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八上地理第一課疆域知識點,好一點的會採納,
一、位置優越
1、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2、緯度位置:南北跨越的緯度很廣,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只有高山地區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
3、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4、地理位置優越性的表現:
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熱量豐富,南北相差近50個緯度,致使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洋),使東部地區深受海洋的影響,降水較多,有利於農業生產,還有利於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事業,由於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海上交通,與各國交往。西靠亞歐大陸(面積最大的大陸),陸上交通便利,現已開辟了橫貫東西的亞歐大陸橋,可直接與各國直接往來。
二、國土遼闊
1、國土面積: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2、四至點: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帕米爾高原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兩地存在著晨昏差異;最南端: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存在著季節差異。
3、陸上疆界和鄰國[來源:Z|xx|k.Com]
陸上疆界:2.2萬多千米
陸上鄰國: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南接越南、寮國、緬甸。(P4的圖1.4)
4、海上疆界和鄰國
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
臨海:自北向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海。有台灣島(最大島)、海南島、舟山群島(最大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此外,我國與朝鮮、越南既陸上相鄰,又隔海相望。
三、34個省級行政區
1、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自治州、市)和鄉(民族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2、34個省級行政區在地圖上的位置、名稱、簡稱、行政中心(P7的圖1.7和P8表)
⑵ 求解初一地理第一課的各種知識點,說的好我增懸賞
我有一些word版的總結,是我以前給高三學生總結的,如果你需要,請留下郵箱,我給你發過去。希望能夠幫到你。
⑶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中地理第一課地理是什麼玩
人教版高一地理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講宇宙中的天體,天體系統,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⑷ 七年級地理第一課是什麼
大概是這個、、如果滿意請採納、、O(∩_∩)O謝謝、、
⑸ 初一地理第一課知識要點
為考大學做准備..
學習要安排一個簡單可行的計劃, 改善學習方法.同時也要適當參加學校的活動,全面發展.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多聽(聽課),多記(記重要的題型結構,記概念,記公式),多看(看書),多做(做作業),多問(不懂就問),多復習,多總結.用記課堂筆記的方法集中上課注意力.
地理的學習主要強調「三基」、突出「主幹」。三基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方法。主要表現在:突出等值線的判讀;突出循環經濟聯系;突出地球運動規律;突出氣候特徵解讀;突出區域特徵描述。
對於考試應該從下面四個方面把握:對全球各區域地理特徵的准確把握;對主要地理原理、觀念和規律的透徹理解,把握主幹知識;從時空性、區域性和有用性等多角度培養地理的學科思維能力;加強對地理牲准確描述的能力。
通過不懈的努力,使成績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穩固.對考試盡力, 考試時一定要心細,最後沖刺時,一定要平常心.考試結束後要認真總結,以便於以後更好的學習.
眼下:放下包袱,平時:努力學習.考前:認真備戰,考試時:不言放棄,考後:平常心.切記!
成功永遠來自於不懈的努力,成功永遠屬於勤奮的人.祝你成功.
⑹ 高一地理開學第一課
昨天我們高一地理組任老師線上教學,內容是《開學第一課》。課堂中間,任老師播放了這兩張圖片,然後提出問題:同學們,從圖上看到了什麼?
有同學說:石頭、一排樹;也有同學回答:沉積岩、樹干刷了白漆。
這個回答引起了我的深思:地理是一門有用、有趣又重要的學科。重要,自不必說。如何讓學生發現它的用處和趣味呢?聯系實際最好。
當學生看到這幅圖,回答的內容與我們預設的不同時,是因為學生觀察到表達僅僅是感性認識,不能結合地理知識去思考。這就是知識未能走進現實的典型代表。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眼」來仔細觀察世界?如何塑造一顆「地理腦」去思考世界?
因此,我設計了圖釋高一地理開學第一課。
第1組圖:辦公室里的一塊「石頭」
在沉積岩的形成過程中,有些生物的遺體或遺跡會在沉積物中保存下來,形成化石。
一位前輩贈送的這塊「石頭」,清晰的樹葉紋路、那是植物化石;密集的小洞,那是動物棲息地的遺存。
他說「這塊石頭,感覺你能用的上,搬回去吧!」那句話里有暖暖的期待,他的笑容至今清晰,我們總能在某些時候遇見一份溫暖,珍惜它、記住它,帶著它堅定前行吧。
新安縣的地層分布圖,在西北角有一部分是前震旦系,新安縣志里說這塊地方屬於火成岩。然而它與青要山所在位置是有一些差距的,就山脈分布圖和地層圖來說,青要山山脈出露震旦、寒武、奧陶、及石炭、二疊系地層。據此證明,該地主要為石英砂岩分布,所以:蜂窩崖是如何形成的?
崖壁上發育的密集的小坑,狀似蜂窩於是被稱為「蜂窩崖」。成因:紫紅色石英砂岩中含有抗風化能力弱的泥質成份,岩石暴露地表,泥質成份率先被風化剝蝕掉,在這種差異風化作用下,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小坑。
地球經歷了怎麼樣的演化歷程?地層和化石會「說話」。地球具有什麼結構?她處在什麼樣的宇宙環境中?太陽對她有什麼影響?這就咱們下節課要學的內容。
第2組圖 大氣
大氣運動,熱力環流,氣候,我們都能感知。用所學的知識去認識大自然,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意義。
第四組圖 水
水循環
人類活動對水體的影響
第五組圖 地貌
北冶漏明崖,北方喀斯特地貌。形成、發展、影響。
第6組 人類活動
交通線、農業、民居
第7組:自然災害
第8組:土壤與植被
地理思維的培養:
照片解讀、地理中國紀錄片、研學實踐活動。
地理很美,需要一雙地理眼去看,一顆地理腦去想,需要地理思維。我們的知識走進現實,才有意義。
地理學科學習方法:
最主要的是:培養一雙地理眼,不斷提升自己的地理思維。高考題,都在真實情境里。
設計目的和意圖:我們都能學會,我們都會愛上地理課。
地理課要求:
1.勤
書山有路勤為徑。
讀書、做題、反饋、旅行、實踐。
2.思
為什麼?怎麼樣?如何發展?
聯系、融匯、辯證、發展
3.實
踏實、扎實、真實
物質滿足的時代,我們的追求也可以更提高一些。不願意只局限於眼前的苟且,那麼久認真用心的往前沖,去打開自己飛翔的天空。
學習無止境,地理無極限。只要願意,總有驚喜陪著你。
⑺ 初一《地理》第一課,怎樣知道某地在哪個半球
主要有以下的方法:
一、海陸分布不同
地球表面海陸分布不均,陸地主要集中於北半球,這里陸地佔北半球總面積的2/5,且在中高緯度,陸地分布幾乎連續不斷,最為寬廣。南半球陸地只佔其總面積的1/5,在中高緯度,陸地顯著收縮,尤其在南緯56°~65°之間。除一些零星島嶼外,幾乎全部為海洋。此外,北極地區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極地區卻是一塊陸地——南極大陸。
二、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產生偏向不同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使地球上水平運動的物體,無論朝哪個方向運動,都發生偏向,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偏右,而在南半球偏左。
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不同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隨南北半球不同而不同。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方降低;12月22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北、南兩側降低。在北回歸線以北的緯度帶,每年6月22日前後,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每年12月22日前後達最小值,在南回歸線以南的緯度帶,情況正好相反。
四、晝夜長短的變化不同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到處是晝長夜短。其中6月22日這一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則反之。自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到處是晝長夜短。其中12月22日這一天,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則反之。
五、氣溫的水平分布及變化不同
一年之中,就北半球來說,大陸上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海洋上最高氣溫出現在8月,最低氣溫出現在2月。南半球海陸上最高、最低氣溫出現的月份分別與北半球相反。北半球同緯度上氣溫變化比南半球大。南半球的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且稀疏。
六、氣壓帶分布特徵不同
南半球的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而北半球的氣壓帶則斷裂成塊狀,特別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氣壓帶被分裂為一個個范圍很大的高壓區和低壓區。對照世界大洋和大洲的分布圖,就可以看出這是因為南半球海洋面積占絕對優勢,北半球陸地面積顯著增大的緣故。
七、氣旋和反氣旋氣流水平運動方向不同
氣旋和反氣旋是大氣中最常見的運動形式,也是影響天氣變化的重要天氣系統。在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氣旋的氣流為呈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大旋渦;反氣旋的氣流為呈順時針方向流動的大旋渦。而南半球氣旋和反氣旋氣流的水平運動方向正好與北半球相反。
八、行星風系的風向不同
由於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使氣流偏轉方向不同,所以南北半球行星風系的風向也不相同。在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在西風帶,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在極地東風帶,北半球為東北風,南半球為東南風。
九、季節不同
在北半球,一般把3、4、5三個月劃為春季:6、7、8三個月劃為夏季:9、10、11三個月劃為秋季:12、1、2三個月劃為冬季。而南半球的季節恰好與北半球相反。
十、洋流的分布不同
從世界洋流分布圖上,我們不難看出,洋流的分布南北半球截然不同: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反氣旋型大洋環流。北半球作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流動。在北半球的中高緯度為反氣旋型大洋環流,南極大陸的外圍則形成西風漂流。
還有可以看水的旋渦旋轉的方向: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
在北半球如果物體向北走,即從線速度大的地方到線速度小的地方,由於慣性物體會保持其原來很大的線速度比地面轉的還快即向右偏轉。當物體是從北向南走時,同樣由於慣性其要保持較小的線速度,這樣它轉的就比地面還慢即向右偏。這是兩個極端情況,其它方向的運動其實也一樣,只是程度不同。既然北半球物體向一處聚集時總是向右偏也就是所說的受到了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北半球的旋渦自然是逆時針的。南半球則恰好相反。
在赤道上的話,南北半球偏向不同,形成不了旋渦。在兩極附近由於線速度已經很小,線速度隨緯度的變化不大,地轉偏向力(其實這只是個慣性力,只是人為定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力)太小無法形成旋渦。
⑻ 求解初一地理第一課的各種知識點,說的好我增懸賞
一、地球和地圖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於西半球(大於20°W或大於160°E)
20°W以東到160°E屬於東半球(小於20°W或小於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 :自轉 /公轉
繞什麼轉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周期 : 約24小時 /一年
產生的自然現象 : 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範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台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範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