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夏至小知識
擴展閱讀
繼續教育聽課軟體叫什麼 2024-11-15 13:37:23
帶一定的歌詞有哪些 2024-11-15 13:05:42

夏至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9 17:39:06

❶ 夏至地理知識

1、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
2、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南半球相反。
3、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4、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南極圈以內出現極夜。
5、地球公轉速度接近最慢。
6、這一天過後北半球白晝開始縮短,黑夜開始延長。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為夏至,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夏至之後,陰氣始生,陽氣開始衰退。「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全年最熱的天氣了。

❷ 夏至來臨,你知道哪些關於夏至的冷知識

在古代,夏至不僅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在清朝以前,夏至是全國性的節日,百姓會與家人們團圓;並且宋朝會給官員三天假期!

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是一個區域旋轉一次的時間。但是如何定義和測量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呢?

一種最簡單的方法,是計算太陽兩次到達天空中同一個地方的時間間隔。通過這種方法獲得的一天的時間稱為真正的太陽日,指的是太陽到達一天的位置的兩次之間的時長。

然而,這種計算有一個問題。除了自轉之外,地球也在公轉,太陽實際上每天都在緩慢移動,所以會有一個小的時間差。此外,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的,線速度不斷變化。這將導致真正太陽日的長度每天都在改變。

因此如今我們每天的中午不是一天中真正日中的時刻。

❸ 今天是夏至,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鹵面和炸醬面。這大概是因為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3)夏至小知識擴展閱讀:

夏至的淵源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候、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

在歷史發展中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歷,成為農歷的一個重要部分。廿四個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❹ 冬至和夏至分別有啥含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著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這一天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著數九寒冬即將來臨,天氣非常寒冷,這一天夜最長,晝最短。

炎熱的時期即將到來。 到了夏至,夏天基本上就過了一半,到了這個時候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雖然夏至很熱,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家要做好預防准備。

好多的人都分不清楚這兩個節氣的意思,其實這二者很好區分,一個是在炎熱的6月,一個是在寒冷的12月,正好相隔了半年的時間,氣溫也是冰火兩重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夏至來臨的時候沒有什麼具體的習俗,但是有些人在這一天會熬一些綠豆湯來解暑,它是炎炎夏季最重要的解暑利器。但是冬至這一天就不同了,它有傳統的食物來紀念,那就是餃子。

到了這一天北方每家每戶都會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餃子,南方會吃上一碗香甜的湯圓,以此來表示合家團圓之意。

無論是夏至還是冬至都是二十四節氣中兩個最極端的節氣,但這兩個節氣一定要跟立夏和立冬區分開來,因為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大不相同。

(4)夏至小知識擴展閱讀:

夏至養生:

1、多吃苦味食物

夏季陽氣盛於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

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勿過咸、過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2、運動時要防止中暑

夏季炎熱,要尤其注意中暑的情況。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如要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湖邊、公園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

3、赤膊露背不可取

夏天出汗較多,因此不少人偏愛露背裝、露臍裝,認為這樣更加的涼爽。但這樣這樣很容易讓人體受涼,影響到脾胃,出現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痛狀,更可能引起痛經、月經紊亂及宮寒不孕等疾病。 天氣炎熱,首先做好避暑 夏至之後,

4、天氣逐漸炎熱,首先要做好避暑

外出時,要根據自己的體力決定行程長短,不要過度疲勞,否則,抗暑能力會下降。醫生建議,出門要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做好防曬措施,戴上透氣、散熱及通風性能好的涼帽。

打上太陽傘,塗防曬霜等。在家中,還可以准備一些防暑葯物,比如消暑平肝的菊花,清火的金銀花、荷葉、桑葉、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等。

5、「晚睡」早起,中午最好補個覺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專家介紹,春夏季節,自然界陽氣處於升發狀態,人體的陽氣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應該保持一個充沛的狀態。

但在養陽的同時,還得兼顧養陰,這樣才能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狀態,避免三伏天出現陰虛的問題。 固陽養陰,一個很好的做法是晚睡早起,中午補覺。當然,這里說的晚睡並不是熬夜,只是適當晚睡而已。

6、運動不宜大汗,提倡每天溫水洗澡

運動調養,是各個節氣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至時節,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最好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

鍛煉身體最好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項目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如果運動過激,會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易損陽氣。

建議:運動之後,出汗過多,可適當飲用淡鹽水或綠豆鹽水湯,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症、黃汗等多種疾病。

7、少吃冷食

頻繁地進食各種冷凍飲品、冰鎮瓜果、雪糕、冰淇淋等寒涼食物,就會使胃部受到強冷刺激而造成胃部急劇冷縮,胃部需要的氣血急劇增加,心臟和脾臟調動大量的血溫熱腸胃。

經常如此,不僅脾胃受損,心臟也跟著受累。體內寒濕加重,水濕、廢物和毒素又無法及時、順暢地排出體外,身體免疫力下降。同時還會引發毒素堆積,導致顏面生暗瘡、長色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冬至



❺ 關於夏至的知識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夏至作為古代節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清嘉錄》)。 日期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1.37,20世紀=22.20。 舉例說明:2088年夏至日期=[88×.0.2422+21.37]-[88/4]=42-22=20,6月20日夏至。 編輯本段夏至由來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葯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我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❻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的由來是什麼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7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夏至以後,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

夏至的物候現象

一候鹿角解: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

二候蟬始鳴: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葯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❼ 關於夏至節氣的地理知識點,你都牢記了嗎

關於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所有地區達到晝長達到一年中最長,夜長達到一年中最短。南半球那就反之。

❽ 夏至養生小常識 夏至飲食要注意哪些禁忌

1、要清涼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牛仔服飾,夏季不適合穿這種衣物。衣服顏色盡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樣容易吸汗和透氣。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2、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3、晚睡早起睡午覺
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從這天開始,一定要睡午覺。夏至陰生,在中醫理論中,午覺是以陽養陰,子覺是以陰養陽。只要能合上眼睛一會,就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