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數學關於統計表的知識
擴展閱讀
網易音樂如何下歌詞 2024-11-09 10:49:39
歌詞左右怎麼設置 2024-11-09 10:32:49

數學關於統計表的知識

發布時間: 2022-12-12 16:01:30

1. 統計表的特點是什麼

1、條形圖: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種數量的多少。

扇形圖:扇形統計圖可以比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數量關系。

2、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用扇形的面積表示部分在總體中所佔的百分比。

易於顯示每組數據相對於總數的大小。

3、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夠顯示數據的變化趨勢,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

4、網狀統計圖的特點是:母代表的意義,在具體的答題過程中就可以脫離字母,較簡便找出答案。

5、莖葉統計圖:是從統計圖上沒有原始數據信息的損失,所有數據信息都可以從莖葉圖中得到;莖葉圖中的數據可以隨時記錄,隨時添加,方便記錄與表示。

莖葉圖只便於表示兩位有效數字的數據,而且莖葉圖只方便記錄兩組的數據,兩個以上的數據雖然能夠記錄,但是沒有表示兩個記錄那麼直觀、清晰。



(1)數學關於統計表的知識擴展閱讀:

由於使用者的目的以及統計數據的特點不同,統計表的設計在形式和結構上會有較大差異,但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總體上來說,統計表的設計應符合科學、實用、簡練、美觀的要求。具體來說設計統計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統計表的結構。比如行標題、列標題、數字資料的位置應安排合理。

2、表頭一般應包括表號、總標題和表中數據的單位等內容。

總標題應簡明確切地概括出統計表的內容,一般需要表明統計數據的時間、地點以及何種數據,即標題內容應滿足3W要求。

3、如果表中的全部數據都是同一計量單位,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標明,若各指標的計量單位不同,則應放在每個指標後或單列出一列標明。

2. 小學數學統計的統計表

(一)意義
* 把統計數據填寫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內,用來反映情況、說明問題,這樣的表格就叫做統計表。
(二)組成部分
* 一般分為表格外和表格內兩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標的名稱,單位說明和製表日期;表格內部包括表頭、橫標目、縱標目和數據四個方面。
(三)種類
* 單式統計表:只含有一個項目的統計表。
* 復式統計表: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統計項目的統計表。
* 百分數統計表:不僅表明各統計項目的具體數量,而且表明比較量相當於標准量的百分比的統計表。
(四)製作步驟
1搜集數據
2整理數據:- 要根據製表的目的和統計的內容,對數據進行分類。
3設計草表:
- 要根據統計的目的和內容設計分欄格內容、分欄格畫法,規定橫欄、豎欄各需幾格,每格長度。
4 正式製表:
- 把核對過的數據填入表中,並根據製表要求,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寫上統計表的名稱和製表日期。

3. 小學數學統計知識點總結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知道它們的特點和用途。

2.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把原始數據分類整理的基礎上學會製作一些含有百分數的簡單統計表。

3.會對統計表進行一些初步的分析,能指出這些統計表所說明的問題。

4.滲透統計思想,結合統計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已學過統計表的形式和製法的基礎上,會製作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

難點:掌握統計表中數量之間的百分比關系,會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統計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准備

1.老師出示六年級師生為災區兒童捐款的數據。

問:(1)你們看看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

數據:六(1)班48人 捐款480元

六(2)班 49人 捐款 520元

六(3)班 45人 捐款 465元

六(4)班 47人 捐款 423元

(2)你能很快說出哪班人均捐款最多嗎?如果列成表,這個問題就可以簡明生動地表達出來了。(板書:簡明生動)

(3)你們能不能利用以前學過的製表知識把六年級為災區人民捐款情況簡明生動地表達清楚呢?

(學生分小組製表。)

(4)匯報各小組製表情況。(運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繪制的統計表投影出來。)

投影出示:

討論:(1)從表中你還知道什麼?(發散學生的思維,自己提問題自己回答。)

(2)請你算算哪班捐款佔全年級的百分比大,還需將表怎麼修改?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含有百分數的統計表的製表問題。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

例1 下面是東風機床廠1993年第四季度的產量統計表。想一想怎樣算出表中空缺的數據。

(1)把你的計算結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內,再驗算合計數和總計數,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2)如果要想知道一、二車間生產台數分別占總產量的百分之幾,怎麼算呢?如何製表?

分組討論,四人一組共同完成一幅統計表。

(3)根據統計表進行分析。(再加一欄百分數。)

①一、二車間產量分別占總產量的百分之幾?

②第二車間的產量是第一車間產量的百分之幾?

③第一車間比第二車間多百分之幾?

2.做一做。

下面記錄的是某班男生一次數學考試的成績。(單位:分)

100 93 69 99 89 76 81 100 88 65

91 87 92 81 87 93 78 85 78 77

根據上面的成績填寫下表,再算出這班男生考試的平均分數和及格率。

參加考試人數:__________;總分數:___________;

平均分數:___________;及格率:___________。

(1)讓學生用畫「正」字方法分類整理,然後填入表內。

(2)根據表後填空回答問題。

①怎麼求平均分數?具體說出數量關系。

②什麼叫及格率?怎麼求及格率?

(三)鞏固反饋

1.根據以下數據填統計表。

人民化肥廠生產情況如下:上半年計劃生產15萬噸,實際完成15.9萬噸,下半年計劃生產20萬噸,實際完成20.5萬噸。

教師提醒學生:不要把上半年、下半年完成計劃的百分數加起來。

教師引導分析討論表後問題。

(1)「完成計劃的百分比」是什麼意思?

(2)如果改成「超產百分之幾」怎麼理解?怎麼計算?數量關系是什麼?

(3)「總計」一欄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

2.王莊小學六年級學生體育達標情況如下:

六(1) 50人 達標48人

六(2)45人 達標42人

六(3) 48人 達標45人

六(4) 46人 達標45人

(1)算出各班達標率和全年級學生達標率。

(2)哪個班達標率最高?哪個班達標率最低?達標率最高的班和最低的班相差百分之幾?

(3)哪幾個班達標率比年級達標率高?把它製成統計表,要有「合計」。

3.改革開放20年來上海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如下:

(1)將它製成復式統計表,並分別算出職工工資和農民純收入從1978年~1997年增長的幅度。

(2)比較一下1997年每人年收入是1978年每人年收入的百分之幾?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什麼知識?統計表有什麼優點?(簡明、生動、用數字說明問題。)正因為統計表有這樣的優點,所以在統計工作中為表明數量關系往往利用統計表進行統計。

(五)布置作業

1.讓學生調查本年級各班男生、女生人數並製成統計表。(注意寫合計、總計。)

2.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交通路口調查10分鍾內機動車通過路口情況,作好記錄,並製成統計表。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復式統計表的基礎上增加了有關數量的百分數,使學生知道百分數在統計工作中的作用,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為災區小朋友捐款的情況引入新課,學生易於接受。在鞏固練習反饋中又增加了改革開放20年上海職工、農民收入情況練習製表,不僅使學生感受到統計表的意義和作用,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一些國情教育。

4. 高中數學統計知識點

統計是一種數學方法,可以將數據做一定的處理,然後歸納,最後將結果清晰的呈現在人們面前。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高中數學統計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數學統計知識點:統計

1.1.1簡單隨機抽樣

1.總體和樣本

在統計學中 , 把研究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

把每個研究對象叫做個體.

把總體中個體的總數叫做總體容量.

為了研究總體 x 的有關性質,一般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x₁,x₂……,xn 研究,我們稱它為樣本.其中個體的個數稱為樣本容量.

2.簡單隨機抽樣,也叫純隨機抽樣。就是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 機地抽取調查單位。特點是: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無一定的關聯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通常只是在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目較少時,才採用這種方法。

3.簡單隨機抽樣常用的方法:

(1)抽簽法;⑵隨機數表法;⑶計算機模擬法;⑷使用統計軟體直接抽取。在簡單隨機抽樣的樣本容量設計中,主要考慮:①總體變異情況;②允許誤差范圍;③概率保證程度。

4.抽簽法:

(1)給調查對象群體中的每一個對象編號

(2)准備抽簽的工具,實施抽簽

(3)對樣本中的每一個個體進行測量或調查

例:請調查你所在的學校的學生做喜歡的體育活動情況。

5.隨機數表法:

例:利用隨機數表在所在的班級中抽取10位同學參加某項活動。

1.1.2系統抽樣

1.系統抽樣(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

把總體的單位進行排序,再計算出抽樣距離,然後按照這一固定的抽樣距離抽取樣本。第一個樣本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辦法抽取。

K(抽樣距離)=N(總體規模)/n(樣本規模)

前提條件:總體中個體的排列對於研究的變數來說,應是隨機的,即不存在某種與研究變數相關的規則分布。可以在調查允許的條件下,從不同的樣本開始抽樣,對比幾次樣本的特點。如果有明顯差別,說明樣本在總體中的分布承某種循環性規律,且這種循環和抽樣距離重合。

2.系統抽樣,即等距抽樣是實際中最為常用的抽樣方法之一。因為它對抽樣框的要求較低,實施也比較簡單。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種與調查指標相關的輔助變數可供使用,總體單元按輔助變數的大小順序排隊的話,使用系統抽樣可以大大提高估計精度。

1.1.3分層抽樣

1.分層抽樣(類型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徵或標志(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後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後用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2.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准: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數或相關的變數作為分層的標准。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分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占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採用該方法,主要是便於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據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據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高中數學統計知識點:概率

2.1.1—2.1.2隨機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義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確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相對於條件S的確定事件; (4)隨機事件:在條件S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隨機事件;

(5)頻數與頻率:在相同的條件S下重復n次試驗,觀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現,稱n次試驗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nA為事件A出現的頻數;稱事件A出現的比例為事件A出現的概率:對於給定的隨機事件A,如果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A發生的頻率fn(A)穩定在某個常數上,把這個常數記作P(A),稱為事件A的概率。

(6)頻率與概率的區別與聯系:隨機事件的頻率,指此事件發生的次數nA與試驗總次數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總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且隨著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這種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我們把這個常數叫做隨機事件的概率,概率從數量上反映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頻率在大量重復試驗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為這個事件的概率

2.1.3概率的基本性質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並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麼稱事件A與事件B互斥;

(3)若A∩B為不可能事件,A∪B為必然事件,那麼稱事件A與事件B互為對立事件;

(4)當事件A與B互斥時,滿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與B為對立事件,則A∪B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於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質:

1)必然事件概率為1,不可能事件概率為0,因此0≤P(A)≤1;

2)當事件A與B互斥時,滿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A與B為對立事件,則A∪B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於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與對立事件的區別與聯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與事件B在一次試驗中不會同時發生,其具體包括三種不同的情形:(1)事件A發生且事件B不發生;(2)事件A不發生且事件B發生;(3)事件A與事件B同時不發生,而對立事件是指事件A 與事件B有且僅有一個發生,其包括兩種情形:(1)事件A發生B不發生;(2)事件B發生事件A不發生,對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高中數學統計知識點

1、科學記數法:把一個數字寫成的形式的記數方法。

2、統計圖:形象地表示收集到的數據的圖。

3、扇形統計圖:用圓和扇形來表示總體和部分的關系,扇形大小反映部分佔總體的百分比的大小;在扇形統計圖中,每個部分佔總體的百分比等於該部分對應的扇形圓心角與360°的比。

4、條形統計圖: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

5、折線統計圖:清楚地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

6、確定事件包括:肯定會發生的必然事件和一定不會發生的不可能事件。

7、不確定事件: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不確定。

8、事件的概率:可用事件結果除以所以可能結果求得理論概率。

9、有效數字:對於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為止的數字。

10、游戲雙方公平:雙方獲勝的可能性相同。

11、算數平均數:簡稱“平均數”,最常用,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大;加權平均數12、中位數:數據按大小排列,處於中間位置的數,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小。

13、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小,跟其他數據關系不大。

14、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都是數據的代表,刻畫了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

15、普查:為了一定目的對考察對象進行全面調查;考察對象全體叫總體,每個考察對象叫個體。

16、抽樣調查: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調查;從總體中抽出的一部分個體叫樣本(有代表性)。

17、隨機調查:按機會均等的原則進行調查,總體中每個個體被調查的概率相同。

18、頻數:每次對象出現的次數。

19、頻率:每次對象出現的次數與總次數的比值

20、級差:一組數據中最大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1、方差:各個數據與平均數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數,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2、方差計算公式

23、標准方差:方差的算數平方根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4、一組數據的級差、方差、標准方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定。

25、利用樹狀圖或表格方便求出某事件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