年 倫敦物理學會名譽會員。
1911年 倫敦通靈研究學會名譽會員。
1911年 葡萄牙科學院外車通訊院士。
1911年曼徹斯特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12年 比利時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2年 聖彼得堡帝國實驗醫學研究院合作會員。
1912年 華沙科學學會實任會員。
1912年 雷姆堡大學哲學部名譽職員。
1912年 華沙攝影學會會員。
1912年 雷姆堡工藝學校名譽博士。
1912年 維爾那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3年 阿姆斯特丹皇家科學院特別院士(數學部及物理學部)
1913年 北明翰大學名譽博士。
1913年 愛丁堡科學及藝術聯合會名譽會員。
1914年莫斯科大學物理醫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4年劍橋哲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4年 倫敦衛生學研究院名譽會員。
1914年 費城自然科學院通訊院士。
1918年 西班牙皇家醫療電學及醫療放射學學會名譽會員。
1919年 西班牙皇家醫療電學及醫療放射學學會名譽會長。
1919年馬德里鐳研究院名譽院長。
1919年 華沙大學名譽教授。
1919年 波蘭化學學會會員。
1920年丹麥皇家科學及文學學士院普通院士。
1921年耶魯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芝加哥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西北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史密斯學院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維爾斯利學院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 賓夕法尼亞女子醫學院名譽博士。
1921年哥倫比亞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1年匹茲堡大學名譽理法博士。
1921年賓夕法尼亞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21年 布發羅自然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紐約礦物學俱樂部名譽會員。
1921年 美國放射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新英格蘭化學教師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1年 美國博物學博物院名譽會員。
1921年新澤西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工業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 克力斯提阿尼亞學士院院士。
1921年諾克斯藝術及科學學士院終身名譽院士。
1921年 美國鐳學會名譽會員。
1921年挪威醫學放射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2年 紐約法國同盟會名譽會員。
1922年 巴黎醫學科學院自由合作院士。
1922年 比利時俄國科學組名譽院士。
1923年羅馬尼亞醫療礦泉學及氣候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3年 愛丁堡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23年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數學家及物理學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4年 華沙市名譽市民。
1924年 姓名與巴斯特並列刻於紐約市政廳某建築上。
1924年 華沙波蘭化學學會名譽博士。
1924年 克拉科夫大學名譽醫學博士。
1924年 克拉科夫大學名譽哲學博士。
1924年 里加市名譽市民。
1924年 雅典通靈研究學會名譽會員。
1925年 波蘭盧布林醫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6年 馬羅「旁提菲西亞·泰伯林那」普通會員。
1926年巴西聖保羅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6年 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
1926年 巴西女權發展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6年 巴西聖保羅葯劑及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6年 華沙工藝學校化學部名譽博士。
1927年 莫斯科科學院名譽院士。
1927年 波希米亞文學及科學學會名譽會員。
1927年 蘇聯科學院名譽院士。
1927年 美國州際醫學研究生聯合會名譽會員。
1927年 紐西蘭研究院名譽會員。
1929年 波蘭波茲南科學之友學會名譽會員。
1929年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29年 格拉斯哥市民名譽市民。
1929年聖勞倫斯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1929年 紐約醫學科學院名譽院士。
1929年 美國波蘭醫科及齒科聯合會名譽會員。
1930年 法國發明家及學者協會名譽會員。
1930年 法國發明家及學者協員會名譽會長。
1931年 日內瓦世界和平聯合會名譽會員。
1931年 美國放射學學院名譽職員。
1931年 馬德里純物理學及自然科學學士院外國通訊院士。
1932年哈雷德國皇家自然科學院院士。
1932年 華沙醫學學會名譽會員。
1932年 捷克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1933年 倫敦英國放射學研究院及倫琴學會名譽會員。
編輯本段著作
《論放射性》
《放射性物質的研究》
《現代人的智慧》
《懷念皮埃爾·居里》
⑺ 居里夫人的資料
原名:
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居里(波蘭文:Maria Sklodowska-Curie)
介紹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11.7出生於波蘭。她是法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作為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被人稱為「鐳的母親」,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研究鐳的過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個月才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的鐳。但在其中年時期,丈夫不幸喪生在馬車的車輪底下。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所以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中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她能說出 居里夫人
世上每克鐳的所在地,這是她最傑出的地方。1934年她因白血病逝世。直到她死了40年,在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鐳射線在不斷釋放。
出生
瑪麗1867年出生於波蘭的華沙,由於沙俄侵略,居里一直對壓迫似的教育感到厭倦。高中畢業後,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由於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任何俄羅斯或波蘭的大學繼續進修,因此她做了幾年的家庭教師。瑪麗和姐姐都有想去法國留學的夢想,姐姐為了去留學已經存了一部分錢,但這些錢只夠在法國學習一年。瑪麗為了完成自己和姐姐的夢想,向姐姐提議。自己先去當家庭教師為她提供上學的資金,而等到姐姐畢業找到工作後,再為她籌備留學的資金。瑪麗為了留學的夢想,整整做了8年的家庭教師。8年沒有磨滅的夢想最終實現了,在姐姐的經濟支持下她來到巴黎,並在索邦(Sor-bonne,巴黎大學的舊名)學習數學和物理學。經過四年的努力後,瑪麗於巴黎大學取得物理及數學兩個碩士學位。在那裡,她成為了該校第一名女性講師。 初戀 此時瑪麗的離愁別緒里,恐怕也帶著初戀的隱痛。她曾經與她家教家庭里的少爺佐洛斯基(Kazimierz ?orawski)相戀。這位英俊聰明,日後也成為著名數學家的小開,與瑪麗家庭有親緣關系。但佐洛斯基的家庭並瞧不上瑪麗這家窮親戚,對這段戀情強烈反對。瑪麗因此失去了許多。 直到最後收到佐拉斯基的分手信,瑪麗才收拾著破碎的心離開了祖國。「那段日子非常難挨,是我一生中最難過的時刻。惟一能讓我回憶起來還堪告慰的,是我依然高抬著頭,光榮退出。」如今我們應該感謝這段不成功的戀情么?如果瑪麗不曾離開波蘭,不曾見到她後來的靈魂伴侶——皮埃爾.居里 (Pierre Curie),我們對科學的認識也許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老師也是愛人
瑪麗亞在索邦大學結識了另一名講師,皮埃爾·居里,就是她後來的丈夫。1895年,她與任教於巴黎市工業物理和化學學院的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結婚,1897年秋長女伊倫(Irène)出生。他們兩個經常在一起進行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以瀝青鈾礦石為主,因為這種礦石的總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鈾的放射性還要強。1898年,居里夫婦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邏輯的推斷:瀝青鈾礦石中必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遠遠大於鈾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這種新物質存在的設想。1898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AntoineHenriBecquerel)發現含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神秘射線,但未能揭示出這種射線的奧秘。瑪麗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擔了研究這種射線的工作。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於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後發現兩種新元素。 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她將一種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Radium),意思是「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製得純凈的鐳化合物,居里夫人又歷時四載,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的礦渣中提煉出100 mg氯化鐳,並初步測量出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25。這個簡單的數字中凝聚著居里夫婦的心血和汗水。可悲的是,皮埃爾·居里英年早逝!
博士學位
居里夫人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作為博士答辯論文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居里夫婦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戴維金質獎章。12月,他們又與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此之後的幾年中,居里夫婦不斷地提煉瀝青鈾礦石中的放射成分。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分離出了氯化鐳並發現了兩種新的化學元素:釙(pō)和鐳(léi)。因為他們在放射性上的發現和研究,居里夫婦和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居里夫人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八年之後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為成功分離了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她並沒有為提煉純凈鐳的方法申請專利,而將之公布於眾,這種作法有效地推動了放射學的發展。 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學生保羅·朗之萬有一段韻事,這個事件在法國鬧得風風雨雨。1911年巴黎新聞報在11月4日的標題《愛情故事:居里夫人與郎之萬教授》,傳言皮埃爾在世,郎之萬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來往。愛因斯坦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們相愛,誰也管不著。」他在1911年11月23日給居里夫人寫了封信,以表安慰。
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居里夫 居里夫人
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僅有的兩個在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居里夫人倡導用放射學救護傷員,推動了放射學在醫學領域里的運用。之後,她曾在1921年赴美國旅遊並為放射學的研究籌款。居里夫人由於過度接觸放射性物質於1934年7月4日在法國上薩瓦省逝世。在此之後,她的大女兒伊倫·若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她的小女兒艾芙·居里(Eve Curie)在她母親去世之後寫了《居里夫人傳》。在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中,居里夫人的頭像曾出現在波蘭和法國的貨幣和郵票上。化學元素鋦(Cm, 96,jǖ/jǘ)就是為了紀念居里夫婦所命名的。居里夫人著有《我的信念》。
勤奮好學
一、靠自己的勤奮學習走進巴黎大學 瑪麗·居里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但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2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次次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熏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許多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2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皮埃爾·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共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發現鐳
二、鐳之光 1896年,法蘭西共和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表了一篇工作報告,詳細地介紹了他通過多次實驗發現的鈾元素,鈾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它能自動地、連續地放出一種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和一般光線不同,能透過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它同倫琴發現的倫琴射線也不同,在沒有高真空氣體放電和外加高電壓的條件下,卻能從鈾和鈾鹽中自動發生。鈾及其化合物不斷地放出射線,向外輻射能量。這使居里夫人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些能量來自於什麼地方?這種與眾不同的射線的性質又是什麼?居里夫人決心揭開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選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這個研究課題,把她帶進了科學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開墾了一片處女地,最終完成了近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並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三、金子—般的心靈 發現鐳元素的居里夫婦
由於居里夫婦的驚人發現,1903年12月,他們和貝克勒爾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夫婦的科學功勛蓋世,然而他們卻極端藐視名利,最厭煩那些無聊的應酬。他們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不撈取任何個人私利。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他們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製造以此發大財。居里夫人對此說:「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居里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1]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車禍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她決心加倍努力,完成兩個人共同的科學志願。巴黎大學決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講授物理課。居里夫人成為著名的巴黎大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教授。僅1889年到1904年間,他們就先後發表了32篇學術報告,記錄了他們在放射科學上探索的足跡。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專論》一書。她還與人合作,成功地製取了金屬鐳。1911年,居里夫人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兩次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里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事情!
鐳學研究院
1914年,巴黎建成了鐳學研究院,居里夫人擔任了學院的研究指導。以後她繼續在大學里授課,並從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嗇地把科學知識傳播給一切想要學習的人。她從16歲開始,成年累月地學習、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變那嚴格的生活方式。她從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早年她為了供姐姐上學,甘願去別人家裡做傭人。在巴黎求學期間,為了節約燈油和取曖開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圖書館讀書,一直到圖書館關門才走。提取純鐳所需要的瀝青鈾礦,在當時是很昂貴的,他們從自己的生活費中一點一滴地節省,先後買了8、9噸,在居里先生去世後,居里夫人把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價值高達100萬金法郎以上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研究治癌的實驗室。 1932年,65歲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華沙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居里夫人從青年時代起就遠離祖國,到法蘭西共和國求學。但是她時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小時候,她的祖國波蘭被沙俄侵佔,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當他們夫婦從礦物中分離出新元素以後,她把新元素命名為釙。這是因為釙的詞根與波蘭國名的詞根一樣。她以此表示對慘遭沙俄奴役的祖國的深切懷念。 幾十年來,居里夫人由於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加上惡劣的實驗環境和對身體保護的不夠嚴格,時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襲,使她的血液漸漸受到了破壞,患上白血病。她還患有肺病、眼病、膽病、腎病,甚至患過神經錯亂症。在居里夫人看來,科學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為了能參加世界物理學大會,請求醫生延期施行腎臟手術;她曾帶病回國參加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她曾忍受著眼睛失明的恐懼,頑強地進行科學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息,由於惡性貧血、高燒不退,躺在床上的時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兒向她報告實驗室里的工作情況,替她校對她寫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獻給了她所摯愛的科學事業。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後死於惡性貧血症。她一生創造、發展了放射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強烈放射性物質,直至最後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一生中,共得過包括諾貝爾獎等在內的10次著名獎項,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多達107多個。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樣謙虛謹慎。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評價說:「在所有的著名人物裡面,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居里夫人是女性的代表。
與郎之萬的不倫戀情
居里夫人人生里最大的爭議,也許來自於與郎之萬(PaulLangevin)的不倫戀情。郎 之萬是皮埃爾生前的學生,也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學家。傳說 他與妻子感情冷淡,卻深深迷上了依然美麗動人的瑪麗。各種報紙將這段緋聞炒得沸沸揚揚,出於排外情緒,也因著「女性科學家小三」這種爭議十足的噱頭,原本 浪漫多情的法蘭西民眾容不得瑪麗,將她描述為「波蘭盪婦」。這段戀情不了了之。多年後,居里夫人的孫女嫁給了郎之萬的孫子。 當緋聞逐漸被 遺忘在歷史的角落裡,如今留給世人可見的,是居里夫人憑其獨立堅強的個性,無畏挫折地繼續工作。她卓越的科學成就終究獲世界矚目,其無 私貢獻的工作成果造福了許多人。她的技術用於治療一戰時受傷的士兵。甚至各種號稱永葆青春,延年益壽的超能量「鐳」產品,如今日的「納米產品」一樣,充斥 著大街小巷。在居里夫人的實驗室里,她的女兒與女婿又因發現人工放射而獲得1935年的諾貝爾獎。之後,許多科學家來到這里工作,嘗試將居里夫人分離的鐳 用以治療皮膚癌與其他病症,也取得了許多成效。直至如今,居里研究所(Institut Curie)依然是重要的癌症研究機構。 在波蘭的華沙理工大學里,樹起了瑪麗的雕塑。已是著名數學教授的初戀情人佐洛斯基,曾無數次在這雕塑前靜坐默念。多年後,華沙又建起了紀念瑪麗的研究所與博物館,以緬懷國家優秀的女兒。 1995年,瑪麗與皮埃爾的遺體被送入象徵法國最高榮譽的巴黎先賢祠。那位來自海外的窮困姑娘,成為了國家先賢祠中的唯一女性。她的品格被廣為傳頌。愛因斯坦曾說:居里夫人可能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名譽所毀的人。
一生榮譽
居里夫人一生共獲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
⑻ 居里夫人文學常識
波蘭 物理學 化學
⑼ 請幫我搜集居里夫人的資料,整理有關諾貝爾獎的有關知識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與鐳的發現
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即著名的居里夫人,被譽為「鐳的母親」。她1867年11月7日誕生於俄國沙皇侵略者統治下的波蘭首都華沙。父親是華沙高等學校的物理學教授,使她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興趣。
1891年,她到巴黎繼續深造,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學業完成後,她本打算返回祖國為受奴役的波蘭人民服務,但是,與法國年輕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的相識,改變了她的計劃。1895年,她與皮埃爾結婚,1897年生了一個女兒,一個未來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的研究工作。自從倫琴發現 X射線之後,貝克勒爾在檢查一種稀有礦物質「鈾鹽」時,又發現了一種「鈾射線」,朋友們都叫它貝克勒爾射線。
貝克勒爾發現的射線,引起了居里夫人極大興趣,射線放射出來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居里夫人看到當時歐洲所有的實驗室還沒有人對鈾射線進行過深刻研究,於是決心闖進這個領域。
理化學校校長經過皮埃爾多次請求,才允許居里夫人使用一間潮濕的小屋作理化實驗。在攝氏6度的室溫里,她完全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受過嚴格的高等化學教育,她在研究鈾鹽礦石時想到,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證明鈾是惟一能發射射線的化學元素。她根據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進行測定,結果很快發現另外一種釷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動發出射線,與鈾射線相似,強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認識到,這種現象絕不只是鈾的特性,必須給它起一個新名稱。居里夫人提議叫它「放射性」,鈾、釷等有這種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質,叫作「放射性元素」。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礦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爾的幫助下,她連續幾天測定能夠收集到的所有礦物。她發現一種瀝青鈾礦的放射性強度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
經過仔細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認,用這些瀝青鈾礦中鈾和釷的含量,絕不能解釋她觀察到的放射性的強度。
這種反常的而且過強的放射性是哪裡來的?只能有一種解釋:這些瀝青礦物中含有一種少量的比鈾和釷的放射性作用強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試驗中,已經檢查過當時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居里夫人斷定,這是一種人類還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居里夫人的發現吸引了皮埃爾的注意,居里夫婦一起向未知元素進軍。在潮濕的工作室里,經過居里夫婦的合力攻關,1898年7月,他們宣布發現了這種新元素,它比純鈾放射性要強400倍。為了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新元素被命名為釙(波蘭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婦又根據實驗事實宣布,他們又發現了第二種放射性元素,這種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釙還強。他們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鐳」。可是,當時誰也不能確認他們的發現,因為按化學界的傳統,一個科學家在宣布他發現新元素的時候,必須拿到實物,並精確地測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報告中卻沒有針和鐳的原子量,手頭也沒有鐳的樣品。
居里夫婦決定拿出實物來證明。當時,藏有釙和鐳的瀝青鈾礦,是一種很昂貴的礦物,主要產在波希米亞的聖約阿希母斯塔爾礦,人們煉制這種礦物,從中提取製造彩色玻璃用的鈾鹽。對於生活十分清貧的居里夫婦來說,哪有錢來支付這件工作所必需的費用呢?他們的智慧補足了財力,他們預料,提出鈾之後,礦物里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還存在,那麼一定能從提煉鈾鹽後的礦物殘渣中找到它們。經過無數次的周折,奧地利政府決定饋贈一噸廢礦渣給居里夫婦,並答應若他們將來還需要大量的礦渣,可以在最優惠的條件下供應。
居里夫婦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因為頂棚是玻璃的,裡面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居里夫婦克服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為了提煉鐳,他們辛勤地奮斗著。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實驗,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熔化,連續幾小時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材料,而後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
他們從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經過幾萬次的提煉,處理了幾十噸礦石殘渣,終於得到0.l克的鐳鹽,測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鐳宣告誕生了!
居里夫婦證實了鐳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開始關注放射性現象。鐳的發現在科學界爆發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為題,完成了她的博士論文。1903年,居里夫人獲得巴黎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繼鐳的發現之後,另一些新的放射性元素如錒等也相繼被發現。探討放射性現象的規律以及放射性的本質成為科學界的首要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