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中醫哲學基礎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永久之宴是哪個動漫 2024-11-08 17:25:20
清華趙同學是哪個系 2024-11-08 17:18:05

中醫哲學基礎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12-11 02:42:29

① 中醫基礎的基礎理論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概況
氣概念的革命
氣=信息,能量,物質流,三元-多元論
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混合統一體(1996年)
是信息,能量,物質混合流統一體.
經絡觀念的革命:1996年
分形經絡解剖結構,粗糙,非管,不平滑,細胞充填的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
分形細胞群-自身調節-體液調節-神經調節的經絡。細胞社會學經絡。
陰陽概念的現代化 1998年
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五行分形集
五行概念現代化科學化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數維數
藏象分形五系統,1999
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
中醫哲學觀的新發現
第三中醫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觀).
(第二中醫哲學觀--辯證觀
第一哲學觀---整體觀)
中醫分形集,1999
陰陽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經絡分形維數

② 中醫基礎理論知識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范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范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復雜聯系。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系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范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轉化規律。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系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歷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臟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臟象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③ 中醫基礎理論名詞解釋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5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衍化為歸納宇宙萬物並闡釋其相互關系的5種基本屬性。(中醫哲學基礎)正氣:相對邪氣時的稱謂,是指人體內具有抗病,祛邪,調整,修復等作用的一類細微物質。(發病)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系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到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脈象:脈動應指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充盈度、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等。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關系密切。如心主血脈,肺朝百脈,脾統血,肝藏血,腎精化血等功能變化,均可導致脈象的改變,故不同的脈象可反映出臟腑氣血的生理及病理變化。藏(臟)像:藏像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於外的的解剖形態,生理病理徵象及與自然界事物相同應的事物與現象。(藏像)除脈象來自網路外所有答案來自《中醫基礎理論習題集》 脈象不屬於中醫基礎理論在中醫診斷學里,樓主在確認一下吧。好不容易打完了,希望你能滿意。

④ 中醫基礎知識

五體,含義有二:

一是指肢體的筋、脈、肉、皮、骨等。五體與五臟相合。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

二是指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質,如《靈樞·根結篇》說:「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是說五種形體不同的人,即骨節有大有小,肌肉有堅有脆,皮膚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濁,氣的運行有滑有澀,經脈有長有短,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經絡的數目各異等等。本題所談五體,是指前者而言。

心與脈管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皮膚的顏色上。肺與皮膚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毫毛上。肝與筋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甲上。脾與肉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口唇上。腎與骨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頭發上。

心合脈,肺合皮,肝合筋,脾合肉,腎合骨。其道理是;因心主血液,血循脈中,而血管與心相聯;肺主宗氣,散精以滋養皮膚;肝主藏血,血養筋;脾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肌肉;腎主藏精,精生髓,髓養骨。

九竅,頭部七竅(目、鼻、口、舌、耳)及前陰、後陰為九竅。九竅分別由五臟所主。「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耳及二陰」等。另外,中醫還有「五官」之稱,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個器官,也分屬於五臟,為五臟之「外候」,又稱為五臟之「苗竅」。《靈樞·五閱五使篇》說:「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又說「五官者,五臟之閱也。」

五華,即面、毛、發、爪、唇;《素問·六節臟象論》載「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朧者,倉稟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脈,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舌體紅潤有神,若心氣不足,心血不充則脈弱而細,面色蒼白無華,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體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見面紅,舌尖紅或舌體糜爛等。

肺氣宣發,皮毛得以溫煦滋養而潤澤,若肺氣壅實閉郁,或肺氣虛而不能宣發衛氣、津液於皮毛,不僅衛外功能減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澤。肺開竅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於肌表,肺氣不宣,則氣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內熱邪壅盛,則肺氣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動。

脾主運化,脾氣健運,氣血化生有源,肌肉豐滿壯實,口唇紅潤。若脾氣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充養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廢,唇色淺淡甚至萎黃無華;若脾不健運,水濕不化泛溢肌膚,則發為水腫。脾開竅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肝藏血,'淫氣於筋」,筋骨運動正常,若肝血虛,血不養筋,筋失所養則愈瘡肢麻,手足震顫,屈伸不利;若高熱劫傷津血,則四肢抽搐,甚則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肝風內動證。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肝血充盈,筋強力壯,爪甲堅韌,若肝血虛,筋弱無力,爪甲多軟而薄,或枯脆色不澤,甚至變形。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若肝血虛,視物昏花或夜盲,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肝經風熱,則目赤紅腫癢痛,肝風內動多見目斜上吊等。

腎開竅於耳和二陰,臨床多以腎虛證表現子耳與二陰的功能失常。關於「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肝主藏血為血海,但中醫學認為腎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發由血滋養,但其生機則根源於腎氣,所以「發為腎之外候」。若腎精氣充盈,則毛發豐茂而光澤,若腎精氣虛衰,則發枯不榮甚至變白或脫落。

五液,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

①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素問·寒明五氣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參見五臟化液條。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淚、髓等五種。見《靈樞·五癃津液別》。

五志,喜、怒、思、憂、恐五種主要情志活動的合稱。

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臟的機能有關,心志為喜,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

「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觀點是劉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熱而提出的,他認為「五臟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過度則勞,勞則傷本臟,凡五志所傷皆熱也。」情志活動過度,躁擾陽氣,化生火熱,而致中風偏枯、驚惑、悲笑、諺妄、癲狂等。反之,火熱亢極,又可擾亂神明,出現神志異常。但劉氏又認為五志化火生熱的關鍵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風偏枯、諺語、狂、癲、悲痛苦惱,其因是由腎水虛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腎水。

五志分別歸屬於肝、心、脾、肺、腎等五臟,五臟又分別主筋、脈、肉、皮毛和骨等五體,五志與五體均為五臟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正常的五志對五臟功能無不良影響,但五志太過均可傷及五臟相關功能,使各臟的氣血運行出現異常,進而影響五臟主五體功能,表現於五體之上則出現筋脈失養、面色無華、肌肉枯萎、齒搖發脫等虛損之象,影響人的容貌。

五聲,「五聲」是我國古漢語語音學(傳統稱為「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即五類聲母類型。古代音韻學上對聲母按發音部位進行的分類,五聲(或作「五音」)指「唇、舌、齒、牙、喉」(七音再加上「半舌、半齒」)。這就是音韻學中的「五音」,由於此五音指聲母的物種類型,所以又稱「五聲」。

宮、商、角、徵、羽。

五聲,又叫「五音」。古代指宮、商、角、徵(zhǐ)、羽五個音比近似現代音樂簡譜少的1、2、3、5、6後來又加上二變,即變宮、變徵,變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7」,變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4」。我國傳統的音樂中沒有和「4」相當音。五音加二變,合起來叫做「七音」或「七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七聲音階: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大的分類方向為三:清樂調式,雅樂調式,燕樂調式。

五聲與我國古代的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

指呼、笑、歌、哭、呻五種聲音,與五臟相關。如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什麼是五行五色五聲養生呢?

付科學說:「我們在調理中採用五行配五聲的養生法。五行來自於《黃帝內經》,它是講世間萬物都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狀態,有相生和相剋。而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律,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

傳統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靈樞·邪客篇》里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葯物一樣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古代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通過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會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對人的心情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那到底什麼是五聲呢?

角調為春音,角音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對於脾胃不好者、鬱郁寡歡者,常聽角調樂曲,可疏肝理氣,消除憂郁,傾瀉肝火,保肝降脂。此時如揉按太沖穴、期門穴效果更佳。

徵調為夏音,徵音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對於心慌、胸悶、失眠、多夢等人群,常聽徵調樂曲,可以心情愉悅、精力充沛、益氣安神、提高睡眠質量。此時如揉按心俞穴、內關穴效果更佳。

宮調為長夏音,宮音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對於肥胖、便秘、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常聽宮調可健脾和胃、消食散積、消除思慮,輕身降脂。此時如揉按天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商調為秋音,商音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對於面色黃白、咳嗽氣喘、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常聽商調可養陰保肺、潤肺化痰、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此時如揉按曲池穴、合谷穴、迎香穴效果更佳。

羽調為冬音,羽音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對於腰酸腿軟、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人群,常聽羽調可以補腎強身、滋陰壯陽、提高活力、增強記憶力。此時如揉按命門穴、腎俞穴、關元穴效果更佳。

付科學說:「比如'羽』就非常悲壯凄婉,你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彷彿冬天的寒冷,一聽身體的燥熱就降下來了。我們知道怒傷肝,如果患者發怒,我們會讓他聽一些悲傷的歌,讓他的怒隨之發泄。不同的聲音可以活躍不同的經絡。再比如徵調是夏,偏熱的,如'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我們有不同的欣賞音樂,有催眠音樂,有疏肝理氣的音樂,也有抑鬱的音樂。音樂能改善人的健康狀況。在國外,奶牛聽音樂可以多產奶,雞聽音樂可以多產蛋,人聽音樂身體就容易放鬆、血液循環就會更好。」

「中葯分主熱、主寒;音樂也一樣,我們給音樂不同的節奏,使用不同的樂器,達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中葯需要配伍,音樂也需要配伍。音樂與歌曲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葯的各種特性。同樣的歌曲和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葯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通過不同聲波頻率振動,以此打通受阻經絡,調節氣血,平和心情,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當問到五行五聲如何運用到中醫調理中時,付科學說,古代記載的「生於氣而止於音」,就是通過不同的聲音達到愉悅和放鬆的效果。古代皇帝經常歌舞昇平,我們認為是奢華,其實他們也是通過音樂來放鬆養生。毛主席在晚年做白內障手術時就讓人給他放《滿江紅》音樂,只用了六分鍾,手術非常成功。後來有人問他是怎麼熬過來的?主席說他感受著《滿江紅》的壯烈,完全感覺不到疼痛。

道家有吐納法,氣入丹田。比如發出一個「啊——」字,平時可以多練練,讓自己的氣先通,血才通;因為氣是推著血走的,氣不通血液循環也不會通暢。比如丹田的氣我們可以找一下,發一個「啊——」音,讓它滾動起來流暢起來。這個方法很簡單,白領坐在辦公室自己就可以練,讓這個聲音從丹田起,從印堂打出來。肺主皮毛,氣通暢的人肺就比較好,呼吸和聲音也會好,皮膚會發亮。音在丹田最低,在印堂最高,這樣由低到高,循環一圈,就可以把你身體里的濁氣、穢氣和廢氣都趕出來。

付科學說到這里做了演示。只見他先氣入丹田,然後「啊——」音伴著一股氣彷彿火箭噴發一般,瞬間就由低音躥入高音,然後帶著十足的中氣在高音上空盤旋了四五秒鍾,又徐徐旋落,聲音裊裊的,彷彿氣又回到了身體,韻味十足。

付科學笑著說,如果多練習,越練時間會越長,讓氣連上。過去老人常說找對象要找聲音洪亮的、氣足的;氣足說明他血液循環好;血液通暢,經絡就通暢,思維也會活躍,做事就比較有方法,容易成功。比如肺和大腸相表裡,一個腸道蠕動不好的人,宿便堆積比較多,他的呼吸道也不會好。所以一個長期便秘的人,容易口臭。肺主皮毛,皮膚缺少光澤,氣色不佳,讓人感覺運勢也不佳!所以我們給患者調理的時候,要先讓他發出聲音,然後用音樂入他不同的經,在他不同的經絡上去扣拔。

付科學說中醫里不同的聲音可以表現出五臟六腑不同的問題——

「肝音為呼」。發「噓」音。如果肝血虧虛,人容易發脾氣,會發出喊叫聲。有的人生氣後會發出嘆氣、嘆息聲,像吹氣的噓噓聲,這是肝氣被郁的表象。其實,發出類似聲音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可以卸除或舒緩肝經的壓力。

「心音為笑」。呵呵、哈哈聲的震動可以讓心血循環起來。但這種笑聲又分為正常和非正常兩種:如果一個人心氣足,他的笑聲就代表他的心氣運行沒有阻礙;但如果平時總是無意識地坐在那呵呵樂或夢里笑醒,《黃帝內經》講「心氣動泄也為笑」,那是一種心氣將散的症狀,比如心慌、氣短、胸悶,甚至出現心肌缺血。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判斷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都對健康無益,有句成語叫「樂極生悲」!

「脾胃為歌」。「呼」即像唱歌一樣。正常的脾胃之象應該是歌聲廣大嘹亮,可以傳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輸布之象一樣無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會有表現。

「肺音為哭」。發「嘶」音,可令肺氣足。小孩子如果肺氣足哭的聲音就特別響亮。孩子的哭聲通常升中有降,哀而不傷,並不動情,只是告訴家長我需要你了。《黃帝內經》曾經專門探討過哭的問題,認為從一個人的哭聲裡面,能聽出很多東西。比如一個人要是流眼淚了,就說明他動了肝氣,因為肝主木;如果哭得滿頭大汗,說明他動了心氣,因為汗為心液;如果哭的時候流鼻涕,說明這個人動了肺氣等等。

「腎音為呻」。發「吹」音可以補腎,我們都知道元氣藏於腎,如果一個人發出呻吟之聲,那就說明動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傷、興奮、過度虛弱的時候有可能發出這種呻吟的聲音。所以如果平時配合不同的聲音來調整自己,我們的身心靈將會得到一個更高層次上的和諧統一!

「在治療時,我們一般讓患者試唱,讓他練發不同的聲音;之後根據他的身體狀況給他選不同色彩的房間;對應他不同的經絡,配合刮痧和推拿、罐療。這樣在不同色彩的房間播放適合他身體狀況的對應不同經絡的音樂,加上罐診治療效果就是加倍的,而且還能修身養性,靜心安神。患者在調理中不僅身體能得到改善,身心靈也會獲得和諧和寧靜,進入完全放鬆的狀態。未來我們還將著重用五行五色五聲調理人的身心,根據每個人出生的時間:如春、夏、長夏、秋、冬,以及身體的不同症狀:風、寒、暑、熱、躁、濕、邪,來選擇和定期調換五行養生靜心環境,讓人身心平衡與和諧。」

五色

五色跟五行還有五臟是相對應的,具體如下:

金——肺——白

木——肝——青(蒼)

水——腎——黑

火——心——紅(赤)

土——脾——黃

中醫指五臟反映在面部的五種氣色。據以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公乘陽慶﹞更悉以禁方予之(倉公),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治。」張守節正義引《八十一難》:「五藏有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也。」《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察色》「欲識小兒百病原,先從面部色詳觀,五部五色應五臟,誠中形外理昭然。」註:「五色者:青為肝色,赤為心色,黃為脾色,白為肺色,黑為腎色也。」

五行學說術語。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按照五行學說,青屬木屬肝,赤屬火屬心,黃屬土屬脾,白屬金屬肺,黑屬水屬腎。但以此來診斷疾病時,必須結合實際,與病史和脈證合參,不能機械地硬套。參見五色主病條。

以豆為例,綠豆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入肝經為木性;紅豆有補血、利尿、促進心臟活動的功效,入心經為火性;黃豆益氣補脾,入脾經為土性;白豆含有較多的鈣質,入肺經屬金性;黑豆治消脹,下氣,性寒,入腎經屬水性。再如:一個五行缺木的人,應多吃綠色的食物,多穿戴綠色的衣服飾品,甚至多些接近綠色的東西。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種味道。其實甜就是甘。

中醫認為,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早起,若感覺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別表示肝膽脾肺腎有病起。

即指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葯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葯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嘗葯物的真實滋味而得知,繼而人們發現葯物的滋味與葯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對應性。如:

多甘味能補虛緩急;

多酸味能斂肺澀腸;

多苦味能降泄燥濕;

多鹹味能軟堅散結;

多辛味能發錶行散;

(一)、辛

1治療作用: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葯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治療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治療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不良反應:酸味葯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治療作用:能泄、能燥、能堅、能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咸

治療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腎欲咸,此五欲合五臟之氣也。

五宜,青色宜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黃色宜甘,黑色宜咸。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色:白、黑、綠、紅、黃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臟:肺、腎、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據《呂氏春秋通詮》載:「五行配五味」,謂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

五味與五臟(注):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食物的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臟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

但是,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如:酸味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剋制肺氣(火克金);甘味太過很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剋制腎氣(土克水);辛味太過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剋制肝氣(金克木);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剋制心氣(水克火)。

各類食物與五臟滋補關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烏梅、山萸肉、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葯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治療各種瘡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還具有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擇。

4辛入肺:中醫認為辛味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腎:咸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鹹味食物。

五行,五臟,五穀對應表

五穀 黍 麥 粟 稻 豆

六腑(小腸三焦) 膽 胃 大腸膀胱

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其他 血 筋 肌肉 皮毛 骨

五官 舌 目 口 鼻 耳

五液 汗 淚 涎 涕 唾

五志 喜 怒 思 悲 恐

五聲 笑 呼 歌 泣 呻

五色 赤 青 黃 白 黑

五方 南 東 中 西 北

五季 夏 春 長夏 秋 冬

五氣 暑 風 濕 燥 寒

五化 長 生 化 收 藏

五味 苦 酸 甘 辛 咸

五音 徵 角 宮 商 羽

五行 火 木 土 金 水

五色 紅 青 黃 白 黑

五菜 紅菜 青菜 黃菜 白菜 黑菜

五果 紅果 青果 黃果 白果 黑果

喜傷心 怒傷肝 思傷脾 悲傷肺 恐傷腎

五勞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

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肝下焦腎

⑤ 中醫學基礎知識有那些

中醫基礎知識之我見:中醫不僅是一門單純的醫學,其已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智慧,追隨古哲學思維,滲透著天人一統的認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中醫總括有四點: 第一點是醫道,醫德。此各人見解不同,余則緊記一對聯"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解除民間疾苦,不講事不講非只講修身行善積德"。前人曾說醫者父母心,因為病者的疾苦及性命都交給了醫者。的確,醫學乃是一門做人的學問,沒有一顆善心,又怎樣去救人活命呢?, 第二點是"人稟天地之氣而生。"。所以,天地之一切皆會影響及人,而人亦可反映出其所在環境的一切。記得曾治一婦人,年62歲,現住沙灣荷景三區。訴說己咳嗽兩年,多處治療未果。開葯三服,幾天後復診說,葯後稍愈,隔天又咳。詳細詢問後,提出是否家居風水問題,最後決定同往一看。發覺病婦房間居於室之東北方,此乃全室至陰之方,風水上稱之為"鬼門"。婦人本屬陰,年老陽更不足。又居陰地而至陰太重,則病纏綿而難愈,勸其換房居住。。後經其子證實,於換房後7天,病不葯而愈,此天地之氣造化於人。天地一切皆會影響及人,但人也會改變環境,此風水之道,在這不詳談。第三點是"形與神俱,不可分離"。認為人分形體與精神,決一不可。謂"形不勞,神不散,可活百氣。"按現在講法,形即驅體,神即靈魂。我在這不是講迷信,但靈魂確實存在,如你不信,中醫就難懂了。因中醫多處講到這問題,如形神,營衛,氣血等。確定人魂之後,這些問題便易理解了。就按現代科學來說,要製造一個與人體外形一樣,內在所含的化學成份物質也一樣的物體,不是難事。但怎樣做這物體也不能自我生長並生存。為什麼?因當今科學不信靈魂,故造出之物形象而無神存。中國古傳之術也多有應用靈魂之法,中醫"祝由"科也是其一。可惜己被當今政府嚴制了。而西方研究之傕眠術,也正是應用人體靈魂之術。只不過叫法不同罷了。這正是老子所說的"道非道,非恆道。名非名,非恆名。"之理。第四點是"疾病可知,又可防治。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中醫認為病由邪生,生於陽,得之風雨寒暑。生於陰,得之於飲食居住,陰陽喜怒。而萬物既有陰,即有陽,一物二分。所以既有病,即必有解此病之法,此陰陽互生互制也。中醫的辨證觀也正是如此。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運動著,整個世界運動變化的根源在於世界內部的陰陽的矛盾統一。中醫的治療亦根據此理定立標本緩急(所謂本,就是與疾病相對的一面。標即病所表現出的症狀)。認為治病必求其本,但急則先治其標。確定治療先後,就採取正治或反治的手斷。。正治與反治,都是針對疾病本質,應用與證候性質相反的葯物進行治療。而這正是自發地運用了矛盾的對立間既斗爭又統一的辨證觀,總的治療原則是針鋒相對,針對證候所反映的陰陽失調的狀態,釆用糾正這種陰陽失調的冶療方法。臨證時,又同一疾病,由於時令,氣候,地區方域,以及病人的年齡,體質,生活習慣,居住環境,職業等不同而治療方法也不同。其蘊含著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的辨證思想。而有時候,雖不同的疾病,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相同的病機變化,則可採取相同的治療方法。這說明中醫學是從運動的觀點而不是從靜止的觀點,從相互聯系的觀點而不是從孤立的觀點來看待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並注重其統一性,即整體觀念。既重視人體各個局部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同時也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和完整性。除陰陽外,應用於中醫缺不了的還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其特性為"木曰曲直作酸,水曰潤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金曰從革作辛,土爰稼穡作甘。"通過其特徵引伸天下萬物。五行學說是以"五"為基數,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的生克制化原則,闡釋人體和五行的相互關系,闡釋五臟疾病好發季節和病機轉變,闡釋臨床現象的機理,指導確定治療方法。並認為人的生命既自身在不斷運動也與外界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系,具體地闡明機體內部及其與外界環境是一個統一整體的觀念。陰陽五行皆本於氣,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古人通過陰陽五行之確立,應用於四時,定出了"五運六氣"之法,現稱"運氣"學"。通過其應用,我們便可預測出某時期,某地區,某年齡階斷的人,多會患某類型疾病,對區域性或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據。中醫對於人體臟腑機能的描述稱為藏象,其學說是通過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研究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對於研究人體的生理及病理,指導臨床實踐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除臟腑外,人體還有奇恆之腑,氣,血,津液等組織。其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為用的聯系。而經絡則是其相聯系的系統之一,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經筋,皮部,絡脈四部份組成。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其主幹分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兩大類。經脈之氣所"結,聚,散,絡"的為終筋,而皮部即是經脈及所屬絡脈在體表分支的部位。經絡的主要生理機能是溝通表裡上下,聯系臟腑器官。通過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作傳導。調節機能平衡。所以,通過對經絡的調理,剌激,也可達到治病養生的作用。那什麼是生病?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體生病呢?病因泛指能影響和破壞人體陰陽相對平衡協調狀態,導致疾病發生的各種原因,其總括有以下幾點:一,六淫。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二,癘氣,即疫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三,七情內傷,七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過則直接傷及內臟,影響臟腑氣機。四,飲食,勞逸所傷。五,外傷,包括金瘡,跌打,燒傷,凍傷,蟲獸傷。六.痰飲,瘀氣。而各種病因又會導致人體出現虛實現象,陰陽失調,氣血失調,津液代謝失常,內生"五邪",經絡偏逆,臟腑失調等病理現狀。對於疾病,而原則上是以預防為主。治療時須緊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臟腑功能,及氣血關系等。並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靈活運用。以救人活

⑥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是很復雜的,最最基礎的是把世界上所有的物質總結出了五大類屬性,並且分為了五行。還有就是根據世界上事物的對立統一概念,總結出了陰陽論(和西方哲學里的矛盾類似,但是我覺得陰陽更有總結性)
對於人體的認識,中醫也是把人體分為了五大功能系統,並且與五行相對應,成為五臟,這里的五臟和西醫講的五個器官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那五個器官的概念比五臟要小很多。並認為在人體中運行的有氣血等物質,通道為血管和經絡。

⑦ 中醫基礎是什麼

中醫基礎理論上就是指全國高等中醫葯院校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是所有中醫學院校學生必學科目之一。
中醫基礎理論,是關於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的學科,也是闡釋和介紹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的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屬於中醫學的專業基礎課,是研究和學習中醫學其他各門課程的基礎。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陰陽、五行學說)、藏象、精氣血津液神、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防治原則等。
其目錄如下:
緒論
一、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一)中醫學屬於自然科學范疇
(二)中醫學具有社會科學特性
(三)中醫學受到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
(四)中醫學是多學科交互滲透的產物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一)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三)中醫學理論的繼承與創新
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四、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
(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二)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的認識
(三)中醫學對疾病及其防治的認識
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 精氣學說
一、古代哲學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氣的基本概念
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氣的運動與變化
(三)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對中醫學精氣生命理論構建的影響
(二)對中醫學整體觀念構建的影響
第二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二)事物的陰陽屬性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陰陽對立制約
(二)陰陽互根互用
(三)陰陽交感與互藏
(四)陰陽消長
(五)陰陽轉化
(六)陰陽自和與平衡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二)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
(三)闡釋人體的病理變化
(四)用於疾病的診斷
(五)用於疾病的防治
第三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特性
(三)事物和現象的五行歸類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一)五行相生與相剋
(二)五行制化與勝復
(三)五行相乘與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一)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
(二)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三)指導疾病的診斷
(四)指導疾病的治療
第四節 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
一、注重宏觀觀察
二、注重整體研究
三、擅長哲學思維
(一)中和思維
(二)類比思維
四、強調功能聯系
附:研究進展
第二章 藏象
第一節 藏象學說概論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學的認識
(二)長期生活實踐的觀察
(三)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
(四)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
三、藏象學說的特點
(一)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性
(二)五臟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四、五臟、六腑與奇恆之腑的生理特點
五、五臟精氣陰陽理論體系概述
(一)五臟精氣陰陽的涵義
(二)五臟精氣陰陽的關系
第二節 五臟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附:心包絡
二、 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三、 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五、腎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與形、竅、志、液、時的關系
附:命門
第三節 六腑
一、膽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為奇恆之腑
二、胃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生理特性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二)部位之三焦
第四節 奇恆之腑
一、腦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與臟腑精氣的關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二)與臟腑經脈的關系
附:精室
第五節 臟腑之間的關系
一、臟與臟之間的關系
(一)心與肺
(二)心與脾
(三)心與肝
(四)心與腎
(五)肺與脾
(六)肺與肝
(七)肺與腎
(八)肝與脾
(九)肝與腎
(十)脾與腎
二、腑與腑之間的關系
三、臟與腑之間的關系
(一)心與小腸
(二)肺與大腸
(三)脾與胃
(四)肝與膽
(五)腎與膀胱
四、五臟與奇恆之腑之間的關系
(一)五臟與女子胞
(二)五臟與腦
(三)五臟與脈
(四)五臟與骨、髓
附:研究進展
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神
第一節 精
一、人體之精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精的代謝
(一)精的生成
(二)精的貯藏與施泄
三、人體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養
(三)化血
(四)化氣
(五)化神
四、人體之精的分類
(一)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
(二)臟腑之精
(三)生殖之精
第二節 氣
一、人體之氣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之氣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二)相關臟腑功能
三、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
(一)氣的運動
(二)氣化
(三)氣機與氣化的關系
四、人體之氣的功能
(一)推動與調控作用
(二)溫煦與涼潤作用
(三)防禦作用
(四)固攝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體之氣的分類
(一)一身之氣
(二)元氣、宗氣、營氣、衛氣
(三)臟腑之氣、經絡之氣
第三節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二)相關臟腑功能
三、血的運行
(一)影響血液運行的因素
(二)相關臟腑功能
四、血的功能
(一)濡養
(二)化神
第四節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謝
(一)津液的生成
(二)津液的輸布
(三)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潤濡養
(二)充養血脈
第五節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氣血津液為化神之源
(二)臟腑精氣對外界環境的應答
三、神的作用
(一)調節精氣血津液的代謝
(二)調節臟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體的生命活動
第六節 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系
一、氣與血的關系
(一)氣為血之帥
(二)血為氣之母
二、氣與津液的關系
(一)氣能生津
(二)氣能行津
(三)氣能攝津
(四)津能生氣
(五)津能載氣
三、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
四、精氣神之間的關系
(一)氣能生精攝精
(二)精能化氣
(三)精氣化神
(四)神馭精氣
附:研究進展
第四章 經絡
第一節 經絡學說概述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
三、經絡系統的組成
(一)經脈
(二)絡脈
(三)連屬部分
第二節 十二經脈
一、十二經脈的名稱
二、十二經脈的走向交接規律
(一)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二)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三、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一)頭面部的分布
(二)四肢部的分布
(三)軀幹部的分布
四、十二經脈的表裡關系
五、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第三節 奇經八脈
一、奇經八脈的主要功能
(一)密切十二經脈的聯系
(二)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
(三)與某些臟腑關系密切
二、奇經八脈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一)督脈
(二)任脈
(三)沖脈
(四)帶脈
(五)陰蹺脈和陽蹺脈
(六)陰維脈和陽維脈
第四節 經別、別絡、經筋、皮部
一、經別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二、別絡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三、經筋
(一)生理功能
(二)循行部位
四、皮部
第五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和應用
一、經絡的生理功能
(一)溝通聯系作用
(二)運輸滲灌作用
(三)感應傳導作用
(四)調節作用
二、經絡學說的應用
(一)闡釋病理變化
(二)指導疾病的診斷
(三)指導疾病的治療
附:研究進展
第五章 體質
第一節 體質學說概述
一、體質的概念
(一)體質的基本概念
(二)體質的構成
(三)體質的標志
(四)體質的特點
二、體質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體質的生理學基礎
一、體質與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的關系
二、影響體質的因素
(一)先天稟賦
(二)年齡因素
(三)性別差異
(四)飲食因素
(五)勞逸所傷
(六)情志因素
(七)地理因素
(八)疾病針葯及其他因素
第三節 體質的分類
一、體質的分類方法
二、常用體質分類及其特徵
(一)陰陽平和質
(二)偏陽質
(三)偏陰質
第四節 體質學說的應用
一、說明個體對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闡釋發病原理
三、解釋病理變化
四、指導辨證
五、指導治療
(一)區別體質特徵而施治
(二)根據體質特徵注意針葯宜忌
(三)兼顧體質特徵重視善後處理
六、指導養生
附:研究進展
第六章 病因
第一節 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點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
二、六淫各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
(一)風邪
(二)寒邪
(三)濕邪
(四)燥邪
(五)火(熱)邪
(六)暑邪
第二節 癘氣
一、癘氣的基本概念
二、癘氣的致病特點
(一)發病急驟,病情重篤
(二)傳染性強,易於流行
(三)一氣一病,症狀相似
三、影響癘氣產生的因素
第三節 七情內傷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系
三、七情內傷的致病特點
(一)直接傷及內臟
(二)影響臟腑氣機
(三)多發為情志病證
(四)七情變化影響病情
第四節 飲食失宜
一、飲食不節
(一)過飢
(二)過飽
二、飲食不潔
三、飲食偏嗜
(一)寒熱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類偏嗜
第五節 勞逸失度
一、過勞
(一)勞力過度
(二)勞神過度
(三)房勞過度
二、過逸
第六節 病理產物
一、痰飲
(一)痰飲的形成
(二)痰飲的致病特點
二、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二)瘀血的致病特點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點
三、結石
(一)結石的形成
(二)結石的致病特點
第七節 其他病因
一、外傷
(一)外力損傷
(二)燒燙傷
(三)凍傷
(四)蟲獸所傷
二、諸蟲
(一)蛔蟲
(二)蟯蟲
(三)絛蟲
(四)鉤蟲
(五)血吸蟲
三、葯邪
(一)葯邪的形成
(二)葯邪的致病特點
四、醫過
(一)醫過的形成
(二)醫過的致病特點
五、先天因素
(一)胎弱
(二)胎毒
附:研究進展
第七章 發病
第一節 發病原理
一、發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
(二)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三)邪正相搏的勝負,決定發病與不發病
二、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一)環境與發病
(二)體質與發病
(三)精神狀態與發病
第二節 發病類型
一、感邪即發
二、徐發
三、伏而後發
四、繼發
五、合病與並病
六、復發
(一)復發的基本特點
(二)復發的主要類型
(三)復發的誘因
附:研究進展
第八章 病機
第一節 基本病機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二)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二、陰陽失調
(一)陰陽偏勝
(二)陰陽偏衰
(三)陰陽互損
(四)陰陽格拒
(五)陰陽亡失
三、精氣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二)氣的失常
(三)血的失常
(四)精氣血關系失調
四、津液代謝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三)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
五、內生「五邪」
(一)風氣內動
(二)寒從中生
(三)濕濁內生
(四)津傷化燥
(五)火熱內生
第二節 疾病傳變
一、疾病傳變的形式
(一)病位傳變
(二)病性轉化
二、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
(一)體質因素
(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氣候因素
(四)生活因素
附:研究進展
第九章 防治原則
第一節 預防
一、未病先防
(一)養生以增強正氣
(二)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變
(一)早期診治
(二)防止傳變
第二節 治則
一、正治與反治
(一)正治
(二)反治
二、治標與治本
(一)緩則治本
(二)急則治標
(三)標本兼治
三、扶正與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運用
四、調整陰陽
(一)損其有餘
(二)補其不足
五、調理精氣血津液
(一)調精
(二)調氣
(三)調血
(四)調津液
(五)調理精氣血津液的關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時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附:研究進展
附1 關鍵名詞術語
附2 主要參考書目
附3 主要參考古籍書目

⑧ 中醫學的主要哲學基礎是什麼

中醫是以哲學中的玄學(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哲學)為理論基礎,繼承的是上古巫的思想。
而醫學應該是以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學、化學等等為理論基礎。所以中醫(包括世界上所有傳統醫學)是文化醫學,不是能診病、治病的醫學。

⑨ 中醫基礎的哲學基礎

現代中醫有三個哲學觀(相似分形觀)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有關世界本原和發展變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最有影響的古代哲學思想,也是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
中醫學理論體系約形成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的時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得到長足的發展,代表文化進步和科學發展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不僅盛行於天文、地理、政治、兵法、農業、歷法等多個領域,而且也滲透到醫學領域,對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引入中醫學,與中醫學自身固有的理論和經驗相融合,用以闡釋人體的形態結構、生命過程及疾病的原因、機理、診斷、防治等,成為中醫學方法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滲透到中醫學中,幫助中醫學構築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而中醫學對人體的形態和生命現象的觀察和認識,又是古代哲學思想與方法萌發的土壤。古代哲學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主要是在中醫學對人體生命現象的觀察、體悟之積累的基礎上,與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推理而獲得的認識相結合,再進一步抽象、純化而形成。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引入中醫學,構建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體系,反映了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中醫學的思維方法,是中醫學對人體的生命、健康、疾病等醫學重大問題的理性認識過程和方法的總和。一般可分為兩個層次:古代的哲學思想如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其較高層次;觀物取象、外揣、類比、演繹等較具體的方法,是其較低層次。較低層次的思維方法一般都由較高層次者所涵括,因而本章將重點介紹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及其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並從中概括出中醫學思維方法的主要特點,而將一些具體的思維方法融入其中來闡述。
精氣學說,是研究精氣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及其發展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是對中醫學影響較大的古代哲學思想之一。它濫觴於先秦時期,兩漢時被「元氣說」 同化。由於先秦至兩漢正值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時期,故此時盛行的精氣學說必然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有著深刻的影響。
一、古代哲學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精與氣的概念,在古代哲學范疇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醫學是確有區別的。為了便於正確認識精與氣的古代哲學概念與中醫學內涵,暫將其分開敘述。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稱精氣,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一般泛指氣,是一種充塞宇宙之中的無形(指肉眼看不見形質)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在某些情況下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精氣,首見於《周易·系辭上》與《管子》,在《呂氏春秋》、《淮南子》及《論衡》中也有所記敘。《周易·系辭上》說:「精氣為物。」認為宇宙萬物由精氣構成。《管子·心術下》說:「一氣能變曰精。」認為精即精微的、能夠運動變化的氣。《淮南子》稱氣為精,認為精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原始精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生成的共同物質基礎。上述各家,皆認為精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因而與氣的內涵是同一的。
《淮南子》又把精(或氣)分為精氣與煩氣兩類,如《淮南子·精神訓》說:「煩氣為蟲,精氣為人。」人類稟受精氣而生,動物類稟受煩氣而成,故人與動物不僅形體有異,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為動物所不及。《論衡》認為精氣是元氣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構成人體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氣。
精氣概念的產生,源於「水地說」。古人在觀察自然界萬物的發生與成長過程中,認識到自然界萬物由水中或土地中產生,並依靠水、地的滋養、培育而成長與變化,因而把水、地並列而視為萬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說:「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又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萬物賴以生長發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說」 的基礎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變為精為萬物之原。人類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結合而成,亦可說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說:「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為人。
中醫學有關精的認識,對哲學中精氣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啟發作用。如《周易·系辭下》說:「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把本為醫學中男女兩性之生殖之精相結合形成胚胎之論,進一步推理為雌雄兩性之精相結合而生成萬物,進而再引申為天地陰陽精氣相合而萬物化生。如此把具體的生殖之精抽象為無形可見的天地精氣。
精氣的概念雖源於「水地說」,但水、地皆為有形物質,人體內的精也屬有形之物,都與「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的基本假設相違背,故皆難成為宇宙萬物的生成本原。《周易》與《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為無形而動的極細微物質。《內經》亦認為精是充塞於太虛(宇宙)之中的極細微物質,如《素問·五運行大論》說:「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如此將精氣的概念規定為存在於宇宙之中無形而動的極其精微的客觀實在,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原,從而與氣的概念同一,匯流於氣學范疇中,發展為「氣一元論」。
中醫望診,主要是對病人從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觀察,診斷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望神
中醫認為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體現,形神兼備是一個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過目光神態、面部表情、形體動作、語言氣息、反應能力等表現出來。望神要分清得神與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靈活、明亮有神、語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調均、肌肉潤澤、大小便控制自如。說明病人臟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會預後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遲鈍、無光彩、瞳仁呆滯、面色晦暗、呼吸異常、肌肉消損、反應遲鈍、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說明病人臟腑功能衰敗,病情重,預後不良。
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轉好,顴紅、兩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滯不靈活,食慾增加。這是垂危病人將要死亡的表現。
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紅潤光澤,表現人體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於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膚發生異常變化,稱為「病色」,病色一般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
1.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證、小兒驚風和肝病。表明經脈瘀阻、氣血不通。
2.紅赤:主熱證。是血液充盈於皮膚脈絡的表現。當人體熱盛時,血液運行加快,面紅赤。滿面通紅者屬實熱證,慢性病中出現兩顴嫩紅,常有低熱、自己感覺發熱則屬虛熱證。久病病人,面色蒼白時紅時消,屬真寒假熱危重證。
3.黃色:主濕證、虛證。面色淡黃無光澤是脾胃氣虛,氣血不足所致。面色黃如桔皮,眼白發黃為濕證。面色黃而消瘦者,多見於胃病虛熱;黃而色淡者屬胃病虛寒。
4.白色:主虛寒證、血虛證。虛寒證面色白而浮腫。血虛證面白而消瘦。這是由於氣血不足不能養榮機體的表現。面色突然蒼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陽氣虛脫,或失血過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點常見於腸道寄生蟲的病人。
5.黑色:主腎虛證、寒證、痛證、瘀血證、水飲證。寒證、痛證、瘀血證由於腎陽虛衰,水飲不化,血行不暢,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圍發黑為痰飲證。

⑩ 中醫基礎知識有哪些

一,五臟,六腑的理解;
中醫通常用「臟腑」來總稱人體的內臟。
五臟指:心、肝、脾、肺、腎(心外面有心包經)
六腑指:小腸、大腸、膽、胃、膀胱、三焦。
臟腑共同配合,五臟為主帥,
六腑為輔佐,才能共同完成人體的各種功能。
由此出現了物種表裡關
系:肝與膽相表裡,心與小腸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腎與膀胱相表裡。
二,五行的相生與相剋
1、相生
a、木生火:木可燃燒造火,肝功能毫克促使心功能正常,肝的疏泄正常,氣機調理通暢,則心
情開朗,肝滋養生。
b、火生土:火使木燃燒後化為土,心功能好,可促使胃功能正常,心盛則脾健也。
c、土生金:金屬從土中提煉,脾臟功能好,可促使肺功能正常,脾運化水谷以養肺,培土生金。
d、金生水:有石頭的山可長樹,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石頭比喻「金」,只有黃土沒有石頭,沒有水,不長草的山不能長樹,石頭內含金屬元素,古人稱「金生水」肺功能好,可促使腎功能正常運行。
e、水生木:花草樹木生長要靠水,腎功能好,可促使肝功能正常。
2、相剋
a、木克土:樹的種子破土而出,肝功能不好會影響脾胃功能正常。
b、土克水:土能擋水,脾臟功能不好,會影響腎功能的正常。
c、水克火:用水能滅火,腎功能不好,會影響心臟的功能,產生腎性心臟病。
d、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臟功能不好,可影響肺臟的功能,如心肺衰竭。
e、金克木:用斧頭可劈木來比喻,肺功能不好,可影響肝臟功能。