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舉出一個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例子
例如,工人在用砂漿做一個圓形蓋板時,在沒有任何精密儀器的情況下,他們的手裡只有一根小棍(長度等於所需圓的半徑),以小棍一端為圓心,將小棍旋轉一周,則小棍掃過的圖形即為圓。
從這一點我啟發學生用運動的觀點給圓定義:線段繞其端點旋轉一周所得到的圖形即為圓。接著又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這些蓋子(包括日常所見到的井蓋)通常大多作為圓形。
對於這一問題,學生普遍認為這樣好蓋,但其好蓋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圓的性質:同圓的半徑都相等,圓是中心對稱圖形與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有無數條,這樣從實際中抽象出理論,又以理論來解釋現實,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1)生活中用數學知識解決的問題擴展閱讀: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人從遠古時代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從數學本身看,他們的數學知識也只是觀察和經驗所得,沒有綜合結論和證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對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但當時的代數學和幾何學長久以來仍處於獨立的狀態。
代數學可以說是最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數學」。可以說每一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學數數起,最先接觸到的數學就是代數學.而數學作為一個研究「數」的學科,代數學也是數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幾何學則是最早開始被人們研究的數學分支。
❷ 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例子 不要空洞。要實際例子
實際生活中用數學的例子很多,例如: 1.自家計算每月電費、水費。 2.為室內裝修戶測量並計算鋪地面用多少地板磚,粉刷四壁和屋頂要購買多少塗料,需多少材料費。 3.植樹節活動中,根據種植面積和樹苗棵數,計算行距、株距。 4.學校操場大約的面積,一件物體(一袋鹽、幾個蘋果、一瓶墨水等)大概的重量,估計人或物的高度等。 5.幫助爸媽計算銀行存款利息 6.外出旅行,幫爸媽設計旅行路線,並計算時間。
失 物 招 領
李蕾同學在校園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幣A元,請失主前來少先隊大隊部認領。
校少先隊大隊部
2002.3
學生驚奇於數學課上老師怎麼講起了失物招領的事呢?我和學生通過分析、討論A元所表示的意義,
師:A元可以是1元錢嗎? 生1:A元可以是1元錢,表示拾到1元錢。
師:A元可以是5元錢嗎? 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錢。
師:A元還可以是多少錢呢?生3:還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錢。
師:A元還可以是多少錢呢?生4:還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錢。……
師:那麼A元可以是0元嗎?生5:絕對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麼這個失物招領啟事就和大家開了一個大玩笑!
師:為什麼不直接說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
由於學生容易認識具體、確定的對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數是不確定的、可變的,因此開始學習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本題中的「失物招領啟事」是學生所熟悉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學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解題過程中去。在討論交流中,集思廣益,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理解了新知,並對所學的知識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增強了相互幫助、合作的意識,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鍛煉了學生對社會的洞察力。
2、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及組合圖形的計算後,我嘗試著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老師家有一間兩室一廳的住房,如圖:你能幫幫他算一算這兩室一廳的住的面積有多大?要計算面積有多大我們先要測量哪些長度的面積?在給出一定的數據後讓學生們計算;接下來我還讓學生們回家測算一下自己家的實際居住面積。在這樣一個實際測算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興趣,又培養了實際測量、計算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中用。
如,學過了100以內加減法之後,創設了「買汽車」的教學情境:微型汽車大削價,小林花去100元買了幾輛汽車,他買了幾輛汽車,是哪幾輛?
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在我的鼓勵指導下,同學們用式子有序地依次表示為:
(1)把100元分解為兩個數的和: (2)把100元分解為3個數的和:
50+50=100 40+60=100 30+70=10020+80=100 60+20+20=10050+20+30=10040+40+20=10030+30+40=100
(3)把100元分解為4個數的和 (4)把100元分解為5個數的和 40+20+20+20=100
20+20+20+20+20=100 30+30+20+20=100
1.為了考察某市初中3500名畢業生的中考數學成績,從中抽取了20本試卷,每本30份。在這個問題中,總體是:(某市初中3500名畢業生的中考數學成績)個體是:(1名畢業生的中考數學成績 )樣本是:(600名畢業生的中考數學成績),樣本容量是:(600) 2..在三角形ABC中,角C=90度,AC,BC的長分別是方程X的平方 -7X +12=0的兩個根,三角形ABC內一點P到三邊的距離都相等,則PC的長為?2、作PE⊥BC於E,作PD⊥AC於D,作PF⊥AB於F。∵解方程X的平方 -7X +12=0得:x1=3 x2=4∴AC=3,BC=4或AC=4,BC=3當AC=3,BC=4時,由勾股定理得:AB=5∵(AB+BC+AC)×PE=AC×BC∴(5+4+3)×PE=3×4解得:PE=1∵四邊形PECD是正方形∴由勾股定理可得PC=√2當AC=3,BC=4時,方法與上相同,PC=√2
紅花襯衫廠要製做一批襯衫,原計劃每天生產400件,60天完成。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是原計劃每天生產件數的1.5倍。完成這批襯衫的製做任務,實際用了多少天?
分析與解 要求完成這批襯衫的製做任務,實際用了多少天,必須知道這批襯衫的總數和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已知原計劃每天生產400件,60天完成,就可以求出這批襯衫的總數量;又知道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是原計劃生產件數的1.5倍,就可以求出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
完成這批襯衫的製做任務,實際用的天數是:
40060(4001.5)
=24000600
=40(天)
也可以這樣想:要生產的襯衫的總數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這批襯衫製做任務所需要的天數與每天生產襯衫的件數成反比例關系。由此可得,實際完成這批襯衫製做任務的天數的1.5倍,正好是60天,於是得出製做這批襯衫實際需要的天數是:
601.5=40(天)
答:完成這批襯衫製做任務,實際用了40天。
例2、 東風機器廠原計劃每天生產240個零件,18天完成。實際比原計劃提前3天完成,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多少個零件?
分析與解 要求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多少個零件,得先求出實際每天生產多少個零件,再減去計劃每天生產的零件數:
24018(18-3)-240
=432015-240
=288-240
=48(個)
也可以這樣想:實際與計劃所完成的零件總數是相同的。根據反比例意義可知,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與完成生產這批零件所用的天數成反比例關系。由此可知,原計劃完成任務的天數與實際完成任務的天數比18∶(18-3)即 6∶5,就是實際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與原計劃每天生產零件個數的比。當然,實際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是原計劃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的6/5。於是求出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零件的個數是:
=48(個)
還可以這樣想:生產零件的總數是 24018=4320(個);把這個數分解質因數,然後再把分解的質因數適當地分組,分別表示出原計劃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完成天數的乘積和實際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實際完成天數的乘積。
4320=25×33×5
=(24×35)(232)……原計劃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完成
天數的乘積
=(25×32)×(35)……實際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完成天數的
乘積
進而求出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的個數是:
25×32-24×35
=288-240
=48(個)
答: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48個。
❸ 所學的數學知識能解決什麼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知識能解決生活中很多問題,比如說買東西計算根據重量和單價計算價值;比如根據時間和速度計算路程等等。最重要的是能培養邏輯感。
❹ 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數學源於現實並用於現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歸宿。人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重視挖掘教材與生活實際有聯系的因素。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的實際中去,從而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作用。
如學習了「分類」後,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書桌,讓整理好的學生來說一說他是按什麼進行分類整理的;學習了「生活空間」的前、後、左、右後,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座位的前、後、左、右分別是誰,學校的前、後、左、右分別是什麼地方;學習了「統計」,讓學生統計教室內各種清潔用具的數量、統計一年級各班學生人數及男女生人數,統計班裡學生是在那個季節出生的;在學完「20以內的加減法」後,有意識的帶領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每個孩子拿20角錢去菜市場買菜。在這次活動中,就有許多學生出現了不會算賬的想像,有的是口算不過關,有的是弄不清元、角的關系……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麼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
學生從活動中不僅理解、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能觀察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在解決中又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再開動腦筋加以完善解決,從而獲得應用的技能。
❺ 生活中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有哪些(小學)
1、可以用乘法算出買幾斤菜需要花多少錢。
2、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你知道怎樣走路最近。
3、根據影子的長短判斷時間。
4、根據北斗星辨別方向。
5、水缸出汗意味著要下雨。
(5)生活中用數學知識解決的問題擴展閱讀:
北斗星的位置也隨著季節的變化在周轉,黃昏時的春季,北斗星的斗柄指東;夏季指南(即朝上);秋季指西;冬季指北(即朝下,且在地平線以下)。所以可以根據不同季節的斗柄方向來辨別該往哪個方向走。在戶外的晚上,這個方法很好用。
俗語說:「水缸穿裙,大雨淋淋。」意思是水缸的外面因為空氣里的水分子比較多凝結起來所以變得潮像人出汗一樣,這就預示著要下大雨。還有燕子飛的底、魚兒不斷躍出水面也是預示要下雨。
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多,比如說班級要集體舉辦活動需要買一些飾品,那就需要預算,你可以根據要買東西的件數乘以單價來算算大概需要帶多少錢去買。
❻ 6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
例1、
紅花襯衫廠要製做一批襯衫,原計劃每天生產400件,60天完成。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是原計劃每天生產件數的1.5倍。完成這批襯衫的製做任務,實際用了多少天?
分析與解
要求完成這批襯衫的製做任務,實際用了多少天,必須知道這批襯衫的總數和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已知原計劃每天生產400件,60天完成,就可以求出這批襯衫的總數量;又知道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是原計劃生產件數的1.5倍,就可以求出實際每天生產的件數。
完成這批襯衫的製做任務,實際用的天數是:
40060(4001.5)
=24000600
=40(天)
也可以這樣想:要生產的襯衫的總數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這批襯衫製做任務所需要的天數與每天生產襯衫的件數成反比例關系。由此可得,實際完成這批襯衫製做任務的天數的1.5倍,正好是60天,於是得出製做這批襯衫實際需要的天數是:
601.5=40(天)
答:完成這批襯衫製做任務,實際用了40天。
例2、
東風機器廠原計劃每天生產240個零件,18天完成。實際比原計劃提前3天完成,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多少個零件?
分析與解
要求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多少個零件,得先求出實際每天生產多少個零件,再減去計劃每天生產的零件數:
24018(18-3)-240
=432015-240
=288-240
=48(個)
也可以這樣想:實際與計劃所完成的零件總數是相同的。根據反比例意義可知,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與完成生產這批零件所用的天數成反比例關系。由此可知,原計劃完成任務的天數與實際完成任務的天數比18∶(18-3)即
6∶5,就是實際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與原計劃每天生產零件個數的比。當然,實際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是原計劃每天生產零件的個數的6/5。於是求出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零件的個數是:
=48(個)
還可以這樣想:生產零件的總數是
24018=4320(個);把這個數分解質因數,然後再把分解的質因數適當地分組,分別表示出原計劃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完成天數的乘積和實際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實際完成天數的乘積。
4320=25×33×5
=(24×35)(232)……原計劃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完成
天數的乘積
=(25×32)×(35)……實際每天生產的個數與完成天數的
乘積
進而求出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的個數是:
25×32-24×35
=288-240
=48(個)
答:實際每天比原計劃每天多生產48個。
還有好多,自己去看
❼ 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
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