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何科學啟蒙對孩子如此重要
2017年9月1日秋季開學起,全國小學一年級新生的課表上,將出現一門全新的必修課程――《科學》。這門課程將影響一千餘萬即將進入小學一年級的新生,相信這一變化,將成為我國科學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根據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並要求執行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准》,小學科學課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科學課為何會受到國家如此重視?對於孩子們而言,上好科學課為何如此重要?
先來看《標准》里的三大變化
變化一: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
根據《標准》要求,學習分為1―2年級,3―4年級,5―6年級,原則上要按照小學一、二年級每周不少於1課時安排課程,對於低年級開設科學課,通過小實驗、小游戲的體驗對科學知識有感性的認識。
變化二:讓學生更多的體會到動手的成功和樂趣
《標准》明確了STEM中的T和E的重要性,即技術與工程,讓學生體會到「動手」的成功和樂趣,養成通過「動手做」解決問題的習慣。
變化三:明確新增對社會與環境的責任
不僅僅是科學技術在現實上的應用,還在新增了科學技術對倫理、環境、生活影響的思考。讓學生關注周圍技術世界的發展,體驗科學技術對個人生活、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國家為什麼要開設科學課?
早在2001年,依據國務院《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建立「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要求,我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當時將「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也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
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並要求執行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准》,小學科學課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將《科學》課程的起始年級延伸到小學一年級。
16年過去了,我們在課程開發、師資培訓、教材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進步,但坦率而言,「科學課」作為一門獨立的新課程,在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而16年以來,國際科學教育研究的發展速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料。一些非常重要的科學教育文獻和著作,比如,《新一代美國科學教育標准》和《K-12科學教育框架:實踐、跨領域概念和核心概念》提出了一系列科學教育的新思想。這些新思想導致了世界各地的科學教育正在發生著一場劇烈的、聲勢浩大的、深刻的變革。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我們中國的課程和教材自然也要隨之改變。如果我們的課程和教材再不隨著這樣的一種變化、這樣的一種需求而改變的話,我們真的就要落後於世界科學教育改革的潮流,滿足不了國家發展的需要以及孩子們和老師們的需求了,所以教材必須修訂。
為什麼科學啟蒙對孩子很重要?
科學是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科學的價值在於它是我們現有的認知方式中被實踐證明比較合理的一種,帶給我們生活非常多的便利。
因此,讓孩子科學的認識世界非常有必要!在《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准》里非常明確的指出要科學地認識世界必須有三個要素:
事實依據、邏輯關系、審辯性思維。
事實依據是指所有科學結論,都要建立在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證據之上,特別是定量的數字依據。科學領域內,一個理論是一定有事實去支持它的。不僅是數理化生,心理學、經濟學、語言學及其他現代學科領域,都是通過實驗取得數據,來證明理論。
邏輯關系是連接事實依據與科學結論之間的橋梁。簡單講,大家可以把它理解為因果關系。也就是說,這個事實,能不能夠支持你得出的結論?嚴密的邏輯思維不僅能幫助人在科學方面有所建樹,在日常生活方面也可以避免許多問題。在學校教育不夠重視的前提下,家長如果能夠輔助訓練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審辯性思維是一個很中性的詞,核心是客觀的懷疑態度。正是因為人們不斷地進行審辨,各自獨立思考事實是否支持理論、邏輯是否合理,有了新的事實發現,會去驗證之前的理論,看看會不會證實或者推翻之前結論,看結論裡面有沒有隱藏的假設,才逐漸建立起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無比宏偉的科學大廈。
觀察到事實――用邏輯推出結論――批判性看待結論並對其進行調整――尋找新的事實,這樣一個循環,構成完整的科學思維體系。
人是群居動物,天性傾向於合作和聽信他人,因此與我們的天性違背的科學思維方式,是需要後天刻意練習習得的。科學思維比科學知識本身重要得多,也是家長進行科學啟蒙的重點。
科學教育為什麼重要?
第一,孩子生活的時代將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辨別能力不可或缺。哪些是對你有價值的,哪些是謠言,能一眼看穿的能力,對孩子們來說將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第二,人類的知識已經積累到現在的程度,並且積累還在加速,這就意味著未來知識一定是一種被封裝的黑箱狀態。例如手機,很少有人懂它的硬體軟體的原理,會用即可,我認為未來的知識也是這樣子。具體的知識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唯有思維才有價值,思維能力可以保證當孩子們需要去了解某個原理,以及需要去擴展人類知識的疆界的時候,他們有相應的能力去做。
第三,科學思維方式是人類文化的精華。科技發展本質上來源於科學思維,這種目前來看也許是人類最為成功的認知世界的方法,我們有責任讓我們的孩子繼承下去。
理想中的科學教育,應該是一個金字塔。最底層最核心的東西,是訓練孩子的品格,包括好奇心,熱情,有趣,勇於嘗試,獨立思考。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如何有勇氣在明知道有很多困難的情況下堅持也是非常需要家長幫助培養的。
以這樣的品格作為基礎,再上面是方法論的內容,包括邏輯,審辯性思維,解決問題的方式等等,最表層才是現在大部分學校教授的知識類的內容。方法論和品格才是我們教育中更需要重視的東西。因此對於一個要長大成人進入社會的孩子來說,科學教育對其很重要!
家長如何參與孩子的科學啟蒙?
閱讀,做實驗,學會提問。
科普閱讀
本次教材修訂讓科學課變得與語數兩門主課同等重要。因此,孩子的科學知識儲備量變得尤為重要,除了科學教材,家長們還應該給孩子補充課外科普讀物。在國內,諸如《我們愛科學》、《天天愛科學》、《博物》、《環球探索》、《新十萬個為什麼》、《知識就是力量》等,都是比較好的科學啟蒙讀物。
科普閱讀的重點,第一是讓孩子發現沒有觀察過的事實,比如地鐵是怎麼開動的,地底下也有動物,小鳥不全住在樹上。第二點是與現實生活聯系,讓孩子有參與感,主動將生活中遇到的現象聯系書本,讓他們體會到書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世界。
還有,家長不要以掌握知識為目的。因為家長很容易心理上陷入一種期待,就是我給孩子讀了很多書,他應該會知道很多知識,還能夠跟別人家孩子比較一番,但是家長要注意控制這種心態,培養科學思維能力是核心目標。
做實驗
做實驗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復雜,不需要專業的實驗器械,實驗的本質是:不知道答案的時候「動手試試看」。
比如:孩子去廚房看到調味罐裡面的東西,與其直接告訴他鹽糖醋,不如直接讓他自己用勺子去嘗嘗。做實驗的時候牢記科學三要素:事實依據,邏輯關系,審辯性思維。
實驗源於生活。
舉例:拉回力車的次數與回力車跑的距離之間有關系嗎?
具體的實驗過程:
假設:是不是回力車往後拉的次數多,則跑得遠;實驗工具:手機上的計時器;實驗步驟:分別拉1.2.3次,記錄輪子轉的時間長短。
三要素:
事實依據:用表記錄真實時間。
邏輯關系:輪子轉的時間長,所以跑得遠,是不是因為拉的次數多導致輪子轉的時間長?
critical thinking:這輛車是如此,其他的車呢?
學會提問
提問是訓練孩子思維能力的一種核心方法。所謂思維就是思考的過程,通過回答問題來思考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孩子3、4歲以後會有很多問題,大部分家長會直接回答問題,回答不出還非常苦惱。更好的辦法是先肯定孩子的提問,然後將問題拆分成小問題再反問回去。孩子跟著反問回去的問題自我思考,一步一步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問題就從科學三要素來引發。
下面舉個例子。
乾冰和冰箱的冰。
問:都是冰,這兩個有什麼不一樣(問事實)。
孩子:乾冰會冒煙。
問:冒煙的東西是不是都是熱的(審辯性的角度)。
孩子(摸一下),答:不熱,顛覆了孩子的基本認知,孩子開始有興趣。
問:那塊冰熱嗎?
答:冰是很涼的。
問:(邏輯切入)桌子上的菜冒煙,是因為冒煙所以熱嗎?
孩子會意識到因為冒煙所以熱的因果邏輯是有問題的。但是大人不要直接告訴孩子是因為熱所以冒煙,也不要說孩子生活經驗之外的內容。
問:還有什麼不一樣?
答:乾冰長白毛。捏一下,化了。
答:像雪一樣。
問:為什麼冰箱裡面的冰反而沒有白毛呢?
孩子回答不出來,也不再解釋。
讓孩子有個印象就可以了。
最後總結問一下:這兩塊冰是一樣的冰嗎?
答:不一樣,乾冰是神奇的有魔力的冰。
這一輪提問就結束了。長期的交流下,孩子一定也能自己提出問題,體會到思考的樂趣。
總結一下提問的切入點。
問事實: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比較一下有什麼不一樣。
問原因: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A發生了一定會導致B發生嗎,還有什麼其他東西會導致B發生嗎?
問可能:這件事情是這樣的,還可能會是什麼其他情況嗎?
科學教育要放平心態
如果孩子學得慢是很正常的,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將心態需要放平和,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孩子處理信息的方式跟我們不一樣,大人不要著急。也許當時沒有什麼反應,但是後續會激發出來。我們只要持續地按照科學思維的方式去引導,不糾結結果,慢慢地都會產生正向的作用。我們播種下科學思維的種子,跟從孩子認知發展的規律培育,一定能夠幫孩子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科學老師要准備好
2017年6月,浙江省教育廳專門組織9月要帶一年級的科學教師做了培訓,全省數百位科學教師參加。杭州賣魚橋小學科學教研組長吳建中,也參加了這次培訓。他教齡20多年,在科學教學領域非常資深。
培訓會上,省教研員、資深科學教師等都解讀了新教材,還上了幾節示範課。
這次科學課改革,劃分了三個學段:1-2年級、3-4年級、5-6年級,這樣有延續性,階段知識更細化。「科學課絕大部分是學習階段上的改革,內容上改革少。」
吳老師說,原先四年要上的內容,分散到六年來教,簡單的、適合低年級孩子學習的內容放到一二年級上,每塊內容會挖深一些。
這些對科學老師來說,並不難。挑戰最大的,應該是面對的學生有很大變化。
「現在的科學老師比較熟悉的是三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等,一年級孩子年齡較小,學習特點不一樣。該怎麼教,對科學老師來說是個挑戰。」一位教齡十幾年的小學科學老師說,區里為了讓科學老師盡早了解低年段孩子的特點,專門在一所小學上了幾次課,都是面對一二年級的學生。
「老師布置一個任務,玩個游戲,有個一年級小朋友站起來就說,我不想玩。」這位老師說,孩子們天馬行空,這對科學老師要求很高,很考驗教學能力。上課前,教學教具的准備,都要更充分,讓學生覺得好玩,才是一節課的開始。
一位民辦小學的科學老師說:「第一、二周,要培養起孩子們的科學常規,這個方面不做好,接下來的課堂可能會很亂。兩周後,再按教材內容來上。」
小牛頓在科學啟蒙教育行業精耕細作15年,以「做對孩子有價值的教育,做對社會有擔當的企業」為宗旨,專注於「3-12歲幼少兒科學啟蒙教育」,重在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及綜合能力的提升。
經過數年的實踐,在全國已發展了1000多家代理合作單位,每年累計5000多萬人次的學生學習小牛頓科學課程。
隨著國家的發展,基礎教育領域的科學教育越來越受國家的重視,2017年,《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新課標」)出台,要求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要開設科學課,重視實驗教學,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同時,新課標指出了小學科學教育是以科學課為核心課程的跨學科學習,強調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小牛頓科學課成為了市場的剛需,成為了千萬學子的必修課程。
科學課程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一項重要課程,科學課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學校科學教育最核心的載體和資源,科學教育不僅體現在科學課中,內容還延伸到語文、數學、美術等其他學科中,易於讓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
此外,科學課程不僅適用於公立學校,同樣也可廣泛使用於校外市場。小牛頓紮根科學啟蒙教育行業數年,從不敢忘記自己的教育使命,為此也一直努力著,致力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科學啟蒙教育,爭創中國科學啟蒙教育第一品牌,為中國的素質教育,科技強國夢不懈努力!
小牛頓少兒精英教育,爭做中國少兒教育第一品牌,為「培育人才」而生。
推薦閱讀
以上內容綜合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四川新聞網、澎湃新聞、杭州都市快報
教育培訓機構運營好微信公眾號,招生不再愁!
所有兒童都是科學家,只要給他合適的科學教育
⑵ 普通父母如何給孩子進行科學啟蒙
鏈接: https://pan..com/s/1x-dmK6dmP7EUResj6zIQYw
在孩子受教育的過程中,科學教育是現在教育必不可少的。學習科學知識,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高,也可以養成了愛動手,愛表達的好習慣。很多孩子們不但對科學知識感興趣,而且會對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該課程由來自世界名校的博士名師親子主講,針對5-13歲的中國少年,包含4個學科,提升科學素養;6種方式,激活邏輯思維;120節科學課和30節科學家答疑。4個學科的系統知識,依照美國最新《K-12年級科學教育框架》研發,人類演化、人體科學、動物學、植物學等4個專欄全面涵蓋生命科學的核心知識,每個專欄包含30節生動的科學課。用知識拆解的方法,貼近孩子認知的水平;用情景對話,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用場景學習,激發孩子主動思維。
⑶ 智勇教育的小學科學啟蒙課程適合幾年級的孩子,主要內容有哪些
智勇教育的科學啟蒙課程適合小學2年級-5年級的學生,課程主要以實驗為引導,通過「看」、「聽」、「觸」、「感」四大主題科學地感受世界。以實驗環節鍛煉孩子的實操能力,形成主動研究的意識,並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拓寬科學知識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全面提升基本科學素養,促進合作能力、勇氣、社交能力的飛躍。
⑷ 如何給孩子科學啟蒙,讓孩子能理解晦澀的概念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比較晦澀難解的概念知識,就例如極限的概念,要想理解這些概念,除了需要長時間的消化,還要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將難解的感念轉換為比較容易理解的知識,結合現實以及學過的知識,將復雜的概念更加簡單的表述出來,從而比較容易地掌握復雜的概念,要想讓孩子能夠更快的理解晦澀的概念,那就要讓孩子學會用類比法,結合實際,將復雜的問題化為簡單的。
總而言之,要想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可以多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⑸ 我的科學啟蒙主要內容
我的科學啟蒙主要內容如下:
《我的科學啟蒙:日本小學科學探究讀本4》編輯推薦:《我的科學啟蒙:日本小學科學探究讀本4》是作者精心為廣大讀者朋友們編寫而成的此書,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從書中學到所學不到的知識。
《我的科學啟蒙:日本小學科學探究讀本1-4》就是一套孩子特別喜歡看、特別有興趣看的圖書。
本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匯編了小學階段所要學習的科學內容。閱讀本書,心情是輕松愉快的,因為大自然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無需死記硬背,只要能靈活運用知識主動向大自然發問,它就會來到我們身邊。探究自然的興趣也將油然而生,並越發濃厚。
⑹ 什麼是科學啟蒙教育
偉大的發明家愛因斯坦曾經定義科學為「探求意義的經歷」,劉占蘭教授在其所著的《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一書中,將各國著名科學家對科學的定義加以概括和提煉,總結為:科學不僅僅是已經獲得的知識體系,更是通過親身經歷去探求自然事物的意義,進而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
根據教授們的定義,我們幼兒園對科學啟蒙教育所下的定義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以及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的探索過程。
⑺ 科學啟蒙的書籍有哪些推薦
我來現身說法吧。我是一個文科生,我入門學習科學是從以下書籍開始。第一個是世界科學史,《世界科學史》是2009年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約翰·克拉克、邁克爾·阿拉比。該書將漫長的科學發展史劃分為90個時間段,以90份條目清晰的「科學年鑒」介紹了各個具體學科的重大事件、傑出人物等內容,簡明扼要,一目瞭然。第二本是愛因斯坦傳。通過閱讀這書可以了解許多科學知識,增強濃厚的興趣性。第三就說一些科普書,不一一介紹了。比如
《萬物運轉的秘密》,作者大衛·麥考利,教育家、作家、建築師,創作一系列充滿想像力的圖書,蜚聲國際,曾獲諸多國際大獎的殊榮。《看不見的森林》《信息簡史》《時間簡史》《星際穿越》《平面宇宙》等等。
這里推薦的不是教條的教科書,都是娓娓道來的很能提升興趣的科普書,你會一口氣讀完,並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
首推《十萬個為什麼?》對於小學生來說最適合。它涵蓋方方面知識,是中國少年版的《網路全書》,因為我們也不知道孩子們將來干什麼,讓他們充分了解世界,對世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這真是夲好書。不過有些知識需要更新,希望有志於科普事業的專家,對此書進行補充,使知識更新,適合今天的孩子們讀。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貽昌老前輩一生用於科學普及,他寫過很多類似於科幻的科學小說,我的印像很深。
文史類的以林漢達的《中華五千年》為最。文筆流暢,很適合少年閱讀。
其它的那就是個人喜好了。
對於啟蒙類的科學著作,真的很少見。其實你完全可以在學校圖書館里找到相關的書籍與雜志。不過大部分的學校都不會開放圖書館。這個可以找學校老師去商量一下。我國出版過的相關的就是《生命世界》,《地球科學》,《物質科學》。這三本現在在圖書館也不好找。如果實在找不到。建議你訂雜志。其實雜志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個人認為應是《十萬個為什麼》!
因為我記得這套科學叢書,在我六七歲時就看到過。至今仍是熱門讀物。只是世間有些「物是人非」了!而它依舊宛如初開。
物理模塊結合常見物理10大主題一一展開
翻開了幾頁書,發現裡面將生活中常見的物理、化學現象,用漫畫+故事形式表現出來,讓枯燥的物理、化學全部活了過來,比如下面的什麼是熱
漫畫里展現了熱的來源,已經具體的原理,用漫畫+對話的形式呈現
比如力和運動,熟悉物理的家長都知道,這塊內容是初高中學生的難點
漫畫中用容易理解的語言和恰當的類比通過對話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孩子們更能接受
再比如摩擦力
書中用一個小人物的故事來將抽象的摩擦力具體形象的描繪了出來,既生動形象,又容易理解,讓孩子們能一下子清楚就是什麼是摩擦力。
通過以上相信大家對於物理部分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化學部分是怎麼呈現的呢,眾所周知化學除了基礎的實驗之外也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我們來看下書中是如何呈現的:
抽象的如分子、原子等內容,作者把它們抽象成了一個個具體形象的人物
比如分子,作者是這樣描述的:
分子是個小不點兒,它的質量和體積通常都很小,漫畫中發現分子上去體重秤的指針一動不動,從而揭示了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簡潔明了,容易理解。
比如涉及到熱脹冷縮的知識時,作者是這樣呈現的:
熱了都想離遠點,冷了都想抱緊點,與生活貼近,更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共鳴,從而產生深刻的印象。
在闡述分子可以再分的時候,作者是這樣描述的:
一個一個小生產線給你展示出來,分子和原子的關系一目瞭然,就這樣,分子、原子,元素,單質、化合物,溶液、化學反應等一系列化學知識,就給孩子講明白了。
整個過程,就像讀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又把各個知識點有邏輯地串在了一起,孩子可以輕松地掌握化學知識,一點都不枯燥。
看過這套書的娃,沒有不愛的,連對科學書籍比較抗拒的女孩也喜歡得不得了。
需要注意書的內容很好,但是剛剛收到先打開放一下味道,再給孩子閱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購買正版圖書,盜版圖書的畫面嚴重錯位,並且還有很多字不清楚,這里幫大家整理到了京東自營的鏈接:
https://u.jd.com/rIr1VIfu.jd.com
注意使用優惠哦
以上,我是化學小屁屁,帶你走進神奇化學世界。
⑻ 怎麼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
我兒子只有2個月2歲,現在他特別喜歡玩拼圖,已經可以把中國地圖拼出來了,你要觀察孩子喜歡什麼,按孩子的興趣,要麼他不會認真學的。
許多研究表明,向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1)可以豐富知識;
(2)可以開發智力;
(3)可以培養求知慾、好奇心。因此向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引起了普遍的重視。
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的方法如下:
1、觀察: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啟發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客觀世界與現象,使之獲得具體的印象。如觀察四季的變化,觀察動植物的特徵,觀察自然現象(如虹、雷雨、下雪)等等。
2、小實驗:小實驗是特殊的觀察形式,是根據科學原理,通過簡單地操作和演示,使物體特徵與現象呈現出來。如磁失實驗、電珠發光實驗、浮沉實驗等。
運用「小實驗」方法應該這樣做:
(1)提供實驗的用具與材料:小實驗主要是幼兒動手操作,因此必須提供幼兒必要的實驗用具與材料,如浮沉實驗應提供用品:水、瓶子、鐵盒、鐵片、木塊、橡皮泥……。
(2)引起實驗的興趣: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提出實驗的要求,如「你能讓橡皮泥沉下去或浮起來嗎」,「你能用磁鐵拉動火柴盒嗎」,這些問題能使孩子躍躍欲試,實驗就能開展得好。
3、要多利用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進行教育,如下雨、下雪、起霧、刮風等。讓幼兒知道晴蜓低飛、螞蟻搬家,天氣悶熱,烏雲遮天,都是下雨的前兆;大雁南飛,花草凋謝,秋風蕭瑟,糧谷入倉,是冬天即將到來的信息等。
根據家庭情況,讓幼兒直接參加一些種植、飼養活動。在瓶瓶罐罐里種一些水草,讓幼兒分辨花的形狀、顏色,掌握種花的簡單要領,學會澆水、追肥。
此外,多讓兒童接觸自然界,帶他們上公園觀賞花卉,看動物,捉昆蟲。有條件的,應帶領幼兒旅遊。
4、在家裡創造學科學的條件。在房間里張貼一些科學畫片或地圖,讓孩子每天得到科學的熏陶。讓孩子看看溫度表,知道當天的溫度;用尺量量桌子,看看有多長;數一數花朵、花瓣等。
5、講智力故事,往往很受歡迎。有這么一個童話故事:一天,老馬叫小馬把相同分量的鹽和棉花各一麻袋送到姥姥家。當小馬過河時,兩個麻袋包都浸入水中。小馬過河後,覺得兩個麻袋不一樣重了。這時讓幼兒思考,哪一個麻袋輕了,為什麼。類似這樣的故事可以多給孩子們講一些。
6、聽廣播,看電視,是開闊幼兒視野的便利條件。中央台的小喇叭廣播經常有科學內容,電視也經常播放動物世界、各國見聞等,這些都是學科學的好教材
7、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而又包含著簡單科學道理的現象,會引起幼兒的好奇與疑問。如水開了會將壺蓋頂起,兩手相搓就會發熱,用一塊磁鐵就能找出丟失的針,本來套不上的橡皮圈用熱水泡一泡就能套上……如能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結合演示與講解,就可以使幼兒懂得蒸氣的力量、摩擦生熱、磁石能吸鐵及物體熱脹冷縮……等淺顯的科學道理。
8、在游戲中可以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如兩個空火柴盒中間穿上一根線,拉直就可以「打電話」,電動玩具裝上電池就能旋轉或開動,從中就可使幼兒懂得聲音傳遞及電的作用等知識。
9、科學啟蒙教育還可以以有趣的「小魔術」、「小實驗」、「小演示」的方式來進行。如一朵白色的花,放到酸鹼度不同的溶液中,就會變成不同的顏色,不同材料、重量、形狀的東西,在水中有沉有浮,可以使孩子懂得花的不同顏色是由於所含的花青素對不同酸鹼度的反應,懂得水的浮力等。
10、通過幼兒自己動手來獲得知識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孩子自己做做玩玩來運用與鞏固自己所得的知識,解決一些小問題,培養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如怎樣從幾塊相似的'石塊中找出磁石,怎樣用鋼針、廢鐵片製造「小磁鐵」、「小指南針」(在強性磁鐵上磨),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把樹洞中的球取出來等等。
可以通過以下十一種方法指導孩子的閱讀
1 提高期望值,增加閱讀興趣 孩子會注意到每天在同樣的時間,以同樣的方式發生的事,因此可以在吃完早餐、在下班回家後看書,睡覺前看書,讓閱讀成為兒童每天必做之事。而且要定量,且每天逐步增加,如:「現在我們讀1本書,睡覺前,我們讀3本書」。這樣一來,孩子的期望值就會很高,並且喜愛閱讀。
2 給孩子一個發揮想像力的舞台 你可以准備一些卡片,上面寫幾個與書籍內容有關的字,向孩子解釋這些字,讓他的想像力縱情馳騁。如:「美女莉莎」「森林」「宮殿」「怪獸」「王子」。讓他根據已經知道的情節,編寫自己的故事。
3 聽讀啟蒙法 家長陪伴兒童饒有興致地聽產品朗讀的故事。可以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聽的習慣,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逐漸領悟故事中的詞彙、詞意和表達方式,體會故事所傳達的神韻,為孩子今後的廣泛閱讀打下基礎。
4 講述提問法 爸爸媽媽與孩子擁坐在一起聽故事,並且在翻頁停頓的時候提問,引導幼兒閱讀理解閱讀材料,如:「匹諾曹的鼻子為什麼變長了?」「你要不要向他一樣?」
5 角色扮演法 幫助孩子假扮書里的角色,讓孩子假扮成小紅帽,媽媽(爸爸)假扮成狼外婆,繼續發展故事情節。可大大增強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語言、動作的表達能力,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有利於家長與孩子之間在認知、情感方面的互動。
6 共情法 讓孩子站在閱讀材料中某一角色的立場思考問題,提出見解,表達自己的願望,如:「如果你是小紅帽,碰到大灰狼你會怎麼辦?」共情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對角色的處境、心情、慾望等的感知和理解,經常這樣做,可以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敏感、有良心的人。
7.改編情節法 在閱讀中,鼓勵孩子積極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維,對故事中原有的情節進行改編。這樣做可以拓寬孩子的思路,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例如給孩子提這樣的建議:「如果高西木和阿里巴巴相親相愛,會怎麼樣呢?」
8.延伸想像法 在閱讀活動中,鼓勵孩子想像在閱讀材料所提供情節的發生前後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情節,這樣可以發展孩子的想像及思維的連續性,滿足幼兒喜歡追求圓滿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阿拉丁被關在石洞裡面了,他會怎麼樣呢?」
9.猜猜、認認法 在閱讀指導中讓孩子觀察封面,猜猜書名,或猜猜下一個情節,猜猜角色的語言,認讀書名或關鍵詞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猜標准、符號等。可以增強閱讀活動的趣味性,提高幼兒對圖畫、文字、符號轉換關系的理解,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
10.隨機引導法:這種方法較多地用在孩子感到好奇或遇到問題時,而且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更具實效性,它對激發幼兒求知慾,培養幼兒洞察力,促進家長與孩子的交往,具有獨到的作用。如:「咱們小區的理發師在哪裡呢?」
11.游戲法 家長在早期閱讀指導中以各種形式的游戲為手段,引發孩子對閱讀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主動性,使父母的要求更易於讓孩子接受並轉變為孩子自己的願望和動機。有利於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使孩子體味家庭游戲的樂趣,促進親子互動。
⑼ 科學小知識大全(30字數)
鏈接: https://pan..com/s/1RSgXkDmK-Pu7aqSE5od-zQ
stem科學
⑽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實用的軟管節約小妙招,初步理解節約的意義。
2、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發現廢棄的牙膏殼里殘留物。
活動准備:
1、材料准備教具:課件學具:舊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擦布、皮鞋、臟玩具護手霜(若干)、擠牙膏器(若干)
2、經驗准備:幼兒有使用小工具進行操作實踐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擠牙膏大比拼。
(目的:探索多種擠牙膏的方法,初步萌發節約意識)
1、導入: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里還留著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教師出示舊牙膏)
2、幼兒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餘牙膏,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鼓勵幼兒耐心操作使用多種方法擠牙膏。提醒幼兒把取出的牙膏收集在小罐子里。)
3、幼兒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皮里還有這么多牙膏,要是浪費了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麼呢?除了刷牙,牙膏還有什麼其它的用處呢?
小結:牙膏的用處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還可以清潔很多的物品,如:擦拭水龍頭、擦皮鞋、清潔茶杯茶壺,另外它還有治療燙傷的作用呢!
5、鼓勵幼兒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臟玩具。
二、牙膏的朋友們。
(目的:拓展思路,遷移學習的經驗)
1、師:牙膏住在軟管家裡,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軟管的家裡?
重點提問: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們剛才發現的節約好方法?
2、 幼兒積極發表意見
小結: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軟管的家裡,如護手霜、洗頭膏、面霜等等,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很容易在軟管中遺留很多還能用的東西,我們一定注意做到節約、不浪費。
3、師:要想做到節約、不浪費,其實從第一天使用的時候就應該注意。
重點提問:怎樣擠才能做到不浪費?
小結: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應該從軟管的底部開始,擠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擠 太多,只要有合適的量就可以了。
三、神奇的擠軟管器。
(目的:拓展眼界,操作使用感受新發明的好處)
1、師:這就是為了避免浪費,發明家設計的"神奇的擠軟管器",大家可以試試感受它的好處。
2、幼兒操作:使用擠軟管器擠護手霜塗抹雙手並說說它的優點。
小結:我們以前擠軟管需要雙手配合,而且無法控制擠出的量,在使用完後每個軟管內都有很多東西殘留在裡面無法擠壓出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有了這個新發明,只要輕輕單手輕輕一按就可擠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後軟管里幾乎沒有剩餘的東西,真是簡單、方便,實用,具有環保性。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幼兒園的孩子大多是4-6歲,身體發育尚未健全,經常伴有感冒咳嗽、拉肚子等一些小毛病,家長心裡非常著急,到醫院看病醫葯費又非常貴。我採用了民間流傳的一些小秘方,到田間挖一些中草葯,回家熬一些汁,吃了這些病自然而然慢慢地就好,又無副作用。因此設計了這堂課,讓幼兒從小就知道我們大自然中有些奇特的花草,它們是中草葯,能為人們治病。
【活動目標】
1、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
2、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信息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產生進一步探究植物的慾望,萌發對大自然的親近感。
【教學重點】
認識六種奇特花草,了解它們的葯用價值。
【活動准備】
1、師生共同收集感興趣的、有特殊特徵有葯用價值的植物圖書等資料。
2、植物標本、圖片若干。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先咳嗽幾聲,提問:小朋友,老師剛才怎麼啦?
幼:咳嗽
師:那麼咳嗽了怎麼辦呢?
幼:打針吃葯、掛鹽水。
師:小朋友,我們平時感冒咳嗽了都要去吃葯,有的還要打針。但是老師生了一些小毛病如感冒咳嗽、手上流血了、拉肚子等就不一定去看醫生、吃葯,我用民間的一些中草葯也能治好這些病。今天老師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奇特的花草,它們是中草葯,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它是誰,好嗎?
二、出示魚腥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草,你們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嗎?情你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幼:是一種草,聞上去有一股味道,好像是魚的味道。
師:這種草有一股魚腥味,我們叫它魚腥草,你們知道魚腥草有什麼用途嗎?
2、小結:魚腥草是一種中草葯,如果我們吃了那個汁,咳嗽就會好起來的。
三、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花草。
師:前幾天,老師帶你們到野外去挖的野菜,還有的是期天在家和爸爸媽媽到地里採的花草,現在請你們向同伴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字叫什麼?在哪裡發現或找到的?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幼兒拿出事先收集到的奇特的植物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同伴介紹,每組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1、馬蘭:手少流血了,把馬蘭頭的葉子揉一揉,敷上幾分鍾血就不出來了,有止血的作用。
2、枸杞:我們人眼睛模糊看不清,應該多吃點枸杞,吃了眼睛明亮。
3、馬齒莧:也叫長壽菜,它主要治拉肚子,如果我們吃了不幹凈的東西拉肚子就吃它。
四、出示植物標本、教師介紹奇特的花草。
1、蒲公英:葉子長長的,邊緣有鋸齒狀,開得黃花,籽像一個雪球毛茸茸的,它能抗菌消炎、對糖尿病功效很好。
2、金錢草:葉子小小的,圓圓的,形狀像一個圓圓的硬幣,曬干泡茶可以治膽結石。
五、圖片連線,幼兒操作,哪些草治哪些病。
剛才老師給你們介紹了幾種奇特的花草,它們能治哪些病,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有沒有掌握,請你們連線一種草治一種病。
魚腥草 拉肚子 馬蘭 膽結石
馬齒莧 眼睛明亮 金錢草 糖尿病
枸杞 感冒咳嗽 蒲公英 止血
六、作品評價,表現做得對的幼兒。
七、活動延伸
我們大自然中還有很多有用的中草葯植物。我們古代醫學家李時珍很早就寫了《本草綱目》一書,記錄了各種中草葯的用途,只要用它們放在水裡煮一下,喝點湯病就會好。大自然中還有好多奇特的花草有很大的用處,待你們長大後慢慢探索發現,為人們治病。
【教學評析】
這堂課還是上的蠻成功的,因為我園地處農村,園內綠化面積較大,花草樹木很多,為了讓孩子了解園內的花花草草,老師們專門設計了一個個好看的牌子,有:小手形的,笑臉形的,在上面寫上了名字。因此,小朋友已掌握了一些花草樹木的名字,老師平時帶幼兒散步時,小朋友無意中就問:「老師這是什麼草呀?」「為什麼它沒有掛上名字呀?」而這些都是不知名的一顆兩顆花草,不是一大片,我就向孩子們一一介紹了它們的名字,其中就有馬蘭、枸杞、金錢草、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等。春天我們就帶幼兒到戶外田埂上摘馬蘭、枸杞等野菜。夏天我們去找蒲公英,采一朵用嘴一吹飄到四面八方,小朋友們一個個像斷了線的風箏歡呼雀躍。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認識自然界中一些奇特的花草並能知道這些花草的奇特之處有葯用價值。根據綱要提出的科學教育指導要點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慾望,引導他們愛學習會探索。
整堂課以老師感冒咳嗽為導入,喚醒了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們平時都經歷過咳嗽、拉肚子,遇到這種情況只有打針吃葯才行。他們都有親身體驗,而這些中草葯只要我們周圍找一下就能找到,無毒、無副作用。現在孩子們都是家中的小主人,他們在家裡自己的爺爺奶奶患上的疾病如:膽結石、糖尿病都是常見病。他們家中也曾吃過這些中草葯。在最後的操作連線題時,大班孩子已有初步認識漢字的興趣,通過老師的範例講解,因此他們都能正確連線。
總之,這堂課的成功之處要讓孩子平時接觸並了解一些我們身邊奇特花草的名字和作用,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把這堂課上好。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勺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飲食工具,在生活中我們通過觀察,對比、引導幼兒發現他們之間的不同,培養孩子學會思考,從小養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激發孩子對事物的探索慾望和勇於探索發現的精神。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發現勺子的大小、外形、材質與勺子用途之間的關系,了解勺子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樂意根據勺子的結構發揮想像設計美觀實用的勺子圖案,體驗創新的樂趣。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在家觀察過各種勺子,了解過其各自的用途。
2、物質准備:「各種各樣的勺子」課件;各種外形、大小、材質不同的勺子;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大功臣「勺子」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進行一節科學活動,你們准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出發吧!小朋友們看看都有什麼?
2、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說一說飲食工具裡面的勺子
3、誰知道勺子能幫我們做些什麼?(勺子的作用可真大)現在請每位幼兒選一把自己喜歡的勺子輕輕坐下來。好,現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手裡拿的勺子是什麼樣子的?
二、觀察、探索
1、勺子的結構:大大的腦袋叫勺子的頭、長長的尾巴叫勺子的把、抓手的地方叫勺子的柄。
2、瞧,現在的勺子各種各樣,(展示收集到的勺子)我們一起來仔細的摸一摸它們有什麼感覺?再用你的小手去敲一敲,聽聽聲音,不同材質的勺子他們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我們來聽一聽。(找不同材質的勺子演示)
3、不同材質的勺子他們的聲音不一樣,他們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水勺(裝水、盛水用的)一般我們都是塑料的,也有的貼的,水和鐵長時間會生銹,一般我們都用塑料的,但是炒菜用的或者盛飯用的勺子都是不銹鋼的、(因為塑料不耐高溫)麵粉勺(裝麵粉、盛麵粉用的勺子)如:飯勺、飯勺兒:裝飯、盛飯用的; 湯勺、湯勺子:喝湯時盛湯用的(即湯匙); 炒勺:炒菜用的有柄鐵鍋; 掌勺兒:炒菜用的勺子;漏勺:瀝水用的勺子;
不銹鋼勺子:不生銹、耐用,但不防燙。(所以大的要配上木的或者是塑料的把)
陶瓷勺子:防燙,但易碎。
塑料勺子:耐用、防燙、輕便,但不耐過高溫度。
木頭勺子:防刮、防燙,但不耐過高溫度。
我們知道了不同材質的勺子,他們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那我們看一看老師拿的這兩個勺子有什麼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材質一樣)
三、幼兒嘗試
1、大小不一樣的勺子他們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老師在活動室里放了好多好多的容器,裡面有水、麵粉、豆子等等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嘗試用你手裡的勺子去試一試,看看你的勺子適合在哪一種容器中盛東西。
2、你的勺子適合做什麼?(幼兒自由說)
3、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課件「把勺子和相應的食物連起來)
四、勺子的發明
這么有用的勺子是怎麼發明的呢?
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使用的工具很少很少。剛開始人們用手抓水稻和粟來吃,後來人們加上水煮成熱騰騰的粥飯後就沒辦法用手抓了。聰明的人們發現用吃完肉的動物骨頭上的小窩或者是貝殼可以舀粥喝,這就是最早的勺子了。後來人們為了讓勺子更實用、更美觀,通過設計現在更是用漂亮的勺子就製作出來了。
五、創意勺子
1、為了讓勺子更實用美觀,人們還把勺子把、勺子柄、勺子頭進行了變化,我們一起看看(欣賞課件讓幼兒討論為什麼要設計成這樣,有什麼作用)
2、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勺子。
3、、幼兒展示交流自己設計的勺子。
活動反思:
「看」「想」「說」為教學主線,通過大量直觀的勺子圖片和作品實物,引導學生了解鞋子的特點,使學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裝飾美,從而把視覺經驗轉化為實踐經驗,並通過動手「做」,創造出了各式各樣有趣的鞋,達到了教學目標。
課前讓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上網搜集有關勺子的知識,使學生對勺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很高,設計勺子造型獨特,色彩和裝飾美感很強,學生學得開心!兒童眼中的世界真是豐富多彩,設計的造型也是千奇百怪,充分表達了兒童愛美的內心世界,連平時看起來粗枝大葉的男生們這次作業也不錯,很心靈手巧。欣賞評價別人的作品時,孩子們很大方,對同伴的發言、創作評價很高,引起眾人的同感和共鳴。
我想要使課堂更有效就要重視平時每節課都要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注意拓寬學生學習的知識面,注重每個教學環節的自然銜接,面向全體學生,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在看看、講講、想想中了解水的三種變化形態。
2、能力目標:能用語言或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小水滴旅行的過程。
3、情感目標:願意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激發孩子們進一步探索水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對水蒸氣、下雨、下雪、結冰的自然現象有一定的了解。
2、物質准備: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及和故事內容相符的課件;小水滴寶寶圖片;白紙,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水的變化過程。
難點是能夠畫出並說出水滴的變化過程。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小水滴寶寶圖片,提問:"看,這是誰呀?" "十一長假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媽媽去旅行了,小水滴寶寶也要出去旅行了,你們猜猜它會到哪兒去呢?"
二、播放課件,通過課件和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水的變化過程。
1、欣賞課件,幼兒初步了解水的三種形態。
(1)、幼兒欣賞第一段課件,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小水滴變成了是什麼?它怎麼變成水蒸氣的?"
(2)、幼兒欣賞第二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跟著雲媽媽飄呀飄,一陣風吹來,它變成了什麼?落到北極後它又變成了什麼?"
(3)、幼兒欣賞第三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變成雲後飄到了哪裡?從哪裡可以看出這是北極?"
(4)、幼兒欣賞第四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落到北極變成了什麼?"
(5)、幼兒欣賞第五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裡?對媽媽說了什麼?"
2、幼兒認真聽故事,進一步感受水的三態變化過程。
(1)、幼兒連續欣賞課件,老師生動的講述故事。
(2)幼兒討論:"小水滴在旅行過程中,有幾次變化,分別變成了什麼?":小水滴一共變了三次,分別變成了雲(水蒸氣)、雨、雪。它多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呀!
三、幼兒相互講講故事。
四、小水滴想把它這次旅行的過程畫下來,小朋友們願意幫幫它嗎?
1、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把小水滴的旅行過程畫下來。
2、展示作品,並簡單介紹。
3、老師幼兒作品。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新的《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興趣。我設計的這個小火箭的科學活動就重在於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通過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火箭上天,讓幼兒通過親身活動,在獲得大量豐富、具體的實際經驗及操作活動基礎上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大氣壓強的作用,積極思考動腦,自主的加以歸納、概括,最終得以真正理解與掌握。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流動的力量,感受大氣壓強的作用。
2、嘗試探索小火箭發射的高度與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關系。
3、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科學探索的 精神。
活動准備:
1、幼兒經驗基礎——對空氣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備:小火箭及發射器人手一個;記錄表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讓幼兒自由嘗試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體討論你用什麼方法讓火箭上天的?你最喜歡哪一個方法?
3、幼兒再次探索、游戲。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問引發幼兒思考:為什麼我們拍瓶子,小火箭能飛起來?
2、把瓶蓋蓋起來現在小火箭還能飛起來嗎?為什麼?
三、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系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流動的力量,感受大氣壓強的作用。嘗試探索小火箭發射的高度與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關系。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科學探索的 精神
1、請兩位幼兒比一比,誰的火箭飛得高。啟發提問:為什麼一樣的火箭,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呢?
2、請幼兒操作,探索小火箭發射高度與拍打瓶子力氣大小之間的關系,填寫好記錄表。
3、 小結:拍瓶子力氣用得大,火箭飛得高;力氣小,火箭也就飛得低。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准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於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麼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後,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麼字?怎麼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干什麼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了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里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裡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裡了?有什麼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准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台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天平稱測量物體的輕重。
2、知道物體的輕重與許多因素有關。
活動准備: 分類盒、天平、積木、彈子球、塑料球、棉花、幼兒數學用書《輕與重》。
活動重點:學習分辨物體重量的輕與重。
難點:幼兒動手操作測量物體的輕與重。
活動過程:
1、積累有關物體輕重的感性經驗:
請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比較物體的輕重。
-----「這些物體是一樣重的嗎?」
鼓勵幼兒用手去掂分量。幫助幼兒發現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有的物體的輕重差別很小,很難用手掂出來。
出示兩件重量接近的物品。
-----「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這兩種物品哪個重哪個輕?」
2、介紹測量工具-----天平:
幼兒嘗試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輕重,介紹天平的用法,準星必須居中,拿放要輕。
----「猜一猜這兩樣東西哪個輕哪個重?」
請幼兒嘗試用天平測量驗證。
3、選擇體積相同質地不同的物品比輕重,理解物體輕重與質地有關:
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盒子(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鐵塊)。讓幼兒猜哪個輕哪個重,然後用天平驗證。
請幼兒做幼兒用書《輕與重》中的練習。
延伸活動: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比比誰重誰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