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佛教英語基礎知識
擴展閱讀
英語知識過關檢測版八上 2024-11-16 21:10:45

佛教英語基礎知識

發布時間: 2022-12-19 20:07:01

1. 佛教的英語是什麼

佛教的英語是Buddhism。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關於他的生卒年,在南、北傳佛教中,至今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生於公元前6至前5世紀間。他在青少年時即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

29歲出家修行。得道成佛後,在印度恆河流域中部地區向大眾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擁有越來越多的信徒,從而組織教團,形成佛教。

儀式:

原是釋迦時代所行的宗教活動,傳到中國後演變為滿足信眾需求的經懺、佛事活動。主要有各種懺法、水陸法會、盂蘭盆會、焰口等。

藏族地區的佛事儀式,其誦經說法、傳召大會等顯宗法事與漢族地區佛教基本相同。另外還有密宗的傳法灌頂和修法等儀式。傣族地區佛事儀式則或多或少帶有當地居民固有的鬼神崇拜和精靈崇拜等的痕跡。

2. 一些和宗教相關的英語單詞:大乘佛教怎麼說

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

  • Maha:巨大,偉大,優異…等意思。

  • Yana:載具,兩層意義。具相如車、船等,抽象為方法,心性上的修行方式。

  • Buddhism:佛教。

  • 因此,Mahāyāna在梵文原意,是Great Vehicle,意譯為偉大的修行方法,可得度到彼岸。

大乘佛教為佛教三大分支之一,另兩個分支為上座部(Theravāda)和密部(Vajrayāna)佛教。

此外,世尊傳法時以三乘法循循善誘,廣攝各種修行人,最終說為一乘法。

故當時尚有追尋聲聞、緣覺的小乘(Hīnayāna)一詞,相對於「大乘」而說。

由於含有貶義,現代已逐漸將這個詞視為歷史分類的一種,而不將其視為佛教修行的分支。

3. 請給我關於佛教的常用英文名詞(10-20個),謝謝

Amitabha 阿彌陀佛
Avalokiteshvara 觀音
Bhodisattva 菩薩
Exotoric Buddhism 顯宗
Mahayana 大乘
Padma 蓮花
Temple 寺廟
Tradition 教派
Rinpoche 活佛(通用)
Tibetan Buddhism 藏傳佛教
Nirvan 涅盤
Monastry 寺院
Monk 和尚( 小)
Mandala 曼陀螺
Manjushri 文殊(菩薩)
Mandala 檀城
Lama 喇嘛,指大和尚
Jampa 彌勒慈氏
Green Tara 綠度母
Esoteric Buddhism 密宗

4. 佛教英語介紹

Buddhism is a religion indigenous to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that encompasses a variety of traditions, beliefs, and practices largely based on teachings attributed to Siddhartha Gautama, who is commonly known as the Buddha (meaning "the awakened one" in Sanskrit and Pāli).

5. 求助,佛教英文翻譯

隨喜您做義工!

第一句:

Praise to you, Bodhisattva of the Great vow (拼寫不是Bodhisattra)
[preiz tu: ju: ˌbodɪˈsʌtvə ov ðə greit vau]

第二句的翻譯太生硬了,一個一個字直接翻的,跟老外說earth store他們如果以前不知道地藏王菩薩的話,很可能會納悶。個人不推薦。

第三句:
Namo Ksitigarbha Bodhisattva (不是Bodhisattra)
Namo [tʃitigarbha ˌbodɪˈsʌtvə]
南無就直接說「南無」外國人一般聽得懂的,一些人都會念我們的「阿彌陀佛」如果碰到對佛教實在知道的少的,就用第一句的Praise to you代替南無,就算是意譯了。
另外Ksitigarbha是梵文的羅馬字,梵文發音很規則,全拼讀出來就是近似發音,平時夠用了。

其他
Namo Amitabha
南無阿彌陀佛
Namo Sakyamuni
南無釋迦摩尼佛
Namo Manjusri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Namo Samantabhadra
南無普賢菩薩
Namo Maitreya
南無彌勒佛
Namo Avalokitesvara
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者直接用漢語 Namo Guanyin 因為知名度很廣
Buddha

dharma

Sangha

Arhat
羅漢

當然這只是很簡要的應急用的一些東西,如果您有心用英語介紹佛學的話,建議花些功夫學一下佛教英語已經梵語的基礎知識

6. 佛學中的那些英語

        日月潭邊的玄奘寺相當清幽,除了面朝碧潭聽風吟,還有各種語言各種版本的佛學書籍可以任取。

        於是,對佛學認知只有菩薩如來金剛彌勒以及阿彌陀佛的我,在清幽的感染下,書架嶄新書籍的視覺沖擊下,思考了自己未來學習佛學的可能性和動力,拜取了一本最薄的英文佛學書:佛教起源。

        學到了什麼佛法,頓悟了什麼透徹不敢說,但對佛學中的一些英文詞彙和句子,卻是多了認知,姑且,記錄下來,沒准,哪天還能有機會,和外來的和尚念念經。

        先看看佛學核心思想:unselfish and public-spirited, and springs from a wish to benefit others. 感覺和雷鋒精神一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佛學一無所知,請根據這句話進行檢討:Understanding the buddha-nature is a reliable way of explaining how humans evolved, but few people have the wisdom to reach tha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我不禁狠狠評估了自己的智商,感覺拉進了人類均值,於是,我決定繼續學習。

        佛學勸人為善不作惡:Practice  good deeds and abstain form evil deeds. 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If you plant a good cause, you reap a good fruit; if you plant a bad cause you reap a bad effect.

      天堂和地獄就在一念間:The heavens and the hells are created based on people's thoughts.

        世間萬物都是佛法的表達:All the myriad things and creatures are expressions of dharma.

        我們常常說六根清凈,到底什麼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eyes, ears, nose, tongue, body and intent.

        有時候,可能會說一個人本性是好的,如果他做了什麼不好的事,也不是他的真實意圖,那麼,在佛學中,對於這幾個詞:本性nature,意識consciousness,意圖intent和思想mind有明確的說明和區分:Newborn babies are innocent and true. They have no concept of self, living beings, or lifespans. That quality is their nature. As soon as they start to nurse, their consciousness becomes active. Eventually, they become aware that without clothes they will feel cold and embarrassed. When they become aware of hunger, thirst, cold and heat, their intent is forming. Then when they mature and start wanting to acquire material things, they are using their mind.

        每個人生而無一物,死也不帶走一物,又何必在生命的過程中沾染俗世喧囂?Originally there's not a single thing, where can the st alight?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When we reach the point of not wanting anything, everything will be ours. 當我們無欲無求,方可擁有一切。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A single mistake brings everlasting regret, by the time we recover, we will have reached a ripe old age.

        佛教雲為人即受苦,故而需要修行,而人一生中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The suffering of birth, the suffering of old age, the suffering of sickness, the suffering of death, the suffering of being apart from those you love, the suffering of being together with those you hate, the suffering of not obtaining what you want and the suffering of raging blaze of the five skandhas.

        為什麼會受苦?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無,我們追求的五欲:財,色,名,食,睡為虛。Five desires: wealth, sex, fame, food and sleep. 而涅槃四德常樂我凈為真:The four virtues of Nirvana: eternity, bliss, true self and purity.

        就算泡在苦海里,也沒什麼,因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The sea of suffering is boundless, but a turn of the head is the other shore. 對身邊的事不要太尋根問底,因為你越探究,越困惑,越困惑,越不解:The more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more confused you become, and the more confused you are, the less you understand.

        修行佛法的最終目的:跳出三界外,不受生死苦,到達極樂世界。Then you will be able to leave the triple realm, end birth and death, and attain the bliss of nirvana.

        本書的最後,一直強調一句話,在我看來,這句話表示一切都是浮雲:All things are impermanent, they are subject to proction and extinction. 那麼,佛學本身呢?是否浮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除了這些佛學語言,這本書還用了不少俗語和成語來使其淺顯易懂,就一並記下來吧:鐵杵磨成針——Grind the iron pillar down to sewing-needle size. 功到自然成——Your efforts will bear fruit when the work matures. 別因小失大——We should not miss out on the great because we cling to the small. 掩耳盜鈴——plug up hi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萬丈高樓平地起——We have to build a pagoda story by story from the ground up. 春花秋落——springtime's flowers wither in the fall. 骨瘦如柴——as thin as a stick. 富可敵國——His fortune was comparable to the national treasury. 不為所動——remain unmoved. 聽而不聞,視而不見——Listen without hearing, look without seeing. 如影隨形——Follow us just like shadows.

        走馬觀花,淺嘗即止,不求甚解,這是我看完這本書的自我評價。對佛學,依舊一知半解,靈魂,不知是否升華,且罷,且罷,不如就此吧!

        以下是一些佛教單詞,權當本文附錄:

        佛教:buddhism

        佛法:buddhadharma

        法則,達摩:dharma

        佛教徒:buddhist

        佛陀:buddhas

        菩薩:bodhisattvas

        佛性:buddha-nature

        菩提樹:bodhi

        阿羅漢:arhats,shravaka

        三界:triple realm

        釋迦牟尼:shakyamuni

        涅槃:nirvana

        因果報應:karma

        如來佛:tathagatas

        永世:eon

       

7. 佛教的英語是什麼

英文是:Buddhism

英['bʊdɪzəm]

釋義:

n.佛教

例句:

用作名詞(n.)

Some young people study Zen Buddhism or Bahai.

有些年輕人研究禪宗佛教或伊斯蘭巴哈教派的教義。

臨近單詞:buddy

英['bʌdi]

釋義:

n.夥伴,好朋友;密友;小男孩

vi.做好朋友,交朋友

n.(Buddy)人名;(英)巴迪

[復數:buddies;第三人稱單數:buddies;現在分詞:buddying;過去式:buddied;過去分詞:buddied]

短語:

Buddy Guy巴迪·蓋伊;蓋伊;巴迪·蓋

8. 佛教的英文介紹

基本解釋
[Buddhism]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釋迦牟尼創立。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脫生死為理想境界。廣泛流傳於亞洲國家。相傳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

詳細解釋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 印度 的 迦毗羅衛國 (今 尼泊爾 境內)王子 釋迦牟尼 創立。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有生皆苦」,以涅盤(超脫生死)為理想境界。相傳 東漢 明帝 時傳入我國。或說 西漢 哀帝 元壽 元年(公元前二年)時即已傳入。見《三國志·魏志·烏凡鮮卑東夷傳》 裴松之 注引《魏略·西戎傳》。至 魏 、 晉 、 南北朝 時得到發展, 隋 、 唐 時達到鼎盛,形成天台宗、律宗、凈土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密宗以及三階教等 中國 佛教宗派,對我國的文學、藝術、哲學以至社會的風俗習慣等,都有較大影響。
南朝 梁 沉約 《枳園寺剎下石記》:「佛教東流,適末尤著,始自 洛京 ,盛於 江 左。」 清 沉大成 《學福齋雜著·讀通典職官》:「 開元 二十年七月敕:末摩尼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 呂澄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序論:「佛教傳入 中國 後和 中國 原有的思想相接觸,不斷變化,不斷發展,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新學說。」

9. 佛教用英文怎麼表示

Buddhism

10. 佛教用英文怎麼說

佛 Buddha 佛 fó 〈名〉 梵文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梵文Buddha]。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 西方有神,名曰佛。——《後漢書·西域傳》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帶來的光明);佛會(佛菩薩眾聖會聚的地方);佛圖(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佛教[Buddhism] 攘斥佛老。——韓愈《進學解》 又如:信佛;佛學(佛教的學問);佛義(佛教的經義);佛典(佛教的典籍) 佛像[imageofBuddha] 此上手房宇,乃管待老爺們的佛堂、經堂、齋堂。——《西遊記》 又如:銅佛;佛面(佛像面部);佛座(安置佛像的台);佛殿;佛寶(各種佛像) 比喻慈悲的人[kindheartedperson] 民舉手加額,呼余為佛。——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記》 佛經[BuddhistScripture] 兩個姑子先念了佛偈。——《紅樓夢》 又如:誦佛;念佛;佛偈(佛經中的頌詞) 另見fú;b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