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關於月亮的小知識
擴展閱讀
哪裡可以看先鋒動漫 2024-11-15 15:45:37

關於月亮的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9 02:24:06

① 關於月亮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
月球又稱「月亮」。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代的人們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潔的明月。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狀奇特,於是人們就編出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免搗葯等美麗神話。古希臘人則把月球看作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並且把女神狩獵時從不離身的銀弓作為月球的天文符號。

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月球本身不發光,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太陽和星星可以同時出現。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由於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於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於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
月面上到處是裸露的岩石和環形山的側影。整個月面覆蓋著一層碎石粒和浮土。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區域和暗灰色部分。原來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區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徑是3476公里,大約等於地球直徑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積的1/14,比亞洲的面積還稍小一些;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換句話說,地球裡面可裝下49個月亮。月亮的質量是地球的1/81;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於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說,6公斤重的東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體顯得很輕松,稍稍一使勁就可以跳起來,宇航員認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唯一的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00公里。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一個隨圓形軌道,其近地點(離地球最近時)平均距離為363300公里,遠地點(離地球最遠時)平均距離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像地球一樣,月球也是南北極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500米,南北極也不對稱,北極區隆起,南極區凹陷約400米。
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過程中,還要跟著地球一起繞太陽運動。這就是說,月球繞地球運動一周後,再回到的空間位置已不是原出發點了。由此可見,月球在運動過程中還要參與多種系統的運動。月球的運動和其他天體一樣,月球也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月球除東升西落外,它每天還相對於恆星自西向東平均移動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來的時間,都比前一天約遲50分鍾。月亮的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而自西向東的移動卻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結果。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叫做一個「恆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時43分11秒。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同時,它本身也在自轉。月亮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也就是它自轉的周期。
月球這種奇特地自轉結果是:月球總以同一半面向著地球,而從地球上永遠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麼樣,只有靠探測器才能揭開月背千古之謎,人類的這個願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實現了。 當今大型天文望遠鏡能分辯出月面上約50米(相當於14層高樓)的目標。
* * *
月球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有趣的美稱: 玉免(著意登樓瞻玉免,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瓊林》);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陸游);玉輪(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蟾蜍(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賈島);顧菟(陽鳥未出谷,顧菟半藏身——李白);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此外,月球還有許多別致的雅號,如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提供 )

初探月球的奧秘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一個天體,相距有38.4萬千米。天文學家早已用望遠鏡詳細地觀察了月球,對月球地形幾乎是了如指掌。月球上有山脈和平原,有累累坑穴和縱橫溝壑,但沒有水和空氣,晝夜之間溫差懸珠,一片死寂和荒涼。盡管巨型望遠鏡能分辨出月球上50米左右的目標,但仍不如實地考察那樣清楚。因此,人類派出使者最先探訪的地外天體仍選擇了月球。

美國最早於1958年8月18日發射月球探測器,但由於第一級火箭升空爆炸,半途夭折了。隨後又相繼發射3個先鋒號探測器,均告失敗。1959年1月2日,前蘇聯發射月球1號探測器,途中飛行順利,1月4日從距月球表面7500千米的地方通過,遺憾的是未能命中月球。這個探測器重361.3千克,上面裝有當時最先進的通信,探測設備。它在9個月後成為第一顆人造行星飛往太空深處。月球1號發射兩個月後的3月3日,美國發射的先鋒4號探測器,從距月面59000千米的地方飛過,也未擊中月球。

月球號探測器

從1958年至1976年,前蘇聯發射24個月球號探測器,其中18個完成探測月球的任務。1959年9月12日發射的月球2號,兩天後飛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著陸,成為到達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實現了從地球到另一個天體的飛行。它載的科學儀器艙內的無線電通信裝置,在撞擊月球後便停止了工作。同年10月4日月球3號探測器飛往月球,3天後環繞到月球背面,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讓人們首次看全了月球的面貌。世界上率先在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是1966年1月31日發射的月球9號。它經過79小時的長途飛行之後,在月球的風暴洋附近著陸,用攝像機拍攝了月面照片。這個探測器重1583千克,在到達距月面75千米時,重100千克的著陸艙與探測器本體分離,靠裝在外面的自動充氣氣球緩慢著陸成功。1970年9月12日發射的月球16號,9月20日在月面豐富海軟著陸,第一次使用鑽頭採集了120克月岩樣口 ,裝入回收艙的密封容器里,於24日帶回地球。1970年11月10日,月球17號載著世界上第一輛自動月球車上天。17日在月面雨海著陸後,月球車1號下到月面進行了10個半月的科學考察。這輛月球車重756千克,長2.2米,寬1.6米,裝有電視攝像機和核能源裝置。它在月球上行程10540米,考察了8千平方米月面地域,拍攝了200幅月球全景照片和20000多張月面照片,直到1971年10月4日核能耗盡才停止工作。1973年1月8日發射月球21號,把月球車2號送上月面考察取得更多成果。最後一個月球24號探測器於1976年8月9日發射,8月18日在月面危海軟著陸,鑽采並帶回170克月岩樣品。至此,前蘇聯對月球的無人探測宣告完成,人們對月球的認識更加豐富和完整了。

② 關於月亮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其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1958年美國和前蘇聯發射的月球探測器都宣告失敗。1959年前蘇聯和美國分別成功發射了「月球號」和「先驅者號」月球探測器。

(2)關於月亮的小知識擴展閱讀:

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

夜晚,其表面溫度可降低到-183℃。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於月面物質導熱率低造成的。

③ 關於月球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俗稱月亮,又稱月,在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3)關於月亮的小知識擴展閱讀

特性:

月球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埃歐。但是月球的內核並不大,半徑大約是350公里甚至更小,只佔月球大小的約20%,相較之下,其它地球型天體的比例約為50%。

它的組成尚不是完全清楚,可能是由金屬鐵組成,同時含有少量硫和鎳。對月球隨著時間變化轉動的分析顯示月球核心至少仍有部分是熔融的。

月球是地球的同步自轉衛星,它繞軸自轉的周期與繞地球的公轉周期是相同的,這使得它幾乎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④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月球的知識,請寫下來。

作為太陽系中第五大行星,月球是地球以外唯一一個人類踏足過的地方。 月球是我們夜空中最明亮,最大的天體,它能使地球自轉的傾斜角保持穩定,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氣候,使地球成為一個更適宜居住的星球。它還引發潮汐,製造出一種已經引導了人類數千年的節奏。 月球可能是在火星大小的天體與地球相撞後形成的。
因為人們不知道其他衛星(moon)存在,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簡稱為「月球」(「moon」),直到伽利略在1610年發現四顆衛星繞木星運行。探索月球:

十個關於月球的知識
1
小巧玲瓏
如果你在5分硬幣旁邊放一個綠豆,那麼你就可以很好地了解月球與地球的大小了。
2
萬古長存
作為唯一一顆地球的天然衛星,它繞地球飛行約239,000英里(385,000公里)。
3
同步自轉
地球和月亮是潮汐鎖定(或同步自轉)的。 它們的旋轉非常同步,我們無論何時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側。 在1959年蘇聯飛船飛過去之前,人類沒有見過月球的另一面。
VIEWING COPERNICUS
4
難以立足
月球由岩石和堅固的表面構成,其大部分表面存在因其他星體撞擊和隕落而形成的凹陷。
5
穿宇航服
月球具有非常薄且脆弱的大氣層,稱為外層——這樣的環境下人類無法呼吸。
6
孑然一身
月球沒有衛星。
7
沒有光環
月亮沒有光環。
8
足跡相迭
人類已經發射了超過105個太空飛船來探索月球。 它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除地球外人類訪問的天體。
9
生存質疑?
月球的微弱的大氣層和缺乏液態水的特徵無法支撐我們的生命。
10
月球步行者
阿波羅航天員將總共842磅(382公斤)的月球岩石和土壤帶回地球。人類正在進行相關研究。
在月食期間,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阻擋了投向月球的陽光。 月食有兩種:當月亮和太陽位於地球的兩端時,會發生月全食;只有部分地球陰影覆蓋月球時,會發生部分月食。在月食的某些階段,月亮會顯得微紅。

這是因為月食時到達月球的陽光來自地球的邊緣,從月球表面能觀測到。 因此,觀察者在月食期間會看到地球完整日出和日落。

⑤ 有關月亮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俗稱月亮,又稱月,在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但沒有一種能完全合理地作毫無破綻的解釋,最被普遍認可的是大碰撞說,它假設月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亞」之間的一次巨大撞擊。

月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明顯的隕石坑。

從地球用肉眼觀測,月球是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盡管它看起來非常明亮,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觀測,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使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歷法、藝術和神話等產生重大影響。

(5)關於月亮的小知識擴展閱讀

詞源:

中文的月為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月像一彎眉月的樣子。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分析月的字型時說:月,闕也。人們經過觀察,發現月圓的時間少,闕(弦月或眉月等)的時間多,於是就照眉月的樣子創造出這個象形字。

在英語中月的專有名稱是「the Moon」。該名詞源於原始日耳曼語的「mǣnōn」,在725年之前的古英語被稱為"mōna",1135年為「mone」,大約在1380年變為「moone」,之後再變成現在的寫法。

月球在現代英語的主要形容詞是「lunar」,源自拉丁文的「Luna」。另一個比較不常用的形容詞是「selenic」,則源自古希臘文的「Selene」(Σελήνη),是衍生自字首「seleno-」(像是「selenography」)。

古希臘塞勒涅(Selene)和古羅馬的黛安娜(Diana)或稱辛西婭(Cynthia)的女神都是月球的名字。辛西婭和塞勒涅是反映月球處於不同軌道期如遠月點、近月點的專門術名,黛安娜一名連接死亡,意指白天。

文化:

月球已經給予藝術和文學作品無數的靈感,它是許多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詩歌、散文和音樂藝術的主題。有5,000年歷史的愛爾蘭Knowth石刻,可能是被發現、最早的代表月球的描繪。

月球上明亮的高地和黑暗的海的對比,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中創造出不同的形象,像是月球上的人、兔子、野牛、嫦娥、玉兔、螃蟹和其它的等等。

在許多史前和古代的文化中,月球化身為月神,或其它超自然的現象和占星圖的月亮,到今天仍然被繼續傳播。

⑥ 關於月球的8條知識是什麼

1、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星。

2、其平均半徑約為1737.10千米,相當於地球半徑的0.273倍。

3、質量則接近7.342×10的22平方千克,相當於地球的0.0123倍。

4、月球以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圓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於天赤道,也不平行於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

5、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個恆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

6、月球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7、月球的軌道平面(白道面)與黃道面(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保持著5.145396°的夾角,而月球自轉軸則與黃道面的法線成1.5424°的夾角。

8、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月球

⑦ 關於月亮方面的科普知識

鏈接: https://pan..com/s/1gRRLTBlIl7FPv5GfTfksoA

提取碼: mqqw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出發吧,月球

⑧ 有關月亮的知識

1、月亮是地球的一顆衛星,環繞地球的運行周期大約是29天(一個月的來歷);
2、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能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因為月亮能反射太陽光;
3、月亮沒有大氣和液態水(是否存在固態水未知);
4、月亮上沒有任何生命,一片死寂;
5、月亮表面的重力只大約相當於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
6、月亮表面布滿了隕石坑以及相應的環形山;
7、月亮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天體,大約38萬千米,從地球射向月亮的光線需要超過1秒鍾才能到達;
……

⑨ 關於月亮的八個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這首古言文中,那些幽美的語句將月亮的另外一面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的淺薄認知和膚淺的情懷加以升華,讓人們沉醉其中而不可自拔。月亮相信每一個人都不陌生,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一顆守衛地球的衛星,影響著我們身邊的潮漲潮落,我們將月亮在我們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體現著。比如月歷,中秋節等等。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八個關於她的冷知識。

5.月球的形狀是怎樣的呢?有的說想圓盤,有的說是月牙,但是現今的月亮已經往著檸檬的模樣發展了,究其原因是因為地球引力和月球自轉造成的。

6.非物質文化遺傳,這個稱號大家都是知道的,能被列入這個系列的,都是獨立無二的,對於人們而言,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在2008年的時候,元宵節被列入了我們國家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7.人們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其實這個說法不一定準確,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太陽照亮的那一半正對地球的時候,這個時間就具有不確定性了。

8.月球在現在科學的證明下,我們已知她每年都會在軌道上向外偏離3.8cm,逐漸的離我們而去。




⑩ 關於月球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俗稱月亮,又稱月,在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中文的月為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月像一彎眉月的樣子。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分析月的字型時說:月,闕也。人們經過觀察,發現月圓的時間少,闕(弦月或眉月等)的時間多,於是就照眉月的樣子創造出這個象形字。

(10)關於月亮的小知識擴展閱讀

特性:

月球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埃歐。但是月球的內核並不大,半徑大約是350公里甚至更小,只佔月球大小的約20%,相較之下,其它地球型天體的比例約為50%。

它的組成尚不是完全清楚,可能是由金屬鐵組成,同時含有少量硫和鎳。對月球隨著時間變化轉動的分析顯示月球核心至少仍有部分是熔融的。

月球是地球的同步自轉衛星,它繞軸自轉的周期與繞地球的公轉周期是相同的,這使得它幾乎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它之前以較快的速度旋轉,在後來由於地球產生潮汐摩擦,讓其自轉速度減慢,直到最後以同一面持續面對地球,即潮汐鎖定。

人們將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被稱為正面,而相對的另一面則稱為背面,背面通常也稱為"暗面",但是事實上它如同正面一樣會被照亮。當月相為新月時,我們看到月球的正面是黑暗的,而月球的背面則被太陽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