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幼兒園夏日家教小知識
擴展閱讀
如何向男性普及性教育 2024-11-17 14:48:52

幼兒園夏日家教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12-22 04:22:36

1. 家庭教育小知識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家庭教育小知識,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交談。交談的質量,跟交談的藝術有密切關系。

交談,是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娓娓談心。交談的時機應該是恰當的,交談的話題應該是有益的、孩子是感興趣的。交談之前,家長應該誘導孩子無拘無束地把心裡話傾吐出來,然後,再把自己高於孩子的見解作為一份禮物回贈給孩子。通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思想交流,使孩子受到教誨和啟迪。單純的家長講、孩子聽,沒有反饋切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流。至於家長借交談對孩子進行挖苦訓斥,抓住一件小事嘮叨不休,使孩子反感生厭,則更是不可取的了。

交談的藝術,主要體現在交談時機的捕捉和交談方式的運用上。一般地說,家長和孩子雙方在情緒不佳時,特別是在氣頭上,不要交談;在事情的原委還沒有搞清楚時,不要交談;有局外人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請不要做批評性的交談;在飯桌上,在孩子睡覺前,也不宜做批評性的交談。家庭教育的特點是「遇物則誨」,所以教育的時機要靈活掌握,一切從教育的需要,特別是教育的效果出發,以孩子能接受為准則。交談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漫談式、調查式、激勵式、嚴肅批評教育式等都可採用。其中的漫談式,即不拘時間、地點、內容,海闊天空、輕松愉快地交談,常常是孩子歡迎交談方式。

成功的交談,似春風化雨,孩子是會受到教益的。

二、跟孩子一同活動的藝術

家庭氣氛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動,就是創造家庭良好氣氛的有效做法之一。

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

跟孩子一起去野外遊玩。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百花,夏日的蟬鳴,秋季的落葉,寒冬的白雪,對孩子都會有無窮的吸引力。家長掐著時令帶孩子郊遊,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色會帶給孩子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喚回家長對童年趣事的回憶。共同的心境和語言,使長幼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消失了,多少教育內容都可以在此時此刻進行。

跟孩子一起去參觀游覽。假期若能帶孩子到外地旅遊,孩子是最開心的。那些名勝古跡和各種展覽都值得去看一看。游覽時,若家長能做精闢的講解,孩子是最為佩服;如顯知識不足,則會迫使家長去翻書查資料,這更能贏得孩子的心。

跟孩子一起上街購物。孩子小的時候喜歡跟家長逛商店,順便要點民愛之物,家長可乘機介紹商品知識,灌輸勤儉持家的道理。孩子長大一點了,可以為家、為自己購物,家長陪著當參謀,邊買邊談,邊看邊談,邊走邊談,兩代人之間相互沒有戒備,是教育的好機會。

跟孩子一起娛樂。晚飯後,節假日,一家人各展特長,吹拉彈唱,談天說地,讓家庭充滿歡樂的氣氛,增強了家庭的凝聚力和生活的情趣。

家長和孩子共同活動的內容很多,共同活動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溝,融洽感情,寓教於樂活動之中,讓家庭教育在歡樂、親切、無拘無束的活動中進行。

三、表揚、獎勵的藝術

對孩子進行表揚、獎勵也是很有學問的。

表揚、獎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重復良好習慣形成;在表揚和獎勵中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是非感,有助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的加深。

孩子改選履行了父母的要求、希望,可以給予表揚、獎勵;孩子有了良好的行為表現,雖只是苗頭,也可給予表揚、獎勵;孩子完成了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表現了勇敢的品質或一定的毅力,也可得到父母的.表揚、獎勵;孩子獲得了光榮稱號,父母要給予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應以精神獎勵為主。比如:誇獎、贊許、點頭、微笑、親昵等,都能達到激勵孩子上進的目的。物質獎勵也要有,對年紀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質獎勵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可以贈送書籍、衣物、玩具、學慣用品等,但要慎用金錢,更不能讓孩子小小的年紀,純凈的心靈過早地染上銅臭氣。

家長要把握住表揚、獎勵的時機。孩子興奮起來,來得快,去得也快,家長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脈搏,該表揚、獎勵的時候要及時,使他們良好的表現得以強化,得以鞏固。如果是馬後炮,就會削弱激勵作用。

再有,表揚也好,獎勵也好,都要實事求是,因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評價,要讓孩子在表揚和獎勵中去認識自己。過高,容易讓孩子盲目滿足;過低,又不容易達到到激勵的目的。另外,表揚、獎勵,家長的態度要真誠,最好不要事先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守信;絕不能在獎勵的程度上與孩子討價還價。

近幾年,有些「學者」把「賞識教育」稱為「萬能的教育」,並且說:「賞識孩子時,可以無中生有。」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想用一種教育方法取代所有的教育手段是不科學的。

四、向孩子道歉的藝術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氣氛。

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五、寬容的藝術

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後,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舍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並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列寧8歲時,隨母親去姑媽家做客。他不小心打破了一隻花瓶,當時無人看見,查問原因時他害怕也沒承認。細心的姑媽猜著準是淘氣的列寧打的,不過媽媽一直保持沉默,等待著兒子民中萌發羞愧感。三個月後,媽媽親昵地撫摸著兒子的頭,欲有所言,不料列寧失聲大哭,講出了打花瓶的事。媽媽安慰兒子,並寬容了他。媽媽知道兒子在這場內心的道德斗爭中,美的、誠實的品質取得了勝利。

印度聖雄甘地,少年時染上了吸煙的壞習慣,進而發展到偷錢買煙的地步。他深感痛苦和悔恨,便把自己墮落的過程詳細地寫在一個筆記本上,並鼓足勇氣把它交給了父親,渴望得到父親的教誨和懲罰。父親沒有責備他,只是久久地凝視著甘地,兩行熱淚滾滾落下。父親的寬容使甘地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從那以後,甘地痛改前非,走上了正路。

可見,寬容的確是效果很好的教育手段。應用時,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實施寬容教育的前提,必須是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認識,並深感內疚、悔恨時方可運用寬容手段。

家長准備原諒孩子的過失時,應該從表情上、語氣上使孩子感到家長對孩子所犯的錯誤很痛心,並相信自己能夠悔改。如列寧母親對列寧的撫摸,甘地父親的熱淚,都是對他們極好的教育。家長不可取無所謂的態度,使孩子如釋重負,沒有壓力,缺乏改正的決心。

寬容,是為了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而這種習慣和品德只有在實踐的鍛煉中才能產生和鞏固。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某件事沒有干好,就再不讓孩子動手參與了,允許孩子去干好的事情,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寬容。

寬容,絕不等於放任、撒手不管。寬容是積極的教育,縱容是家長失職的表現。

2.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孩子是媽媽們的心尖,身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及時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些托班育兒小知識是我們所需要的。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1

小孩流鼻血一般多是由於鼻中膈的前部受傷所致,這個區域有數條血管交會於此,且又是動脈,所以出血量很多。容易流鼻血的小孩大概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罹患感冒的小孩──因為感冒會使得鼻黏膜的扺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症狀(鼻塞、流鼻水、鼻膿等)會令小孩做出一些直接傷害到鼻黏膜的動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因而易流鼻血。

二、罹患鼻過敏的小孩──因鼻子發癢、流鼻水、鼻塞,會經常挖鼻子,因而使得鼻黏膜經常受傷而流血。

三、有用手指摳挖鼻孔習慣的小孩──由於經常摳挖鼻孔使得鼻子等入口處及鼻前庭反復受傷,結痂,再沾上鼻屎,小朋友更會情不自禁地摳挖,如此惡性循環,久而久之,鼻子入口處及前庭部就會產生潰爛,而容易流血。

四、有血液疾病的小孩──這種小孩雖然鼻子沒有受傷,但卻時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緩慢,但是次數卻很頻繁,這種型態的流鼻血常是由於血液疾病所致,遇上此情況,須立刻到醫院做血液檢查,以防萬一。

父母不可看到大量出血就亂了方寸,最好立刻用拇指及中指同時緊壓兩側鼻翼,使出血的部位受到壓迫而停止流血,約五分鍾後鬆手

看看是否止血了,若繼續流血,則再重復緊壓鼻翼五至十分鍾,則大多數可止血,若不行,就必須趕快找耳鼻喉科醫生急診了。

許多父母看見孩子流鼻血,常會用衛生紙或棉花塞入小孩鼻腔意想止血,但常因壓力不夠或部位不對,不能止血,此時父母常會讓孩子平躺下來,以為可幫助止血,其實這么做並不是適當的,因為孩子一躺下來,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會往後流入口腔,流向喉嚨,反而使小孩呼吸困難,或吞入大量血液,刺激胃壁引致嘔吐且帶血液,更令父母驚慌失措。

其實,小孩流鼻血不需太驚慌失措,只要妥善處置,大概可獲得解決,但最重要的還是預防重於治療,若小孩感冒,就趕快就醫休息,有鼻過敏的小孩就得長期控制過敏的發作,對於習慣摳鼻子的小孩,就得時時去勸止,對懷疑有血液疾病的小孩,須趕快送醫檢查。

家長要與幼兒園配合教育孩子

過了三歲後,寶寶會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就是幼兒園,他們要溶入一個大的大的環境中,不在是家裡那麼小的一個環境了,也不再是只有自己,而是要與一幫孩子在一起了,那麼孩子的教育要如何做才能與幼兒園配合好呢?

一、應走出家教誤區

首先,教育孩子是家長一生的責任,無論孩子處於哪種環境中,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教育的,所以家長要知道自己不可能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都推給老師,以為只要有老師就行了,老師不可能把做人的道理,生活常識,知識等等全部都教給孩子,這是不可能的,老師也只是都會孩子一部分而已,大部分還是要靠家長來教的,所以父母要擺正心態,當孩子上幼兒園時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以及發生的事,並及時解決和究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而不是一味的全都推給老師,家長與孩子呆的時間是最長的,所以受家長的言行舉止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我們的家長要為孩子做好第一老師。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要一味的愛護或者一味的苛責,這都是不對的,該愛的時候就得愛,該嚴時就得嚴,要相結合才是科學的。

孩子的教育永遠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問題,而做為父母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很好的掌握好愛與嚴的這個度,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孩子提什麼要求都滿足,有的家長對孩子對過分嚴厲,一點小事也要打罵訓斥,這都是不對的教育方式,所以父母要好好的掌握一下這個度。

再次,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勿只重知識,輕個性行為發展。

家長注重孩子學到的知識量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品德與性格的形成,有的家長只關心孩子學到了什麼,對於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則不予理彩,孩子還小,還是應該更形成良好的習慣為重,防止孩子不良習慣的形成。

二、積極配合,與幼兒園教育同步

首先,家長要時刻與老師進行溝通,現在一般老師都建QQ群,媽媽可以經常在群上了解些信息,知道學校的教育規劃與知識要點,這樣在家也可以很好的督促孩子,明確孩子的學習與生活准則,培養良好的習慣。

其次,平時家長除了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外,還可以把家裡的表現與老師進行溝通,這樣可以很好的協調好孩子學校與家裡的表現,好的就表現,壞得就要改正。

三、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家長活動,重視家園聯系

現在的幼兒園每學期都會有一次的家長開放日,家長要積極參加這類活,這樣可以觀察孩子在校的表現,同時也可以很好的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老師對每個孩子的態度和關心程度也會不一樣,家長去參加時也可以多注意老師對孩子的態度等方面。

此外,家長也必須用教育理論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效能。

總之,只要家長堅持家庭與幼兒園教育並重的原則,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

說了這么多,其實無外乎就是要與老師多溝通了解孩子的表現與習慣,同時要配合園方進行教育孩子,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並且要認清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寶寶入園後父母要做哪些准備

寶寶入幼兒園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雖然很多媽媽都已經做好了孩子哭一個禮拜的打算,但是真的看見寶寶哭得皺巴巴的小臉蛋心就忍不住疼起來了,其實孩子入幼兒園是必經的一個過程中,家長們也不能夠代替去承受,只有孩子自己來克服,但是家長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做好過度,讓孩子可以有所進步。

第一、教給孩子一定的人際交往技巧

很多孩子哭泣的原因是因為離開了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身邊一堆小朋友讓他們覺得害怕,無從交流,針對於寶寶的這個小心理,爸爸媽媽可以在孩子還未入園之前就培養下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多讓孩子跟同齡寶寶玩耍,帶著孩子多出去走一走不要總是呆在家裡面,習慣於呆在家裡面而減少跟外界溝通的孩子會更加敏感,適應起幼兒園生活所花費的時間要更加長。

第二、開導孩子,及時疏散負面情緒

孩子對於幼兒園的抵觸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排斥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他們紓解開來,如果孩子始終對於幼兒園很抗拒,對於他後面的生活以及個性培養都有負面的影響,爸爸媽媽跟幼兒園老師要多交流,並且幫助孩子可以體會到幼兒園生活給他帶來的成就感,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肯定孩子的進步,當孩子學會一首歌或是一支舞蹈的時候,父母要不吝嗇誇獎,讓孩子可以對幼兒園有一份感激喜歡的心情。

第三、懂禮貌的孩子會更受歡迎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有著家人全部的關愛,但是愛孩子要有一個度,不要溺愛他們,家長在寶寶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培養他們懂禮貌的好習慣,教孩子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些文明詞彙,例如「謝謝」,「不客氣」等。大方地向別人問好等。孩子說話時,教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第四、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入園之後,父母要主動跟老師進行溝通,跟老師介紹自己孩子的個性特點,以便老師們可以因材施教,另外鼓勵孩子多參與一些群體的活動,許多幼兒園都會給孩子很多交流和玩樂的機會,像是益智游戲,群體游戲等,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等孩子感受到游戲帶來的樂趣後,他們對於幼兒園的排斥也沒有那麼深了。

總結:孩子上幼兒園,牽動的是全家人的心,為了讓孩子可以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要多加費心,平時多跟孩子進行交流,減少孩子的不安和顧慮,幫助孩子積極成長,在培養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師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要彼此信任,跟老師做好配合,多跟教師交流孩子的情況,教育發揮最大效率。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2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送寶寶到托兒所家長要注意

1、孩子在心理上必須成熟到足以承受和媽媽分開的程度。對於那些還不滿兩周歲的孩子來說,只要他在自己的身邊看不到自己的母親,他們就會誤認為,媽媽永遠地從自己身邊消失了,從而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不安。一般來說,只有當孩子長到3周歲左右的時候,他才能夠產生「媽媽只是暫時不見了,過一會還會回來」這樣的想法。當然,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通常,女孩子在這方面成熟的會比男孩子更快一些。對於那些成熟得特別快的孩子,即使在他們2周歲左右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到托兒所,他們一般也會適應的。對於未滿2周歲的孩子,則要盡可能地不把他們送到托兒所里去。因為只有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表達能力的時候,他們才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正確地傳達給他人。對於未滿2周歲的孩子,他們的表達能力還非常欠缺,所以就很難判斷他們的心理成熟程度究竟如何。

2、孩子要具有能夠和自己的朋友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的能力。如果你的孩子現在還處於霸著自己的東西不放、別人連碰都不能碰一下的`階段,或者還存在著總是試圖「獨占」自己老師的情況,那麼,要想把他送到托兒所則為時尚早。

3、孩子必須懂得自己上廁所,不隨地大小便,食慾好,不挑食,同時身體也要健康。

對於正處在生長期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得到完全的發育,如果經常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活動,就非常容易生病。因此,對於那些身體素質弱的孩子,應該等他們長到一定的程度以後,再把他們送到托兒所里去。這樣做的話,就可以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托兒所的老師們要注意

1、托兒所里的老師要盡可能地多一些。對於那些還不滿3周歲的孩子來說,平均每3-4個孩子就需要有一名老師照顧他們。對於3-5周歲的孩子,則平均每7-8個孩子就需要有一名老師。

2、如果托兒所里的老師所學的專業就是「幼兒教育」的話,當然更好。但是,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她們要真正地喜歡孩子、並且心地善良、熱情。當然,如果你重視的只是孩子的學習,那就另當別論了。

3、托兒所里的通風要好,空間也要盡可能地大。

當然,也會存在這樣一些情況:自己住處周圍的托兒所並不能完全具備以上的條件,可是由於客觀的原因,你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托兒所去。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要突然就把孩子長時間地送到那裡,而是要有一個過渡期。開始的幾天,你要和孩子一起去那兒呆上幾天;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每天你可以和孩子分開1-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然後,再逐漸加大和孩子分開的時間。採用這種方式就可以逐漸減少孩子心理上的不安,使他逐步適應托兒所里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托兒所里的老師也要對這個孩子格外地加以照顧,要經常抱孩子,讓他經常呆在自己的身邊,從而使他和自己逐漸親近起來。有時候,孩子上托兒所上得好好的,可是在某一天突然就不想去了。這時,你就要認真地檢查一下,到底是哪些因素使孩子不想去了。等到這些因素都被完全消除以後,你再送他們去也不遲。如果你為了養成孩子上托兒所的習慣,經常使用強迫的方法硬讓他們去,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就會出現孩子堅決拒絕上幼兒園的情況。

如果孩子們硬鬧著不想去托兒所了,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即使你暫時還搞不清楚這些原因到底是什麼。你一定要有耐心,你可以先讓孩子休息幾天,然後再送他去。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孩子不願意去托兒所怎麼辦?

1、保持一顆平常心,自己不要太緊張,你一緊張,你的態度、言詞、語調、甚至眼神都會表現出來,孩子也會緊張。

2、要表現出愛他,但不要好像他在托兒所受委曲,回來「補償」,給買許多好吃的。好玩的,以使他對比這兩個地方,覺得家裡比托兒所好,不想去。

3、和老師經常聯系,把孩子在家的表現向她反映,希望她更關愛他,讓他快一點渡過這個不適應的階段。

4、有意識地在他和家人面前談托兒所的優點,比如老師怎麼怎麼好、玩具怎麼怎麼多、有小朋友一塊兒玩怎麼怎麼開心等,讓他對托兒所更有好印象,願意去。

5、既然已經決送孩子去托兒所了,就這樣做下去,過兩三個月再看,如果他還是哭鬧,可以不送,等到三歲再送,那時,他會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了。最要緊的一點,是不要經常去托兒所「偷看」他(許多家長都有過這種做法),當他發現一次,就老會期待再看到你,反而不願在托兒所了。

6、在家長可以進行早期教育,自己當老師。

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孩子不願意去托兒所的原因

1、年齡:兒童從五、六個月開始到兩歲左右,有一種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的現象,感到在陌生人面前或陌生環境中,沒有安全感;

2、氣質:敏感的孩子適應環境慢;

3、平時很少見到陌生人的孩子、很少到陌生環境去的孩子,適應環境也慢;

4、孩子入托以前對他的入托准備(主要是精神上的准備)做得不夠,以使托兒所的一切,對他來說非常陌生,也就沒有安全感了。

5、老師的教育方式。過份嚴厲和放任不管都不好。

托班育兒小知識給家長3

托班家長育兒知識:寶寶要不要提早上托班

要不要把兩歲寶寶送托班?有觀點是說這么早送托班過早母子分離長大後缺乏安全感?

一般來說,不主張2歲的孩子上全天的托班,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還不能完全適應集體生活。

1、生理上,2歲左右寶寶自理能力還不夠,吃飯、睡覺、大小便等各方面都是問題,2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能力相對也較差,如果寶寶這些方面都不能自理,話又說不清楚,去了幼兒園以後會很受罪。

2、幼兒園老師可能照顧不周。幼兒園一般都是3個老師,即使一個班只有10個孩子,每個老師也要看3個孩子,有時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如果寶寶尿褲子或睡覺起床後,老師很難即使發現和更換,寶寶就特別容易受涼生病。

3、心理上,2歲的寶寶正是自我構建的關鍵時期。出生時,寶寶都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2歲時,他們剛認識到媽媽和自己是不同的個體,自我開始形成,但這時的寶寶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們依然粘著媽媽,不願分享玩具,與周圍的小朋友也沒有互動。

一直要等到寶寶3歲後,自我構建完成,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有與同齡人交往的渴望,他們更願意離開媽媽,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體生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3歲以上小朋友要上幼兒園的原因。

4、寶寶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分離焦慮期」。最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上托班還是上幼兒園,孩子都將面臨生命中的第一次「分離焦慮」,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

如果您因為家庭原因,只能送孩子上托班,也不是完全不可行,但是要請您考慮以下兩個因素:

1、寶寶的自理能力是否准備好。如果寶寶飯吃得很好,不要人哄就能安靜入睡,入睡時、起床後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會告訴老師,可考慮讓孩子去托班。

如果孩子什麼都不會,還是等孩子大一點,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強一點了再進幼兒園。

2、孩子心理上是否做好建設。寶寶在此之前是否有機會和媽媽分離達到一天之久。

家長還需要考慮的是送寶寶入托班的初衷:

1、單純為學知識送托班沒必要。有些家長送孩子入托班是為了孩子養成好習慣,或是希望孩子能提早系統地學一些知識,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送孩子上幼兒園,完全沒有必要。

2歲時托班還不會教什麼實質性知識,而且2歲兒童對學習完全沒有概念,無論是理解力還是吸收能力都尚未發育成熟。

2、家長自身是否有焦慮。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非常焦慮,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里受傷、被人欺負、餓肚子、生病等等的話,那麼建議家長緩一緩再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例如家長每天去接孩子時,一見到孩子就非常緊張地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又看又摸,深怕孩子哪裡不舒服,哪裡吃虧了。這就對孩子傳達了一種焦慮的情緒,而且會在孩子身上得到強化,孩子自己對上幼兒園也會焦慮起來。所以這種情況不建議家長過早把寶寶送入幼兒園。

托班家長育兒知識:托班新生入園三部曲

1、入園前

對於一個從未離開過家庭的幼兒來講,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和人群中長時間地生活,很自然地會產生不安全感及各種不適應的反應。家長應於幼兒入園前一段時間給予幼兒情緒上的輔導,告訴他(她)幼兒園及所在班級的名稱,並結合幼兒的興趣將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描述給孩子。同時,家長還可以提前帶孩子一起來幼兒園參觀,看看幼兒園里漂亮好玩的玩具,認識一下班裡的老師和小朋友,熟悉環境和教師,使幼兒園對孩子來說不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家長還可以將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描述給孩子,使孩子從內心嚮往幼兒園,誘發寶寶入園的慾望。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初入園的孩子可以帶一兩件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手裡拿著自己熟悉的東西,孩子會有一定的安全感。

2、初入園

幼兒年齡較小,正是分離焦慮表現較明顯的時期,所以幼兒來園難免有哭鬧現象。但孩子這時的注意力也容易轉移,在教師組織活動的情況下,孩子的哭鬧現象會有所好轉,但孩子思維的另一個特點是直覺形象性,看到家長(不僅是自己的家長)又會想家、想爸爸媽媽。所以為避免增加刺激孩子的機會,家長送完孩子後即可離去,相信教師會用適當的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之投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如果媽媽捨不得寶寶哭,一哭,媽媽就妥協讓步,很可能使寶寶形成習慣,久而久之,哭就成了要挾媽媽的手段,孩子的分離焦慮不但不能很好的解決,反而有可能加重。

對於初入園的孩子,媽媽要注意多問一些正面的話題,如在幼兒園里有什麽高興的事啊,和小朋友們玩過哪些好玩的游戲啊,講一講班裡有意思的故事等。最好不要問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媽媽了。本來孩子就覺得離開父母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一強化,很可能使寶寶傷心備至,進而更對幼兒園產生逆反心理。

新入園的前一兩個星期,孩子可能會對幼兒園產生抵觸情緒,還可能身體不適,不願去幼兒園,有的還可能會出現夢中驚醒的現象。這時父母要密切觀察孩子身體、情緒等各方面的變化,盡量給孩子心理上的安慰,使幼兒有安全感,引導幼兒發現幼兒園的樂趣,幫助他們親近班裡的老師和小朋友,對老師有信賴感。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給孩子請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現出堅決要求他去幼兒園的態度,一般來說,隨著幼兒對新環境的熟悉,幼兒會在20天左右的時間適應幼兒園生活。

3、入園第一個月

幼兒園的食譜是考慮到營養的均衡經園醫的營養計算而制定的,但新入園幼兒可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加上尚未適應幼兒園生活,可能會上火,所以要注意給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一般來說,初入園幼兒由於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部分寶寶入園一個月左右,體重會有所下降,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狀。只要不是十分嚴重,均屬正常現象,家園溝通,加強生活護理和幼兒心理的調試,一般會度過難關。

托班家長育兒知識:托班入園物品清單

1、一個小書包,做上方便辨認的小標記。小標記可以個性化定製,寫上小朋友的名字,也可以使用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的貼紙等。書包不用買太花哨,不用買太大,能放下一兩件換洗衣服就可以了。准備書包是為了培養小朋友上學的感情,裝他自己的東西,最好能讓孩子自己整理。

2、書包內准備一套換洗的內衣褲。小朋友在幼兒園發生突發情況後可以更換。大部分幼兒園會給每個孩子准備一條墊被毛巾,特別會出汗的小朋友建議家長多備一條干凈的小毛巾。

3、可以帶一樣小朋友特別喜歡的小玩具,小玩偶,繪本等。這些小玩具可以讓孩子在幼兒園有熟悉的物品記憶,也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緩解入園的焦慮。

4、准備一套小朋友的個人頭像照片,一般准備6-7張。這些頭像照片會貼在書包櫃、座位、茶杯位、毛巾位等地方,幫助小朋友盡快找到自己的個人物品。

5、幼兒園的棉被,床上用品,開學報到可以提前帶回家,家長做上標識。綉上、寫上名字都可以。

6、最好不要帶零食之類的東西。

3. 老師應知的幼兒教育知識大全

幼兒 教育 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關於幼兒教育幼兒園的老師應知的知識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老師應知的幼兒教育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老師應知的幼兒教育知識一
1、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他吃飯時他說“我自己吃”,當你幫他穿衣時,他說“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科學 育兒知識 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說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秘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說明不能那麼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3、相互間多多交流

幼兒育兒知識;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兒園育兒 知識大全 孩子的各幼兒園春天育兒知識種想法,也應該把你的大班育兒知識想法告訴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時做什麼工作,媽媽平時喜歡吃什麼,爸爸媽媽對寶寶什麼表現感到很高興等等。對孩子敞開你的心扉,孩子也會同樣對待你,交流的問題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就有了默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裨益。

4、適時調整關愛的方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關愛方式,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人,事事都包辦代替。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好時機,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幫助他成長,這樣不會壓抑孩子的才智。例如,當孩子過兩歲生日時,你可以對孩子說:“寶寶又長大一歲了,從明天開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臉了”;又如,當准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你可以對孩子說:“寶寶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從現在開始要自己一個人睡覺,學會蓋好被子。”
老師應知的幼兒教育知識二
一、“有人情味”的老師

托班新生人園期間,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這些小寶貝們的集體意識,不能打人、咬人,不搶玩具……那一陣子的工作用“不堪回首”這個詞最貼切了。

這些3歲左右的孩子們,讓我們每天都在手忙腳亂中度過

這邊剛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邊已經尿褲子了;

喂飯的勺子剛拿到手中,後面已經在你背後吐了起來;

剛拉開一對打架的,那頭又多了兩排牙齒印……

孩子們的哭聲把我們的心都要哭亂了。為了防止孩子們在我們開門的時候往外跑,我們在晨檢室和活動室之間擋了一張桌子,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要爬上去,彷彿只要爬過去,到門口,門外就有他的家人一樣。我們一次次的抱他們下來,他們又一次次執著的爬上去,還有膽小的孩子,一動不動的站在一個角落,默默地流著淚,拒絕老師的懷抱,拒絕老師的安慰,但是眼睛向門口張望著,眼神里充滿了無助,讓我們看的心裡酸酸的……要不停的詢問每一個孩子是不是要喝水、尿尿,還要把他們扶上廁所,幫他們脫褲子、提褲子,再扶下來,要教孩子們怎樣接水、怎樣洗手……其實,不管孩子們有什麼樣的表現我們都能理解。幼兒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幼兒園,無論是吃、住、行等對他們來說都出現了困難。如剛來幼兒園的時候洋洋還不太會說話,老把“老師”叫成“老雞”,他的媽媽十分著急。我就與同班老師一起幫助他。如晨間來園時,我們經常去抱抱他、親親他,利用他坐在我腳上的時間,與他交流一會兒,教他說話;他要什麼東西,他來尋求我的幫助,用手指一指,雖然我明白,但還是假裝不知道,一定要他開口說。現在他慢慢的變活潑了,已經能說很多的話了,他的媽媽也十分高興,送到幼兒園里沒有錯。

二、“愛偷懶”的老師

剛開學時我們班的孩子都是哭的哭、鬧的鬧。對於這些寶貝的“金疙瘩”,我們恨不得長三隻手去抱他們,安慰他們,以至於對他們是有求必應,這個在那邊喊:“老師,我不會插牛奶。”那個說:“老師都不來喂我吃飯。”雖然我們是忙得團團轉,可是還是解決不了“供大與求”的問題,看來是我們包辦的太多了,以至讓孩子們產生了依賴的思想。於是我們就“以懶治懶”來改變孩子們的“懶”。

【懶“動口”,用音樂提醒孩子】

剛開始收積木時我們會用語言提醒孩子們把積木放到原來的位置,可是我們費勁口舌,每次都像唐僧念的“緊箍咒”一樣,念的自己都嫌煩了,他們卻依然我行我素,還是要將積木亂放,我們就在放積木的筐架上貼上標志,再在積木籃子上貼上標志,讓孩子們根據籃子上的標志,把它放到相應的積木架子里去。不過幾天孩子們就不再亂放積木了,而排隊也是我們班級里的一大難事,剛開始排隊我們就像“吆小鴨”一樣要將他們一個個拉到位置上,喊了這個,跑了那個,拉了這個,走了那個,他們像一群毫無目的的鴨子,任我們怎麼拉就是不知道自己排在哪裡。於是,我們就在他們排隊的地上貼上了他們身份的標志(和他們開學時的動物標記是一樣的),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過渡環節中我們也用上了“電子琴”這個幫手,它裡面存了很多的音樂,我們在收拾積木時就放“鈴兒響叮當”的音樂,在繪畫的過程中就放“夢幻曲”。這樣我們平時就可以少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而孩子們也更加容易接受這樣的 方法 。

【懶“動手”,讓孩子帶動孩子】

不同的家庭背景使幼兒存在著各自的差異。我們充分利用每個孩子的優點,帶動其他幼兒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樣也可以減少孩子的依賴感,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如在午睡脫衣服時,請孩子相互幫助拉衣袖管,在起床時請孩子們相互幫忙拔鞋子,還可以請孩子做“小老師”來示範插牛奶的方法,這樣孩子就不會再“纏”著老師,樣樣都請老師來幫忙了。

三、“控細節”的老師

【隨機糾正不良行為】

上午半日活動中或近日發現孩子中表現出的不良共性行為,老師隨機可編一個簡短的 故事 來引導教育孩子正確的言行。如:有一次,我看到了我們班的一銘在區域活動時,將一塊塑料積木咬了幾個深深的牙齒印。我利用當天午飯前的這段時間講了一個“玩具寶寶哭了”的故事,孩子們(雖然是中班孩子了,但多數是新人園的孩子)都聽得非常認真。聽完故事後,提問:“玩具寶寶為什麼哭了呀?”“是小芳咬它了。”“那後來小芳怎麼啦?”“小芳肚子痛了。”“為什麼?”“玩具寶寶被咬得痛了。它還願意和我們一起玩嗎?”孩子們邊搖搖頭邊回答:“它不願意和我們玩了。”“那我們怎麼和玩具寶寶玩呢?”“要愛護玩具寶寶。”可見,以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孩子們懂得一些初淺的道理是小年齡孩子樂意接受的教育方式。

【隨機講講新鮮事】

孩子雖小,但是我覺得這個時候也可以讓他們了解一些我們周邊的新聞,一次在開火車時,別的孩子都說去“北京”。子鑫卻說:“我要去上海。”這時候我就好奇地問到:“子鑫,你到上海去干什麼呢?”子鑫說:“我去上海看海寶”。子鑫的話提醒了我,看來上海世博會也影響到了這群可愛的小不點。於是我就抓住這個信息,在網站上找來了海寶的圖片和中國館的圖片讓小朋友看,並告訴孩子們海寶的意思。很多的家長都說,孩子回家都告訴我們上海有海寶,還有中國館。從家長的講述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身邊發生的新鮮事非常感興趣,隨機給孩子們講講周邊的新聞,請幾個孩子 說說 新聞,是幫助孩子學習知識的好機會。

【隨機展開特色活動】

最近的安全工作十分嚴峻,下午只能整理一下衣服,就要急急忙忙下樓了,所以我們就在午餐這段時間跟孩子們一起認識一下漢字給字寶寶捉迷藏,就是孩子很感興趣的一項活動,將孩子們認識的漢字都貼在黑板上,然後將一個字藏起來,讓孩子來猜一猜哪個字不見了。這些游戲都很輕松、好玩,既充分用好了這段時間,又培養了孩子口語的發展,也激發孩子認讀的興趣。我們還根據孩子喜歡模仿的年齡特點,從網站上找來了很多的手指謠,如《肉肉山上長小樹》等都是孩子們十分喜歡的兒歌,特別是肉肉山上長小樹,當我念到等著媽媽揉肚肚的時候,他們會發出咯咯的聲音,師生一邊念兒歌、一邊做手指謠,真是其樂融融。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間互動、互幫,氛圍活躍。

四、“敏銳”的老師

在托班工作中保育是非常重要的,對每一個寶寶都要關注,觀察他們情緒上的變化,每天摸一摸、抱一抱寶寶,就像偵查員似的“敏銳”地發現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狀況。托班的寶寶年齡小,經常有大小便便在身上的。我們從不怕臟、不怕累的為他們換洗。每到進餐時間,給他們穿上小圍兜,讓寶寶乾乾凈凈、清清爽爽的保持愉快的進餐情緒;嚴格執行班級衛生消毒工作,按照規定及時清潔、消毒。今年我們班上有一陣發現寶寶得了病毒腸胃性感冒,我們立刻採取 措施 ,加強消毒工作,將傳染源拒之我班之外,為寶寶營造一個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們在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中愉快成長。

五、“熱忱”的老師

孩子是家庭的寶貝,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家長總是放心不下。針對家長的心理,我們滿腔熱忱地對待每位家長,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定期召開家長會,宣傳家教知識;充分利用來園離園的時間和家長交流,一對一地指導家長幫助寶寶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利用手機簡訊、博客留言、班級網上交流、“家校路路通”信息等,讓家長及時了解寶寶在園的情況,幫助家長們了解幼兒園教育情況;把寶寶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拍成錄象,請家長們觀看,讓家長看到寶寶在幼兒園聰明能幹、開心快樂。
老師應知的幼兒教育知識三
幼兒園夏季溫馨 提示語 :飲食類

1、食用熟食要小心。因為夏季蚊蠅較多,細菌容易繁殖。食用熟食一定要加倍小心,一定要經過高溫後再給寶寶吃。

2、不給寶寶吃剩飯,在給寶寶製作食物時,盡量做到現吃現做。

3、冰箱里拿出來的飯菜需要經過充分加熱之後再食用,冰箱中取出的瓜果,要在室溫下放一段時間再吃。

4、涼拌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凈。因為夏季我們經常會給寶寶製作涼拌菜,沒有了加熱烹調這道安全關,蔬菜的清洗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5、不宜用各種飲料代替白開水。各種飲料,如汽水、果汁可樂等,由於含較多的糖分機電解質,寶寶過多攝入,會影響其食慾和消化功能,而且過多糖分也會使寶寶發胖。

幼兒園夏季溫馨提示語: 生活類

1、注意保持幼兒生活作息時間規律、充足睡眠。

2、幼兒衣服的增減要適當,最好能根據天氣預報決定第二天穿多少衣服,同時在幼兒園老師也會根據天氣的變化隨時為寶寶換衣服。

3、幼兒運動後容易出汗著涼,請在幼兒運動前先脫去一件外衣,在運動後再及時穿上。勤洗臉、洗澡,可在洗澡水裡加入花露水消暑解熱,浴後撲爽身粉預防熱費。大汗後不宜沖涼水澡。

4、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孩子,不要讓腹部著涼,可吃西瓜解暑,不要吃過多冰箱內的食品,更不要吃過多的冷飲。一定要節製冷飲。

5、預防中暑,戶外活動時,要避免強烈陽光直接照射,例如帶遮陽帽遮擋太陽等;室內活動時,要保持開窗通風,降低室溫,同時穿著寬松、透氣、吸汗的衣服;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飲品宜生津開胃,消熱解暑如酸梅湯、菊花茶、綠豆湯等。

幼兒園夏季溫馨提示語:衛生類

1,、春夏季是傳染病多發季節,注意家中空氣的流通,家中有人感冒,請及時給孩子服預防葯,並給孩子多吃大蒜。定期用葯,消滅四害。可用蚊帳、蚊香、紗窗等防止蚊蟲叮咬。

2、教育幼兒注意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事前便後要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由於天氣炎熱,食品容易變質。因此不要吃隔夜隔頓菜,涼拌食物尤其要注意飲食衛生的安全。吃瓜果要洗凈去皮,蔬菜要洗凈,並加少量蒜泥、醋、既能增加食慾,促進消化,又能滅菌解毒。平時飲食宜清淡,以易於小花的食物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量多次喝水、但不宜過量吃冷飲冷食等。

3、幼兒夏季易患腹瀉,夏季氣溫高,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幼兒本身也減少了消化酶的分泌,消化功能降低,所以一定要把住病從口入,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強迫孩子過多進食,慎吃熟食成品。
老師應知的幼兒教育知識四
1、交通 安全教育

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交通事故平均每50秒發生一起,平均每2分40秒就會有一個喪生於車禍。更讓人痛心的是,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少年 兒童 佔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10%,且有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不容忽視。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行,不要馬路上踢球、玩滑板車、奔跑、做游戲,不橫穿馬路等。②認識交通標記,如紅綠燈、人行橫道線等,並且知道這些交通標記的意義和作用。③教育幼兒從小要有交通安全意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在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時,可選用一些兒歌或故事以增加趣味性。

2、消防安全教育。

對幼兒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①要讓幼兒懂得玩火的危險性。③讓幼兒掌握簡單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幼兒一旦發生火災要馬上逃離火災現場,並及時告訴附近的成人。當發生火災,自已被煙霧包圍時,要用防煙口罩或干、濕毛巾捂住口鼻,並立即趴在地上,在煙霧下面匍匐前進。③帶幼兒參觀消-防-隊,看消-防-隊員的演習,請消-防-隊員介紹火災的形成原因、消防車的作用、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等。另外,可以進行火災疏散演習,事先確定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線,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的各個通道,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在教師的指揮下統一行動,安全疏散,迅速離開火災現常

3、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幼兒大多愛吃零食,也喜歡將各種東西放入口中,因而容易引發食物中毒。幼兒園除了要把好食品采購、儲藏、烹任等方面的衛生關外,還必須教育幼兒不吃腐爛的、有異味的食物。幼兒在幼兒園誤食有毒有害物質的情況更是多種多樣,如園內投放的各種花花綠綠的毒鼠葯,因教職工工作失誤而誤放在飲料瓶中的消毒葯水等等,都可能被幼兒誤食。因此,教職工在平時要教育幼兒不隨便撿食和飲用不明物質。另外,目前孩子服用的葯大多外觀漂亮,口感好,深受孩子“喜歡”;有的孩子甚至把葯品當零食吃,因此,要教育孩子不能隨便吃葯,一旦要服葯,一定要按醫生的吩咐在成人的指導下服用。飲食安全教育的另一方面是飲食習慣的培養。如教育孩子在進食熱湯或喝開水前必須先吹一吹,以免燙傷;吃魚時,要把魚刺挑於凈,以免魚刺卡在喉嚨里;進食時不嘻笑打鬧,以免食物進入氣管等等。

4、防觸電,防溺水教育。

觸電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意外傷害,少年兒童因觸電而死亡人數占兒童意外死亡總人數人10.6%。 對幼兒進行防觸電教育,首先要告訴幼兒,不能隨便玩電器,不拉電線,不用剪刀剪電線,不用小刀刻劃電線,不將鐵絲等插到電源插座里等等。其次,要告訴幼兒,一旦發生觸電事故,不能用手去拉觸電的孩子,而應及時切斷電源,或者用於燥的竹竿等不導電的東西挑開電線。溺水在少年兒童意外死亡中所佔比例最大的。對幼兒進行防溺水教育,一是要告訴幼兒不能私自到河邊玩耍;二是不能將臉悶入水中;三是不能私自到河裡 游泳 ;四是當同伴失足落水時,要及時就近叫成人來搶救。

5、幼兒園玩具安全教育。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愛。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與活動中,幾乎有一半時間是在和玩具打交道。因此,對幼兒進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幼兒玩不同的玩具,應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時,要教育幼兒不擁擠,前面的幼兒還沒滑到底及離開時,後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鞦韆架時,要注意坐穩,雙手拉緊兩邊的鞦韆繩;玩蹺蹺板時,除了要坐穩,還要雙手抓緊扶手;等等;玩中型玩具游戲棍時,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兒的身體,特別是頭部;玩小型玩具玻璃球時,不能將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傷害等等。

6、幼兒生活安全教育。

4. 家教知識:怎樣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怎樣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一、循循善誘,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小勺 70%的小班幼兒不會拿勺吃飯,他們大多是在成人過度的呵護中,習慣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他們是真的「幸福」嗎?缺少練習的機會的小朋友們,不僅手指精細動作的發展會不協調,阻礙自理能力的順利發展,而且對小朋友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極為不利。如何解決呢?家長可利用好聽易學的兒歌教會幼兒吃飯的方法:左手扶小碗,右手拿小勺。小勺盛米飯,小嘴悄悄嘗,幼兒自己吃,越吃越香甜。另外,幼兒園的娃娃家區角中還提供了小動物和食物,以及大小不同的調羹,幼兒可以游戲中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家長在家也可以在開口的塑料框上貼個娃娃頭或動物頭,在碗里放點花生、小糖果之類的,讓他們學慣用小調羹喂娃娃和小動物吃飯。 二、耐心引導,打消幼兒依賴的心理 班上常常有這樣的幼兒,會吃但不願自己動手吃,一定要等人喂。午餐時經常會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小朋友,小手抱在胸前,手不拿勺也不扶碗,依賴心理和習慣性讓他們在這里等著教師來喂。你喂他,嘴張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裡看。教師說一句,才吃一口,吃的時候也不扶著碗,吃一口就會把手拿開歇一歇,一句話:吃飯真累。對於這樣的現象,家長和教師之間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堅決動嘴不動手。大人們可以多提醒幼兒,可以坐在旁邊看著他,可以幫他把飯熱一熱,但是,堅決不能喂他。這很重要,家長在家裡一定要做到這點。現在隨著季節的變化,天氣越來越冷了,飯菜也會涼的很快,如果都要等著教師去喂是萬萬不行的,也不利身體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可以讓幼兒先吃少點,再逐漸增加,直到吃完。 三、持之以恆,幫助幼兒改掉挑食的不良習慣 挑食的現象在班上是比較普遍的,其實挑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不利於幼兒健康,請家長與教師共同配合,來改變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 1、餐前引誘,調動情緒 家長在家裡每天吃飯前向幼兒介紹一下菜的營養價值,盡量以正面引導為主;周末的時候可以帶幼兒一起去買菜,豐富菜的名字和簡單的吃飯,盡量讓他們每種菜都要嘗試,幼兒園里每天的菜都是做營養分析的;在班級主頁上增設幼兒園每周菜譜,讓幼兒早有準備,家長在家再豐富一下,鼓勵他們都去吃一吃。 小班幼兒還處在直覺思維的階段,他們易受具體事物的直接影響,同時幼兒們都非常喜歡模仿大人。針對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重視每天飯菜到班後的誘導工作。特別是遇到幼兒不太喜歡的菜,家長用誇張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出自己對這個菜的喜歡。如「青椒土豆絲」,有些幼兒不要吃,就可以誇張地用力的聞聞菜的香味,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樣子。這樣幼兒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起來了,就會去吃這個菜,甚至還要添菜。 2、淺嘗即止,逐漸加量 不願意吃的東西擺在面前,是一種壓力,非常影響進餐的情緒。這時對量的有效控制,有助於給幼兒減輕心理壓力,更容易接受本不願接受的食物。「淺嘗即止」是第一步,嘗一小口,試試味道。因為少,所以只是淺嘗,壓力相應的就會比較容易排除。這一步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得讓他的身心慢慢的適應食物、接受食物。「逐漸加量」是一個慢慢的過程,由少到多,大人們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行等待。表揚得適時給予,讓他的行為及時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肯定,給他信心,感受到來自家長和教師的關心。 3、鞏固保持,獎勵肯定 點滴的進步來之不易,一定要保持住。這時抓住幼兒「愛表揚」、「好表現」的心理,給予幼兒一些言語上、物質上和行動上的獎勵,不但會讓他的好習慣養成,還會讓他更自信。五角星是他們的最愛,是最好的物質獎勵。家長可以在家裡設置一個評比角,准備一些好看的貼紙,每周記錄他在家用餐的情況,如果一周下來,幼兒吃的好的,就可以買個他喜歡的小禮物,調動他的積極性。 4、注重幼兒進餐後的衛生教育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提出 「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他還提到:家庭教育中「嬌生慣養」是對幼兒無原則的愛,它有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收拾餐具、擦嘴、擦手這些幼兒自己能做的事就應該自己做,這也是培養自我服務的機會。「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們在家長和教師不斷地提醒協助下,慢慢的,從「不覺到自覺」、「被動到自動」,他就能獨立去完成,漸漸地就會變成習慣。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一旦養成了好的習慣,就要使幼兒堅持下去,持之以恆,促進其健康發展。

5. 大班家教知識文章_幼兒園大班家教知識文章

大班的家長沒一個人都會注重家教,也會去學一些家教知識,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大班家教知識 文章 !

大班家教知識文章:如何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問題。不僅僅是這樣,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到外面去接觸社會,遠足等活動,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可以請自己的孩子 說說 自己觀察到的事物,說說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會說,可以拿他記錄的符號,引導他說。

然後,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傾聽時,不能打斷別人說話,要等別人把話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學會理解別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又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時時可刻刻需要成人的關注。有時,老師或家長說話時,孩子就喜歡搶著說,家長在家裡也應該多提醒幼兒注意傾聽別人發言。

接著,培養孩子大膽的說和讀的習慣。家長可以每天講 故事 給孩子聽,讓孩子聽完故事,自己也來講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的說,並且可以讓孩子來讀這個故事,從而養成良好的說和讀的學習習慣。

還有,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我們不要求孩子寫多少字,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並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漸漸的養成了書寫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離,習慣比較好。除了在幼兒園,還需要家長一起配合,孩子在書寫數字或者是畫畫的時候,家長要在旁邊細心的觀察和提醒, 教育 孩子書寫或畫畫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另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養成遵守幼兒園各種 規章制度 、課堂紀律的習慣。建議家長在開學時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盡量讓孩子按時上幼兒園,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開小差。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養成樂於交往的習慣,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因此,家長應該多讓孩子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活動,也要鼓勵孩子多與鄰居、同學交往,與大人交談,遇到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命運。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做事專注、投入、獨立思考問題、大膽發問等心理素質,教師和家長都要多鼓勵孩子,肯定他們的成績,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並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家長耐心的指導和督促。

大班家教知識文章:大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與教育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期的自我意識處於從生理的自我向社會的自我過渡的時期。

原來一切以生理需要為基礎,僅僅停留於對自己的軀體、衣著、家庭關系和自己所有物的自我意識,逐步擴展與轉化為對自己的主張、力量、地位、責任、義務等的自我意識,即按社會要求為依據的自我意識。

這個時期的自我體驗仍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期的痕跡,以為世界是為“我”而存在的,總是以自己主觀的想法來解釋外界現象。這個時期的 自我評價 的特點,一是他律性,二是表面性,三是片面性。正因為這樣,幼兒對於自己力量的認識和自己可能達到的成就估價就不免零星、膚淺、不穩定,完全從屬於成人的評價。

實際上是他們心目中權威人物的評語的翻版。因此,5、6歲以下有些幼兒所表現出來的信心不足,只能看作是尚未充分形成自信心,不能武斷地認為是自卑感,因為從自我發展史的整體上來說,幼兒期自我意識雖已萌發,但尚處於朦朧階段。

在這生命早期,及早觀察與發現幼兒自信心形成的趨向,注意培植和塑造,防止驕傲、固執與退縮、自卑等性格的發展及不良影響的侵襲,並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影響,把自信心的發展引向健康積極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孩子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質,對其一生的發展都有極少的影響。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干什麼都不行,總是不如別人,成就願望較低,就會消極被動,實際能夠完成的任務也會半途而廢。

自信心往往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起步。正因為自信,才會確立遠大的志向,才會產生工作的動力,才會堅持不懈地辛勤耕耘,才能使他們的個性、才能、智慧爆發出超人的力量。這是一系列連鎖式的動態結構,而鎖鏈的第一環就是自信心。

大班幼兒已經是5、6歲的孩子了。然而,自我意識的萌發都在1歲左右已經開始,從能分辨自身和他人起,在日常繁瑣、平凡的生活中,在與他人相互交往、談話的經歷中, 兒童 的自我見識逐步成長,家庭環境溫暖、和諧、愉快,兒童的基本需要能夠得到滿足,親子關系親密協調,就為自我意識的健康成長准備了良好的條件。

父母和直接照料兒童生活的其他親人注意培養2、3歲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及時的放手,讓他們練習走路、拿物、洗手、吃飯、穿衣、入廁,獨立地去完成簡單的委託事務,愉快地與別的孩子接觸;並機智地從3、4歲起就給予幼兒一定范圍內作自我決策和選擇的權利,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信任與檢查他們管理自己衣物、實行自己決定的能力,無數次實踐就會促進幼兒的自主、自立精神,鍛煉幼兒的體力、智力和社交應變能力。這樣的孩子,往往能夠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評價就高,自信心就強。

6. 幼兒園育兒知識資料大全

幼兒園 育兒知識 資料大全有哪些?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寶寶得到更周到、更細心的照顧,讓每位寶寶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一起來看看幼兒園育兒知識資料大全,歡迎查閱!

幼兒園小班育兒心得

一、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樣連這都不明白。」「快點過來,聽到沒有?!」……這樣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生,我們做父母的往往認為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但是你試過另外一種 方法 嗎: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無論是在自己、親戚、朋友家裡還是在公共場合,當你要對孩子說什麼的時候,請試著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說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到達的是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說話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卻更開心了,對你的「命令」同樣是執行的。這就是因為你蹲下來了,你用和藹的口氣和他說話。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科學育兒知識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潛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說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能夠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秘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說明不能那麼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他吃飯時他說「我自己吃」,當你幫他穿衣時,他說「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四、適時調整關愛的方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關愛方式,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人,事事都包辦代替。我們能夠利用一些好時機,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幫忙他成長,這樣不會壓抑孩子的才智。例如,當孩子過兩歲生日時,你能夠對孩子說:「寶寶又長大一歲了,從明天開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臉了」;又如,當准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你能夠對孩子說:「寶寶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從此刻開始要自己一個人睡覺,學會蓋好被子。」

五、相互間多多交流

幼兒育兒知識不要只是一味想明白幼兒園育兒 知識大全 孩子的各幼兒園春天育兒知識種想法,也就應把你的大班育兒知識想法告訴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時做什麼工作,媽媽平時喜歡吃什麼,爸爸媽媽對寶寶什麼表現感到很高興等等。對孩子敞開你的心扉,孩子也會同樣對待你,交流的問題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就有了默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裨益。

幼兒園育兒知識資料

秋季是很多疾病發病率較高的季節,由於早晚的溫差增大,氣溫的不穩定性等原因,寶寶很容易就會生病。秋季有五類常見病,家長應予以重視,要積極進行預防,不要等寶寶生病後再進行治療,這樣孩子受罪家長也跟著著急。

秋季常見的五類病症

一、感冒

由於秋季溫差較大,並且氣溫忽冷忽熱,寶寶很容易患上感冒。感冒的病症之一就是打噴嚏。家長要注意給寶寶保暖,不要讓寶寶受涼。要關注寶寶的體溫,經常給寶寶洗手,及時做好個人衛生清潔。

二、腹瀉

秋季腹瀉對於寶寶來說是很痛苦的,並且沒有什麼葯物可以醫治。因此,如果寶寶出現了腹瀉的情況,家長要予以重視,要為寶寶的餐具進行消毒、注意個人衛生、勤換衣服。並且要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

三、呼吸道感染

在秋季,寶寶很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從而導致哮喘。患有哮喘的患兒,應隨身攜帶葯物,並要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

四、咽炎

秋季天氣乾燥,寶寶出汗減少,於是很多寶寶喝水也就減少了。而咽喉乾燥會引發細菌滋生,從而產生咽炎、氣管炎。因此,家長要多讓寶寶飲水,不要讓寶寶喝飲料,因為飲料中含有過多的糖分,並不能起到補充水分的作用。同時要注意室內的濕度,如有必要可添加加濕器。

五、過敏性皮炎

由於秋季空氣中出現很多過敏性物質,如果寶寶抵抗力弱就很容易患上過敏性皮炎。因此家長要注意室內環境的`清潔,定期打掃居所的灰塵,並要定期清潔寶寶的玩具與被褥,從而抑制蟎蟲與細菌的滋生。

要想避免生病,提高寶寶抵抗力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家長要注意不要給寶寶吃的過飽,這樣可以維持寶寶的脾胃正常工作。

其次,秋天不要過多過早的給寶寶添加衣物,要讓寶寶適當的「凍」一些,可以增強體質。

並且,要注意飲食的清淡,主要以優質蛋白質為主,可以適當添加熱量高些的食物,增加寶寶的體能。

除此之外,不建議為寶寶吃過多的補品,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身體強壯,讓寶寶食用冬蟲夏草、海參等補品,這樣大可不必,寶寶還會有可能不受補而引發其他疾病。

幼兒園大班幼兒家教知識

家長們常常抱怨: 教育 孩子特別累。最讓人頭疼的,是孩子與人交往的問題。見到一位熟人,總要家長提醒了,才會打個招呼,分別時,也要家長提醒了,才會說聲再見,根本沒有以前的孩子那麼懂事、合群,不用怎麼教,嘴就"甜"得不行。

還有些孩子,他們入園、入學後,難以適應群體生活。別的小朋友都結交了許多新朋友,呼朋引伴地玩兒。可他們卻孤零零地一個人,不知怎麼才能進入這個群體。或者,已經結交了一些玩伴,卻由於交往方式的失誤,不是與其他人打架、爭吵,就是畏縮、懼怕,最終被這個群體所拋棄。

這樣的孩子,適應能力普遍發展較緩慢。如果不及時輔導,會逐漸養成孤僻、內向、軟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沒有一般小朋友天真活潑的氣息。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做事非常認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鑽進"牛角尖"。而這些,都對孩子長大後在社會中的發展不利。

其實,孩子之所以不擅長與人交往,原因並非是由於孩子內向,溯本求源,其原因恰恰是因為家長。初為人父母,家長們缺少教子 經驗 ,往往有種不知所措之感,會表現得過於嚴肅,力求讓孩子盡快進步。在這種壓力下,孩子的表現,已是種畸形的表現。孩子每天驚恐於自己如何做才能達到家長的要求,性格自然會趨於內向,不擅言談。

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過度,事事代為安排,也是孩子不擅交往的重要原因之一。您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當孩子剛剛具備獨立活動能力的時候,您的眼睛一刻不停地關注著他,隨時准備著,把他喜歡的玩具遞到他手裡,隨時准備著把他抱起來。其實,就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已失去了自由自在的感受,無法自由、充分地發展自己的興趣。這種限制,體現在社會交往方面,就形成了被動的'局面。孩子生病時,家長更是事無巨細,緊張得什麼都預先為孩子想到。往往是孩子想到的事情,沒等他開口,就已經為他送到手邊、嘴邊,根本無須出口請求。在這種呵護下,孩子自然不願與人交流。然而,當他走進園校和社會時,卻已沒有了這種呵護的環境,此時,再學習與人溝通,也就顯得晚了些。同時,孩子在與人溝通和交往時,往往會表現得很調皮,此時,家長卻又過於緊張。就像一個小笑話所說的那樣:孩子對爸爸的女同事說,阿姨,你長得真丑。家長馬上讓孩子道歉,孩子想了想,說,其實,細看阿姨還是蠻漂亮的。家長馬上生氣地糾正:我讓你道歉,可是並沒有讓你說謊。家長的這種顧左右而言他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在社會交往中無所適從。

家長的另一種代勞方式,則更加限制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長帶孩子出門時,遇到熟人,家長往往會搶先一步催促孩子:"這是小王阿姨,快向王阿姨問好。""這是張叔叔,問張叔叔好。"這種情形多了,孩子會感到難堪並產生依賴心理,認為一切都有家長安排,自己當然也就無需思考,像吊線木偶一樣無法真正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樂趣。

教育孩子,無論是社交教育還是 其它 教育形式,都需要家長找到一種與孩子相匹配的方式。初為家長,就像一個剛學會開車的人,心情緊張,不知怎麼來配合車的運動態式,對待車的態度,往往不是過於緊張就是過於放鬆,弄得車也會受到傷害,而駕車的人也很累。所以,有經驗的司機,往往會順應車的運動,溫和地駕車。

教育孩子和駕車是兩回事,但在精神上,兩者卻是相通的。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與人交往或其它方面時,需態度溫和,在精神上與孩子相通,在形式上,也需與孩子的性格、 愛好 等相配合。


幼兒園育兒知識資料大全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小班育兒知識大全

★ 幼兒園大班秋季育兒知識大全

★ 大班幼兒育兒知識大全

★ 2020年育兒知識大全

★ 幼兒科學育兒知識大全

★ 幼兒園中班冬季育兒知識大全

★ 3至6歲育兒知識大全

★ 幼兒園大班春季育兒知識大全

★ 托班幼兒育兒知識大全

★ 1到3歲育兒知識大全早教

7. 大班幼兒家教知識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對幼兒早期 教育 的培養,那麼你對幼兒家教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大班幼兒家教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幼兒家教知識

1、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家,希望家長門讓孩子們能自己的事自己做,克服依賴性,培養自立能力,這樣也是培養幼兒好學精神的第一步。還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固定的學習的地方,書包、作業本、文具以及老師要求帶的東西,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整理,父母可指導,但不要包辦代替。

2、培養幼兒閱讀識字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孩子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特別是在幼兒識字方面,我們可以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認字。建議家庭創造一種讀書識字的氛圍,讓孩子有書和書架。這樣當孩子上學時,就能掌握讀書的 方法 ,可以自己開始查找資料了。所以作為家長適當的轉變一下教育觀念,了解一點當前的教育理念是很有必要的。

3、開展多種運動鍛煉

運動可以增強孩子大腦的興奮,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常常是由於大腦皮層興奮不起的緣故。興趣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開啟孩子們的鑰匙,所以我們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強調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體驗樂趣,發揮潛能。

大班幼兒家教的方式

家長們常常抱怨:教育孩子特別累。最讓人頭疼的,是孩子與人交往的問題。見到一位熟人,總要家長提醒了,才會打個招呼,分別時,也要家長提醒了,才會說聲再見,根本沒有以前的孩子那麼懂事、合群,不用怎麼教,嘴就"甜"得不行。

還有些孩子,他們入園、入學後,難以適應群體生活。別的小朋友都結交了許多新朋友,呼朋引伴地玩兒。可他們卻孤零零地一個人,不知怎麼才能進入這個群體。或者,已經結交了一些玩伴,卻由於交往方式的失誤,不是與其他人打架、爭吵,就是畏縮、懼怕,最終被這個群體所拋棄。

這樣的孩子,適應能力普遍發展較緩慢。如果不及時輔導,會逐漸養成孤僻、內向、軟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沒有一般小朋友天真活潑的氣息。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做事非常認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鑽進"牛角尖"。而這些,都對孩子長大後在社會中的發展不利。

其實,孩子之所以不擅長與人交往,原因並非是由於孩子內向,溯本求源,其原因恰恰是因為家長。初為人父母,家長們缺少教子 經驗 ,往往有種不知所措之感,會表現得過於嚴肅,力求讓孩子盡快進步。在這種壓力下,孩子的表現,已是種畸形的表現。孩子每天驚恐於自己如何做才能達到家長的要求,性格自然會趨於內向,不擅言談。

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過度,事事代為安排,也是孩子不擅交往的重要原因之一。您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當孩子剛剛具備獨立活動能力的時候,您的眼睛一刻不停地關注著他,隨時准備著,把他喜歡的玩具遞到他手裡,隨時准備著把他抱起來。其實,就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已失去了自由自在的感受,無法自由、充分地發展自己的興趣。這種限制,體現在社會交往方面,就形成了被動的局面。孩子生病時,家長更是事無巨細,緊張得什麼都預先為孩子想到。往往是孩子想到的事情,沒等他開口,就已經為他送到手邊、嘴邊,根本無須出口請求。在這種呵護下,孩子自然不願與人交流。然而,當他走進園校和社會時,卻已沒有了這種呵護的環境,此時,再學習與人溝通,也就顯得晚了些。同時,孩子在與人溝通和交往時,往往會表現得很調皮,此時,家長卻又過於緊張。就像一個小笑話所說的那樣:孩子對爸爸的女同事說,阿姨,你長得真丑。家長馬上讓孩子道歉,孩子想了想,說,其實,細看阿姨還是蠻漂亮的。家長馬上生氣地糾正:我讓你道歉,可是並沒有讓你說謊。家長的這種顧左右而言他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在社會交往中無所適從。

家長的另一種代勞方式,則更加限制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長帶孩子出門時,遇到熟人,家長往往會搶先一步催促孩子:"這是小王阿姨,快向王阿姨問好。""這是張叔叔,問張叔叔好。"這種情形多了,孩子會感到難堪並產生依賴心理,認為一切都有家長安排,自己當然也就無需思考,像吊線木偶一樣無法真正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樂趣。

教育孩子,無論是社交教育還是 其它 教育形式,都需要家長找到一種與孩子相匹配的方式。初為家長,就像一個剛學會開車的人,心情緊張,不知怎麼來配合車的運動態式,對待車的態度,往往不是過於緊張就是過於放鬆,弄得車也會受到傷害,而駕車的人也很累。所以,有經驗的司機,往往會順應車的運動,溫和地駕車。

8. 幼兒園小孩家教要注意些什麼

1.發現個人能力 2.建立常規,對個人能力負責 3.區分社會角色,學會與人相處 堅持以下原則: 1.雙向互動的原則,家教指導的過程是一個指導者與家長之間的互動過程 2.家長主體的原則,家庭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家長 3.共同成長的原則,在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當中,隨著知道工作的推進,使參與其中的組織管理者,... 指導者,家長和學前兒童四類對象得到成長 4.分類指導原則, 5.因地適宜的原則 6,整體性原則 7.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