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詩歌的知識有那些
中國詩歌發展史概述 :
中國的詩歌產生於文字發明之前,它是在人們的勞動、歌舞中漸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詩經》是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總集,也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頌」 詩是統治者祭祀的樂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農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於宴會的典禮,內容主要是對從前英雄的歌頌和對現時政治的諷刺。「風」是《詩經》中的精華,內容包括15個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出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棗楚辭。屈原的《離騷》是楚辭傑出的代表作。
楚辭發展了詩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
詩經、楚辭之後,詩歌在漢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流傳到現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寫成,後來經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晉時代成為主要的詩歌形式。
漢樂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戰爭災難的《十五從軍征》,有表現女性不慕富貴的《陌上桑》、《羽林郎》,當然最為著名的還是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這首詩講述了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焦仲卿與劉蘭芝相愛至深,因為焦母與劉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釀成生離死別的人間慘劇。漢樂府民歌最重要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敘事性,《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詩的最高峰。漢樂府民歌多採用口語化的樸素語言表現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動,感情真摯。漢樂府民歌中雖然多數為現實主義的描繪,但許多地方都有著程度不一的浪漫主義色彩,如《孔雀東南飛》的最後一段文字,即表現出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巧妙結合。
五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它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寫作,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到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日趨成熟。五言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是《古詩十九首》的出現。《古詩十九首》不是一時一人的作品,詩的內容多敘離別、相思以及對人生短促的感觸。長於抒情,善用比、興手法是《古詩十九首》最大的藝術特色。
漢末建安時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籍、應暘、劉楨)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並普遍採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高潮。他們的詩作表現了時代精神,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氣派,形成為後世稱作「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詩》三首是漢末戰亂現實的寫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壇的風雲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詩歌內容富於氣勢和力量,描寫細致、詞藻華麗、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氣奇高、詞采華茂」的藝術風格,代表詩作為《贈白馬王彪》。建安時代的詩,是從漢樂府發展到五言詩的轉變關鍵,曹植是當時的代表詩人。他的詩受漢樂府的影響,但卻比漢樂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時代之後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時代的代表詩人,他的《詠懷詩》進一步為抒情的五言詩打下基礎,他常用曲折的詩句表達憂國、懼禍、避世之意。與阮籍同期的還有嵇康(224--263),他的詩憤世嫉俗,鋒芒直指黑暗的現實。他們倆人的詩風基本繼承了「建安風骨」的傳統。
兩晉時期的詩歌創作逐漸走上形式主義道路,詩歌內容空泛。繼承和發揚「建安風骨」傳統,作品內容充實的詩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詠史詩》八首,借古事諷喻時事,思想性很強,但這類詩作畢竟不是主流,而且越來越少,直到東晉末年的陶淵明才給詩壇帶來接近現實的作品。
隱居不仕的陶淵明把田園生活作為重要的創作題材,因此歷來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在當時崇尚駢驪、重形式而輕內容的時代氣氛中,陶淵明繼承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形成了他單純自然的田園一體,為古典詩歌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而且五言詩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發展。
與陶淵明差不多同時的謝靈運(385--433)是開創山水詩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詩特點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貫注其中,但有些詩字句過於雕琢,描寫冗長,用典、排偶不夠自然。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又一發展時期,這表現在又一批樂府民歌集中地涌現出來。它們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這一時期民歌總的特點是篇幅短小,抒情多於敘事。南朝樂府保存下來的有480多首,一般為五言四句小詩,幾乎都是情歌。北朝樂府數量遠不及南朝樂府,但內容之豐富、語言之質朴、風格之剛健則是南朝樂府遠不能及的。如果說南朝樂府是談情說愛的「艷曲」,那麼,北朝樂府則是名符其實的「軍樂」、「戰歌」。在體裁上,北朝樂府除以五言四句為主外,還創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絕體,並發展了七言古詩和雜言體。北朝樂府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木蘭詩》,它與《孔雀東南飛》並稱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璧」。
南北朝時最傑出的詩人是鮑照(410左右--466)。鮑照繼承和發揚了漢魏樂府的傳統,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五言和七言樂府詩。《擬行路難》18首是他傑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運用七言句法,表現了個人的不幸和對社會不平的抗議。
南齊永明年間,「聲律說」盛行,詩歌創作都注意音調和諧。這樣,「永明體」的新詩體逐漸形成。這種新詩體是格律詩產生的開端。這時期比較著名的詩人是謝眺(464左右--499)。謝眺以山水詩著名,詩風清新流麗。他的新體詩對唐代律詩、絕句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詩歌發展到唐代,迎來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時間里,留下了近五萬首詩,獨具風格的著名詩人約五、六十個。
初唐四傑是唐詩開創時期的主要詩人。這四傑分別是王勃(649--676)、楊炯(650--693)、盧照鄰(637--689)、駱賓王(646--684)。他們的詩雖然因襲了齊、梁風氣,但詩歌題材在他們手中得以擴大,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也由他們開始初步定型。
「四傑」之後,陳子昂(661--702)明確提出反對齊梁詩風,提倡「漢魏風骨」。《感遇詩》38首,即是他具有鮮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了李白、杜甫兩個偉大詩人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齡的邊塞詩大部分用樂府舊題抒寫戰士思念家鄉、立功求勝的心情,他的《從軍行》、《出塞》歷來被推為邊塞詩的名作。李頎的邊塞詩數量不多,成就卻很突出,《古意》一首、《古從軍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煥是年輩較老的邊塞詩人,一首《涼州詞》寫盡了遠徵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鶴雀樓》詩意高遠,富於啟示性。
中唐詩歌是盛唐詩歌的延續。這時期的作品以表現社會動盪、人民痛苦為主流。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繼承並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從文學理論上和創作上掀起了一個現實主義詩歌的高潮,即新樂府運動。元稹、張籍、王建都是這一運動中的重要詩人。元稹(779--831)的主要作品是樂府古題19首和新樂府12首。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來說,元詩都非常接近白居易的詩,語言通俗易懂是他們共同的特色,這是源於他們文學觀點的一致。張籍和王建雖無明確的文學主張,但他們以豐富的創作成為新樂府運動的中堅。同情農民疾苦是張籍樂府詩的主題,以《野老歌》最為著名。風格與上述幾人十分相近的李紳詩作雖不多,但《憫農》詩二首卻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讀者。
除新樂府運動之外,這一時期還另有一派詩人,這就是韓愈、孟郊、李賀等人。他們的詩歌藝術比之白居易另有創造,自成一家。韓愈(768--824)是著名的散文家,他善以文入詩,把新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帶入了詩壇,擴大了詩的表現領域,但同時也帶來以文為詩,講才學,追求險怪的風氣。孟郊(751--814)與賈島(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險,苦思錘煉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劉禹錫(772--842)是一位有意創作民歌的詩人,他的許多《竹枝詞》描寫真實,很受人們喜愛。此外,他的律詩和絕句也很有名。柳宗元(773--819)的詩如他的散文一樣,多抒發個人的悲憤和抑鬱。他的山水詩情致婉轉,描繪簡潔,處處顯示出他清峻高潔的個性,如《江雪》就歷來為人們所傳誦。李賀(790--816)在詩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擁有中唐獨樹一幟之風格,開辟了奇崛幽峭、濃麗凄清的浪漫主義新天地。《蘇小小墓》、《夢天》等都是充分體現他的獨特風格之作。
晚唐時期的詩歌感傷氣氛濃厚,代表詩人是杜牧、李商隱。杜牧(803--852)的詩以七言絕句見長,《江南春》、《山行》、《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於清麗的辭采、鮮明的畫面中見俊朗的才思。李商隱(813--858)以愛情詩見長。他的七律學杜甫,用典精巧,對偶工整,如《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絕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後期,出現了一批繼承中唐新樂府精神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他們的詩鋒芒畢露,直指時弊。
詩發展到宋代已不似唐代那般輝煌燦爛,但卻自有它獨特的風格,即抒情成份減少,敘述、議論的成份增多,重視描摹刻畫,大量採用散文句法,使詩同音樂關系疏遠。
最能體現宋詩特色的是蘇軾和黃庭堅(1045--1105)的詩。黃庭堅詩風奇特拗崛,在當時影響廣於蘇軾,他與陳師道一起開創了宋代影響最大的「江西詩派」。宋初的梅堯臣(1002--1060)、蘇舜欽(1008--1048)並稱「蘇梅」,為奠定宋詩基礎之人。歐陽修、王安石(1021--1086)的詩對掃盪西昆體的浮艷之風起過很大作用。國難深重的南宋時期,詩作常充滿憂郁、激憤之情。陸游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與他同時的還有以「田園雜興」詩而出名的范成大(1126--1193)和以寫景說理而自具面目的楊萬里(1124--1206)。文天祥(1236--1282)是南宋最後一個大詩人,高揚著寧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過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
源於唐代的詞,鼎盛於宋代。唐末的溫庭筠(812--870)第一個專力作詞。他的詞詞藻華麗,多寫婦女的離別相思之情,被後人稱為「花間派」。南唐後主李煜(937--978)在詞的發展史上佔有較高的歷史地位。他後期的詞藝術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貼切的比喻將感情形象化,語言接近口語,卻運用得珠圓玉潤。
宋初的詞人象晏殊(991--1055)、歐陽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沒有脫離花間派的影響。到了柳永,開始創作長調的慢詞,自此,詞的規模發生了顯著變化。到了蘇軾,詞的題材又得以進一步發展,懷古傷今的內容進入了他的詞作之中。與蘇軾同時代的秦觀(1049--1100)和周邦彥(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詞人。秦觀善作小令,通過抒情寫景傳達傷感情緒的《浣溪沙》、《踏莎行》、《鵲橋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彥不僅寫詞且善作曲,他創造了不少新調,對詞的發展貢獻很大。他的詞深受柳永影響,聲律嚴整、適於歌唱、字句精巧、刻畫細致,代表作有《過秦樓》、《滿庭芳》、《蘭陵王》、《六丑》等。在兩宋詞壇上,女詞人李清照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宋初年,面臨國破家亡的危局,詩詞作品多表現作家們的愛國之情,辛棄疾被譽為愛國詞人,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詞影響,陳亮、劉過、劉克庄、劉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最大的愛國詞派。
南宋後期的詞人姜夔(約1155--1235)最為著名。姜詞絕大多數是紀游詠物之作。在他的詞作中,更多的是慨嘆身世的漂零和情場的失意,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長亭怨慢》。他的詞沿襲了周邦彥的道路,注意修辭琢句和聲律,但內容欠充實。
詞在南宋已達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詩詞乃退居其後。
明代詩歌是在擬古與反擬古的反反復復中前行的,沒有傑出的作品和詩人出現。
清代詩詞流派眾多,但大多數作家均未擺脫擬古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套子,難有超出前人之處。清末龔自珍(1792--1841)以其先進的思想,打破了清中葉以來詩壇的沉寂,領近代文學史風氣之先。他的詩常著眼於社會、歷史和政治的觀點來揭露現實,使詩成為現實社會的批判工具。後來的黃遵憲(1848--1905)、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等新詩派更是將詩歌直接用做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宣傳載體。
「五四」文學革命中,中國的現代文學誕生了。1917年胡適(1879--1942)首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白話詩8首,並提出「詩體大解放」的主張,倡導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的「胡適之體」詩。在新詩誕生過程中,劉半農、劉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創作主力。經過他們的努力,新詩形成了沒有一定格律,不拘泥於音韻,不講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質朴,以白話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詩集有:胡適的《嘗試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兒》和郭沫若的《女神》。
郭沫若的《女神》帶著狂飆突進的「五四」時代精神,帶著不同於其他白話詩的鮮明藝術性,為新詩奠定了浪漫主義的基礎。《女神》也是新詩真正取代舊詩的標志。它成功地創造、運用了自由體形式,將新詩推向新的水平。
經過開辟階段,新詩形成了以自由體為主,同時兼有新格律詩、象徵派詩的較為完善的形態。
文學研究會的作家們創作了大量的自由體詩,他們的詩多以抒情為主,表現了覺醒後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追求與苦悶。其中朱自清的成就較為突出。他的詩突出地表現了積極進取的精神,如《光明》一詩表達了作者不靠施捨、踏實求索的願望。還有《匆匆》、《自從》、《毀滅》等詩都表現了歷經坎坷與幻滅,追求理想之心不渝的堅韌。文學研究會中自成一家的冰心,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創作出版了《繁星》、《春水》兩部詩集。她的這些詩都被稱作「繁星體」。她的「繁星體」詩多表現母愛、童真和自然之情,滿蘊溫柔、憂愁之風。
怒吼的詩指的是瞿秋白和蔣光赤等共產黨員作家的政治抒情詩,其中蔣光赤(1901?/FONT>1931)的詩最多。他的詩中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色彩,如《太平洋中的惡象》、《中國勞動歌》、《哭列寧》等詩一掃當時許多新詩中的纏綿悱惻之調,充滿了陽剛之音,但他的政治抒情詩存在內容較空泛的弊病。
在新詩創作中,愛情詩這一領域當屬湖畔詩社的詩最為引人注目,汪靜之(1902-- )、應修人(1900--1933)、潘漠華(1902--1934)和馮雪峰(1903--1976)是其中的主力。他們的詩中所描寫的愛情大膽而袒露,其間所顯現出的質朴、單純的美是最打動人的地方。
寫自由體詩的馮至(1905--1994)也是比較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既寫愛情,也寫親情和友情,出版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詩集。
提倡格律詩的是新月派。聞一多(1899--1946)為格律詩理論做出了很大貢獻。為建設新格律詩,聞一多提出建設詩歌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並為此進行了艱苦的創作實踐。聞一多有兩部詩集《紅燭》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愛國主義情感貫穿始終。此外,他的詩還表現了「五四」時期積極向上,進取追求的精神風貌。他的藝術表現方法是浪漫主義的。他常選擇某一形象來托物寄情。他善用貼切的比喻以增強詩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他的詩具有他所提出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這一特點對整個格律派產生過重大影響。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詩人。他的詩主要表達對光明的追求、對理想的希冀、對現實的不滿。表現個性解放、追求愛情的詩在徐志摩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他的詩風婉約,文字清爽、明凈,感情渲染濃烈、真摯,氣氛柔婉、輕盈,表現手法講究而多變。他的詩多收於《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游》等詩集中。
幾乎在新月派活躍的同時,象徵派的詩也出現在中國的詩壇上。象徵派的詩既不真實描寫,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常採用不同於常態的聯想、隱喻、幻覺、暗示等手段製造朦朧、神秘的色彩。李金發(1900--1976)是象徵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微雨》、《為幸福而歌》等詩集。他的詩反映了「五四」之後一些知識分子面臨茫然的前途時而產生的悲觀情緒。李金發被人稱為「詩怪」,是因其詩怪誕,可讀性較差,但他的詩也有許多成功之處,如詩中大量形象鮮明的比喻、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強烈的感覺等皆為許多人所不及。其他成績較為突出的象徵派詩人還有王獨清、穆木天和馮乃超。
30年代的左翼詩派以高昂的戰斗激情領詩壇一派風騷。殷夫(1909--1931)是重要的政治抒情詩人。他的詩熱情頌揚無產階級革命,生動描繪工人運動的戰斗場面。因為有實際斗爭經驗,所以他的詩感情充沛而真摯又不流於空泛,藝術風格朴實、粗獷,代表作品有《血字》、《1929年的5月1日》、《我們的詩》等。左翼詩派的重要代表團體是中國詩歌會。他們的藝術主張是詩歌大眾化,倡導詩歌面向下層人民,歌唱抗日救亡運動,代表詩人是浦風(1911--1942)。
新月派之後,描寫現代人在現代生活中的現代情緒的現代詩派興起,戴望舒(1905--1950)是現代詩派的主要詩人。他因1928年發表的《雨巷》一詩而獲「雨巷詩人」的美名,曾出版過《我的記憶》、《望舒草》等詩集。這些詩作集中表現了知識分子在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感和孤獨感。他的詩大量採用象徵意象,但因貼近主觀情緒,詩意雖曲折、朦朧但並不過於晦澀。他常用的譬喻也新鮮而貼切。富於節奏感是他的詩的另一特色。
抗戰後詩壇上最重要的詩派是七月派。七月派的重要詩人是胡風、艾青、田間、亦門、魯藜、鄒荻帆等。在他們的創作中,政治抒情詩佔有很大比重,內容多充滿愛國主義激情,呼喚人們的抗敵鬥志。七月派在藝術上注重以熾烈的激情去撞擊人們的心靈,而不講究文學的雕琢、修辭。質朴、粗獷、奔放是七月詩人共有的藝術特色。
40年代後半期,被後來稱為民歌體的新詩在解放區農村成熟了。民歌體新詩的突出成就表現在李季與阮章競的敘事詩中。
馬凡陀是袁水拍(1907--1983)40年代中期發表諷刺詩的筆名。他在這一時期的詩結集為《馬凡陀的山歌》,這是當時國統區最有影響的政治諷刺詩集。它多以市民熟悉的民謠、小調寫成,輕松、詼諧而又銳利、潑辣,鋒利的筆鋒掃盪了末日社會的各個角落。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詩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題材、新主題伴隨著新生活應運而生。詩人們滿懷激情抒寫了一首首新時代的頌歌。同時,新的社會也造就出一批詩壇新人和嶄新的作品。他們是:邵燕祥和他的《歌唱北京城》、《到遠方去》,森林詩人傅仇和他的《伐木者》,嚴陣的《老張的手》,未央的《祖國,我回來了》,李瑛的《軍帽下的眼睛》,公劉的《邊城短歌》和《黎明的城》,顧工的《喜馬拉雅山下》等。此外,詩歌形式有所創新,吸取民歌營養的信天游、接受外來影響的階梯式、新格律詩等形式相繼出現。
50年代未60年代初,詩歌興起了新民歌運動,發展了傳統民歌。政治抒情詩以獨立的藝術形式在60年代出現,郭小川、賀敬之是當時兩位優秀的政治抒情詩人。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另一突出成就是長篇敘事詩的豐收。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將軍三部曲》以新穎的形式和深遂的思想享譽詩壇,李季的《楊高傳》、聞捷的《復仇的火焰》、韓起祥的《翻身記》、王致遠的《胡桃坡》、臧克家的《李大釗》、田間的《趕車傳》等也都別具特色。
但取得成績的同時,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也存在著題材、主題、形式、風格不夠豐富的缺點。
新時期以來,沉寂十載的詩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景象。詩歌在表現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廣泛借鑒,形式則更趨於鬆散的自由體,風格千姿百態。新時期初期,歡呼勝利、反思歷史的詩歌繼承了現實主義的傳統,並使之繼續發展。與此同時,一批青年詩人,如舒婷、顧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長起來。他們的詩通常表現出一種晦澀的、不同於尋常的復雜情緒,人們謂之「朦朧詩」。
80年代中後期以後,詩壇又出現了自稱為「第三代詩人」的現代派潮流。
⑵ 誰能告訴我關於唐詩的一些知識
唐詩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盡管離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還是為我們所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象滿天的星斗一樣。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還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是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初唐詩歌】
這是唐詩繁榮的准備時期,重要詩人有被稱為「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等。唐代建國初的詩歌仍沿著南朝詩歌的慣性發展,柔靡纖弱,毫無生氣。「四傑」的出現開始轉變了這種風氣。他們才氣橫溢,不滿現狀,通過自己的詩作抒發憤激不平之情和壯烈的懷抱,拓寬了詩歌題材。如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種激揚豪邁的格調,為唐初詩壇吹進一股新風。詩中表現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筆從戎,到邊疆建功立業的熱望。寧可做個低級軍官(百夫長),也不想作書生老死窗下。繼「四傑」而起的是陳子昂,他從理論上對南朝以來衰弱的詩風提出批評,認為這類詩專門玩弄華麗的辭藻,內容空虛,拋棄了《詩經》重視思想性的傳統。對此他耿耿於心,提倡學習「漢魏風骨」,恢復建安時代的詩風。他的38首《感遇》詩實踐了自己的主張,影響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蒼涼遼闊,哀而不傷,被認為是懷古詩的絕唱。韓愈曾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評價了他在唐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沈佺期、宋之問的貢獻主要在詩歌格律方面。他們總結了「永明體」以來詩人們探索詩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詩作,促進「近體詩」最後定型。
鑒賞唐詩,首先要對「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分別有個概要的了解,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就能更好地領略其妙處。
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這個概念和通常說的「古代詩歌」不同,是專用名詞,專指唐代以前流行並在唐代繼續流行的一種詩體,和唐代形成的近體詩相對存在。古體詩的特點是:每篇句數不限,每句字數不限,可押韻也可不押韻,押韻也可換韻,句與句間沒有平仄對應和用詞對仗的要求。一句話,古體詩格律上比較自由,同近體詩在格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不同。古體詩分兩大類: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或簡稱五古和七古)。此外還有句式長短不齊的古詩,一般歸入七古。有的古體詩句數、字數和律詩相同,但用韻、平仄和對仗都不同於律詩的要求,所以仍是古詩。上文講到的《古詩十九首》及陶淵明等人的詩都是古詩。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格的格律。近體詩有四項基本要求:一是句數、字數有規定;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兩大類:(1)律詩,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2)絕句,由四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下面我們分別舉例說明。如大家熟悉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五言絕句,它必須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須依照用韻要選一個韻部的字作韻腳①,這首詩的「流」、「樓」兩字就屬「十一尤」韻。再次,它用的字必須合乎規定的平仄格式,這樣讀起來才抑揚間錯,和諧動聽。這首詩的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用·標出來的字可平可仄,其餘的字不能變通。平——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平聲字;仄——指的是古代漢語中的上聲、去聲、入聲字。按現代漢語說,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字屬平;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字屬仄。絕句詩上下句之間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這首絕句全首對仗,後兩句「欲窮」對「更上」,「千里」對「一層」,「目」對「樓」。
我們舉《登鸛雀樓》這首詩來說明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絕句還有三種平仄格式,共四種格式。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也都各有四種平仄格式。關於近體詩的平仄格式,只舉上例作些提示,不再詳細介紹了。如果不想創作這類詩,只是鑒賞前人作品,那麼關於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無妨的。
七言絕句,我們舉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來看: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孤帆泊何處? 天涯一望斷人腸。
表達了送別友人遠行時留戀悵惘的感情。全詩四句,28個字,押的是「七陽」韻,平仄按規則。因絕句允許不對仗,這首詩就沒有對仗。
五言律詩,我們看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是除夕夜晚遠離家鄉親人獨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際的詩。全詩八句,40個字,押「十一真」韻,平仄合規則。律詩的一二句稱「首聯」,三四句稱「頷聯」,五六句稱「頸聯」,七八句稱「尾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如這首的頷聯「一年」對「萬里」,「將盡」對「未歸」,「夜」對「人」;頸聯「寥落」對「支離」,「悲」對「笑」,「前事」對「此身」。
七言律詩,我們看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
寥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這是柳宗元被貶到蠻荒的柳州,送別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時寫的詩,情緒極度感傷悲憤。全詩八句,56個字,用的是「一先」韻,平仄合規則,頷聯和頸聯對仗工整。七言律詩第一句多用韻,也可不用韻,這首用韻。
律詩中還有一種「排律」,即把律詩延長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兩聯外,中間所有出句與對句全要對仗。排律通常為五言。
唐代詩歌的樣式,在初唐時期已經齊備,到盛唐時期就出現了詩歌創作的高峰。
【盛唐詩歌】
到公元8世紀初,唐王朝出現了所說的「開元盛世」,經濟、文化發展到鼎盛。詩歌創作領域也出現大批優秀詩人,寫下內容異常豐富的詩歌。其中田園山水詩和描寫邊塞戰爭的詩占相當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現在這時。下面分別作扼要介紹。
田園山水詩
這類詩歌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維。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習慣上又稱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響,厭倦官僚生活,長期隱居於輞〔wǎng網〕川別業,熱愛自然,熟悉農村,詩寫得恬靜閑適,具有一種靜態美。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夕陽的余輝映照著村落(墟落),歸牧的牛羊涌進村巷中。老人惦念著去放牧的孫兒,拄著拐杖在柴門外望他歸來。在野雞聲聲鳴叫中,小麥已經秀穗,吃足桑葉的蠶兒開始休眠。豐年在望,荷鋤歸來的農民彼此見面,娓娓動情地聊起家常。這美好的情景使詩人聯想到官場明爭暗鬥的可厭,覺得隱居在這樣的農村該是多麼安靜舒心;惆悵之餘不禁吟起《詩經》中「式微,式微,胡不歸?」的詩句(意即:天黑啦,天黑啦,為什麼還不回家呀?),表明他歸隱田園的志趣。王維精通音樂、繪畫、書法,藝術修養深厚;蘇東坡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上面這首詩就可以說是一幅田園畫。
與王維齊名的詩人是孟浩然,原籍襄陽(在今湖北省),常被稱為孟襄陽,據說他曾在張九齡官署偶然遇到唐玄宗。玄宗知道他的詩名,命他朗誦詩作。他誦讀了《歲暮歸南山》,其中有「不才明主棄」(我缺乏才能,所以聖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聽了大不高興,說:「是你不求當官,不是我不讓你當官,你怎麼能怪我!」後來他考進士沒被錄取,也沒正式做官,長期漫遊和隱居,以山水詩聞名於世。他的《過故人庄》一詩流傳最廣: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老朋友殺雞做飯,請他到村中作客。近看,茂密的綠樹嚴嚴地圍住村莊;遠望,青翠的山巒向遠方延伸開去。打開軒窗,可見到堆著穀物的場院和青青的菜園;端著酒杯興致勃勃地聊起桑麻的長勢和收獲。在這樣天然圖畫中與好友飲醇酒,啖佳餚,縱情談笑,該是多麼快樂和愜意!酒後,朋友間仍戀戀不舍,約定九九重陽節再來歡聚,痛飲美酒,醉賞菊花。
儲光羲也是一位失意的隱士,他的《釣魚灣》寫了隱居的情趣: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綠蔭蔽天,落花飄地,清潭見底,荷動魚散,漁翁之意不在魚,單是這美好的景緻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日暮罷釣系船,在綠楊芳草中等待好朋友(情人)來相見,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就等於神仙了嗎?實際上他們的生活也不會沒有困擾和煩惱,然而作詩時要暫時拋開它,抓住某一美好的場景和情緒,盡情發揮和渲染,詩人滿足了創作欲,也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這就叫作詩。
邊塞戰爭詩
在唐代的對外戰爭中,許多文人參與進去,對邊塞和軍旅生活有親身體驗,從戎而不投筆,寫詩描繪蒼涼的邊塞風光,贊頌將士們的勇武精神,或詛咒戰爭帶來的災難,於是有了邊塞詩派。著名詩人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有代表性: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
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
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
夜半行軍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
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
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詩中的「走馬川」、「輪台」、「金山」、「車師」都是常見的北方或西域地名,這里用來做地名的代號,並非實指,所以讀詩時不必求真,只注重理解詩意詩情。這首詩一開始,就大筆淋漓地描繪出西域狂風彌天、飛沙走石的惡劣環境。匈奴(代表強悍的北方民族)來犯,狼煙四起;將軍帶兵奔赴戰場迎敵。夜行軍兵器互相碰撞,盡管寒風如刀,落雪的五花馬背上依然熱汗蒸騰,很快又結成冰凌。在帳幕里起草討敵的檄文(戰書),還未等寫完,硯台里的墨水已凍成冰塊。這樣吃苦耐勞勇武向前的軍隊,一定會使敵人聞風喪膽,不敢交戰;那我們就在車師的西門等待勝利凱旋的捷報吧!詩中表現的樂觀豪邁的氣概,正是盛唐時期時代精神的體現。李頎的《古從軍行》也很有名: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軍隊白天要登上山頭瞭望烽火報警的情況,黃昏時又匆匆趕到交河(在新疆吐魯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實指)去飲戰馬。刁斗是一種銅制的鍋,白天用它燒飯,夜裡做打更的柝〔tuò拓〕用。軍人們背著刁斗在颳得昏天黑地的風沙中艱難行進,這時聯想到漢代從這條路遠嫁烏孫王的公主一路上彈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滿幽怨。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野營過夜,飄起彌漫天地的大雪,和遠處的沙漠連成迷濛一片。秋夜裡南飛大雁的鳴叫聲凄厲又哀傷,交戰對方的胡兵也耐不住這艱苦生活而落下眼淚。聽說朝廷已傳下不準後退的命令,只能拚著性命跟隨將軍(輕車將軍為官名)去死戰。玉門被遮,即不準退入玉門關,用的是《史記·大宛列傳》的典故:貳師將軍李廣利攻大宛失利,退至敦煌,請求朝廷退兵,漢武帝「聞之大怒,使使(派使者)遮玉門,曰:有敢入者輒斬之!」拚命向前的結果,十有八九是戰死,年年有無數人拋骨荒遠的異鄉,唯一的成果是葡萄(蒲桃)從西域傳入中原種植,供富貴者享用。詩中雖流露出哀怨的情緒,基調還是高昂進取的。
戰爭是殘酷的。公元714年唐朝軍隊與吐蕃在臨洮的長城堡附近有過一場大戰,殺獲吐蕃數萬人。王昌齡的《塞下曲》寫到這場戰爭: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戰爭過後多年,戰場依然暗淡凄涼,漫漫的黃塵,雜亂的蒿草,白骨散棄其中,永遠被人遺忘。無論死者是哪一方的,對其本人和家庭來說,都是凄慘的悲劇。
【詩仙、詩聖】
李白的詩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今甘肅),先人曾流落西域,大約在李白五歲時遷至四川昌隆(今江油縣),並在此度過青少年時期。李白家境富裕,少年時飽讀百家書,表現出不凡的文學才能。同時好交遊,受朋友和社會影響,喜談修道成仙,嚮往行俠仗義,慷慨有大志,性格豪放不羈。25歲時離開家鄉,漫遊長江、黃河南北各地,結交社會名流,以詩文獲得很高的社會聲望。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友人薦舉,唐玄宗召見他,任他為翰林待詔,做皇帝的侍從文人,居長安近三年,使他對宮廷和貴族社會有了直接了解。由於權臣排擠,於天寶三年(公元745年)離開長安,再度開始漫遊生活。在洛陽,他與比他小11歲的杜甫相識,結下終生友誼。安史之亂開始時,他已55歲,正在宣城(在今安徽)。在安史之亂中,他懷著報國之情,應永王李璘之邀,入其幕府做事;後李璘被肅宗李亨鏟除,李白則被流放夜郎(在今貴州),中途遇赦而歸,生活於金陵(今南京)和宣城間,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逝於當塗(在今安徽),享年62歲。
李白終生幻想施展抱負,干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這在他的詩中隨處可見。在《上李邕》一詩中說: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他以《莊子》里講的那個攪動天海的大鵬自比,對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滿自信,受到世人嘲笑,還以孔子(宣父)「後生可畏」的話為自己辯解。詩人在政治上十分天真,實際他未必具備政治家的才幹,他的「大言」遭冷笑並不奇怪。然而作為詩人,他卻是個天縱之才,是一隻遨遊天海的大鵬。他一生作詩人,政治上無作為,在他自己看來是不幸,可是對中國文學來說,卻是大幸。唐詩如無李白,那就同華美的大廈抽掉一根棟梁,那才是極大的遺憾呢。
李白有相當數量的詩是對社會不平的揭露和抨擊,如《古風五十九首》之一首: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
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霓〔ní倪〕,行人皆怵惕。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這是諷刺皇帝身邊得勢的佞幸人物。他們坐著華貴的大車招搖過市,盪起漫天灰塵。一些宦官(中貴)錢多得不得了,修起宏麗的住宅。替皇帝開心的斗雞人,也坐著帶華蓋的車耀武揚威。他們鼻孔朝天,噴出的氣息彷彿吹動了天空的雲霞(極言其驕橫),路上行人被嚇得不敢靠近。最後詩人慨嘆,社會上再也沒有許由(洗耳翁)那樣的賢人了,誰還能分出好人(堯)和壞人(跖)呢?傳說古代的聖君唐堯要把帝位讓給許由;許由聽說後認為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河邊去洗耳朵,他被認為是厭棄名利的賢人。跖,是傳說中古代的「大盜」,當然是作為壞人的代名詞。唐玄宗後期政治腐敗,王朝走下坡路,李白敏感到這一點,在詩中給以暴露和諷刺。李白直接描寫人民苦難的詩不太多,但寫得極精彩,如《戰城南》:
去年戰,桑乾源;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惟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築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yuān淵〕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這首詩用的是漢代樂府詩的題目,有意學習樂府詩的傳統,但比漢代那首《戰城南》寫得更形象,更深刻。「桑乾」、「蔥河」、「條支」、「天山」都是邊疆地名。唐代兵士遠離故土到這些地方征戰,往往有去無回。有些邊疆民族以戰爭劫掠為業,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戰死荒漠之中。秦代修築長城防備匈奴的地方,至今(「漢家」,唐人習慣用「漢」代稱「唐」,實指唐朝)仍然烽火不息,戰爭不斷。戰敗的馬匹在戰場上悲鳴尋找它的主人,而它的主人卻被烏鴉和鷹啄食,腸子都掛上枯樹枝頭。士卒戰死,領兵的將軍也空忙一場,毫無所獲。最後詩人用古代兵書的話說:戰爭可不是好玩的東西,有德的君主只有在不得已時才用到它。唐玄宗好大喜功,連年征戰,百姓遭難,這首詩即為此而發。
李白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很多,多為傑作。他的這類詩同王維、孟浩然的詩格調不同,如果說王維、孟浩然的風景詩是細致入微的工筆畫,李白的風景詩則是飛動椽筆的大寫意。他常常不是作一草一木的刻畫,而是從宏觀攝取大自然的神韻。長江大河,巉〔chán蟬〕岩峭壁,萬里風雲,幽石古木,一到他筆下立刻飛動起來,為他所驅遣,創造出一個與造化同在的神話般的世界。如《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寫廬山景色: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這是多麼宏大的氣勢!只有李白的胸懷才能裝下這樣的氣勢,只有李白的神筆才能寫出這樣的氣勢。又如著名的《蜀道難》中的一段: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猿猱〔náo撓〕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
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
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
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
難於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這是一段絕妙的風景描繪。詩人用極度誇張的語言寫出蜀道的艱難險峻:太陽神駕著六龍的車子到這里也要折回來,奔騰的江水也要撞回來;黃鶴飛不過去,猿猴也愁於攀援。著名的青泥嶺道路彎曲險怪,行人伸手可摸到天上的參星和井星,累得喘不過氣,無不拍著胸膛長聲悲嘆。山中幽深的古木之上,各種鳥類的鳴叫更增加了神秘恐怖的氣氛。這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不要說去通過,就連聽人說一說,也把臉都嚇白了。詩人筆下蜀道上的奇姿壯彩,真可開拓讀者的心胸神臆,令人魂悸魄動,驚起長嗟。這段詩句的奇思異想和豪壯奔放的風格,正是李白詩獨具的特色。
清代詩人趙翼評李白詩說:「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屑於雕章琢句,亦不勞勞於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甌北詩話》卷一)這段話概括出李白詩的藝術風格。李白自覺地繼承了屈原以來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加上他的天才和勤奮,創造出獨特的李白風格。他的詩歌,第一個特點是具有濃烈的激情。他心地純潔,胸懷開闊,憎愛分明,高興時美酒清歌,仰天大笑;悲憤時要「捶碎黃鶴樓」,「倒卻鸚鵡洲」(《江夏贈韋南陵冰》),歌哭笑罵,無所避忌。第二個特點是無比豐富的想像力。詩思來如迅電,去如疾風,縱橫變幻,大起大落,隨著他抒情的需要,上下古今人物,天文地理知識,真實的歷史,虛幻的神話隨時來到他的筆下,注入詩句,為他服務。第三個特點是常用誇張的語言抒發激情;如「白發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一風三日吹倒山」之類極度誇張的詩句,在他的詩中所在皆是。唯其誇張,所以傳神,極不準確的語言卻極准確地表達了他的感情。
杜甫的詩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出身於富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祖父杜審言是著名詩人。他青年時期正值「開元盛世」,游歷過南起吳、越,北至齊、趙等地。35歲到長安求官,過了10年窮困落拓的生活,最後才得到一個八品小官。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淪陷,杜甫曾陷 城中,後逃出投奔肅宗李亨,任左拾遺。49歲時,棄官攜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嚴武保薦任過一段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常被稱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歲時出川,輾轉流徙於湖北、湖南各地,59歲時在岳陽附近病死於一隻小船上。
李、杜齊名,但他們的性格和詩風卻很不相同。李白像狂放不羈的駿馬,杜甫像忍苦載重的犍牛,各具風范,各有價值。杜甫詩風老成穩健,傾向現實主義。他的全部詩作,一方面反映了一個誠實的知識分子一生的遭際,同時也是唐帝國由盛轉衰那段歷史的真實寫照。杜詩又被後人稱為「詩史」,即本於此。
安史之亂是杜甫一生最痛苦的一段經歷,也是他寫進詩歌的重要內容。這一期間的詩,雖也有關於個人窮通利達的慨嘆,更多的詩卻著眼於百姓苦難。公元756年,唐宰相房琯率四五萬軍隊在陳陶同安史叛軍激戰,由於指揮失當,差不多全軍覆沒。杜甫為此寫了《悲陳陶》一詩: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初冬(孟冬)時節,從十幾個郡征來的良家子弟,一戰之後鮮血都灑在陳陶水澤之中。藍天下的曠野死寂無聲,四萬兵士一日之內全部戰死。野蠻的胡兵箭鏃上滴著善良百姓的鮮血,唱著人們聽不懂的胡歌在長安街市上飲酒狂歡。長安城的百姓轉頭向陳陶方向失聲痛哭,日夜盼望唐朝軍隊打回來恢復昔日的太平生活。詩人的悲憤恰是人民的悲憤,他在替百姓呼號。杜詩中著名的「三吏」、「三別」,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我們看其中的《無家別》: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pí皮〕。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盪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這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詩中的「我」是個當兵歸來的青年農民。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後,農村普遍衰敗,田園廬舍一片荒涼。這個敗陣歸來的士兵看到家鄉已面貌全非,鄉鄰們走死逃亡,舊里已成空巷,連太陽都暗淡無光,一片凄慘氣氛。村裡成了狐狸之類的樂園,它們反客為主,豎起毛來發怒,怪這個青年的哭聲攪亂了它們的安寧。在百無聊賴中,這個農民為活下去開始鋤地,灌園,盡莊稼人的本份。然而仍不能安靜地生活,縣吏知他回來,又召他去練兵。這次是當地方
⑶ 詩詞知識專題講座稿
詩歌專題知識講座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像、富有節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奏、有韻律並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
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一、詩歌類別
古詩從形式上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從字數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四種;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隋唐時期的古體詩,題目中一般有「行、吟、歌、引」等標志性字眼。近體詩是指隋唐時期出現的比較講究音韻格律的詩歌,又稱「格律詩」,大致可分為絕句和律詩兩種;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較嚴格,講究二、四、六、八押韻;一首詩的句數也有限定:絕句四句,律詩四聯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律詩的頷聯、頸聯必須對仗。
古體詩
(古風)四言古詩如:《詩經》古體詩的特點
①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詩歌,一般都是古體詩。②唐詩中凡題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標志性字眼的均為古體詩。②每首詩的句數不限,可長可短。
五言古詩如:陶淵明《歸園田居》
七言古詩如:白居易《琵琶行》
李賀《李憑箜篌引》
雜言古詩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近體詩
(格律詩)絕句五言絕句如:王之渙《登鸛鵲樓》近體詩的特點
①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②詩歌有嚴格的音韻格律要求,即絕句二四押韻,律詩二四六八押韻。
七言絕句如:杜牧《泊秦淮》
律詩五言律詩如:杜甫《春望》
七言律詩如:杜甫《登高》
另外,依據不同的標准和角度,詩歌還可分成不同的類型,如從藝術手法上分,有寫景抒情詩、即事感懷詩、詠物言志詩;從表現內容上分有:田園詩、邊塞詩、懷古詩、羈旅詩、思鄉詩、登臨詩、閨戀詩、哲理詩、游賞詩、送別詩、詠史詩等。
二、詩歌形象
對詩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詩歌鑒賞的要點。詩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類:
①詩中的主人公形象。如《詩經·靜女》刻畫了一對青年戀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熱烈痴情、淳樸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潑、伶俐俏皮靡不畢現。唐代詩人張志和在《漁歌子》中塑造了一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從容自適的漁父形象。
②詩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過山村清幽明麗的景色的描寫,我們也窺見了詩人閑適超逸的隱者形象。
③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詩中寫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雲、紅葉等景物,都構成了形象,且以楓林中經霜的紅葉最具神韻。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具體言之,古詩中常見的形象有以下幾類:
①豪放灑脫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聖賢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②憂國憂民、青衫淚濕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對外歡顏。……吾廬獨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並不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見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瑟琶行》),著一「泣」字與「濕」字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
③歸隱田園、鍾情山水的形象
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飲酒》),寫的就是悠遊自在的隱居生活,說明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王維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庄》),詩中描寫了山村風光和朋友歡聚的生活場面,像一幅田園風景畫,使人見了,樂而忘返。
④愛民惜才的形象
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攔地表現在字里行間。
⑤兒女情長的形象
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詩歌寫了暮春時節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後相思的綿綿情意,表達的是對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歌頌。
三、思想情感
詩歌,無論是寫景還是敘事,無論是詠物還是懷古,都會寄寓著詩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對詩歌內容情感的感悟是詩歌鑒賞的重點。
評價詩歌思想內容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應聯系詩人的生平事跡、創作風格。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後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斗生活,或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
②應聯系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比如,唐代國力強盛,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反映在邊塞詩的創作中,雖有對塞外惡劣環境的描寫,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愾的豪情,保家衛國的決心,因而格調高亢,情緒激盪。而宋代則大不相同,積貧積弱、國力衰微的宋朝已沒有了大唐的氣象,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③避免先入為主,具體詩歌具體分析。許多大詩人往往是多面手,其詩歌的風格也是豐富多彩的,比如杜甫的詩歌固然沉鬱為多,常常抒寫憂國憂民的慨嘆,但也有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樣輕快明麗的詩句;李清照的詞風固然多為婉約凄切之作,但也有「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樣豪邁的詩句。因此在賞析的時候應具體作品具體分析,切忌生搬硬套。
④細讀序言和注釋。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面都有一個不長的「序」,或在詩後附有注釋,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視。
古詩詞中所抒寫的思想感情非常寬廣,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幾方面:
①憂國憂民戰亂離散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反映社會黑暗,揭露統治者腐朽: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表達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林升《題臨安邸》「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達對山河淪落國破家亡的痛楚:陸游《示兒》、文天祥《過零丁洋》揭露統治者的橫征暴斂窮兵黷武:杜甫《兵車行》
②建功報國
保家衛國的決心,建功立業的豪情: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陸游《書憤》
貶官謫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悶: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懷才不遇的寂寞,報國無門的激憤: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年華消逝的感慨,壯志難酬的悲嘆: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③思鄉懷人
天涯羈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溫庭筠《商山早行》
思親念友的孤獨: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邊關征夫的思鄉: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閨中怨婦的懷人: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李白《樂府》(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依依惜別的深情: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贈汪倫》情深意長的勉勵: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④超塵脫俗
寄情山水的悠閑,退隱田園的淡遠: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庄》
厭離官場的險惡,歸耕隱居的自在:陶潛《歸園田居》
⑤感時傷逝
昔勝今衰的滄桑,時事變遷的感慨: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青春易逝的傷感,時不我予的焦慮: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四、詩歌意境
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
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如陶淵明《歸園田居》描繪出一種清新自然,安謐美好的農村勞動生活場景,作者那種淡泊寧靜的心情就蘊含在這
種生活的場景中。這種包含著作者感情的場景,就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觀書有感》,描寫了由於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
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且清的「方塘」,但詩中的「方塘」,不僅僅是自然的方塘,它還包孕著作者讀書的心得,從而構成了這首詩的意境,既給讀者美的享受,
又給讀者哲理的啟迪。
五、藝術手法
如果讓你對所給詩歌的藝術特色進行鑒賞,一般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入手:
從煉字角度:著重分析該字詞的表達效果,對主旨所起的作用。
從名句角度:著重分析該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對主旨所起的作用。
從修辭的角度。該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常見的修辭手法有這樣一些: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反復、反問、設問、借代、雙關、互文(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馬客在船」)等。
從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從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像聯想、烘托或對比襯托(動靜相襯、以有聲襯無聲等)、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懷或借古諷今、虛實相生、比興寄託、比喻象徵等。
⑥從音韻的角度:如長短句間雜的,讀起來錯落有致,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多用疊詞的,講究押韻的,則讀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性。
下面著重談談古代詩詞中常用的的幾種藝術表現手法
1.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詩經》中的「國風」,杜甫、白居易的詩等。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賀的詩歌就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2.借景抒情
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閑鶴、大漠古道、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對象,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無限離愁別恨。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最典型的如《詩經·採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依依楊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卻是黯然離別之際;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鄉之時!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詩歌散文中經常運用的表現手法,即作者藉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種品格志向。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這一形象表達了自己潔身自好、保持高尚節操的人生追求。清代龔自珍的《病梅館記》,借梅議政,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願望。茅盾的《白楊禮贊》,借中原地區常見的白楊樹來表現解放區廣大軍民不屈不撓、力求上進的精神。古詩中,象駱賓王的《獄中詠蟬》就是通過刻畫餐風飲露的秋蟬的形象來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陳子昂的許多感遇詩也往往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藉助香蘭杜若、或藉助珍禽翡翠來抒寫心中的懷才不遇之慨。
4.對比烘托
對比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詩歌創作,則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託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以景物烘託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託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而悲傷的心情。古詩中常見的一些「藝術辯證」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時,常把遠與近、動與靜、聲與色、實與虛等相結合,互相形成對比映襯,收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5.化用典故
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等,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凝練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6.聯想和想像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採用。如李白常把現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構全詩,詩人的想像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嚮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的神來之筆。大膽豐富的想像也常表現為誇張手法的運用。所謂誇張即故意地對事物進行誇大或縮小的描寫,藉以表達詩人異乎尋常的情感。在浪漫主義詩歌中,誇張的手法隨處可見。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該句就運用了誇張和烘托的寫法來表現天姥山的巍峨高峻。又如李賀的《夢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在詩人的眼中茫茫中國大地上的九州成了微不足道的塵煙九點,浩淼無邊的東海成了杯中之物,通過想像和誇張的手法,抒寫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7.比興象徵
比喻本是一種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質不同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運用在詩歌當中,也稱「比興」。詩詞當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和化實為虛的藝術效果。
如唐代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巧借新婦拜見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滿希望的心理,寫自己應試前緊張而又希望得到賞識的心態。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早春新葉萌發,詩人在一陣驚喜中忽發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雙靈巧的手,擺弄那富有靈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細葉的吧!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了,情感更濃郁了。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徵。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鵬、天馬、雄劍及高山大河,來寄託他的理想,象徵他的才能;喜歡選取高潔美好的事物如明月、鳳凰、松柏、美人等來象徵人品節操;又常選取遭摧殘、受拘羈的人物事件來比喻他的經歷和處境。屈原的詩歌也有這一特點,常以香草美人象徵賢能,以燕雀烏鵲比喻小人。
六、風格流派
由於詩人的生活經歷、感情氣質、藝術素養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作中就表現出各自獨特的格調、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不同的風格。成熟的詩家詞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如:李白詩豪放不羈,仙氣滿卷;杜甫詩沉鬱頓挫,憂國憂民;王維詩詩中有畫,富有禪趣,靜美幽獨;樂天詩雅俗共賞,清淺可愛;李賀詩奇詭譎幻,鬼氣森然;賈島詩推敲苦吟,峭瘦清寒;杜牧詩曠達俊爽,清麗自然;李商隱含蓄典雅,悱惻纏綿,如此等等。評價古詩詞的風格常用到下面一些詞語:
①雄渾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呑宇宙,氣度豁達,氣慨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它如奔騰咆哮、洶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盪漾、漣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橫空出世、千嶂連雲的昆侖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蘇州園林。在具體作品中,有的壯志凌雲、剛毅雄健,如劉邦《大風歌》;有的慷慨悲歌、視死如歸,如項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達,豪情橫溢,如曹操的《觀滄海》。雄渾是盛唐詩歌的時代風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榮的景象和朝氣蓬勃的活力。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氣勢浩瀚,雄偉壯麗;孟浩然的《臨洞庭》「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氣魄宏大,氣勢壯觀;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何其高遠,多麼壯麗!這些詩句都可以以雄渾稱之。
②豪放豪邁奔放,謂之豪放。其特點既表現了作為主體的詩人的特點,又表現了作為客體的描繪對象的特點。就主體而言,情感激盪,格調昂揚;想像奇特,誇張出格;志向高遠,襟懷曠達;氣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盪不羈。就客體而言,往往擁有巨大的體積、偉大的力量而顯示出特有的壯美、崇高,或顯示出渾茫、浩淼的無限闊大的景象,因而氣勢崢嶸,場面壯闊,境界縹緲,極目無垠。李白是豪放風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盪,格調昂揚,想像奇特,誇張出格,是李白豪放詩風的特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氣勢浩盪,一瀉千里。宋詞中的豪放派,以蘇、辛為最傑出代表,蘇詞注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善於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代表作。「大江東去」二句,將在廣闊悠久的空間與時間中活動的人物一筆收盡,氣魄恢宏,「故壘西邊」至「灰飛煙滅」是詠古,感情高昂而濃摯,而「亂石穿空」數句,將崢嶸的態勢、鮮明的色彩、巨大的音響,融於一體,氣勢磅礴,給人以「挾海上風濤之氣的感覺」。「故國神遊」數句轉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鬱,全詞的音調豪壯,「須關西大漢,執鐵板」而唱。
③沉鬱如果說豪放是火山爆發,沉鬱就是海底潛流。當詩人飄逸飛動、奔放不羈時,就形成豪放;當詩人沉思默處、憂憤填膺時,就變得沉鬱。李白豪放,其體輕,其氣清,故裊裊上升,飛入雲霄,若野鶴閑雲,隨處飄逸;杜甫沉鬱,其體重,故沉沉下墜,潛入心海,感情激盪,迴旋紆曲。何為沉鬱?沉鬱,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沉則不浮,郁則不薄。」杜甫之詩,為濃郁之極至。憂愁是杜詩沉鬱的主要內容,他的憂愁,不只是個人的,更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沉鬱獲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他的「三吏」、「三別」、《兵車行》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沉鬱的力作。
④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大凡詩人,慨嘆風雲變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擊人民災難之重,身受命運坎坷之苦,郁積壯志未酬之憤,而憂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見悲慨是時代的心聲,詩人的呼喊,詩人面對動亂的現實,出於嚴肅的責任感,遂作悲慨。陳子昂的詩,就以悲慨而馳譽詩壇。《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動人心的悲慨之詩。詩人懷著壯志難酬的極度悲憤,登上城樓,泫然流涕,感慨萬端。面對著悠悠蒼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筆,勾勒出過去、現在、未來連綿不斷的時間圖卷,描繪出遼闊無垠的宇宙空間畫面。其悲壯歌聲,響徹雲霄,慷慨之氣,橫絕太空。
⑤沖淡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王維的山水詩有閑靜淡遠的特點,他是沖淡派大師。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鳥鳴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人間的紛爭,沒有外界的紛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山水花鳥的生機。詩人盡情地消受著、欣賞著、陶醉著,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變成了大自然的有機體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無不跳動著詩人的脈搏,迴旋著詩人的聲音,震盪著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詩人筆下的大自然,就是詩人自己,它反映了詩人沖淡的心情。詩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這種消融,是把主觀的情思化入客觀的景物中,追求忘我無我的靜謐空寂的境界,這就是沖淡的極至。
⑥曠達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蘇軾的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又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苟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既要盡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帶有典型的曠達的特徵。「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的色彩。蘇軾有時是盡力擺脫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讓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無始無終的運動中得到永恆;讓人生的種種苦惱在超乎現實的純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脫,讓自己從與社會的種種矛盾中凈化出來,與大自然天造地設的規律相和諧。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人生現象與自然現象、人生哲理與自然規律等量齊觀,泯滅了時空物我的界限。上闋才以不能「乘風歸去」為憾,馬上又以「何似在人間」自解;下闋才以「人有悲歡離合」為憾,馬上又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解,從而從大自然中得到慰藉與啟迪,擺脫了人生苦惱。
詩歌流派則指思想觀點、藝術見解和藝術風格相同或相近的詩人所形成的自覺或不自覺的結合體。詩歌的流派在盛唐最為典型,有以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有以高適、王昌齡、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詞的流派在宋代最為成熟,有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為代表的婉約派,有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詩人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風格,他們在題材的選擇、形象的塑造、語言的運用以及創作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方面,都有許多共同點。例如婉約派詞寫得比較婉曲含蓄,多以艷情為題材,嚴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詞,則反映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思想內容則不拘於傳統的離愁別緒,不嚴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詩人不只有一種風格,他們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同為豪放派,蘇詞曠達灑脫,辛詞則慷慨憤世。
七、鑒賞程式
古詩鑒賞是較難的知識,拿到題後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風格),必看注釋(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詩眼常常在此),必看題干(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
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現在一般將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
初唐(618-713),前期詩壇上流行的是南朝形式主義詩風,宮體詩充斥詩壇——上官儀所創制的「以綺錯婉媚為本」的「上官體」是這個時期的代表。只有
王績自拔於流俗之外,詩風清新樸素。「四傑」突破「宮體詩」內容,繼有沈佺期、宋之問確立律詩新形式,最後是陳子昂痛斥齊梁詩風,高倡漢魏風骨。
盛唐(713-766),詩壇群星璀璨,百花燦爛——高適、岑參邊塞奇雄;王維、孟浩然田園悠然;李白飛揚跋扈、奇思萬千;杜甫俯身為民、沉鬱頓挫。
中唐(766-835)詩歌繁富,流派眾多——韓孟詩派追求奇險;韓愈、李賀奇崛瑰麗;元稹、白居易平易流暢;劉禹錫、柳宗元清峻明麗;顧況詩句伸縮靈活,節奏變化多端;韋應物清新樸素、亦不乏精巧華美,明麗典雅;姚和、賈島圓熟工穩、精雕細琢;孟郊力度內斂,感人至深。
晚唐(836-906)政治惡化,民生疾苦:杜牧表面灑脫不羈,實則內心苦楚,意象明麗,氣骨俊逸;許渾格律圓熟、詩意警拔;李商隱感傷抑鬱、穠麗綿密;溫庭筠意象精巧、結構回環;李群山情懷憂郁、襟抱不開;羅隱鞭笞時弊、批判尖銳;韓偓詩風綺麗、細膩婉約。
借詩歌理論最經典的司空圖《詩品》把詩歌風格分類:雄渾、沖淡、細濃、沈著、高古、典雅、洗練、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等是為二十四品。
⑷ 關於詩歌的小知識,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一)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像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三)詩歌的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裡盪漾。把「雲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2.誇張。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里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並非事實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徵,表達了詩人的激情,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於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一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一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一門高射炮。」讀後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3.借代。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
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塑造詩歌形象,不僅可以運用視角所攝取的素材去描繪畫面,還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面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帶到他的馬前,賈據實相告,韓沉吟良久,說還是用敲字較好。因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記敲門聲,便使得那種情景「活」起來,也更顯得環境的寂靜了。前述《楓橋夜泊》的「烏啼」「鍾聲」,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現代的如黃河浪的《晨曲》:「還有那尊礁石/在固執地傾聽/風聲雨聲濤聲之外/隱隱約約的/黎明/靈泉寺的晨鍾/恰似鼓山湧泉的/悠遠回應/淡淡淡淡的敲落/幾顆疏星/而漲紅花冠的/雄勁的雞鳴/彷彿越海而來/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湧。這首詩也寫得很好。所以我們如果掌握了用聲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將為詩歌創作開拓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
無論是比擬、誇張或借代,都有賴於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像,甚
至幻想。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像(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豪放著稱的李白,固然想像豐富,詩風雄奇,而以寫實著稱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連翩的佳作。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裡盪漾。把「雲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2.誇張。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里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並非事實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徵,表達了詩人的激情,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於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一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一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一門高射炮。」讀後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3.借代。就是藉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
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塑造詩歌形象,不僅可以運用視角所攝取的素材去描繪畫面,還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面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帶到他的馬前,賈據實相告,韓沉吟良久,說還是用敲字較好。因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記敲門聲,便使得那種情景「活」起來,也更顯得環境的寂靜了。前述《楓橋夜泊》的「烏啼」「鍾聲」,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現代的如黃河浪的《晨曲》:「還有那尊礁石/在固執地傾聽/風聲雨聲濤聲之外/隱隱約約的/黎明/靈泉寺的晨鍾/恰似鼓山湧泉的/悠遠回應/淡淡淡淡的敲落/幾顆疏星/而漲紅花冠的/雄勁的雞鳴/彷彿越海而來/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湧。這首詩也寫得很好。所以我們如果掌握了用聲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將為詩歌創作開拓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
無論是比擬、誇張或借代,都有賴於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像,甚
至幻想。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像(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豪放著稱的李白,固然想像豐富,詩風雄奇,而以寫實著稱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連翩的佳作。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徵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戰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徵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恆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嚮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藉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五)現代詩歌的分類
詩歌的分類也有多種方法,根據不同的原則和標准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基本的有以下幾種:
1.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一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我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2)抒情詩: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輓歌、牧歌和諷刺詩。這類作品很多,不一一列舉。
當然,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2.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我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我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
(六)白樸《天凈沙·秋》賞析
一提到「秋」,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那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天凈沙·秋思》(馬致遠作)。殊不知,元曲當中寫到關於「秋」的作品甚多,最為傳神的當屬白樸的《天凈沙·秋》。如果說,馬致遠被稱為「秋思之祖」的話,那麼,白樸應義不容辭地被推為「秋意之聖」。本曲首二句白樸用如椽之筆,在不著一個謂詞的情況下,巧妙地並列六組名詞來描摹了一幅地面與天空的和諧畫面:日頭平西,落霞滿天,小村披拂著斜暉;炊煙裊裊幾如凝止,老樹枝丫不動紋絲,烏鴉樹羽輟立枝頭。
第二句,則是在前兩句描摹的大范圍中的一角特景。
在這一片寧靜的秋景當中,突然掠過一隻大雁,飛下地面。這一動態的驟然出現,打破了靜景的觀感,使人心為之一動。「一點」說明「飛鴻」的距離之遠,「影下」更顯速度之快!
第三句是最能傳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視角上的遠近結合,遠處是秋山和秋水,並且具有特徵的色彩——青與綠;近處是秋天的植物:草、葉和花,白、紅、黃更是和諧烘托,五彩紛呈,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秋之畫卷」,渲染了秋景,傳達了濃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個「秋」字而處處見「秋意」,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綜觀全曲,其結構新穎別致,即「鋪排靜景——中介飛鴻動景——鋪排靜景」,規范而不呆板;其次,章法上動靜結合,變化而不單調;再次,如果說此曲前兩句秋景不免顯得清寂、清冷,那麼到了第三句,則意境轉換,更顯清疏、清和了。這些足見作者的高超的煉意本領和構思技巧。
(七)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賞析
郭沫若的詩一向以強烈的情感宣洩著稱,他的《鳳凰涅》熱情雄渾;他的《天狗》帶著消滅一切的氣勢;他的《晨安》《爐中煤》曾經讓我們的心跳動不止。但這首詩卻恬淡平和,意境優美,清新素樸。詩人作這首詩時正在日本留學,和那時的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他心中有著對祖國的懷念,有對理想未來的迷茫。詩人要藉助大自然來思索這些,經常在海邊彷徨。在一個夜晚,詩人走在海邊,仰望美麗的天空、閃閃的星光,心情變得開朗起來。詩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於是他在詩中將這種理想寫了出來——那似乎是天國樂園的景象。
詩人將明星比作街燈。點點明星散綴在天幕上,那遙遠的世界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街燈則是平常的景象,離我們很近,幾乎隨處可見。詩人將遠遠的街燈比喻為天上的明星,又將天上的明星說成是人間的街燈。是詩人的幻覺,還是詩人想把我們引入「那縹緲的空中」?在詩人的心中,人間天上是一體的。
那縹緲的空中有一個街市,繁華美麗的街市。那兒陳列著很多的物品,這些物品都是人間的珍寶。詩人並沒有具體寫出這些珍奇,留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我們可以將它們作為我們需要的東西,帶給我們心靈寧靜、舒適的東西。
那不僅是一個街市,更是一個生活的場景。那被淺淺的天河分隔的對愛情生死不渝的牛郎、織女,在過著怎樣的生活?還在守著銀河只能遠遠相望嗎?「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詩人這樣說。在那美麗的夜裡,他們一定在那珍奇琳琅滿目的街市上閑游。那流星,就是他們手中提著的燈籠。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顛覆了流傳千年的神話,化解了那悲劇和人們嘆息了千年的相思和哀愁。
這首詩風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語言、整齊的短句、和諧優美的韻律,表達了詩人純真的理想。那意境都是平常的,那節奏也是緩慢的,如細流,如漣漪。但就是這平淡的意境帶給了我們豐富的想像,讓我們的心靈隨著詩歌在遙遠的天空中漫遊,盡情馳騁美好的夢想。
(八)抗日戰爭時期詩歌
當艾青﹑田間﹑臧克家出現在詩壇﹐新詩已適應了抗日戰爭的形勢。它以多樣的形式為現實斗爭服務。街頭詩﹑傳單詩應運而生﹐詩歌與群眾的聯系空前密切。詩歌的主題基本轉向國難的描繪與國防的呼籲﹐詩歌的旋律由柔婉變為雄健。傾心於激昂的戰斗代替了對於純美的追求﹐詩人們多以憤怒而樂觀的調子歌贊這場全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抗爭。何其芳著有《夜歌》﹐卞之琳寫了《慰勞信集》﹐王統照的《吊今戰場》和舒群的《在故鄉》﹐堪稱抗戰詩歌的代表性作品。柯仲平的《邊區自衛軍》﹐具體地展現了現實斗爭的人物與場景。這首詩和《平漢鐵路工人破壞大隊》﹐均作於延安﹐力圖以民間熟知的形式表現新的生活。高蘭以朗誦詩聞名﹐代表作《哭亡女蘇菲》以個人的哀痛概括了民族的懮患。
抗戰期間詩歌隊伍有了很大發展。在重慶﹑桂林﹑成都等內地出現了《詩創作》﹑《詩墾地》﹑《詩星》等詩歌專刊和《七月》﹑《抗戰文藝》﹑《文藝陣地》等大量發表詩作的文學雜志﹐呂劍﹑徐遲﹑袁水拍﹑胡風﹑鄒荻帆﹑韓北屏﹑蘇金傘﹑青勃﹑臧雲遠等人﹐創作相當活躍。力揚的長詩《射虎者及其家族》發出勞動家族的苦難歷史的嘆息﹐是這一時期有影響的作品。在敵後﹐以延安為中心﹐晉察冀邊區以及其他抗日根據地﹐嚴辰﹑公木﹑光未然﹑朱子奇﹑蕭三﹑蔡其矯﹑方冰﹑陳輝﹑魏巍(紅楊樹)等也都有豐碩的詩作﹐易琴弦為喇叭﹐顯示了抗戰詩歌的嚴峻﹑力度與真誠。
從抗戰後期到整個解放戰爭時期﹐由於政治地圖與戰爭區域的劃分﹐40年代的詩歌活動大致上分為國民黨統治區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兩部分﹐且各有自身的特點。但因解放區代表了全中國的新生和希望﹐中國共產黨的文藝方針起著全局性的影響﹐解放區的新型詩歌同樣成為全國的楷模並對國民黨統治區詩歌有潛在的影響。
本文轉自中南大學現代遠程教育,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cne.csu.e.cn/Html/wxxy/2008/326/1311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