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美文化的介紹(用英語)
綜述如下:
Ecation in Britain and The US .In Britain all children have to go to school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16.
英國和美國的教育。在英國,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在5到16歲之間上學。
In the US children must go to school from the age of 6 to between the ages of 14 and 16, depending on the state they live in.
在美國,孩子們必須在6歲到14歲到16歲之間上學,這取決於他們所居住的州。
英語作文技巧
1、審題,條理清楚
保證不跑提示寫作當中第一任務,第二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做到條理清楚。對於議論文來說,正反面要清楚,對於說明文來說條理要清楚,對於描述文來說,誰干什麼要清楚。
2、寫主題句
主題句是確保不跑題的前提,只有不跑題才有可得及格分。寫主題句嘴保險的方法就是把中文提綱的各句譯成英語。
『貳』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結合英美文化知識總結
一、問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實際上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兒童在學習母語的同時,通過母語學習本民族的文化。所以說,外語學習者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同樣要了解和學習外國文化。然而,外語教學界只是到了 20 世紀中葉才開始認識到文化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到了 70 年代,跨學科的綜合學科 「 跨文化交際 」 ( cross-cultural )在美國、 「 語言國情學 」 在前蘇聯形成,為文化教學提供了新的動力和直接的信息來源。 1983 年斯特恩( Stern, 1983 )提出了一個包括結構、社會語言、社會文化、經驗四個成分的教學模式。文化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取得重要的地位。而跨文化交際學在我國的歷史很短,大致是從上個世紀 80 年代初期人們才開始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人們逐步意識到:只注意語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是學不好外語的。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古迪納夫( Goodenoungh )在《文化人類學與語言學》中指出: 「 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的文化的一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現在:它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 」 。所以說,文化和語言的關系是這樣的,第一,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中的重要的、頗為特殊的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載體,亦是該社會整個文化的基礎,正是通過語言,文化才能保持下來,並傳遞給同時代人或後人,因而任何形式的語言都有其文化的內涵;第二,從語言和社會的關系來看,語言也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的本質屬性是作為社會的交際工具,語言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因此,學習任何一種語言必須要了解使用該語言的那個民族的社會文化,如果忽視了語言教學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教學的統一不僅影響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際過程中還常常造成語言的誤用。
作為一名英語教學工作者,如果我們在英語語言教學的同時,不考慮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考慮到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的學生在生活中和西方人交流時,很可能會出現下面的情況。比如,在和外國人交談的時候,不小心打了個噴嚏。對方對你說 「Bless you!」 你會一臉茫然,不知所雲。你坐在國外唐人街的中餐館中,彷彿周遭都是自己熟悉的一切,都是自己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而侍者拿來 Fortune cookie 的時候,你可能會想也不想地作為一種食物放入口中,而不知道這是美國中餐館文化的代表物之一 —— 簽語餅。以上兩個例子並非筆者杜撰,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事件的主人公英語技巧不能說不好,但是,缺少的正是對對方語言背後文化的解讀。而我們作為孩子英語學習的啟蒙教師,更應該鼓勵孩子們鑽到文化的深處來看英語!
二、什麼是文化及文化的分類
文化是個涵義極廣的概念,對其定義可謂五花八門,眾說紛紜。學者們提出的有關文化的定義集中了幾代人的智慧。其中,英國人類學家泰勒( Edward Tylor )原在 1871 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的定義仍然是涵蓋面最廣、最精確的定義之一。他的定義具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著名定義是: 「 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意識來說,仍是 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 我國《辭海》對文化是這樣定義的: 「 從廣義上說,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通俗地說,文化是指目的語所在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 」 文化的分類又有哪些呢?首先是知識文化。我們剛剛探討了文化的定義,但是這個定義還是趨於籠統。為了便於區分,人們習慣上將文化分成兩類,把社會、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科技成就等稱之為知識文化。其次是交際文化。把社會習俗、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行為准則等稱之為交際文化或常識文化。交際文化在語言中的涉及面非常廣,從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語、禁忌語及至體態語言等。換句話說,只要我們學習語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觸所學語言國家的交際文化。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意識滲透的必要性 ( 一 ) 是現代外語教育家的共識
很多現代外語教育家都從不同角度闡述過為什麼要進行文化教學。查斯頓( Chastain, 1976 )認為進行文化教學的原因是:與外國人交往的能力不僅取決於外語技能,還取決於對對方文化習俗和預期的理解;跨文化理解本身就是在相互依賴的現代國際社會中的基本目的之一;外語學習者對講所學語言的人有極大的興趣。布蘭貝克( Brembeck, 1977 )說得幽默乾脆:學習外語而不學習外國文化是造就一個口齒伶俐的傻瓜的極好方法。
( 二 ) 是《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准》總目標是 「 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 ,而 「 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 的形成是建立在 「 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 」 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的。把文化意識列為課程目標之一,提出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的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並不斷拓展其文化視野,加深其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其世界意識和人文意識。
(三)是小學生英語教學現狀對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
數年前,在六年級的教學中,我曾經設計過這樣的一份不太成熟的文化測試題。(詳見相關資源 「有關文化知識的測試題目」 )這十道題目,與我以往所設計的語言測試題非常不同。看似沒有什麼語音、詞彙、語法的知識,卻包含了一些語言表象之外的文化內涵。可能所涵蓋的文化領域並不廣泛,但卻是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了解的內容。令人失望的是,基本上沒有一個學生把所有的十道題目都回答上來,其中包括了許多 PETS 一級、二級都已經考過的學生。我把這份題目給一些英語教師做,答對的情況也很少。而且,有的教師還向我提出了疑問,知道這些對英語教學有什麼作用啊?或者對於學生的升學考試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嗎?
的確,「 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脫離 」 仍然是存在於我們小學教學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文化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我們的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視英語語言的語音、詞彙與語法等有形的東西,而對這些語言的物質外殼後面隱藏的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卻很少關注。
四、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初步滲透文化意識 (一) 課堂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由於學生的年齡較小,家庭背景不同,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各異,加之大部分的學生在小學並沒有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所以,筆者一直認為:文化滲透的最佳途徑還是在我們的課堂上。那麼,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既要兼顧語言知識的講解,又要在語言知識講解的同時,滲透文化信息呢 ? 筆者通過設計游戲活動、創新評價方式、有效地利用課堂用語和身勢語等方法進行了初步嘗試。
1. 利用游戲活動滲透文化意識
喜愛游戲活動是兒童的天性。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 「 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那麼,如何把游戲作為教學中語言知識和文化滲透的載體呢?如何確定文化教學目標( target culture )呢?目前,我們的教材中並沒有現成的教學設計,所以,這就需要任課教師花一番心思。如筆者在教三年級的小學生 Where is …? 這一課的時候,在操練環節就設計安排了西方節日 「Easter day」 的傳統活動 「Easter egg hunt」. 班裡的一個同學扮成復活節的 Easter bunny ,把事先准備好的彩蛋藏在教室里的某個角落,然後問其他的同學, 「Where is my Easter egg?」 讓其他的同學來猜。同學們會問: Is it in your desk? Is it on the floor? Is it under your chair? Is it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 猜到的同學就可以得到這枚彩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漲,在 」 找彩蛋 」 這個特定的活動中,很自然地掌握了 in, on, under, in front of, behind 等幾個方位介詞。在完成了這個 「Easter egg hunt」 的游戲之後,教師再通過課件介紹一下西方的 Easter day ,如復活節的由來,復活節兔子的英文名稱,西方傳統的復活節活動,世界上最大的復活節彩蛋等等,學生對復活節的初步認識也就隨之建立起來了。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中西方不同的節日,進行不同的應景游戲。如我就曾經在最受孩子歡迎的節日 Halloween 里,在課堂上模仿了 「Trick or Treat」 和 「Bobbing for the apples」. 在學習有關聖誕節的內容時,我設計了一個名叫 「Secret Santa」 的活動。事先讓每個學生准備好一份聖誕小禮物,然後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繼而把所有寫有學生名字的紙條混在一起,讓學生依次抽取。如果紙條上的名字是誰,誰就要扮演 Santa, 把事先准備好的禮物送給對方。扮演聖誕老人的學生要對對方說: Merry Christmas! This is a present from me, Secret Santa. 收到禮物的學生也要回應: Thank you! Merry Christmas, Santa! 並打開禮物。我們在課堂上還模仿西方人的生日聚會。一起來玩他們的傳統游戲 「Pin-the-tail-on-the-donkey」. 這個游戲有點類似我們的 「 帖鼻子 」 。被蒙住眼睛的孩子需要在別人提示下把驢的尾巴貼上。我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嘗試用英語來做提示, 「Go straight! Turn left! Raise your tail! Stick it on…」 每每做這個游戲的時候,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2 .利用課堂評價活動滲透文化意識
英語教育評價( Assessment for English ecation )一直是這些年英語教育工作者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不同的研究者對 「 評價」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Ralph W. Tyler 認為, 「 評價是一個過程 」 , 「 基本上在於確定課程和教學方案達成既定教育目標的程度 」 。也就是說,我們要檢查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既定目標的程度,評價是要對這種程度就行判斷。而作為我們一線的任課教師,無論評價的定義如何,我們都應該設計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具體的評價工具。像這些年被廣泛使用的 「 學習成長記錄袋 」 就是一種很好的同步評價和後續評價的結合。
我們的一線教師在課堂中也有非常有效的受學生歡迎的評價手段。如語言的鼓勵,如給表現好的學生發小貼畫、蓋小印章等等。除了一般的課堂評價用語,在生活中我還注意收集外教們的評價用語,了解他們真實的課堂模式,嘗試用一些趣味性更強的、原汁原味的英美教師在他們的課堂上鼓勵孩子們的語言。如 Give me a high/low five. Please give yourself a pat on your back! Give yourself a big hand ! Please give him/her a thumb! 等等。特別是在中低年級, High Five 這樣的伴有身體接觸的評價方式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筆者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還發現學生對每節課中老師發的小貼畫( sticker )非常感興趣,總是希望能夠多得幾個。但是得到之後呢?有的被隨便貼在鉛筆盒中,有的被夾在書里,還有的被 任課 老師貼在學生的腦門上,然後可能就不知去向了。其實,學生每節課獲得的貼畫數,能夠非常真實地反映出學生該節課的學習狀態。但是,學生沒有特定的地方收藏這些 sticker, 他也就無從知道這節課收獲幾個,這周收獲幾個,這個月收獲幾個。換言之,這些貼畫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如果就讓它隨便的丟失,小貼畫就僅成為某一節課的評價手段,而無從看出學生連續一段時間乃至一年的學習狀況。這無論對於學生,還是教師,都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就設計了下面的兩個 「Reward Paper」 ,分別適用於兩個不同的學期(詳見附錄 2 , 3 )。每張都按照本學期的月份被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部分。例如十月份這個月得到的所有貼畫,都貼在 「October」 這一欄中。每月都要根據學生的貼畫數量評出五名當月的明星,如十月的就叫 「October Star」, 而每到學期末,就會把每個月的小貼畫累計加在一起,評出十名本學期的 Super Star. 另外,我在每個月份旁邊都會有當月西方重要節日的圖片註解,例如五月份旁邊就會有 Mother's day 的圖片,六月份旁邊就會有 Father's day 的圖片。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就開始使用這樣的 「Reward paper」 把它貼在英語書後。這樣不出兩三個學期,學生們會對西方的主要的節日 「 眼 」 熟能詳,而且還經常在圖片旁別添上一些圖畫,來補充自己知道的其它節日。
另外,我還用自己的英文名字設計了一種名叫 「Ginger dollar」 的小卡片,鼓勵學習有進步的同學。會在卡片上印上一些中西方有名的建築物,中西方有名的節日食品,或者乾脆效仿 「Fortune cookie」, 在卡片上寫上一些充滿美好祝願或者哲理的句子,也非常受學生的歡迎。
3 .利用身勢語來滲透文化意識
筆者在國外學習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次搭車的經歷,當時和一起的同學冥思苦想,好像就是不記得要求搭車的手勢到底是什麼?情況頗為尷尬。還有一次,參加一個當地人舉行的 Christmas Opening House, 和其中的一位加拿大人就數字的手勢進行了一次有趣的交談。他教我加拿大人數數的 gesture, 而我教他北京人數數的 gesture. 加拿大人數數的手勢我一遍就學會了,因為非常簡單。而我教他數遍,他才學會,因為較之他們的手勢,我們的要復雜得多。當時,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的確,我們在教英語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 「Body language」 和 「gesture」 是用來幫助人們傳遞信息的,是一種非語言的交際方式。因為它可以使對方很容易地明白你自己的意思。所以說,身勢語同語言一樣,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身勢語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在課堂上,我就力求用一些英美國家常用的身勢語,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含義。如圖,
沒想到的是,學生們對身勢語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六年級的同學在課下還通過網路等媒介,收集了大量的有關身勢語的資料。利用每節課的課前五分鍾介紹英語知識的時間,連續介紹了英美國家的 Body language 以及其他東西方國家的身勢語。我想,他們通過這樣的活動,會逐步明白一點:當你學習一門外語時,了解這個國家的身勢語是很重要的。尊重他們的習俗會助你與人交流,也會使你和當地人愉快相處。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相關的文化信息的滲透,對他們今後的英習,一定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二)課堂教學外的文化意識的滲透
課堂是滲透文化信息的主渠道,並不意味著讓學生放棄課外的自主學習。相反,教師如果在課堂中 「 吊足學生的胃口 」 ,讓他們對英語的學習,不只保有短暫的表面化的興趣,而是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對英語國家和本國的文化差異保有持久的濃厚的興趣,願意在自己的課外時間加以探究,這樣的英語學習才算成功。筆者嘗試用 「 讀書推薦卡」 When East Meets West 等主題課外活動使學生對 「 文化 」 領域的探究更為深入。
1 .利用 「 讀書推薦卡 」 來滲透文化意識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掀起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都把兒童閱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策略來實施。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依據相關研究指出:小學三年級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是未來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美國教育部曾陸續提出 「 挑戰美國閱讀 」 、 「 卓越閱讀方案 」 等舉措。在日本,政府撥款資助民間團體舉辦為兒童說故事活動,並充實學校圖書。另外,還頒布了兒童閱讀推進法,把每年的 4 月 23 日 定為兒童閱讀日。可見,各國政府均把培養兒童的閱讀能力當作一項戰略任務來看待。
文字是書面化的語言,是記載各民族文化的符號,和文化的重要關系不言而喻。但是,在小學階段,就母語經典讀物閱讀而言,尚且受到了漫畫、游戲等快餐文化的嚴重沖擊。何況英語閱讀呢?針對學生的這一現象,我嘗試在五六年級的學生中間開展了一次 「 英語讀書推薦卡 」 的展覽活動。每個學生利用暑假讀一本適合自己英語閱讀能力的經典讀物(如牛津書蟲,外研社分級讀物等等),然後按照書目名稱、作者姓名、主人公肖像、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圖書類型、我的讀後感、快樂指數、購買地點等信息製成 「 *** 的讀書推薦卡 」 (詳見附錄 4 )在學校開辦展覽,學生之間還可以交換圖書。這項活動開展之初,就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成為了學校每年的保留活動。我想:讀書推薦活動不僅僅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故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更多地是希望藉此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利用中西方文化對比來滲透文化意識
重視英語語言的文化內涵,還要重視跨文化之間的差異。換言之,在了解對方文化的同時,也要對本民族文化有較為准確與深刻的認識。我們的學生在和英語國家的朋友交流的時候,無論英語的語言功底如何,總是愛犯用本民族的文化標准來判斷和理解對方語言的問題。例如,我們的學生很愛詢問對方的年齡和一些生活的隱私。在受到對方的誇獎時,顯得很拘束、不知所措。所以,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很有必要對比東西方的兩種文化,找出其相同之處與異同之處,這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的。
筆者在學校中曾經開展了 「When East Meets West」 的主題壁報活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對比中西方國家在稱謂語、飲食、服飾、諺語、重要節日、國家重要的標志物等方面的不同之處,配以文字及圖片說明。例如有的學生在搜集諺語的過程中就發現西方和中國的表達內容相似的諺語。如,西方關於一日三餐有 「Eat breakfast like a king, Lunch like a prince, And dinner likes a pauper.」 的說法。和我們中國的有關養生的諺語 「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 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的學生在研究有關 「 顏色和節日 」 這個話題後,發現了其中非常有趣的關系。製作出了 「Holidays Colours Cards」.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初步滲透文化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們的教師認識到文化意識培養對於語言學習的重要意義,並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修養,在實踐的過程中考慮結合學生的具體需求。那麼,在文化教學這個研究領域,我們一定會大有可為的。
『叄』 小學英語文化意識有哪些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詞包含著極豐富的內涵。文化的經典定義由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dwardT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書中提出: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complex whole),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而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習慣。」功能學派大師馬林諾夫斯基(Bronilsaw Malinowski)則認為:「文化顯然是完整的全體(integral whole),其中包括器具與消費貨物,各種社群的憲章,人們的思想與工藝,信仰與習慣等。」這兩位學者分別代表了狹義文化觀和廣義文化觀。文化包括許多層次和方面,如信仰、習慣、藝術、法律、道德、人情風俗、歷史事件等等,真可謂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因而具有廣泛性、歷史性和多維性。《英語課程標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與認識,有益於培養世界意識。」從語言的特徵和文化的范疇與內容來看,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語言既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又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不然將無法正確理解和運用這種語言。這些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使我深切地體會到,在向學生教授英語時,將英語與它所承載的文化緊密地結合起來的重要性。只有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讓他們明白中英文化的異同,才能確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而使小學英語教學再上一個新台階。
二、培養文化意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教育者似乎認為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彙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流。而實際上由於不了解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背景, 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流中屢屢出現錯用或誤用的現象。美國的語言學家沃爾夫森(N.Wolfson)說:「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於他們在語言和語法方面的錯誤往往比較寬容;與此相比,違反說話規則時則被認為是不夠禮貌的,因為本族人不可能認識到社會語言學的相對性。以"dog "一詞為例,在語言意義上,中國的"狗" 與英美國家的 "狗"沒有區別,但兩個文化群體里的"狗"的文化意義又相差 甚遠。"狗"一詞在中國人看來總是貶義的, 漢語中常用"走狗"、"喪家犬"、 "狗仗人勢"等來形容所厭惡的人。但是英語國家的人對狗的看法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認為「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忠誠可靠。所以「dog "在英語中往 往含有褒義,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a lucky dog(幸運兒)。又如;中國人喜歡以對方為中心考慮對方的情感,如:你感覺怎麼樣?你想要什麼?而西方人往往從自身出發,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再有如中西方對待老人的態度不同,中國認為「老」是成熟、資深,而在西方「老」則意味著無用、孤獨。果真如此,我們培養的學生將難以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缺乏基本的交際能力,難以適應新世紀的要求。在此,在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問題被提了出來。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意識到:小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中學打下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一些有趣的跨國文化、風土人情,最為小學生所接受。由此獲得的認知、情感必將遷移到以後的英語學習中去,這將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現今的英語教學中,人們之所以普遍忽視了文化意識的培養,上述的誤解是一個原因,而另一個則是認為文化意識的培養太深奧、復雜,且不易操作。但實際上,文化意識的培養是可以在語言教學的各個階段、各個層次上進行的。現今小學英語教材是依據「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理論編寫的,含有極其豐富的內容。其鮮明特點就是內容貼切生活。在接近於實際的情景中有意識地讓學生了解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的差異,增強其文化意識。
三、培養小學生的文化意識的具體方法
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要勤於思考、善於挖掘。通過各種語言材料,如情景對話、日常口語來滲透文化。運用各種語言素材,採取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培養。
(1)創設環境,全方面感受語言文化。
國外教室的布置像個展覽會,追求與眾不同、別出心裁。於是我借鑒它們的經驗,對教室進行特色化布置,在牆上張貼各種英語英文卡片、英語諺語集錦,也可以展示他們收集的有關英語國家的風景名勝、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等資料。我再讓學生互相參觀各班的教室。平常我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來創設教室環境,充滿濃郁異國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時,他們對英語和英語文化的興趣也就越濃厚。這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英語及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
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郁的英語文化氛圍,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於是,我就提議學校在教學樓上張貼圖文並茂的英語諺語和格言,宣傳欄里張貼英語國家簡單有趣的帶有解說的圖畫故事,課前或課間播放英語歌曲,讓學生在校園里也可感受濃郁的英語文化氛圍。
(2)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真實有效的交際情景。
語言的實質就是交際,培養學生文化交際的意識需要在真實的情境中開展有效的活動才能更好地實現。表演就是開展課堂對話交際活動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學會生活,學會用英語交往,學會體味人生。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B》 Unit7 At a snack bar時,在課堂上創設真實情景,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張我在小吃店的照片, 然後讓大家跟著我一起去小吃店。讓一位學生當服務員。鼓勵學生用所學英語開展交際活動,把平時在小吃店的情景用英語適當的表達出來,及復習了食物單詞,又能靈活運用新句型,把買東西的生動情景表演出來。如「Can I help you?」「I』d like some apples.」「 What about these ones?」「No, thanks. I』d like those green ones.」…「Here you are.」「Here』s your change.」在這些對話中滲透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一句「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集中體現了西方服務員的熱情與主動。又如《牛津小學英語5A》Unit 2 Ben's birthday一課,我們可以組織學生編一段為某位同學過生日的對話,事先讓他們了解西方人習慣當面打開禮物,並表達自己的謝意。在了解這一習俗後,學生的對話就流暢而自然,十分符合西方的思維習慣。如A: This present is for you. Please open and have a look. B: Oh, how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Thank you. 這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不僅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也使他們對所學的語言知識和外國的風俗習慣記憶深刻。
(3)組織豐富的課外文化教學活動。
文化的學習不應只限於課內,課堂外的文化教學也是一個很好的延續和補充,它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具體方法為:
①指導學生閱讀有代表性的外國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是傳統文化的積累,也是文化的精華部分。如《哈利波特》《白雪公主》《項鏈》等。
②創辦英語角。可以在班級內,甚至是全校范圍內創辦以文化為主題的英語角,或定期開展一些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競賽和游戲活動等。
③製作手抄報。圍繞某個主題,鼓勵學生精心製作英語手抄報並開展評比展示活動,是培養學生獲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擴大他們文化視野的好方法。從開展課題至今,學生們製作的手抄報涵蓋了各類主題,如世界瀕危動物、西方民俗風情、自然災害、北京2008奧運會等。這項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增進了對本民族文化的進一步了解和認識。
④舉行戲劇表演活動。戲劇表演在文化教學中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深受同學們的青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以課本劇為依託,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和創造,力爭能以目標語言化成員的身份來參與表演。也可以表演兒童感興趣的童話故事。在六一兒童節,我們班和別的幾個班的學生合作表演了外國的經典故事《白雪公主》。全部是英語對白,他們通過角色安排、模仿錄像帶和錄音帶一系列活動,不僅使他們的表演在劇情內容上顯得鮮活、逼真,同是也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我驚喜地發現學生們以不同人員的身份來詮釋劇情的能力越來越強。
(4)利用直觀化教學手段,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
電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學習英語並了解英美文化提供了十分直觀的教學手段,使語言、人和語境緊密地結合,有助於學生熟知西方的傳統習慣和風土人情,還有助於學生感知英美人的體態語言等非語言交際形式。比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電影和電視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情況:各階層人們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樣的房子,如何與朋友交往,進行什麼娛樂活動,什麼節日對他們最重要,節日如何慶祝,以及說話的表情、手勢等。在課上盡量播放相關的課文錄像,不僅使學生對課文有了透徹地了解,又使學生直接感受到外國人用來交際的語言、表情、動作等。盡量播放原版的英文兒童歌曲或電影,體味異國文化的真實性。教師平時也應注意收集相關資料,以便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這些手段,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論
總之,語言所傳遞的文化信息是英語教學內容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努力營造交流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強烈的文化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得體地運用語言,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全面提高英語水平。
『肆』 英美文化的介紹(用英語)
英美文化背景知識 Ecation in Britain and The USIn Britain all children have to go to school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16.In the US children must go to school from the age of 6 to between the ages of ...
『伍』 英美文化歷史風俗常識
英美文化歷史風俗常識:
1、個人隱私:
英美人特別注重個人隱私,他們認為個人的事不必讓別人知道,更不願讓別人干預,當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涉及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等問題時,都被認為有失禮貌。因此,在與英美人交往時,應避免問及有關隱私的問題。
2、被邀做客:
在英美等國家,如果被邀請去別人家裡做客,除非遇到一些重大的節日或婚禮、生日等特殊的場合,通常只需帶上一點小禮物或一束鮮花即可。如果是好朋友相邀,則送不送禮物都可以,如果一定要送點什麼。
在接過禮物後,接受禮物的人則會馬上打開禮物,並說一些贊賞的話。
3、付小費:
當在英美國家乘坐計程車或在飯店、旅店消費,進行理發或美容時,除車費、飯錢、住宿費等應付的賬單外,還需支付一定的小費。小費的比例一般為賬單的10%-15%。人們通常給計程車司機、理發師、美容師、旅館行李員小費。
但在飲食店和旅館,如果小費已經算在賬單里了,通常就不必再給小費了。給小費是尊重對方勞動的禮貌行為。
英國的語言文化: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實際上以英語為主要語言。英格蘭以外地區有其他官方語言,例如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國的人也講自己的家鄉語言,如孟加拉語、漢語、印地語、旁遮普語和烏爾都語。
英國是印度以外印地語使用者最多的地方。
『陸』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
1.1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美國語言學家薩皮爾(Edward Sapir)在他的《語言》一書中指出:「語言的背後是有東西的,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語言背後的東西就是文化。文化是語言最重要的屬性之一,語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兩者交叉滲透。
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結晶,它也是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文化的方方面面,從風俗習慣到歷史宗教,從物質文明到社會制度,從價值觀念到審美情趣等等。人類的知識和經驗是用語言來記載,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等也要用語言來描述,社會制度、價值體系、信仰、世界觀等也需要用語言來表述,語言可以記錄文化各個層面的內容,它就像文化的一面鏡子,文化同時也影響著語言的發展,二者互相影響、密不可分。語言基本上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的產品,因此它必須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去理解。即語言的變化反映文化的變化,同時文化的發展也影響著語言的變化,二者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所以語言教學必然離不開文化教學。
1.2學習語言的目的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有些教師認為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極其有限,而中西文化差異的范圍又那麼廣泛,因此沒必要把功夫花在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上。其實,這種觀點是極其片面的。學習語言的目的在於以它為工具進行人際交流與溝通,我們用英語這門外語交際自然涉及跨文化交際。要進行跨文化交際,不但要具備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交際提供前提,同時語言的得體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要想運用真實、地道的英語進行恰當、得體的交際,僅靠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文化知識才能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為成功交際提供保障。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對文化的滲透。
1.3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無論是語言知識還是語言技能都無法脫離文化層面,單詞、短語、成語、句子、語篇等各個層面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在教學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s時,一般我們都會用到:I like…這個句式。有個學生說:「I like pigs.」,不少學生都笑了出來,於是我便問了一些學生「What do you like?」不少學生特別是女孩子告訴我「I like cats.」於是我給他們解釋了一下,雖然pig在我國一般有著「好吃、懶做」的含義,是貶義的,而在西方卻是財富的象徵;相反cat在西方則指的是魔鬼的化身,如「She is a cat.」不是說她像貓一樣很可愛、很溫柔,其真正的含義是指她的心地很惡毒。經過了這番解釋後,學生們才恍然大悟。在和英語國家的人進行交流時,如果套用我們的文化,必然會導致交際的失敗。
1.4所學目的與文化意識的增強,促進小學生對本國文化的了解。
作為中國人,不論何時何地,都是應該把自己的祖國放在心中的。只有學好了自己本國的語言,了解了本國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國的文化,才能更好的運用外語。因此,在進行外語文化的學習當中,我們應該自覺的將我國文化與英語國家的文化進行對比,了解兩中西文化的異同,加深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培養文化意識,逐步地讓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
1.5開放的信息社會,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勢在必行。
網路信息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要培養適合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勢在必行。
2. 曾經的「英語文化」的課堂失誤
2.1顧此失彼,淡忘整體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曾經只把目光聚焦在語言的學習和傳授上,而忽略了語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學生在閱讀時,常常是看了後面忘了前面,缺乏整體的把握,注意力只放在對孤立句子的理解上,縱使滿紙中英文注釋,可是對文章的整體意思還是不甚了解。因此,對於英語教師來說,最大的挑戰不在於語言和文化知識的講解,而在於如何將語言和文化融合成一個整體來講授。
2.2違背規律,機械操作
文化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是一個浩如煙海的文化海洋。英語文化主要是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風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英語文化知識的缺乏,會導致對英語現象的理解不深刻,甚至產生誤解;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往往習慣於中國文化的思維,遣詞不當或不得體,甚至出現語用失誤,使交流受阻,影響溝通與合作。我曾經使學生將初讀機械地分為:第一遍讀,畫出不認識的單詞,藉助音標把音讀正確;第二遍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或討論;第三遍讀,邊讀邊想: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閱讀應是一個綜合的心智過程,美國學者W. S.格雷把閱讀的心理過程分為感知、理解、反應、綜合四步,這四步在每次的閱讀活動中都存在,只是側重不同。為了將課文讀通讀順,讓學生多讀幾遍本無可厚非,但像這樣違反認知規律,將讀的心理過程分化為幾個具體的學習目標分散到每次的閱讀活動中,將會妨礙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2.3割裂文章,只抓重點
我有時只從語言學的角度單純強調語言符號系統開展教學,即語音、語法和詞彙教學;有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記生詞,學語法,念課文。這實際上只看到了語言的表象,會造成重知識輕能力的局面。作為教師,應該著眼於學生的文化意識的滲透和能力培養,著眼於實踐活動和技能掌握,逐步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不僅僅注重語言點、知識點的傳授,還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受、體驗、理解、接受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而在教與學中實現不同文化的融合。
3. 滲透文化意識的措施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面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文化交際意識,使他們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進行日常交際呢?怎樣才能增加學生對異國文化的認識呢?我結合PEP英語教材,在把握適用性、適度性和階段性的前提下,通過與學生學習內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因素,循序漸進地滲透文化意識。主要從以下六方面入手:
3.1創設環境,營造文化氛圍
非英語語言國家的兒童學習英語,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學生難以形成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阻礙了英語學習。作為教師,我們要精心設置英語課堂環境,甚至形成開放的課堂環境,把學生帶出教室,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悟多元文化。 在這個環境里,逼得每個人都要用英語去交流信息,這樣的「環境氣候」對於幫助學生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是不可缺少的。
小學生喜歡動手和游戲,因此以游戲來吸引他們,以此產生對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從而提高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並能加深記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文化語言環境,能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可以通過收集和利用一些有關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獲得較為直接的文化知識。
3.2激活教材內容,比較文化差異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關於英語國家文化的內容,我們一定要結合課文進行教學,要求學生注意比較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異同,從而學會准確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其中我嘗試從以下方面入手:
3.2.1通過詞彙滲透文化意識
詞彙是語言中最活潑、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體現社會的和時代的變化。英語詞彙在長期使用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彙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從詞彙本身做出主觀判斷。
如「dragon」一詞,在大多數西方國家,dragon是「邪惡」的象徵;而在漢語中,「龍」卻是古代帝王的標志。在教授單詞時我還列舉了西方國家中既是姓又是顏色的一些單詞,如White懷特(白色)、Black布萊克(黑色)、Green格林(綠色)等。最後我還補充了有趣的習語:black tea(紅茶),White House(白宮),black and blue(青一塊紫一塊的)。通過比較和補充這些知識,可讓學生一些顏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義,減少學生受母語影響而造成的理解錯誤。
3.2.2通過課文滲透文化意識
小學英語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圍繞英語交際活動來展開的,這些內容可以體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和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點,創設條件,為學生設置相應的語言環境,給他們提供「舞台」,讓他們開展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語言的運用。
如有學生過生日,我設計場景,讓學生模擬購買生日禮物。抽簽決定誰擔任售貨員,誰擔任顧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買好禮物後,到小壽星「家」過生日,現場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適合角色扮演的任務還有很多,如祝賀,就醫,過節,旅遊等都可以通過學生參與,表演,體驗來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聽錄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語音語調。還可以讓學生觀察碟片或錄像中的輔助語言,讓他們咀嚼其中文化知識,樹立文化意識。
在教授「How nice!」時,要向學生滲透:在英語國家,當別人用「How nice!」誇獎你的東西時,你應爽快地回答:「Thank you!I』m very glad to hear that.」又如,在教「How old are you?」時,就應該適時告訴學生,中國人對年齡問題沒有太多的禁忌,但是要盡量避免向英語國家的人打聽他們的年齡,因為他們對這個問題很敏感。在他們眼裡,young代表生機、希望,old 則代表無用、累贅。「收入」、「去向」和「婚姻狀況」等問題也是他們不願隨便被問及的問題,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個人隱私,不宜當成話題來談論。因此,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適時了解兩種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差異,幫助學生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
3.2.3通過歌曲滲透文化意識
英語中有許多曲調優美、語言幽默的歌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挑選了幾首歌曲,讓學生聽聽、唱唱、動動、演演,在學習唱歌、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西方文化。在演唱《Old Macdonald》」一歌時,我讓學生分組輪唱,邊唱邊叫,這兒呱呱,那兒汪汪,小雞唧唧,老牛哞哞,豬仔嚕嚕,繞口令似的詞,越來越快的節奏,同學們唱得、笑得氣都喘不過來。在教學歌曲《There was an old lady》時,我先告訴學生,有位老太太吞吃了一隻蒼蠅,問學生老太太會怎麼樣,有的學生說她大概會死的。果然歌中就有這樣的歌詞。隨後,我讓學生想辦法救救她,學生們七嘴八舌,有人提出讓老太太吃蜘蛛。原來,接下去的歌詞大意是:為捉蜘蛛吞下小鳥,為捉小鳥吞下貓咪,為捉貓咪吞下小狗,為捉小狗吞下山羊,為捉山羊吞下老牛,在吞下老牛以後,老太太死了。當然,這是一首荒誕的歌,但其中體現出西方人的特有的幽默感,並在不知不覺中傳授了物物相剋的生物鏈知識。有些兒歌很好地體現了英語的語音語調和英語國家的文化特徵,如果將他們融入英語教學之中,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學到語言,並感受到語言的文化內涵。
3.3 通過文化比較,滲透文化意識
英語如果能在比較中學習和運用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說打招呼吧,中國人見面很喜歡用「吃飯了嗎?」來互相問候,而若你對英美國家人士說這話,他們很可能會誤認為你要請他們吃飯,這就需要在教學時加以說明。
如PEP Book1 Unit1 中有一句話「Bye, Miss White!」,此時我告訴學生,這里的Miss是指女教師,英美國家習慣稱呼老師Sir,Mr.或Miss,而teacher是指職業,一般不作為稱呼語用。再如,在學到「How old are you?」時,我告訴學生,在中國打聽年齡很平常,但在國外問年齡,特別是問女士年齡時,她們往往會說「Sorry, it』s a secret.」,因為在西方人認為年齡、收入、等屬於個人隱私,隨意打聽顯得不禮貌。這些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是具體語境中影響交際的文化因素。通過兩種文化的比較,了解了英美國家的文化禁忌,我們才不至於陷入「雖能發音,卻不會說話(說話不得體)」的尷尬境地。教會學生講話並不難,教會學生說話得體卻不易。說話得體的關鍵在於幫助學生增加文化底蘊,增強文化交際意識。
3.4巧借節日文化,介紹背景知識
節日是兒童最喜歡的日子,東、西方各國都有各自的節日。我們開展以節日文化為主題的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西方文化:我們經常舉行新年晚會、生日晚會、聖誕晚會、慶祝母親節和父親節等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主題活動中感受節日文化。
在新年聯歡會上,唱《Happy New Year》,製作賀卡互相祝福。在聖誕之夜活動中,讓學生聽聽歌曲《Silent Night》,體會聖誕的寧靜與祥和,然後許個心願再互贈禮品,感受友情和親情。西方有個Valentine』s Day(情人節),通常我們認為這是情人之間的特殊日子,忌諱向孩子提及,而我告訴學生:在英國等許多西方國家,人人可為此慶祝。並讓學生自製愛心卡,送給朋友、老師、父母或任何喜愛的人。同時我又不失時機地教唱《Valentine』s Day》,讓學生關愛自己身邊的人和動物、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此刻情人節的含義已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延伸。談到鬼,我們第一感覺就是陰森森、凄慘慘,令人毛骨悚然,但西方國家的鬼節(萬聖節,11月1日)前夕,即Halloween卻深受孩子的喜歡。10月31日,是傳說中去世的人回家的日子,那天各家各戶都在門前放置用南瓜做成的燈籠為鬼魂引路,模樣恐怖,孩子們裝扮成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挨家挨戶敲門乞討。他們對主人說:「Trick or treat or something to eat?」主人將早已准備好的糖果、糕點送給孩子們。鬼節竟然能如此有趣、好玩,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但學生聽後非常有興趣
3.5藉助直觀教學手段,體驗異國文化氛圍
使用電教手段這一現代數學手段,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克服文字元號過於抽象、單調的缺點,向學生傳遞形象生動、有趣的教學信息,擴大學生視野,豐富感性認識,有效地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增強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為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提供了海量的資源和靈活的教學手段。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熟悉和掌握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有助於對語言的理解,更有助於提高英語交際的能力。因此,如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英語國家人們的風俗習慣,是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遇到的一個棘手難題。而互聯網的教育網站里有大量的知識信息,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我在網路上尋找並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化背景知識,下載到自己的文件夾,上課時利用多媒體直接將網頁展示在學生面前。例如我在為英語興趣小組選擇上課內容時,在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上下載了以下背景知識直接展示在學生面前:英國人見了面喜歡談天氣,這大概與該國天氣變化無常有關。學生對網路獲得的英語知識接受得快,掌握起來輕松。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語言學習的效率,幫助學生使用地道的英語進行交際,從而提高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
3.6開拓第二課堂,拓寬文化視角
課堂教學之外,組織一些文化色彩比較濃厚的英語課外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使他們產生了解外國文化的願望。
本學期我承擔了我校英語團隊輔導員一職,我將我們的團隊活動定位為「文化大講堂」。每周三下午的活動過程中,我都會向我的隊員們介紹一些西方禮儀方面的內容,包括交談禮儀、飲食禮儀、拜訪禮儀、禮儀「禁忌」等等。這項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增進了對本民族文化的進一步了解和認識。並且隊員們我鼓勵大膽想像和創造,將一系列禮儀知識進行小品表演,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既學到了文化方面的知識,也增加了實踐的機會,起到了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此外,我還提供一些書籍和資料,讓學生查閱某些重要節假日的來歷,了解各國人們是如何度過這些節日的,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西方文化。
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與整體關系。曾有位學者說過,一種語言必然深深紮根於該民族文化之中,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心態、思維方式等無不在其語言中體現出來,為了適應這個世界,為了更好的交流,我們即要掌握外語,又要掌握相關文化知識,才能充分展現交際功能。教學中的文化資源開發,生成,利用使學生形成對文化特有的敏感和洞查力,給了孩子學習語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語言交流,而能從簡單的語言交流中透露出某種文化氣息,讓孩子做語言的使者,做最自信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