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語知識運用
《英語知識運用:考研英語解題思路與實戰》是備戰考研英語完形填空題型的專項指南,它包括命題規律解析(以2009年真題為例)、模擬試題(附2008年真題)、答案與解析三部分。《英語知識運用:考研英語解題思路與實戰》注重實用的功效,編排科學,選題選材求精。命題規律解析直指考點及應對策略,並以2009年考研英語完形填空真題為例加以解析。精準到位的解析和科學全面的歸納將在考生復習完形填空部分把握考點、掌握解題技巧中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模擬試題選材自國外近期期刊時文,緊扣命題趨勢,全面考察語言能力,開拓學生閱讀視野,提高綜合運用能力。答案解析部分是在編者多年考研英語輔導的獨到經驗基礎上精心編寫的,重在點出破題處和解題思路,以期拋磚引玉,受用讀者。
㈡ 圖表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圖表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一、引言
1、課程標準的教學活動建議
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新課標在教學活動類型中還建議,為有效地發揮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採用圖表的方式幫助學生組織信息,表達觀點,發表見解,開展閱讀和寫作活動。
2、高考新增題型的啟示
江蘇省2008年高考新增加的題型任務型閱讀,它要求考生根據閱讀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當的詞語完成與短文相關的圖表。圖表的形式除了常用的表格外,還有流程圖,線形圖,樹狀圖,網路圖等。這樣的閱讀題型,已不同於傳統閱讀理解中的選擇題,它融合了詞彙、語篇、結構等多個層次的要求,實際上是閱讀信息的二次加工過程,更注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為此,將圖表引入中學英語課堂就非常必要。
二、圖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勢
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曾對「綱要信號」圖表教學進行過實例研究。他認為,採用圖表的目的在於把教學內容轉化為條理清晰的圖表形式,使學生一目瞭然。圖表可以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了解文章的編排設計。圖表與文字材料的表達意圖是相同的,但與文字材料相比,圖表的表現形式更加簡潔清晰,直截了當。圖表與英語教學的有機整合,能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式,促使他們整合新舊知識,建構知識網路,濃縮知識結構,從而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將圖表運用於英語閱讀教學之中,能有效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同時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圖表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1、閱讀前用圖表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是指學習者業已習得的知識(Carrell&Eisterhold,1983)。它通常包括人們所學的語言知識、對語言材料的體裁、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等的理解以及與所掌握的所學語言材料內容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識等。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可以使其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更加透徹,從而獲取更多的知識。這種知識的積累又為其以後閱讀活動中背景知識的激活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使用圖表激發學生的背景知識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說的「brainstorm」。
2、閱讀中用圖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利用圖表進行課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整體輪廓,並在頭腦中創造有關課文內容的全景圖,建立系統和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進而對課文信息進行有效整理和組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閱讀後用圖表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有了整體的感知和理解後,閱讀的教學並沒有結束。閱讀只是信息的輸入過程。教師還應設計一些讀後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的信息得以輸出,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採用圖表的形式將語言信息呈現給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口頭或者書面表達。 四、應用圖表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要「吃透教材」
運用圖表教學,要求教師要精心備課,特別要「吃透教材」。教師自己首先要確定篇章結構、理清文章脈絡,提取出主要的事實細節、觀點態度,確立不同層級的恰當表達,同時還要用盡量直觀、形象、生動的圖示展現出來。教師需要在備課上下大工夫,還要將圖表與其他教學活動融為一體,綜合運用。
2、圖表要簡潔明了,主題突出
圖表的結構要簡單明了,學生一目瞭然。盡量減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圖表結構或用途的理解反應時間,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圖表所展示的語言信息的理解上。避免圖表結構過於復雜,使學生難於理解,妨礙教學目標的實現。圖表所要呈現、承載的語言信息主題要單一、突出。
3、圖表形式要多樣化,切忌單一
形式多樣化是指,一方面圖表的結構形式要多樣化,如表格的單元格、列、行、長、寬等要有變化,不要千篇一律;另一方面圖表的種類也要多樣化,在表格、圖式的選擇上要根據所要呈現或承載的內容來確定。表與圖、圖與圖、表與表之間可以相互轉換,相同的語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圖表來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選擇運用,讓形式與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讓圖表的輔助作用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4、圖表的詳略設計應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
圖表可以用來表徵文章的主題、文章的結構、文章的主要事實細節、作者的觀點態度及它們的邏輯關系。信息的詳略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應盡量用較少語言描述,可以選擇概括性較強的詞句,可以只給學生提供動詞原形,從而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發揮的空間。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就要用相應具體而完整的信息描述,可以用表達信息的片語,最好選用適當的時態,以利於學生理解、記憶以及最後信息的表達。圖表用在英語閱讀教學之中,可以將提取的信息顯性化,易於理解,便於記憶。在設計圖表的過程中,要注意主題間的上位關系和下位關系,可以用箭頭或大括弧等顯示主題的上、下位關系,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層級更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因此,要注意將信息的提取和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學習有效結合起來。
;㈢ 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首先要教學習之法, 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學, 進而樂學、愛學。這樣才能調動其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就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就是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預習過的課文,學生通過其重點難點的自查、自鑽、自憶、脈絡清晰上課聽課時的條理性、針對性就大大加強;再者預習在時間上搞一點超前,
課文中的新單詞、新短語、新語言點就提前輸入大腦, 然後再在課堂上來驗證這些信息的正確性,
增強使用這些信息的熟練性。這樣就比較系統地完成了理論――實踐――理論, 由感知到認知這一程序的循環。
2、指導學生聽好課。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 學生還應集中精力上好課、聽好課。聽課是由感知到認知的過渡, 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高效率的聽課, 學生應該做到三條: ⑴注意力高度集中;⑵情緒高昂, 氣氛和諧;⑶聽課時懷有很強的求知慾。
3、指導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復習是學生與遺忘作斗爭的主要方式, 也是把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過程。復習不是簡單地重復教師授課的條文, 而要在老師講授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開拓和挖掘, 這就是說復習時要在知識的濃度和廣度上做文章。
4、指導學生自覺完成作業。做作業是理解、消化、鞏固所學知識的必要一環,
通過這一步的訓練, 學生把外語知識轉化成外語技能, 從而提高運用和駕馭語言的能力。從認識論和實踐論的角度來看,
學生在認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語言實踐練習對於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不僅是重要的, 而且是必需的。學生在做作業前,
教師應指導他們先系統地復習教材, 在充分復習的基礎上, 然後再讀題、審題、做題, 挖掘實質、找出規律 ,最後進行邏輯推理,
這樣得出的答案才會准確, 翻譯出來的句子才會新穎、流暢。
二、用英語講解課文
要使學生具有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應堅持用英語講課。在分段教學中,教師要盡量採用句型轉換、同義轉換、擴句、單復句互換、句子釋義等方法,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結構形式講解課文句子,以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精講課文,並綜合歸納,辯義解惑。要通過課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能力,從教學法的角度來講,必須堅持一個原則,即:凡是學生能做到的,
就讓他們自己去做,他們還不會做的,就啟發他們自己去做。然而我們有些教師在分析課文時,一字一句地給學生講解,生怕有疏漏之處。杜勃羅留夫說得好,「教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教師所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出懂知
識的猿猴。」因為學生的基本技能是通過大量的言語實踐活動練出來的,不是由教師講出來的。只有精講,才能省出時間來引導學生進行言語實踐和思考問題。學生只有在面對新的問題時,才能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正是學習和運用語言之必需。要使學生達到快速自如,准確地道地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在課文教學中,
教師還應注意及時引導學生將已學知識與當前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必要的綜合歸納,逐步形成學生的知識網路。通過歸納,將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類比,使學生了解掌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相同點及不同之處,以澄清學生知識疑點。
三、分層教學,提高整體素質
由於各個學生的先天素質、教育影響和主觀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但由於學生的個別差異,單靠集體指導還不夠,教學中還要根據教學內容,並結合學生實際有針對地進行個別指導。
四、豐富課外活動,提高實踐能力
語言教學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語言技能的形成和提升僅僅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課堂教學還需向課外延伸。為了突出語言的實踐性,我們堅持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各種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形式是豐富多彩的。通過開展課外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了英語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系,克服了學科課程割裂知識的弊端。
課外活動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有明確的活動目的,並且具有可操作性。所設計的活動任務要真實、自然,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興趣為出發點。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控制任務的難易程度。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任務設計要有啟發性和創造性。實踐證明,這種精心設計的英語課外活動教學,對於提高教學效果有明顯的作用。
五、復習鞏固再提高
復習的目的是鞏固學生知識,給學生提供言語實踐機會,促使其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因此,每教完 一個新課後,我常通過下列形式組織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
1、復述課文。復述課文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復述的方法可根據課文的形式和內容採用多種方式。
2、加強學生書面練習。要使學生具有靈活處理語言信息和活用語言的能力,
僅僅靠記住或掌握課文中的現有知識是達不到目的的。還必須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課外筆頭訓練,以逐步形成學生的基本技能。對學生時行訓練時,既要考慮有利於鞏固本課知識,又要考慮使練習具有綜合性、新穎性、靈活性特點,突出「活用」二字。如:
The day he__at last. A looked forward to coming. B b 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came. C is looking forward to come D was looking forward to
coming這道題的答案應為B項。但絕大部分學生會選上A項或D項,因為他們只記住了「looh forward to doi ng
sth」這一固定結構,而缺乏具體分析和運用能力。由此看來,學生的課外練習是如此必要。
3、根據課文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寫」是初中生學習英語所要達到的「四會」能力之一。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集中體現。
總之,我認為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突出「實際運用」四個字。離開了這個根本,也就喪失了語言教學的實質。而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注重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不正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